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田间试验报告
肥料田间试验报告(精选10篇)
肥料田间试验报告 第1篇
种植示范合作协议
甲方:
乙方:
经双方友好协商,现就甲方在乙方土地上种植示范田的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双方共同遵守执行。
一、甲方义务及权利:
1.甲方在乙方的土地上随机选取亩土地作为示范田,在示范田里的施肥方法由甲方技术人员根据甲方肥料的性能和特点进行施肥。
2.甲方的技术人员在跟踪该示范田的管理活动中,原则上不要求乙方增加在正常田间管理以外的生产资料及工时。
3.甲方保证该示范田的作物每亩产量和品质不低于乙方整块(对比样本)土地的每亩平均水平,并交与乙方示范风险保证金元。若产量低于平均水平,由甲方负责补偿该试验田内的每亩实际收益和乙方整块土地每亩平均收益的差额部分。即(大块土地平均每亩收益—试验田平均每亩收益)*亩,乙方对甲方的示范风险保证金多退少补。
4.为了确保示范公平准确顺利进行,甲乙双方技术人员须对乙方大田和示范田的施肥用量做好记录。
5.甲乙双方技术人员要认真填写记录报告,以供第三方及权威机构验证。
二、乙方义务及权利:
1、乙方保证该示范田的土地能和整块土地种植同样的作物品种和使用权利。
2、乙方保证该示范田作物种植时间和收获及田间管理与乙方的整块土地一样.乙方在大田正常的施肥时要提前告知甲方技术人员,以便甲方技术人员对该示范田的施肥量作适当减施或免施,并做好试验对比记录。
3、乙方要协助证明并确认该试验田上的相关数据和试验结果。
4、在示范期间,乙方要准许甲方带领本公司人员.同行.政府领导.科研单位及新闻媒体参观学习指导等活动。
5、在示范完毕后,通过示范结果,乙方认可甲方产品确实能节约肥料成本增加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并能预防病害效果后,甲方保证优先优惠供应给乙方使用甲方实验所用产品。
三、示范田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即从甲方进入试验田之日开始至乙方整块土地作物收获完毕为止。
面积:随机选取乙方整块大田中的亩。
四、其他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而定,并签订补充协议。
五、本协议双方签字即为生效。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同具法律效力。附件:示范报告及示范方案
甲方:乙方:
甲方代表:乙方代表:年月日年月日
肥料田间试验报告 第2篇
“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
肥效试验报告
按照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肥料登记指南》和《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497--2002)的要求,为验证“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河南省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该试验于2012年3月安排在渑池县陈村乡万寿村刘铁蛋承包田内。土壤类型为褐土,质地中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匀。供试耕层土壤养分:有机质17.9 g/kg,全氮1.04g/kg,速效磷(P2O5)21.6mg/kg,速效钾(K2O)185.6g/kg。前茬作物玉米,亩产420kg。供试作物小麦,品种豫麦49。供试“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腐植酸≥0.3%,N+P2O5+K2O≥20%)由漯河沃尔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设三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40㎡。处理1:常规施肥+用供试肥料100g兑水30㎏,于小麦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喷施,共喷3次;
处理2:常规施肥+与处理1同期喷洒等量清水;
处理3:常规施肥。
试验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施肥为:亩底施45﹪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复合肥50㎏(25-10-10)。试验地小麦于2011年10月8日播种,亩播量12㎏。按试验方案的要求分别于2012年3月15日、4月10日、4月25日进行喷施肥液或清水,6月12日收获。收获时各小区单收计产并同时进行田间调查与考种。试验除按方案要求的喷施肥液或清水外,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小麦田生产。2结果与分析
2.1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小麦成产因素的影响
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改善了小麦的成产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1较处理
2、处理3相比,亩穗数增加0.2万穗、0.4万穗,穗粒数增加0.4粒、0.6粒,千粒重增加1.8 g、1.9g。这说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能够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
表1 田间调查与考种统计表
处 理 1 2 3 亩穗数(万穗/亩)
30.2 30.0 29.8
穗粒数(粒)33.8 33.4 33.2
千粒重(g)44.6 42.8 42.7(注:表中数据为三个处理三次重复的平均数)2.2 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提高了小麦的产量。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1较处理2亩增产23.0 kg,增产率为5.4%;处理2较处理3亩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增产7.4 kg,增产率为1.8%。对各处理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3),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采用PLSD法进行多重比较(见表4),处理1与处理
2、处理3之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2和处理3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表2 产量结果统计表
处 理 1 2 3 Ⅰ 20.5 19.2 18.8 产量(kg/30m)Ⅱ 20.4 19.3 19.1
Ⅲ 19.8 19.1 18.7
平均 20.2 19.2 18.9
2折亩产 处理1比处理2 处理2比处理3 kg 449.7 426.7 419.3
±kg/亩 23.0
±% 5.4
±kg/亩 ±% 7.4
1.8
表3 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处理间 区组间 机 误 总变异平方和 3.05 0.26 0.13 3.44
自由度 2 2 4 8
方差 1.52 0.16 0.03
F 45.70** 3.90
F0.05
F0.01
6.94 18.00
表4 多重比较表
处 理 1 2 3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小区平均产量(kg/30m2)20.2 19.2 18.9
差异显著性 0.05 a b b
0.01 A B B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3小结
3.1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用供试肥料100g兑水30㎏,于小麦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喷施,与同期喷等量清水相比,提高了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平均亩增产23.0kg,增产率为5.4%,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2本次试验结果仅对漯河沃尔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供试肥料样品负责。
试验承担单位: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试验实施单位:渑池县土肥站 试验执行人:(高级农艺师)
(助 农)
报 告 日 期:2012年7月14日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田间试验报告 第3篇
1 试验材料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时间: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
试验地点: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街道新台子村。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地形:温室;土壤类型:草甸土。
前茬作物名称:番茄;品种:日本硬粉;前茬作物产量:5500kg/667m2。
前茬作物施肥量 (kg/667m2) :有机肥2000 (N 27.8;P2O520.4;K2O 34.7) 。
1.3供试肥料
试验肥料名称: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养分指标:N-P2O5-K2O-Mg=18-18-18-Mg (≥1%) 。
剂型:粉剂。
1.4供试作物
名称:小油菜;品种:苏州青。
1.5试验设计和方法
试验处理:
处理一:常规施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供试样品) ;
处理一:常规施肥+喷施清水;
处理三:常规施肥。
田间设计:三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4m2。各处理田间排列示意图如下:
1.6 试验肥料施用方法
试验肥料:蔬菜定植后, 将试验肥料稀释600~800倍液叶面喷施, 连续喷施3~4次。
常规施肥:底施有机肥5 5 0 0 k g/6 6 7 m2。追施冲施肥20kg/667m2。
1.7 田间管理
11月10日播种, 行距15cm, 株距10cm。每小区20垄, 小区面积24m2。定植后各处理按试验设计将试验肥料稀释600~800倍叶面喷施, 每667m2用水量为当地常规用水量, 间隔10天一次, 连续使用3~4次。2014年1月1日小油菜采收结束。其它田间管理措施一致。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对小油菜生育性状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 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后, 小油菜的株高、单株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常规施肥加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处理1与常规施肥加喷清水的处理2和常规施肥处理3相比株高分别增加0.4cm和2.5cm;单株重分别增加4.8g和17.6g。叶色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从田间调查看, 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小油菜株型正、叶色一致、外观漂亮。说明施用弗大量元素水溶肥料能促进小油菜生长发育、改善果实品质。
2.2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对小油菜产量的影响
从产量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不同处理小油菜产量有一定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之间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重复之间差异不显著, 试验可以用来衡量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肥效。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 结果表明, 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与常规施肥和喷清水相比小油菜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因此, 可以证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对小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从对小油菜产量调查表我们可以看出, 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处理1比常规施肥小油菜增产141.7kg/667m2, 增产率为6.86%;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比喷施清水的处理2小油菜增产113.9kg/667m2, 增产率为5.44%。
3 结论
1) 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能明显改善作物生育性状、生长速度快, 改善品质。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小油菜表现叶片翠绿色、品质脆嫩, 无纤维。
肥料田间试验报告 第4篇
关键词:玉米;“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8-20-2
“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可以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落实在猴石农业站的科技示范园区内,土壤为平地白浆土,地块肥力均匀,地势平坦,前茬作物为玉米。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土壤养分测试值
2013年度东丰县气象信息表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为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不设重复。小区面积为40平方米,5垄区、14米长。
四个施肥水平
每个小区的全部磷、钾肥和1/3氮肥做基肥,2/3氮肥做追肥使用。
1.3 田间管理措施
2013年5月6日施肥,5月7日打垄,5月9日播种,至5月22日出齐苗。7月1日追肥。10月15日收获。小区切除边行单打单收,测各处理小区实际单产。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
2 调查记载及室内考种
定点调查记载各处理小区物候期及生育情况,于收获前以小区为单位,隔6株采一穗,共采集20穗玉米,按穗长大小顺序排列,取中间10穗作为样本,风干后对穗长、秃尖、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等进行室内考种,见表1、2。
3 结果分析
由于2013年气候特殊,播种晚,但雨水充沛,温度高,玉米生长发育较快,营养元素供应充足的处理表现较好,产量较高。没施肥的空白处理产量最低,而没施N、P、K的处理2、处理4和处理8产量相对偏低。使P、K较多的处理6、7、10、11等均表现为高产,穗长、百粒重等也相对较高,秃尖较小。
通过三元二次综合效应方程分析可看到,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施肥量亩施N 13.5公斤,P2O5 11.3公斤,K2O 11.8公斤,亩产达1106.6公斤。而效益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呈抛物线规律,亩施N 10.2公斤,P2O5 7.9公斤,K2O 8.6公斤,亩产可达1063.9公斤,虽然不是最高,但效益最高,为最佳施肥量。
4 结语
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N、P、K三元素施用量的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产量构成因素与N、P、K三元素施用量关系密切。
施肥量与经济效益间呈抛物线函数规律,当亩施N 10.2公斤,P2O5 7.9公斤,K2O 8.6公斤,亩产可达1063.9公斤,效益达最大化。
因此,在开展玉米生产中要重视N、P、K的综合施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按最佳施肥量施肥,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赵振彪.2009年玉米肥效试验总结[J].榆林科技,2010.
[2] 韩振锋.玉米“3414”肥料试验结果与分析[J].山西科技,2011,(03).
[3] 赵艳,段海霞,赵咏霞.玉米配方肥料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2009,(05).
[4] 孙玉香,马英江,苗友年,刘聪.玉米校正试验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09,(04).
[5] 巴哈尔·吾守尔,吐尔逊乃·马木提.玉米"3414"试验总结[J].新疆农业科技,2010,(04).
[6] 蒋鲁亭,赵兴会,乔彦彪.渭北旱塬春玉米亩产吨粮关键措施[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2,(03).
[7] 王岩萍.小麦套种玉米平衡施肥研究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09,(03).
[8] 徐冰,谭琪,邰日晶,尹同波,吴家川.瓦房店市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肥效试验[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01).
[9] 陈甫玖,张明,苏荣华,刘先友,傅同良.玉米新品种筑黄3号高产栽培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9,(03).
肥料田间试验报告 第5篇
南京市江宁区土肥站
按照农业部《肥料登记证管理办法》和《肥料肥效试验技术规程》的要求,为了验证南京宁粮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于2013年3月-6月期间安排了此次试验。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地点:江宁区淳化街道,供试土壤为粘性土,肥力中等。
供试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由南京宁粮生物肥料有限公司提供,腐植酸≥30 g/L,N+P2O5+K2O≥200 g/L。
供试作物:小麦,品种为扬麦11。上茬作物:水稻。1.2 方法
本次示范试验共设2个处理。
处理1: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按每亩50 g的用量,使用前稀释600倍,叶面喷施,分别于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各喷施一次,其他施肥及管理措施按当地常规进行。
处理2:清水对照,以同处理1等量的清水进行叶面喷施,喷施次数和时间同处理1,其他施肥及管理措施与处理1相同。
示范试验,不设重复,处理1面积20亩,处理2面积2亩。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
在收获前一周,对试验区小麦进行了产量结构的考察(每个处理随机考察3个点,3平方尺/点),测得理论产量,收货时处理和对照进行单独测产,得到实际产量(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处理1有效穗数比处理2多了1.32万/亩,有效穗粒数增加了1.08粒,千粒重增加了1.82 g,说明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能够改善小麦产量的结构因素。
表1 不同处理下的小麦产量结构
处理 1 2 穗数(万/亩)30.68 29.36
有效穗粒数(粒)
32.65 31.57
千粒重(g)46.74 44.92
理论产量(kg/亩)
468.20 416.36 2.2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在小麦收获时,在两个处理中分别取3个点(4 m2/点)进行产量分析(表2),结果显示,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后,小麦产量可达452.43 kg/亩,比清水对照增加了30.65 kg/亩,增产率为7.27%,说明喷施叶面肥能够有效促进小麦增产。
表2 不同处理下的小麦实际产量
处理 1 2平均实际产量(kg/亩)
452.43 421.78
比对照
± kg/亩 30.65
± % 7.27
2.3 经济效益分析
小麦价格按2元/kg计算,喷施叶面肥的工本费按10元/亩计算,喷施叶面肥后农民净收入增加41.3元/亩,产投比为2.07:1,增收效果明显。
表2 经济效益分析表
处理 1 2 亩产量(kg/亩)452.43 421.78
亩产值(元/亩)
904.86 843.56
增加成本(元)
净增收(元)41.3
产投比 2.07:1 小结
肥料田间试验报告 第6篇
1 试验材料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时间: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
试验地点:沈北新区沈北街道新台子村。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安排在大棚, 试验地块平坦, 土壤类型为草甸土, 耕层质地为棕壤。前茬番茄亩产5500kg, 前茬作物施肥量 (kg/667m2) :有机肥2000 N 27.8 P2O5 20.4 K2O 34.7。
试验地农化性状见表1。
1.3供试肥料
试验肥料名称:远东中量元素水溶肥料。
养分含量:螯合态EDTA钙元素, 钙含量9-10.25%。
剂型:粉剂。
1.4供试作物
名称:番茄;品种:日本硬粉。
1.5试验设计和方法
试验处理:
处理1:常规施肥;
处理2:在常规施肥基础上, 喷施与处理3等量清水;
处理3:在常规施肥基础上, 喷施试验肥料。
田间设计:本试验设三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平米。
各处理田间排列示意图如下:
1.6 肥料使用方法
常规施肥:底施鸡粪2000kg/667m2, 二铵20kg/667m2, 硫酸钾20kg/667m2, 后期分4次追施化肥, 每次追施尿素5kg/667m2, 沃根高钾钙冲施肥6.4kg/667m2, 氨基酸冲施肥2.5kg/667m2。
试验肥料:中量元素肥料从座果期或茎蔓伸长期开始使用1500倍液喷2-4次, 间隔7~10天
1.7 田间管理
2月1日施底肥, 2月6日定植, 2月15日浇缓苗水, 3月19日追肥, 在初花期到结果期习惯施肥区5次追施, 间隔10天追施1次, 追肥量平均分配, 每次追施量相同, 结合灌水冲施;优化施肥区追肥次数7次, 施肥方法同习惯施肥区。3月25日、4月12日667m2用腐霉利悬浮剂1000倍液均匀喷雾药剂防治灰霉病, 20%黑星叶霉唑1000倍液 (1袋兑30kg水) 均匀喷雾防治叶霉病, 3月1日开始绕秧子, 10天一次, 共7次。3月9日至4月25日3~6天一次以“坐果灵”蘸花, 坐果灵每瓶兑水1.5kg, 每667m210瓶, 4月22日打底叶。番茄于2013年5月24日田间调查植株性状。5月1日开始采收计产, 6月15日拔秧。在生育期内, 各处理按试验设计喷施二次试验肥料和清水。小区单采单收, 计实产。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远东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对番茄生育性状的影响
从番茄生育性状调查表可以看出, 喷施远东中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处理3与常规施肥加喷清水的处理2和常规施肥处理1相比, 株高、叶色、果横径、单果重、单株果数、茎粗、根系生长情况等各性状均比处理2和处理1好。处理3植株叶色深绿, 叶片厚大、枝叶繁茂;座果率高, 单果重且大小均匀, 根多且长, 根系生长情况好, 处理2和处理1之间差别不大, 说明施用萃科系列肥海藻肥能促进番茄根系生长发育, 番茄根系发达, 分布深广, 提高番茄产量。各处理的生育性状详见表3。
2.2 远东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从表3产量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不同处理番茄产量有一定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之间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重复之间差异不显著, 试验可以用来衡量远东中量元素水溶肥料的肥效。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 结果表明, 施用远东中量元素水溶肥料与常规施肥和喷清水相比番茄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因此, 可以证明施用远东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对番茄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产量分析结果表明, 施用远东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比常规施肥番茄增产360.2kg/667m2, 增产率为6.5%, 增产幅度较大, 肥料效果明显。处理2和处理1相比差异不显著, 产量略有增加, 增产量为56.7kg/667m2, 增产率为1.02%。
3 结论
1) 施用远东中量元素水溶肥料能改善番茄生育性状, 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根系生长情况好, 果实均匀整齐, 品质优良, 商品性好。主要表现叶色深绿、坐果率提高、果实较大、提高硬度和果重, 经济效益高。
夏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 第7篇
关键词:夏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5-41-02
The Field Experiment on Fertilizer Using Efficiency of Summer Maize
Zhang Ping
(Agricultural Bureau of Qihe,Dezhou 251100,China)
Abstract:The experiment on fertilizer using efficiency of summer maize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using efficiency of nitrogen,phosphate and potash,master the approach of formula fertilization,reduce the use of fertilization and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of fertiliz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mount reduced by 75kg/hm2,while the averag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nitrogen,phosphate and potash increased by 9.13% and the yield increase rate of summer maize was over 5%.
Key words:Summer maize;Fertilizer;Utilization efficiency;Yield
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3年在齐河县晏城镇后甄村、谷楼村、小魏村、安头乡三岔口村、祝阿镇王坊村夏玉米地块进行。试验地块土壤肥力相对均匀,能排能灌,中等肥力,具有代表性。播种前测试5个试验点的平均养分含量为土壤有机质15.2g/kg、碱解氮108mg/kg、速效磷25.5mg/kg、有效钾114mg/kg。试验于6月24日播种,10月5日收获。
2 试验设计
试验设8个处理:处理1常规施肥(N252kg/hm2、P54kg/hm2、K36kg/hm2);处理2常规施肥无氮;处理3常规施肥无磷;处理4常规施肥无钾;处理5配方施肥(N189kg/hm2、P60kg/hm2、K63/hm2);处理6配方施肥无氮;处理7配方施肥无磷;处理8配方施肥无钾。常规施肥处理的施肥量为2013年齐河县200户农户常规施肥调查数据的平均值。试验有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2个大区,每个大区666.67m2,无重复,共8个小区,小区面积150m2,小区间有1m宽走道。除施肥外各小区其它田间管理措施一致。
3 试验材料
玉米品种为登海605。肥料为46%尿素,64%磷酸二铵,18%磷肥,60%氯化钾,14-16-10、28-6-8配方肥。其中,常规施肥区,40%的氮肥、全部磷钾肥作苗肥(5叶期),60%的氮肥做追肥(大喇叭口期)。配方施肥区,苗期施14-16-10配方肥150kg/hm2,追肥28-6-8配方肥600kg/hm2。
4 试验结果
4.1 玉米植株样品的采集、分解、处理 收获前2d,于每个小区中,离开田边,按梅花形选取5个样点,每样点选1株典型样株从茎基部剪断(茎、叶、穗完整),将茎叶和穗分开,穗放入小网袋中,茎叶放入大网袋中,分别在样品袋内外标签上标明小区号、试验地点、采样人、采样时间。称量并记录茎叶、穗风干重,脱粒后,记录籽粒风干重量。各取茎叶、籽粒200g左右的样品,称重、烘干,计算风干样品含水量。烘干样粉碎后,保存,经山东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测定氮、磷、钾养分含量(表1)。
表1 玉米肥料利用率
[处理\&籽粒产量
(kg/hm2)\&茎叶产量
(kg/hm2)\& 施肥量(kg/hm2) \&籽粒养分含量(%)\&茎叶养分含量(%)\&10kg籽粒吸收系数\& 肥料利用率(%) \&N\&P2O5\&K2O\&N\&P\&K\&N\&P\&K\&N\&P\&K\&N\&P\&K\&配方施肥无氮\&7399.8\&8288.55\&0\&60\&63\&1.446\&0.271\&0.408\&1.063\&0.172\&1.485\&2.643\&\&\&\&\&\&配方施肥无磷\&7620.9\&9292.2\&189\&0\&63\&1.451\&0.286\&0.402\&1.083\&0.172\&1.517\&\&1.138\&\&\&\&\&配方施肥无钾\&8062.95\&10120.5\&189\&60\&0\&1.519\&0.291\&0.391\&1.092\&0.174\&1.598\&\&\&2.898\&\&\&\&配方施肥\&8834.7\&11889.6\&189\&60\&63\&1.551\&0.285\&0.416\&1.078\&0.172\&1.559\&3.009\&1.188\&3.045\&37.283\&30.284\&56.346\&常规施肥无氮\&7139.7\&7512\&0\&54\&36\&1.453\&0.278\&0.413\&1.047\&0.173\&1.552\&2.564\&\&\&\&\&\&常规施肥无磷\&7529.4\&8802.75\&252\&0\&36\&1.562\&0.279\&0.412\&1.077\&0.174\&1.569\&\&1.108\&\&\&\&\&常规施肥无钾\&7808.25\&9670.05\&252\&54\&0\&1.457\&0.268\&0.413\&1.110\&0.174\&1.599\&\&\&2.890\&\&\&\&常规施肥\&8403.3\&10918.65\&252\&54\&36\&1.445\&0.275\&0.401\&1.108\&0.171\&1.617\&2.894\&1.141\&3.033\&23.667\&22.913\&49.948\&]
注:以上数值为5个试验点的平均值。
4.2 测产 在小区中随机取3个样点。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在10行中选取有代表性的20m双行,计数株数和穗数,并计算667m2穗数;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隔5穗数1个果穗,共计20穗,测定穗粒数。计算平均产量(表1)。
理论产量(kg/667m2)=667m2穗数×穗粒数×千粒重×85%
4.3 肥料利用率 以常规施肥下氮肥利用率计算为例。结果见表1。
氮肥利用率=(常规施肥区作物吸氮总量-无氮区作物吸氮总量)/所施肥料中氮素总量×100%
常规施肥区吸氮总量=常规施肥区产量×施氮下形成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
无氮区作物吸氮总量=无氮区产量×无氮下形成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
形成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籽粒产量×籽粒养分含量+茎叶产量×茎叶养分含量)/籽粒产量×100
5 结论
由表1可见,在玉米生育期内配方施肥处理5比常规施肥处理1减少肥料折纯用量30kg/hm2,即减少肥料实物用量75kg/hm2左右。配方施肥玉米产量为
8 834.7kg/hm2比常规施肥(8 403.3kg)每hm2增产431.4kg,增产率5.13%,每kg肥料、每kg玉米均按2元计,每hm2节本增效1 012.5元。配方施肥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7.28%、30.28%、56.35%,常规施肥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23.67%、22.91%、49.95%。在配方施肥下,100kg籽粒吸收氮、磷、钾系数为3.01∶1.19∶3.05,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比常规施肥分别提高13.61%、7.47%、6.40%。总之,配方施肥下,施肥量减少75kg/hm2左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平均提高9.13%,增产率超过5%。
肥料田间试验报告 第8篇
一、试验材料方法
⒈示范时间和地点 试验时间:2011年4~10月。试验地点:兴城市沙后所镇农业中心示范场。
⒉示范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地形:平原;土壤类型:草甸土;土壤质地:砂壤。前茬作物名称:玉米;前茬作物产量:600公斤。前茬作物施肥量 (公斤/亩) :氮15.8、磷4.5、钾4.5。
⒊供试肥料 试验肥料名称:喷施宝有机水溶肥料;养分含量:有机质≥80克/升, 氮+磷+钾≥170克/升。剂型:水剂。
⒋供试作物 名称:花生;品种:唐油4号。
⒌试验设计和方法 试验处理:处理1:当地常规施肥;处理2:当地常规施肥+喷施宝 (1000倍液) ;处理3:当地常规施肥+喷施宝 (2000倍液) ;处理4:当地常规施肥处理+清水对照。田间设计:共设4个处理, 三次重复, 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50平方米。10条垄, 行距0.55米, 行长9.1米, 株距0.2米。小区排列如下:
⒍肥料施用方法 常规施肥:每亩底施三元复合肥30公斤/亩, 花期追施尿素10公斤/亩。试验肥料:在花生的苗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各喷施喷施宝一次, 苗期使用浓度为兑清水1000倍液、2000倍液叶面喷施, 花后和结荚期为1000倍液、2000倍液。喷时叶片正反面全喷到, 喷透为止。
⒎田间管理 4月28日整地, 施底肥, 合垄时一次性全部均匀施入。机器单粒点播, 株距6厘米, 每亩播种量13.5公斤, 播种深度3厘米。播种后用10%农基阔锄乳油进行土壤封闭, 开花后多次人拔草, 两铲两。处理2和处理3分别在花生苗期 (6月8日) 、开花下针期 (7月15日) 和结荚期 (7月28日) , 用喷施宝袋装10毫升兑水l0公斤、10毫升兑水2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 共喷三次。7月18日铲一次处理1、处理2、处理4追施尿亲10公斤/亩。6月20日、7月1日、7月17日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加苯虫剂防治花生叶斑病和蚜虫。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⒈不同处理对花生生育性状的影响 花生出全苗后, 6月20日, 喷施宝兑水1000倍液第一次喷施, 7月5日花生盛花期时观察, 喷喷施宝的花生表现抗旱性强, 叶片较对照稍绿, 叶片稍厚。今年7、8月份雨水较勤, 降雨量较每年高, 7月15日喷第2次, 7月23日喷第3次。花期 (7月15日) 追施尿素后, 又逢连雨天, 植株有徒长趋势, 分枝较多。再去观察时, 从表2花生生育性状调查表可以看出, 生育性状差异不再明显。整体来看, 因今年降雨偏多, 花生营养生长旺盛, 但产量并不理想。部分花生荚果还有霉烂和发芽现象。百粒重、百果重低于往年。
⒉不同处理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从表3产量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不同处理产量有一定差异。常规施肥花生产量为181.44公斤, 喷喷施宝1000倍液花生亩产量为192.1公斤, 比处理1增产10.7公斤, 增产率为5.89%;喷喷施宝2000倍液的小区亩产量为189.4公斤, 比处理1增产0.8公斤, 增产率为4.41%, 但与处理2叶面肥产量差异很少。因今年雨水较勤, 喷清水与常规处理产量基本一致, 几乎没有差异。从表4方差分析表来看, 各处理产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⒊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4经济效益分析结果看, 处理1 (对照) 亩产量181.4公斤, 按市场价格8元/公斤计算, 亩产值1451.2元;处理2 (当地常规施肥+喷施宝1000倍液) 亩产量192.1公斤, 亩产值1536.8元, 除去亩投入12元, 喷喷施宝叶面肥比处理1亩增收73.6元。处理3当地 (当地常规施肥+喷施宝2000倍液) 亩产量189.4公斤, 亩产值1515.2元, 除去喷施宝亩投入12元, 处理3亩增效益52元;处理4 (常规施肥+清水) 花生亩产量176.1公斤, 亩产值1408.8元, 与对照相差不多。
三、结论
1. 喷施“喷施宝”叶面肥可提高花生的产量, 亩增产10~15公斤, 亩增加收益5~85元。因今年夏季雨水偏多, 中、后期生育性状差异不明显。
肥料田间试验报告 第9篇
摘 要:为了探讨油菜的氮、磷、钾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搞好湄潭县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指导全县的油菜生产,根据湄潭县农业局土肥站的安排,进行了油菜“3414”肥料田间试验。
关键词:测土配方;湄潭县;黔油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8。
1.2 试验地点
湄潭县鱼泉镇新石村偏岩塘村民组余和家责任田,田名八担。土壤为潮砂泥田,前作为水稻,肥力均匀,光照条件较好,管理方便。海拔高度为800米。
1.3 采取“3414”设计,共14个处理,重复两次,方案如下:
处理名称试验方案(公斤养分/667m2)
1.4 小区设置
每小区面积为30m2,栽苗225株,即5000株/667m2。四周设保护行,处理间、重复间、保护行间隔1m,小区排列图如下:
1.5 施肥时期及养分比例
尿素60%作基肥,10%作苗肥,30%冬至前施用,普钙、氯化钾、硼砂全作底肥,一次性施用。
1.6 栽培管理
(1)育苗:将苗床制作好,浇透水,于2007年9月20日播种。播种后至9月24日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泼清类水三次,即10月1日、20日、30日各一次。间匀苗两次,即10月1日、10日各一次。
(2)移栽:11月2日移栽,施基肥,按行距66.67cm,株距20cm,拉绳等距移栽,每小区栽苗225株,即每667m2栽苗5000株。
(3)大田管理:施肥:基肥于11月2日,移栽时施入尿素60%,普钙、氯化钾、硼砂(0.5公斤/667m2)全部;苗肥于11月13日施入尿素10%,冬至前日于12月10日施入尿素30%。中耕培土除草时间与施肥时间相同。病虫防治,于2008年4月16日甲霜灵防治油菜霜霉病一次。油菜成熟后于2008年5月19日收割。5月30日脱粒验收。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各处理的全生育期变化不大,最短的234天,最长的240天,相差1-6天(见表1)。
2.2 经济性状及产量结构
从表2可知,变化较大。株高在151.6cm至213.8cm之间,第一次有效分枝高度在49.2cm至58.9cm之间,第一次有效分枝数在5.2个至8.4个之间,第一次有效分枝角果数在213个至317.5个之间,空角率在21.5%至9.2%之间,单株总角果数在309个至491.5个之间,每角粒数在15.5粒至20粒之间,单株总角粒数在3638.5粒至8887.5粒之间,千粒重在4.1克至4.81克之间,理论产量在74.59公斤/667m2至213.74公斤/667m2之间,实割产量在53.22公斤/667m2至192.46公斤/667m2之间。
2.3 产量
从表3可知,处理1、2、3、4、5、6、7、8、9、10、11、12、13、14每667m2的产量分别为53.22公斤、 85.22公斤、 142.4公斤、 91.35公斤、 167公斤、 192.46公斤、 171.11公斤、 96.22公斤、 156.11公斤、 186.71公斤、 175.51公斤、 127.67公斤、134.89公斤、 150.22公斤。与处理1比较分别增产60.13%、167.57%、71.65%、213.79%、261.63%、221.51%、80.8%、193.33%、250.83%、229.78%、139.89%、153.46%、182.26%。
2.4 产量结果回归分析
(1)肥料与产品价格(元/公斤)
NP2O5K2PY
5.456.25106
(2) 回归分析结果(Y-产量,N-N,P-P2O5,K—K2O)
①回归方程(X-不显著,*—显著,**—极显著)
将试验数据经计算得结果如下:
方程相关系数(R)0.9946**方程标准误(Sy)7.9123
方程相关系数(R)为0.9946**,表示是极显著相关关系,方程标准误(Sy)为7.9123表示用N、P、K估计y的标准误。B0为不施肥时油菜产量52.8640公斤/667m2。由上可得依变数y与自变数N、P、K肥料用量的关系式(回归方程):y=52.8640+9.6955N+9.7671P+0.1380K+0.0850NP+0.4722NK+1.1076PK-0.5344 N∧2-1.2901 P∧2-0.5719 K∧2.
②回归方程检验(X-不显著,※-显著,※※-极显著)
F大于0.01表明回归关系是极显著相关关系。
③回归系数检验(X-不显著,※-显著,※※-极显著)
结果表明,在回归系数中,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的有BO、N∧2、P∧2、K∧2,呈显著性相关关系的有N、P、PK,其他系数不显著。
④回归方程应用(公斤/667m2)
根据回归方程,求得最大施肥量,最佳施肥量及所获产量如下:
3 小结
综上所述,得出如下试验结果:
(1)不施肥时,油菜产量为52.8640公斤/667m2。
(2)产量与施肥量的关系式为:
Y=52.8640+9.6955N+9.7671P+0.1380K+0.0850NP+0.4722NK+1.1076PK-0.5344 N∧2-1.2901 P∧2-0.5719 K∧2.
肥料田间试验报告 第10篇
关键词:微量元素,小白菜,肥料效应
1 示范概述
受郑州炜轩科贸有限公司委托, 验证其生产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小白菜上的田间施用效果, 为其登记和推广提供依据。
示范时间:2014 年1 月25 日~ 4 月5 日;2015 年1月22 日~ 4 月6 日, 示范地点:江苏省海门市常乐镇常中村, 户主:陆忠德
本示范设2 个处理, 不设重复, 处理1 示范田:常规施肥+ 供试肥料;处理2 对照田:常规施肥+ 等量清水。示范田面积0.33hm2, 对照田面积0.07hm2。其它管理措施保持一致。
1.1供试肥料
郑州炜轩科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产品通用名: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剂型:水剂。主要技术指标:Mn+Zn+B ≧ 100g/L。临时登记号:农肥 (2010) 临字4456 号。市场零售价:2.8 元/300mL。
1.2施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在小白菜生长期每间隔7 ~ 10d喷施1 次, 每次667m2用量100m L稀释800 倍, 兑水80kg, 共喷3 次。
1.3供试作物品种
供试作物:小白菜, 品种:四月蔓。
2 调查与记载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土壤类型:沙壤土, 土壤质地:轻壤, 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16.2g/kg, 全氮1.08g/kg、有效磷25.6mg/kg, 速效钾130mg/kg、PH值8.2。前茬作物:小油菜, 前茬作物每667m2放肥量:尿素20kg。前茬作物每667m2产量:2000kg。
2.2 具体施用时间
2014 年2 月8 日、2 月18 日、2 月28 日;2015 年2月7 日、2 月16 日、2 月26 日
2.3 田间管理
示范田温室小白菜于2014 年1 月24 日整地, 1 月25 日播种浇地, 生长期间浇水并追肥2 次, 每次667m2追尿素10kg, 4 月5 日收获结束。2015 年1 月22 日整地, 1 月23 日播种浇地, 生长期间浇水并追肥2 次, 每次667m2追尿素10kg, 4 月6 日收获结束。
3 结果分析
3.1不同处理对小白菜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示范田小白菜喷施郑州炜轩科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后与对照田相比, 叶色油亮, 叶片大。
3.2不同处理对小白菜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2014 年示范田、对照田各取5 点, 测产结果如下表:
2015 年示范田、对照田各取5 点, 测产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所示, 2014 年处理1 示范田小白菜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喷施郑州炜轩科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比处理2 对照田常规施肥+ 等量清水每667m2增产166.7kg, 增产率6.5%。2015 年处理1 示范田小白菜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喷施郑州炜轩科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比处理2 对照田常规施肥+ 等量清水每667m2增产168.7kg, 增产率6.5%。
3.3分析投入产出比
示范田小白菜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喷施郑州炜轩科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比对照田在常规施肥基础上+ 等量清水每667m22014 年增产166.7kg, 2015年每667m2增产168.7kg, 小白菜市场价格约为3 元/kg, 供试肥料每667m2投入2.8 元, 施肥人工折合30 元, 投入产出比为1 ∶ 15.24。
4 示范结论
肥料田间试验报告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