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综合评价法论文
层次综合评价法论文(精选11篇)
层次综合评价法论文 第1篇
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本文在遵循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原则的前提下, 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如下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见表1) 。
2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构建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是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层次化、系统化的分析方法, 它能够实用有效地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 目前广泛应用于指标权重的确定。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企业创新能力各项指标权重的步骤如下:
(1) 根据表1确立的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企业创新能力层次结构 (如图1所示) 。
图1中B11至B43分别为资金投入强度;人员投入强度;团队强度;B14新产品开发投入额;B15技术购买额;B21创新战略;B22创新机制的效率;B23管理人员的素质;B24企业文化建设;B31专利拥有数;B32自主创新产品率;B33研发项目数;B34对引进的技术的改造;B41专利数量;B42新产品市场占有率;B43新产品销售收入比例。
(2) 根据层次分析结构, 利用专家打分法建立一级B对A判断矩阵, 并用方根法计算权值 (见表2) 。
其中, Bij为Bi对Bj对于A而言相对重要程度的数字化体现。
(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在构造判断矩阵时, 所构造的矩阵通常难于满足一致性, 应将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条件的程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因此, 在计算出最大特征根后, 需要按以下步骤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1) 计算一致性指标; (2) 根据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表查找相应的R.I. (见表3) ; (3) 计算一致性比例。因为C.R.<0.1, 故可以认定该判断矩阵一致性可以接受。
(4) 计算各级指标相对于上一级指标的权重。
由以上计算, 得出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布:W= (w1, w2, w3, w4) = (0.20, 0.13, 0.49, 0.18) ;同理, 可以得出各二级指标相对于其对应的一级指标的权重, 即:
B11、B12、B13、B14、B15的权重分布:
B21、B22、B23、B24的权重分布:,
B31、B32、B33、B34的权重分布:,
B41、B42、B43的权重分布:
各二级指标相对于其对应的一级指标的权重求出后, 仍需要对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 以判断权重分配是否合理。当随机一致性率C.R.<0.1时, 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通过检验, 说明权重分配分配是合理的;否则, 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直到其一致性可以接受为止, 根据计算, 各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均小于0.10, 因此, 可以认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是合理的。
3 企业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在确定企业创新能力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后, 下一步工作是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企业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以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为基础, 它是一种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的方法, 其特点是系统性强, 结果清晰, 适合解决各种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非确定性问题。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企业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的步骤如下:
3.1 建立评价指标集、权重指标集并定义评语集
定义主因素层指标集为, 相应的权重集为W= (w1, w2, w3, w4) , 定义子因素层指标集为Bk= (bk1, bk2, …, bkm) ; (k=1, 2, 3, 4) , 相应权重集为Wk= (wk1, wk2, …, wkm) , 各层因素指标权重分布已在第2步中给出。
定义评语集为。当j=1, 2, 3, 4, 5时分别表示评语为优、良、中、一般、差。
3.2 确定样本对各等级的相对隶属度矩阵R
由于构建指标体系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故指标分为定量与定性两类, 对于这两类指标分别采取以下方式求其对评价集的隶属度:
(1) 定性指标隶属函数。
请若干专家判断某一子因素层评价指标属于哪个等级, 用该评价指标在某等级的人数除以全部评价人数得到该指标对于某评价等级的隶属度, 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ij为某子因素层指标对于第j等级的隶属度j=1, 2, 3, 4, 5, rkij为第k个专家对某个指标属于第j等级的判断值, 其取值为0或1, n为专家人数。
(2) 定量指标隶属函。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 由于各指标单位、量纲以及数量级不同, 首先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按以下公式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对于数值越大越好的指标:
对于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
其中dij为对于某一指标bij的专家评分的平均值, 和分别为bij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则Mij为uij无量纲化后的平均评分值, 。
在求出各指标无量纲化后的平均值以后, 将Mij按以下公式求得子因素指标隶属度:
由此得到子因素的隶属度向量, 再将子因素隶属度向量结合的到模糊评价矩阵R
其中, rij表示子因素指标bij对于第j级评价语vj的隶属度, i=1, 2, 3, …, m;j=1, 2, 3, 4, 5。
3.3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算子可以均衡兼顾所有因素依权重大小, 故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采用加权平均型算子。首先, 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然后由子因素层Bk构成主因素层模糊评价矩阵R=, 再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属于哪一等级作出判断。例如某企业的评价结果为: (0.3661, 0.2171, 0.3410, 0.0075, 0.0023)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0.3661最大, 其对应的评价为“优”, 故可得出结论:该企业创新能力为优。
4 研究结论和局限性
本文首先从系统的角度出发, 根据企业实现创新的过程构建了企业创新能力的2级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确立企业创新能力层次结构,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企业创新能力各项指标的权重, 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企业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 为开展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借鉴。由于精力有限, 没有对该企业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进行实际验证, 后续研究将会把该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到实际的创新型企业中, 并围绕实证部分继续展开。
摘要: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是企业获取发展优势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识别与评价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从系统的角度出发, 根据企业实现创新的过程构建了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创新能力各项指标的权重, 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企业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
关键词: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参考文献
[1]魏江, 许庆端.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结构、度量与评价[J].科学管理研究, 1995, (10) :46.
[2]董岗, 傅铅生.关于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 2004, (9) :33-36.
[3]王立新, 高长春, 任荣明.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 2006:25-129.
[4]王莲芬, 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18-25.
层次综合评价法论文 第2篇
以西北某灌区为例,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首先将总体生态环境评价作为最高层次的`评判对象,将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3个子系统作为第2层次评判对象,将生态环境组成要素如土质、地表水文等8个要素作为第3层评判对象,将水质、植被等15个要素作为第4层次评判对象.模型建立后,对各因素的权重进行了分析,对灌区最后的综合评价是很好,模型分析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
作 者:刘俊民 杨平方增强 马玉峰 作者单位:刘俊民,杨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方增强,马玉峰(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22)
层次综合评价法论文 第3篇
开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综合排序的大幕。中注协规定的方法简便实用, 但存在的重大缺陷是:评价指标只包含总收入、注册会计师人数、注册会计师培训完成率、行业领军人才以及处罚与惩戒五个指标, 信息量较小, 忽略了其他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比如注册资本规模、盈利能力、分红情况、纳税情况、管理人员素质等。这使得评价不够全面。鉴于此, 构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进行排序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20世纪70~80年代产生了多种应用广泛的评价方法, 而20世纪90年代更是现代科学评价向纵深发展的年代, 人们对评价理论、方法和应用开展了多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 (1) 主成分分析法; (2) 数据包络分析法; (3) 层次分析法; (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5) 人工神经网络法。这些评价方法的区别重点在于其进行无纲量化所选用的公式、综合指标的合成方法和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等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 综合评价方法得到了不断发展和改进。本文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来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 希望能提供更为规范和全面的评价。
二、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联用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
1. 建立综合评级指标体系。
本文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及面向未来的原则设计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综合评级指标体系, 具体见下图:
上述指标是约请有关人员, 经过两轮调查问卷整理得到。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运用调查结果, 参考专家意见, 并根据Delphi法和1~9标度法建立准则层对于目标层的判断矩阵A (子准则层对于准则层的权重计算可以依此类推) 。将判断矩阵A的元素按列作归一化处理, 得到矩阵Q= (qij) mm。其中,
(1) 将矩阵Q的元素按行相加, 得到向量:a=[0.699 972.295 24 1.455 53 0.363 25 0.186 01]T。其中,
(2) 对向量a作归一化处理, 即:其中:i=1, 2, , m。求得特征向量W=[0.139 99 0.459 06 0.291 10 0.07265 0.037 20]T。:ωi=ai/ak m k=1蒡
(3) 求出最大特征值。
(4) 进行一致性检验。
首先,
其次, 查表得到R.L指标。对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记作R.L。这些R.L指标的数值是用随机方法构造判断矩阵, 经过500次以上的重复计算求出一致性指标并加以平均求得。
接着, 计算一致性比率, 所以接受判断矩阵A。
最后, 对于各准则层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对各子准则层, 构造子准则层二级指标与其对应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Bi (i=1, 2, 3, 4, 5) , 求出优先权重向量Wi (i=1, 2, 3, 4, 5) ,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具体方法同上。对于准则层B1 (人员素质) , W= (0.637 0, 0.258 3, 0.104 7) ;CR=0.037 0^0.1。对于准则层B2 (财务状况) , W= (0.065 5, 0.512 9, 0.040 6, 0.263 4, 0.117 6) ;CR=0.032 9^0.1。对于准则层B3 (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力) , W= (0.024 8, 0.281 4, 0.045 1, 0.084 2, 0.395 5, 0.169 0) ;CR=0.056 2^0.1。对于准则层B4 (信用状况) , W= (0.309 0, 0.1095, 0.581 5) ;CR=0.003 6^0.1。对于准则层B5 (发展潜力) , W= (0.637 0, 0.258 3, 0.104 7) ;CR=0.037 0^0.1。
3. 确定评语集。
设“V=v1, v2, , vm”是一个评语集合, vm (m=1, 2, , n) 表示由高到低的各级评语。我们将评语设为最优、优秀、良好、中等、差五个等级, 对应百分制区间见表2:
4. 会计师事务所的信用等级划分。具体标准见表3。
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
确定Bi的模糊评价矩阵Ri (i=1, 2, 3, 4, 5) 。首先需要组织n名专家根据事先设定的评语集对各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 然后根据专家评价情况构造出模糊评价矩阵Ri (i=1, 2, 3, 4, 5) 。这里选择了10名专家对二级指标进行评价, 他们具体参照各个信用等级划分标准对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评价。我们选取陕西省西格玛所进行模拟评价, 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 分别列出B1、B2、B3、B4、B5的模糊评价矩阵R1、R2、R3、R4、R5, 然后利用准则层Bi (i=1, 2, 3, 4, 5) 、各个模糊评价矩阵Ri (i=1, 2, 3, 4, 5) 和各个Bi指标的权重计算一级评判向量Pi, Pi=WiRi (i=1, 2, 3, 4, 5) , 则R= (P1P2 P3 P4 P5) T, 即:
利用模糊评价矩阵进行合成计算的综合评价结果为:
其中, 模糊运算采用M (, 茌) 算子, “”表示普通实数乘法。
6. 确定最终评比等级。
首先假设评价结果的隶属度向量K= (k1, k2, k3, k4, k5) , 然后根据S=KPT计算出等级度, 即:
综上, 我们可以判定该会计师事务所处于“A+”这个等级。
同理, 还可分别计算出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综合得分, 从而形成会计师事务所的等级排序。
三、结语
只有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才能增强会计师事务所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扩大会计师事务所评价结果的信息量, 提高评价系统的灵活性。监管部门利用成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对外公布, 给市场传递一个有关执业质量的信号, 这样会促使会计师事务所提高自身服务质量, 改善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的需求者 (社会公众) 与供给者 (会计师事务所) 之间的信息失衡状态, 更有效地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这对净化我国证券市场环境, 促进我国证券市场朝着健康、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评估机构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指标体系能否真正建立。必须要有一些守法、诚信的评估机构, 它们是以自身的信用和必要的资本承担经营责任, 以独立、客观、公正的第三者身份为社会各界提供信息服务。因此, 评级机构不能是具有执法者身份的政府机构, 其要按照“政府指导, 市场运作”的思路运行。从长远来看, 应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 可以由第三方征信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行, 即通过竞标和专家评审, 选择资质较好的、具备相应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几个资信评估中介机构作为评估机构, 并通过公平竞争, 由它们负责向社会提供会计师事务所的评定服务。
现阶段的评价应采取单位自评与主管财政部门组织审查评定相结合的办法。具体由财政部门给出统一的考核指标, 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考评并上报相关资料, 然后由省注协组织专家进行审核,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抽检以验证考评结果的真实性, 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排序。
参考文献
[1].钟和.中注协发布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6;11
[2].陈衍泰, 陈国宏, 李美娟.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研究进展.管理科学学报, 2004;7
[3].张佳, 姜同强.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评述.管理观察, 2009;6
层次综合评价法论文 第4篇
水泥企业经济效益的模糊多层次综合评价
通过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了综合评价的.层次结构,建立了模糊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模糊合成运算,将复杂的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综合评价问题转化为定量指标,从而能更科学地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
作 者:吴恒金 吴贤贤 作者单位: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51刊 名:中国水泥英文刊名:CHINA CEMENT年,卷(期):“”(8)分类号:F4关键词:经济效益 指标体系 结构模型 综合评价
层次综合评价法论文 第5篇
关键词:物流中心 选址 模糊综合评价
0 引言
盐城地处江苏沿海中部,是江苏土地面积最大、人口第二的省辖市,是江苏沿海开发“三极一带”中的重要一极。盐城通江达海,拥有国际机场、新长铁路、高速公路、对外港口,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2006年盐城市政府提出,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打造盐城市现代物流中心,将其打造成盐城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那么,现代物流中心怎么建,建在何处?这个战略规划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前期规划科学,论证充分,一个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投资50亿元,辐射整个苏北地区的物流中心和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物流集结点正在盐城市市区北侧迅速崛起。
1 物流中心选址方法分析
物流中心是指位于枢纽或重要位置的关键地段,它的位置选址如果得当,可以有效节省费用,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协调与配合,物流中心的好坏,关系到整个物流行业的进程,具有完善的物流环节,能实现物流集散和控制一体化运作。
目前,国内外关于物流中心选址问题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许多模型方法已经被用来解决物流管理中选址的实际问题,如重心法模型、鲍姆尔-沃尔夫法、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启发式方法等定量选址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特征是把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费用作为目标函数,在一定的物流服务水平下,根据不同的算法和模型求得物流成本最优解或满意解,以获得选址方案。然而由于物流中心入住企业规模、数量,以及相关参数如运输时间、建设成本、需求数量等,随着时间而变化,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此上述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定量选址方法在使用上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那么,是不是定性分析方法就很好呢,其实也有不足之处。如,专家评价法、因素评价法等定性评价方法由于权重确定人为因素较大,往往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以弱化人为因素,但是层次分析法要求层次结构系统中的各因素相互独立,而对因素量化评价时,因素间的相对区分度实际上很难准确把握,且当因素较多时容易出现两两比较前后矛盾、一致性检验差的情况,需要反复调整初始比较值,因而操作比较复杂,客观性差。针对这些不足,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盐城市现代物流中心进行选址评价。它是一种结合专家评价法和模糊数学方法的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以盐城市为例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它是一种适合于物流中心选址的建模方法。特别是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下面以盐城市现代物流中心选址为例予以介绍,其通过研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合理的物流中心位置。
2006年盐城市政府提出建设现代物流中心,规划部门根据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锁定现代物流中心建在盐城市区北侧,问题是具体建在市区北侧什么位置,政府规划部门根据盐城市区北侧交通、土地资源等状况,选定A-圩洋、B-丰民、C-新丰、D-盐湾、E-龙桥、F-北闸等6个候选地块供专家组确定。专家组依据候选地的环境、交通、公共设施等若干因素,根据物流中心选址适应性、协调性、经济性、战略性原则,按属性将影响物流中心建设的若干因素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自然条件、经营环境、交通运输、土地条件、公共设施指标,作为物流中心选址方案的主要因素;第二层次是对第一层次有关指标进行进一步评价而细分的因素集;第三层次是对第二层次有关指标进行进一步评价而细分的因素集。这样影响物流中心建设的多个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就建立起来了,然后,运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各层级指标的权重,得到各级指标模糊评价权重。见表1。
由此可知,盐城市区北侧6块候选地的综合评价结果顺序为:C、A、B、E、F、D。其中较高估计值的地块C-新丰就是要选择的相对最合理的物流中心位置,其次是A-圩洋、B -丰民。最后经专家反复认证决定盐城市现代物流园区选址在C-新丰与A-圩洋两村开放大道东西两侧20平方公里范围内。
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物流中心选址,把评价因素分为三层,也可进一步细分为多层。这种多层次评价方法由于对权重集进行归一化处理,采取加权求和,然后将结果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决策者只要从中选出估计值较高的地块或估计值较高和次高的结合部地块作为物流中心建设用地即可。
3 结语
本文在分析物流中心选址过程中单纯使用定量选址方法或定性选址方法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结合盐城市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定位,依据现代物流及城市规划原理,采取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出了盐城市现代物流中心较理想的建设位置。该方法评判结果较为准确、合理,且简单可行,能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客观反映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徐广妹,张耀荔.物流系统运作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21-123.
[2]董维忠.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77-79.
[3]丁立群,李永周.基于模糊评价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2:101-102.
[4]张潜.物流运筹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7-39.
层次综合评价法论文 第6篇
微电网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 供能装置和负荷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1]。作为一种复杂网络,微电网必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2]。对微电网进行风险评估有利于探明这些薄弱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措施,为微电网的优化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电网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有状态枚举法、蒙特卡洛法、模糊评价法、人工智能法。参考文献[3] 提出了城市电网风险评估模型,并利用状态枚举法对系统状态进行抽样计算与分析;参考文献[4] 提出了基于分散抽样蒙特卡洛算法的含风电发输电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参考文献[5] 介绍了智能电网风险的综合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AHP) 与模糊评价法相结合对我国智能电网风险进行了分析;参考文献[6] 分析了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风险模型,应用模糊神经网络对电力系统连锁故障进行了风险评估。可以看出,目前的评估手段主要用于大电力系统,而微电网在规模、结构、保护系统等方面与大型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亟需在传统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微电网的特点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本文立足于微电网风险评估,通过分析微电网的风险因素,建立了微电网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融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借助该模型对微电网的安全风险做定量评估,分析各风险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以及微电网系统的整体风险级别。
1 评估基本原理
风险评估涉及许多指标因素,且难以对每个指标的评价量化,可采用模糊语言给出不同程度的评价值,最后将评价值进行综合,这种方法称为模糊综合评价法[7,8,9]。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微电网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如图1 所示,首先建立微电网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其中各指标权重值,然后建立评价集,最后进行多层次模糊评价,将评价结果结合评价集获得各指标的风险等级。
1.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记A={A1,A2,…,An},其中A代表微电网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将A ={A1,A2,…,An} 称为第一层结构模型,Ai是其中第i个一级评价指标;将Ai={Ai1,Ai2,…,Aim}(i =1,2,…,n ) 称为第二层结构模型,Aim是其中第m个二级评价指标;将Aik={Aik1,Aik2,…,Aikp}(k=1,2,…,m) 称为第三层结构模型,Aikp是其中第p个三级评价指标。
1.2 各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主要包含判断矩阵的构造及权重向量计算。
1.2.1 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表示本层有关元素相对于上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为使比较结果定量化,文中采用1 ~9 标度法,其中数值选取含义如表1 所示。
1.2.2 确立权重
根据所构造的判断矩阵,只需求出最大特征值λmax对应的特征向量即可,该特征向量便是对应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
1.3 建立评价集
对每一个指标都需进行等级评定,假设可以分为k个等级(k一般取4 ~ 9 之间的数值)。记评价集V={V1,V2,…,Vp}。
1.4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1.4.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先对微电网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第三层结构模型Aik(i =1,2,…,n ;k =1,2,…,m ) 进行单因素模糊评价。由于因素集Aik中l个子因素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先利用专家征询法得到Aik的权重向量Wik=(wik1,wik2,…,wikl)。wikr(r=1,2,…,l) 可称为Aikr(r=1,2,…,l) 对Aik的隶属程度。确定隶属程度后,接下来确定Aikr对应评价集Vq(q=1,2,…,p) 的隶属关系rab(a=1,2,…,l ;b =1,2,…,p )。根据专家投票结果,可得到Aik(i =1,2,…,n ;k =1,2,…,m ) 的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为:
作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式中,“○”为模糊合成算子。
根据上述方法,可构造出第二层结构模型Ai的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Ci=(Ci1,Ci2,…,Cim)T。
1.4.2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对于第二层结构模型Ai={Ai1,Ai2,…,Aim},由Ai的权重向量Wi=(wi1,wi2,…,wim),再根据Ai的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Ci=(Ci1,Ci2,…,Cim)T,作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由此构造出总模糊评价矩阵D=(D1,D2,…,Dn)T。
1.4.3 三级模糊综合评价
对于第一层结构模型A ={A1,A2,…,An},由A的权重向量W=(w1,w2,…,wn),再根据总模糊评价矩阵D=(D1,D2,…,Dn)T,作三级模糊综合评价:
其中,eq(q =1,2,…,p ) 分别与评价集V中的评价等级相对应,则对所求矩阵E =(E1,E2,…,En) 便可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微电网安全风险的最终评估结果。
2 实例分析
以某地微电网系统为例,此系统含有四个分布式电源,并配备有相应储能设备、能量变换装置、保护系统、模拟可控负载以及微网SCADA监控系统等。首先建立微电网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4位专家对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初步判断,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层模型的权重向量,然后采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法结合专家意见进行评估,得到微电网安全风险的最终评估结果。
2.1 微电网风险指标体系
微电网所存在的安全风险类型可分为微电网结构风险、运行风险、技术风险,初步建立指标体系如图2 所示。
2.1.1 结构安全风险
从微电网结构安全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风险:(1) 内部网架结构风险。内部网架结构是微电网稳定运行的物理基础。网架结构设计中不能正确根据电压等级分层以及根据供电负荷密集程度分区会影响分布式电源的正常运行,另外,高低压电磁环网结构出现问题会引起负荷转移并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扩大,也应予以考虑。(2) 主要组成部分风险。微电源、储能装置、负荷是微电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配置直接受微电网规模的制约。微电网中风、光等多种分布式电源受外界环境影响不一,不合理的电源结构会带来风险。储能装置在并离网切换时提供紧急功率支撑,并缓解间歇性分布式电源对微电网产生的影响,必须保证储能装置具有足够的补偿能力。负荷本身具有波动性,会使微电网的电压、功率、频率等产生波动。冲击负荷可能带来电压闪变、热冲击、绝缘老化等问题,影响微电网运行安全。(3)重要电力通道风险。电力通道连接送电端和受电端,是电能输送的载体。通道的输电能力和可能出现的故障都会对微电网安全造成影响。
2.1.2 运行安全风险
微网运行时主要考虑以下两方面的风险影响(:1)自身风险。微电网具有并网、孤岛两种运行模式,两种模式转换时系统频率、电压、功角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可能会产生安全风险。此外,可能发生的非计划孤岛现象是一种非计划且不受控制的运行状态,其会导致微电网脱离监控从而给运行带来了高隐患。微电网运行中,受过载、热冲击等可能会使相关设备运行可靠性降低,影响微电网的安全运行。另外,微电网中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带来的谐波畸变等问题可能会给微电网中通信系统造成干扰。(2) 外界影响风险。微电网运行中人为操作不当以及错误都可能给微电网安全运行带来风险。另外,微电网所处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都会对微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2.1.3 技术安全风险
在微电网技术安全方面,主要考虑以下风险(:1)保护技术风险。由于大量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的接入,使微电网保护装置在选型、配置方面有别于传统的电网保护。同时,由于微电网具有双向潮流以及并、离网两种工况下短路电流差异较大的特点,对保护技术又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问题可能会使保护系统出现故障定位能力降低、误动作等一系列问题。(2) 管理技术风险。微电网管理技术主要为监控技术和能量管理技术。监控技术负责对微电网的发电、储能、负荷情况进行监控,监控故障会使运行人员不能准确掌握微电网运行情况。能量管理技术主要对分布式发电和负荷进行预测,预测偏差过大会影响调度执行,从而影响微电网运行。
2.2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由图2可知第一层结构模型A={A1,A2,A3};第二层结构模型A1={A11,A12,A13},A2={A21,A22},A3={A31,A32};第三层结构模型A11={A111,A112,A113},A12={A121,A122,A123,A124,A125},A13={A131,A132},A21={A211,A212,A213,A214},A22={A221,A222},A31={A311,A312,A313},A32={A321,A322,A323}。
采用层次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关键是判断矩阵的构造,4 名专家对各层模型内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按照AHP的比例尺度( 见表1) 得到指标间的判断矩阵。通过对4 位专家构造的判断矩阵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每层模型的判断矩阵,并求解各判断矩阵得出相应的权重向量,最终结果如表2~表12所示。表2 ~表12 直观显示了微电网安全风险体系中各指标的风险重要性程度。由表2 可知在微电网主要三大安全风险中结构安全的权重值最高(0.637 0),是最主要的安全风险。另外,由表6 可知网架结构权重值最高(0.705 9),在结构安全风险中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微电网结构设计中相关机构首先就应考虑网架结构部分的设计及完善。其余指标的权重关系均可根据以上各表进行类似分析。
2.3 综合评价
记风险评价集V={V1,V2,V3,V4,V5}={ 高,较高,中,较低,低},其中Vi(i =1,2,3,4,5) 表示风险等级。
对第三层结构模型Aik进行单因素评价,由10位专家组成的评价小组,用投票的方法,得到相应的单因素评价矩阵。根据投票结果,再综合各单因素的权重向量,可组成微电网风险综合评价结构表,如表13 所示。
根据式(2) ~ (3) 作一、二级模糊评价求得总模糊评价矩阵为:
将D代入式(4),得三级综合评价为E=(0.177 0,0.205 8,0.247 1,0.225 9,0.143 3)。如果将评价集V =( 高,较高,中,较低,低) 中的高、较高、中、较低、低分别设为100 分、90 分、80 分、70 分、60 分,那么微电网安全风险评估的最终得分为C=(0.177 0 0.205 8 0.247 1 0.225 9 0.143 3)(10090 80 70 60)T=80.401 分。说明此微电网系统安全风险为中等水平,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有关部门仍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微电网整体的安全性。
3 结语
本文针对微电网的安全风险评估,建立了微电网风险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融合层次分析法及模糊评价法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直观显示了微电网中三大主要风险的重要性程度,同时也得到了三大主要风险相应子指标的重要程度排序。另外根据最终评估结果可知目前微电网系统安全风险为中等水平,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参考文献
[1]方正,郑晓庆,徐涛.一种独立微电网及控制策略研究[J].电工电气,2015(4):19-22.
[2]Kundur P,Paserba J,Ajjarapu V,et al.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Power System Stability[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04,19(2):1387-1401.
[3]魏远航,刘思革,苏剑.基于枚举抽样法的城市电网风险评估[J].电网技术,2008,32(18):62-66.
[4]蒋程,刘文霞,张建华,等.含风电接入的发输电系统风险评估[J].电工技术学报,2014,29(2):260-270.
[5]曾鸣,陈英杰,胡献忠,等.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我国智能电网风险评价[J].华东电力,2011,39(4):535-539.
[6]吴旭,张建华,吴林伟,等.输电系统连锁故障的运行风险评估算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32(34):74-82.
[7]吴国伟,袁志慧,徐成杰.基于模糊理论整流变压器可靠性的分析[J].电工电气,2012(10):21-24.
[8]武宏波,胡静.改进模糊运算方法及在电力系统风险评估的应用[J].中国电力,2012,45(5):52-56.
层次综合评价法论文 第7篇
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涉及教学内容更新、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已由单一的教学单位转变为教育研究、教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和试验田,教学理念科学、教学方法先进和教学手段创新,是高校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对于教学改革项目管理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丰富教学改革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等内容建设,而对项目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
1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一种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非定量事件进行定量分析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在解决具有复杂因素的技术、经济、社会问题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首先,将研究对象进行层次化分解,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相应决策实施所期望的目标,将研究对象分解为不同的影响因素,并按照影响因素间的隶属关系、相关性和属性,把各种因素按不同层次进行聚集组合,建立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层次分析法,实质上是将研究对象(问题),转化为一种根据最低层次相对最高层次(总目标)的优劣比较,将问题进行排序分析的过程。在层次分解过程中,通过主观判断和推理的紧密联系,对决策者的推理过程进行了量化描述,因此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能够表征了决策思维过程中分解、判断、综合的基本特质。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总体评价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其评价结果以一个模糊集合表示,而非绝对地肯定或否定,适合解决各种非确定性问题。
2理论建模
2.1层次结构模型
2.1.1判断矩阵
将教学改革项目管理问题分解为元素,并按照元素属性和关系分成三个层次:
(1)最高层,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只有一个元素,又称为目标层;
(2)中间层,包含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如所需考虑的准则、子准则,又称为准则层;
(3)最底层,包括了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
对每一层次内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分析判断,并进行量化处理,通过一定的标度数值表示,构成判断矩阵A
其中aij取值如表1和表2所示。
2.1.2权重向量计算
判断矩阵A=[aij]n×n,如对任意i,j,当k=1,2,…n,aik=aij·ajk,A则为一致性矩阵。参照一致性矩阵的性质,有求权重向量的方法。
(1)对A每行诸元求和,有
规范化后得权重向量
(2)求取判断矩阵A各行诸元的几何平均,则有
规格化后得到权重向量为
2.2模糊评价模型
为进一步对教学改革项目进行综合评价,需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模步骤通常如下:
(1)确定参加评价的对象,获取评价对象集X={Xk}(k=1,2,3……n)。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取能够表征评价对象特性的特征值,并获取各特征值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参数,因此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特征参数有机整体。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指标集U={ui}(i=1,2,3……n)。
(3)根据评价对象的特性,确定评价等级,并量化评价等级的对应标准。上述标准的集合,称为评语集V={vj}(j=1,2,3……m)。评价等级通常为5~7个等级,评价标准随评价等级的划分而相应地确定。
(4)对每个因素进行独立评判,从而得出变换矩阵R={rij}。rij的值可通过经验查表或同行评议统计确定。
(5)建立评判指标的权数分配集A={ai},对单一因素ui在总评判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或者影响能力机进行量化处理。权数ai表征了每个因素(指标)ui对综合评判的能力和贡献程度。
(6)根据上述数据集,进行综合评判,求得最终综合评判结果B。
3实例与计算
2015年,某大学在教学改革项目中的投资情况如表3所列。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改革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三个层位为:
(1)总目标(V):对教学改革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2)第一级评价因素:U1,U2,U3,U4,U5
(4)第三级评价因素:u1,u2,u3,u4,u5,u6,u7,u8,u9,u10,u11,u12,u13,u14,u15,u16,u17,u18,u19
首先进行一级指标量化处理,构造判断矩阵A
其中U1,U2…U5分别代表项目立项、项目阶段(中期)检查、项目结题评审、教学应用效果、人才培养效益等五个一级评价指标,打分的规则参考表1和表2。
然后对每个下一级指标构建判断矩阵
其中U11、U12、U13、U14、U15分别为项目组成员、立项依据合理性、资金申请额度相符度、项目进度安排科学性、预期成果等五方面的评价指标。
其中U21、U22分别表示资金阶段性使用情况、阶段性成果的评价指标。
其中U31、U32、U33分别表示专家评议、研究成果应用、预期目标完成度等三个评价指标。
其中U41,U42表示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评价指标。
其中U51、U52分别表示学生满意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持久性效益的评价指标。
根据量化处理结果,有
指标权重向量W=(0.106,0.179,0.167,0.259,0.29)
同理求得A1~A5的权重向量,分别为(0.069,0.125,0.177,0.334,0.296)、(0.73,0.27)、(0.229,0.35,0.421)、(0.408,0.592)、(0.357,0.643)。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隶属度计算公式,结合上述各指标权重计算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通过上述分析实证研究结果可发现,2015年,该大学的教学改革项目总体情况良好。但是从立项、中期检查以及结题评审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存在项目管理过程缺乏监督和指导,从而导致项目质量偏低。因此,应加强过程管理,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管理体系。
4结论
对教学改革项目实施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是提高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水平、促进教学改革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方法。首先,介绍了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然后建立教学改革项目层次结构模型和模糊评价模型。最后,利用该方法对某高校某年的教学改革项目进行了综合评价。计算实例表明,基于该方法的综合评价结果客观真实。
摘要:提高教学改革项目管理质量,是高校有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本文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教学改革项目层次结构模型;然后,以某高校某年的教学改革项目过程管理为例,计算得到各指标权重值。计算实例表明,该评价方法能够应用于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综合评价结果客观真实。
层次综合评价法论文 第8篇
住宅区位,不仅仅是指住宅在城市区域(空间)中所坐落的地理位置,而且包括由该位置出行的便捷程度(即通达性),以及居住在该位置所获得的非经济方面的满足程度。国内外关于居住环境评价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但主要研究集中在人居环境的评价和分析,较少涉及到居住环境的区位评价。
区位优势度可以理解为住宅所在的地理位置在交通、环境、生活、教育、安全等方面的客观优越程度,及其所能带给居民的主观满足程度。影响住宅区位选择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地理位置;(2)交通环境;(3)自然环境;(4)生活环境;(5)社会人文环境。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参考相关的住宅区位评价方法,本文对住宅区位优势度的评价应采取主观打分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当地居民的住宅区位需求趋向,确定影响居民购房选择的主要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AHP)法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权重);最后采用多层次综合评价法构建住宅区位优势度的评价模型。
三、实证分析
(一)研究区域界定
厦门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濒临台湾海峡。本文的研究区域范围以厦门本岛为主,包括思明区和湖里区。
(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根据对居民购房影响因素的分析,选取几个主要因素设计了厦门岛购房区位选择问卷,并选取不同的人群做了抽样调查。建立的评价指标结果如图1。
(三)AHP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根据选取的评价指标,做出层次分析法的专家打分矩阵表。由于条件限制,本文只能选取了10名在校研究生来进行打分,然后采用yaahp (V0.5.2)来计算指标权重,最终选用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打分,得到指标权重汇总结果。
(四)基于GIS空间分析的评价过程
1. 数据获取
本文以2012年厦门岛地图为底图,借助Arc Map软件和Googleearth软件对厦门岛地图上的城市道路、公交站点、公园绿地、海岸线、水体、商业街、购物中心、学校及医院等地理要素进行数字化提取。其中:教育设施的数据来源于厦门市教育局官方网站,选取了在录的27所中学,并按照重点、普通进行等级分类;小学选取了在录的57所,并按照重点、普通进行等级划分;幼儿园选取了在录的105所,并且按照公立、私立进行划分;商业设施的数据来源于用地现状图,按照市级和区级进行等级划分;医疗设施的数据来源于厦门市卫生局官方网站,选取了在录的19所医院,并按照市属、市管和区属进行等级划分。为提高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还结合国家地理信息测绘局的天地图网站对地图上的信息进行核查和补充;出于城市动态发展的考虑,本文还对厦门市规划建设中的地铁线路进行了绘制。
2. 单因素分析评价
如图2所示。
地理位置综合评价。所处地理位置根据距市中心的远近和所在区在整个城市的重要性加以确定。设置相应的缓冲距离,进行缓冲分析,得到两张栅格(50m50m)评价图,然后进行加权叠加,得到所处地理位置综合评价图。
交通便捷度评价。交通便捷度根据距交通干道、规划地铁线和公交站点的远近加以确定。分别设置相应的缓冲距离,进行缓冲分析,得到交通干道评价图、公交站点评价图和规划地铁线路评价图,进行加权叠加,得到交通便捷度评价图。
环境适宜度评价。得到绿地滨水评价图、交通噪声污染评价图、海岸线评价图及环境适宜度综合评价图。
生活便捷度评价。得到教育设施评价图、商业设施评价图、医疗设施评价图及生活便捷度综合评价图。
(五)综合总评价
将所在地理位置评价图、交通便捷度、环境适宜度和生活便捷度加权叠加,得到厦门岛住宅区位优势度的综合评价图(如图3所示)。由红色区域到黄色再到绿色区域,住宅区位优势度逐渐递减。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打破以往先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评价单元的做法,把研究区域作为一个整体,采用GIS空间分析中的缓冲分析、栅格运算、加权叠加等方法对厦门岛住宅区位优势度进行实证研究。从得到的厦门岛住宅区位优势度综合评价图可以看出,厦门岛内住宅区位优势度具有单核心圈层扩展的特点,以厦门市中心(筼筜湖及市政府周边区域)为核心向周边区域扩展,思明区(尤其是老城区)的整体住宅区位优势度明显高于湖里区。
层次综合评价法论文 第9篇
由于监事会是国有资产控制人的派出机构,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对派出监事的考核评价一直以来以定性指标为主, 考评内容空洞、缺乏可操作性, 不能切实、客观地反映派出监事会及监事的履职情况和工作效果。如何建立一套与派出监事会及监事相适应的绩效考评体系, 使监事会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 是派出监事会制度的重要环节。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 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 (T.L.Saaty) 正式提出的。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可通过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 把一些定性和半定性的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计算, 从而解决了难以抉择的评价问题。
2.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集合理论 (fuzzy sets) 的概念于1965年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查德 (L.A.Zadeh) 教授提出, 用以表达事物的不确定性。该方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 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 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作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 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 适合解决各种非确定性的问题。
派出监事会及监事评价体系的建立
笔者结合某公司对派出监事会及监事的绩效考评体系, 对公司派出监事会、监事会主席和监事履行工作职责情况进行客观评价。考核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以年度为考核周期。年度考核评价结果采用百分制量化方式计算。监事会主席作为监事会的核心, 为便于考核, 将对监事会主席的考核视为对该监事会的考核。基于评价体系对监事会主席和监事的考评内容, 设立6个一级指标。
1.监事会制度建设情况
该指标是反映监事会主席履行监事会组织建设职责的情况, 包括:监事会内部管理及工作制度是否健全, 如议事方式、表决程序和文档管理等;思想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制度的完善情况。
2.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 工作计划。如子公司重大事项报告, 半年和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对派驻子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报告的完成效率和质量等。
(2) 专项检查。如年度考核期内开展财务风险体系、内控制度建设、内控合同管理等专项检查完成的情况。
(3) 评价与研究。如对年度重点工作项目的评价和后评估。
3.个人情况
(1) 个人道德品质。如具备正直的品格和强烈的责任心, 合法、合规地履行监督职责;成熟、自信和高业绩的标准。
(2) 专业性。如熟悉财务、企业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丰富的行业知识和有远见的战略眼光;高效的沟通技巧和灵活应变的能力等。
(3) 专职性。独立于派出子企业, 不兼任其他职务。
4.落实岗位工作职责情况
(1) 4个监督职责。一是监督子企业贯彻执行公司战略、方针、政策和思路的情况;二是监督子企业治理体系运行的合规性和有效性;三是监督子企业管理制度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四是监督子企业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3个评价职责。一是评价子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二是评价子企业决策层和经营层的履职情况;三是评价子企业经营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3) 1个排查职责, 即排查子企业可能存在的重大经营风险与隐患, 并提出防范与控制建议。
5.各种会议制度履行情况
(1) 召集召开会议。主持召开监事会会议, 检查监事会决议实施情况, 签署监事会报告和其他重要文件。
(2) 列席会议。列席子企业董事会和经营班子会议, 了解企业重大决策, 并独立、审慎地发表意见。
(3) 会议出勤。应参加或列席会议的出勤情况。
6.其他事项的完成情况
(1) 制度创新。派出监事会运行机制有所创新, 较以前运行更加高效、程序更加严谨;对董事会考核评价体系突破创新, 引导监督董事会决策更加科学。
(2) 组织纪律。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 能保质保量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3) 履职时间。在所任职企业, 每月累计工作时间不少于十个工作日。
派出监事会及监事评价指数的分析
1.评价指标体系的说明
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总指标, 即综合评价指标;第二层级是结构指标, 包括按照监事会制度建设情况、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个人情况、落实岗位工作职责情况、各种会议制度履行情况、其他事项完成情况, 设为X1、X2、X3、X4、X5、X6, 这6个指标为一级指标;第三层级共17个分析指标, 分属二级指标。指标内容如表1所示:
2.利用层次分析法 (AHP) 分层确定指标权重
(1) 设结构指标Xi (i=1, 6) , 所属分析指标Xj (j=1, , 12) 。
(2) 按照1~9比例标度法, 应用AHP构造判断矩阵Ai。1~9尺度如表2所示:
根据1~9尺度对这6个结构指标的重要性设定, 生成重要性矩阵Ai。
(3) 用本征向量法求解ω和λmax。近似计算方法为:Ai矩阵中每行元素连乘并开n次得到ωi。计算分层ωi权重向量, 由公式ωi=ωi÷Σωi求得:ω1-6=1, 2.72, 1, 1, 1, 0.37;ωiT= (0.141, 0.384, 0.141, 0.141, 0.141, 0.052) T。
3.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综合得分
(1) 设定一级指标集Xn={X1, , X6}, 二级指标子集Xnk={X11, , Xnk}。
(2) 评价语V={V1, , Vp} (优秀, 称职, 基本称职, 不称职) 。
(3) 通过派出监事会领导小组 (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相关考核职能部门、监事会主席、监事共同讨论确定二级指标子集权重。如X11, X12可由考核部门和公司党委通过日常考核评议确定打分。X21, X22, X23可由考核部门根据派出监事会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确定打分。X31, X32, X33可由领导小组评议打分。X41, X42, X43可由考核部门根据日常考核, 结合所任职子企业决策层和经营层评议结果确定打分。X51, X52, X53可由考核部门根据日常考核, 结合派出监事会会议记录确定打分。X61, X62, X63可由领导小组和考核部门评议打分。
通过上述评分结果, 确定一级指标集Xn和二级指标集Xnk的权重, 如表3所示。
(4) 构造Xnk到v上生成评价矩阵Rk={R1k, , V6k}。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注:最高权重单项大于或等于0.5按最高单项评价, 小于0.5按次高权重单项评价)
(5) 设各评价等级分数集F= (f1, f2, f3, f4) = (100, 80, 60, 40) , 而总指标I的综合评价向量为I=ωTRk{a1, , ap}。因此, 得出评价分数指数得分 。由上述公式推得计算式为:
所以求得Z=1000.5065+800.3013+600.1421+400.0501=85.30
(6) 评价结果。考评结果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总分≥90分为优秀, 75总分<90分为称职, 60分总分<75分为基本称职, 总分<60分为不称职。该监事会主席综合评价得分85.30分, 评价结果为称职, 派出监事会工作履职评价为称职。
技术应用
通过上述方法对派出监事会、监事会主席、监事逐一建立评价体系, 基于C (C#Sharp) 程序语言, 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价平台, 与公司目前应用的OA系统相兼容, 部分二级指标集可通过网络平台问卷调查收集, 最终实现网络综合评分测评。评价方式更简易、可操性更强, 评价结果更客观、更趋于实际。基于C程序语言编制的考核评价简易平台如下图所示:
结论
派出监事会制度是促进企业规范管理、正确决策、良性运行的重要环节。派出监事会及监事的履职效果, 直接影响到所属子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运作的合法性、合规性, 而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监事会绩效考评体系, 对监事会及监事工作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对派出监事会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
摘要:如何建立科学、量化、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 是推动派出监事会较好履行职责的保证。笔者在派出监事会及监事考评体系的指标选定、评价方法的运行上进行研究和探索, 将相对独立的考评指标统一化、定量化, 考核更简化, 可操性更强。
关键词:派出监事会,公司治理,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参考文献
[1]蒋应时.国有企业监事会履职实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3.
[2]费雷德蒙德·马利克.朱健敏, 解军译.公司策略与公司治理:如何进行自我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3]张炳江.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案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
层次综合评价法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 教师评价;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032-04
Abstract This paper illustrates by the case of Sichua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extracts teaching evaluation factor in their teach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ith multi-leve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alyzes teaching evaluation indicators, model and carrying it out and combining the qualitativ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and establishe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t evaluates the status of appraisal from a number of factors to reduce the error that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the traditional factors will ensure the fairness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Key words teacher evaluation; multileve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icators
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教师成长、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教师评价模型有三类:学生打分评教法、层次分析评教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评教法。学生打分法易操作,但准确性不高,主观性强[1];采用层次分析法的计算量大,需要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和矩阵的阶数是否相等,需要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一致性,而且当判断矩阵不一致时需要通过若干次的调整、检验才能具有一致性,数据量和操作都比较复杂[2]。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模可以将一些边界模糊、不容易量化的因素量化,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教学评价方法[3]。
1 多级模糊综合评教模型建立——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
四川民族学院地处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发展。其作为新建民族本科院校,欲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实现跨越式发展,须积极探寻符合自身实际的改革与发展路径,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学生评教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其科学性、公正性至关重要。文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四川民族学院现有的评教指标进行建模分析,以期为其他评价提供范例。
教师评价因素——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 四川民族学院教师评价体系中,一级指标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教学态度,所占的分数分别为30分、30分、25分和15分;二级指标包括观点正确、层次清晰、信息量适度等。具体指标和单个指标的总分如表1所示。
将四川民族学院评教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定义,其中一级指标用C={C1,C2...Cn}集合表示,二级指标用Ci={Ci1,Ci2...Cij}集合表示,根据单项指标的总分数,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设定衡量尺度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这五个等级,表示为S={S1,S2...Sn},建立四川民族学院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满意度分成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这五个等级,再设定这五个等级相对应的分值为90分、80分、70分、60分、50分。
2 多级模糊综合教师评价模型实施
选取四川民族学院中100名学生,采用表1的各项指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一名教师的同一课程进行打分评价,将结果用单因素评判矩阵表示,其中教学内容关系矩阵为R1、教学水平为R2、教学效果为R3、教学态度为R4。
因为A值结果求和不为1,对A进行规整处理,并将最后分数换算成满分为100分所占的分数。由公式(8)和公式(9)得到:
通过多级模糊综合法得出100名学生给该教师打的分数v′为91.7分。为了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让参与实验的100名学生根据表1的评价方法,采用打分法对该教师进行打分,将总分除以学生人数,最后该教师所得分数为90.3分。假设欲将该教师最后得分提高1分,采用学生打分法只要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1分即可;而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任意增加1分是达不到效果的,因为该方法中每个指标所占的权重不同,而且要通过多级模糊运算,可见比打分法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3 结论
本文将四川民族学院现有的评教体系通过多级模糊评价法进行建模并实施,用指标作为影响因子,建立评判指标和衡量尺度等级的关系矩阵,采用综合模糊评价法对一直指标和关系矩阵进行模糊评判,根据评判结果,再进行二级评判,最后对结果进行规整,换成百分制,得到实验教师最后综合得分是91.7分。同时用打分法进行对比实验,让参与实验的100名学生根据原有的评教方法,对该教师进行打分,最后算出平均分为90.3分。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主观性强,公正性得不到保证。采用综合模糊评价法进行建模处理的方式,将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减小了因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从而保证评价的公正性,以达到保障教学质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炳海,申继亮.美国教师评价的发展历程与评价模型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9(5):73-76.
[2]叶珍.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层次综合评价法论文 第11篇
煤矿设备更新决策评价时涉及多个因素, 其中有的评价因素是定量的, 如购置费用、大修理或改装费用等;有的评价因素是定性的, 如安全性、自动化程度等。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 通过模糊数学、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等理论基础, 把难以量化的因素进行量化。针对目前大部分煤矿企业难以获得设备具体的使用数据的情况, 采用一种多层次, 多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从而确定最优方案。
1 煤矿设备更新决策的相关指标体系
评价要素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进行煤矿设备更新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指标体系设置的是否符合煤矿设备的特点, 层次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煤矿设备更新评判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 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全面准确的反应煤矿设备更新方案的全貌。基于煤矿设备的特点, 本文主要从经济, 技术和人社三方面对设备更新方案做出综合评价, 煤矿设备更新决策的相关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2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模型的建立
2.1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求权重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求权重的步骤如下:
(1) 建立比较矩阵
选择专家评判小组分别对一级评价因素进行两两判断比较, 采用三标度法, 得出相应的比较矩阵。按照同样方法得出二级评价因素的判断比较矩阵A1, A2, A3, 三标度法是指
(2) 计算排序指数
(3) 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B由排序指数构造, 其中元素bij通过下式计算得出。
(4) 求上述判断矩阵的最优传递矩阵D
(5) 求权重
该判断矩阵的拟优一致矩阵B, 其中bij=10dij, 求矩阵B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再做归一化处理, 即得出评价因素的权重。
2.2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数学模型
2.2.1 设备方案的评价要素集合
设为评价对象的因素总集, 确定评价对象的元素域U={u1, u2…um}和评价等级域v={v1, v2…vn}。其中:U是评价内容的集合;V是评价等级域中评语的集合, 需要根据煤矿设备指标的优劣进行划分。等级标准及对应分数见表1。
2.2.2 建立评判决策矩阵
由评价小组的各个专家按照评判等级标准对子集要素进行评判。进而得出评判矩阵Ri, Ri中的元素rij表示认可要素某一等级的专家人数占总专家人数的比率。
2.2.3 合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单因素的模糊评价结果是使用合适的算子合成权重向量Wi和评判矩阵Ri, 得出单因素的模糊评价结果Ei。由Ei构成更高一级的综合评判矩阵R, 进而得出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E。
2.2.4 确定决策结果
设评价等级的分数集合为S, 根据F=E×ST算出每个方案的最终得分, 比较得分高低, 分数最高的即为最优的煤矿设备更新方案。
3 煤矿设备更新方案实例
某企业现有的煤炭挖掘机不满足生产需求, 需要进行更新, 更新时的选择方案有四个。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煤矿企业组织从事相关工作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及财务人员组成专家小组, 对设备因素进行评价。下面对其进行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设备更新决策方案。
(1) 首先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按上述方法求出一级评价因素和二级评价因素的权重。结果如下:
(2) 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先确定评价矩阵, 根据市场调研, 查阅资料等方法由专家小组各成员对影响煤矿设备更新方案的各子集因素做出评价。这里我们以购置新型高效煤矿设备的更新方案为例, 评价结果计入表2中。
这样就得出了评价矩阵R1, R2, R3。然后根据Ei=WiORi得出单因素的模糊评价结果E1, E2, E3。由Ei构成综合评价矩阵R, 得出更高一级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F=E×ST算出方案1的得分, 即F=70.62, 同理可得出其他三个更新方案的得分, 对现有的煤炭挖掘机进行现代化改装方案的总得分76.38;进行大修理方案的总得分73.74;购置新的煤炭挖掘机方案的总得分67.69。所以, 对煤矿挖掘机进行现代化改装是设备更新的最优方案。
4 结束语
(1) 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确定煤矿设备更新方案, 克服了影响设备更新的因素不能全部被量化的缺点, 考虑到的影响因素也比传统方法涉及的更为全面, 因此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 建立指标评价体系是此方法的基础, 指标涉及的因素的越全面, 越细致准确, 才能反映专家小组的意见, 也才能使评判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3) 本文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能够降低专家小组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利用最优传递矩阵构造判断矩阵, 可以直接求取权重, 并且省略了一致性检验步骤。
(4) 煤矿设备更新情形复杂,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又有一定的主观性, 因此, 在实际应用中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 以更符合煤矿企业自身情况和市场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1]武瑞营.煤矿机械设备的选择与经济寿命的确定[J].煤炭技术, 2014, 33 (2) :5-7.
层次综合评价法论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