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移栽保活技术
大树移栽保活技术(精选5篇)
大树移栽保活技术 第1篇
1.1 树种选择
根据绿化施工的要求和适地适树原则, 选定树种及规格。所谓规格, 系指胸径、树高、冠幅、树形、树相、树势、分枝点高度等。要注意, 选树时切莫盲目求新追大, 尽可能地选用生长健壮的乡土树种。
1.2 施工区域的树种规划及定植穴挖掘
根据绿化工程要求, 事先确定好定植点, 并绘制出详尽的树种规划设计图, 准备好移栽时必备的工具及材料, 诸如铁锹、支柱、肥料、地膜、水源及浇水设施、绑缚及包装材料等。移栽前一周应将新栽地的定植穴挖好, 定植穴直径要比移栽树土球的直径大40~50cm, 深度超出土球高度15cm左右。
1.3 运输线路勘测及设备准备
按苗木运输需要, 应提前考察运输线路, 如路面宽度与质量、横空线路、桥梁及负荷、人流量等, 制定出应对计划, 准备好相关运输设备 (汽车、吊车等) 。起运前, 还应做好准运证和检疫证的办理工作。
1.4 大树移栽技术及人员培训
大树移栽技术及相关人员培训也是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制定好移栽技术规程和注意事项的同时, 明确责任和分工, 相互配合, 协调联动, 确保移栽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
1.5 对拟移栽大树做提前灌水处理
此项工作要在移栽前3~4天进行, 本着浇足浇透的原则实施灌水, 使根系能充分吸水。水浇透后, 有利于挖掘成球, 防止因土壤过干而散开。
2 移栽中的技术措施
2.1 移栽时期
大树移栽最好选择在树木休眠期进行, 一般以春季萌动前和秋季落叶后为最佳时期。现在, 业内有句行话叫做“种树无时, 只要树不知”, 意思是说只要移栽时带有足够大的土球, 操作规程正确, 注意养护管理, 移栽工作终年皆可进行。
2.2 大树处理
实践中, 由于施工成本和工期的限制, 很难做到提前2~3年进行断根促根及冠部处理, 比较常用和被认为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提前囤苗。囤苗最适季节为早春树木萌发新芽前。
2.3 挖树和包装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人工挖掘软材包装移栽法, 适用于挖掘圆形土球和胸径为10~15cm的常绿乔木, 用蒲包、草片或塑编材料加草绳包装 (树干用浸湿的草绳缠绕至分枝点) 。此外还有木箱包装移栽法, 适用于挖掘方形土台和胸径为15~25cm的常绿乔木。落叶乔木一般采用休眠期树冠重剪、尽量保留较大较多根系的裸根移栽法, 挖掘包装相对容易。但秋季移栽的树要待翌春再行修剪, 以防回缩的枝条因冬季失水枯死而无替代枝。
2.4 吊装和运输
大树吊运是大树移栽的重要环节之一, 直接关系到树木成活、施工质量及树形的完美等。一般的大树移栽都采用吊车装卸、汽车运输的办法。
2.5 大树定植
大树移栽前要对穴土做灭菌杀虫处理, 亦即用50%百威颗粒按0.1%比例拌土杀虫、用50%托布津或50%多菌灵粉剂按相同比例拌土杀菌。
3 移栽后的养护管理
3.1 设立支撑
定植完毕后必须及时进行树体固定, 即设立支柱支撑, 以防地面土层湿软大树遭风袭导致歪斜、倾倒, 同时有利于根系生长。一般采用三柱支架三角形支撑固定法, 确保大树稳固。支架与树皮交接处可用旧鞋底或草包等作为隔垫, 以免磨伤树皮。通常在一年后大树根系恢复良好时撤除支架。
3.2 浇水及控水
大树移栽后应立即浇一次透水, 以保证树根与土壤密切接触, 促进根系发育。一般春季栽植后, 应视土壤墒情每隔5~7天浇1次水, 连续浇3~5次;生长季节移栽的大树则应缩短间隔时间、增加浇水次数;如遇特别干旱天气, 进一步增加浇水次数。
3.3 树体保湿
主要方法包括: (1) 包裹树干。 (2) 架设遮荫棚。 (3) 树冠喷水。 (4) 喷抑制剂。此外, 农业上常用的抗旱剂 (如“旱地龙”等) 也具有抑制植物蒸腾的功用。
3.4 输液促活
对栽后的大树采用树体内部给水的输液方法, 可解决移栽大树的水分供需矛盾, 促其成活。具体方法为:在植株基部用木工钻由上向下成45°角钻输液孔3~5个, 深至髓心。输液孔的数量多寡和孔径大小应与树干粗细及输液器插头相匹配, 输液孔水平分布均匀, 垂直分布交错。输用液体配制应以水为主, 同时加入微量植物激素和矿质元素, 每1L水溶入ABT6号生根粉0.1g和磷酸二氢钾0.5g。
3.5 施肥打药
大树移栽与管理技术 第2篇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和园林事业高速发展。树木是一种具有生命的园林造景材料,园林植物品种对栽植季节、肥料、土壤以及培育方法等都具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不了解树木移植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再容易成活的植物品种,也会移植失败。所以,只有掌握了合理的方法,大树移植后才更容易适应新的自然环境,实现预期目的。本文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大树移栽的技术要点,极大地提高了大树移植的成活率。
关键词:大树;移植;管理;要点
一、大树移栽的基本原则
1.近似生境原则。树木的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整体,主要指光、气、热等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移植后的生境优于原生生境,移植成功率就高;如果移植后的生境与原生生境差异太大,移植成功率会比较低。因此,定植地生境最好与原植地类似,原植地和定植地的土壤条件差异大的,要根据测定结果改善定植地的土壤条件。
2.树势平衡原理。树势平衡是指树木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必须保持平衡。移植大树时,要根据根系的分布情况和受伤情况,对地上部分进行修剪。如果地上部分所留比例超过地下部分所留部分,就要通过人工修剪弥补这种不平衡性。
二、移植前的准备
1.大树的选择。大树移植时,选苗是首先要做的工作,应本着“选熟弃生”的原则,“选熟”就是选择在苗圃中培育出来的苗木,因为这样的苗木经过多次移栽,根部发育呈齐头状态,这样的“熟苗”的成活率较高。一般在一些山区多年散生的或是没经过移栽的大树被称作“生苗”。这样的苗木有很明显的主根系,扎土很深,根系向外延展很大,不便于挖掘,一旦主根系被挖伤,大树移栽就很难成活。所以在树体选择上应注意选择生长粗壮,无病虫害侵袭,同时要注意原生长地和移栽地的土壤性质是不是差别过大,如果差异过大,最好不要移植,以免“水土不服”而影响成活。
2.移植时间的选择。大树移栽的最佳时间是在秋季,因为秋天气温逐渐走低,水分蒸发小,这个时间地表的温度还很高,但土壤中的水分很足,大树生根较快,对整个树体移栽后的恢复生长是十分有利的。另一个时间是刚开春的时候,因为春天气温是逐渐走高的,土壤中的水分由冰态化为水态,土壤的保水效果很好,另外树木的根系在低温下开始活动,对树木水分代谢平衡十分有利,移栽后成活率较高。现在反季节移植大树逐年增多,夏季或高温季节怎样能保证大树的成活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施工紧张,又得按期进行移植,所以要按照规范操作来进行,可有效提高大树成活率。移植前可提前3天大水浇灌,树叶枝条喷施抑制蒸腾剂,防止水分蒸发,都有利于成活。
三、移植技术措施
1.移植前准备。大树在移植前,应依据树龄大小、树种不同进行截枝。阔叶树要少留枝,针叶树可多留一些枝,生长势弱的不留枝,生长势旺的可适当留一些枝。同时,还要除去病枯枝、徒长枝和交叉枝,剪后用凡士林或波尔多液涂抹伤口,即可消毒,又可起保护作用。
2.带土球起苗。对需移栽的大树要提前2~3天进行灌水,水浇透后挖掘易成球。挖掘土球前应用3根以上木杆对苗木进行支撑,没有条件进行木杆支撑的应用较粗的风绳进行加固,保证挖掘过程当中树体不会被风吹倒或断根倾倒,以保证土球的完整和人员安全。挖掘土球的土坑四周应留出有利于人员挖掘的空间,以便操作。土球直径一般为树干直径的6~8倍,高度为直径的65%~80%,土球要挖成倒圆锥形(即上大下小),初步成形后进行削圆处理,便于包扎。对需断除的大根要用锯子锯断,根断面还应用ABT生根粉和生根剂按2:1的比例调成糨糊状进行伤口处理。
3.包扎。土球挖好后要及时进行包扎,包扎时里层用浸湿的麻袋片垫底,然后用草绳包扎。包扎的草绳一定要箍紧,尽量减少接头,最后将绳头紧绑在树的根部。土球包扎完后,用浸湿的草绳对树干进行缠干,一定要缠到分枝点为止。
4.及时运输
(1)苗木调运时吊装带要扎紧,避免松动。
(2)吊运时速度不宜过快,防止苗木因自身的惯性左右摆动,特别是将苗木吊运到车厢的瞬间,如果发生摆动,一方面会造成土球的损伤,另一方面也对装运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3)带土球的苗木,因为重心偏向了一侧,放倒时有一定的难度,这时需要起重机操作员和装车的苗木工积极配合,才能顺利完成。
(4)装车苗木呈交叉状分布,装车的数量不宜过多,车上用篷布蒙盖,以保温防冻、防折,距离较远时中途要喷水。
(5)应尽量缩短苗木从起运到种植的时间,时间越短成活率越高,反之成活率就会降低。2.4.6卸车和装车一样,都要轻拿轻放,尽最大努力避免对苗木造成伤害。
5.挖坑栽植
挖坑最好在树运到之前进行,一般要求在栽植的2周前将种植坑挖掘好,并进行大水浇灌,这一点非常重要,对将来苗木能否成活起着关键作用。栽植前要对预先挖好的树坑和土球进行喷药消毒,按树在原生长地的朝向(即南枝)安放好,扶正后分层添土踏实、围堰,之后浇水。
6.移栽后的管护
大树定植后要进行必要的养护措施,这也是保证大树成活的重要工作。
(1)水分管理。新移植的大树,为防止树体水分蒸发可用草绳把树干包扎起来,炎热天气可向树体上喷水,还可以采用吊针的方式补水,也可以搭棚遮阴降温保水;大树移栽后,要定期浇水,以保证树体生长需要和新根的生发,但浇水也不要过多,防治烂根死树;
(2)保护新芽。树体地上部分新芽的萌发,对根系具有自然而显著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根系的萌发和生长。因此,在移植初期,特别是移植时进行重修剪的树体所萌发的芽要特别注意加以保护。
(3)病虫害防治。大树移植后的缓苗期,由于树势较弱。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如各种类型的腐烂病、蛀干害虫等;同时新生的萌芽或嫩枝,由于组织幼嫩,易遭受病虫危害,如锈病、尺蠖、蚜虫等,轻者影响光合作用,重者危及树木成活,为此要及时防治。
(4)营养管理。在大树移植初期,宜采用根外追肥,15天左右施一次,可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肥料配制成浓度为0.1%一0.2%的肥液进行叶面喷施。待大量的新根萌生之后,方可进行土壤施肥。但要求薄肥勤施,谨防烧根。
(5)防寒。对一些耐寒性较弱的新移植的大树,应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如可采取覆土、地面覆盖、树干涂自、树体包扎、搭设风障等方法加以保护。
四、结语
大树的移植,从掘苗、运输、定植到栽后管理这几大环节,必须进行周密的保护和及时处理,尽量缩短时间,最好是随起、随运、随栽并进行及时管理,使水分代谢平衡得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及尽快恢复,从而有效地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大树移栽技术要点 第3篇
【关键词】大树;移栽;技术要点
1 移栽季节
1.1 移栽季节
大树移栽时间过晚则气温高,蒸腾量大,根系易受损,吸收水分的能力被削弱,往往造成落叶甚至枯死。经过摸索,大部分大树的最佳移植时间为3~5月,此时气温不高,蒸腾量小,湿度大,移栽成活率高。
1.2 大树的选择
要选择树形饱满、枝叶茂盛、无病虫害、容易起挖和吊运的大树。
2 移栽前的工作准备
2.1 挖树坑
移栽前一周左右应将新栽地的树坑挖好,预挖树坑直径要比移栽树的包装直径大1m左右,以方便工人坑内操作,高度与移栽包装高度水平即可。挖出的表层土和下层土分开放置,把土摊开晾晒,同时将土中的砖头、瓦块等杂质清理干净,再按10:1配比(沙包土10份)拌入硫酸亚铁,再与表土拌匀,这样不仅对土壤进行了消毒,同时还增强了肥力。
2.2 修剪
大树的修剪是移栽成活的关键之一。因大树萌蘖能力不强,所以截干、截枝的方法不可取,只能修剪叶片,用剪刀剪下叶片、留下叶柄、保护腋芽,保留原树叶数量的1/3,这样既可减少水分的蒸发,又保留了原树冠的美观。
3 起苗与运输
3.1 起苗
大树移栽用硬包装最好。对要移栽的大苗树提前一周浇1次透水,使其根系吸收到足够的水分,这样易挖掘成球,不会因土壤过干而致使土球散开。土球直径的应是植株地上1m高度直径的6~8倍,高度是土球直径的70%,有条件的挖大些更好。开挖时要除去树干基部表层土,按要求的直径挖成正四方梯形,下口直径是上口直徑的1/3,所挖土球的直径比模板直径大5~10cm(以便用模板拉紧土球)。在挖土球的同时把模板、穿丝(钢筋套丝做成)、铁丝等准备好,以备土球挖好后及时包装。挖土球对需断除的大根要用手锯锯断,不要用其他工具劈砍,根的断面用硫磺粉和ABT生根剂按3:2的比例调成糊状进行处理。土球挖好后迅速把模板扣上,用穿丝拉紧,树干用草绳包装好后吊装。
3.2 运输
大树吊装到车辆上按45°斜放置,土球四周用编织袋装原土(挖土球的老土)轧死,树冠用塑料膜裹严扎紧,防止运输过程中移动摇摆。
4 栽植及后期管理
4.1 栽植
栽植前要对将预先挖好的树坑的原土回填土10~15cm。因大树不耐水淹,所以栽植的深度要比原地面高出10~15cm。先吊下大树按原来生长的朝向放好,然后在树坑的四个角各放入塑料管1条,以备树坑填完土后增加根部透气性;再按顺序把模板去掉的同时回填原土到土球高度的1/3,紧贴土球的周围填混合土,填一层踏实一层,防止土球破裂;树坑全部填完后踏实,围堤,打支撑,浇第一次透水。
4.2 后期管理
大树移栽保活及养护管理技术探讨 第4篇
1 大树移栽环节的保活技术
1.1 移栽前的准备工作
(1)树种选择和土壤选择。树种及其规格的选择要结合施工要求,遵循适树原则,按照地理环境、土壤条件和海拔高度、水、光、热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移植,这是大树移栽成活的基础。有的地区土壤成分为粘土、硬土或石砾等,不利于移栽,此时,要更换其为利于大树移栽成活的富含养分的土壤,然后进行移栽即可。
(2)树种规划和定植穴挖掘。提前设计好定植穴挖掘的施工图纸,确定好定植穴,绘制详尽的树种规划图。在移栽前一周挖好新栽地的定植穴,确保和移栽树土球的直径相比,定植穴的直径要大其40~50cm,和移栽树土球相比,定植穴深度要大其大约15cm。掘穴时要分开放置表土和中底部的土,并确保穴中无杂质。
(3)移栽时间确定和材料准备。在选择移栽时间时根据不同的树种确定不同的移栽时间,在春、秋两季适合移栽落叶树种,若选择早春移栽,则选择树木的芽即将萌动但还没膨胀之前进行,若选择秋季移栽,则选择树木生长速度降低即将进入休眠期时进行。常绿树木最佳移栽时间为春季,若选择秋季移栽,则要趁早。为了确保移栽工作顺利进行,要提前备好移栽材料、工具等,包括常用的园林器械、起吊用的吊绳、保护树干被起吊位置的麻布包、支撑用的树棍、遮阴网、钢管架等。
1.2 移栽操作技术要点
(1)断根和修剪。大树断根操作的最佳时间为移栽前2~3年的春季或秋季,断根具体操作为:以树干为中心画圆,以大树胸径的6~8倍确定圆的直径,画圆完成后,选择此圆相对的两段弧向外继续挖,外挖的宽度为30~40cm,深度为60~70cm,具体的深度还要结合树种根系的深浅进行选择。第二年按照第一年的方法挖另外两个方向的环形沟,挖完环形沟后开始回填肥土,夯实填土后进行浇水,确保浇透,大树起根在第三年沟内须根张满即可进行。若大树移栽是为了应急使用,则可适当缩短起根后的等待时间,移栽工作可在1次断根后数月进行。科学的修建树根可以平衡树木地下、地上两部分的代谢,要根据具体的树根状况选择修剪强度,季节愈反,越要加大修剪力度,使树冠的蒸腾面积最小。大树修建工作完成后,要对剪口处进行包封,此外,一些大树为裸根移栽,此时,要将断根、烂根、枯根,短截无细根的主根减除,确保移栽效果。
(2)掘树和包扎。树木掘取法一共有两种,为树根带土球掘取法和树根不带土球掘取法。树根带土球掘取法,以树干为中心画的圆的半径要是树木胸径的8~10倍,树的侧根切断时要沿着圆周边,继续向下掘直到看不见侧根,此时可向中心挖掘,初步掘取一具备浑圆轮廓的土球,土球厚度和土球直径相比,厚度是直径的1/2~2/3,继续修整土球,用草绳捆绑修好的土球,固定其形状。树根不带土球掘取法,直接掘取树木,打落树根上的泥土露出树根,直接运输到目的地,此法适用于体积相对较小或生长能力强的大树。要对崛起的树木的树冠进行包扎成圆锥形,并用草绳包裹,树干也要用草绳包裹好。
(3)再次修剪处理。再次修建处理是在运输至种植点时进行的,要将要移栽的树木的长度约30cm左右的顶枝、嫩枝剪掉,过密的枝也要修剪。为了加快新陈代谢,要打落一半老叶,并用间隔法打掉一半的过密的新叶,修剪掉因运输造成的损伤的枝叶。修剪要遵循使整体树形不被损坏,并为萌发新枝叶创造条件的原则。确保根系的修剪口小而平整,促进新根生长。
(4)吊树。吊树种植重点是树冠方向和树木朝向的确定,在选定树冠方向和朝向后,进行树的下穴操作,底部网和绳要在未下穴时解开。土球松散时,底层可不解开,客土在土球放入树穴后铲入,周围用棍插紧。当回填土量达到1/3时,将吊树带松开,确保树正直平稳。
(5)栽植。栽植的第一步是在种植地点挖比土球直径大20~30cm的锅形状的种植穴,深20~40cm,种植穴底部填底肥和客土,种植穴内要安装通气管和排水管。第二步是将树体外包扎的杂物去除,在种植穴中央竖立树身,使其与地面垂直并固定,在其周围填肥土。若栽植的是落叶树种,要注意在填土超过一半时要开始浇水,在土球下方穿若干孔,帮助细土流入土球下部,全部塞满缝隙后继续填土至地面稍稍高起原地面20cm左右。最后一步是踏实松土,确保沟内浇足水。常绿树木填土不用浇水,最后在树的四周掘一环状沟进行沟中浇水即可。
2 大树移栽后的养护管理技术
2.1 设立支撑
大树完成定植后要及时采用设立支撑的方法固定树体,防止软湿的地面土层和大风等导致树体歪斜,不利于根系生长。一般采用的支撑架为三柱三角形支架,稳固效果好,在使用支架时,要在支架与树皮交接处垫适量草包,避免树皮的磨损,支架可在大树根系恢复良好时撤除。
2.2 浇水、控水
在大树移栽后为了确保根系发育良好要立即进行一次浇水。若是春季移植,浇水视土壤情况而定,一般5~7d浇水一次,确保浇透。若大树移栽季节为生长季节,浇水时间可适当缩短,次数要增加,在干旱天气,增加浇水频次,浇水原则为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注意浇水要适量,浇水时为了有效促进根系生长,可在浇水时加入200ppm的NAA(萘乙酸)或加入ABT生根粉。
2.3 树体保湿
树体保湿可大大提高移栽树木的存活率,包裹树干、架设荫棚是树体保湿的两种重要方法。包裹树干主要利用浸湿的草绳从基部至顶部缠绕树干,缠绕完成后用调制好的泥浆裹糊草绳,确保草绳湿润。架设荫棚一般在天气变暖的季节进行,在树体的三个方向和顶部架设,确保树木能进行光合作用,荫棚上方和四周要与树冠保持50cm左右的距离,荫棚可采用遮阴网,天气转凉后可拆除荫棚。
2.4 输液促活
输液促活方法是指对于移栽后的大树,对其树体内部进行给水,满足大树水分供需,帮助大树提高成活率。输液的具体方法为,用木工钻在植株基部由上向下成45°角钻2个深至髓心的输液孔,根据树干粗细确定输液孔的数量,确保输液孔水平分布均匀、垂直分布交错。以水为主要输用液体,液体中还应当含油促进植物生长的微量植物激素和矿物元素。将ABT6-号生根粉0.1g和磷酸二氢钾0.5g融入每升水中,提高液体营养,促进根系生长。在输液孔中插入树干注射器,将输液管拉直,打开输液管进行树体输液。完成输液后,将针头拔出并在用棉花团塞住输液孔,便于下次操作。要根据具体的天气和树木生长状况确定输液次数。
2.5 施肥打药
施肥打药是降低树体受虫害影响程度的重要举措,一般在移栽后的大树萌发新芽后采取措施,将人工氮肥和水结合使用进行浇灌,浓度为0.2%~0.5%的氮磷钾复合肥是最佳选择,若要施尿素,设定每株用量为0.1~0.25kg,一年施肥1~2次,停止施肥时间为9月初。移栽后的大树一般因起苗、修剪等造成多种伤害,树体的抵抗力较低,容易受到虫害侵袭,导致树体感染,因此,必须注意防范,进行打药,可使用多菌灵、托布津和敌杀死等农药混合喷施,加强杀虫效果。喷药时间为每年的4月、7月、9月3个阶段,喷药频次为每周一次。
2.6 调整树形
大树移栽成活后,枝条会大量萌发,为了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要及时修剪掉树干及主枝上一些不必要的萌芽,调整树形。修剪萌芽和枝条要根据树种特性和树叶形状要求进行,同时确保树冠丰满,可从不同角度修剪到萌芽和不必要的枝干。
3 结束语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栽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程,要想提高移栽大树的成活率,必须同时做好移栽前的准备工作、移栽时的技术操作和移栽后的养护管理。大树移栽工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制定完备的移栽方案,重视移栽过程中的技术操作,科学管理移栽后的大树,灵活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慧瑾.大树保护性移植技术初探[D].湖南农业大学,2006.
[2]郑翔,郑瑞杰,高荣海.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及养护管理技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4):18-20.
大树移栽保活技术 第5篇
关键词:大树移植 养护管理 措施
在城市园林绿化和种植布局的调整过程中,大树移植日渐成为一项重要的园林绿化施工工程。而大树移植时,往往存在成活率低、枝条干枯、死亡等现象,影响栽植效益和绿化美化效果。因此,掌握正确的移栽后管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树移植存在的矛盾
所谓的大树一般是指胸径在15cm以上的乔木树种。大树移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矛盾。
1。吸收根的分布与土球的矛盾。根据树木生命周期变化规律,大树根系正处在离心生长趋向或已经达到最大根幅,且大部分的吸收根主要分布在树冠投影附近,在骨干根基部的吸收根多离心死亡,而由于施工及机械力量的限制,大树移植时土球不可能太大,因此在可带土球的范围内,吸收根最少。
2。根系、树冠的损伤与再生的矛盾。由于土地的限制,大树移植时,根系的损伤是难免的,而过大的树冠对于树木的移植也是极大的困难,又由于大树年龄大,阶段发育老,其细胞的再生能力较弱,故根系、树冠恢复慢,新根及枝条的发生能力较弱。
3。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平衡矛盾。尤其是水分平衡矛盾,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水分是大树移植后成活的关键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地下根系的吸水与地上树冠的蒸腾。由于土球的限制,大树移植后,吸收根少且新根发生慢,为了使大树尽早发挥绿化效果和保持原有优美姿态,地上部分不宜修剪过重,因此树冠蒸腾强,在夏季干旱高温时,矛盾尤为突出。
二、大树移植后的主要养护管理措施
根据大树移植的特点可知:大树移植后的第一年是成活的关键,尤其是要在经历过夏季高温干旱后方能断定大树移植的成活与否。在此期间,若能及时进行养护管理,就能促进树木的水分平衡,恢复生长,增强树木对高温干旱或其他不利因素的抗性。所谓“三分栽,七分管”,在大树成活期中更显得重要。
1、水分管理
水分是限制树木成活的关键因子。大树移植后,由于根系和树冠的受伤,对水分更为敏感,因此新移栽大树的水分管理是养护管理的最主要措施。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做好地上部分的保湿工作。通常所用的方法有树冠喷水(包括滴灌)、遮荫、包干以及使用蒸发抑制剂等。喷水宜采用喷雾器或喷枪,直接向树冠或树冠上部喷射,让水滴落在枝叶上。喷水可在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进行,每隔1~2h喷1次。也有的地方做法是在树冠南面架设三角支架,安装一个高于树冠1m的喷灌装置,尽量调成雾状水,因为夏、秋季大多吹南风,安装在南面可经常给树冠喷水,使树干树叶保持湿润,也增加了树周围的湿度,并降低了温度,减少了树木体内有限水分、养分的消耗。滴灌的方法类似于吊盐水,即在树旁搭一个三角架,上面吊一只储水桶,在桶下部打若干孔,将塑料管固定在孔上,管的另一端封死,然后将管螺旋状绕在树干和树枝上,按需要在管上打孔至滴水,同样可起到湿润树干树枝、减少水分养分消耗的作用。夏季高温季节还可以采用在树冠上方架设遮阳网,以防过度曝晒,遮荫度一般约为70%左右,以便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保证树体光合作用的进行,以后视树木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逐步去掉遮荫网。包干的方法是用草绳、麻包、苔藓等材料严密包裹树干和比较粗壮的分枝,此法既可避免强阳光直射和热风吹袭,减少树干、树枝的水分蒸发,又可贮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枝干经常保持湿润,另外还可调节枝干温度,减少高温和低温对枝干的伤害。其次,加强土壤水分管理。这主要包括旱季的灌水和雨季的排水两方面。多雨季节要特别注意防止土壤积水,应适当培土,使树盘的土面适当高于周围地面;在干旱季节要注意灌水,最好能保证土壤含水量达最大持水量的60%。
2、促发新根及去除多余萌蘖
大树移植后,由于土球的限制,导致移植后所带的土球中须根很少,而树木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主要依靠其侧根中的须根。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促发新根。这主要通过一些可以促进根生长和萌发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实现,如生根粉等。可以结合灌水,将生根粉或其他生长激素施入土壤,以便促进树木根系的生长。另外,在树木移栽中,经强度较大的修剪,树干或树枝上可能萌发出许多嫩芽和嫩枝,消耗营养,扰乱树形。在树木萌芽以后,除选留长势较好、位置合适的嫩芽或幼枝外,其余的应尽早抹除。
3、扶正培土
由于雨水下渗和其他种种原因,导致树体晃动,应踩实松土。树盘整体下沉或局部下陷,应及时覆土填平,防止雨后积水烂根。对于倾斜的树木应采取措施扶正,并立树桩固定支撑。
4、补充修剪
新栽树木虽然已经过修剪,但经过挖掘、装卸和运输等操作,常常受到损伤或其他原因使部分芽不能正常萌发,导致枯梢,应及时疏除或剪至嫩芽、幼枝以上。对于截顶(冠)或重剪栽植的树木,因留芽位置不准或剪口芽太弱,造成枯桩或发弱枝,则应进行补充修剪(或称复剪)。修剪的大伤口应该平滑、干净、消毒防腐。
5、松土、除草、施肥
因浇水、降雨及人类活动等导致树盘土壤板结,影响树木生长,应及时松土,促进土壤与大气的气体交换,有利于树木新根的生长与发育。但在成活期间,松土不能太深,以免伤及新根。有时树木基部附近会长出许多杂草、藤本植物等,应及时除掉,否则会耗水、耗肥。藤蔓缠身妨碍树木生长,可结合松土进行除草。一般情况下,大树移植第1年内不进行施肥,但此时可进行叶面追肥。等到大树根系萌发后,则可进行土壤施肥。
6、病虫害防治
大树移栽保活技术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