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代会会议纪要
大学教代会会议纪要(精选8篇)
大学教代会会议纪要 第1篇
1月15日上午,学院召开期末全院教职工大会暨二级教代会。张玉武书记主持会议。会议主要议题为:1. 审议《继续教育学院校内津贴分配方案(讨论稿)》和《继续教育学院20下半年校内津贴分配表》;2.对20学院工作进行总结,布置20寒假和新学期开学初工作。现纪要如下:
一、审议《年继续教育学院校内津贴分配方案(讨论稿)》
会议通报了经学院党政联席会审议并通过的《2013年继续教育学院校内津贴分配方案(讨论稿)》修改意见(详见党政联席会会议纪要[]01)。
会议向全院教职工公布《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下半年校内津贴分配表》,要求以各中心、科室为单位,根据工作量统计认真核对津贴分配表,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院领导及办公室反映。
二、总结2013年度学院工作,布置寒假和新学期期初工作
党总支书记张玉武代表学院党政作2013年度学院工作总结(详见继教[2014]1号和继教总支[2014]1号文)。总结着重就2013年度学院创新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对干训中心、师训中心、教研室、成教中心和自考办等部门在职后培训和学历教育方面积极开拓新业务及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职后培训方面,拓展了包括泉州市总工会基层单位主席、泉州市委组织部异地挂职村书记培训等国家公务员培训和省教育厅省特教校长(教师)培训、石狮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名师培训、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等市教育系统计划外项目;在学历教育方面,新开辟了自考《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争取并获得高校自考本科第二学历5个专业办学资质,与云南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硕士班,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均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布置寒假和新学期期初工作,并进行思想动员。会议就师训中心、教研室、成教中心、自考办和干训中心近期工作安排进行了布置。
⑴ 工作布置
会议研究寒假期间相对集中的放假时间:2014年元月18日至2月6日放假,2月7日全院教职工报到。寒假及下学期各中心、科室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① 师训中心:坚持“抓质量、促效益”的原则。做好第20期泉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继续教育报名缴费工作,元月22日前完成报名工作,元月24日召开辅导教师工作会议开始上网辅导;同时在寒假期间要认真通盘考虑2014年泉州市及石狮市学科教学带头人、教学名师培训、论文汇编等重点工作。
② 教研室:坚持“抓精品、促引领”的作用。尽快完成石狮市名师工作室培养方案商定,尽快与石狮市教育局签订合作协议;在春节前做好省特教教师和校长培训的4年规划方案,并及时报送省教育厅备案,推动省厅特教培训工作的开展。
③ 成教自考:坚持“抓规模、促发展”的原则。发挥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作为全省唯一的本科专业主考院校作用,面向全省积极招生,扩大办学规模;发挥学前教育自考本科专业是全省首批三个办学资质院校优势,在寒假及下学期开学初迅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招生宣传和全省各地市布点工作,抢抓生源、拓展规模;继续做好扩大自考第二学历本科的规模。并提出新专业的设置与申报工作,加大新批准自考计算机本专科层次的招生宣传工作。安排落实好成教级毕业生毕业前的各项工作;安排好寒假成教函授生面授的准备工作。积极拓展研究生层次的学历教育办学思路,争取2014年有新的项目开办。
④ 干训中心:坚持“校企政”合作办班的方针。开放办班,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加强与厦门大学的合作联系,努力尝试开拓更多新业务,拓展办班领域,提升办班层次水平。
⑤ 办公室:坚持“服务第一、主动沟通交流”的做法。依照学院工作布置和工作要求,做好年终津贴计算、核校和报送工作,做好放假前安全检查和资产移交登记工作,做好寒假值班安排与协调管理工作,做好与各中心、科室各项工作的协调服务工作。
在全院工作层面上,坚持“抓项目、谋全局”的工作方针,就学院的管理与分配制度、远程教育平台改造升级及其合理利用、以及与厦门大学开展办班办学合作等事宜,向全院教职工进行了说明和动员部署。
⑵ 舆论引导
会上,张书记结合今后一个阶段学院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对全体教职工进行思想动员,并提出三点要求:①树立“合作办学、开放办班”的理念,以质量为根本,以创新术发展;②坚持“管理服务为重心、教学科研为基础”的原则,以提升办学质量效益为抓手,不断推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为推进学院科学、可持续发展增强动力。③张书记希望学院要逐步形成“以德为先、风清气正、干事创业、和谐共赢”的文化氛围,要求每位教职工做到“注重名声、包容自信、努力工作、遵守规矩”,不断树立“服务、学习、全局、危机”意识;要求学院党总支要发挥引领的作用,促进民主管理、规范管理的不断提升,有效调动全院教职工积极性,以主人翁的态度不断进取,努力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⑶ 安全动员
会议还就寒假学院安全工作进行了布置。要求办公室协同各部门做好放假前的安全检查工作,寒假值班人员认真落实安全巡检,防患于未然。会议还特别强调了教职工假期出行安全、出省事先报告请示等注意事项。
大学教代会会议纪要 第2篇
我校第十三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在学校党支部、行政会和大会主席团的领导和精心组织下,紧紧围绕着“加强质量监控,争创一级达标”的中心主题,经过与会代表的充分讨论和认真审议,现已表决通过了大会的各项议程。
至此,大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本次教代会是在学校刚刚圆满举办五十周年校庆、正在向创建省一级达标学校的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
大会期间,代表们认真听取和审议通过了黄校长所作的学校工作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的主要工作和主要成绩,布置了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大会审议通过了工会、财务和校务公开的工作报告,充分发挥了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凸显了学校扎实推进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决心和力度。
大会还就《教学常规管理意见》的补充条例和《学校教学事故的认定及处理意见》展开专题讨论,最后形成规范性的文件,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学校日常的教学行为,是学校进行质量监控、提升教学质量的具体举措和有力保证。
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就学校的生存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和校园建设积极地建言献策,为学校改进各方面工作提供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
本次教代会的成功举办,完全得力于代表们对学校发展的高度责任心。
大家能顾全大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求同存异,积极地参政议政。
展现了我校教职工当家作主的意识和能力,有力推动了我校各项决策的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
各位代表,我校正经历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时期,正面临着发展进步的良好机遇和严峻考验,争创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是我校必须完成的光荣的历史任务和既定的奋斗目标。
时不我待,任重道远,学校必须与时俱进。
在此,我们希望,全体代表、 全体老师要认真宣传和积极贯彻本次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要继续本着对学校前途命运的高度责任感,遵循“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校训,同心同德,凝心聚力,以主人的姿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为学校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大学教代会会议纪要 第3篇
现如今,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高等教育逐步转到了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轨道上来。借鉴国外先进高校的办学经验, 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关注的焦点。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内涵
关于大学制度, 有学者认为其大体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宏观层面的大学制度, 亦可理解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 它包括国家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 是一个国家整体高等教育系统的总称;另一方面是微观制度, 主要是指一所大学的组织结构和体系, 是维系一所大学正常运行和发挥其职能的制度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 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和现代学校制度, 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由此可见,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即“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大学和社会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是在依法确定政府和大学关系的前提下建立的, 处理大学和政府关系的原则是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 “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 改进管理方式, 完善监管机制”。大学自主办学需要“社会支持和监督”, “扩大社会合作”, “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 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这显然是说学校与外部的关系问题。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按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 “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 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 实行民主管理。因此, 在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 坚持深刻把握现代高等教育规律、大学办学规律和管理规律, 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指导思想, 有利于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有利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有利于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主要围绕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来进行。大学应建立起一整套与其承担的社会职责相配套的内部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
首先必须明晰大学内部领导决策机制, 即“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党委领导体现在保证学校的办学方向上, 是以党委为核心的政治权力;校长负责是在党委决策的基础上, 独立负责学校行政体系的运转, 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是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教授治学体现在以教授为主要代表的教职员工对学术方面的事务进行管理, 是学术委员会对学术问题的决策机构, 如学位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师资聘任委员会等学术委员会, 是以教授为主的学术权力;民主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员工和各群团组织机构, 包括民主党派、工会、团委、教代会、学生会等, 是广大师生员工依法行使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民主权力。
其次是建立大学的正常运行制度。学校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运行制度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制度、教学、科研制度、校内人事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社会服务方面的管理制度等, 是保证学校工作运行和大学功能发挥的基本制度。
再次是建立大学资源分配制度。如学校资源的调配与使用, 学校的规划与发展等, 所谓学校领导的权利也就在于对资源分配的权利。
最后是建立大学监督评价制度。如奖惩制度、纪律制度等, 这是对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制度体系的约束机制。任何制度体系如果缺少监督评价将是不可能正常运行的, 也是不可能发挥作用的。所以, 监督评价制度是制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纵观大学制度的建立过程, 其实质就是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不断博弈的过程。目前, 大学利益的相关者主要表现为三个主体:大学、政府、市场。其中大学与市场的矛盾显得比任何时代都更加突出。大学制度的“现代”含义也增添了更多的市场因素。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必须引进市场机制的思考。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大环境下进行的,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相应地,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也发生着深刻变化:管理体制的多样化, 资源配置的社会化, 人才培养的市场化, 学校发展的科学化, 内部管理的民主化。因此, 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 必须处理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四者之间的关系。政治权力是核心, 行政权力是基础, 学术权力是重点, 民主权力是保障。
三、教代会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在现代化大学制度中, 特别是在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教代会具有明确的法定地位。教代会是按国家法律法规组织的高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六条规定“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 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通过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 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也规定“高等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 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对工会、教代会及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规定, 体现了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为教职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教代会具有比较完备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的高校, 有分别按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教代会章程》或《实施办法》建立的学校一级教代会和院二级教代会;教代会有按期召开和换届 (一般3—5年一届) 制度;教代会代表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实行常任制, 有代表选举制度和办法;教代会有提案及提案督办制度;有委员会、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闭会期间还有专门机构———高校工会委员会作为教代会工作机构等, 均能使教代会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中的民主管理和监督的责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教代会作为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 它代表的是全体教职员工, 所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代表性。它在本单位权限范围内行使审议建议权, 听取本单位行政负责人的工作报告, 讨论审议本单位工作计划、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教职工队伍建设及其他有关本单位发展的重大问题, 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审议通过权是指审议通过本单位贯彻执行学校教代会决议和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实施办法, 审议通过本单位内部提出的聘任实施方案、奖惩规定、考核办法、分配方案以及其他与教职工权益有关的政策性措施和规章制度。审议决定权是指审议决定本单位集体福利管理与使用办法及其他有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评议监督权是指评议监督本单位领导干部, 对校、院务公开工作负有评议监督和推进责任。
教代会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行使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的权利, 它审议通过学校的决策、计划、方案和办法, 作出相应决议和决定时, 能充分体现和集中反映广大教职工集体的智慧和愿望, 代表全体教职工的统一意志, 在学校全体教职工中享有很高的权威性。这种民主管理中的民主权力, 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 所以, 民主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保障。
总之, 在建立符合国情、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中, 党委领导主要体现在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的领导上, 体现在思想和组织的建设上。校长对行政负总责, 对学校进行全面的行政管理, 体现在学校整体办学战略的制定和思路的推进上。教授治学体现在学科发展的谋划、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广大教职工从学校发展和自身权益出发, 通过教代会等学校民主管理的形式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重大管理事务, 行使民主权力, 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发挥积极作用。只有这样, 高等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才会形成, 政府的宏观调控才会有效, 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才会落实。
参考文献
[1]王洪才:论现代大学制度的雏形[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18) .
[2]李延保: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3—14) .
[3]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推进高教改革与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00 (3) .
关于职代会联席会议的思考 第4篇
关键词:职代会;职代会联席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代会制度经过恢复、发展,在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中普遍推行,在事业单位中得到巩固完善,并迅速向非公有制企业拓展,覆盖面不断扩大,职代会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完善职代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形式,是深化企事业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这一制度本身也在企事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不断释放它旺盛的生命力。
一、职代会联席会议制度
职代会联席会议在《职代会条例》和《企业民主管理规定》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企业民主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职工代表按照基层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组),并推选团(组)长。可以设立职工代表大会团(组)长和专门委员会(小组)负责人联席会议,根据职工代表大会授权,在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临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并提请下一次职工代表大会确认。联席会议由企业工会负责召集,联席会议可以根据会议内容邀请企业领导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参加”,这一规定是选择性的。如果企业人数很少,企业就没有必要组成代表团(组)并推选团(组)长或者专门委员会(小组)。企事业是否设立代表团(组)长和专门委员会(小组)负责人联席会议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确定。
二、职代会联席会议的重要作用
职工代表大会联席会议制度,有利于及时处理职代会闭会期间需要临时解决的重要问题,使民主管理经常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管理必须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和调整,通过联席会议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和正确决策;联席会议由企业工会委员会召集,由企业工会主持会议,有利于发挥企业工会作为职工民主管理的组织者的作用。
三、职代会联席会议存在的问题
许多企事业单位存在着职代会联席会议取代职代会行使职工民主管理权力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几年才召开一次职代会,如有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都是由企业的联席会议协商处理;有些企业凡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除少数是经职代会通过之外,大部分均以职代会联席会议通过;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在职代会上争议较大不易通过的重大问题,不提交职代会,往往在闭会期间通过联席会议通过,因为职代会联席会议的参加者往往是企业中的中层干部;很多企业甚至没有弄明白职代会联席会的真正内涵,缩小出席会议的人员并混淆概念,把职代会联席开会开成“领导会议”或者“专门小组长会议”等;职代会联席会议很多走了前面的程序就万事大吉,未将职代会闭会期间联席会议讨论的企业重大问题的处理结果提交职代会认定。
四、职代会联席会议充分发挥作用
《企业民主管理规定》第三条指出:“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企业在不断健全职代会制度的同时,要逐步完善职代会联席会议制度。
(一)明确职代会在闭会期间的职权,切实履行职代会闭会期间民主管理的职能。
联席会议协商处理的问题,应该是临时遇到的、职工代表大会法定职权相关的重要问题。不应扩大、缩小或超越权限。如审议属于生产经营中需临时参与、审议的重要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可以审查同意或者要求重新修订甚至否决企业新出台的规章制度的试行方案、劳动定额及分配考核办法、劳动用工考核方案等;也可以是职工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如讨论制订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方案,研究提出大會议题的建议,提交大会主席团审定;听取各专门小组和参加企业管理委员会的职工代表的工作汇报,进行检查指导,使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等。如果只是同某专门小组工作范围相关的问题,应由该专门小组负责讨论审议。对于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企业重大决策问题,应尽可能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处理,或者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临时会议审议解决。
(二)建立联席会议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联席会议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要经职代会审议通过方为有效
在联席会议的准备工作和组织工作上,一是联席会议协商处理的议题,由企事业行政负责人、工会、职工代表(团)组和专门小组提出,经企事业工会委员会讨论确定。二是企事业工会将拟审议的议题及有关材料,提前发到与会人员手中,由他们征求职工代表和职工群众的意见。三是企事业工会收集职工代表(团)组和专门小组意见后,交由有关职能部门研究形成或进一步修改议案。四是召开会议时,由提出议案的职能部门负责人介绍议案制定的依据、主要内容、目的和要求,然后进行认真讨论,各抒己见,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形成决议。五是联席会议在讨论问题出现意见分歧时,允许临时休会,待各方面认识基本一致后,再继续开会协商解决。联席会议协商处理问题的结果送企业负责人,责成有关部门落实,并由职工代表团(组)长传达给职工代表和职工群众。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遇有特殊需要随时召开。会议由企事业工会委员会召集,工会主席主持会议。联席会议形成决议前,尽可能征得企事业行政方面主要领导同意。如联席会议形成的决议同行政负责人或有关行政方面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党组织协调。
(三)对联席会议形成的方案或方案进行检查与认真实施
1.联席会议协商一致形成的方案或议案,各职工代表(团)组必须步调一致,严格执行和认真贯彻实施;2.针对有关问题形成的方案或决议,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负责实施;3.对协商一致形成的方案或决议的实施,由企事业工会办公室负责检查、督促和落实,并由企事业工会委员会负责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实施情况。
(四)对于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的所有内容,都要由企业工会委员会负责向下一次职代会报告实施情况和予以确认,并形成决议。如果被否决,则应立即中止执行。
(五)积极探索创新联席会议制度的形式保证民主管理内容的落实
企事业职代会一般情况下每年召开一次,而在企事业单位一年中会产生大量属于职代会审议范畴的议题。特别是大型企业。召开职代会联席会议会比较频繁。这就需要创新联席会议的形式,既要保证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又要保证企业决策的时效性。
五、工会在职代会联席会议中发挥的作用
职代会联席会议由企事业单位工会召集和组织,工会组织直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会要在联度会议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坚决制止和纠正职代会联席会议代替职代会的情况。保证联席会议正确行使职代会授予的职权。同时对于联席会议形成的议案进行监督、检查和落实。
【参考文献】
[1]新编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培训教程.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2]职代会联席会议制度在企业改革中持续发力[N].四川工人日报.2013-6-27.
大学教代会会议纪要 第5篇
代表、列席代表名单
(共561名,代表按姓氏笔画为序)
1.代表(15人)
团长:张 燕
成员:刁玉柱 闫青峰 徐丙臣 2.列席代表(7人)尤海涛 洪 磊(女)
1.代表(11人)
团长:郑美虹 成员:王洪伟 李晓东 田 建
2.列席代表(4人)杨洪杰 1.代表(11人)
团长:王立国 成员:王中强 李明开 翟秀海
第一代表团
副团长:张根柱
王连合 王明福 尹 波(女)齐春宇
张立华 张宗良 张根柱 张 燕(女)徐成龙 黄廷玉 戚 磊(女)谢爱良
刘德道 李贞彩(女)李庆胜 吴作凤(女)曾昭鹏 第二代表团
副团长:牟海善
刘 林 刘国栋 牟海善 刘 磊(女)郑美虹(女)郭状先 董西梅(女)胡雪梅(女)张兆伦 张晓敏 陈令军
第三代表团
副团长:李 刚
王立国 孔繁金 朱义亭 李 刚
李建春 李培苍 赵 雍 姚建涛(女)1
2.列席代表(11人)
王守颂 王晓凌(女)王 斌 申端春 闫朝东 杨 克(女)杨晋娟(女)陈 秀(女)邵长全 高纪平蒋晓丽(女)
第四代表团
1.代表(10人)
团长:徐东升 副团长:刘建华
成员:王宏坤
白海若(女)刘建华 汲广运 吴永生
张立梅(女)张光远 赵长芬(女)费聿辉 徐东升
2.列席代表(11人)
王发龙 朱洪涛 刘 涛 孙芹丽(女)孙海英(女)张爱辉(女)陆玉胜 陈晓川 苑朋欣 潘可礼 魏洪秀(女)
第五代表团
1.代表(12人)
团长:白金山 副团长:郑秀文
成员:马晓春(女)王建民 白金山 李同胜 李 喆
初铭铜 张洪高 郑秀文 栾兆云(女)高进峰 蒋晓虹(女)惠连晓(女)
2.列席代表(8人)
马婷婷(女)朱凤春 刘元兴 安 敏 李树军 陈德云(女)赵金霞(女)薄存旭
第六代表团
1.代表(13人)
团长:奚凤兰 副团长:孔 霞
成员:王言群 王念辉 王雪芹(女)孔 霞(女)全 涛
孙常生 李 磊 杨 涛 何敬东 宋程华 孟祥新 奚凤兰(女)梁瑞林
2.列席代表(10人)
王举涛 杜志娟(女)李永红(女)陈庆杰 陈 亮 周廷军 盛昌繁(女)隋 群(女)李英奎 李洪波
第七代表团
1.代表(11人)团长:许崇波 副团长:赵 勇
成员:冯丽娜(女)闫 妍(女)许崇波 李虹庆(女)吴云成
陈建国 周 波 赵 勇 赵 峰 彭 程
蔡相国
2.列席代表(5人)
王秀庭 王德欣(女)尹 瑜 宋贵娟(女)绪红霞(女)
第八代表团
1.代表(13人)
团长:朱文玉 副团长:任世忠
成员:马笑雷 王 慧(女)尹德辉 申海波 朱文玉
任世忠 刘东荣 刘希龙 刘明虎 初敬业 季 超 房曙光 徐晓慧(女)
2.列席代表(10人)
马铁骊(女)王晓真(女)王耀辉 牛振江 冉利强
陈国霞(女)赵凤远 凌昌伟 蒋永茂 鲁运庚
第九代表团
1.代表(12人)
团长:牛祥春 副团长:王统永
成员:马凤岗 马秀兰(女)王文营 王统永 牛祥春
冯焕顺 张学成 周云钊 周忠元 谢成才(女)蒲洪发 毛子成 2.列席代表(10人)
任 芳(女)
刘 香(女)刘硕伟 李明军 李 鹏
宋希芝(女)郑明璋 赵佃强 黄科一 牛嗣修
第十代表团
1.代表(19人)
团长:于建波
副团长:谢 楠
成员:于建波 邢驰鸿(女)刘兰福 刘金侠(女)孙中华
李 芳(女)李昌真(女)杨 港 肖杰村 吴进珍(女)吴祥彦(女)张立富 金光伟 赵咏梅(女)贾永青 郭 丽(女)郭晓宁(女)唐 文(女)谢 楠(女)2.列席代表(7人)
王平王明琦(女)苏 鑫(女)陈 新(女)孟凡茂 姜兆梓 高德新
第十一代表团
1.代表(12人)
团长:王焕全 副团长:李中国
成员:马 静(女)王 钧 王焕全 王维义 孙士生
李中国 李鸣钊 杨中举 姜自立 姚玉杰 焦 健(女)戴俊潭
2.列席代表(10人)
卢中华 王美艺 白娟娟(女)吉 玲(女)朱 祎 吴布林 宋大平宋宝瑜 彭秀坤 薛亚青(女)
第十二代表团
1.代表(8人)
团长:滕向农 副团长:李彤光
成员:王红坤(女)刘梅秀(女)许汝贞 李彤光 张 茹(女)童贤彬 滕向农 魏本权
2.列席代表(5人)
左桂秋(女)杜佩珊(女)张学强 周 静(女)魏秀春
第十三代表团
1.代表(13人)
团长:张国庆 副团长:傅尊伟
成员:石少广 朱庆峰 刘占仁 江兆林 杜彦武(女)李 锋 吴清艳(女)张国庆 金银来 周建伟 姚金江 徐传胜 傅尊伟
2.列席代表(18人)
马振明 王建民 王 颖(女)卢福良 任庆军 孙洪春 吴 艳(女)张咸昭 陈怀堂 郑庆玉 宓 玲(女)赵平姜自武 徐传胜 高振强 郭霄怡(女)谢焕田 薛 兵
第十四代表团
1.代表(10人)
团长:赵志民 副团长:张思峰
成员:王晓丽(女)孙长平孙 涛 时长民 张思峰
陈 丽(女)赵小情(女)赵志民 蒋甲生 解克萌(女)
2.列席代表(8人)
王永龙 牛 红(女)孙世友 李道勇 来 涛 陈洪敏 韩荣苍 卢兆信
第十五代表团
1.代表(14人)
团长:郭金亭 副团长:李 伟
成员:王 雷 刘晓泓(女)李 伟 李雪梅(女)沈克东
周 宏 郑向江 孟 沂 夏其英(女)徐文军 郭英姝(女)郭金亭 蒋艳夏蕾(女)戴志超
2.列席代表(17人)
王爱香(女)边海荣(女)曲宗金 吕庆淮 朱化雨 任 锐 庄会荣(女)刘 静(女)余天桃(女)宋兴良 张宁波 张 伟 孟令宗 赵文伟 徐庆彩(女)高希龙 彭安顺
第十六代表团
1.代表(9人)
团长:林秋华
副团长:颜 骁
成员:王 振 李 振 张书圣 张 淳 林秋华(女)
高振坤(女)郭绍芬(女)程建刚 颜 骁
2.列席代表(8人)
刘凤志 刘 林 杨文强 况鹏群 辛 沂 张 申 张海娟(女)陈聪慧(女)
第十七代表团
1.代表(10人)
团长:卢世伟 副团长:谢瑞迎
成员:左玉虎 卢世伟 孙成通 徐 波 徐淑琼(女)唐 燕(女)2.列席代表(13人)
王 锐 田相克 巩庆毅 李云芳(女)肖 松 张丹慧(女)麻晓飞 梁儒全 薛凯峰
第十八代表团
1.代表(9人)
团长:张春国 副团长:姜秀全
成员:王常春 庄 斌 刘春远 房永彬 姜秀全 徐守芳(女)2.列席代表(6人)
马登学 刘敬权 李 漠 彭福峰
第十九代表团
1.代表(11人)
团长:赵宗金
副团长:赵光怀
成员:从兰美(女)池福安 李正平张兴强 赵光怀 赵宗金 吴韶菊(女)2.列席代表(17人)
李秋实 韩 虎 吕维明 张成茂 张永专 粱恕坤
杨瑞宁
蒋学华 陈佩江
谢瑞迎
孙绍龙 金学勇 张春国
张金宝 闵凡信
韩秀芹(女)
邱建龙
丁兆锋 刁述妍(女)王世文 王自刚 毛红旗 冯尚彩(女)朱孔山 安 霆 李洪忠 李敬华 杨 颖(女)张安彩 林清夫 周厚春 赵同志 赵铭建 郭春凤(女)
1.代表(14人)
团长:李洪杰 成员:王九如 李洪杰 赵 慧(女)2.列席代表(8人)
王永芳(女)徐树建
1.代表(10人)团长:陈学营
成员:付厚利 季朝文 2.列席代表(5人)
丁 磊
1.代表(10人)
团长:卢金荣 成员:王 梁 赵 敏(女)2.列席代表(10人)马彦明 李修岭
第二十代表团
副团长:刘恩允
王振海 冯 炀 刘恩允(女)李同兴
杨 波 张问银 陈国娟(女)孟庆民 胡顺波 傅德谦 臧广良
王海峰 李 波 张德学 陈丙康魏元栋 康与云 第二十一代表团
副团长:高东兴
刘加铸 李 慧(女)杨 倩(女)陈学营
徐世君 高东兴 黄家顺 魏丽华(女)杜金中 郑国栋 郑家庆 颜春晓 第二十二代表团
李殿勇
卢金荣 申洪源 吕春光 李殿勇
郭京英(女)曹光杰 董玉良 焦 伟
王昌稳 王轲道 公维红(女)刘 艳(女)宋福成 姜永见 高 鹏 梁仁君 7
副团长:
第二十三代表团
1.代表(10人)
团长:黄永亮 副团长:高立晟
成员:黄永亮 王学斌 王学慧(女)李 玲(女)何茂华
张渝洁(女)林光哲 高立晟 郭 颖 窦福良 2.列席代表(6人)
王孝理 王 岩(女)邢晋祎 全先庆 陈永亮 管士亮
1.代表(10人)
团长:刘玉清 成员:王立斌 李永洙 2.列席代表(14人)丰培金 孙建成 秦四海
1.代表(13人)
团长:彭文修
成员:牛宏光 宋国华 袁春雨 2.列席代表(2人)
马学亮
1.代表(11人)
团长:孙成明
成员:王瑞华(女)第二十四代表团
副团长:王立斌
毕崇亮 吕慎金 刘玉清 刘振宁
张桂玲(女)胡晓平(女)隽新美(女)霍宪起
王自然 王瑞霞(女)王 鑫(女)刘 文(女)李广军 周元军 赵彦杰 类淑桐 韩庆典(女)王 慧(女)张广娜(女)第二十五代表团
副团长:孟凡胜
田 雨(女)刘春生 李云成 李庆波
陈长平孟凡胜 姜 楠(女)神雅璇(女)彭文修 谭少波
隋长虹(女)第二十六代表团
副团长:任庆大
任庆大 刘 艳(女)孙成明 孙保平
李守存 张茂坤 张忠年 陈怀元 孟凡蕾(女)谢 森
2.列席代表(2人)
张秀军 董勤岭
1.代表(11人)
团长:刘 强
成员:王芙蓉(女)陈爱香(女)谢瑞霞(女)2.列席代表(2人)
胡荣娜(女)
1.代表(9人)
团长:韩维同
成员:刁科凤(女)吴 涛 2.列席代表(6人)
孙彦玲(女)韩广强
第二十七代表团
副团长:王忠慧
(女)刘金元 刘 强徐兴余 徐 娟(女)黄汝伦 韩敬友 第二十八代表团
副团长:史松波
(女)史松波 孙令民 赵应权 唐永涛 韩维同
陈继诚 邵卫东 赵 亮
张凡俊
曹如国 杜继奎
大学教代会会议纪要 第6篇
(2006年12月12 日通过)
为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保证教学秩序,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依据相关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教学管理条例。
一、日常教学管理
1、教学任务下达与落实
每学期学院依照教学计划下达下一学期教学任务,各教研室将教学任务的具体安排落实到教师,学院复审把关。如果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必须及时与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联系,在《课程安排表》确定前提出申请报告,并经教研室主任、学院主管教学负责人审批报教务部批准、备案。教师接到教学任务后,必须落实教材。教材的选用由教研室主任审核,报学院主管教学负责人批准和教务部审定。教材的征订由学院报学校教材供应部门统一进行。任课教师须在每学期开学第1周内向学院提交教学日历(一式三份),并于开课的第1周向学生公布。教学日历由主讲教师依照教学大纲,按照学校教学日历表的要求填写。
2、课程调整审批
为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开学第1周不准调、停课。因特殊情况必须调、停课的,须提前提出申请,并经教研室、学院审批报教务部批准。其它时间需要调、停课的,须填写《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调、停课申请表》,并经教研室、学院审批。原则上,每位任课教师一学期调、停课次数不得超过3次。调、停课时间在1周之内的由教研室、学院审批报教务部审查备案,1周以上的经教研室、学院签署意见后报教务部部长或主管教学的校领导批准。
3、新开设课程审批
新开设课程必须填报《武汉大学新开设课程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材、参考书等)交学院审核,经教务部批准后方可列入教学计划。
4、同一门课程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统一填写教学日历,并统一教材、考试(查)命题和阅卷。
5、考试(查)环节规定
任课教师认真做好考试(查)命题和阅卷评分工作,具体规定参见《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考试(查)、试卷评阅及试卷档案管理规定》。考试(查)时间、地点应严格按学校下达的《期末考试安排表》进行,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调换。主、监考人应提前10分钟到达考场,做好开考前的准备工作,并如实填写《考场评 1 估记录表》。评卷结束后,主讲教师要认真填录《学生成绩登记表》(一式三份),签署教师姓名,连同学生答卷,考场评估记录表、课程小结,在考试(查)结束后1周内交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
6、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硕士研究生毕业并具有中级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高级职称。
每位指导教师一般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5名,特殊情况,经学院审批,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8名。
指导教师必须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并在指导教师签名处签名。指导教师必须审阅学生的开题报告,并签署审阅意见和姓名。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须对学生进行指导,答疑和检查,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纪录表》。
指导教师必须审阅学生毕业论文,在“成绩评定表”中指导教师评语栏写出对学生完成论文或设计的内容、能力作全面评价的评语,并按百分制给出分数;评阅教师评阅完学生毕业论文后在“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评语栏写出评语,并按百分制给出分数;答辩小组在答辩委员会评语栏写出具体详细的评语(不能仅用“答辩通过”做评语),并按百分制给出分数;答辩小组按指导教师成绩、评阅教师成绩、答辩小组成绩各部分所占比例规定给出总评成绩,记入“成绩评定表”的成绩评定栏中。答辩小组组长必须在“答辩记录”表签名处签名。
所有表格的“签名”、“审阅意见”、“评语”、“答辩记录”必须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老师填写,不得由学生代签、代写。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归档材料包括: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
二、教师教学工作要求
1、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行为必须遵循《武汉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2、教师应按照教学规律办事,力求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示教。
3、教师应服从学院和教研室的教学工作安排,教师有责任承担并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4、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原则上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在岗期间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生课程的,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专任教师原则上每学年必须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5、教师执教期间,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停课、缺课、调课、请人代课。
6、任课教师要承担完成相关课程的主讲、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及考试(查)任务。
7、有课间实验、实习环节的课程,任课教师须填写《课间实验总结分析表》。
8、任课教师要严格遵守上课时间,不得迟到、早退。上课时,必须关闭手机。
9、加强课堂纪律管理,保障正常教学秩序。
10、所有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按各教学环节的要求履行职责,由于失职造成教学事故的,将追究事故责任。
三、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
1、坚持听课制度。每学期,院领导集体听课不少于1次,个人听课不少于3门次,系及教研室领导听课不少于2门次,教师听课不少于1门次,并认真填写《武汉大学干部教师听课记录表》,交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存档。
2、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督导作用。督导组成员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参加试讲评议、参与指导教研室、课程小组的教研活动、协助学院进行各项教学检查(如试卷、毕业设计论文、实验、实习报告等)、参与学院各种教学活动等形式对学院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督导组每学期须向学院提交一份书面报告,对学院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
3、未取得岗前培训合格证书的教师,所任课程的实验内容较多,不能指导学生实验、实习的教师,教学效果差的教师不得担任主讲教师。没有硕士学位的中级职称教师以及没有博士学位的初级职称教师不得担任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
4、坚持试讲制度。新到教师岗位的年青教师开课、教师首次任课或开设新课时,必须在开课前进行试讲。试讲活动,由督导组成员、教研室教师、院系领导参加,并填写《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试讲情况记载表》,交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存档。对首次兼任本院本科生课程的院外教师,要求提供知识结构背景及任教经历的材料说明,并要求试讲。
5、根据学校教学检查工作的安排,每学期进行期中教学检查。同时检查教研室工作计划执行情况
6、教师学生座谈会制度化。每学期学院组织召开一次师生座谈会,听取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实行二次或三次答辩制。对第一次答辩成绩优秀和排列倒数的合格或不合格的学生,学院集中组织进行二次或三次答辩。
四、教研室与课程小组
1、教研室须在开学前对每学期教学工作做出具体安排,落实好教师以及选用教 3 材的审批等。如因特殊原因需调换任课教师,必须提前提出申请,并办理更换任课教师手续。
2、教研室制订学期工作计划并认真执行。教研室学期工作计划应于每学期开学第2周提交学院。每学期末教研室进行教学工作总结,并在学期结束前将总结报告提交学院。
3、教研室负责组织、落实、配合学院完成相关的教学工作(如监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听课、试讲、各项教学检查等)。
4、教研室负责组建课程小组,确定课程小组负责人。
5、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或教学环节,必须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制订配套的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由教研室(实验室)主任主持制定,报学院主管教学负责人审核批准。
6、积极开展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为内容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活动。每学期以教研室、实验室为单位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至少2次,同时填写《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学活动记录表》,并交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存档。教学研讨活动情况学期末统计公布。
7、以课程为单位设立课程小组,课程小组成员可跨教研室,一般由3名以上教师组成,实行课程小组组长负责制。
8、课程小组负责课程的基本建设,如教材、课件、教案、题库等建设。
9、课程小组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讨论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协助制订教学计划,统一考试(查)命题和阅卷。
10、课程小组组织教师相互听课,每学期开展不少于3次教学经验交流,教学集中研讨等活动。填写《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学活动记录表》,并交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存档。
五、实验、实习教学管理规定
1、根据本科教学计划承担、落实本科实验、实习教学任务。在落实实验、实习教学任务过程中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的各项规范。
2、实验、实习指导教师应遵循实验、实习教学的规律,积极探索和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习,力求取得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3、实验、实习指导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示教,严格遵守实验、实习时间,不得迟到、早退。实验、实习时,要求关闭手机。
4、实验、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实验、实习任务要求进行教学,要认真准备实验、实习教案,编写实验、实习指导书,做好每一次的实验、实习教学工作。
5、对首次担任实验、实习课程教学的教师应组织进行试讲,同时填写《武汉大 4 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试讲情况记载表》,交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存档。要求教师亲自预做实验、实习,熟悉实验、实习全过程。
6、实验、实习指导教师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仅要熟悉基本课程理论与技术,也要熟悉实验、实习仪器设备,实验、实习手段的新发展,并运用于实验、实习教学。
7、以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指导,编写实验、实习教学大纲,规范实验、实习教学工作。实验、实习教学大纲应根据教学改革内容、知识更新以及技术发展及时加以修订和完善。
8、做好学生实验、实习情况记录,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认真批改实验、实习报告,严格按教学工作规范评定成绩。
实验、实习教学人员应认真、及时填报实验教学计划、工作记载表及其它统计分类工作表。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的2周内,向实验中心提交本次实验、实习的相关材料。上交材料一律为A4幅面编辑的电子文档或打印件,内容包括:1)实验、实习安排表;2)实验、实习指导书;3)实验、实习教案;4)实验、实习成绩单(加盖院教务章的复印件);5)实验、实习课程小结;6)实验、实习指导日志;7)实验、实习总结报告;8)已批改的学生实验、实习报告(学生实验、实习报告要求全批全改,以百分制评分,并有教师签名)。做好实验室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上报等工作,建立完整的工作档案和实践教学档案。
六、教学工作的奖惩
每学期末学院对教学的各项工作,如承担本科生课程情况、指导本科毕业设计情况、调、停课情况、教学效果情况、听课情况、试卷、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实验实习报告等检查情况、教学日历、学生成绩登记表、试卷档案、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档案等按时、完整提交情况、教研室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教研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总结、统计公布,将这些教学工作完成情况及效果作为教师年终工作考核内容之一,并与年终分配、职称评定等相挂钩。
教代会会议流程 第7篇
二、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请邓校长致辞。
各位教师代表、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本第一届教师代表大会。教代会是我校教职工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是全体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有力体现,是全体教师参政议政,献计献策描绘我校未来蓝图的一大盛事。对于加强学校科学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提高办学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群策群力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打造一所教师一流、管理一流、设备一流的品牌校园,具有重要的做用。首先,我代表学校行政领导班子,向教代会的隆重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出席本次教代会的全体代表、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本次会议的下一个议程是审议通过《邯郸市第五中学绩效工资考核办法》,本周二3月17日,学校已经将讨论稿下发各科室,要求全体教职工分科室组织讨论,征集新思路,新方法,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书面形式反映,现根据教职工反映上来的情况,学校行政领导班子经过查漏补缺,反复修改,现正式形成《邯郸市第五中学绩效工资考核办法(讨论稿)》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研究讨论学校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做出重大决策和选择,我希望各位代表要不负重托,肝胆相照,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开好本次大会,并且以本次会议为起点,爱岗敬业,同心同德,通力合作,我校的教育事业定能跨上新台阶、持续铸就五中新的辉煌。
三、下面进行大会第三项,请杨校长解读《邯郸市第五中学绩效工资考核办法》。
四、下面进行大会第四项,请各位代表学习讨论《邯郸市第五中学绩效工资考核办法》。
五、请代表们举手表决。
六、宣布就《第五中学绩效工资考核办法》的表决结果,本次教代会共出席代表()人,缺席()人,参会表决人数超过总人数三分之二,表决结果真实有效,现宣布如下:
大学教代会会议纪要 第8篇
刘振亚说, 党的十八大提出, 到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建国100周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国家电网公司的发展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紧密关联, 在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服务国计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中, 承担着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我国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发展, 电力需求依然很大。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 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 在基础设施领域加大投资力度, 电网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从现在起到2020年, 公司仍处于必须牢牢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要加快创新发展步伐, 把国家电网建成网架坚强、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友好互动的现代化大电网, 把国家电网公司建成管理卓越、业绩优秀、队伍一流、文化先进的现代企业集团, 2020年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电网发展到2015年, 初步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到2020年, 全面建成坚强智能电网, 电网智能化水平国际领先, 大电网调度运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刘振亚说, 要实现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目标, 最重要的是加快“两个转变”, 最根本的是加强队伍建设。这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点和中心任务。公司上下要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加快“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国际化步伐, 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为早日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
2013年工作总的要求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两个转变”为主线,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质量效益为中心, 转作风、强管理、提素质, 加快坚强智能电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国际化步伐, 提升“三个建设”水平, 更好地服务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要重点做好9个方面工作:切实保障电力安全优质供应;加快特高压和各级电网建设;加快“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经营管理;进一步强化依法从严治企;加快产业、金融发展和国际化步伐;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全员培训;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大学教代会会议纪要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