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再造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
面料再造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1、服装面料再造
对服装材质的肌理设计被称为服装面料再造设计, 简单来说就是在原来的面料和其他辅助材料的基础上, 利用空间、材质、色彩等条件, 采用多种方式对立体体面进行改造, 甚至重塑, 使原来面料的肌理和质感都发生很大改变, 以此来完善其原来的面貌, 用更加新颖, 自由的方式来体现时尚的内涵。所以服装面料再造设计也慢慢变成设计师们的研究重点和设计方向[1]。
2、形态来源
形态指的是用轮廓线包围起来而表示出的图形的外表, 是对事物内在本质进行的外在表现, 体现事物的形状和神态, 也是事物状态在视觉上的表现。服装面料中的形态造型设计主要分为真实形态和幻想形态[2]。
1) 真实形态
真实形态指的是能真真切切感受得到的形态, 是存在于空间中, 能被直接感受到的。这种形态可以直接用描绘的方法转化为平面素材。如:写生, 在面料上用丙烯绘制, 印花, 或者用刺绣。我们可以根据真实形态产生的方式、形态和外貌将其分为人为形态和自然形态, 作为人为形态的代表, 我们能感受到主体的真实存在, 同时又加入主观的想法创作出新的图案[3]。
由此可以看出, 对于形态而言, 不仅是有关行的识别。还设计人的心灵感悟和理解, 形态客观又主观。既形象又抽象。在面料再造设计中, 我们不仅表现事物的面貌, 而且要从所观察的实物之中提炼出其本质的样貌和其本身散发的性质特征也就是事物的情态, 运用到服装设计当中[4]。
2) 幻想形态
幻想形态指的是真实形态之外的其他全部形态。主要表现为抽象的, 怪诞的非自然形态, 这是一种主观的人们内在心理的表达方式。因其与表现者的个人背景密切相关, 因此极具个性, 又因其通常为思维的外在体现或转化, 故具有一定的附加意义。幻想形态常以自由的几何形式出现, 是人类运用自我的抽象思维, 针对于自然界实际存在的事物和图形, 进行的重组、变形之后形成的艺术形象, 具有高度概括性和简洁性。这些变形的几何形状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反映, 是深入的了解自然只知识, 例如镂空和针织面料相结合, 可以将多层镂空的几何图形进行叠加, 呈现出丰富的服装效果。其次是拼接面料的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要重点运用“解构”、“重组”、“无序”的手法, 利用全新的拼接方式给人足够的构成感, 使几何图形在面料的再设计中具有更强的立体感。最具代表性作品出自Yves Saint laurent在1965年之后推出的一系列短裙“蒙德里安群。设计师利用简洁的几何图案与服装结合在一起, 引起当时时装界一股强烈的极简主义风尚[5]。
二、服装面料形态再造的表现形式
如果要对服装面料进行形态再造和表现, 就得要先充分了解面料的相关性能, 并结合传统和现代的工艺手法, 以此来改变其原来的形态, 以产生新的肌理和视觉效果。面料形态设计不仅是材料风格的再现, 更是服装设计师观念的传达、个性风格的表现。其表现形式分为两个方面:形态空间层次和形态多元化[6]。
1、形态空间层次的表现形式
形态空间层次的表现形式指的是将面料用相同元素作为一个单位, 运用不同的规律将其进行重组变形, 使之具有强烈的空间艺术感, 所说的空间艺术感指的就是多层次的元素组合, 形成面, 面都再组合形成空间, 形成虚与实的对照, 相互呼应, 呈现错落有致的空间状态。例如把相同或不同的元素进行重组, 使之具有丰富的立体形态, 与此同时利用手工或缝纫机等传统的方式将面料进行缝纫加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层叠、堆积、褶皱、抽褶等。这些表现手法常常体现在服装的局部设计中, 或者是整块面料的设计中[7]。
2、形态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形态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指的是把相同的元素用不同面积、不同疏密程度的面料相互结合, 形成或粗糙光滑, 或凹凸有致的视觉效果, 形成丰富的对比;将现有的面料通过黏合、车缝、挂、修、补等工艺手法让其呈现出立体的、有层次的效果。比如利用珠子、贴花、亮片、刺绣、盘绣、纳缝等进行点缀。或者将不同特征的元素, 用不同形态特点和规律进行整体组合, 通过错视的手法或者进行新的组合, 使面料形态呈现与众不同的肌理和视觉效果[8]。
三、总结
通过对服装面料艺术形态研究和先进案例的分析, 结合文献参考后, 对艺术形态学在服装面料中的运用方面的影响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 丰富多样的艺术形态为服装设计师确定服装的面料设计给出了更为多样的选择, 为丰富的服装设计面料的变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我真实感受到艺术形态学在进行服装面料再造设计时体现的重要性, 成功的服装设计离不开面料设计, 同时也一定要有好的面料形态加以配合和表现[9]。将设计灵感和元素从艺术形态中总结出来, 比如图案、色彩、肌理、造型等元素, 并运用艺术化的处理手法将其转换为服装设计语言, 将设计师的理念运用多种现代工艺手法融入到作品当中, 最大限度的发掘面料的潜在性能和自身的材质风格, 并促进服装设计的不断发展。
摘要:随着当今经济、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 审美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人们对设计师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因此设计师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设计方法与技巧都需要不断进步。面料形态设计扩大了设计师的材料使用范围和创作空间, 在现代时装设计上发挥的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艺术形态中获得设计灵感, 提炼设计元素, 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将其转化为服装设计语言, 并结合多种现代工艺手法制造新的面料, 尽可能的发挥面料的潜在性能和独特的材质风格。
关键词:服装设计,面料,再造,艺术形态
参考文献
[1] 郑彤, 罗锦婷.服装设计创意方法与实践[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 吴翔.设计形态学[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3] 刘斯荣.唐丽雅, 郑翠仙编著[M].《形态构成设计》.
[4] 高秀明.《服装形态与服装设计》[J]自然科学版, 2011.04.
[5] 孙晓军.《服装面料形态的重塑与表现》[J].学术论坛.
[6] 魏增进.《几何造型元素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运用》[J]2014.03.02.
[7] 郑丽娜, 《自然形态中的服装创意》[J].美术大观, 2009.08.
[8] 朱云涛, 《面向艺术本身的艺术形态研究》[J].艺术学理论与方法, 2010年01期.
面料再造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面料再造,人们习惯称之为面料的二次设计,就是利用原有面料,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改变了面料的颜色、形态与结构等。是为了满足服装设计改变了面料的肌理、形态、结构等内容,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效果。面料再造改变了传统服装设计,在服装设计领域是一个巨大的创新。
二、面料再造的方法
面料再造就是实现面料的二次设计与开发,改变了原有面料的特点或结构,有时也会将平面的性质改变为立体的特点,进行面料再造是为了满足设计师应用面料的需求,为设计师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1、手工印染
手工印染,就是依靠现代化机器的一种方法,主要指的是利用传统手工技艺改变原有面料的颜色或者进行印花。手工印染包括多种做法,不同方法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印染效果。印染方法有着各种各样的名称,如扎染、蜡染、绘染、型染等,这是平时得到普遍应用的方法。
2、空间造型变化
为了改变面料的空间表现形式,可以利用褶裥、褶绉的做法,从而创造出一种高低不平、具有转折的立体效果。应用特殊手法将原来平面的面料制作成立体结构的造型,从而出现一种空间秩序与空间关系。在改变面料形态的方法中主要包括抽褶、皱褶、缩缝、绗缝、编织等。
3、重叠或组合
在面料的再造过程中,改变原有面料形态的方法还有一种就是面料的重叠。是应用不同的服装材料进行合理搭配。一般情况下,设计师应用的面料具有较大落差,将其组合在一起,创造出多种变化。如毛皮与金属、皮革与薄纱、镂空与实纹、透明与重叠、闪光与亚光等,能够带给人一种对比强烈的视觉感受,表现了设计师特有的思维。
为了使用一块面料创造出不同的质感,产生对比的感觉,在视觉上带给人一种不同的感受,可以利用拼接的做法组合不同面料,满足服装设计的最终要求。在重新组合面料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面料,拼接成的图形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最终使面料呈现出与原来完全不同的效果。在当前服装设计中,有时一件服装会应用多种材质不同的面料,这种设计风格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利用颜色相同材料不同或材料相同颜色不同的面料进行重新拼接,形成强烈的材料对比或颜色对比,从而创造出具有全新意义的风格,不但为设计师在面料设计方面开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且使服装设计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三、面料再造的必要性
在服装设计过程中,服装设计师首先要依靠各种各样的面料,针对人体开展丰富多样的设计。由于面料具有多种多样的风格特点,因此可以使设计师创造出符合人们需求的各种服装,选择最为恰当的面料在服装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面料再造开拓了服装设计的范围,利用不同风格的面料可以创作出不同要求的服装,帮助设计师完成设计初衷,因此设计服装的要求与面料的风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面料存在于整件服装的表面,可以展现整件服装的协调与统一,但同时也会影响观看者的心情。由于面料可以开展二次设计所以我们可以创作出风格迥异的面料,在创造效果更好的服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推动了服装设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要求实现个性化发展,表现在服装方面也不例外,要求不断涌现个性化服装,而利用面料再造可以帮助设计师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过程中,最易引起人们关注的就是面料,只有具备个性化的面料才会创作出个性化的服装。利用面料再造可以帮助设计师实现装饰品的创新。发挥面料的可改变性,结合设计师的大胆想象,可能创造出质感不同、颜色不同的面料,在视觉上带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呈现与众不同的服装特点。在改造面料过程中,第一,可以随意创造与我们需求相一致的面料。第二,可以应用原来弃之不用的碎布,不但可以节约成本而且也实现了节能环保。第三,面料再造也可以推动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创造出各种各样款式的服装。传统意义上的服装已与时代发展相脱节,容易引起人们视觉上的疲劳,而利用面料的再造可以创新服装设计。在改革当前面料的前提下结合面料的不同质感,呈现出平面与立体、简单与复杂的多种变化,从而为人们创造出时尚、新颖、个性化的服装,而面料再造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面料再造与服装设计的协调统一
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开展面料二次设计离不开面料的外观、颜色二个方面,在研究美的规则时,我们都需强调面料再造中的颜色变化、光泽变化、结构变化等几个方面。
在服装的整体设计过程中,服装设计师要追求服装的整体效果,而借助面料再造则可以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当前服装设计向着艺术性方向发展,在面料二次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师结合夸张、抽象、空间等手段的运用,实现面料在质感、形态、颜色等几个方面的改变。如果服装设计要求突出面料的应用,那么服装设计师则需保证面料的选择与服装的整体风格务必协调一致。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在此做的最为突出,他应用与众不同的面料创造出大量服装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服装都有着别样的形态与外观。在设计过程中,他结合传统工艺手段与现代技术方法再造了大量奇异的面料,人们称他为“面料魔术师”就是这个道理。他的设计强调简单的几何外形,依靠特有的面料设计,赋予了服装鲜明的涵义,由此表明他在面料再造中有着不凡的成就。
五、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服装设计领域也需不断发展创新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要保证面料再造与服装设计做到协调统一,表现设计师的整体思想诉求。面料再造不但普遍应用于服装设计当中,而且也表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服装造型设计,而要求应用面料的第二次设计,面料的改革与创新有力推动了服装设计的健康发展,引起了服装界的轰动,笔者认为其必将占据现代服装设计的统治地位。
关键词:面料再造工艺,服装设计风格,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巧雯.面料再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美与时代(上).2015(02)
[2] 韩枫.浅谈面料再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5(05)
面料再造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1、满族剪纸概述
剪纸所谓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满族剪纸主要是由心灵手巧的满族民间艺人借助纸张、剪刀等工具, 将自己日常生活或者日常劳作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等以各种具体的造型呈现出来。追溯满族剪纸的起源, 我们可以看到, 满族剪纸起始于明代, 承载着长白山一代灿烂而浓郁的民间艺术。由于满族人对社会需求或者崇拜不同, 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形式多样的剪纸作品。比如, 由于人们对嬷嬷的崇敬, 产生了满族剪纸的代表作《嬷嬷人儿》。除了对人的崇敬之外, 满族人对动物、神灵等也充满着崇敬, 所以, 以动物, 诸如狗、龟、鹰等动物形象为主的剪纸作品也是层出不穷, 人们在剪出相应的作品之后, 会将其贴到窗户或者墙上, 作为吉祥物来守护全家。从丰富多彩的满足剪纸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满族文化、满族习俗等, 这对于满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1]。
2、满族剪纸图案在服装中的应用意义
我国素来都有“衣冠王国”的称谓, 在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中, 服装不再像创设之初那样单纯地承担遮羞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将审美纳入其中, 将文化因素纳入其中, 作为反映社会发展现状的一面镜子存在。而且在现代服装设计飞速发展的今天, 不管是服装设计还是服装设计流派都层出不穷, 加之, 着装者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 服装设计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服装设计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呢?如何才能使中国本土的服装设计走出国门, 在国外开辟一条新的出路呢?唯有从源头入手, 从中华民族存在与发展的根基入手, 才能探究到中国服装设计新的发展机会。这里所提出的源头主要是指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民间艺术精品等纳入到服装设计体系之中, 借助极具民族特色的因素可以实现服装设计在继承中不断发展。正如上文对满族剪纸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 满族剪纸样式多样, 每一样式中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 将满足剪纸图案应用到服装设计之中, 不仅可以借此丰富服装设计理念, 还可以实现服装设计样式的多样化和民族化, 深刻地彰显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时代的精神特征[2]。
二、满族剪纸意象在服装面料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在现代服装设计发展中, 借助工艺形式将满族剪纸意象制成图案, 将这些图案应用到服装上, 不仅可以丰富服装的样式, 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使所设计出来的服装上档次。由于服装面料的质感、外观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所设计的服装的效果, 对此在将满足剪纸意象应用到服装设计上的时候, 需要立足服装面料的特点, 采用不同的工艺手段, 将现代服装设计语言运用其中, 在整体上给予着装者视觉上的冲击。在此需要注意一点, 由于服装属于易耗品, 每个人每天都要穿衣服,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 穿着何种面料的衣服, 都会或多或少地对服装造成一定的磨损, 这就需要服装设计者在可穿的原则指导下, 在进行工艺制作的时候要实现印染牢固、塑形性佳等。那么, 将满足剪纸意象应用到服装面料设计中的工艺有哪些呢?
1、传统工艺
1) 刺绣。刺绣作为我国传统的工艺, 无论是在旗袍上还是运动服上, 只要出现刺绣图案, 该服装就会显得有品质。刺绣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形式越来越多, 包括机绣、雕绣等。无论是何种刺绣形式, 都需要以图案为基础。所以, 在设计服装的时候, 可以将满族剪纸意象直接拿来作为图案, 借助刺绣工艺将其生动、直观地呈现在服装面料之上, 以此实现刺绣的装饰作用。在此需要注意一点, 刺绣在服装上所出现的位置是不固定的, 以运动服为例, 在运动服后背绣上鹰这一意向, 将鹰的翅膀置于双臂下, 可以给人一种展翅高飞的感觉, 以此呈现出一种华丽的运动风。2) 绘。手绘法主要是指利用毛笔或者其他工具直接蘸取燃料, 在布料上随心所欲地作画, 然后再通过高温使其定形, 如此一幅生动的图画就固定在了服装之上。但是, 手绘法的落实仍是需要以一定的图案为参照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照抄图案。所以, 在将满族剪纸意象借助手绘法应用到服装设计上的时候, 需要设计人员具备扎实的绘画基本功, 具备丰富的想象力, 对固有的剪纸图案进行创新。3) 镂空。镂空可以说是剪纸最大的工艺元素, 镂空其实和剪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破坏”的过程, 在对整体“破坏”的过程中将其中所蕴含的内容展现出来, 这样在极具层次的状态下, 给予人视觉上的享受。
2、现代工艺
1) 印花。印花与手绘有着相通之处, 都是将图案以颜料的形式在服装上加以呈现。但是印花主要是再去工艺化的手段, 直接将图案印在服装面料上, 在图案的印制过程中, 图案的位置是有明确规定的, 无法随心所欲地印染。采取印花的形式将满族剪纸意象印染到服装面料上, 可以很好地起到修饰作用。2) 蕾丝。将剪纸意象酣畅淋漓地运用到服装设计中表现形式非蕾丝莫属。朦朦胧胧的蕾丝花纹和镂空所营造出来的“透视”效果相似, 这就使得剪纸意象元素在蕾丝中的应用具备了可能性。尤其是在近些年的各大时装周上, 蕾丝的应用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在服装上应用蕾丝可以给人一种矛盾感, 既可以感知妩媚, 又可以感知纯真, 为服装设计增添了无穷的魅力。3) 盘花工艺。所谓的盘花工艺主要是将布带结成襻条, 将其盘成一个个形式多样的图案的工艺。著名的华裔服装设计师谭燕玉可以说是运用盘花的“熟手”, 她借助盘花将极具中国特色的图案应用到服装上, 使其服装极具中国古典特色。
三、满族剪纸意象在服装面料设计中的表达
服装设计主要包括是三大要素:造型、色彩和材料, 在本段中, 我主要从这三大要素入手来将满族剪纸意象应用到服装设计之中。
1、造型
一件服装的造型可以说是整个服装的灵魂, 倘若一件服装毫无造型可言, 其不仅不能吸引着装者的目光, 甚至无法实现服装最根本的价值, 尤其是当前社会, 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需求越来越高, 造型的单一化是无法满足着装者的需求的。对此, 在服装设计活动开展中要重视造型设计, 从点、线、面等细节入手来构建一个合乎需求的服装造型。以礼服为例, 在刺绣盛行的今天, 刺绣在礼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比如, 礼服的胸前就可以借助刺绣工艺来形成内部装饰, 以此在结构变化中, 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股浓浓的中国风迎面而来。
2、色彩
心理学家极为重视视觉研究, 而色彩首当其冲地为人们营造一种视觉冲击, 相较于线条或者结构等, 服装色彩给人的感觉更加深刻。而且, 色彩与心理相关, 艳丽的色彩可以通过视觉作用给人一种高昂的情绪, 而灰暗的色彩则会使人感到压抑, 人的喜怒哀乐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到色彩的影响。除此之外, 色彩还能体现出人的性格, 比如, 内向的人, 一般选择比较淡雅或者低沉的色彩, 而外向的人则选择艳丽的色彩。因此, 在服装设计上重视色彩的运用或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满足剪纸活动的开展一般是以红纸为载体的, 由此, 在将满族剪纸意象引入到服装设计上的时候, 可以选剪纸的红色作为图案的主要颜色, 在“中国红”的感染下, 会给疼一种热烈、奔放, 甚至是幸福的感觉。
3、材料
服装面料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一件服装作品的质量。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时候, 设计人员需要对面料有所了解, 把握了所选择的面料的特点的基础上, 将面料的再造工艺协调地应用其中, 可以将设计主题完美地呈现出来。满族剪纸意象在服装面料设计再造中的工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加法, 一是减法。在本段中, 我主要谈一谈减法。上文所提及的镂空就属于减法, 这种工艺体现出来一种含蓄美。在设计服装的时候, 可以直接将剪纸图案置于所选择的该服装的面料上, 然后按照该图案对面料进行剪裁, 将剪裁下来的图案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贴”在服装上, 如此既可以实现服装的层次感, 也可以将剪纸的艺术特色呈现出来。总之, 服装面料设计活动开展中, 可以将极具民族特色、极具文化内涵的满族剪纸意象, 采取传统工艺、现代工艺等手段灵活地运用到服装上, 以此在丰富服装造型的基础上, 使其蕴含文化价值。
摘要:剪纸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由于其主要来源于民间大众艺术, 其所作者主要是劳动人民, 劳动人民将自己的生活、精神需求寄托在剪纸之上, 由此使得剪纸具有了时代意义, 深刻地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劳动者的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自从剪纸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 其在社会生湖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在本文中, 笔者立足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来谈一谈如何将满足剪纸意象运用到服装面料设计之中。
关键词:满族剪纸意象,服装面料设计,创新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芳.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形式语言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 2013.
面料再造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