儿童住院患者范文
儿童住院患者范文(精选8篇)
儿童住院患者 第1篇
关键词:平南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住院患者,季节性,变化分析
人类所患疾病看似突然,无规律可循,但是长时间的数据对比发现,疾病是发病率与季节变化紧密相连的。特别是儿童群体的特殊性更加印证了季节性发病的情况。平南县地处桂东南,全县辖21 个乡镇,284 个行政村,是一个拥有近150万人的人口大县。以从事农业及外出务工人员为主,农业人口占比重大。2015年全院门急诊合计216471人次,其中儿科门诊和妇产科门诊业务量最高,占了全院门急诊业务的94.52%,2015 年全院出院10580 人次,其中妇产科7173人次,儿科3407人次。
1 季节性儿童疾病的种类
儿童由于身体发育不充分,对病毒、细菌的抵抗力不如成年人,因此儿童疾病的发病频率与季节气候紧密相关。天气暖和的时候,儿童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也比较好,抵抗力也相对较强,此期间住院的儿童患者就比较少,但是如果气候变冷,孩子的抵抗力则变弱, 也就成了疾病频发的时段。
对于成年人而言天气变化在身上体现的也许并不是很明显,然而对于小孩子而言却很是敏感,特别是温度的变化会对儿童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差异。春季时期温度开始回升,由于寒冷的退却使得病毒的传播速度大大地增加,在这个时间对于小孩而言是麻疹、风疹、水痘等疾病的高发时间段;夏季时期由于天气较热加上儿童的外出活动量增加,致使夏季感冒、手足口病、痢疾、乙型脑炎、日射病等较易发生;秋天时节天气开始变冷,空气多变得干燥,此时期的小孩要多加注意哮喘;冬天最为常见,也最易发生的就是感冒,有些孩童因为耽误或延误治疗由感冒逐渐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甚至出现病毒性腹泻并发症。
2 住院儿童患者疾病谱分析
根据对近5年来的住院儿童疾病构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是呼吸道疾病。由于小孩呼吸道自身抵抗力较弱,气候不好或环境质量不高时易感染呼吸道。呼吸道疾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具有严重的威胁,且呼吸道疾病中肺炎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哮喘等其他呼吸道疾病,同时肺炎也是幼年患儿致死的常见疾病。据称全世界每年有400万儿童死于肺炎,在我国每年也有高达30万儿童由于受到肺炎的威胁而死去,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医院对肺炎患儿的诊治都要高度的重视。
在住院儿童发病统计中排名第二的是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儿童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日常所需的营养物质也比较多,所以家长在孩子的营食方面也比较注重,但是却常常忽略了消化系统能否承受的客观实际,导致因功能紊乱而引起肠道不适等疾病,此类疾病属非感染性疾病;二是由于小孩子的身体处于发育期,各项机能并不完善,由于抵抗力弱等情况而感染病毒、细菌及真菌等引起消化道疾病,此类属于感染性疾病。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较为普遍,其出现病患多与饮食有关系,无论是感染性疾病还是非感染性疾病,虽然有时发病迅速,但只要处理措施得当,并及时的就诊,治愈率非常高,且耗时较短,也不会引留有后遗症。
3 住院儿童患者数量及时间分析
(1)患者数量分析。通过分析2011—2015年的儿童患者住院记录数据统计,发现儿童患者的入院情况与季节有很明显的关系,从人数统计上来看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入院患者数量明显要比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患者多。而且从全年数据统计分析中发现第二季度是患者入院率最高的时段。第二季度以后患者数量明显减少,而且近5年发展趋势都是如此。从年份患者的数据比对上发现从2011—2015年同期患者数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
(2)儿童患者疾病年份、季节分布情况分析。从疾病统计表上可以反映出患病儿童数量明显的有季节性变化。平南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度比较暖和,但平南县的春季和夏季气候温热、潮湿,在这种自然环境条件下病毒、细菌易繁殖和传播,因此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患儿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发病率相对较高。而第三季度在季节划分上属于秋天,相对而言气候条件对细菌的滋生和传播起了一起的阻碍作用,因此下半年的患者总量总体较上半年少。以同期年份相比较发现无论是呼吸道疾病还是消化道疾病都是在不断地增加,引起患者数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气候和生存环境的恶化有关系,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同时,虽然我们的生活方便了不少,但是环境条件却在不断的恶化,现如今空气中的PM 2.5数量较往年增多,极大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对于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危害更大。
4 儿童患者季节性变化对医院的改进措施
(1)合理安排确保人力、物力、财力。面对儿童患者的季节数量变化情况,医院需要根据患者门诊及入院治疗情况合理地调配相应的资源。1~6月患儿数量较多,医院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配备足够的医疗人员和设备,确保患者及时就诊或入院治疗,避免出现耽误时间而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从近5年的数据分析上来看7~12月的患者数量相对较少,且每个月数量较稳定,因此这时医院可以安排相应的医护人员休假,只要确保日常正常的运行资源即可。
(2)建立健全制度提高办事效率。任何机构都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对于医院而言也是如此,尤其是妇幼保健院所面对的患者群体是比较特殊的。因此医院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势下,应建章立制对各科室,各环节的人员加强制度约束,并定期进行培训,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有时患儿所患疾病并非单一的一种疾病,如果涉及不同的科室诊疗时就需要加强科室之间的配合,由于儿童的心灵比较脆弱,需要医生更为细致耐心地照顾。特别是面对患儿就诊高峰时期更应该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缩短患者在办理挂号、入院、缴费等流程的时间,确保患者在疾病还较轻时便得到及时的治疗。
(3)强化医院保健效果。现阶段平南县妇幼保健院绝大多数情况都只是出于被动的治疗病人,即患儿在有病时才来医治,在事发前却对相关的注意事项一无所知。既然医院被定了妇幼保健院就应该在治疗患者的基础上强化保健作用。因此医院应加强对县区内的居民进行基本的医疗知识宣传,提高人员的医疗常识,对于常见的儿童类疾病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对于个人而言良好的生活习惯加上基础医疗知识对于大部分常见的疾病还是足以应对,至少在面对孩子发病时不至于慌乱,可以先采取简单有效的措施,为孩子的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5 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生活确实变得快捷、方便,足不出户便可以知天下,然而在方便的背后却是我们经常提起的生存环境的问题。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机体器官的健康。儿童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希望,现如今在辐射、PM 2.5等各种污染充满的生存空间里,疾病的变异也在加速,许多孩子还未学会说话走路便得上了白血病等重疾。因此妇幼保健院更应大力宣传,使得医疗知识进千家,并倡导人们以低碳绿色的生活习惯去保护环境,这样才能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华,季节性变动测定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2000,7(3):156.
[2]严丽萍.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把握门诊季节变动规律[J].中国医院统计,2004(11):43-44.
[3]范少真.某儿童医院住院患儿疾病谱及死因分析[J].中国病案,2010(10):28-30.
[4]何小丹.2006年综合性医院急诊病人统计分析[J].中国病案,2007(9):40-41.
[5]杨仁霞.某院门诊诊次的季节趋势预测[J].中国病案,2010,11(12):57.
老年住院患者住院费用调查分析 第2篇
关键词:老年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影响因素,综合措施
我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并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庞大的老年群体其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压力越来越大。在老年人的费用支出中,比例最高的是医疗费用[1]。在芬兰,65岁以上人口比重占14%,其医疗费用却占总人口的38%[2].从我国的国情看,大部分老年人群将以自费或部分自费的方式支付医疗费用,医疗费用已成为我国老年人主要的经济负担。如何控制老年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切实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医院“蓝星病案统计管理系统”采集我院(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出院的60岁以上全部住院患者共6 212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99岁,平均年龄69.6岁;男性患者3 482例,占56.04%,女性患者2 730例,占43.96%;城镇4 327例,占69.65%,农村1 885例,占30.35%.
1.2 方法
患者数据用Excel建库,用SPSS1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主要研究变量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住院天数、来源、入院情况、转归情况、药费比例、有无手术、是否大型检查、是否使用特殊材料、是否院内感染或并发症等。对相关信息进行一般性描述,采用非参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6 212例老年住院患者,其中60岁~69岁3 532例,占56.86%;70岁~79岁2 098例,占33.77%;80岁~89岁549例,占9%;90岁以上33例,占0.5%.治愈1 610例,占25.92%;好转3 894例,占62.69%;未愈615例,占9.90%;死亡93例,占1.49%.手术1 531例,占24.65%;非手术4 681例,占75.35%.
2.2 费用结构
6 212例老年住院患者住院医疗总费用为38 606 975.00元;人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6 214.90元;平均住院日19 d,日均住院费用中位数206.31元;人均药品费用中位数2 531.23元,药费占住院费用的40.73%.
2.3 疾病构成
非手术居前5位疾病谱的构成为:冠心病694例,高血压483例,脑血管意外45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52例,糖尿病347例;手术前5位疾病构成为:冠状动脉造影199例,胆囊切除124例,白内障摘除106例,肿瘤切除101例,前列腺电切术45例。
2.4 住院天数与住院平均总费用
见表1.
2.5 影响住院医疗费用的因素分析
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年龄外,其余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总费用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住院天数、死亡、手术、身份、性别、入院次数、医院感染、并发症。见表2.
3 讨论
控制住院费用必须以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为前提。从本文调查结果可知,影响老年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为住院天数、手术、死亡、疾病、院内感染、入院次数、身份及并发症等。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知,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受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的交互影响,笔者认为,控制住院费用应从阶段性目标可控因素入手,发挥整个控制体系的作用,全程有重点地控制显著影响因素,既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医疗需求,也达到降低住院费用的目的。
药品费用是构成老年人住院医疗费用的主要部分,药品费用控制是降低总医疗费用的关键环节,医疗保险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控制药品费用。造成药费所占比例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药品虚高定价,流通环节过多等因素不容忽视,使得最后一个环节医院用于住院患者的药品费用大大增加。
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本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和文明的象征,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存在不够完善的医疗费用支付机制和在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药物滥用、不合理检查、昂贵药品盛行等不良现象,都是导致住院费用增加的因素,这也是我国医院改革中存在的难题[3]。因此,政府及医疗机构很有必要在住院费用特别是老年人群住院费用上制定出相应的规章,真正解决老年住院人群看病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曾喜.我国老龄社会保障的现状、对策及发展战略[J].襄樊学院学报,2006,27(6):25-28.
[2]贾刚田.老龄社会的医疗问题[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21(1):45-46.
我院住院患者用药剂型分布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处方药;剂型分布;片剂;注射剂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059-01
Distribution of Dosage Forms of Drugs Used for inpatients in my General Hospital
XU Cheng Hui
(Panzhihua City, Sichuan Province,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Pharmacy,Panzhihua,Sichuan,617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dosage form of drugs used for inpatients in my general hospital. METHODS:The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inpatients in my hospital, the total number of the varieties of the prescription drugs as well as the average number for each visit, the rate of using injection for every one hundred patients, and distribution of form of prescription. RESULTS: drugs for injection and drugs for external use dat69.07%, 25.00%and5.93%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use of new variety of drugs such as specific tablets and capsules was little for inpatients in the general hospitals, which deserve widely used.
【Keywords】Prescription drug ; Distribution of dosage form; Tablets; Injection
一种药物可制备成多种剂型,给药途径不同产生的疗效也可能不同,临床医师应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治疗目的选择合理的剂型与给药方式。药物与剂型之间有着辨证关系,药物本身的疗效固然是主要的,而剂型对疗效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也起着积极的作用。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用药的剂型分布情况[1,2],特进行了调查。
1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源我院住院2007年1~12月每月5日的普通处方(不含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共计12390张。其中,男性占45.32%,女性占54.68%;14a以下占24.53%,15~59a占63.25%,60a以上占12.22%。
2方法
统计以下各项:①就诊人群基本情况;②处方药总品种数;③每次就诊的处方药平均品种数;④每100例患者注射剂的使用率;⑤处方中药物的剂型分布。
3结果
该院处方药总品种数为16755种,平均每张处方中药物的品种数为3157种;每100例注射剂的使用率为20.81%,其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的占44.02%。
4讨论
医师往往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选择药物及其剂型。结果显示,以处方药物的品种数计,剂型分布列前5位的是片剂、注射剂、胶囊剂、颗粒剂、内服溶液,占处方药总品种数的92.68%。其中,注射剂品种数占处方总品种数的69.07%,口服制剂品种数占25.00%,外用剂型品种数占5.93%。传统剂型品种数合计占69.02%。片剂中,普通片剂占94.85%,特效片剂占5.15%;胶囊剂中,特效胶囊仅占1.21%。可见我院住院患者特效片剂和胶囊应用不多,应加强推广。
针剂型占4/5,符合住院患者的用药特点与要求。缓释、控释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片剂为保证血药浓度稳定,而需频繁服用的缺点。胶囊剂也处于类似的状况。
每100例患者使用注射剂的比例是合理用药处方指标之一。我院注射剂占药物总品种数的13.05%,每100例使用注射剂的比例为20.81%,与广东及北京的三级医院接近。
参考文献
[1]曹臣,张志国.对521西药剂型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业,2003,12(3):601
[2]唐镜波,陈香谱,谭军,等.合理用药调研的国际指标[J].中国药房,1995,6(4):51
儿童住院患者 第4篇
关键词:儿童肺炎,单病种,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
单病种是指每种病例按所患疾病的第一诊断确定的疾病名称。单病种限价收费是指对医疗费用进行总量控制, 对单病种从检查确诊入院治疗到治愈出院整个过程限定最高医疗费用。单病种质量管理是以病种为管理单元, 运用在诊断、治疗、转归方面具有共性和某些重要的、具有统计学特性的医疗质量指标, 用数据进行质量管理评价。2010年12月13日卫生部颁布了《第二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对住院儿童肺炎质量控制指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为了积极配合卫生部工作、达到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我院于2012年1月对儿童肺炎实行了单病种质量管理及月报制度, 现选取儿童肺炎单病种质量管理前后经济指标中的人均医药费用、人均药品费用及效益指标中的平均住院日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提取我院儿科2010年3月年龄1~14岁、诊断为肺炎并住院的全部患者92例 (除外有并发症或其它疾患者) 作为进入单病种质量管理前组, 提取2012年3月年龄1~14岁、诊断为肺炎住院全部患者116例 (除外有并发症或其它疾患者) 作为进入单病种质量管理后组,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从我院信息科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中提取2010年3月进入单病种质量管理前儿童肺炎住院全部患者92例及2012年3月进入单病种质量管理后儿童肺炎住院全部患者116例的相关资料, 分别对两组患儿的人均医药费用、人均药品费用及平均住院日3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数据经SPSS 16.0软件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儿童肺炎进入单病种质量管理前组与进入单病种质量管理后组比较, 人均医药费用、人均药品费用及平均住院日3个指标均明显降低, 经检验数据符合正态分布, 故进行t检验, 见表1。
3 讨论
单病种管理是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管理的全过程, 在结构设置方面国家已有统一的标准, 对其中设置的质量控制指标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1]。通过单病种质量管理可以对疾病诊疗进行过程质量控制, 对提高医疗诊治技术、评价医师诊疗行为是否规范合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医院管理者而言, 应该在单病种管理过程中加强临床药品合理使用, 降低药品比例、减少住院日, 从而降低住院费用, 达到结果质量管理[2]。在实行单病种质量管理前, 我院实行按医疗项目收费制度, 而医疗项目是否合理和必要完全决定于医生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在实行单病种质量管理后, 加强了环节质量管理, 减少了医疗差错的发生。另外, 实行单病种限价管理改变了利益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 医院只有制订规范的临床诊疗路径, 对患者进行合理检查、合理治疗, 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 遏制了乱收费, 形成合理医疗整合收费方式[3]。医院通过建立规范的单病种质量控制体系, 能有效实施单病种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了医疗质控工作水平的提高[4], 对于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的医疗费用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我院对儿童肺炎进入单病种质量管理前组与进入单病种质量管理后组人均医药费用、人均药品费用及平均住院日3个方面的比较, 发现应用单病种质量管理可以降低儿童肺炎人均医药费用、人均药品费用及平均住院日, 说明单病种质量控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跃建, 杨阳.社区获得性肺炎单病种质量管理标准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 6 (5) :21-23.
[2]黄旭璇, 郑筠, 谭学瑞.运用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药品比例的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1, 6 (1) :273-274.
[3]尤传利.推行单病种限价管理的实践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10) :119-120.
广东省儿童住院药品费用调查分析 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在广东省随机抽取八个城市, 每市选择二级、三级医院各一所, 每所医院调查200例住院儿童医疗费用情况。
1.2调查方法
每所医院以等距抽样的方法, 调查200例住院儿童医疗费用。每一例住院医疗费用包括药品费、床位费、诊查费、检查费、护理费、治疗费、手术费、检验费、材料费和其他费用。
1.3统计分析方法
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广东省儿童住院总费用构成比
广东省儿童住院各费用当中, 占比重最大的为药品费用, 为32.57%, 其次是治疗费17.77%, 检验费13.59%, 床位费10.73%, 检查费6.94%, 护理费6.37%, 手术费4.78%, 比重最小的为材料费1.09%。
2.2广东省儿童住院各费用的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比较
如表1所示, 广东省儿童住院人均药品费用和日均药品费均高于其余费用的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 经方差检验, F=386.218, P<0.05, 药品费其余各项费用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3不同城市医院儿童住院日均药品费用和人均药品费用比较
如表2所示, 广州儿童住院的日均药品费用和人均药品费用最高, 其次为汕头, 云浮住院儿童的日均药品费用和人均药品费最低。
2.4不同级别医院儿童住院日均药品费用和人均药品费用比较如表3所示, 三级医院的日均药品费用和人均药品费用均比二级医院的高, 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5不同城市医院儿童住院医疗费用构成比
表4中可以看出各个城市的药品费用构成比都大于其余各项费用的构成比。
2.6不同级别医院儿童住院医疗费用构成比
在广东省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住院医疗费用中 (表5) , 二级医院药品费和三级医院药品费都位列其各费用之首, 是医疗费用当中占比重较大的部分。
3讨论
3.1药品费用成为医疗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
从广东省儿童住院费用的构成来看, 药品费用占住院医疗费用的比例最高, 而且在人均费用方面, 人均药品费和日均药品费都排列于各费用之首。由此可见, 药品费用成为儿童住院医疗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药品价格高, 医院药品销售价要比成本价高几倍甚至十几倍;医师不合理用药, 使用贵药而不用等同药效的廉价药, 一些医师技术水平低, 拖延了患者治愈的时间, 延长了住院天数, 使药品费用增加, 有些滥用抗生素, 合并用药等都会增加患者的药品费用:还有患者方面, 以为贵药就一定是好药, 这样无形中增加了药品费用的支出。
3.2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药品费高低成正比关系
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与医院的收益成正比关系, 经济发达的地区, 医院收益就多, 经济欠发达的, 医院经济收益就少。而药品费收入作为医院的主要收入因素, 发达地区医院的药品费用收益就自然要比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要多。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 其儿童住院日均药品费用和人均药品费用均高于其他城市;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如清远、云浮等, 在这两项费用上相比于这些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 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可见,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当地的住院药品费用。
3.3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与药品费用高低的关系
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高的医院, 伴随而来的就是昂贵的医疗费用, 其中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为药品费用了。广东省各地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药品费用在各自医疗费用中的所占的比例都高于其余费用, 排在第一位。由此可见, 医疗技术水平高的医院, 收费也高。
通过以上分析, 了解到药品费用是增加儿童医疗费用负担的主要因素。合理降低药品费用,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社会对卫生系统的重大期望与要求, 我们对合理降低药品费用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医药行业的管理, 提高医院医疗水平, 降低医疗费用;政府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科学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 严格规范医疗行为,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颖.关于药品费用的控制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6 (9) :121.
[2]夏松柏, 柯秋林.药品费用增长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07, 21 (3) :23-24.
儿童住院患者 第6篇
1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整群抽取长治地区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三级甲等妇儿专科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因意外伤害首次住院儿童,剔除各种原因无法合作者,共选择688人为调查对象,年龄范围为0 ~ 14岁,平均年龄( 6. 3 ± 4. 2) 岁。其中男童492例,女童196例; 0 ~ < 1岁50例,1 ~ < 5岁204例,5 ~ < 10岁211例,10 ~ 14岁223例; 农村469例, 城市219例。
1.2方法
1. 2. 1研究内容根据住院儿童病案,并结合面对面调查,由研究者填写自制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 ( 1) 患儿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家庭住址; ( 2) 伤害临床信息,包括伤害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部位、 程度、结局等; ( 3) 伤害经济负担信息,如住院天数、参保类型、医疗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陪护天数、 陪护花费、家属误工天数、每天平均陪护人数、误工造成的经济损失。
1. 2. 2家庭负担评价采用印度学者Pai开发的家庭负担量表( Family Burden Scale of disease,FBS) ,对伤害造成的家庭负担进行综合评价。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国内对伤害患者的家庭负担评价[4]。FBS为半定式会谈量表,包括6个维度共24个条目[5]。
以各维度的阳性回答率来评价家庭负担情况,具体计算方法: 每个项目采用3级评分,0 = 没有负担,1 = 中等负担,2 = 严重负担,得分越高表示负担越重。 由于各维度条目数不同,为了便于描述和比较,对得分进行如下变换处理[6]: 第一步,对各个维度的得分进行" 标准化" 。方法是把各个维度得分除以本维度所包含的问题数目。第二步: 计算所有调查对象各个维度标准化得分的平均值。第三步,以上述平均值为界值,对标准化得分进行分级,共分3级。得分 = 0赋值为0,表明无负担; 得分小于均分赋值为1; 得分大于等于均分赋值为2; 将赋值为0和1者视为阴性回答, 赋值为2者视为阳性回答。相应所占的比例分别为阴性回答率和阳性回答率。
1. 3统计处理对调查表进行编号、赋值,用Epi Data 3. 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 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 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688例意外伤害住院病例中,跌落242例,交通事故194例,烧烫伤105例,中毒38例, 锐器伤18例,其他16例,机械伤害13例,撞击伤13例,呼吸道异物12例,挤压伤11例,昆虫/动物咬伤10例,电击伤6例,爆炸伤5例,溺水5例。治愈657例,残疾23例,死亡8例。住院费用补偿情况,交通事故为非医保对象占29. 30% ,自费占47. 13% ,农村合作医疗占12. 42% ,城镇居民医保占11. 15% 。
2.2意外伤害造成的经济负担
2. 2. 1直接经济负担688人造成的平均直接经济负担达9 765. 35元/人,交通事故 最多,平均为18 964. 35元 / 人; 其次为跌落,平均为9 450. 65元 / 人。 688人的平均住院费为7 818. 14元 / 人,交通事故平均住院费最多,达15 235. 41元/人。不同疾病转归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比较,残疾住院时间最长为( 25. 00 ± 30. 75) d,平均住院费最高为21 292. 09元。直接经济负担的构成 比,住院费用占80. 06% ,伙食费占11. 09% ,交通费占8. 03% ,陪护费占0. 82% 。
2. 2. 2间接经济负担住院期间每天看护 人数 ( 2. 00 ± 0. 25) 人,误工天数( 9. 50 ± 11. 00) d。误工经济损失交通事故最多,平均4 211. 05元。
2. 2. 3总经济负担意外伤害儿童住院期间平均总经济负担11 988. 67元/人,其中直接 经济负担 占81. 45% ,间接经济负担占18. 55% 。不同原因意外伤害总经济负担分布,交通事故花费最高,占52. 56% ; 其次为跌落,占26. 05% 。
2.3意外伤害的家庭负担评分
2. 3. 1家庭负担各条目测量结果意外伤害家庭负担总得分为( 16. 00 ± 7. 94) 分。各条目得分居前5位的依次是: ( 1) 疾病对家庭气氛的影响,( 1. 39 ± 0. 69) 分; ( 2) 患者在娱乐中缺乏参与,( 1. 34 ± 0. 76) 分; ( 3) 患者去工作、上学,( 1. 27 ± 0. 89) 分; ( 4) 对其他成员活动的干扰,( 1. 21 ± 0. 68) 分; ( 5) 家庭经济是否影响,( 1. 09 ± 0. 68) 分。
2. 3. 2家庭负担量表各维度测量结果在家庭负担量表的6个维度中,从阳性回答率来看,依次为家庭娱乐活动( 54. 29% ) 、家庭成员心理健康( 52. 86% ) 、家庭经济负担( 45. 71% ) 。家庭负担各维度的得分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60. 293,P < 0. 01 ) 。 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
2. 4意外伤害的家庭负担影响因素分析疾病的转归、住院天数、伤害程度、患儿的年龄、直接经济负担、 误工造成的经济损失、总经济负担与家庭负担均呈正相关( P值均 < 0. 05) 。见表2。
以家庭负担总分作为应变量,以上述7个指标 ( 转归: 治愈 = 0,残疾 = 1,死亡 = 2; 伤害程度: 轻度 = 0,中度 = 1,重度 = 2; 年龄: 0 ~ 1岁 = 0,1 ~ 4岁 = 1,5 ~ 9岁 =2,10 ~14岁 =3; 其他变量均为实测值) 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α入= 0. 05,α出= 0. 10) ,结果显示, 疾病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总经济负担和疾病转归 ( Beta值分别为0.365,0.226,P值均 <0.05) 。
3讨论
长治地区住院儿童意外伤害前3位原因依次是跌坠落 ( 35. 2% ) 、交通事故 ( 28. 2% ) 、烧烫伤 ( 15. 3% ) 。平均每例患儿住院的伤害病例经济花费为11 988. 67元,经济负担较大。交通事故造成的平均住院费最多,达15 235. 41元/人,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一致[7]。伤害引起的费用不仅给国家造成巨大的卫生资源消耗和经济负担,也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甚至会造成因病返贫。从经济负担构成看,意外伤害儿童的经济负担以直接经济负担为主,占81. 45% ; 间接经济负担占18. 55% 。直接经济负担中住院费用占80. 06% ,提示长治地区意外伤害住院儿童的住院费用占了经济负担的大部分。有研究表明,中国医疗药品消费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高于50%[8],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 15% ~ 40% )[9],故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患儿医疗药品消费,提高住院费用补偿比例来解决患儿的住院费用问题,从而减轻患儿的家庭经济负担。
长治地区意外伤害病例家庭负担总得分为( 16. 00 ± 7. 94) 分,低于熊真真[10]研究的Ⅱ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病人家庭负担的总得分,低于国内学者用相同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11]、老年痴呆患者[12]调查到的家庭负担,提示不同疾病造成的家庭负担严重程度不同。本研究通过家庭负担量表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儿童意外伤害造成的家庭负担,从阳性回答率来看, 意外伤害对家庭负担各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构成比为37. 14% ~ 54. 29% 。其中家庭娱乐活动( 54. 29% ) 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 52. 86% ) 2个维度的阳性率均高于50% ,其次为家庭经济负担( 45. 71% ) 。可能由于本研究对象为住院患儿,病情相对较重,严重影响了家庭娱乐活动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家庭经济负担排第三位可能与以下3方面原因有关: ( 1) 交通事故病例较多,花费高,但有责任方赔偿; ( 2) 有后遗症病例不多; ( 3) 参与医保的病例占23. 57% ,由政府按比例给予住院费用补偿。儿童意外伤害造成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总经济负担和疾病转归。 疾病愈后越差,留有后遗症者,经济负担越重,家庭负担越重。
针对该地区意外伤害现状,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采取各种安全措施,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减轻意外伤害发生的程度,以达到减轻意外伤害疾病负担的目的。如果已经发生意外伤害,应该给予家属社会支持,减轻伤害对家庭正常生活秩序的影响,缓解给家庭成员带来的心理压力,加大社会福利制度对家庭的扶持,鼓励家属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有计划地解决问题。
摘要:目的 了解长治地区伤害住院儿童的特点并对疾病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进行评价,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危人群干预和降低疾病负担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自制调查表及家庭负担量表(Family Burden Scale of disease,FBS)对长治地区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688名意外伤害住院儿童的疾病经济负担及家庭负担进行测量和分析,并对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意外伤害患儿平均总经济负担11 988.67元/人。从经济负担构成看,直接经济负担占81.45%,间接经济负担占18.55%。直接经济负担中住院费用占80.06%。伤害对患儿家庭造成多维度的影响,其中家庭娱乐活动阳性回答率为54.29%,家庭成员心理健康为52.86%,家庭经济负担为45.71%,家庭关系为42.86%,家庭日常活动为38.57%,家庭成员躯体健康为37.14%。疾病的转归、住院天数、伤害程度、患儿的年龄、直接经济负担、误工造成的经济损失、总经济负担与家庭负担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78,0.377,0.340,0.311,0.395,0.311,0.397,P值均<0.05)。疾病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总经济负担和疾病转归(Beta值分别为0.365,0.226,P值均<0.05)。结论意外伤害造成长治地区住院儿童的经济负担较重。在家庭负担中,家庭娱乐活动、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和家庭经济负担造成的负担较大。疾病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总经济负担和疾病转归。
儿童住院患者 第7篇
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何更好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是目前医疗卫生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大量研究发现, 科学合理的单病种费用确定和补偿机制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重要途径。因而, 单病种费用的研究是医疗费用控制的重要基础。本文就铜陵市内、外、妇产、儿四科室5种常见病住院患者基本特征、住院费用等进行研究与分析, 为进一步扩大病种范围的住院费用研究和政府制定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措施提供研究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铜陵市两所一级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医院 (分别用A医院与B医院表示, B医院等级高于A医院) 内、外、妇产、儿四个科室住院患者中, 诊断明确 (诊断标准参照ICD-9) 、治疗有效、易于分析的具有科室代表性的5种常见病种为研究对象。依据当地实际和基本要求, 遴选结果为: (1) 内科-冠心病; (2) 外科-阑尾炎, 本研究选取单纯性阑尾炎病例; (3) 妇产科-平产, 本研究选取头尾顺产病例; (4) 妇产科-剖宫产; (5) 儿科病种-小儿支气管肺炎 (简称小支) 。研究内容包括5种常见病住院患者基本特征、平均住院费用及其构成。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复习、专家咨询、现场调查相结合方法。文献复习:通过文献查阅和医院现有档案的摸底调查, 了解单病种费用研究的理论与技术等相关信息, 在此基础上初步拟定出现场实施方案和调查表。专家咨询:邀请卫生经济、医院、卫生局等有关部门专家, 特别是医院方面专家召开座谈会, 对初步拟定的调查方案和调查表涉及到的每项内容进行论证和修改。现场调查:采取选取和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方法:A、B两所医院是在考虑实际情况, 经地方卫生等方面相关专家和管理者讨论, 从铜陵市一级以上医院中选取出来的, 具有一定代表性;随机抽样的方法: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调查人员, 现场调出2003至2005年铜陵市A、B两所医院内、外、妇产、儿四个科室本研究的5个病种住院患者的病历信息, 依此每年按季度平均随机抽取病历号。如果医院病源相对较少, 则每年每病种抽取30例以上 (不足30例的病种按实全部抽取) ;如果医院病源相对较多, 每年每病种抽取40例以上 (不足40例的病种按实全部抽取) 。依据随机抽取的病历号, 查阅对应费用结算登记信息, 填写调查表。经严格质量控制, 资料用SPSS for Windows 10.0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调查有效问卷共计1063份, 其中A医院共450份, 除2005年冠心病病种为29份, 小支病种为31份外, 其他每病种每年均为30份;B医院共613份, 2003年5病种分别为40、40、43、39、40份, 2004年分别为40、44、43、42、40份, 2005年分别为40、35、47、40、40份。
2.1 住院患者的基本特征
由表1和表2可看出, 冠心病平均年龄较高, A医院为70.7岁, B医院为71.3岁, 男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女性患者。两医院剖宫产与平产平均年龄相比, 前者明显较高。A、B两医院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5个病种住院患者中居住在市区者均高于居住在农村者, 且A、B两医院冠心病、阑尾炎、平产、剖宫产患者中有职业者明显高于无职业者。
2.2 不同年度各单病种的平均住院费用
不同年份病种平均住院费用的变动结果显示:A医院的平产和剖宫产, B医院的剖宫产平均住院费用逐年增加;A、B两医院冠心病、小支平均住院费用先升高后下降;阑尾炎、B院平产先降后升。出现这种情况提示对病种费用的确定和控制有待进一步规范 (表3) 。
2.3 单病种平均住院费用构成
病种不同, 费用构成也不同:如表4和表5所示, B医院阑尾炎、剖宫产、小支平均住院费用均高于A医院, B医院冠心病、平产低于A医院;冠心病费用构成中所占比例较高依次是药费、治疗费;阑尾炎以手术治疗为主, 并辅以药物治疗, 其费用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依次为药费、手术费和治疗费;平产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分别为治疗费、手术费 (在这里指接生) , 药物所占比例较小;剖宫产的费用中所占比例较高的分别为手术费、治疗费、药费;小儿支气管肺炎费用中所占比例依次为药费、治疗费。同时由下表也可以发现, 各病种的床位费检查和化验等其他费别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但随病种不同有所差别, 如床位费在4%~9%, 这些费用构成的差别主要由于各病种自身差别所致。
3 讨论与建议
3.1 住院患者的基本特征
住院患者基本特征主要从平均年龄、性别、职业、户口这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冠心病多发生于40岁以后, 男性多于女性, 且脑力劳动者较多, 本研究结果与此一致。结果表明, 5个病种住院患者中居住在市区者均高于居住在农村者, 且A、B两医院冠心病、阑尾炎、平产、剖宫产患者中有职业者明显高于无职业者, 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农村患者如果病情不太严重, 大多会就近治疗;另一方面可能与选择的是市区医院有关。
3.2 病种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较高
本次研究选取药费、化验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麻醉费、材料费、床位费、护理费、输血费、输氧费等作为分析指标。由研究结果可见, 除了妇产科非生理性病变的剖宫产和平产药费所占比例较低, 与工业发达国家的药费比例较为接近;但其他生理性病变的病种药费比重仍较大, 最高达到58%, 最低为30%, 而工业发达国家的药费比例在10%以下[1]。这说明医院病种收费的补偿模式存在不合理之处——通过药品消耗补偿比重过高, 这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也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药品费用比重增长的根源, 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因素即不可控因素, 如人口增加和老龄化、疾病谱改变、慢性病增加、居民保健意识增加、药品成本提高等;二是不合理因素, 如价格管理存在漏洞, 医院补偿机制不完善, 现行的医疗制度存在弊端和不合理用药等。
3.3 技术劳务价值的体现有待完善
本研究发现, 手术费、治疗费比重相对较高, 尤其是涉及手术的病种如阑尾炎、剖宫产, 同时检查、化验费用也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一方面说明医务工作者的劳务价值受到重视和体现, 改变传统的技术劳务性收费过低, 技术和知识难以适当体现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医院或医务人员为增加收入, 存在诱导需求, 过度消耗医疗资源,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2]。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药费比例, 合理用药, 尽可能摸索出用一些价格低、疗效好的药品, 从而在用药环节降低住院费用;二是规范价格管理机制和费用补偿机制, 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调动积极性;三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管理机制, 尽可能避免一些对疾病诊断无作用的检查。
参考文献
[1]LeiHaichao, HuShanlian, LiGuang.Increasedcesarean sectionratesandemergingpatternsofhealthinsurancein Shanghai, China[J].AmericanJournalofPublicHealth, 1998, 88 (5) :777-780.
医保患者住院药品利用分析 第8篇
一、主要结果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住院患者药品费用占医疗总费用比例较高。2008年和2009年调查显示, 药占比分别为48.9%和49.8%, 高于《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的全国出院病人药品费用占医药费用43.9%的比例。这表明, 我国卫生系统以药养医的局面还是没有改变, 各种控制药占比的政策规定是否真正取得成效还需时间的验证。城镇参保患者的药品费用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不能排除由于基金支付原因导致的更多滥用药品现象的存在。
极小部分药品占用了绝大部分基金资源。2009年调查中发现, 按药品通用名统计, 80%的药品费用用于支付2.1%的药品;20%的药品占用了药品费用的99%, 而这20%的药品治疗了92.5%的病人。
“三素一汤”为临床常用药。在使用人次前20位的化学药品中, 大输液溶媒占7个, 其中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更是有80%以上的住院患者使用。此外, 抗生素占3个、维生素2个、激素1个。
抗菌素滥用严重。我国抗菌素的滥用已是公认的现象, 有报道称我国每年由于抗菌素滥用造成的经济损失是800亿元, 同时导致8万病人因不良反应死亡。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控制, 卫生部也发布了抗菌素使用指导原则。但调查数据显示取得的成效甚微。
1. 从抗菌素整体使用情况看, 2008年抗菌素的费用占所有药品费用的28.7%, 在使用抗菌素的病人中更是达到了34.0%。抗菌素在住院患者中的使用率达到了57.8%。
2. 从抗菌素的联合用药和给药途径看, 仅有31.5%的住院参保患者使用单一抗菌素, 而联合使用三种及以上抗菌素的患者达到了37.4%, 使用注射剂的患者更是达到了97.2% (见表1) 。这与抗菌素使用指导原则中关于给药途径和联合用药的原则大相径庭。
(单位:元、%)
3. 从治疗药品选择看, 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 (以头孢为主) 是使用人次和使用金额最大的一类, 分别占全身抗菌药物的70.65%和61.77%。其中仅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就占全身抗菌药物金额的8.77%。
注射剂使用量巨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09年新版药品目录通知中提出了“各地要采取措施鼓励医师先口服制剂后注射剂”的要求。2009年调查显示, 注射剂使用金额占所有药品的66.53%。其中, 化学药品治疗人次前20位药品中有17种注射剂, 使用金额前20位药品全部为注射剂;中成药治疗人次前20位药品中有16种注射剂, 使用金额前20位药品同样全部为注射剂。
在相同药品中偏向使用价格高的品种。以最常用的阿司匹林为例, 按价格与市场曲线, 其日治疗成本与人次分布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一条价格越高使用人数越少的平滑曲线, 但实际情况却是在高价位区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凸点 (如图) , 日治疗费用0.02~0.1元之间治疗人次占58%, 而日治疗费用在2元以上的治疗人次占到了26%。
中成药内科祛瘀剂一枝独秀。内科祛瘀剂药品费用占所有中成药费用的54.84%。在中成药使用金额前10位药品中 (见表2) , 有6个是祛瘀剂, 其中银杏叶提取物注射剂金额排名第一, 占所有中成药金额的8.37%, 这还不包括口服制剂和银杏叶类其他产品。
二、结论与建议
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已存在多年, 并广为人诟病, 不仅加重了病人负担, 使医疗保险基金利用效益降低, 也给国人健康带来了巨大危害。对此, 相关部门采取了控制医疗机构收入药占比、连续多年降低药品价格等干预措施。但本研究显示, 这些措施收益甚微, 用药不合理状况无明显改观, 更不容乐观。其根本原因在于医生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需要在制度机制层面进行彻底改革, 这是十分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
近几年随着医疗保险覆盖人群的逐步扩大, 作为医疗服务最大购买方的医疗保险应当充分发挥基金对医疗服务调控作用, 进一步完善政策, 强化管理手段, 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朝正确方向进行改革。在当前医疗药品管理体制改革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 可以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 减少不合理用药及其不良结果的危害:
加强参保患者药品利用情况监测。对用量大、费用高的药品进行重点调查分析, 并将这些监测和调查结果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协议、评级和结算体系。
细化医疗保险药品管理措施。对于重点药品研究制定特别的、更精细的管理方式。如对常用“大宗”药品及单价昂贵的药品采取价格谈判, 发挥团购的议价优势, 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儿童住院患者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