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艾司洛尔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艾司洛尔范文(精选12篇)

艾司洛尔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与分组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确诊,均为冠脉病变3支,重度冠脉狭窄。入选患者均无低血压、心房颤动、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和心室肥厚。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1±7.2)岁,平均病程(4.3±1.3)年,伴高血压病13例(31.7%)。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龄(56.3±7.1)岁,平均病程(4.4±1.2)年,伴高血压病12例(29.3%)。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接近。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凝、调脂、抗血小板、钙离子拮抗药、β受体阻滞药等,其中钙离子拮抗药为维拉帕米,初始口服用量40~80mg/次,3次/d,后期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用量,不超过480mg/d;β受体阻滞药为阿替洛尔,口服50mg/次,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负荷剂量为0.5mg/(kg·min);然后静脉滴注,起始剂量为0.05mg/(kg·min),逐步递增,维持剂量为0.1mg/(kg·min),最大剂量不超过0.3mg/(kg·min),每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肌缺血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发作时心率和心电图ST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数据处理采用SPS S 12.0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发作时心率和心电图ST段比较(表1)两组治疗前心肌缺血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发作时心率和心电图ST段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心肌缺血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发作时心率和心电图ST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4例(34.1%),其中低血压7例,心动过缓5例,恶心呕吐2例。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12.2%),其中低血压3例,心动过缓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 5,P<0.0 5)。

3讨论

冠心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心肌细胞结构受损和功能下降,引起心脏收缩力减弱和心血管硬化栓塞,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主要是由于供氧和需氧失衡导致的代谢异常,可引起心脏功能改变和心肌代谢异常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且重症患者猝死风险更大,治疗以恢复氧供需平衡为主[2]。常规治疗可改善病情,但有时治疗重症患者效果并不明显或改善程度有限。

艾司洛尔是一种高选择性的超短效β受体阻滞药,半衰期短,起效快,不受肝、肾血流量影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在常规剂量下无明显膜稳定作用和内在拟交感活性,大剂量应用降低心肌收缩力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恢复氧供需平衡,从而达到迅速改善缺血的目的。艾司洛尔最常见的副反应为低血压,主要与其速效特点有关。可根据患者临床特点调整艾司洛尔用量,从而不致于引起大幅度的血流动力学波动[3]。本研究应用艾司洛尔从0.05mg/(kg·min)逐步递增到0.1mg/(kg·min),治疗后患者血压均有下降,但仅出现3例低血压,低血压人数少于对照组。

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缺血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发作时心率和心电图ST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艾司洛尔辅助治疗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效果良好,用药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卢国良,魏玲,杨晓华,等.艾司洛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10):9.

[2]刘励军.艾司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价值[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9,3(9):166.

盐酸阿罗洛尔片说明书 第2篇

盐酸阿罗洛尔片能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轻-中度),心绞痛,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原发性震颤等疾病。盐酸阿罗洛尔片的用法用量是原发性高血压(轻-中度),心绞痛,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每次10-15mg,每日2次。原发性震颤开始剂量为10mg/日,疗效不充分时,可增至20mg,分2-3次口服,最多不超过30mg/日。

盐酸阿罗洛尔片的有效成分是盐酸阿罗洛尔片,有α及β-受体阻断作用,其作用比大致为1:8。本药通过适宜的α阻断作用,在不使末梢血管阻力升高的情况下,呈现β阻断作用所致的降压效应。盐酸阿罗洛尔片的不良反应是:

1、循环系统:偶见心力衰竭、房室传导阻滞;有时可见心动过缓;有时出现胸痛、胸部不适感、眩晕、站立不稳、低血压;偶见心房颤动、末梢血循环障碍(雷诺氏综合征,冷感等)、心悸、气喘。

2、精神神经系统:有时出现乏力、倦怠感、头痛、头重、嗜睡。偶见忧郁、失眠。

3、消化系统:有时出现软便、腹泻、腹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偶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感、便秘。有时可见GOT、GPT升高。偶见ALP、LDH升高。

4、呼吸系统:偶见支气管痉挛、喘息、咳嗽。

5、眼睛:可见泪液分泌减少。偶见雾视、眼睛疲劳。

6、过敏症状:偶见皮疹、荨麻疹、瘙痒、灼热感,出现此类症状时应停药。

7、其它:水肿,麻木,心胸比增大,肌肉痛,口渴。脱发。有时出现甘油三酯、尿酸升高。偶见总胆固醇、BUN、空腹血糖值、CPK升高及白细胞增多。

从“洛尔伽”说起 第3篇

西班牙语的姓名虽然很长,但并不很复杂,一般排列次序是:教名一父姓—母姓。举例:

Nilda Navarrete Guerra

尼尔达·纳瓦雷特·格拉

(教名—父姓—母姓)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只称父姓,或教名加上父姓,有时只称呼教名,除在一般较为正式的场合外,母姓常省略不用。外国是不是男尊女卑,那是他们的事情,我们不能干涉,但是姓氏这么称呼,是人家的习惯,我们必须尊重。所以,他们的名字再长,再“罗嗦”,也没有办法,我们没有按照中国习惯加以变更的权利。

由于西班牙语姓名相同的很多,因此,有的人的姓名,特别是名人的姓名,往往要父姓和母姓同时使用,才能加以区别。然而,也可能由于我们对西语作家了解不够,不深,不透,我国西语翻译界往往只将西语作家的母姓译出,或只以母姓作为对该人的称呼。这种情况必须加以纠正。

上文已经提到,西班牙著名诗人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伽(FedericoGarcia Lorca,1898—1936),我们过去,甚至现在(见上海文艺出版社:《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一直只称他为洛尔伽,这是不妥当的,因为洛尔伽是母姓,正确的称呼应为父姓加西亚。但姓加西亚的名人实在太多了,所以还得加母姓:加西亚·洛尔伽,而绝不能只叫洛尔伽。可是我们现在一提就是洛尔伽,称他为加西亚·洛尔伽的反倒如凤毛麟角,足见谬误纠正之困难。

我国读者熟悉的另一位西班牙著名作家维森特·布拉斯科·伊巴涅斯(Vicente BIasco Ibáez,1867—1928),其实简称应为父姓布拉斯科,但西班牙还有一些姓布拉斯科的名人,所以西语国家就称他为布拉斯科·伊巴涅斯,而我们却一直只称他的母姓(可参见上海文艺出版社:《外国短篇小说》中册)。过去,甚至鲁迅先生也这么称呼这位西班牙作家。

以上两例,都是已故作家,而且都是在我国西班牙语人才极其缺乏的条件下开始出现的情况,应予原谅。但时至今日,类似的情况仍然屡见不鲜,我们就应该、而且有责任来纠正这一混乱的现象了;否则,何日是了,试看以下数例:

艾司洛尔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0例, 男18例, 女12例。年龄18~72岁, 平均 (39±17) 岁。冠心病13例, 风湿性心脏病3例, 先天性心脏病1例, 病毒性心肌炎3例, 肺原性心脏病3例, 非心脏病7例。不伴高血压病21例, 伴高血压病9例。患者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率 (186±29) 次/min, 持续时间超过10min。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在心电图表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时, 均应用盐酸艾司洛尔 (首剂负荷量0.5mg/kg) 快速静脉注射, 然后用0.1mg·kg-1·min-1微量泵泵入维持, 如维持量不足, 便逐渐加量, 最大维持量为0.2mg·kg-1·min-1, 首剂最大冲击量为1mg/kg。用药过程中应用spacelab床旁监护仪, 监测连续心电图、脉搏及无创血压, 并记录艾司洛尔引起的不良反应。

2结果

30例患者中11例转为窦性心律, 且心率小于100次/min, 其中8例在静滴0.5mg/kg艾司洛尔5min内即见心率降至正常范围, 之后以维持量0.1mg·kg-1·min-1维持;3例负荷量冲击后心率明显减慢, 以0.1mg·kg-1·min-1不能维持, 加至0.2mg·kg-1·min-1, 心率控制较为理想。14例维持量至0.2mg·kg-1·min-1, 心率减慢, 但仍在100次/min以上。5例维持量至0.2mg·kg-1·min-1, 心率无明显降低。总有效率83.30%。不伴高血压病的患者血压无明显下降, 伴高血压病的患者血压短时下降, 收缩压从 (20.70±2.90) kPa下降至 (15.30±1.86) kPa, 舒张压从 (14.70±2.66) kPa下降至 (10.66±1.73) kPa, 停药后血压恢复至用药前水平。用药过程中30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仅有2例出现一过性头晕、出汗, 1例恶心, 停药后自行缓解, 未做特殊处理。

3讨论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 如持续时间过长极易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 因而尽快减慢心率、控制发作是治疗室上速的关键。艾司洛尔是一种高选择性、超短时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 静脉给药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 通过调整维持量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艾司洛尔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和膜稳定作用, 因而在减慢心率的同时可降低心肌作功和心肌耗氧量, 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流,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静注后几秒起效, 5min达高峰, 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持续20min, 其分布半衰期为2min, 消除半衰期为9min, 其代谢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 大部分从肾脏排泄,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笔者采用首剂艾司洛尔0.5mg/kg快速静注, 并予以维持量0.1mg·kg-1·min-1, 患者心率下降明显, 而血压变化不大, 在用药中, 大部分患者对艾司洛尔有良好的耐受性, 不良反应发生少, 个别患者有头晕、恶心等副作用, 停药后自行消失。艾司洛尔作为紧急控制室上速的首选药物应用时, 宜用输液泵泵入, 有效、安全, 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

收稿日期2008-02-27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艾司洛尔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3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心率 (HR) >120次/min, 盐酸艾司洛尔0.5mg/kg快速静脉注射, 后给予维持量0.1mg.kg-1.min-1。应用spacelab床旁监护仪, 连续监测心电图、脉搏及无创血压。结果:用药后心率明显下降, 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变化不大。30例患者均单次给药后获得持续用药。结论: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盐酸索他洛尔片说明书 第5篇

【拼音全码】YanSuanSuoTaLuoErPian(WeiTe)

【主要成份】甲磺酸苯胺盐酸盐。

【性状】盐酸索他洛尔片(伟特)为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预防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别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也可用于予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持续性及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规格型号】80mg*24s

【用法用量】口服:80-160毫克/日,分二次服用,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室性心动过速成可160-480毫克/日。肾功能不全应减少剂量。

【不良反应】1.与β阻滞剂作用相关的有心动过缓、低血压、支气管痉挛。2.盐酸索他洛尔片(伟特)高可有乏力、气短眩晕、恶心、呕吐皮疹等。3.盐酸索他洛尔片(伟特)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致心律失常作用,可表现为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或出现新的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室必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多与剂量大,低钾,Q-T延长,严重心脏病变等有关。

【禁忌】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会传导阻滞,低血压、休克、Q-T延长。未控制心衰及过敏者。

【注意事项】1、用药前及用药过程要查电解质,注意有无低钾、低镁,需及时纠正。2、用药过程需注意心率及血压变化。3、应监测心电图QTc变化,QTc>500ms应停药。4、肾功能不全,需慎用或减量。5、孕妇,哺乳妇女慎用。

【儿童用药】目前尚无18岁以下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资料。

【老年患者用药】需慎用,特别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1.与其他Ⅰa、Ⅱ、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同用时有协同作用。2.与钙拮抗剂同用时可加重传导障碍,进一步抑制心室功能,降低血压。3.与儿茶酚胺类药(如利血平、胍乙啶)同用产生低血压和严重心动过缓。4.有血糖增高,需增加胰岛素和降糖药的报道。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伟特(盐酸索他洛尔片)兼有第Ⅱ类各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特性,是非心脏选择性,无内在的拟交感活性类β受体阻滞剂,有β1β2受体阻滞作用。并能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有效不应期及QT新时期,抑制窦房结、房室结传导时间,并延长房室旁路的传导。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QRS时限轻度增宽,QT间期显著延长。

【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近予100%,2~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水平,无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达95%,主要由肾脏排泄,肾功能正常时,t1/2约15~20小时,肾功能受损t1/2明显延长。

【贮藏】密封,在阴凉处保存。

【包装】24片/盒。

【有效期】36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0238

【生产企业】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

柯洛尔的人才出租公司 第6篇

明代冯梦龙在《广笑府》中写了一个愚人卖药的故事:一家药铺的主人外出探亲,只好让对业务不了解的傻儿子来掌管药铺业务。有一天,一个人来买中药牛膝,这个傻儿子便将自家耕牛的脚砍断,将牛的膝关节拿给顾客。结果,不仅没有做成生意,还白白赔上了自家的耕牛。因为药铺主人用人不当,结果才闹出了这个笑话。

经商如同是打仗,老板任用什么样人,就好像元帅选择怎样的将领、招募怎样的士兵,这直接影响你经商的成败。

1985年,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化学硕士柯洛尔从事教学时,曾有一家公司请他推荐一些化学人才。为此,柯洛尔做了一番市场调查,他发现市场上出租行业很兴旺:有出租厂房的,有出租服装的,有出租名画的……他想,怎么没有出租人才的公司呢?如果我能够开办一家出租人才的公司,那些需要我推荐人才的公司就能够解决问题了,我还能够从中盈利。

于是,柯洛尔决定成立一家人才出租公司。他在洛杉矶租赁了一间办公室,并在报刊上刊登了一则广告,广告词为:“本公司征求和出租多种专业人才,服务时间长短均可,条件优厚,欢迎光临。”很多在大学教学或在研究所工作以及那些失业在家、等待工作的人,看到这则广告之后纷纷来到柯洛尔的人才出租公司应聘。柯洛尔将这些应聘的人名登记下来,并告诉他们等待聘请通知。那些需要专业人才的企业,看见这则广告之后,便踊跃前来租用专业人员,柯洛尔从中进行安排和调配。这样一来,业务便开展起来了。

由于柯洛尔对于“出租人才”业务的判断十分准确,他的公司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已经招揽了几万名人才,他们当中有化学专家、生态专家、环保专家等,这些专业人士既实现了施展才华的梦想,又增加了收入。当然,柯洛尔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柯洛尔之所以成立这家出租人才的公司,是因为他意识到:商场如战场,市场的竞争与其说是产品的竞争,不如说是技术的竞争,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人才的竞争。在当今的商业活动中,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了发达兴旺的资本。可谓“得人才者得天下”。他抓住了当今各大公司求才心切的心理,所以出租人才的生意才有利可图。

上世纪80年代,河南某味精厂的生产经营实行承包,要求每年上交国家利税100万元,然后是多挣多分,不挣不分。厂领导和职工团结一致,产量很快就上去了。可是,由于缺乏创新型人才,产品到了市场之上,和同类产品相比较,成本高、质量差,销路十分不顺畅。于是,他们意识到了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便立即转入了攻质量这一关—他们从各地聘请了一批教授、工程师和专家为高级顾问,在他们的帮助和建议下,该厂采用了新的生产方法,实行科学管理,使生产成本降低到全國同行业的最低水平,在食品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并获得了巨额利润。

艾司洛尔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9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40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心肌缺血[2]。排除心室肥厚、影响ST段、束支传导阻滞及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试验组中男48例,女22例;年龄38~76岁,中位年龄55.5岁;病程3.6~16.2年。对照组中男52例,女18例;年龄42~77岁,中位年龄58.2岁;病程2.5~16.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CAG确定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狭窄程度,根据CAG病变狭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通过动态心电图仪,观察患者ST段缺血性改变的持续时间、发作心率、改变幅度、改变阵次。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护理人员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定期检查患者鼻咽肿物的消退情况、患者皮肤、口腔黏膜反应及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并进行记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抗血栓药物阿司匹林、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等常规药物治疗。具体为: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石家庄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3022760)100mg治疗,1次/d,以抑制血栓形成;患者出现心绞痛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1021022)治疗,5min/次,0.5mg;晚间口服辛伐他汀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366)40mg治疗,1次/d。30d为1疗程,共3个疗程。

1.2.2 试验组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1059)治疗,初始剂量为0.5mg/kg,持续1min静脉注射,如患者无明显好转,可以0.05mg/kg幅度相应递增,最大剂量不超过0.3mg/kg。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3]

观察患者的症状评分、心电图ST段压低、心率、血压、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ST段压低小于基线的毫米数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ST段压低恢复正常基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ST段压低>50%,但未恢复到基线,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偶发;无效:患者病症无改善甚至加重,ST段压低<5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其中,症状评分以心肌缺血最严重时100分为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试验组症状评分、心电图ST段压低、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1mm Hg=0.133k Pa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表现为心率减缓,血压降低时出现头晕、出汗等症状,停减药后30min内均恢复正常。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其致病机制为患者出现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后,因血管腔出现阻塞、心肌缺血引发[4]。与此同时,由于患者需氧和供氧不平衡产生代谢异常,导致心肌缺血。目前,国内外临床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时基本都在遵循降低患者心肌耗氧量、恢复供给氧平衡的治疗原则[5]。

心肌缺血可能并发心肌电行为及代谢出现异常改变、室壁运动异常及心脏功能异常,进而极大地增加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严重事件发生率。相关研究表明,冠心病病变支数越多、狭窄程度越重,心肌缺血发作越频繁[6]。研究发现,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狭窄程度之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状况时,其ST段下移的水平与持续时间无明显区别,其可能机制是心肌缺血程度与持续时间保持在一定限度内达不到疼痛阈值[7]。

艾司洛尔是目前临床运用广泛的超短效、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该药物具有见效快、t1/2短的特点,能通过抑制患者的心肌收缩力、控制高血压与心动过速、弱化机体心肌耗氧量预防或缓解心肌缺血症状。艾司洛尔注射液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其表现为心率减缓,血压降低时出现头晕、出汗等症状,停减药后30min内均恢复正常。通过影像学造影发现,在剂量为2.0mg·kg-1·min-1的标准下,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心率血压乘积等,能够实现稳态血药浓度。由于艾司洛尔的t1/2比较短,通过增加或减少给药速率可快速改变其血药水平,停药后可快速消除。相较于其他β1受体阻滞剂而言,艾司洛尔可以非常灵活地调节药物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症状评分、心电图ST段压低、血压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心率比较无差异;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和国内外临床报道基本一致[8]。提示艾司洛尔注射液的作用机制是利用降低患者的心肌氧需求量,进一步恢复其氧供需平衡,进而达到快速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综上所述,艾司洛尔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延缓冠心病病变引起的心肌缺血,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管凤颖.艾司洛尔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1(17):101-102.

[2]贝雪艳,吕亮,卢思英.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在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3,10(7):1069-1070.

[3]谢伟波,罗丽红,侯超,等.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0):119-120.

[4]李英兰,李跃荣.碎裂QRS波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3):43-45.

[5]开迪热亚·依力哈木,阿布都扎依尔·买买提.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症的临床分析[J].人人健康,2015,11(23):241-242.

[6]李易红,程美艳.ECG和AECG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5,12(1):65-66.

[7]Suttner S,Boldt J,Lang K,et al.Continuous beta-block with es-moloo in combination with enoximone:influence on cardiac function in high risk patients undergoing vascular surgery[J].Anaesthe-sist,2013,57(3):231-234.

艾司洛尔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50例, 均经MRI检查或急诊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 将5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男女比例20:5, 年龄35~76 (56.32±3.36) 岁;对照组男女比例19:6, 年龄36~76 (56.25±3.41) 岁。比较两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支气管哮喘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单纯应用尼卡地平注射液治疗, 将10~20mg尼卡地平加入至50ml、0.9%氯化钠溶液中, 为患者静脉滴注, 直至收缩压控制在100~120mm Hg。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艾司洛尔治疗, 将800mg艾司洛尔加入至42ml、0.9%氯化钠溶液中, 首剂0.5mg/ (kg·min) 静脉推注, 后以0.05~0.3mg/ (kg·min) 的速度泵入, 直至心率控制在55~70次/min。

1.3 疗效评定

治疗前及治疗6h后, 统计两组血压值及心率值,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预后。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软件SPSS 11.0处理相关资料, 计量数据, t检验, 以±s表示;计数数据, χ2检验, 以n (%) 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心率比较

治疗6h后, 试验组血压值为105.1±6.3/65.2±5.6mm Hg, 心率值为66.2±5.6次/min,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

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 低于试验组8.0% (2例出现静脉炎) , 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321, P>0.05) 。

2.3 两组患者治疗预后对比

对照组1例因夹层破裂死亡, 22例接受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 2例接受内科保守治疗, 试验组5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17例接受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 3例接受内科保守治疗。

3 讨论

主动脉夹层作为一种相对凶险的疾病, 病死率较高。近年来, 外科技术有所进步, 临床诊断技术不断提高, 主动脉夹层的病死率已经大幅度下降[1]。主动脉夹层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 进而形成壁内水肿。临床治疗中单纯采用某一种药物进行治疗, 用药过程不易控制, 容易进一步发展成夹层溃破, 因此, 治疗原则应当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血压和降低心率, 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尼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能够阻滞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跨膜钙离子流, 起到降压作用, 而且药效可持续1~4h, 与其他常规降压药物相比, 其最大的优势是不仅能迅速降低血压, 而且还能扩张外周血管, 增加重要功能器官的供血量, 是最佳的急症治疗药物, 但是在减慢心率方面没有作用, 需要联合其他药物达到控制心率的目的[2~4]。艾司洛尔是一种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 主要是在心肌结合位点发挥抑制作用, 可迅速降低运动心率和心肌耗氧量, 预防性使用本药物可降低手术刺激引发的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动过速等[5,6]。其在急性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可降低患者心率和收缩压, 改善预后, 因此, 联合使用艾司洛尔与尼地平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在应用艾司洛尔的过程中, 需注意到, 对于重度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动过缓患者需禁用, 合并严重支气管哮喘患者需慎用, 对于血压过低患者需严密监测整个用药过程, 该药物与华法林或异搏定药物合用, 可能会降低药效或导致患者心脏停搏, 因此不可与华法林和异搏定药物合用[7,8]。

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平均血压值低于对照组, 平均心率值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近似于相关文献, 提示艾司洛尔、尼卡地平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用尼卡地平。研究结果显示, 控制血压、心率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关键, 可为进一步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降低病死率。艾司洛尔为短效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 可迅速降低血压, 还能避免因血压降低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增快, 提高动脉壁性能, 预防主动脉夹层进展或破裂, 改善患者预后。艾司洛尔联合尼卡地平治疗主动脉夹层患者, 可产生较佳的协同作用, 提高疾病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 艾司洛尔、尼卡地平可安全、有效的控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及心率, 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摘要: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 将其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 均应用尼卡地平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艾司洛尔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h后, 试验组血压值为105.1±6.3/65.2±5.6mm Hg, 心率值为66.2±5.6次/min,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艾司洛尔、尼卡地平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 效果满意, 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关键词:艾司洛尔,尼卡地平,急性主动脉夹层

参考文献

[1]窦武宇, 黄山松, 蒋建刚.艾司洛尔联合尼卡地平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 33 (20) :1703-1705.

[2]孙存杰, 潘孔寒.艾司洛尔联合尼卡地平对主动脉夹层心率和血压的控制[J].医药导报, 2013, 32 (12) :1600-1601.

[3]郑强, 李磊, 赵宏宇, 等.美托洛尔联合尼卡地平控制急诊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和心率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11) :1264-1266.

[4]窦武宇, 黄山松, 蒋建刚, 等.艾司洛尔联合尼卡地平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 33 (20) :1703-1705.

[5]孙存杰, 潘孔寒.艾司洛尔联合尼卡地平对主动脉夹层心率和血压的控制[J].医药导报, 2013, 32 (12) :1600-1601.

[6]张保军, 王培山, 叶建新, 等.尼卡地平与艾司洛尔维持气腹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2) :158-159.

[7]肖玉安, 邱庆明, 何梅, 等.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对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反应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9 (23) :405-407.

艾司洛尔 第9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高血压手术患者30例, 男18例, 女12例;年龄21~64岁;ASAⅡ~Ⅲ级;高血压Ⅰ级。排除肝肾功能障碍、术中失血>20%及心脏疾病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0.1mg、盐酸戊乙喹醚0.5mg, 术室后开通静脉通路, 连接监护仪监测心电图 (ECG) 、血压 (BP) 、血氧饱和度 (SpO2) , 诱导用药为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丙泊酚1mg/kg、术中麻醉维持采用吸入七氟烷、瑞芬太尼泵入, 间断追加维库溴铵。术毕缝皮完结停麻醉药。拔管指征[2]:患者清醒, 脱氧后SpO2>95%, 吞咽呛咳反射恢复。观察组拔管时注射艾司洛尔1mg/kg;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同时吸尽口咽部分泌物, 拔除气管导管。

1.3 观测指标

麻醉过程中监测ECG、BP、SpO2, 记录准备拔管时 (T1) 、拔管后1min (T2) 、拔管后5min (T3) 、拔管后10min (T4) 各时点心率 (HR) 、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心率血压乘积 (RPP) 。记录拔管质量评分:平稳拔管, 无呛咳为1分;呛咳1~2次为2分;呛咳3~4次为3分;呛咳5~10次为4分;拔管困难, 喉痉挛或呛咳>10次为5分[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HRSBPDBPRPPT2、T3、T4时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HRSBPDBPRPPT2、T3及T4时点均高于T1时点及观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观察组拔管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T1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全身麻醉拔管期间, 因意识逐渐清醒, 麻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抑制减轻, 以及吸痰和拔管操作对咽喉部及气管刺激所引起的应激反应使血管活性物质释放, 常引起BP升高、HR增快、心肌氧耗增加, 气管拔管时明显呛咳反射也会导致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肌缺血缺氧、支气管痉挛、眼内压升高、颅内压升高、伤口裂开出血等, 影响术后恢复, 尤其高血压患者情况更加严重, 增加麻醉风险。临床医师采用注射麻醉性镇痛剂, 在较深麻醉时拔管换用喉罩通气等方法, 由于可能会延长拔管及苏醒时间、喉罩操作繁琐等问题应用受到限制。

艾司洛尔是一种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 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 消除半衰期仅9min, 能抑制心肌交感神经兴奋, 表现为HR减慢, 心肌收缩力减弱和轻度降低SBP的作用[4], 明显降低心肌氧耗, 用于气管拔管操作实用方便, 不影响患者长期使用降压药物。本结果显示, 观察组T2、T3、T4时HRSBPDBPRPP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在拔管时应用艾司洛尔明显降低应激导致的BP升高、HR增快、心肌氧耗增加等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测艾司洛尔在高血压手术患者气管拔管时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0例高血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均给予全身麻醉, 拔管时观察组给予艾司洛尔1mg/kg静脉注射,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比较2组拔管时 (T1) 、拔管后1min (T2) 、拔管后5min (T3) 、拔管后10min (T4) 各时点的心率 (HR) 、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心率血压乘积 (RPP) 。结果 观察组HR、SBP、DBP及RPP在T2、T3、T4时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HR、SBP、DBP及RPP在T2、T3及T4时点均高于T1时点及观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拔管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时应用艾司洛尔能明显降低应激导致的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艾司洛尔,高血压,气管拔管

参考文献

[1]杨晓峰, 肖斌, 苏连艺.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 26 (6) :503-504.

[2]刘建树, 吴成富, 李灵艺, 等.表面麻醉气管导管在高血压病人拔管期间的应用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5, 21 (1) :57-58.

[3]Aksu R, Akin A, Bicer C, et al.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dexmedeto-midine versus fentanyl on airway reflexes and hemodymic responses to tracheal extubation during rhinoplasty: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Current Therapeutic Research, 2009, 70:209-220.

艾司洛尔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09年8月~2014年3月入住本院ICU危重病患者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 从中任意选取41例开展艾司洛尔治疗为治疗组, 另41例开展普罗帕酮治疗为观察组;治疗组中男24例, 女17例, 年龄20~82 (52.3±6.3) 岁;其中心房纤颤6例, 房扑3例。观察组中男25例, 女16例, 年龄22~80 (53.5±6.2) 岁;其中心房纤颤5例, 房扑4例,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展开对比, 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所有患者心室率均大于160次/min; (2) 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药物均可耐受; (3)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1) 排除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 (2) 排除心功能不起 (NYHA分级) Ⅲ级以上的患者; (3) 排除有β受体阻滞剂过敏史的患者; (4) 排除低血压 (收缩压<100mm Hg) 患者; (5) 排除对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药物不耐受的患者; (6) 排除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7) 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将入选对象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给予艾司洛尔治疗, 观察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艾司洛尔静脉注射, 负荷量0.5mg/ (Kg·min) , 继之以0.05mg/ (Kg·min) 静脉滴注5min, 在5min末若未获得有效反应者, 重复上述负荷量后, 继续以0.1mg/ (Kg·min) 静脉滴注4min, 每重复1次维持量增加0.05mg, 不超过0.2mg/ (Kg·min) , 连续滴注不超过36h;观察组给予普罗帕酮静脉注射, 1mg/Kg, 于10min内缓慢注射, 若无有效反应者, 可在10~20min后重复静脉滴注1次, 总量不超过210mg, 静注起效后改为静脉滴注0.5~1mg/min。监测心率、血压每min1次, 以心电监护仪为准。观察心律、心率、血压、12导联心电图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

1.4 判定标准[4]

显效:治疗后患者转为窦性心率或心室率低于100次/min;有效:治疗后患者未转为窦性, 且心率仍高于100次/min, 但心率较治疗前降低程度大于30%;无效:治疗后患者仍未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现象。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5.0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中显效28例, 有效5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80.5%;观察组中显效27例, 有效7例, 无效7例, 有效率82.9%, 两组比较 (P>0.05) , 差异无显著性。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心率为 (153±20) 次/min, 治疗后为 (85±19) 次/min;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心率 (151±22) 次/min, 治疗后 (90±17) 次/min;两组组间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均无较大差异 (P>0.05) ,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心率均有明显改善 (P<0.05) 。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 (105±9) mm Hg, 舒张压 (65±9) mm Hg, 平均动脉压 (113±11) mm Hg, 观察组则分别 (74±9) mm Hg、 (77±8) mm Hg、 (105±9) mm Hg, 两组比较均无较大差异 (P>0.05) 。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组有4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 其中恶心1例、出汗2例, 心悸1例;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 其中口干舌麻1例、头晕血压下降1例、胃肠道反应3例 (其中恶心的2例, 呕吐的1例) 、Q ̄T轻度延长2例。减少剂量或停药后不良反应均很快消失。并未给予其它等特殊处理。

3 讨论

ICU病房中, 危重病患者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非常常见, 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病机制主要为房室结折返和自律性增高等引起的电生理改变所致的一种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患者可表现为精神紧张、恐惧感、胸闷、头晕、血压下降, 严重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导致心力衰竭、休克, 所以必须及时治疗处理, 过去, 常用的洋地黄, 维拉帕米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一般, 但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多, 故目前国内外文献及指南均推荐首选β受体阻滞剂[5]。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阻断β受体, 通过阻断心肌细胞钠、钙内流及钾外流稳定电生理。其中枢和外周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以及对心血管疾病的病因治疗作用使其成为快速性心率失常的基础用药。艾司洛尔为静脉用超短效β1受体阻滞剂, 主要在心肌竞争儿茶酚胺结合位点而抑制β1受体, 分布半衰期仅2min, 清除半衰期约9min。具有起效快, 停药后作用迅速消失的特点, 便于对急性患者处理和控制用药, 又可作为β受体阻滞剂的敏感性测试。因此具有长效β受体阻滞剂所不具备的长处和安全性。普罗帕酮是Ic类抗心律失常药, 具有抑制钠通道、钙通道和阻滞作用, 科抑制房室结及希浦系内传导, 延长或有效地阻滞房室结快径路旁道逆向传导功能, 从而终止心动过速。本研究结果显示艾司洛尔治疗危重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总有效率为80.5%。且不良反应较轻, 无需特殊处理, 减量或停药后不良反应均很快消失, 并且和普罗帕酮组对比疗效、不良反应等均无显著差异, 且安全性高。研究结果认为艾司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危重症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安全、有效、迅速。是危重症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急诊情况下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种可首选的β受体阻滞剂。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编辑委员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组, 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 (6) :323.

[2]贾明, 周华.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对冠状动脉分流术后心脏功能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32 (8) :685-687.

[3]侯晓平、缪京丽.艾司洛尔治疗高龄老年室上性心动过速[J].中国急救医学, 2006, 26 (9) :720.

[4]林治湖.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作用[J].医师进修杂志 (内科版) , 2004, 27 (1) :10.

艾司科 携多款新品点亮全印展 第11篇

本届全印展,艾司科将携多款新品闪耀登场。

CDI Crystal 5080 XPS

CDI Crystal 5080 XPS拥有艾司科全新的Crystal技术,可以将数字版成像和紫外线曝光(正、反两面同时曝光)集成到一个自动化流程中,从而实现制版成像和曝光的自动化和一体化。正、反两面紫外线曝光的并行成像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可大大减少操作人员的人工干预。

康斯博(Kongsberg)C系列多功能切割机

康斯博(Kongsberg)C系列多功能切割机是首款用于标识、展示和包装的多功能超大幅面数字整饰机。如康斯博(Kongsberg)C60的工作幅面为3210mm×1600mm,康斯博(Kongsberg)C64的工作幅面为3210mm×3200mm。此外,康斯博(Kongsberg)C系列多功能切割机可以选配输料传送带,速度可达100m/min,铣削功率高达3kW,即使是非常坚硬的材料,也能提供足够的力度,以最快的生产速度进行加工生产。

艾易(Automation Engine)专业印前自动化流程软件

艾易作为一个印前标准化管理平台和自动化作业系统,通过模块化的组件及灵活的自定义流程功能,为客户打造一个符合生产实际需求的印前自动化系统,实现大量的印前自动化作业和印前标准化管理,提升印前作业品质,节省时间,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出错率。

溢彩(Equinox)

ESKO提出的溢彩(Equinox)扩展色域印刷技术可解决各大供应商所面临的转单时间长、操作成本高、短单数量多变、材料损耗大的难题。

艾司洛尔 第12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6例于我院择期全麻手术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年龄48~72岁, 平均年龄58.8岁;体重50~80 kg, 平均67.2 kg。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8例患者。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 心电图提示均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室扩大, 出现ST-T 的改变。术前均给予患者抗高血压药物, 将术前血压控制在正常或高血压前期。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用药为杜冷丁50 mg、东莨菪碱0. 3 mg, 肌注。静注艾司洛尔1.5 mg/ kg、丙泊酚2.0 mg/kg、芬太尼0.2 mg和阿曲库铵0.7 mg/kg, 用于麻醉诱导实验组患者;丙泊酚2.0 mg/kg、芬太尼0.2 mg和阿曲库铵0.7 mg/kg用于麻醉诱导对照组。肌松后, 由同一麻醉师暴露喉镜和气管插管。成功后, 麻醉的维持用异氟醚、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 用麻醉机控制呼吸。监测记录插管后2 min、5 min和10 min患者的血压、心率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认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后2 min、5 min和10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的比较如表1、表2所示。麻醉过程中, 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室性早搏, 而实验组没有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者。由表1可知, 实验组在气管插管后2 min、5 min和10 min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表2可知, 实验组在气管插管后2 min、5 min和10 min的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 使用艾司洛尔后气管插管, 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可明显降低。

3讨论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储备功能与正常人相比较低, 心肌供氧明显不足。全麻手术麻醉过程中, 气管插管后引发的应激反应可释放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 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加重心脏负担, 使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术中发生心肌梗死、左心衰及脑出血的几率增加[2]。因此, 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 在麻醉中要防止因气管插管引发的血压、心率过度升高, 减轻患者的心脏负担[3]。

艾司洛尔是一种超短效的β受体阻滞剂, 对心脏的选择性较强, 同时还可以阻断A2受体。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减少血中儿茶酚胺浓度, 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因此它可以降低循环阻力, 改善左心室功能。艾司洛尔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4], 目前常被用于全麻手术中减轻气管插管反应。有研究报道[5], 麻醉过程中艾司洛尔对心率的控制较好, 但对血压影响效果不如对心率的影响效果。结合低剂量镇痛药物后, 可降低血压。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插管前5 min给予艾司洛尔 (1.5 mg/kg) , 插管后2 min、5 min、10 min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明显降低。说明麻醉中使用艾司洛尔可较好的保护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同时, 麻醉过程中患者出现全麻并发症的几率降低。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全麻手术麻醉时, 插管前5 min给予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一定剂量的艾司洛尔, 可降低患者术中的心率和血压, 降低全麻并发症, 从而对患者的心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在减轻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行全麻手术的76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 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在插管前5min给予艾司洛尔 (1.5mg/kg) , 对照组常规给药。监测记录插管后2min、5min和10min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结果 插管后, 对照组的血压和心率较实验组明显升高。麻醉过程中, 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室性早搏, 而实验组没有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者。结论 结论艾司洛尔能有效地、安全地抑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由麻醉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关键词:艾司洛尔,冠心病,气管插管

参考文献

[1]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00.

[2]秦玉光, 崔荣生, 李雷兵.艾司洛尔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诱导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的临床研究.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 6 (5) :347-351.

[3]严六狮, 景桂霞.艾司洛尔复合丙泊酚对高血压冠心病病人诱导插管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3, 19 (4) :235-236.

[4]Arbier GH, Shettigar UR, Appunn DO.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u-pershort actingβ2receptor blocker esmolol.Int J Clin Pharmacol Ther, 1995, 33:212-218.

艾司洛尔范文

艾司洛尔范文(精选12篇)艾司洛尔 第1篇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与分组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均经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