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七星岩导游词
广东肇庆七星岩导游词(精选7篇)
广东肇庆七星岩导游词 第1篇
像初唐其它散文一样,这篇文章仍沿袭汉魏六朝赋体骈文的句式,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可惜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文字已残缺难辨了。宋朝时,这里又多了个马蹄形的损痕,所以后人又称它为“马蹄碑”。
这篇《端州石室记》的价值,在于它是七星岩现存摩崖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一篇,刻于唐代开元十五年(727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还在于它的作者“文名满天下”!连李白和杜甫都崇拜和颂扬他。更在于它精湛的书法艺术,开一代书风,印证了初唐疏朗瘦劲书风向盛唐丰厚磅礴书风的转变。
唐代在这里题刻的名人还有稍后的李绅。李绅,他是中唐时期的有名诗人。对于他大家可能不大熟悉,但他有两首古风,倒是家喻户晓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此后,,宋代的清官包拯、《爱莲说》作者哲学家周敦颐,哲学家祖无择、诗人郭祥正、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yóu )、“永历三忠”之一的陈子壮等,都留下题刻。至于清代的石刻更不胜枚举了。
所以,这条“千年诗廊”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肇庆七星岩导游词 第2篇
水月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万历三年重修扩建,后废,崇祯九年又重建,并铸造铜像。1985年春由国家拨款重建。
水月宫占地6000平方米,红墙黄瓦,采用了中国传统沿中轴线布局的院落式格局。
大殿里特设供奉“摩利支天”。所谓“天”,实际上是神的异名。佛教说共有二十天,他们本是印度神话中惩恶护善的二十位天神,佛教沿用其说,把他们作为护持佛法的神。我国许多寺庙的大殿内两侧都塑有二十诸天神像,但像这里这样把摩利支作为主神而专祀,在国内倒是罕见的。
摩利支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阳焰”、“威光”、据《摩利支天经》说,她常常行走在日神跟前,但有隐形法,使日神看不见她。所以在古代,摩利支天是武士崇信的偶像。明朝两广总督熊文灿设殿专祀她,据说就是因为他派遣两广总兵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在征剿刘香的海战中,得到摩利支天现形助战而大获全胜之故。
广东肇庆全面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 第3篇
一是开展对种苗、养殖、市场及投入品的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检查, 做到“三落实”:落实市县 (区) 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执法队伍长效机制建设;落实加强水产品指导监督管理, 实行不定期生产和产品检查;落实单位工作责任人层层监管制度。重点检查养殖产地和市场水产品药残监测。督导安全生产, 以种苗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无公害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出口注册原料场等重点养殖区域和水产品交易市场的销售产品进行质量安全督查和抽检, 产品送认证资质机构检测, 确保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建立水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做到“三记录”:督促种苗场和养殖场企业单位, 强化渔药、饲料以及其他投入品的养殖生产日志记录;实施产品标签、产品销售记录;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行动及生产违规记录。同时抓好水产品产地准出工作, 按照出具农产品产地证明的规定, 落实水产养殖企业单位 (户) 建立水产品产地准出及生产、销售等可追溯制度。
广东农村土地确权的肇庆样本 第4篇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确权关乎乡村治理的需要,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希望你们学好农村土地确权理论,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积极稳定推进土地确权工作。”5月25日,广东肇庆举办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培训班,广东省农业厅经管处处长黄孟欣现场作确权辅导报告。
培训班围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各个流程,向来自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各县(市、区)农业部门有关领导以及乡镇分管领导等100多名基层学员,讲授相关的理论政策、测绘技术、信息平台建设和档案规范管理等内容,以进一步提高基层对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
“鉴于农村土地确权牵涉面广,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导致这项工作非常复杂和艰巨。如何推进农村土地确权,从我市实际出发,应着力抓好以下五个关键: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二要落实经费保障;三是广泛宣传发动;四要加强业务培训;五要确保农村稳定。”肇庆市副市长李天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肇庆市从2013年开始启动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目前已完成高要小湘2个村和德庆整县推进试点工作。今年肇庆将继续扩大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范围,7月底前,各有关涉农县(市、区)要完成2个整镇推进的先行试点,鼎湖区和高要市除山区片整镇推进试点外,另需完成2个集体经营比例较大的村开展确权试点;8月份后,在总结先行试点镇、村的基础上,各地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到年底,全市50%承包地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保到2017年全面完成确权工作任务。
全市摸底,把握政策,加强宣传
为加强对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肇庆建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李天为召集人的肇庆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并于2015年4月24日召开全市土地确权动员会议。
此后,肇庆市农业局首先对全市农村土地承包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全市二轮土地承包涉及101个乡镇、1416个行政村、19403个村小组、71.64万农户,承包耕地面积223.69万亩。
2014年3月,肇庆市农业局率德庆县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到阳山县学习经验,4月初邀请具备专业测绘资质的专业机构,培训试点县的工作业务骨干,并多次到试点村进行调研指导。
接着便是开展试点,稳步推进。高要小湘镇三股、脉源村和怀集县岗坪镇红星村、汶朗镇平龙村、连麦镇王华村共5个村和德庆整县推进试点工作,试点涉及17个乡镇、180个行政村、1820个村民小组、7.1万户农户,确权总面积25.46万亩。
“搞好确权登记颁证,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是关键。”李天表示,“要通过媒体、编印工作简报、设计制作确权宣传画册等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确权政策和工作流程宣传到千家万户,让农民充分了解确权工作的目的意义,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充分依靠群众的力量开展好工作。”
德庆:省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县
德庆县是2014年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18个试点县之一,也是肇庆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县推进的试点县。
去年3月份起,德庆县选取官圩镇四村村委会和马圩镇前进村委会为试点,探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两个试点村涉及8个村小组共376户,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确权颁证工作。在试点基础上,德庆县采取“一镇一策、一村一方法”,于去年7月份全面铺开土地确权工作,至去年底基本完成全县土地确权任务。
“德庆县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作为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建设、加快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并取得了较好成效。”肇庆市农业局副局长江世华介绍。截至目前,德庆县完成确权面积24.8万亩,占原登记承包土地面积19.89万亩的125%。现正抓紧做好完成测绘数据建档、入库工作,6月份开展县级检查验收,下半年申请并通过市级和省级验收。
此外,德庆县以确权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为前提,依托县征信中心和各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作支撑,探索出以“一证两中心+市场化运作”为特点的抵押贷款试点业务新模式,实行借贷市场化运作来开展土地确权抵押贷款业务。去年5月份,农业银行肇庆分行向德庆县土地确权抵押贷款试点整体授信1000万元,首批发放11笔20万元抵押贷款。
未来:落实工作经费,逐步试点推开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部有关规定,土地确权经费要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不能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据了解,中央和省各给予每亩10元经费补助,仍有50%以上需要地方财政负担。
根据德庆县确权登记后实测农民承包耕地面积预计约24-25万亩,按照47元/亩工作经费标准计算,约需投入1175万元。李天说,“经费是推进确权颁证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各级政府要将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规定配套落实补助资金,确保确权颁证工作顺利推进。”
除了确权工作经费支出巨大,江世华说土地确权还存在诸多困难:土地权属及土地性质界定较为困难;山区、平原区经营方式差别大,确权难度加大,容易激发矛盾纠纷等。“肇庆市既有山区县,也有珠三角地区,且珠三角地区的高要、鼎湖有集体股份制经营,情况较复杂,确权难度大。”
“鼎湖区现今农业用地一半鱼塘一半耕地,土地采用集体发包经营,农民未固化土地,都能获得分红。现在要土地确权,其实大家不是很愿意,因为他们只想分红就行。”鼎湖区农业局局长郭作耀反映。
“对于这种集体发包经营、股份制形式的情况,我们的建议是确权到共有人,或者是只确面积不确数据。”江世华表示,“肇庆十分重视土地确权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各种渠道,让农民群众由‘政府要我确权’到‘我要确权’转变,踊跃参加确权,保证土地确权工作的有序推进。”
而针对土地确权工作中产生的矛盾纠纷,李天表示,“各地在扎实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同时,要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一方面,要建立承包地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县(市、区)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机构。
广东导游词肇庆七星岩 第5篇
讲解线索:
【天柱岩】—【千年诗廊】—【水月宫】—【阆风岩、玉屏岩】—【阿坡岩】—
【湿地公园】
七星岩位于肇庆城北约3公里处,是个历史悠久的风景区,游人到此游览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一千多年前。1982年,取七星岩的“星”和鼎湖山的“湖”,合称为“星湖风景名胜区”,这是旅游行业界定的,广义的“星湖”,它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当时全国首1999年、2000年星湖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十大文明风景区示范点”、“国家4A级景区”
我们前面的这个湖,是狭义的“星湖”。是当地俗概念的“星湖”。古时候它叫沥湖,原来是西江古河道的余沥,后来经过文人墨客的渲染,成了“天上银河的余沥”,美誉为“星湖”,“星湖”一名最早见诸文字是在明代崇祯年间,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了。星湖由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东湖(仙女湖)和里湖组成。总面积约为6049万平方米。
清代陈恭尹写了一首《七星岩题名歌》:“娲皇未补星辰漏,神人驱石如云走。赭(zhě)鞭鞭断云不前,天风吹落西江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也说:七星岩“盖帝车之精所成”。这就是七星岩得名之由来。从东到西,依次为阆(làng)风、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及北边的阿坡这七座岩。
【天柱岩】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进入七星岩景区了,整个景区的面积共8.227平方公里,今天我们只能游览其中的几个景点。
面前这座岩山就是天柱岩,高约114米。峰顶上的摘星亭,是七星岩最高的建筑物。
天柱岩犹如独柱擎天,半山上的天柱阁,曾住过陈毅、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也曾在此就餐。当年郭沫若十分欣赏此阁,曾作诗留记:“七星落地上,天主立中流。山多红豆树,窗对白凫(fú)洲。月下开菱镜,云间结彩楼。勾留过一宿,灯火是端州。”
我们在附近找找,看谁能捡到散落在地上的红豆——相思豆。
【千年诗廊】
1962年2月,外交部长陈毅元帅来游七星岩,曾写下一首古体长诗,其中对石室岩的摩崖石刻有这样的赞美:“壁上题词句,千年成诗廊。”
什么叫“摩崖石刻”?中国人自古习惯把刻有图文的方形石板称为“碑”,圆形的则称为“碣”;对于镌刻在天然岩石上的图文,则称为“摩崖石刻”,也简称为“摩崖”或者“石刻”。“摩崖石刻”原来是为了铭功和记事的,发展至后来,也加入了选刻诗文、佛经、佛像等内容。
七星岩的摩崖石刻主要集中在石室岩的龙岩洞内外及莲花洞。自唐宋以来,历代诗人墨客在此赋诗题字者,络绎不绝,现存有摩崖石刻410余件。这些石刻,有古今体诗、长短句、四言韵语、四六骈文、歌行、散文、游记,还有对联题名、题榜及经文。论字体,篆、隶、真、行、草,样样俱全。使人恍如置身于碑刻书法艺术的宫殿,浏览于诗文荟萃的长廊。
在这些摩崖石刻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我们眼前的这幅李邕(yōng)的《端州石室记》了。
像初唐其它散文一样,这篇文章仍沿袭汉魏六朝赋体骈文的句式,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可惜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文字已残缺难辨了。宋朝时,这里又多了个马蹄形的损痕,所以后人又称它为“马蹄碑”。
这篇《端州石室记》的价值,在于它是七星岩现存摩崖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一篇,刻于唐代开元十五年(727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还在于它的作者“文名满天下”!连李白和杜甫都崇拜和颂扬他。更在于它精湛的书法艺术,开一代书风,印证了初唐疏朗瘦劲书风向盛唐丰厚磅礴书风的转变。
唐代在这里题刻的名人还有稍后的李绅。李绅,他是中唐时期的有名诗人。对于他大家可能不大熟悉,但他有两首古风,倒是家喻户晓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此后,宋代的清官包拯、《爱莲说》作者哲学家周敦颐,哲学家祖无择、诗人郭祥正、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yóu)、“永历三忠”之一的陈子壮等,都留下题刻。至于清代的石刻更不胜枚举了。
所以,2001年这条“千年诗廊”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月宫】
大家都看到山门檐下的“水月宫”三个字吧,宫名为“水月”,一说岩下本有一座观音堂,供奉着水月观音;一说取“水月双清”之义。
水月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万历三年重修扩建,后废,崇祯九年又重建,并铸造铜像。1985年春由国家拨款重建。
水月宫占地6000平方米,红墙黄瓦,采用了中国传统沿中轴线布局的院落式格局。
大殿里特设供奉“摩利支天”。所谓“天”,实际上是神的异名。佛教说共有二十天,他们本是印度神话中惩恶护善的二十位天神,佛教沿用其说,把他们作为护持佛法的神。我国许多寺庙的大殿内两侧都塑有二十诸天神像,但像这里这样把摩利支作为主神而专祀,在国内倒是罕见的。
摩利支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阳焰”、“威光”、据《摩利支天经》说,她常常行走在日神跟前,但有隐形法,使日神看不见她。所以在古代,摩利支天是武士崇信的偶像。明朝两广总督熊文灿设殿专祀她,据说就是因为他派遣两广总兵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在征剿刘香的海战中,得到摩利支天现形助战而大获全胜之故。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尊摩利支天铜像,是1986年重铸的,高5米,重6吨。她旁边两位是天女。是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摩利支天菩萨得以重铸金身。
【阆风岩、玉屏岩】
我们面前的石山东西相连,气势雄浑,并列如屏,古时合称为“屏风岩”。明朝开辟这岩时,人们将东、西峰分开,东峰称“阆风岩”,古书云:“高门为阆、阆风乃昆仑山极顶之门户”;西峰称“玉屏岩”,陈毅元帅形容“玉屏如铁墙”。
早在明万历年间这里就修了蹬道,清乾隆年间又再次重修,所以沿途可见明、清的摩崖石刻。
好了,都上来了吧,这座亭名为“十友亭”,从这里俯瞰,平湖幽堤、村落城郭,一览无遗。请过来看看这副石刻,它叫“状元碑”、诗是清代诗人、书画家黄培芳作的,字却是清代广东三状元之一的林召棠写的。待会我们还可以看到
清初诗坛著名的“岭南三大家”——顺德陈恭尹、南海梁佩兰、番禺屈大均的题名石刻。
各位游客,参观了三仙观,过了扶啸台、环翠台,我们终于来到玉皇殿了。它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598年),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建筑物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檐下的斗拱铺作繁多而且精细。瞧,这就是“莲花托”,这就是“燕尾昂”。支撑殿顶的四根金色木柱,前两根镂刻云龙,鳞甲毕具,形若飞动。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往西走,经过玉屏峰的小石林、叮咚井、一线天、双珠径、到马鞍亭下山。
【阿坡岩】
我们现在抬头看见的这座石山,就是阿坡岩,阿坡是“阿婆”、“禾婆”的转音。
相传古时有一仙女,在这里教打鱼为生的乡民种植水涨禾高的大禾,使四乡获得鱼稻双丰收。她老了,乡民便称她“禾后”、“禾婆”。至今在岩山东北麓还有明代阳刻的“禾后岩”三个大字。
阿坡岩下周围的石壁上,遍布当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很有书法价值。
岩下这个水洞,全长300多米,是七星岩“八洞”中最长的一个水洞。这是属于冷冻型的脚洞,夏天进去,凉风习习,令人暑气全消。如果乘船进洞探胜,里面的钟乳石丰富多彩,景象为七星诸洞之冠。
【湿地公园】
各位游客,我们眼前这片湖面是东湖的一部分,因禾花仙女的传说而称仙女湖。它是星湖湿地公园的核心游览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水深平均达2米,是最能体现湿地环境的游览区。现在请各位上船游览。
湿地公园你们听说过吗?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或为淡水、咸水、咸淡水的水体,还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被誉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它是鸟类、爬行类、哺乳类动物的乐园,是物种的基因库,它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这个概念早在1956年由美国政府提出,1971年由美国等36国在伊朗小镇拉姆萨尔共签订了《湿地公约》。1994年我国开始全面履行《湿地公约》。2004年12月12日,我国首家湿地公园——肇庆星湖湿地公园正式被确认。
大家请往两旁看,招鸟岛、月亮岛等20多个小岛浮现在湖面之上,前方的岛上就是南中国第一大的丹顶鹤园了。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00只丹顶鹤,中国约有1000多只,这个园内有50只,这在中国排第四位。丹顶鹤被誉为“湿地之神”,成语“童颜鹤发”、“松鹤延年”的“鹤”都是意味着长寿。园中还有火烈鸟、白鹳(guan)、蓑羽鹤、白枕鹤和冠鹤等,共几百只珍惜禽鸟。这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充满欢乐和诗意的天地。
各位游客,1961年叶剑英元帅曾以诗句对七星岩景色作了最精确的概括:“借得西湖水一环,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今天我们游览的地方也算多了,但这只是七星岩景区的一部分。其实,七星岩景区包括“五湖六岗七岩八洞”、“二十景”,有些景点我们还未涉足呢!
精选广东七星岩导游词 第6篇
、XX年星湖风景名胜区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十大文明风景区示范点”、“国家4a级景区”。
我们面前的这个湖,是狭义的“星湖”。是当地俗概念的“星湖”。古时候它叫沥湖,原来是西江古河道的余沥,后来经过文人墨客的渲染,成了“天上银河的余沥”美誉为“星湖”。“星湖”一名最见诸文字是在是在明代崇祯年间,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星湖由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东湖(仙女湖)和里湖五个湖组成。总面积约为6.49万平方米。
肇庆七星岩游记 第7篇
七星岩分了四个门: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奇怪奇怪真奇怪,一走进星湖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就是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树木,这些树木的根全在岩石上,怎么吸取养分呢?莫非七星岩的树都是神树?我怀着这个疑问,好奇地走前去看了看,原来树木的根用它最大的力气“攀”在岩石上,再把岩石“挖”了一个个大大的洞,再伸到洞里去吸取营养,怪不得它这么有活力,原来是受了环境的影响。
看完了树,当然就只剩下山和水了。七星岩的山与众不同,因为七座山是连起来的。七星岩还有由来呢,七星岩像卫士一样守着星湖,像保护女王似的。而我的猜想是:七代表七座险峻的山,星代表秀丽的星湖,岩代表金钢石一般坚硬的那种很大很大的岩熔石。星湖的水倒映着七星岩的山,山也围绕着星湖,那种美,是任何景区无法比较的!因此七星岩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不管走到哪个景点,都是人山人海,几乎看不到脚下的路了。
在景区午餐的时候,我们各点了一碗康师傅快速面吃,只多加了一杯开水,结果每碗面却需要10元,这时我就讲了一个冷笑话给爸爸妈妈听。“有一次,一位大人物来到一个大餐厅,他要了三杯可乐,三杯橙汁,三杯阿萨姆,这时他又发现有一种叫心痛的感觉’,于是他就点了这杯,最后服务员把所有的端上餐桌,他才发现,原来这杯最贵的心痛的感觉’竟然是一杯凉白开水!”故事讲完后惹得我爷爷也大笑起来。
午餐后我们来到了七星岩的最后一个景点铁索桥,胆大的过去,胆小的闪开,特别是到了中间,有的大哥哥故意使坏,使劲的摇呀摇,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一首儿歌“摇呀摇,摇到外婆桥,走到青桥上,摇晃小竹桥”我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了。
广东肇庆七星岩导游词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