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精选11篇)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1篇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1.《师恩难忘》是作家刘绍棠对自己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1)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亲身来到了某种境地。临(lín):来到。部首为 ∣

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妙的境地。把人带到美妙的境界。本课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十年时间,培养一个人才需要百年时间。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大计,也说明培养人才不容易。

(2)形容老师的成语:循循善诱、和蔼可亲、诲人不倦、孜孜不倦、呕心沥血;

(4)形容老师的诗句: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5)“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年来,田老师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如点点春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激起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这颗文学的种子后来生根、长叶、开花,并已结出累累硕果。

2.《陶校长的演讲》是教育学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1)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2)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3.《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1)寻:寻访。隐者:古代隐居山林的人。言:说。此:这。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2)全诗解释为: 寻访隐居的人却没有遇见

贾岛在松树下问童子,童子说他的师父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云雾浓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所见》作者是清代袁枚,诗人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动静结合,抒发了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振:震荡。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意欲:心想。闭口立:停止行走,不再唱歌。(2)全诗解释为: 所见到的景象

牧童骑着黄牛,歌声在林中回荡。

大概是想要捕捉那鸣叫的蝉吧,牧童忽然停止行走,不再唱歌。

(3)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练习1》

(1)带有“风”的古诗: ① ② ③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蓑:蓑衣。扁(piān)舟:小船。丝纶:钓鱼用的丝线。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枝钓竿,渔人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2)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2.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健康成长。

5.《装满昆虫的衣袋》

1.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赞扬了法布尔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探索和钻研精神。《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

2.之所以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是因为这个题目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才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6.《变色龙》

1.课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从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三个方面描述了变色龙的特征。提醒人们要保护动物。

2.“变色龙”比喻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类似的三字俗语有:

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3.六字成语列举:

迅雷不及掩耳 有志者事竟成 九牛二虎之力 风马牛不相及 4.凶相毕露: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迅雷不及掩耳:比喻动作或事件突然而来,使人来不及防备。7.《金蝉脱壳》

1.课文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脱壳时身体各部分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

2.“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三十六计”还有: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打草惊蛇、苦肉计、空城计等。3.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金蝉脱壳 鼠目寸光 谈虎色变 守株待兔 龙飞凤舞 画蛇添足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2篇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短语归纳

1.play the guitar 弹吉他2.play chess 下国际象棋3.play the violin 拉小提琴

4.English club 英语俱乐部5.talk to 跟…说6.speak English 说英语

7.play the piano 弹钢琴8.play the drums 敲鼓9.make friends 结交朋友

10.do kung fu 练(中国)功夫11.tell stories 讲故事12.play games 做游戏

13.on weekends在周末

◆用法集萃 1.play the +西洋乐器弹/拉……乐器 2.play +棋类/球类下……棋,打……球 3.be good at doing sth.= do well in doing sth.擅长做某事 4.be good with sb.和某人相处地好5.need sb.to do sth.需要某人做某事 6.can + 动词原形 能/会做某事7.a little + 不可数名词 一点儿…… 8.join the …club 加入…俱乐部9.like to do sth.=love to do sth.喜欢/喜爱做某事 ◆话题写作

七(下)第一、二单元知识梳理 第3篇

二、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童年的朋友》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长篇自传体小说《童年》。《童年 》《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

2.《我的老师》节选自《魏巍散文选》,作者魏巍,当代散文家、诗人、小说家。

3.《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赵普,字则平,北宋政治家。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5.《月迹》,作者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废都》《秦腔》等。

6.《我们家的男子汉》,作者王安忆,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

7.散文常识

(1)概念: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2)特点:取材自由,表现手法多样,表达方式不拘一格。

(3)分类:抒情散文、记叙散文、议论散文等。

八(下)第一、二单元知识梳理 第4篇

苍茫 蠢笨 胆怯 翡翠 震怒 蜿蜒 外壳

宛若 倦怠 虬枝 婆娑 伟岸 朴质 晕圈

倔强 宛然 派遣 狭隘 热忱 纯粹 鄙薄

精微 旁骛 秘诀 骈进 注脚 亵渎

妙手偶得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诸如此类 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 旁逸斜出

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 屈曲盘旋 积雪初融 纵横决荡 直挺秀颀 不远万里

以身殉职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拈轻怕重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全副精力 发愤忘食 强聒不舍

二、了解下列文学常识

1.《海燕》的作者是高尔基,1868年出生于一个木工家庭,是苏联伟大的文学家,代表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底层》《仇敌》和散文诗《海燕》等,1927年被授予无产阶级作家的称号,1936年因肺炎逝世。

2.《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1981年,根据茅盾先生的遗愿,用他的稿费和积蓄设立了“茅盾文学奖”,用以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自2011年起,由于李嘉诚先生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3.《马说》的作者是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字退之。祖籍昌黎郡,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号“文公”,也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所以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昌黎先生集》为其诗文合编。

4.《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梁启超,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青年时期与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并称“康梁”。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5.《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刘禹锡和李白也称“刘白”。著作有《刘宾客集》。《陋室铭》是他在和州做刺史的时候写的。

三、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一)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只运用在具体的句子中;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常体现在全文的构思上或突出主旨上。(二)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一般都是具体的事物,也有很少一部分比喻中的喻体是抽象的事物;象征中的象征体都是具体的事物,象征对象一般是某种人或某种思想情感、精神品质等。(三)比喻强调的是二者某种性状的相似性,象征强调的是二者内涵本质的一致性。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鸟”常见的象征意义

鸳鸯:夫妻恩爱,情侣和睦亲密。

青鸟:幸福佳音的使者。

大鹏:志向高远,奋发有为,前程远大。

凤凰、孔雀:幸福和吉祥,杰出人物,美丽,重生。

鸽子:友谊,和平。

大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燕子:春天,勤劳。

杜鹃:思乡,悲苦,意志坚强者。

百灵、画眉:能言善歌,声音甜美,聪明伶俐活泼。

乌鸦:晦气,不祥,悲凉,小人,俗客庸夫。

喜鹊:喜庆,愉悦。

仙鹤:长寿,清高,杰出者,隐逸,情义,祥瑞。

八哥、鹦鹉:人云亦云者,能说会道。

鸵鸟:不敢面对困难的逃避主义者。

天鹅:纯洁,忠贞,美丽。

雄鹰:坚强勇敢,志向高远。

麻雀:庸庸碌碌者,吵闹聒噪、喋喋不休。

五、什么是“说”

“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往往是借一件事物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师说》《黄生借书说》就属这一文体。

六、什么是“銘”

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5篇

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

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都是什么的历史?

中华民族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2.怎样认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1)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由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

(2)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它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为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3)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历经沧桑,饱受磨难,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特点。3.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经百年沧桑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以及国家的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也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结果: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近代中华儿女进行了哪些可歌可泣的抗争?这些抗争说明了什么问题?

(1)可歌可泣的抗争: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甲午海战、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2)这些抗争体现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说明了为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近代中华儿女藐视强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战,宁死不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

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的脊梁”指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6.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延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7.什么是爱国主义?它的表现如何?

含义: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表现: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8.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体表现是什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五四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了铁人精神,雷锋精神、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非精神、奥运精神等精神。9.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和政策分别是什么?

外交原则:睦邻友好、和平共处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0.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封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⑵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世界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

12.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各种运动失败得出的结论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①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②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

13.历史给了我们哪些昭示?(历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①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实现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④落后就要挨打;⑤树立忧患意识,立志振兴中华。

14.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得出的必然结论;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15.为什么青少年要树立忧患意识?

(1)历史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忧患可以兴国,安逸可能亡国。

(2)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综合国力等方面依然处于劣势。

16.树立忧患意识,振兴中华,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为实现时代赋予的使命,青少年应该怎样做?/青少年应怎样承担振兴中华的责任?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6篇

一、常识部分: 1.作家作品:

《巴东三峡》的作者是刘大杰(1904——1977),他是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湖南岳阳人。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周庄水韵》的作者是赵丽宏,是当代作家,本文选自《散文选刊》(2000年第7期)。《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作者是冯君莉,是当代作家,天津人。本文选自《中国风景散文三百篇》。

《走进纽约》的作者是刘成章,当代作家,陕西延安人。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二、课文的理解分析:

《巴东三峡》

1.解题:我们曾学过郦道元写的《三峡》,那是一篇文言文,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是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刘大杰写的,那美丽的三峡令人向往,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泛舟观赏,留下赞美的文章,《巴东三峡》就是一篇文笔非常好的游记。“巴东”是指四川东部,“三峡”是指我们的母亲河——万里长江上的一段最为雄伟壮观的景象“山水画廊”。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它共长193公里。

2.结构:本文按照作者的游踪顺序,由湖北的宜昌到重庆,逆流而上游览三峡。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总述三峡水的的险恶形势和作者的感受。第二部分(3—6):详述作者游西陵峡的经过。第三部分(7—8):详述作者游巫峡的经过。第四部分(9):详述作者游瞿塘峡的经过。第五部分(10):写游后作者的心情。

3.内容:这是一篇内容翔实的山水游记。作者叙述了经过长江三峡沿途所见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开头引用民谚渲染三峡一带险恶悲凉的氛围,叙述自己的感受:叹其奇伟,恐其险恶。特别强调巫峡最为险恶。接下来,按照逆流而上的顺序,写西陵峡山势之高低和水势之缓急,还具体描绘了它的四段景色:略写黄猫峡山高不险,水急不狭;详写灯影峡两岸的景色:江北险而无味,江南玲珑秀丽;又详写了崆岭峡的险峻形势:山横江中水极窄,崆岭滩险如鬼门关,水从高的石滩上倒注下来,上水行船难过;再写米仓峡(兵书宝剑峡)山崖高峻,昭君村,峰峦如聚。三峡中最美的一段是巫峡,所以作者在7、8两段里详尽的描述了巫峡水险山高,云雾多变的奇美景色。作者在写游瞿塘峡的经过时,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山水,又侧重描绘了两岸的人文景观: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最后作者以叙述自己走出三峡后“脱去危险”的愉快轻松,来反衬出三峡的险恶。

4.主题: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详尽的描绘了我国著名的长江三峡的雄伟美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5.特点:①依次描述,层次分明。②抓住特征,详略得当。③多种手法,生动形象。④恰当引用,画龙点睛。《周庄水韵》

1.解题:这也是一篇游记。周庄,是一个镇名,在江苏苏州城东38公里处,昆山市西南33公里,在上海大观园旁的淀山湖畔,是“中国第一水乡”,“水韵”是指水的情趣。是作者在三次游了周庄后写出来的。

2.结构:全文共有6 个自然段落,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第二部分(4):略写前两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第三部分(5——6):详写第三次游周庄的情景。

3.内容:本文紧扣住“水韵”二字,从不同的季节(春、冬)、不同的情态(动态、静态)、不同的角度,按照时间顺序,有详有略的描述了这个水乡的景色。先写总体印象:周庄的水美——倒影如画(静态美),波动似绸(动态美);周庄泛舟有诗意——桥多舟多,桥上低头看舟,船里抬头看桥;周庄的水多——无处不在,凭桥连缀,此中情景,恰似水城威尼斯。接下来,作者略写了前两次的情景:第一次是在春天,春雨蒙蒙,犹如一幅水墨画;第二次是在冬天,雪后景美,色声动人。然而作者并没有满足于一两次的浮光掠影,于是他又三游周庄,把周庄又做了个更仔细的观察,详细描写了周庄的水韵:在一个温暖的春夜(旅游节)周庄彩光映河,多姿多彩,船过波起,光斑漾动,静水莹莹,星光闪动,蓝天黑屋脊,相映成图画,庆典的焰火,缤纷的礼花,水光相映,摇曳生辉。周庄的夜晚如梦如幻,童话般的神奇。

4.主题:这篇游记作者通过三次写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充分表现了周庄的“水韵”,写出了它的多姿多彩和动人心弦的景象,表现了周庄水乡在改革开放以后充满生机,反映了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生活和对外开放意识。

5.特点:①按照时空顺序,多角度去描写景色。②先略后详,逐步加深了描写。③运用多种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描写景物。积土成山

1、丰富的字词——用 ①

生字:

袅niǎo 崆k ōn g

浣h u àn

秭zǐ

瞿q ú

巅d I ān 夔k u í 滟y à n 滪y ù

橹lǜ

斑bān

斓l án

眩x u àn

谛d ì 娴x ián熟s h ú

璀cuǐ璨càn 湛zhàn

恬tián

逶wěi 迤yí

安谧mì

牦máo牛

潸shān然 娓wěi

繁衍yǎn 篝gōu 火

砭biān 脍kuaì

炙zhì

巉chán

擎qíng

皑ǎi 镢jué

烙lào印

镳biāo

炽chì ②多音字:

削xiāo 削皮 横hèng 横暴

哈hā哈哈大笑

抹mò拐弯抹角 xuē 剥削

héng 纵横

hǎ哈达

má 抹布 ③词语:渺小 奇伟 清寒 斑斓 迷离 炫目 晶莹 参差 谛听 娴熟 摇曳 璀璨 凝重 缤纷 勾勒 颠簸 戈壁 肃穆 涟漪 妩媚 震慑 伫立 粗犷 安谧 篝火 沟壑 谦卑 灵感喧嚣 炫耀 猥琐 赫然 袅袅不断 如泣如诉 瞬息万变 稍纵即逝 扑朔迷离 海市蜃楼 潸然泪下 得天独厚 脍炙人口 自然而然 安家落户 世外桃源 虚无缥缈 首屈一指 超尘脱凡 重峦叠嶂 微不足道 自惭形秽 眼花缭乱 分道扬镳

2、精彩的描写句

① 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赏析:这个句子抓住“窄”、“急”、“曲折”、“多滩”等词语,运用排比句式突出了江水之险。语句整齐简短,给人深刻的印象。

②山的好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赏析:这个句子突出了山峰的特点——高,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峰有了人的动作,化静为动,显得生动有趣。

③“上有六龙回曰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李太白这几句诗,写得深,写得活现;没有夸张,没有虚伪,完全是写实,把巫峡这一段险恶奇伟的形势,表现出来了。

赏析:本句恰当引用了李白的诗句,生动地突出了巫山险恶奇伟的形势,起到了以一当十的效果,且使语言富有文采。

④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

赏析:这个句子生动地写出了云雾的奇幻多变。两个比喻的连用,与庐山的对比,突现了巫山云雾的神奇有趣。

⑤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赏析:此句细腻地描写出水声的婉转柔和,比喻巧妙恰切,语言优美动人,引起人无限的遐思。

⑥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色种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赏析:此句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了青海湖独具的魅力:“蓝”。先用排比句描写出湖水的独特,然后联用两个比喻,生动传神地写出湖水的明净、深湛、温柔恬雅的特点。语言极为美妙动人,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这么美的一些句子,你不想自己也试一试吗?请做仿写练习: ① 以“树的奇,________”开头仿写第①句。②以“车流”为话题仿写第②句。③以“桃花”为话题仿写第③句。

④仿照第④句的两个比喻句,请你再写出两个比喻句来表现巫山云雾的神奇多变。⑤以“细细谛听,乐曲_____”开头仿写第⑤句。

⑥以“雨后蓝天的美,____________”开头仿写第⑥句。⒊多彩的语文常识——赏精美的古诗谚语 ①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猴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②青滩叶滩不算滩,空冷才是鬼门关(谚语)③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

三、精段阅读——究

(一)《巴东三峡》中描写巫峡的两段文字,可带着以下几个问题精读。

1、巫峡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2、文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举例说明,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巫峡的江水、山和云的特点各是怎样的?、文中两处引用的作用是什么?

4、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练习仿写。

5、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6、请以导游的身份向父母或朋友介绍巫峡的景致。(二)《周庄水韵》第4-6段可从以下几点探究。

1、作者向我们描述了哪几幅图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作者为什么略写前两次而详写第三次游周庄的情景?

3、文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4、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说说它的精彩之处,并练习仿写。

5、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述第三次游周庄的情景的?

6、作者通过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是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7篇

1.字

(1)难读的字

嫌(xián)喙(huì)嗜(shì)澄(chénɡ)

榨(zhà)矮(ǎi)蔓(màn)睑(jiǎn)眸(móu)

(2)难写的字

鹤:不要写得太宽,左边部分不要少横。

嫌:注意左右穿插,右部是“兼”。

浇:右边是“尧”,右上角没有点。

慕:下面不是“水”,不要忘记最后一点。

缠:右部较紧凑,起笔是点。

茶:下部中“”,是竖钩,不是竖。

(3)多音字

澄 空

便 鲜 挨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精巧 色素 配合 身段 生硬 寻常 常见

忘却 流线型 结构 青色 清晨 安稳

悠然 黄昏 恩惠 美中不足 散文诗 播种

浇水 收获 食品 吩咐 天色 好处 榨油

爱慕 成熟 体面

(2)近义词

精巧~精致 适宜~适合 生硬~僵硬

寻常~平常 忘却~忘记 设计~策划

安稳~安详 嗜好~爱好 望哨~放哨

可惜~惋惜 开辟~开拓 居然~竟然

吩咐~嘱咐 便宜~低廉 爱慕~喜爱

盛开~怒放 姿态~姿势 寻找~寻觅

担心~担忧 完整~完好 尤其~特别

温暖~暖和 茂盛~繁茂 熟悉~熟识

索性~干脆 淘气~调皮 信赖~信任

(3)反义词

精巧→粗笨 生硬→自然 寻常→特殊

安稳→危急 或许→一定 便宜→昂贵

爱慕→厌恶 希望→失望 喜欢→讨厌

盛开→凋谢 提前→推迟 完整→残缺

成熟→稚嫩 仔细→马虎 舒适→难受

温暖→寒冷 自在→拘束 淘气→乖巧

熟悉→陌生 伤害→爱护

(4)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指指点点

类似的词语:拖拖拉拉 吞吞吐吐 哭哭啼啼

②ABAC式词语:飞来飞去 蹦来蹦去

类似的词语:谢天谢地 亦步亦趋 又哭又闹

③表示神情的成语:神气十足

类似的词语:神采奕奕 炯炯有神 大惊失色

④量词:一只白鹭 一幅画面 一首散文诗 一种鸟 一盆吊兰 一团绿蔓

⑤动词:站着钓鱼 埋在地里 挂在枝头上 伸出脑袋 盖在鸟笼上 躲进丛林 趴在肩头

⑥修饰词:精巧的诗 粉红的朱鹭 鲜红嫩绿的果实 桂花的香气 舒适又温暖的巢 跳动的小红爪子 细腻的绒毛 美好的境界

⑦与鸟有关的四字词语

鸟语花香 笨鸟先飞 惊弓之鸟 鸟尽弓藏 百鸟朝凤 展翅高飞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这句话把白鹭站在水田里钓鱼比作是玻璃框里的画面,把清水比作玻璃,把田比作玻璃框,非常生动地描写出了当下的画面,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2)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这句话把珍珠鸟背上的白点比作珍珠,把它的身子比作蓬松的球儿,突出了珍珠鸟的体形特点。

(3)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这里把白鹭比作诗、散文诗,突出了白鹭蕴含着的内在美。

2.拟人句

(1)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鹭站着时的样子说成是在望哨,写出了白鹭站着时的情景。

(2)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珍珠鸟睡着时的情态。

3.夸张句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句话的“香飘十里”是夸张写法,写出了桂花的芳香。

4.含义深刻的句子

(1)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作者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突出了花生的朴实无华。

(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揭示了文章主题,说明了做人要做对他人有益的人,不能做只讲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是文章的总结句,也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说明了相互信任才能创造出彼此和谐的美好世界。

三、考试热点

1.《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考试中常考查对课文的背诵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落花生》一课常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要求写出“花生”所蕴含的独特品质。

3.《桂花雨》一课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1)这篇课文中讲了带给作者美好回忆的哪几件事?(2)对“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理解。

4.《珍珠鸟》一课常考查对全文中心思想的把握。如:课文中哪句话表明了这篇文章的主旨?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1)写出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选择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小窍门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郭沫若《银杏》

推荐理由:《银杏》是一首散文诗。作者用银杏来比喻中华民族内在的生命力,突出了中华民族的端直、蓬勃、坚定、庄重,嶙峋而洒脱,以及刚正、坚强、谦虚、无私、勇敢的,超乎一般的高尚美德;鼓舞了当时的人们能勇敢加入抗日战争中来,英勇地与敌人抗争。

七(下)第一、二单元知识梳理 第8篇

咕哝地窖贝聿铭菜畦 倏忽

胸脯抖擞跻身斑蝥 袅袅

发绺摩挲遴选脑髓 叶鞘

马鬃颓唐萦系秕谷 恍惚

诅咒恣情勘察蝉蜕 嗫嚅

两颊剔透水榭盔甲

二、识记下列四字词语

五光十色初露头角轩然大波参天古树 面面相觑

自言自语学有专长力排众议融为一体 相依相偎

大病新愈相得益彰萦系于怀轻妆淡抹 蹑手蹑脚

不能自已声名远扬背山傍水熔于一炉 颤颤摇摇

卜问吉凶初生之犊长廊曲径高枕而卧 鲜为人知

迷迷糊糊变幻莫测假山水榭人迹罕至 日益高涨

晶莹剔透别具匠心相辅相成方正质朴 用武之地

三、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1.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2.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3.力排众议:极力排除、反驳各种不同的意见。

4.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5.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毫不惭愧。

6.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7.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8.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9.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10.著作等身:著作堆叠起来和身体一样高。 形容著作很多。

四、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童年的朋友》的作者是高尔基,苏联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小市民》等。

2.《一面》的作者是阿累,原名朱一苇,当代哲学家、小说家、散文家。

3.《我的老师》的作者是魏巍,散文家、诗人、小说家。 著有散文、通讯集《谁是最可爱 的人》,长篇小说《东方》。

4.《赵普》选自《宋史》。 赵普,字则平,北宋政治家,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 家、革命家。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6.《月迹》的作者是贾平凹,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商州》《废都》《秦腔》等。

7.《我们家的男子汉》的作者是王安忆,当代著名女作家,中国作协会员。 著有小说集 《流逝》《小鲍庄》《荒山之恋》,长篇小说《长恨歌》等。

五、积累下列文言词句

1.通假字

(1)孰为汝多知乎(“为”通“谓”,说)

(2)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

2.词类活用

碎裂奏牍掷地(形容词用作动词,撕碎)

3.古今异义

(1) 及为相(古义:等到;今义:达到,赶上)

(2) 处决如流(古义:处理决断;今义:执行死刑)

(3)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古义: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今义:不干净,肮脏,或比喻人品质恶劣)

(4)普明日复奏其人(古义:第二天;今义:时间词,明天)

(5)普颜色不变(古义:脸色;今义:颜料或染料)

(6) 卒用其人(古义:终于;今义:死)

4.一词多义

5.重要虚词

读之竟日(代词,代指书)

(1)未有其比(代词,代赵普)

(2)复奏其人(代词,指那人)

(1)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介词,把)

(2)跪而拾之以归(相当于连词“而”)

6.重要译句

(1)太祖常劝以读书。

翻译:宋太祖常常劝他读书。

(2)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翻译: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 整天在读。

(3)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七(下)第一、二单元知识梳理 第9篇

颤动 发绺 诅咒 两颊 镶银 丰润 胸脯

地窖 殷勤 踌躇 摩挲 抖擞 颓唐 赫然

嗤笑 揩油 虐待 恣情 镶嵌 黑痣 磕头

卜问 劝慰 焚烧 魄力 跻身 遗孀 遴选

鐘磬 篝火 征途 确凿 攒集 收敛 腻味

觅食 秕谷 宿儒 蝉蜕 倏忽 袅袅 殷红

凄楚 恍惚 嗫嚅 萦系 水榭 抉择 剔透

轩然大波 初生之犊 别具匠心 声誉卓著 著作等身

相得益彰 轻妆淡抹 心清如水 不能自已 变幻莫测

当之无愧 融为一体 熔于一炉 貌不惊人 万籁俱寂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面面相觑 蹑手蹑脚 鲜为人知

二、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童年的朋友》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长篇自传体小说《童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

2.《我的老师》节选自《魏巍散文选》,作者魏巍,当代散文家、诗人、小说家。

3.《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赵普,字则平,北宋政治家。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5.《月迹》,作者贾平凹,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废都》《秦腔》等。

6.《我们家的男子汉》,作者王安忆,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

7.散文常识

(1)概念: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2)特点:取材自由,表现手法多样,表达方式不拘一格。

(3)分类:抒情散文、记叙散文、议论散文等。

(4)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以小见大等。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10篇

一.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说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为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二.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1)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3)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样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有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最主要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实事求是是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11篇

1.comfortable adj.舒适的,舒服的,安逸的

比较级:more comfortable 最高级:the most comfortable 副词:comfortably 2.seat n.座位 take a seat = have a seat 坐下

v.作及物动词用,be seated 就座 seat oneself 坐

e.g.(1)He seated himself comfortably on his chair.(2)They are seated there.3.sound n.声音,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sound/ voice/ noise)

v.作为连系动词,sound + 形容词,听起来…… voice 人的“嗓音”。

noise 不悦耳的噪音

4.close adj.接近的,亲密的 v.关闭

be close to… 离…近be far from… 离… 远

closed adj.关着的 反义词:open 5.ticket n.票,券 a ticket to/ for sth.一张…的票

相似地:a key to the door 门的钥匙; the way to… 去某地的路

6.waiting time 等候时间 动词的-ing形式作定语,修饰名词,表示被修饰词的某种用途。类似地:read-ing + room= reading room 阅览室

阅读 房间

swim-ming + pool= swimming pool 游泳池

游泳 水池

wait 不及物动词 wait for sb.等待某人

can’t wait to do sth.迫不及待做某事 7.choose v.选择,挑选 过去式:chose choose(not)to do sth.决定(不)做某事 choice n.选择 make a choice 做选择

have no choice but to do sth.除了做…外别无他法 8.carefully adv.细致地,小心地 care n.小心 v.在乎,关心

careful adj.小心的,认真的 反义词:careless 粗心的,马虎的 carelessly adv.疏乎地

9.so far 到目前为止。本意可以理解为用so加强far的意思,表示“如此远”。10.service n.接待,服务 serve v.服务 servant n.仆人

serve sb.为某人服务 serve sb.sth.为某人服务…

11.pretty adv.很,十分,相当 pretty good 相当好 只修饰形容词的原级

adj.漂亮的 e.g.She looks pretty.12.act v.扮演(角色)n.行动

action n.行动,活动 take action 采取行动

actor/ actress n.男/ 女演员 active adj.积极的 take an active part in 积极参与

actively adv.积极地 activity n.活动

13.meal n.早(或午,晚)餐;一餐所吃的食物 3meals a day cook a meal 14.creative adj.有创造力的,创造性的

比较级:more creative 最高级:the most creative create v.创造,创作 creation n.创造,创造物

15.talent n.天资,天赋 have a talent for sth./ doing sth.有某方面/ 做某事的天赋

Talented adj.有才能的,有才干的 be talented in … 16.performer n.表演者,演员

perform v.执行,表演 performance n.行为表演 17.common n.与…相同 adj.普遍的,共同的 have sth.in common 在某方面(嗜好或观念)有共同点 have nothing in common 无共同点

18.join v.加入,参加(加入人群、团体、组织和机构等)

join in 参加竞赛、娱乐和游戏等活动

Take part in 参加群众性活动、会议、劳动和游街等,并起一定作用 19.be up to 是……的责任,由……决定

(1)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up to us.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2)This product is up to the standard.这个产品达标了。

(3)What is she up to these days? 她这些天忙什么呢?(忙于做某事)

(4)I can take up to six people in my car.我的汽车最多能带六个人。

20.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th./ doing sth.在某事当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做某事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leading role 主角 role play 角色扮演

21.life n.生命,生活 复数:lives live /liv/ v.居住 第三人称单数: lives(live /laiv/ 作形容用,指现场直播)22.make up 编造(故事,谎言等)make up lies 编造谎言

补上 make up the time 补上这段时间

组成 make up a team 组建一个团队

化妆 make up your face 给你的脸化妆

被动语态: be made up 被编造; be made up of 由……组成make up one’s mind to do sth.下决心做某事 23.poor adj.贫穷的,可怜的,差的,不擅长的 the poor 表示贫穷的一类人(the+形容词)24.seriously adv.严重地;严肃地;认真地

take sth.seriously 认真对待某事

25.fun n.& adj.有乐趣be fun to do sth.做某事有乐趣

have fun in doing sth.做某事很愉快

make fun of 与某人开玩笑 26.give v.给予 可接两个宾语,成为双宾语

give sb.sth.= give sth.to sb.常在中考中出现的可接双宾语的动词主要有: tell, hand, pass, give, teach, bring, send, lend, show 等 v.sb.sth.= v.sth.to sb.buy, cook, get, make, draw 等 v.sb.sth.= v.sth.for sb.27.crowded adj.拥挤的 be crowded with 挤满……

crowd n.群 a crowd of… 一群…

单元重点语法详解

一、形容词和副词最高级构成1.规则变化:

(1)单音节和少数双音节词

a.多在词尾加-est,如:tallest b.以不发音的e结尾,直接加-st,如:nicest c.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把y变i,再加-est,如:funniest d.以一个辅音字母结尾而前面只有一个元音的词,双写辅音字母再加-est,如:biggest, hottest等

(2)多音节词和少数双音节词,在词前加most, 如:most beautiful 2.不规则变化:

good/well-----best bad/ ill-----worst many/ much-----most little----least far----farthest/ furtheat

二、形容词最高级的几种句型

1.在最高级句子中常含有表示比较范围的介词in 或 of;of后面一般接表示一群人或事物的代词或名词,in 后面一般接表示单位或场所的名词。

e.g.The seats in the middle of the cinema are the best of all.Lin Hong is the cleverest student in our class.2.one of + the +形容词最高级 + 名词复数 最…的…之一

e.g.Tom is one of the cleverest students in our class.3.the + 序数词 + 形容词最高级 + 可数名词单数 + in 短语 第几(长,大,远)…

e.g.The Yellow River is the second longest river in China.4.形容词最高级用在选择疑问句中,Which/ Who … A, B or C?

e.g.Which city is the biggest, Beijing, Shanghai or Linyi?

5.the + 形容词最高级 + 可数名词单数 + of(in)短语 = than the other + 名词复数 比较级 + than any other + 可数名词单数(第三单元已学)

6.当形容词最高级有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或名词所有格修饰时,最高级前的 定冠词 the 省略。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精选11篇)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1篇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1.《师恩难忘》是作家刘绍棠对自己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