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讲课稿
爱因斯坦讲课稿(精选8篇)
爱因斯坦讲课稿 第1篇
《少年爱因斯坦》讲课稿 主备人:崔玉菊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自然平实的语言。
2、把握爱因斯坦的具体典型事例,学习爱因斯坦身上具有的优秀精神品质。重点难点:把握具体典型事例,学习爱因斯坦身上具有的优秀精神品质。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爱因斯坦的故事,选取所喜爱的,准备在课堂上复述。
(二)讲述故事,导入新课
由学生讲述有关爱因斯坦故事导入新课。
相关资料:《第三只小板凳》
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等,惟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去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右手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刚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虽然它还不能使人满意,但总比这两只强一些。”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文章题目是《少年爱因斯坦》,浏览全文,文中具体地写了少年时期的爱因斯坦哪几件事情?
2.所写的事件分别体现所传人物哪些方面的特点?(小组讨论,个人发言)板书:
3岁:陶醉于钢琴曲(音乐早慧)4~5岁:迷住“罗盘”(寻求自然)5岁:被老师认为反应迟钝(独立思考)6岁:要求拉小提琴 7岁:还没学会说话
10岁:反对暴力专制制度(反对暴力)
12岁:阅读书籍证明数学定理(爱提问、刻苦钻研)3.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爱因斯坦小时候最大特点就是对科学和真理充满好奇,爱读书,爱思考,爱提问,爱钻研。
4.从前边的分析来看,本文是按什么思路和主旨行文的?
本文以时间为序,将爱因斯坦少年时成长的几个小故事串连成文,揭示了积极、自主学习对一个人成长十分有利的道理。
(四)品味语言,精析文本。
1.文章在刻画爱因斯坦时,着重在于描写他的“眼睛”,找出文中的这些句子并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①“难道小阿尔伯特是低能儿?是傻子?”他们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为从孩子那双忽闪的棕色大眼睛里,流露出多么明亮的光彩啊!他那小脑袋一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得多认真啊!可他的小嘴为什么不说话呢?
小阿尔伯特长得很不匀称,四五岁时还不会说话,因此家人担心他是低能儿,但“从孩子那双忽闪的棕色大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光彩,又给人以希望:还应该是个聪明的孩子。
②只见他歪着头,闪着聪明的眼睛,在那儿认真地听呢。从那变化的眼神和表情中,显然被其中的音乐陶醉了。难道他理解了吗?
三岁的阿尔伯特,能够被音乐所吸引,“闪着聪明的眼睛”“认真地听”,并且“眼神和表情”随着音乐而变化,说明他理解了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表现出了他在这方面的早慧。③父亲给他一个袖珍罗盘玩,这个小玩艺可把他迷住了。他爱不释手,把盘子转过来调过去,可那根针仍然指北。他转动着一双大眼睛,寻思着,这是为什么呢? “他转动着一双大眼睛”,写出了小阿尔伯特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很善于思考,写出了这孩子与众不同的一面。
④他第一次见到阿尔伯特时,发现这个12岁的男孩,虽然性格腼腆,但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觉得这是个不寻常的少年。
一个叫塔尔梅的大学生见到小阿尔伯特“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时,就断定这是个不寻常的少年。果然,小阿尔伯特对大学生所教的物理学表现了不可遏止的热情。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对一个人眼睛的描写可以起到表现一个人心灵的作用。2.课文中有不少句子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找出这些句子加以体会。①尽管如此,这个小孩子对音乐的早慧却使他的母亲大为吃惊。②对音乐的早慧仅仅是这个孤僻孩子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加之他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又是那样细心,致使家人觉得这个孩子有点毛病。
③在这期间,使少年爱因斯坦头脑大放异彩的,不仅有他自身的力量,还有一种外来的因素。
④与此同时,还有一位叔叔每次来都给他讲讲代数和几何。作业布置 :
1.你对少年爱因斯坦做的哪件事印象最深?这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2.本文在突出爱因斯坦时,善于画他的“眼睛”,请你给你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人“画眼睛”。
爱因斯坦讲课稿 第2篇
大家参加演讲与辩论协会应该都对演讲很感兴趣。你们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会对演讲感兴趣呢?到底演讲的意义是什么?是想在班干部竞选时,通过你的演讲,把你的热情,决心,才能告诉同学们,从而获得大家选票?还是想在未来就职面试时,通过演讲把自己的专业特长很好的表达出来,从而获得面试官的青睐。还是因为有人说演讲能力很重要所以自己就想提高。而对于演讲本身的意义,大家又有没有想过。
演讲的意义在于传播某种想法,影响相信此类想法的群体。往小了说,演讲可以助个人成功,就像刚刚提到的竞选,面试之类的。往大了想,正是一次次充满理性思维和严密逻辑的演讲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邹忌纳谏齐王,邹忌用了一些演讲技巧说服了齐王变法。才有了后来的六国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结果。大家知不知道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写那封建议美国研发原子弹的信,爱因斯坦原本坚定认为原子弹是不可能实现的。裂变原子所需要的能量远远比原子释放的能力要多。但是,爱因斯坦的好友西拉德发现用某些方法可以使原子之间产生链式反应,从而解决爱因斯坦提出的那个问题。并用他出色的演讲水平说服了爱因斯坦,使他相信如果不抢先于德国纳粹之前制造出原子弹,整个世界都会陷入毁灭的危险之中。演讲,传播某种想法,影响着相信此类想法的人们。就是这一属性使演讲能成为促进人类发展的阶梯。
可能说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说。自己只是普通人,既不是邹忌,也不是西拉德。没他们那么厉害的演讲水平。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任何人的演讲水平都不是出生时妈妈就送给他的。而是通过自己后天不断努力锻炼而来的!举个我自己感悟出来的例子啊。我有练口琴,就是那种小小个的乐器。被称作the piano in the pocket,口袋里的钢琴。我练的那种口琴,有一个新手难以逾越的障碍。口琴无法直接吹出低音6,要知道低音6在许多歌曲里都起着起承转合的作用。要用一种叫做压音的技巧,才能把低音6给演奏出来。但是,学压音是个痛苦的过程,一开始你只能压出一个类似放屁的声音。(噗~~)所以在十孔口琴界,低音6也被称作屁音6,你必须得经常练,经常磨。把这个放屁一般的声音磨成美妙的低音6.有些人花上一年也难以把低音6磨到可以加到曲子里的程度。于是,我练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吹出低音6.一种厌烦,怠倦涌上了心头。我开始找各种没有低音6的曲子,意外的是,这种曲子还算不少。我开始练这些好听的歌曲,像什么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天空之城,还有李克勤的月半小夜曲和陈奕迅的十年,我吹这些曲子吹的不亦乐乎。不去想,也不想去想低音6的问题,就这样把低音6的事抛在了一边。直到有一天,我一个练口琴的师姐问我,欸你低音6磨的怎么样了。那时,我正在吹 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你们知道下半句吧。你为什么不说话。于是,我沉默一小会后,说没磨。她说,那你这些日子去干嘛了。我说,练曲子啊,看我找到好多没有低音6的曲子啊。看之前很火的小幸运也没有低音6哦!。她脸色不大高兴。划到我乐谱的最前面,我乐谱是放在手机里的。那时一张卡农的乐谱,你之前不是很喜欢这首歌的吗?吹来听听。那曲子里面有低音6,我吹不了。卡农是我很喜欢的曲子,一直都想演奏出来。但是碍于低音6,我逐渐就把这首曲子丢到一边去了。这时师姐仿佛开启了心灵鸡汤模式,一脸正经的说:啊~你这样逃避低音6是没有用的。你今天不磨,他明天就还是那个屁音。你今年不磨,那他明年还是那个屁音。那个屁音你不去磨,他永远还是那个屁音。要去磨啊。锻炼演讲技能不也是一个磨屁音6的过程吗?不去练的话,你的演讲水平永远就还是那个样子。如果你说达不到奥巴马啊,马云那种水平。那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先追上身边的人。向司仪们,向干部们。甚至向老师们学习。你知道为什么老师们讲课不用稿子,还能一边把课讲好,一边还能指点江山谈笑风生吗?因为老师们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都在讲授类似的内容,她知道哪些知识点能用什么例子去比喻,她知道上课放产妇分娩视频的时候你们会聚精会神的看,她知道生殖系统这一章上课你们会很认真。你去问任何一个老师,当年第一堂课你表现如何?我估计很少老师会说:完美,我幽默风趣地用各种生动搞笑的例子自然顺利的把课讲完了。大家都是从结结巴巴过来的嘛。都是从屁音6过来的嘛。我在这里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同样一节马克思理论课让你教三年,你有信心比现在教你们的老师讲的好吗?
讲了点心灵毒鸡汤,不知道各位大家胃还受不受得了。不如给点掌声给小弟鼓励鼓励!
毒鸡汤就先喝到这里,接下来是干货时间。此次干货货源有三。
1、本人的思考与总结
2、知乎许博先生关于(如何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的回答,内容引用已得到许博先生的授权
3、知乎李开复先生关于(如何克服上台演讲时的紧张情绪?报口才班有用吗)的回答,内容引用本未李开复先生得到授权,请同学们不要举报。
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两位大神表示感谢。如果有兴趣,可以搜索一下他们原版的回答。现在,我说,你们听!
首先是如何克服上台焦虑,紧张。我今天主要和大家心态的问题和一些缓解紧张的小技巧。首先是得失心太重。陷入一种越怕失败,就越紧张。越紧张,就越容易失败的恶性循环。怎么样去打断这个循环呢?首先,你要去接受紧张。紧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不知道大家生理课有没有上到肾上腺素那一块,生理老师通常会用一个比喻来为大家讲解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那就是遇到一条狗。这条狗还有特别的要求,必须要恶狗。不能是虎皮,否则大家分泌的不是肾上腺素,而是让人产生欢愉的多巴胺了。遇到一条对你虎视眈眈的恶狗时,人们有两种选择。战斗或者逃跑,所以机体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在心脏,使心力增加,加速把氧气供应到外周。作用在瞳孔,使瞳孔扩大,吸收更多光线,帮你看清战斗的环境或者逃跑的路线。作用在肌肉,肌肉开始紧绷,准备战斗或者逃跑。大家回忆一下,遇到恶狗时我们身体的反应是不是和公开演讲时的反应很像。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冒冷汗,肌肉紧张。虽然你的意识很清楚的知道,演讲和遇到恶狗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大脑并不能区分两者的区别。于是,愚蠢的大脑控制了我们。要我们去战斗或者逃跑。所以,紧张的意义之一让我们规避风险,放到演讲上来说虽然逃避演讲得不到演讲给我们的成就,但也不会因为演讲失败而遭到谴责。所以演讲时紧张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而且,紧张还有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战斗。你看,凡是让人热血沸腾的演讲,其演讲者也是慷慨激昂的。利用紧张给我们带来的肾上腺素,让我们high起来,去演讲更能打动人!我去年打辩论赛的时候,我一个队友和我说,他上台后很紧张,怎么办啊,很怕丢人。这时另一个队友说了句,不怕不怕,反正我们长得丑,上去不讲话都已经很丢人了。大家哄然一笑。紧张的气氛一下就化解开来,反正都是丢人,还不如去享受战斗算了。我们这里有没有心理学的朋友,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心理学的理论。森田疗法。我先给大家念下这个疗法的适用症。森田疗法主要适用于强迫症、社交恐惧、广场恐惧、惊恐发作的治疗,另外对广泛性焦虑、疑病等神经症,还有抑郁症等也有疗效。森田疗法随着时代在不断继承和发展,治疗适应证已从神经症扩大到精神病、人格障碍、酒精药物依赖等,还扩大到正常人的生活适应和生活质量中。哇,这玩意有点厉害啊。所以,缓解演讲的紧张,我觉得对于森田疗法来说应也是小case。森田疗法的核心就是不要将矛盾当作敌人,要去接受他。我前面说过,今天我不吹水。我就谈一下我个人是怎么应用这个理论的呢?当我紧张的时候,我会这样对自己说。“喂,你现在很紧张哦,能不能再紧张一点。紧张到晕过去那样”于是我在紧张的时候,就尝试能不能更紧张,紧张到头脑发胀,心脏病发,晕厥抽搐。当然基本都是失败了,而在这尝试更紧张的过程中,就已经不知不觉把紧张缓解了下来。大家可以根据森田疗法的核心,尝试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形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去搜搜,森田疗法。再给大家送个实用的小干货,就是冥想法。不止紧张,甚至失眠的时候也可以试试。首先要学会腹式呼吸,就是保持胸腔不扩张,用腹部扩张和收缩带动膈肌上下运动从而呼吸。然后用你的意识,扫描你的全身。从眼睛开始,一直扫描啊扫描。感受每个部位的肌肉,是不是紧绷的,如果是看看能不能舒张起来。如果不能,那就继续扫描下一处地方。从你的发梢一直扫描到你的脚尖。有时可能会走神,不要紧,意识到走神再重新来一遍就好了。专注冥想几分钟,紧张可以大大缓解。这个方法可不是我瞎编的哦,是心理学的一个老师教我的。好了
克服了紧张,我们接下来进入下一个环节。如何准备好一场演讲!首先,你要定义你的演讲风格。每个人的演讲风格都不同,有激情的,有抒情的,有睿智的,有朴实的。同个人,每场演讲的风格可能会不同。就像再逗逼的人,在五四评优答辩会上也不能过分卖傻卖萌,批判型的演讲者在公司热闹的年会上,也要收敛,不能一直数落公司的不是。大家要明白,演讲的头一个字为什么是演字,而不是讲字。因为演讲是需要表演的,我们要做的是,演出想给观众看到的样子。就像是舞台剧,如果你是舞台剧的女主角,即便你今天刚刚分手,也要在舞台按照剧本演出情意绵绵你侬我侬啊。今天我站在这里也是一样,我想给大家看到一个这样风格的我。所以我表演了出来。怎么没人问下,你这是什么风格?!不瞒大家说,我今天是本色出演。这个风格基本就是我平常的样子,智慧帅气型。开个玩笑,按我本来的构想,我今天应该走极客风格的演讲路线。如果跑偏到智慧帅气型,请原谅我,不做智慧帅气型实在是太难了。网上能查到的演讲流派很多,我今天着重介绍一下极客风格,极客这个词音译于美国俚语geek。原义为智力超群,异常努力的人或者对信息技术特别钻研的人。什么是极客范的演讲风格呢?大家都看过乔布斯的苹果产品发布会吗?或者TED演讲。他们的演讲有个共同点,幽默的同时还能激发人上进,并且输出着大量新奇的知识。我们来看一段我认为是极客范的演讲视频吧。阿里巴巴上市时马云的演讲视频。大家有没有或多或少感受到了极客范的演讲风格。我们现阶段可以通过大量的观察,可以通过身边的人,或者通过网络来感受各种演讲风格。找到几种适合自己的风格,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
决定好演讲的风格后,就要真正开始准备演讲的内容了。首先你要确定一个吸引人的标题。例如某些无良新闻编辑起的标题一样,一个裸男和一群禽兽。闹市中汽车后备箱惊现裸尸。高中生服毒后惨变侏儒,青梅竹马不离不弃与其同居。我并不鼓励大家用这些哗众取宠的标题,因为听众被你这些加了特技的题目吸引来后,发现你的演讲内容和他们所期盼的完全不一样,他们会很生气很愤怒,哪还会专心听你的演讲。大家知不知道,在旧社会,挂羊头卖狗肉是要给浸猪笼的。那怎么定好标题呢?其实我觉得可以浓缩成一句话。你的标题最好能在吸引观众的同时,传递着这场演讲你想表达的内容。具体方法大家可以复习一下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定题目那一块。
铺垫了这么多,终于到今天的重头戏。累死我了。给点掌声先好不好。今天大家来听我的演讲,我很谢谢你们。我作这次演讲的初衷其实就是为了分享下面一个准备演讲的方法。我很希望大家能把下面这个方法记下来!如果说,今天的开课你们只能带走一样干货,我希望你们选择的是下面的这个。如果多年后要你们回忆,当年那一次演讲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我希望你们说出的是下面这个。好了,就不废话了。今天着重跟大家介绍的是,如何梳理演讲的逻辑框架。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逻辑框架的重要性。其实就是一句话,好的逻辑框架能确保你的听众get到你这场演讲想表达的东西。今天和大家介绍梳理逻辑框架的方法是列提纲,再次发觉演讲和写作是如此的相似。从小到大老师都叫我们列提纲,到底要怎么去列呢。我也曾经迷茫,看着空白的纸,空白的word文档不知从何下手。前段时间有个师姐和我介绍了一款软件。我觉得这个世界师兄师姐的存在实在是太神奇了,他们总是慷慨的提供各种帮助,你自己苦思几天的问题,也许师兄师姐一句话就能说通你。感谢帮助过我的师兄师姐。好了,跑偏了。是什么软件呢。这类软件叫思维导图。这类软件能帮助你把思路逐渐理清。其中前后关系,包含关系一目了然。不仅列大纲可以用,学霸们整理知识点也是可以用的哦。这是我上学期整理的生化知识点图。当然思维导图是一个工具,不一定非要这个软件,大家用word文档或者实体的笔记本都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市场上这类软件很多,有mindmanager,xmind,百度脑图。但是很多价格不菲,像mindmanager售价900多,xmind售价800多。但是我们要感谢伟大的祖国,网络上很多破解版,大家放心下载。有条件的请支持正版。
我们有思维导图这个优秀的画纸了,就差一只作画的笔了。演讲大纲和逻辑框架的建设,可以使用一种套路。叫做“逼格三件套”。顾名思义,用好这三件套,我们就能装得一手好逼。或者说,我们就能把演讲内容提升上去。这三件套分别是“哇一下,乐一下,学一下”。先谈学一下吧。因为这个是最重要的。学一下的意思是指,你这场演讲必需能给观众带去一种感悟,或者说让观众们学到东西。哇一下是指你的演讲内容必须能吸引听众,令听众感受到新奇。乐一下是指演讲过程要有笑料,用各种例子,比喻去解释你的学一下。其实,哇一下,乐一下都是为了学一下服务的。学一下不是传统意义上让听众们刻意去学某种东西,而是让听众们理解到你的想法。这直接体现了我最开始所说的演讲的意义,把你的想法传递出去。而把学一下做好,基本就能保证你这场演讲不是讲一段无聊的笑话。回看那些有名的演讲,都是能让大家有所获的。比如说尼克胡哲的演讲让我们学到生命的珍贵,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让我们学到了种族平等的重要性。
其实我今天的开课演讲前,我列了个大纲。列大纲之前,我就想,我有什么想法想传递给大家的呢。我想,我看过一些关于演讲文章,加上我的理解和归纳,确实有不少关于演讲的知识和想法想和大家分享的。于是我列了个这样的大纲。可以看到,前面的几个大点都是“学一下”的内容。例如最开始和大家灌的心灵鸡汤,到现在的逻辑框架建设。这些都是具体的学一下。学一下,其实就是你列的大纲的骨架。列大纲的第一步,就是先把这场演讲中你的学一下给列出来。像我这份大纲一样。再用哇一下和乐一下继续丰满。我们再来谈谈哇一下。前面说过,哇一下是指你的演讲内容必须能吸引听众,令听众感受到新奇,才能让你的听众有兴趣去理解,去听你的学一下。同样拿口琴做例子,如果你要向一群没接触过口琴的人做一次介绍口琴的演讲。这场演讲中你的“学一下”可能会有很多枯燥无味的口琴专业知识。如果观众对口琴不感兴趣,那么这次演讲可能就难以出彩。那么怎么用“哇一下”让观众们产生对口琴的兴趣呢?我会直接插入一段视频。口琴大师巴迪格林的口琴独奏,什么叫做一把只有十个孔的口琴赶上一整只交响乐团。。是不是很震撼啊,可能有的朋友已经对口琴开始感兴趣了。这就是哇一下的效果,哇一下可以激发听众的兴趣,从而被你的演讲吸引。为后来的“学一下”做好铺垫。很多演讲都可以加入哇一下,例如就职面试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做过的牛逼事情放在前头,引起大家的兴趣。比如说,如果你需要面试一个销售的职位,销售嘛自然要求口才要不错。你怎么体现你的口才不错呢?你可以这么说,各位面试官大家好,我是某某某。参加过广医演讲与辩论协会,是里面的资深会员。通过很多次的上台实践锻炼过我的口才,同时还听过韩先生的关于如何提升演讲技能的课程。有着充实的实践经历和扎实理论基础。面试官一听,诶呀可以哦,有点料水,还是玩演辩的。有点开玩笑,不过这就是哇一下。
接下来是乐一下。乐一下可以体现演讲者的幽默。演讲时的幽默可以活跃现场气氛,让整个演讲节奏跟着演讲者走。但乐一下的作用绝不是单单指搞笑幽默。我前面说过,她是为学一下服务的。善用比喻和各种生动的例子去阐述你的学一下,才是乐一下存在的最大意义。大家回想一下,凡是幽默搞笑的老师同学们对他的评价总不会低,我观察了很久。因为这些老师大部分都是善于把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在逼格三件套中就是学一下),用搞笑生动的例子(也就是乐一下)给联系起来,好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还是用视频来体现。大家有没有看过黄子华的栋笃笑?从广义上来看,这类脱口秀也能算是一种演讲。这种演讲用刚刚的逼格三件套来说,就是用大量的乐一下,去解释,去表达学一下。传递一种道理,黄子华想告诉大家的道理。下面带着问题看这段视频,黄子华哪些地方是乐一下,哪些地方是学一下。解释一下,这里的二五仔可以理解成一种怪异心理行为,让你往坏的方面发展。好了视频看完了,找到学一下和乐一下的地方了吗?我们先来梳理一下黄子华的演讲逻辑,他先把“人们只记住不如意的事”这一结论摆在最前面。也就是学一下放在最前面。用大量好笑的例子,例如婚宴那条蒸烂的鱼和“你从来都没有爱过我”还有哥哥拿诺贝尔奖弟弟去偷东西,来解释这个结论,也就是乐一下。但是乐一下中间也不时把学一下拿出来摆一摆。Ok,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梳理演讲的逻辑框架。首先把你这场演讲想表达的东西(也就是学一下)列成提纲。再思考,哪些地方可以用哇一下来吸引观众兴趣。哪些地方可以用乐一下。用生动幽默的例子,去比喻,解释你的学一下。把你的想法传递出去,让听众们理解。接下来是你们的时间,都准备了怎么介绍自己喜欢做的事或者喜欢的东西了吧。我给大家10分钟,利用刚刚所讲的逼格三件套。把你手上的材料用哇一下,乐一下,学一下表达出来。
还有一点想和大家提一下的。就是PPT演讲的时候,PPT上面的字一定要简练。首先,作为一种类型的演讲,其主要核心还是在演讲上。PPT上字太多会造成两种情况,要么观众不理你讲什么,自己看文字。要么你要读文字,没时间理观众。这两种情况都会大大降低整场演讲听众的体验。
还有就是演讲稿,很多人认为演讲稿的作用很局限。但是,我个人认为虽然演讲未必一定要使用演讲稿,不少著名的演讲都是即兴之作。但是重要的演讲还是要准备好演讲稿,背下来。这样至少有两方面作用。其一,演讲稿帮助演讲者克服演讲时紧张,恐惧。还有因为紧张恐惧组织语言能力大大降低的问题。其二,通过对思路的精心梳理,对材料的精心筛选。可以让你的演讲内容更有条理,更加深刻。
爱因斯坦讲课稿 第3篇
“一只小小的蛹, 用生命的丝线织茧而栖, 沉沉而睡。生命被无尽期的黑暗覆盖, 沉埋于寂静之中。没有耀眼的光芒的照射, 但是却意志坚定的保持着那丝丝蜕变, 直至破茧而出, 化蝶的那一刻”。
地方课程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事物, 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新的突破。面对任务, 我没有丝毫的犹豫就选择了接受。但是真正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候, 课程内容选什么, 课程形式怎么定, 这一连串的问题让自己真的觉得没有底气。
就单单那选题来说, 在省编教材中, 要从内容上突出课程地方特色的文章并不是很多, 那么, 如何做一个具有文成地方特色的课题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这时, 一个课题跳入我的眼帘《美丽的浙江》, 对, 就做它了, 《美丽的浙江走进文成红枫古道》。
二、挣扎
破茧, 是一个漫长的征途, 就如同天地浑然一体直至有宇宙万物的慢演化, 这是十分孤独的, 也是十分痛苦的。
修改试教再改再试, 过程非常折磨人。有时看似一个局部的变动, 往往引起整个结构的大调整,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虽然有浙江省第一届所有选手的上课资料作为参考, 但我一下子看花了眼, 好像捧着许多闪闪发亮的零件, 却找不到配套的那一个, 犹如手中捧着聚宝盆, 却不知它能够在何方聚宝。同时, 由我们教研员和实小的名师们组成的强大阵容的“智囊团”, 让我感到不小的压力。
第X次磨课。如在保护红枫古道这一环节上, 原先我的设计是这样的:由一位游客的来电引发学生讨论“红枫古道到底是修还是不修?”上完课后, 几位老师认为我这一环节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太难, 而且到底是修好还是不修好, 也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 还不如换成文成有很多人为保护红枫古道他们付出了心血, 但也有一些人却随意地破坏红枫古道, 从而引发学生讨论, 为保护红枫古道, 你有什么金点子吗?语言之铿锵有力直击我的心理防线。此谓磨课第一重境界:简约而不简单。
第y次磨课。如在“走进红枫古道”这一环节上, 我的设想是让学生先看图片, 欣赏红枫古道, 接着让孩子看影片、做游戏了解红枫古道, 然后走进知名的六条红枫古道, 最后通过举行“小小导游展风采”的活动, 让学生把这节课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试教时, 在“小小导游展风采”的活动中, 我给学生下发了六条岭的资料, 让学生当好小导游, 结果, 学生上台时一个个都只是拿着红枫古道介绍资料读了一遍, 枯燥无味。这时, 金老师对我说:“四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当小导游, 你要给他铺垫, 比如把六条岭缩成一条岭, 再比如给他们画出地图, 配上文字, 在这样形象直观的地图面前, 学生当起小导游一定能得心应手。”所以, 今天的课堂, 学生当起小导游有模有样, 游刃有余。此乃磨课第二重境界:细节更需精雕细琢。
第z次磨课。在试教的过程中, 几位老师普遍反映我的话过多, 生怕一旦放开由学生说, 预设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华老师说:“这舞台是谁的?不仅是你的, 更是学生的。我们没有权利让学生蜷缩在课堂上。把发问的权利交给学生, 把交流的空间留给学生, 把展示的舞台还给学生。一枝独秀不会春色满园!”明白了, 即使你是涅槃的凤凰也得做孩子们的配角。此谓磨课第三重境界:师生交触, 人课合一。
三、蜕变
如今化蝶终将涅槃, 竭尽全力去蜕变, 化作一只七彩的飞蝶。赛课前, 教研员、实小的老师们发来一条条的短信, 打来一个个的电话, 一声声的勉励, 一句句的鼓舞, 让我自信满满地走上了那三尺讲台, 结果我获得了此次赛课一等奖。当然, 这个成绩不单单是我个人的成果, 更加凝聚着教研员、实小名师团队集体的智慧。一位老师说:“一次赛课就是一段生命的历程。”我对这句话的感触颇深。比赛给予我的远比一个名次、一项荣誉多得多。因为在这次比赛的过程中, 我收获着经验, 充满着成功的喜悦, 感动着别人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生命不息, 永不停步。破茧成蝶, 奋力振翼。我愿做花丛中的那一只最绚丽的蝶!
(作者单位:浙江省文成县实验小学)
摘要:蛹错过落英, 错过冬云, 怀着对生命的珍重, 虽累却扑翼不止直至血斥双翼, 终能冲破樊笼, 在生命历程中造就一个化蝶的永恒记忆。蚕蛹只是那一丝简短的开端, 而真正震撼的那一幕终归是化蝶。赛课一等奖《美丽的浙江——走进文成红枫古道》就是作者经历的一次“破茧成蝶”的过程。
电源内部模型的探究(讲课稿) 第4篇
1.第二节《电动势》是新教材新增加的一节,教材把电源类比成抽水机;把抽水机在抽水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类比成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克服“静电力”做功;把抽水机抽水所增加的水的重力势能类比成电源内部的“非静电力”做功所增加的电势能。新教材强调了电动势和电压的区别;强调了电动势是反映“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强调了“非静电力”是在克服“静电力”做功。插图2.2-1很形象的描述了电源内部存在着由正极指向负极的电场,在这个电场中,正电荷所受的静电力阻碍它继续向正极移动。因此,在电源内要将正电荷从负极搬运到正极必须要有“非静电力”。
从能量角度来看,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
而且在平时的练习中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题目,例如:
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电源内部把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非静电力做功,电能增加
B.对于给定的电源,移动正电荷,非静电力做功越多,电动势就越大
C.电动势越大,说明非静电力在电源内部从负极向正极移送单位电荷量做功越多
D.电动势越大,说明非静电力在电源内部把正电荷从负极移送到正极的电荷量越多
2.本章第七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新、旧教材都有的内容,但人教版新教材在教材编写上较旧版完全不同:去掉了原来的插图,取代为插图2.7-2。
新教材把闭合电路分成两部分,即外电路和内电路。但在能量转化上却分为三部分:外电路、内电路、BC与DA反应层。新教材从能量角度,推导出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课本在讲能量转化时说道“内电路与外电路一样,也存在着恒定电场,正电荷也是在静电力作用下移动的。”这句话让很多学生理解为内电场对电荷做正功。好像与前面第二节所讲互相矛盾,到底应该是怎么回事呢?
3.通过翻阅赵凯华、陈熙谋编《电磁学》第二版,林海兵《电源论》,结合平时对原电池的使用和理解,我感觉第二节课本的讲解有些太仓促,让学生产生错误的概念模型。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我觉得应该这样建立模型(如右图所示):
外电路电场方向从正极指向负极而且对电荷做正功。内电路中在静电力作用下电势发生两次跃迁,分别在正、负极板附近,在跃迁过程中非静电力做正功转化成电势能。B处跃迁使得在电源内部C处形成由B指向A的电场,并在电场力作用下使得电荷运动,电荷电势能减少,只是该部分电势能减少量转化成内电阻产生的热。A处跃迁使得外电场由正极指向负极,并使得电荷运动中,电势能转化成外电路消耗的能量。
在用原电池进行实验时,电压表的正极接在负极附近也说明在电源内部也就是C中B侧为高电势,进一步证明了C中静电场由负极指向正极,电荷运动时,静电场做正功。
4.综上所述,以前在做题过程中所讲的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使电荷克服电场力运动并转化为电势能的说法值得商榷,那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在读林海兵《电源论》时,感觉描述较为准确,电源内部由于极化,情况比较复杂。为了让学生更直观轻松的了解电源内部,我觉得上述模型更简洁些。建议课本在修改时可选用更好地模型和解释,使得第二节的说法应该更准确、详细!
作者简介:邹建光,男,1962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山东省淄博市教研室,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
马文吉,男,1980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山东淄博桓台一中,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讲课稿 第5篇
利用情境导入:边播放视频剪辑《十送红军》片头,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激发兴趣,启动思维。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对歌曲提出问题:
①这是一首江西民歌,哪位同学知道这是谁演唱的呢,它的名称是什么? ②这首歌曲唱出了人民与红军依依不舍的感情,那么它反映了中国革命中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好,刚才几位同学回答很好,那么,为什么要送红军呢,送红军去哪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红军长征。
(二)讲解新课:
第14课 红军长征(板书)
一、红军长征(板书)
1、原因(板书)
上节课我们知道中央红军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那现在为什么又要离开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69页,自由阅读第一段小体字和第一段正文,讨论后回答: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①红军前四次能粉碎敌人“围剿”的原因是什么?第五次反“围剿”的结果怎样? ②我们从前四次反“围剿”和第五次反“围剿”的不同结果,来分析一下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
么?
综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红军长征的原因就是由于“左”倾错误领导,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长征是一次危险的撤退,撤退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存力量。那么红军长征开始于哪一年?
2、经过(板书)
⑴同学们看书第二段正文起到72页图片上面止,请一学生回答,教师加以肯定。⑵展示动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教师根据《示意图》介绍红军长征的经 过。(老师讲解时,学生可根据讲解做简要的路线图)
⑶好,刚才我们看了长征经过的动画,那我们如何更清楚地掌握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呢?请同学们欣赏长征途中重要地点和重要历史事件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加深印象。
④为了进一步记住长征过程,老师编写了长征经过的顺口溜帮同学们记忆,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三四年,出瑞金;弃湘西,占遵义。渡赤水,毛出奇;过金沙,蒋叹息。大渡桥,显勇气;翻雪山,过草地。三五年,吴起镇;三六年,大胜利。)
同学们,红军长征的路线记住了吗?下面我们用一个活动来检测一下记忆的情况 活动一: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 分组讨论:
①各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按老师要求积极参加“红色旅游”活动。② 找出长征中重要地点和重大事件,感受红军前辈的革命精神;
3、长征胜利的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在长征途中,我们说过有一重大转折点,请问这一转折性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二、遵义会议(板书)
请同学们先看看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及会址图片,并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剪辑《遵义会议》
①遵义会议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②比较遵义会议前后中央红军军事斗争有何变化?由此可见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其中①由学生从视频中得出召开遵义会议的内容。第②问由学生分析遵义会议前后中央红军军事斗争的变化来得出遵义会议成为红军长征的转折点。
1、遵义会议的内容(板书)
2、遵义会议的意义(板书)
好,我们刚才学习了红军长征及其重要转折点----遵义会议。现在我们进行第三块的学习。
(三)探究与学习
胡锦涛总书记在长征七十周年大会上说:“┅我们继承红军长征的光荣传统┅”我们应继承和弘扬长征中的哪些革命精神?
为了更好地归纳长征精神,下面我进行两个活动。
1、长征故事我来讲
2、集体朗读:《七律·长征》 归纳长征精神
结束语: 同学们,红军的长征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的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生也好比长征,人生就是一次次的突围,我们要心怀自己的梦想,勇敢、坚韧地走下去。
简笔画讲课稿 第6篇
第一幻灯片:
大家好,我今天所讲微课的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高等教育出版社简笔画(第二版)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课题为《简笔画的造型概括法》。
第二幻灯片:
看,这只小花猫是多么的可爱啊!这与我们本节课所讲内容有什么联系呢? 第三幻灯片:
通过观察屏幕,同学们会发现原来小花猫还可以这么画,并且画的这么简单和概括,线条竟然运用的如此流畅。第四幻灯片:
同学们再看一下屏幕,看这森林多么茂密,看上去犹如进入了仙境一般。第五幻灯片:
还有这课古老的树,它坚韧而挺拔,茂密而旺盛,但是面对这么复杂的树我们怎么去画它呢? 第六、七幻灯片:
通过这张我们不难发现,原来树可以这么画,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第八幻灯片:
由此看来,这些复杂、繁乱的参天大树在画的时候进行了提炼和修整,这就是我们所要给同学们介绍的简笔画,那么什么是简笔画呢?简笔画也称简笔造型,是用相对简单的笔法、色彩、造型,形象概括地画出物象的主要特征,是幼儿园教师在各科教学中广为应用的形象化语言。第九幻灯片:
简笔画虽然造型手法比较简单,但同样应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在简笔画造型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概括法。
把这么复杂的树概括一下就可以画出来了,原来是运用了简笔画的造型概括法,通过牡丹我们总结一下概括法的定义:所谓概括法,就是将物象复杂、繁乱的结构和造型进行提炼、修整,抓住主要的结构和造型进行表现的一种方法,也叫省略法。
第十、十一幻灯片:
茂密的竹林,在我们简笔画当中也可以这么画,看来简笔画太神奇了。第十二幻灯片:
由此看来,复杂、繁乱的东西我们将其提炼和修整,也可以直接省略,这就是所谓的简笔画的概括法了。同学们说是不是很简单啊!第十三幻灯片: 通过学习,下面给同学们布置一个小作业,根据本节所讲内容尝试运用概括法创作一幅植物或动物的简笔画。同学们试着画一下。第十四幻灯片:
讲课稿 第7篇
T: I a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I am Vivian Xiang.You can just call me Vivian.Remember my name?
T: Who am I?
T: But I don’t know you.S1, S2…
May I know you name? /What’s your name?
T: Nice to meet you!与S握手 T: Nice to meet you!面向全体S
T: Oh!Good!Now let’s begin our class!Are you ready(for the class)?(S握拳,并说yes.)T: Great!
Firstly, I want to ask you a question.Have you ever seen rainbow? Rainbow.彩虹,你见过彩虹吗?
T: Let’s enjoy a song.You can follow it./ follow it, please./Just try to follow it.T: Very nice song, and very beautiful rainbow, yeah?
(出示第二张幻灯片)T:彩虹有这么多种颜色,And what color do you like?(你最喜欢哪一种颜色呢?)(走到S中间,随机问2到3名。)What about you? / And you? / Me, too./I like…, too.T: Children’s day is coming.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你想好准备什么节目了吗?
T:老师倒有一个主意,我们表演一场时装秀,怎么样?
T: 表演时装秀,首先,我们当然得准备很多很多漂亮的新衣服了。Let’s go shopping!(出示服装店图片)T: Wow, so many beautiful clothes.这么多漂亮的新衣服。那它们用英语分别怎么说,想不想知道?!
T:那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吧。(出示衬衫幻灯片)T: What’s this? 这是什么服装?
出示单词和读音。读音2遍。(拿起图片,教读)T: Say/Read after me.Shirt, shirt./Shirt, shirt, shirt./衬衫,shirt。(板书shirt的同时)
T: Show me your fingers, please.Let’s spell ‘shirt’.Can you spell?S-h-i-r-t, shirt.T:老师这里有一件shirt, 我把它贴上去。(T贴简笔画)May you do me a favor? T: Now you’re going to read it one by one./ You, please./ This line.Read it together./ This row.Read it, one by one!/
Your turn./next, please.You two, say it together./Once more, please.高低音,快慢读。
(出示shirt单词和读音后)T: shirt看起来像什么?
T: T-shirt is like a “T”.T-shirt像一个大大的字母T。Do you think so?
其实这也正是t恤衫这类衣服名称的由来。(板书T-shirt后)T: T-shirt是在shirt前加上了大写字母T和一道短横线。
(出示jacket读音后)
T: jacket,夹克,你听出来什么了吗? T: jacket的中文发音和英文发音很相近。
Jacket和我们学过的 sofa, coffee, cartoon, chocolate, hamburger一样,是一个外来词。外来词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们的中文发音和英文发音很相近,因为它们都是直接音译过来的。关于外来词我们稍作了解就可以了。
(板书skirt后)T:大家有没有觉得Skirt很眼熟呢?!
T:它跟我们刚刚学过的shirt长得很像。Shirt是s-h-i-r-t,而 skirt是s-k-i-r-t。
一定要注意区分shirt和skirt。T:一口气学习了这么多有关服装的生词。T: Are you tired?
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
(出示说唱)T: Here is a chant.Show me your hands.Clap your hands when you chant.Just like this.(T示范,边说唱,边拍手打节奏。)Understand? T: let’s chant together.Ok? One, two, go!
T: Super!
T: And then, I’ll show you some pictures.You say what they are.Ok?
Can you remember all the pictures? Five, four, three, two, one!Time is up.时间到。Close your eyes.(出示what’s missing?)And open your eyes.What’s missing? Watch carefully!
Great!/ Good!/ Super!
T: 我们买了很多漂亮的新衣服,但是怎样搭配才更好看呢? 我们试着来搭配一身衣服!出示16 T: white sweater, green skirt.Are they beautiful?
T: white sweater搭配green skirt很美。那如何用英语描述这身搭配呢?(出示短语)T: the white sweater with the green skirt.With,搭配。
Take notes, please.I say, you repeat!/Follow me, please.With, with.With, with, with...T:这是一个将要和我们一起参加时装秀的女孩。我们来为她搭配服装吧。(课件演示。)Blue skirt with pink shirt, does she like them? 她喜欢吗?
T:我想找一位同学扮演她。Who wants to try?
Come up to the front, please.Can you try? Don’t be shy!
Come on.You can do it.T: It snows.Oh, so cold.我们给她加件衣服!(课件演示。)Red sweater!
T: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用英语说服装,还学会了用英语来表达服装的搭配。
那在时装秀上,大家好好表现!
听Let’s learn 录音 第一遍,只听。第二遍,再跟读。
T: Here’s today’s homework.设计自己喜欢的服装,画出来,并用今天所学的句型描述介绍自己的设计。
英语语法专题训练前的讲课稿 第8篇
学生们刚接触英语时,教师不是进行语法的讲授,而是进行词汇和简单句子的操练。虽然问题以语境语用为指导,但英语词汇类别及英语句子基本结构还是要进行专门讲解。我觉得大家在实践阶段务必要掌握语法体系的一半,那就是“词法”这一块。词的词性就是一个词的基本用法,所以学生们要明确知道十大词类及各词类的基本构句功能。如:名词的定义、分类和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及介词的宾语等。遇到特殊句型,再接着讲作主补、宾补等。语法研习多一点,答题困难就少一点,这一点是不用争议的。
在词法学习的递进阶段,学习各词类在句中能作的成分是必不可少的。语言专业和法律专业最烦的就是“形式”,而恰好注重“形式”也就是掌握好这两个专业的根本所在。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是英语句法学习的重要内容,如果学生们心里拒绝接受教师对这些内容的讲解,是无法学好英语的。英语句子要写得正确,就得套用这样的结构形式。高考题中有个典型的语法考点——强调句型,命题者可以从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以及被强调再带一个定语从句几个方面进行考查,但唯一不变的,也就是一个“形式”,类似于主系表结构,后补一个定语从句结构。这恰恰又是一个要求学生区别的语法点。这么讲的目的只有一个——说明英语简单句型学习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在掌握了简单句之后,掌握并列句的构成就较为容易了。但对几个并列连词,如for, when, while等却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大家很容易混淆它们,主要是由于for还有介词的词性,而when和while经常所见为从属连词的用法。
复合句是英语语法学习中很有特色的一块。我对它的理解是这样的:一个成分非常复杂的句子中,无非还是六个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在这六个成分中,根据词法,一般会由名词作主语及宾语,形容词作定语,副词作状语。而当用句子来充当这三个成分时,我们就会把它称作名词性从句(即主语、宾语、表语和同位语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即定语从句)和副词性从句(即状语从句)。谓语主要由动词的各种形式构成,谓语只叫做“谓语”是不能体现它的完整性的,应该叫做谓语部分,原因是谓语不完全是指谓语动词的事儿。这点我们会在词法和句法复习中再谈。而补语成分则由能作表语的词来充当。谓语和补语这两个成分不产生从句概念。一个句子,不管它带有几个从句,我们能从中找到它的基本结构(即一个简单句),就能理解整句话的主要脉络。这是很简单的,难的在于引导各种从句的从属连词是什么。由于连词既起连接主句和從句的作用,表明主从句之间的关系,还在从句中充当一定的成分,有一定的意义,故复合句中的连词常成为考查的焦点。举例:
When asked what they want most from life and what they want most for their children, people answer that what they want most is only happiness.当问及人们在生活中最希望得到什么,最希望他们的孩子得到什么的时候,人们回答是“快乐”。
这里when asked...= when people was asked...直接用从属连词+分词作状语,一般被认为是状语从句的省略。而what they want most from life and what they want most for their children此句是ask这个词的直接宾语,因此叫做“由what引导的宾语从句”。换成主动形式即:When you ask people what they want most from life and what they want most for their children...主句部分people answer that what they want most is only happiness中,that引导了又一个宾语从句,而宾语从句中what they want most在从句中又做主语,整个宾语从句是个主系表结构。
学习了句法中三种层面(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的结构后,对英语语言最精炼的结构就理解了。精炼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所以用词少而能表达清楚,就不必说得“冗长”了。我认为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大任务是把已学的“从句”用法,“精简”到非谓语形式的表达。
英语语法学习的流程就是“由词到句”,“句到主从句”,“主从句到句+非谓语形式”。非谓语形式在精简的句子中主要作形容词、副词和名词。三类从句都可省略成非谓语形式。
词→句→从句→非谓语形式,能踏步攀上这四个台阶,英语语法学习就成了体系了。
爱因斯坦讲课稿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