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单片机实验二实验报告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71

单片机实验二实验报告范文第1篇

一、实验目的

UART 串行通信接口技术应用

二、实验实现的功能

用两片核心板之间实现串行通信,将按键信息互发到对方数码管显示。

三、系统硬件设计

实验所需硬件:电脑一台;

开发板一块;

串口通信线一根; USB线一根;

四、系统软件设计

实验所需软件:编译软件:keil uvision3;

程序下载软件:STC_ISP_V480; 试验程序:

#include sbit W1=P0^0; sbit W2=P0^1; sbit W3=P0^2; sbit W4=P0^3; sbit D9=P3^2; sbit D10=P3^3; sbit D11=P3^4; sbit D12=P3^5; sbit DP=P1^7; code unsigned char table[]={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sfr P1M1=0x91; sfr P1M0=0x92; sbit H1=P3^6; sbit H2=P3^7; sbit L1=P0^5; sbit L2=P0^6; sbit L3=P0^7; unsigned char dat; unsigned char keynum; unsigned char keyscan(); void display(); void delay(void);

- 1 L1=1; L2=1; L3=1;

H1=0; if(L1==0)

return 1; else if(L2==0)

return 2; else if(L3==0)

return 3;

H1=1; H2=0; if(L1==0)

return 4; else if(L2==0)

return 5; else if(L3==0)

return 6; H2=1; return 0;

} unsigned char keyscan() { static unsigned int ct=0; static unsigned char lastkey=0; unsigned char key; key=getkey();

if(key==lastkey) {

ct++;

if(ct==900)

{

ct=0;

lastkey=0;

return key;

} } else {

单片机实验二实验报告范文第2篇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指导老师:李素敏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自动化

日期:2014-04-10 地点:理工楼603

实验二

1. 实验目的和要求

① 掌握keil软件和STC-ISP 软件的使用方法 ② 熟悉发光管的工作原理 ③ 通过编程体验发光管的延时闪烁及移位等功能

2. 主要仪器设备

PC机

单片机学习开发套件(型号:89C52RC)

3. 实验内容

①实验内容1:第一个发光管以间隔200ms闪烁

源程序: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宏定义

main() {

while(1) { P1=0xfe; delay(200); P1=0xff; delay(200); } } void delay(uint z) //延时函数,z的取值为这个函数的延时ms数 {

uint x,y; for(x=z;x>0;x--)

for(y=110;y>0;y--);

一台一件

}

实验结果说明:要使发光管闪烁,只需设置合适的时间延时即可。

②实验内容2 : 8个发光管由上至下间隔1s流动,其中每个管亮500ms,灭500ms,亮时蜂鸣器响,灭时关闭蜂鸣器,一直重复下去。

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后面要用到它里面的_crol_(k,l)函数 //这个函数的意思是把一个字符变量k 循环左移l 位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宏定义

unsigned char a,b,k,j;

//定义五个字符变量 sbit beep=P2^3; // 定义蜂鸣器的接口

void delay(uint z) //延时函数,z的取值为这个函数的延时ms数 {

uint x,y; for(x=z;x>0;x--)

for(y=110;y>0;y--); }

void main() {

k=0xfe; //先给k一个初值11111110等待移位 while(1) {

delay500ms();

beep=0; //打开蜂鸣器

delay500ms(); //让它响500ms

beep=1; //关闭蜂鸣器

j=_crol_(k,1); //把k循环左移一位

k=j; //把移完的值再送给k

P1=j; //同时把值送到P1口点亮发光二极管 } //再次循环 }

实验结果说明:在此程序中用到了_crol_(k,l)函数,此函数的功能在于循环移位,在每次发光管闪烁相应时间后左移一位,把移完的值再送到P口,点亮对应的发光管。这样循环往复,达到发光管流动的效果。

③实验内容3 :用8个发光管演示出8位二进制数累加过程,即用8个二极管表示8个二进制位(亮为1,灭为0),依次以二进制形式显示0,1,2,255。

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包含有左右循环移位子函数的库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宏定义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宏定义

void delay(uint z) //延时函数,z的取值为这个函数的延时ms数, {

uint x,y; for(x=z;x>0;x--)

for(y=110;y>0;y--); } void main()

//主函数 {

} uchar a; while(1)

//大循环 {

} a++; P1=~a; delay(200);

实验结果说明:在此定义一个无符号字符变量a,a的值进行累加,但是由于表示的二进制数要求亮为1,灭为0,与发光管的0亮1灭正好相反,所以将a的计数取反并设置相应延时,重复此过程就得到了在发光管上显示八位二进制数的累加过程。

④实验内容4 :间隔300ms第一次一个管亮流动一次,第二次两个管亮流动,依次到8个管亮,然后重复整个过程。

源程序:

#include //52单片机头文件

#include //包含有左右循环移位子函数的库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宏定义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宏定义

void delay(uint z) //延时函数,z的取值为这个函数的延时ms数 {

uint x,y; for(x=z;x>0;x--)

for(y=110;y>0;y--); } void main() //主函数 { uchar a,i,j; while(1) //大循环

} {

} a=0xfe; //赋初值

for(j=0;j<8;j++) { for(i=0;i<8-j;i++) //左移

} {

P1=a; //点亮小灯

delay(300); //延时300毫秒

a=_crol_(a,1); //将a变量循环左移一位

} a=_crol_(a,j); //补齐,方便下面的左移一位 P1=0xff; //全部关闭

a=a<<1; //左移一位让多一个灯点亮

4.心得体会:此次实验中练习较多的就是闪烁和移位,在编程过程中,设置闪烁的时间必须达到人眼正常观察的要求,这就需要计算合适的闪烁时间,不停的尝试,最终选择适宜观察的时间间隔。发光管的循环移位时调用_crol_(k,l)函数

单片机实验二实验报告范文第3篇

信息工程系

电气自动化

11班

姓名:张青

日期:2014.10.14 实验一:完成AT89S51单片机与PC机的RS232串行通信接口电路实物制作。该部分电路可在实物电路板Ⅰ上进行搭建。

实验二:设计串口初始化程序,要求:工作方式

1、查询方式、允许接收、波特率为2400bps,设时钟频率为12MHz。

实验三:串口查询方式设计带参数字符发送子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OVC查表指令完成带参数串发送子函数设计,自定义被发送字符串。要求工作方式1,波特率4800,时钟频率为11.0592MHz。 实验四:串口中断方式编写单字符接收程序,存储收接收并进行回显,波特率设为9600,时钟频率为11.0592MHz。 实验五:完成PC机远程控制小灯系统的软硬件仿真设计,并在实物电路板上测试程序的功能实现。 实验六:利用MOVC查表指令在试验电路板Ⅰ上拓展完成小灯多种显示功能的实现。

实验七:拓展题:结合定时器中断程序拓展完成PC机远程控制小灯闪烁、左右移动等功能的实现。

实验二: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30H START: LCALL INIT_S ;;;;;;;;;;;;;;;;;;;;;;;;;;;; ;串行口初始化子程序 ;;;;;;;;;;

INIT_S: MOV SCON,#40H MOV TMOD,#20H

MOV TH1,#0FAH

MOV TL1,#0FAH

SETB TR1

SETB REN

RET END

实验三: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30H START:

LCALL INIT_S

MOV DPTR,#HELLO_TAB

LCALL

SEND_STRENG

LJMP $

INIT_S: MOV

SCON,#40H

MOV

TMOD,#20H

MOV

TH1,#0FAH

MOV

TL1,#0FAH

SETB TR1

CLR EA

RET

SEND_STRENG:MOV R1,#00H SEND_NEXT : MOV A,R1

MOVC A,@A+DPTR

CJNE A,#0FFH,SEND_B

RET

SEND_B: LCALL SEND_BYTE

INC R1

LJMP SEND_NEXT

SEND_BYTE:CLR TI

MOV SBUF,A

JNB TI,$

RET

ORG 0100H

HELLO_TAB:DB

"tang zi li shi ge da sb"

DB

0DH,0AH,0FFH

END 实验四:

RX_D_FIRST EQU 45H RX_D_P EQU 30H RX_COM_OK BIT 00H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23H

LJMP INT_SERIAL

ORG 0030H START: LCALL INIT_S

MOV RX_D_P,#RX_D_FIRST

CLR RX_COM_OK

MOV DPTR,#HELLO_TAB

LCALL SEND_STRING

MOV DPTR,#COM_MESSAGE

LCALL SEND_STRING

LJMP $ 串行口初始化子程序

INIT_S: MOV SCON,#40H

MOV TMOD,#20H

MOV TH1,#0FDH

MOV TL1,#0FDH

SETB TR1

SETB EA

SETB ES

SETB REN

RET SEND_BYTE: CLR TI

MOV SBUF,A

JNB TI,$ RETURN: RET ; SEND_STRING: MOV R4,#00H SEND_NEXT: MOV A,R4

MOVC A,@A+DPTR

CJNE A,#0FFH,SEND_B

RET

SEND_B: LCALL SEND_BYTE

INC R4

LJMP SEND_NEXT INT_SERIAL: CLR EA

JBC RI, RX_DAT

JBC TI, INT_RETURN RX_DAT: MOV R1,RX_D_P

INC RX_D_P

MOV A,SBUF

CJNE A,#0DH,LOAD_DAT

MOV DPTR,#RECEIVE_OK

LCALL SEND_STRING

MOV RX_D_P,#RX_D_FIRST

SETB RX_COM_OK

LJMP INT_RETURN LOAD_DAT: MOV SBUF,A

MOV @R1,A

INT_RETURN: SETB EA

RETI

ORG 0100H HELLO_TAB: DB "Welcome to online operating system!"

DB 0DH,0AH,0FFH COM_MESSAGE: DB "Please input the command to control the LED."

DB 0DH,0AH,0FFH RECEIVE_OK: DB 0DH,0AH

DB "Receiving the command is ok!"

DB 0DH,0AH,0FFH

单片机实验二实验报告范文第4篇

学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线路 CAD

专业班级:11 级电信*班

号: **************

名:

所属院部:湘南学院物电系 指导老师: 戴勤

2012---2013 学年

第 2学期

湘南学院物电系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报告要求书写工整,若因课程特点需要打印,要遵照以下字 体,字号,间距等地要求,纸张一律采用 4 纸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实验报告中一至四内容为必填项,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内容与过程,实验结果与分析,各院部可根据 学科特点和实验的具体要求增加项 填写注意事项

(1)细致的观察,及时,准确,如实的记录

(2)准确说明,层次清晰

(3)尽量采用专业术语来说明事物

(4)外文,符号,公式要准确,应使用统一的名词和符号

(5)应独立的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严禁抄袭,复制,一经发

现,零分处理

实验报告批改说明

试验报告批改要及时,认真,仔细,一律用红笔批改,实验报告 的批改成绩采用百分制,具体评分由各院部自行制定 实验报告装订要求

实验报告改完后,任课老师将每门课程的每个实验项目以自然班 为单位,按学号升序排列,装订成册,并附上一份该门课程的实验大 纲 实验项目名称:Protel使用基础 实验学时:2 学生姓名:*** 实验地点:4-214 试验时间:2012-2-27 实验成绩: 批改老师:戴勤 批改时间:2012-3-6

实验项目1

Protel使用基础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

三、实验内容

******************************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

五、思考题:

*****************************************

实验项目名称:原理图设计

实验学时:4 学生姓名:***

实验地点:4-214 试验时间:2012-3-6

实验成绩:

批改老师:戴勤

批改时间:2012-3-20

实验项目2

原理图设计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

三、实验内容

******************************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

五、思考题:

实验项目名称:印刷电路板的设计

实验学时:4 学生姓名:***

实验地点:4-214 试验时间:2012-3-20

实验成绩:

批改老师:戴勤

批改时间:2012-4-3

实验项目4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

三、实验内容

******************************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

五、思考题:

实验项目名称:印刷电路板的布局与布线

实验学时:2 学生姓名:***

实验地点:4-214 试验时间:2012-4-

3 实验成绩:

批改老师:戴勤

批改时间:2012-4-10

实验项目3 印刷电路板的布局与布线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

三、实验内容

******************************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

五、思考题:

实验项目名称: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实验学时:4 学生姓名:***

实验地点:4-214 试验时间:2012-4-10

实验成绩:

批改老师:戴勤

批改时间:2012-4-20

实验项目4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

三、实验内容

******************************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

单片机实验二实验报告范文第5篇

遗传与进化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内容要求”是:“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3.说出基因型、表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三、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以问题探讨中的豌豆照片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讲解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分析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杂交实验,并讲解测交试验,得出自由组合定律。再通过课本展示资料,讲解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最后讲解孟德尔遗传规律在育种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形状不同的豌豆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讨中的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课件,独立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

活动意图:产生认知冲突,引领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

教师活动:讲解以上问题,讲解要点为:

1.要点:不影响。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和决定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二者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因此它们之间不会相互影响。

2.要点:不一定。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黄色皱缩的豌豆及绿色饱满的豌豆。

教师活动:那么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呢?在发现了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孟德尔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

2.新课讲授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教师活动:展示孟德尔两对相对杂交实验的过程以及结果。并组织学生对比实验和预测实验结果。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页,对比预测结果,初步分析思考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F2中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

教师活动:教师在讲解中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孟德尔以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进行实验的?

(2)F1代的表现型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3)F2代的表现型是什么?比值是多少?

(4)每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教师活动: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讲解,讲解要点为:

(1)黄与绿、圆与皱。

(2)F1代全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3)F2代有四种表现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前后代比较发现,出现了亲代不曾有的新性状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这又恰恰是两亲本不同性状的重新组合类型。这四种表现型比为9:3:3:1,恰是(3:1)2的展开,表明不同性状的组合是自由的、随机的。

(4)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教师活动:那么,为什么出现了两对新性状,孟德尔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呢?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教师活动:孟德尔首先假设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不同的遗传因子控制,且这两对遗传因子在传递过程中彼此是独立的。

教师活动: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孟德尔认为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来控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那么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体细胞中有几对遗传因子?如果用Y(y)和R(r)来表示颜色和粒形,那么纯种的黄色圆粒和纯种的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如何表示?

学生活动:回答:分别有2对遗传因子,黄色圆粒可用YYRR表示,绿色皱粒可用yyrr表示。

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还学到遗传因子在配子里是成单存在的,那么上述两个亲本产生的配子的遗传因子又是如何表示的?

教师活动:纯种黄色圆粒产生的配子可用YR表示,纯种绿色皱粒产生的配子可用yr表示。

教师活动:两亲本杂交时产生的配子YR和yr结合,所产生F1的遗传因子组成就是YyRr。F1代体细胞中既有Y,又有y,既有R又有r,为什么F1表现出的是黄色圆粒呢?因为Y对y具有显性作用,R对r具有显性作用,所以F表现出来的是Y和R所对应的性状,即黄色圆粒。

教师活动:讲解根据分离定律,每对遗传因子都要彼此分离,F1中Y可以与R或r组合,y可以与R或r组合,即产生YR、Yr、yR、yr四种配子。

教师活动:孟德尔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每对遗传因子的分离以及不同对遗传因子之间的自由组合是彼此独立互不干扰的,且分离和组合是同时进行的。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就各有四种:YR、Yr、yR、yr,并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1:1:1:1。受精时,由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那么配子的结合方式有几种?F2中的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的组成形式各有几种?

教师活动:展示遗传图解,并讲解F1配子组合方式为16种,F2遗传因子组成为9种,F2表现型为四种。

教师活动:提问:什么叫测交?

学生活动:是用F1代与亲本的隐性纯合子杂交。目的是测定F1的基因型。

教师活动:展示F1作父本和母本的测交及其结果的遗传图解。

教师活动:讲解两种情况是相同的,说明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教师活动:

三、自由组合定律

教师活动:讲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含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表,并进行讲解。

四、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教师活动:展示课本思考讨论中的内容,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讲解。讲解要点为:

1.豌豆适于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有:(1)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高茎和矮茎,高茎高度为1.5~2.0m,矮茎高度仅为0.3

m左右,易于观察和区分;(2)豌豆严格自花传粉,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获得纯种,纯种杂交可获得杂合子;(3)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孟德尔正是因为选用了豌豆做杂交实验,才能有效地从单一性状到多对性状研究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才能对遗传实验结果进行量化统计。若孟德尔一味地用山柳菊做实验,就很可能揭示不了生物遗传的规律,所以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2.

如果孟德尔没有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他很难对分离现象作出解释。因为通过数学统计,孟德尔发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的数学比例,这引发他揭示其实质的兴趣。同时这也使孟德尔意识到数学概率也适用于生物遗传的研究,从而将数学方法引入对遗传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中。

3.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够预测另外一些实验的结果,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就可以认为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认为假说是错误的。孟德尔基于他对豌豆杂交实验作出的假说,设计测交实验,其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由此证明自己提出的假说是正确的。

4.有关系。数学包含许多符号,数学符号也被普遍应用于概括、表述和研究数学的过程中。孟德尔创造性地应用符号体系,并用于表达抽象的科学概念,和应用数学符号研究数学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与他曾在大学进修过数学有关。

数学符号能简洁、准确地反映数学概念的本质。孟德尔用这种方法,也更加简洁、准确地反映抽象的遗传过程,使他的逻辑推理更加顺畅。

5.(1)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进修时,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学习,使他具有生物类型是可变的、可以通过杂交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等进化思想。同时孟德尔还学习数学,使他受到“数学方法可以应用于各门自然科学之中”的思想影响,产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遗传学问题的想法,使孟德尔成为第一个认识到概率原理能用于预测遗传杂交实验结果的科学家。

(2)严谨的科学态度。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是从观察遗传现象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研究方法。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光是豌豆的杂交实验,他就没有局限于对实验结果的简单描述和归纳。

(3)创造性地应用科学符号体系。科学符号体系能够更简洁、准确地反映抽象的遗传过程。

(4)勤于实践。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连续进行了8年的研究,并且对每次实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和规律。

(5)敢于向传统挑战。孟德尔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这是对传统遗传观念的挑战。

五、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教师活动:讲解孟德尔论文发表的过程。

教师活动:讲解表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教师活动:讲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杂交育种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的实例。

五、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三、自由组合定律

四、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五、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单片机实验二实验报告范文第6篇

1. 建立工厂管理数据库

工厂(包括厂名和厂长名)需要建立一个管理数据库存储以下信息:

(1) 一个厂内有多个车间,每个车间有车间号、车间主任姓名、地址和联系电话;

(2) 一个车间有多个工人,每个工人有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和工种;

(3) 一个车间生产多种产品,产品有产品号和价格;每种产品只能由一个车间生产;

(4) 一个车间制造多种零件,一种零件也可能为多个车间制造。零件有零件号、重

量和价格;

(5) 一种产品可由多种零件组成,一种零件也可以装配出多种产品;

(6) 产品和零件均存入仓库;

(7) 厂内有多个仓库,仓库有仓库号、仓库主任姓名和电话。

根据以上需求分析结果,按照下述要求,设计并建立工厂管理数据库。 分析实体及联系,设计E-R图。

 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并规范化到3NF。

 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中基于“企业管理器”建立数据库及相关对象(主

码,外码,索引,约束等)。

 测试数据入库

2. 基于“查询分析器”,完成并保存下述题目的SQL脚本

(1) 建立“工种”是“钳工”的所有职工详细信息的视图;

(2) 建立“车间号”是“CJ01”的钳工详细信息的视图;

(3) 建立使用了“零件号”是“LJ0002”的所有产品详细信息的视图;

(4) 查询使用了“零件号”是“LJ0002”的产品的生产车间号;

(5) 对零件表按照“零件号”建立唯一索引;

(6) 对职工表按照“性别”建立聚簇索引;

(7) 查询“车间主任姓名”是“赵平”的“车间地址”和“联系电话”;

(8) 查询“职工号”是“ZG0001”的职工所在车间的“车间主任姓名”和“联系电

话”;(连接查询实现)

(9) 查询“产品号”是“CP0001”的产品的生产车间的“车间主任姓名”和“联系

电话”;(嵌套查询实现)

(10) 查询使用了“零件号”是“LJ0002”的所有产品的“产品号”,且查询结果按照

“零件数量”降序排列;

(11) 查询使用了“零件号”是“LJ0002”的所有产品的“产品号”和“产品价格”;

(12) 查询使用了“零件号”是“LJ0002”的所有产品的生产车间的“车间主任姓名”

和“联系电话”;

(13) 查询使用了“零件号”是“LJ0002”的产品数;

(14) 查询“LJ0002”号零件装配产品的使用总量;

(15) 查询使用了3种以上零件的产品号;

单片机实验二实验报告范文

单片机实验二实验报告范文第1篇一、实验目的UART 串行通信接口技术应用二、实验实现的功能用两片核心板之间实现串行通信,将按键信息互发...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