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等级考试论文
日语等级考试论文(精选9篇)
日语等级考试论文 第1篇
在日语等级考试改革的形势下,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组织。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有效率”和“有效果”。在日语教学中具体的要求为,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日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那么,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是每一位日语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我认为,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新的形势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堂教学目标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归宿。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备课认真、准备也很充分,找很多例句,但目的都是围绕让学生掌握某几个语法点,不断地翻译、练习。在考级复习中,教师说得最多的就是接续、语法的辨析。当然这是为了适应之前的考试需要。新的考试形式要求教师重新制定新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二、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让日语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小心翼翼地回答的局面,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灌输,而缺乏交流。这种状况对外语教育教学极为不利,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改变这种沉闷的局面,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只有课堂充满活力,学生才能充满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比如,利用课前23分钟,让学生模仿播音员向大家作天气预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我设定人物和情景来进行对话练习;在理解文章内容时,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解答问题;适当举行小型日语话剧表演、演讲比赛,等等。我坚信,一个充满活力的日语课堂定会给日语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
三、注重日本文化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日关系正常化,特别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两国在经贸、科技、文教等各方面的交流和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对政治、文化等背景与中国不同的日本加深理解和沟通,有助于促进中日友好。也就是说,认识日本,了解日本过去和现在的基本情况,对于学习日语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扩大学生接触日本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对中日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可以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给学生介绍日本的地理知识、战后经济和饮食文化等。例如《新版标准日本语中级(上册)》「温泉大国、日本」一文,教师除了可以根据课本知识进行介绍之外,还可以搜集一些相关图片资料进行补充,让学生有直观的了解,从而深入了解日本,激发其学习日语的兴趣。
四、巧妙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日语教学中的各门课程,它将促使传统教学发生质的变革,使日语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且更富有吸引力。
在文法课中,教师可制作幻灯片课件辅助教学。在课件中可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概念,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将相关的背景知识、扩展内容等更全面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日本传统节目时,教师可将相关的照片、音像资料等适当地穿插到课件中,形象、生动、全面地展现出日本传统节目的特色。
在听力课上,教师应改变以往单调的听录音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教学模式,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播放一些相适应的短片、动画、电影等,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体会语言的运用,改变枯燥的仅有录音磁带的听力课现状。
在会话课上,教师要摆脱拘泥于课本的现状,必须采取更多灵活、生动的手段促进会话课的日常教学。一方面可以利用图片等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会话练习,另一方面可以播放一些短片,让学生模仿练习。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模仿是极为重要的,而多媒体设备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生动的会话场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仿对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会话水平。
总之,新的考试制度不仅要求学生学好日语,而且要求学生把日语学“活”,更要求教师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效果好、效率高是课堂教学的追求。对日语进行教学,必须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入手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就要求每个日语教师对课堂的无效教学进行调整和反思。
摘要:在日语等级考试改革的形势下, 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组织。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每一位日语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 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日语等级考试,改革,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邓星辉.基于多媒体视角下的外语教学[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03, (9) .
2012日语等级考试预测 第2篇
2012日语等级考试预测
如果有人问你3月都有什么节日?参加过日语等级考试的童鞋,一定不会忘3月是我们日语等级考试报名的日子吧~今天是3月6日,关于2012日语等级考试的具体报名时间还没有出来,想要参加2012年日语等级考试的童鞋要记得每天到教育考试中心的官网看一看消息,第一时间获得2012日语等级考试的报名时间及相关动态哦~
很多学习日语对于等级考试都会采取这样的策略,一切复习将在考试报名之后开始进行。既然现在2012日语等级考试的报名时间还没有发布,不如来我们的日语教研团队对于2012日语等级考试的趋势预测吧。
一、言语知识部分
2012日语等级考试的言语知识部分将略微提高对基准内考点的考察程度。
例如N1的词汇部分。2010年两次日语等级考试的读音和用法题型中出现了不少很难的词,如「手(て)薄(うす)」、「本(ほん)筋(すじ)」、「伴(ばん)奏(そう)」的读音,「潔(いさぎよ)い」、「満喫」、「調達」、「めきめき」的用法。而在2011年的两次日语等级考试中,只有用法题型中出现了一个基准外词汇「連携」,而且还不难推断它和基准内词汇「提携」是近义词。这说明官方意识到命制过于冷门的题目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但这也并不代表题目会很平庸,例如文脉规定部分所考察到的词汇搭配,是同学们非常容易错的,如容易望文生义的「結束」的用法、「本音」与「本気」、「後援」与「背景」、「大家」与「逸材」、「並列」与「並行」等近义词放在一起辨析等。另外由于市面上的备考资料普遍对近义替换题型编写的不好,也容易让同学们产生这种题型比较简单的错觉。通过统计不难看出,在词汇的几种题型中,基准外词汇出现比率最高的正是近义替换题型,同学们需要重点练习。
二、文法部分
2011年12月的10道老题型与前三次有所不同,出现了好几道“白给分”的题,这再次说明官方对基准内考点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排序题虽然比较喜欢出现基准外文法,如「こともあって」、「だろうに」、「いまでこそ」、「だけのことだ」、「ものとして」等,但它们都比较
KTOP连邦日语
简单,即使同学们没有记忆过这些文法,也可以“望文生义”,轻松搞定。不过为了在考场上腾出更多的读解做题时间,增加通过考试的筹码,仍然建议同学们认真学习这些基准外文法。
虽然以上多列举了N1文法部分的典型特例,但是这是否也以为这是2012日语等级考试的整体趋势变化呢?
三、读解、听解部分
小编也为大家咨询了我们的日语教研团的老师,由于自从日语等级考试实行新的考试题型以来,官方一直没有出版如老考试中的考题大纲。而,新题型中的读解与听解相比过去,所占比重大大提高了。在这一部分,对于即将备战2012日语等级考试的同学,尽量不要孤注一掷。文法、言语知识的复习都是先背再做题,进行反复记忆;读解、听解大多需要勤动笔、多做题,在每天的固定时间集中注意力,多做真题,使日语对大脑形成一个固定的刺激源。
以上就是2012日语等级考试的趋势变化预测,最后,小编在这里预祝大家在2012日语等级考试中顺利合格,取得好成绩。
日语等级考试论文 第3篇
一、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的特点
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主要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客观题,由听力、文字词汇、语法、阅读构成,第二部分是主观题,由完成句子、作文组成。目前在国内实行的日语考试主要有大学日语考试、国际日本语能力考试、商务日语考试这几项考试,作为专门为大学在校日语专业学生设置的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不仅具有了同其他日语考试一样的对听力、文字词汇、语法、阅读能力的考核,而且也具有了其他考试所没有特点。
(一)最早考核完形填空能力的考试
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在2005年改革后,出现了完形填空的题型,国际日本语能力考试在2010年改革后也采用了这一题型。这一考试内容侧重考核学生对接续词和副词的考核,共十道题,从针对性和题量以及难度来说,远远高于国际日本语能力考试的二级水平。
(二)唯一考核学生完成句子能力的考试
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在2005年的改革后,出现了完成句子的题型,这一题型是其他任何考试都没有的。这一题型每一道题都是不完整的句子,要求学生完成另外半部分,要求语法正确,表达完整,句义贴切。这一题型虽然不仅仅是考核学生对句型的掌握,更上升到对学生篇章句法能力的考核。
(三)唯一考核学生作文能力的考核
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在2002年开始时,就有作文这一题型,同样这一题型是其他任何考试都没有的。写作能力历来都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要求学生能够区分敬简体,条理清晰,内容明确语言流畅,表达没有语法错误,句型使用丰富,多用汉字,格式正确,标点无误。这一题型是单独考核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唯一一个可以衡量日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考试,也是学生在考试中失分最多的题型。
二、黄冈师范学院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现状
黄冈师范学院自2009年已经举行了八次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这一考试的参加人数和通过率不仅无法同大学英语专业四级相比,同国际日本语能力二级考试也是无法相比的。
(一)参加人数少
如表1显示,在2009年的报名人数只有33人,因为这是第一年举行这个比赛,报名人数少是情有可原的,但历经了四年之后,即2012年,也就是可报考人数比2009年还多45人的情况下,并且教师也有了成熟的指导考试复习的经验后,参加人数却只有23人,这说明这一考试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达多数学生的认可。
2013年后,在外国语学院的领导和日语教师的努力下,报名人数虽有增加,如图1所示,2015年和2016年报名率都超过了历年,但这与学生百分之百的国际日语能力二级考试的报名率相比,是远远不及的。
(二)合格率低
如图2所示,虽然2009年是第一次举办考试,但是合格率却是仅仅次于2014年的最高值,但纵观全图,会发现合格率极度不稳定,这与学生的报名和复习有密切关系。不要说与其他学院接近百分之百的过级率相比,就是和本校90%左右的国际日本语能力考试二级的合格率相比,也是自愧不如的。
三、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对日语教学的启示
大学日语四级考试在听力、词汇、语法部分的考核与其他日语类别的考试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因为出现了完型填空、完成句子、作文等内容,所以必须要加强阅读语义篇章的训练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一)加强理解语句篇章的训练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核心内容,通过阅读不仅要掌握作者的主旨,更要理解作者创作时的语言文化背景。阅读不仅仅是宏观通篇的理解,更要落实到一词一句一段的微观内容的把握。完型填空考核了语句段落篇章总体的理解。因此,无论是精读课程还是阅读课程的教师,都应该立足教材,不放过一个词,不漏过一句话,从点点滴滴做起,将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融入课堂教学的所有环节。
(二)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
这项考试内容要求学生文体使用正确,格式规范,内容清晰流畅,主旨明确,没有语法错误。学生普遍惧怕这项考试内容,不仅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且逻辑混乱内容不充实。这一能力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大学四年不断地训练,甚至毕业论文都是对写作能力的训练。在大一的学习中,先是完成单句的训练,慢慢地到日记训练,然后再到一般的叙述文的训练,再到议论文的训练,这些训练不仅要求教师要改正学生的语法格式表达错误,更要求教师启发学生合理构思,做到内容完整,引人入胜。
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已经得到了众多高校的认可,很多高校都将此项考试的复习工作纳入教学计划。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是所有日语类考试中最早有完型填空题型的考试,更是唯一具有完成句子和写作内容的考试。黄冈师范学院的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作为基层日语教师,应该加强理解语句篇章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湖北黄冈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2014实验中心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ZJ201430)。
日语等级考试论文 第4篇
1、学生的就职动态
笔者在我校日语专业学生中, 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在关于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大学毕业后有无进日企的打算两个问题上, 把进日资企业做翻译作为自毕业后理想职业的学生比例三年级学生最高49.2%、四年级最低28.6%、平均占到41.2%。毕业后有进日企工作打算的学生以面临毕业的四年级学生最高76.2%, 而且随着年级的递增, 这种就职打算也越来越明朗化。
2、日语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内容从原来的日语语言知识教育为中心变为培养学生的两种能力, 即自学能力和异文化交际能力。随着中日经济贸易的发展, 越来越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日语人材。但现在社会上需要的日语人材只会日语是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的, 社会上需要的是日语+MBA或日语+软件或日语+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材。
二、商务日语能力考试和商务日语能力
1、商务日语能力考试
近年, 随着日本对外投资, 各个国家从事对日商务贸易的人员急剧增长, 由日本贸易振兴会 (JETRO) 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官方公认的商务日语能力考试。商务日语能力考试从1996年开始实行, 到今年已经有十三个年头了, 其考试目的, 内容如下:
(1) 考试目的
要测试的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技巧, 而不是关于日语和商务本身的知识。测试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
⑴测试在日常商务工作中是否具有使用日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⑵测试是否具备能够发挥自己的商务知识和商务策略的语言行动能力。
⑶测试是否具备对日语的商务以及商务习惯能够用日语进行适当行动的异文化调节能力。
⑷帮助排除商务交流中的误解与障碍, 促进国内外商务工作者的相互理解。
(2) 考试内容
商务日语考试是测试商务日语能力的语言考试。测试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听读能力考试 (JLRT) , 考试方式是使用录音的声音信息和考题试卷的文字以及视觉信息进行测试的客观考试, 采用四选一的客观答题纸答题的方式。旨在测试考生对在商务交流中所出现问题的解决能力。比如如何做电话留言, 如何进行价格交涉, 如何调整进程等等内容为中心。第二部分考试是口头交流能力考试 (JOCT) , 这部分考试是测试考生在商务活动中使用日语进行口头交流能力程度的考试。
2、什么是商务日语能力
商务日语能力包括技巧性的内容和知识性的内容两个部分, 技巧性又分为交流技巧和商务技巧。交流技巧有 (1) 语言技巧 (听说读写) (2) 生活技巧 (衣食住行娱乐健康等) (3) 处理人际关系技巧 (问候介绍交涉照会买卖业务联系处理顾客投诉等) 。商务技巧包括报价、交货、报账、会议、发表、企画、投资、会计事务、订货、出货、招聘人才、预约、市场调查、公司内文书处理等内容。知识性的内容包括商务知识和专业知识两个部分, 商务知识具体来说有商务日语知识、办公室业务、销售市场、财政组织、企业战略、税务、财会、商务习惯、异文化、地域社会等。专业知识包括经济学、经营学、商学、法学、心理学、国际关系论等。
三、商务日语能力培养提案
1、强化听解训练
听是人际交流的第一步。从商务日语能力考试的内容我们也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问题要靠听解能力来完成。我们的学生在听解能力方面却恰恰是最弱的一项, 据调查显示每年的日语能力考试得分成绩最差的是听解部分, 一直以来平均分都没有突破60。在笔者作的问卷调查中, 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自信度上, 听解能力远远低于其他三项技能。究其原因我们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的听解训练大多是日剧等以生活为主的题材, 内容过于单一。针对这种状况, 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以日常会话, 日语电视剧为中心的听解训练转变为以日语新闻, 时事政治, 经济, 社会等题材为中心的听解能力训练。作为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训练方法, 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起课余时间, 保证听解训练的量和强度。
2、加深对文化的认识,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我们今后培养的学生在多种文化共存的跨国性多国籍企业就职的可能性越来越高。通过日语和日本文化的学习, 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应该是我们的最终培养目标。
我们长久以来进行的日本文化教育, 一直处于知识型文化的教育阶段, 把文化教学看作提高学生日语语言能力的辅助课程。其教学方法是将日本的传统文化, 日常生活文化, 大众文化等大量知识性信息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其实在异文化交际和异文化经营管理中, 常接触到的文化, 造成交际失败的原因, 并不是传统文化或以艺术和科技为代表的看得见的有形文化, 而是来自于不同的价值观, 思考模式, 非语言的表情, 肢体表现方式等看不见的无形的文化。
所以我们在重视知识型文化的学习的同时, 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交际型文化的习得。交际文化包括非言语交际, 社会言语文化能力两个部分。非言语信息包括肢体语言、表情、视线、话语的音质、音高、语调、语速、服饰、步态等等内容。研究证明我们的交际信息传递有35%靠语言, 65%靠非语言行动来完成。非语言行动因文化的不同而各异, 是造成异文化交际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言语文化能力是指对交际语境的理解, 对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共有知识、交际目的等的认定, 在交际中得体地把握社会文化规则的能力。我们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以言语能力为基础, 社会言语文化能力为核心, 策略能力 (根据具体的交际目的, 任务, 语境等得体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的交际策略的能力) 为手段, 语篇能力 (组织连贯话语的能力) 为目标。
3、开设商务日语课程, 增加实践机会
在笔者进行的调查中, 关于学习商务日语有哪些困难的回答上, 回答缺乏实践机会的学生最多, 占到63.7%, 第二位是没有商务日语课20%, 第三位是缺乏商务日语教材。学生普遍意识到商务日语学习中进行实践的重要性。针对以上现状, 我们应该在学生进入三年级后, 根据他们的就职动向, 开设商务日语班, 学习内容应该包括:
(1) 商务日语能力的培养根据人事关系和场面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用电话处理业务的语言能力和工作方法, 电子邮件的写作能力, 商务文书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 商务文化和知识的理解日本企业的企业活动、日本企业的精神文化、日本企业所处的内外社会形势和经济状态、日本企业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会议、商务洽谈、电话的应对方式以及与其他企业的接触方式
(3) 作为社会人的行动能力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发表宣传能力、讨论能力、商务技巧和商务礼仪。
在习得以上内容的基础之上, 联系可供学生实习的单位, 鼓励学生到企业去实战练习。
4、请相关业内人士走入课堂
在笔者进行的调查中, 学生希望知道的中日合资企业和日资企业的信息占前三位的一是合资企业和日资企业的待遇问题, 具体到工资的到少, 工作时间的长短, 加班时间是否很多, 福利好坏, 去日本进修机会的有无等等。二是企业制度, 经营管理方式尤其是对员工的评价方式抱有很大的兴趣。三是这些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和要求的能力也是学生非常希望知道并作为在大学期间努力的目标。针对学生的这些需求, 一方面在课堂上作为老师给学生更多的是一些宏观的, 普遍性的, 知识性的信息。具体到不同类型的企业, 在以上三个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初级日语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探索 第5篇
当一个学期结束后, 有的学生看到自己考试成绩不佳才意识到自己学习不足, 虽说可以通过继续学习来补救, 但毕竟蹉跎了一个学期, 而且每天都有新的学习任务, 所以一旦掉队, 以后就很难赶上来, 只能是越差越多。尤其是零起点的外语专业学生, 由于不了解外语专业的学习特点, 再加高考之后的学习懈怠心理, 很多学生忽视日常的自觉学习和练习, 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面对这样的实际状况, 我们认为传统的一学期一考试的固有模式难以督促零起点学生的学习、达到检验学习效果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紧密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
考试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而是推进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调节教学过程的一种有效机制。不应让考试成为学生的包袱和压力, 而应通过考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发现学生的学习成果,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外语专业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习是信息加工、知识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只是记录信息, 更多地是理解信息, 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学习正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习者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计划, 监控自己的学习效果, 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效的考核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反思自身的学习情况, 并作出相应的改变。专业日语教学需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考试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 对于激发学习者的已有能力, 使其具备完成预期学习任务的学习能力, 发挥着有效的调节作用。对于专业日语教学来说, 传统的考试模式, 即采用学期末的一套试卷来评价十八教学周的学习和教学情况, 这种终结性考试方式不能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 更无法实现考试的反馈功能, 与专业日语学习的实际需要相差甚远。
档案袋评价法有利于持续记录学生语言学习的过程状态, 帮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及时把握学习状况, 进而完善学习方法。档案袋评价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所进行的相关考核材料的有组织呈现, 通过这些资料可以展示学生完成相关学习任务过程中知识的累积情况, 提供给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和反省的机会, 进而有助于学生反思能力、自我评判能力、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 逐步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
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合理安排考核内容的结构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教学、观察他人和个人学习经验。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 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获取信息, 而且还要通过对于他人和自身的经验整理, 积极进行信息的建构。档案袋评价法的使用, 既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 指导教师调节教学内容和节奏, 又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估学习状况, 明确学习目标, 改善学习策略。
仅在期末进行总结性考核的评价指标主要局限于基础知识积累的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实践能力、努力方向等无法涉及。多数学生为了应付期末的考试, 突击复习, 忙于背诵, 学习越发成为枯燥乏味的任务, 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厌学情绪由此而生。根据日语专业基础课的教学需要, 初级日语课程考核档案袋的设计应以评估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水平为根本目的, 在形式上应尽可能采用标准化模式, 以便作为学生学分获得的判断基准。标准化书面闭卷的模式, 虽然保证了评定的客观性, 但一张试卷定高低的考核方式难以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因此, 考核内容除了期中、期末的标准化测验之外, 综合性巩固练习、课堂表现、月考、单词测验等一切实践活动也可以作为评价手段, 将动笔与动口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平时与集中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考核的目的, 同时也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使其成为培养学生注重日常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
三、保证实施公平公正, 合理设置各项比例结构
过程性考核的任务以用为主, 考核结果要能反映每个学生的真实状态。考试形式及内容比例也需合理设计, 保证考试的公平性、稳定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初级日语的教学内容结构以课为单位, 内容涵盖基础词汇、初级语法、基本功能表达等部分。词汇和语法是初级阶段学生、特别是入门阶段学生的学习难点。学生仅凭学习热情简单背诵, 难以应对专业教学的要求。“语言的学习不同于数学学科, 不能仅依靠逻辑关系, 需要通过培养自身的语感来理解其中的意味。”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不能仅凭借一两次的集中测试成绩, 而应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 将考评渗透到每一课、每一讲。
在初级日语的教学过程中, 尝试设置“每课一评”、“每单元一考”、“单词测试”和“期末综合”的测试环节, 不同环节的考核侧重点各有差异。在“每课一评”中, 注重单词积累的测试和功能表达的口语应用测试。采用单词小测和自主对话的方法, 督促学生积极应用所学知识。在“每单元一考”中, 重点测评学生的语法基础掌握情况, 特别是助词、用言活用形、副助词、副词等的灵活运用。采用客观性试题、限时完成的方式, 锻炼学生对于语法应用的反应速度。“单词测试”采用循环多次的方式, 目的是巩固日语基础词汇的记忆。在“期末综合”中, 可省略基本词汇和语法基础内容的考核, 通过文章读解、翻译短句、完形填空等形式, 着重测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除“期末综合”外, 其他各环节的测试成绩根据平时测试的平均分数产生。考虑到学生日常状态的差异, 计算平均分数时, 选择总测试次数的80%成绩作为基准, 并且这些成绩为最好成绩, 也可根据学生积极参加口语表达练习的情况, 适当设置加权12分, 不参与或不积极的给予相应的扣分, 积极参与并表现突出的给予相应的加分。各环节所占分数比例采用2:2:1:5的形式, 每次测试都以百分制计算。即“每课一评”的总分为20分, 若学期内共测试15次的话, 可选择其中12次的最好成绩计算平均分后再乘以20%。综合各环节的打分结果, 产生“学期考核”的最终结果, 该结果满分100分。这个成绩要结合每课的学习状况、每单元的学习状况、单词的水平状况和期末综合测试状况。
四、有效结合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 重视后考试阶段
大学生课堂区别于基础阶段的教育课堂, 传统的闭卷考试难以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发展状态, 反而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单纯的开卷考试虽然较为适宜文科理论课程, 但对于外语基础类课程, 则难以保证教学的质量, 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设定过程性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时, 既要对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进行观察、评价, 又要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为了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结合过程性考核的结果, 要强调学生在各阶段进行自我反思。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还可以变被动参加为主动参与, 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理想状态。特别需要重视每次考核结束后的总结, 这种总结不是单纯地修改错误, 修正语法理解, 而是结合考核的内容和结果, 从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方面,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收获等进行反思。同时教师自身也要通过分析学生整体的考核结果,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将贯穿教学始终的过程性考试看做既是测评学生日语基本水平的手段, 又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紧密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 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又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不同的考核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以便其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 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果。通过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的并举, 实现考试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变限量考试为变量考核, 达到全方位考查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伟杰, 邹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档案袋评价法[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8, (11) .
[2]王秀霞.档案袋评价法的应用[J].中国教育资讯报, 2002, (20) .
[3]祁宏玲.档案袋评价法简介[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2) .
日语等级考试论文 第6篇
1. (1992年問題Ⅱ-1) 田中さんは__________のに、仕事をしています。
(1) 病気 (2) 病気の (3) 病気な (4) 病気だ
2. (1993年問題I-13) あの人は40℃もねつがある__________そとでうんどうしています。
(1) より (2) のに (3) でも (4) ほど
3. (1994年問題I-4) 母はわるくない__________、父は母がわるいと言っています。
(1) とか (2) から (3) のに (4) でも
4. (1995年問題I-7) 田中さんはかぜをひいている__________、プールでおよいでいます。
(1) のに (2) ても (3) より (4) なら
5. (1995年問題I-12) このビルをたてるの__________三年かかりました。
(1) を (2) に (3) と (4) か
6. (1996年問題I-4) 気をつけていた__________、パスポートをなくしてしまいました。
(1) のに (2) から (3) ので (4) でも
7. (1999年問題I-15) 山本さんは試験が近い__________、まだぜんぜん勉強しません。
(1) ので (2) のに (3) から (4) でも
8. (2000年問題I-6) 新しいカメラを買わないで、私のを使えばよかった__________。
(1) まで (2) でも (3) のに (4) だけ
9. (2001年問題Ⅱ-13) へやはとても__________のに、ねむることができない。
(1) しずか (2) しずかで (3) しずかだ (4) しずかな
10. (2003年問題I-4) 会社へ行く__________1時間かかります。
(1) に (2) を (3) のに (4) のを
11. (2006年問題I-5) いろいろさがした__________見つからないんです。
(1) のに (2) ので (3) のを (4) のが
12. (2006年問題I-3) 料理を作る__________1時間かかります。
(1) を (2) に (3) のを (4) のに
从以上的题目中我们不难发现, 出现「のに」的频率比较高, 有些年份还出现两题。由此可见「のに」在三级考试中的重要性。在以上的题目中无外乎都考查了「のに」常见的几种用法:表逆接、表遗憾等语气、表示目的用途。其中的第14、6、7、9、11题考查表示逆接用法, 第8题表示遗憾的语气, 第5、12考查表示用途目的用法。下面就这三种用法总结如下:
用法一:「のに」 (用于句中)
1.接续:「のに」体言+な、活用语连体形。例如:
あの人は日本語が上手なのに、あまり日本語で話そうとしません。
田中さんは体が小さいのに、なかなか力があります。
知っているのに、知らないと言いました。
中国人なのに、漢字が読めません。
2.意义及用法:表确定逆接条件, 连接两项相逆的事项。相当于汉语的“可是, 却, 偏偏”。例如:夫は料理が上手なのに、あまり作ってくれません。 (丈夫做菜很好但不太给我们做。)
田中さんは太っていないのに、ダイエットしています。 (田中不胖, 但他在减肥)
3.注意点:a.句尾不出现表示说话人意志的表达方式, 也不出现表示请求的表达方式。例如:
(误) 雨が降っているのに、出かけなさい。
(误) 雨が降っているのに、出かけたい。
(误) 雨が降っているのに、出かけるだろう。
(正) 雨が降っているのに、出かけていました。
b.「のに」前一般不用敬体形。 (误) 電源を入れましたのに、動きませんでした。
c.“が”、“けど”与「のに」意思相近, 但“が”、“けど”前后的两个句子独立性强, 因此其前面句子的句尾可以使用“です”“でしょう”“ます”等形式, 并且后面的句子可以是命令句。与此相反, 「のに」前后的两个句子独立性弱, 因此前面的句子的句尾不可以使用“です”“でしょう”“ます”等形式, 并且后面的句子不可以是祈使、请求等句式。
(正) 寒いですが、換気のために窓を開けてください。
(误) 寒いのに、換気のために窓を開けてください。
4.真题解析: (1999年問題I-15) 山本さんは試験が近い__________、まだぜんぜん勉強しません。
(1) ので (2) のに (3) から (4) でも
答案: (2)
解析:「のに」前接活用语的连体形, 表逆接“但是, 可是”。例句:医者からもらった薬を飲んだのにまだ熱がさがりません。 (吃了从医生那儿拿的药, 但烧还没退。)
全句译文:考试已经临近, 可山本还一点儿也没有学习。
参考: (1) ので因为, 所以 (3) から因为, 所以 (4) でも不过, 可是 (接续错误)
用法二:「のに」 (用于句尾)
1.接续:体言+な、活用语连体形
2.意义及用法:附于句末, 对没料想到的结果表示遗憾、后悔或责怪等。例如:
もっと精を出して勉強したらよかったのに。 (更加努力用功就好了)
ほしいと言えば買ってあげたのに。 (要是说想要就给你买了, 可)
3.真题解析: (2000年問題I-6) 新しいカメラを買わないで、私のを使えばよかった__________。
(1) まで (2) でも (3) のに (4) だけ
答案: (3)
解析:「のに」前接体言+な、活用语的连体形, 后项经常省略, 表意外、后悔、不满、责备等语气。例句:もっと早く出発すればよかったのに。 (再早点出发就好了, 可)
全句译文:不买新的照相机, 用我的就好了, 可
参考: (1) まで到, 甚至 (2) でも即使 (4) だけ仅仅
用法三:表目的
1.接续:动词基本型。
2.意义及用法:表示用途、目的。例如:
この道具はパイプを切るのに使います。 (这个工具是用来切管子的。)
彼を説得するのには時間が必要です。 (说服他需要时间。)
この靴を買うのに300元かかりました。 (买这双鞋花了300元。)
3.注意:可以和“するために”互换, 但后续词只限于“使う”“必要だ”“不可欠だ”等, 不如“するために”随意。例如:
(误) 留学するのに英語をならっています。
(正) 留学するために英語をならっています。
接名词表示同一意思时, 变为“名词に”。例:辞書は語学の勉強に必要だ。 (辞典是外语学习所必须的。)
4.真题解析: (1995年問題I-12) このビルをたてるの__________三年かかりました。
(1) を (2) に (3) と (4) か
答案: (2)
解析:「のに」由形式名词“の”+格助词“に”构成, 前接动词连体形, 表示目的。“为了, 要”。后多与“使う”“必要だ”“かかる”等词呼应使用。例句:家を建てるのに、相当な資金がかかります。 (要盖房子需要大量资金)
全句译文:为了建这座大楼花了3年时间。
参考: (1) を宾语 (3) と和, 同, 跟 (4) か疑问, 不定
无论日语能力考试的出题基准如何变化, 还是参加各类其它日语考试, 只要大家掌握了综上所述的有关「のに」的逆接、遗憾、用途目的等常见用法, 再难的题目想必都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皮细庚编著.新编日语语法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
[2]王曰和编.日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新日语能力考试N1听力解析 第7篇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新日语能力考试听力部分的题型及数量基本固定, 下面具体分析每种题型的出题倾向及其解题对策。
1. 課題理解 (课题理解)
题目流程:听场景说明及问题听对话重复问题选择答案
这种题型, 主要考查学生能否从听到的对话中找出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该题型常以「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何をしますか」、「どうしますか」等为设问。在过去5次考试的30道考题中, 上述设问约占70% (见图1) 。
在这70%的设问中, 大多数的提问还会出现「これから/これからまず/このあと/すぐ」等副词, 构成例如「これから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的提问。
解答此类题目, 要注意对话文中提示时间的词语以及与行动顺序有关的表达方式。例如:「すぐ/真っ先に/とりあえず/とにかく/ (大) 至急/その前に/さっそく」。这些词汇往往引领我们找到答案。
【真题回顾】
在2010年12月的“课题理解”的考题中, 有这样一题:
質問:会社で女の人と男の人がプリンターについて話しています。女の人は、これからまず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问题中出现了「これから」、「まず」这样的副词,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能否分清主次, 找到女员工接下来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日语中提示先后关系的词语有:「まず/最初に/まずはじめに/そのあと/それから/その前に」, 因此在听对话时注意留心「まず/最初に/まずはじめに」这些表示第一步行动的副词就是解题的关键。在对话文的中部, 男员工说:「そうなるとまず新しい機械の見積もりがいるな。明日から連休だから、急いで業者に頼んどいてくれない?」由此可知此题答案为:「プリンターの見積もりを頼む」。
2. ポイント理解 (要点理解)
题目流程:听场景说明和提问利用20秒停顿时间读选项, 抓重点听对话重复问题选择答案
回顾历年考过的35道题目, 以「どうして○○○○と言っていますか」及「原因は何だと言っていますか」的共10题;提问中出现「最も/一番/最優先」等副词的共有11题。常见设问如下。
◆○○の原因は何だと言っていますか。
◆どうして○○○○と言っていますか。
◆何が一番/最も重要/大変だと言っていますか。
◆何を一番大切だ/うれしい/重視すると言っていますか。
◆何を最優先にすべきだと言っていますか。
◆今後の課題は何ですか。
◆どこに問題があると言っていますか。
解答“最重要的”问题时, 要注意对话文中出现的提示“最重要事情”的信息词。并且注意转折词, 如「しかし/でも/ただ」等, 这些转折接续词后, 可能出现强调重点内容的信息。需注意的表达如下。
◆提示“最”的表达方式:何よりも/なんだかんだ言って/何と言っても/最優先/最も/どうしても
◆在承认对方的意见后提出自己认为更为重要的信息时:もちろん~だが/確かに~が/どれも~が
◆提示特别需要说明的表达方式:実は/やっぱり/それよりもっと
◆转折表达:しかし (ながら) /でも/ただ/といっても/というより
【真题回顾】 (2011年12月)
質問:会社で、男の人と社長が話しています。社長が掃除機の開発を行わない一番大きい理由は何ですか。
询问“最重要的原因理由”的题目中, 如果是由两人对话得出最重要的结论, 那么往往答案出现在会话文的后半部, 因为如果早早地达成一致, 认清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就没有了继续讨论的必要。此题, 社长倒数第二句话说道:「でも、とにかく我が社のモットは、他社にないオリジナルのものを追求することだからね」。从中可知, 社长之所以不同意开发新吸尘器, 是因为要坚持公司“人无我有”的创新理念, 故此题答案为「すでに他社から類似の製品が出ているため」。
3. 概要理解 (概要理解)
题目流程:听场景说明听一段话听问题从听到的选项中选择答案
这种类型的题目往往是考生最容易丢分的题。因为不同于前两题, 场景说明后没有提问, 要听完所有描述后才出现问题, 并且试卷上没有答案选项可供参考, 很多考生在对此一筹莫展。
解答此类题目, 听清场景说明部分, 抓住说话人的职业、身份至关重要。通过对历年考题的场景说明部分及说话人身份进行汇总分析, 最常见的说话人为「大学の先生」、「○○の専門家」及「テレビ/ラジオのアナウンサー/ゲスト」, 提问以「何について話していますか」、「話/授業のテーマは何ですか」、「どう考えていますか」为主。在解题过程中, 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说话人职业、身份对讲话内容进行预测。例如:
◆大学先生が話しています。圯授業の内容/講義のテーマ
◆○○の専門家が話しています。圯主に何について話していますか。
◆女の人が男の人に意見を聞いています。圯男の人はどう考えていますか。
◆社長/学長/会長が話しています。圯伝えたいことは何ですか。
另外要注意的是, 此类题目考查考生听整体内容进行总结的能力, 所以听的过程中, 需要重大局, 重视文中反复出现的词汇, 并且适当地做笔记, 供在后面听选项时参考。
【真题回顾】 (2010年7月)
説明:大学の先生が話しています。
此题的场景说明为「大学の先生が話しています」, 故预测此题将询问老师的上课内容或研究主题。正文一开始出现「最近日本でよく使われているものに、リネンという布があります。リネンは丈夫で、肌にもやさしい性質のため、昔からいろいろな物に利用されてきました。」日语文章的构成大多有三种形式: (1) 结论举例 (2) 举例结论, (3) 结论举例结论。此题的就是采用了第三种形式, 大学老师一开始就说明了因亚麻牢固, 被广泛使用。之后举例说明各种用途, 文中多次出现「使われている/利用される/作ってきた/使われる」, 所以要为老师的讲话内容总结一个主题, 最好的就是「リネンの使われ方」。
4. 即時応答 (短句应答)
题目流程:听短句从听到的三种回答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这类题目是改革后新日语能力考试中新增的一类题目, 然后它是Jtest考试中的常见题型。由于现在非常重视考生的交际能力, 因此此类题目的数量也是考试中比例较重的一块。一般此题型开始的短句大多数属于下列类型。
あいさつしている質問しているお願いしている
許可を求めている意見や感想を言っている
お礼を言ったり謝ったりしている褒めている
为答好这类题, 备考期间必须对日语的敬语知识进行充分地复习, 记住日语中特殊的尊他词与自谦词。
【真题回顾】 (2010年7月)
質問:すみません、営業の山田さんにお会いしたいんですが
1早速お願いします。
2ご案内いただけますか。
3今、呼んでまいります。
题目中, 来客说想见销售科的山田, 使用了自谦语「お会いしたい」, 接待人员自当礼尚往来, 用自谦语回答「今、呼んでまいります」。
5.総合理解 (综合理解)
综合理解题, 一般由“三大题, 四小问”构成。这里分析其中的第一题:“条件题”。“买方”提出购物的几个条件, “卖方”根据条件介绍“商品”, 当“商品”满足“买方”的要求, 即成交。这里的“买方”也许是顾客, 也许是租客, 也许是老板。“商品”也许是电器, 也许是宠物, 也许是员工。总之, “买方”要带回去的“商品”, 必须符合先开出的条件。因此在听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注意“买方”的语气, 判断同意与否。说话人同意与否的表达见表2。
【真题回顾】 (2012年7月)
女顾客去宠物店买宠物, 她要找的宠物是:「小型犬のメス」, 由于是第一次养宠物, 希望最好「しつけがしやすい」, 此外家里还有个孩子「小さい子がいます」。根据她的条件, 店员给她介绍了四款宠物犬, 其中最接近她的要求的是第一种茶色小狗「最近売れている小型犬は、この茶色の犬ですね。これはメスですが、おとなしく留守番できます。ただちょっとわがままなので、しつけは簡単とは言えません」, 女顾客听完所有介绍总结道:「やっぱり人気があるだけあって、この子犬、かわいいよね。しつけはちょっと頑張ってみようかな」她选的宠物是只可爱的小型犬, 只是她需要花点时间训导小狗。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了解考试动态, 把握出题倾向, 运用解题对策就能在新日语能力考试中取胜。
参考文献
[1]佐佐木仁子.新日语能力考试考前辅导N1.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1.
日语等级考试论文 第8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 掌握多种语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日语作为中日贸易的一把“钥匙”, 对于想去日资企业求职的大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在激烈的求职市场面前, 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显得格外重要, 笔者认为日语的“听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日语专业毕业生的日语能力。
如图, 而日语一级能力考试将三分之一的分值设置在听力部分, 这也足以从侧面测试出学生的听力水平。日语能力考试听力部分相比于单词语法, 更加重视的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场景,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听懂日语的日常对话。
二、调查概要
(一) 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中国日语专业的大学生的听力学习情况以及一级考试听力部分的得分情况。
(二) 调查时间
2012年11月下旬到2012年12月上旬。
(三) 调查对象
江苏师范大学日语专业2009年入学的88名学生, 调查进行时全员都已经进行了为期大约3.5年的日语学习, 年龄为19-22岁, 其中男性为6名, 女性为82名。
(四) 调查方法
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问卷为中文形式, 问题的方向大致分为三类:听力学习的方法、日语习得的过程以及对听力学习的意识。
(五) 结果及分析
由此表可知, 学生的听力部分的得分以分布在20-29的人最多, 随即是30-39和40-49, 分数在10-19和50-59的人较少。日语一级能力考试总分为180, 合格线为100, 所以只有当正确率达到0.56, 才能保证达到合格线。而听力部分由此推断出要得33分才能到合格线。由此可得出, 本次接受调查的88名学生中, 只有52名到达了合格线, 剩下的36名都是听力不合格者。由此可见听力部分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普遍的。另外, 笔者也试图调查了学生的听力部分的失分原因, 其中有大于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表示平常的练习材料就仅限于教材以及历年真题, 另外也有很多学生表示对日本生活常识积累的较少;觉得自己在做听力时反应比较慢;对日语口语的掌握不扎实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成绩, 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借用历年真题分析失分原因从而得出相应的对策。
三、原因及对策分析
(一) 无法把握数词尤其是时间数词
〈例1〉
女の人と男の人が会社説明会の受付で話しています。この女の人は何時に面接が終る予定ですか。
女:全体説明会は一時半からですよね。
男:はい、そうです。
女:何時に終了しますか。
女:ええ、ちょっと…
女:じゃ、すみませんが、早めにお願いできないでしょうか。
女:すみません、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この女の人は何時に面接が終る予定ですか。
这是日语一级考试听力部分的真题, 其中并不存在困难复杂的单词语法, 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黑线标出的几个时间以及附加信息, 学生在解题中, 不能一味地依赖大脑的记忆, 像类似的提醒做好笔记也是十分重要的。另外, 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 可以反复研究N1听力部分的真题并多做一些泛听练习, 例如NHK的广播等, 做到对数词的足够敏感。
(二) 无法把握日语的口语形式
<例2>
男の人は第二ビルの完成はいつごろになりそうだといっていますか。
男:第二ビルの工事、八月の完成予定だけど、この分だと三ヶ月ぐらいはのびそうだね。
女:そうですね。でも総力をあげていけば、一ヶ月は早められるとおもうんですが。
男:甘いじゃない?希望的観測だなあ。いずれにしても早く進めないと。第一ビルのほうは何とか四月の開業に間に合ってよかったよ。
「ないと」是「なくてはいけない」的口语形式, 再如「食べている」变为「食べてる」、「分からない」变为「分かんない」「、置いておいて」变为「置いといて」等。对于学生来说, 平时在课堂上接触的大多为书面语, 在会话课上, 要格外留意外教的口语表达, 在课外也可通过看日剧动漫等扩充自己对日语口语的知识量。
(三) 日语知识的不足
<例3>
日本の生活もうなれたようですね。
1. ええ、泣きっ面に蜂って言いますから。
2. ええ、棚から牡丹餅。
3. ええ、郷に入っては郷に従え。
这是三句日语中较为常用的惯用语, 翻译成中文分别为“祸不单行”、“喜从天降”以及“入乡随俗”, 这些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 但是在教科书中类似的说法出现的概率较低, 这就要求学生除了教科书中的知识以外多积累一些类似于常见惯用语、流行语的用法。
(四) 无法正确解答有关于日本生活方面的常识的听力问题以及缺乏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
<例4>
女の人と男の人が話しています。
女:吉田さん、最近英会話を習い始めたんだって?
男:はい、少しでも仕事の役に立てばいいかな、と思いまして。課長はどのようにして英会話をマスターされたんですか。
女:私の場合は、週一回英語のテレビドラマを録画して、何回も見るという方法。せりふを丸暗記するの。もし、丸暗記できていない場合は、次の週も同じビデオを見なければいけないっていう、自分だけのルールを作って。
………………
質問:会話の二人はどのような関係ですか。
1. 上司と部下2.夫婦3.英会話の先生と学生4.ライバル
整篇文章较长, 但是解题的关键只有“课长”二字, 其他均为干扰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 就要求学生掌握日本的“亲疏关系”、“上下关系”等常识, 掌握类似的知识以及相关的礼节对于将来步入日资企业工作也是很有帮助的。另外, 由于问题通常是在播完整段录音后才给出, 学生不能带着问题找答案, 这就要求学生在无法判断干扰信息的情况下, 做好速记笔记, 在给出问题时找出相应的答案。每个人的速记法各有不同, 但都存在着“5W1H”的基本要点, 其中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什么事、为什么和怎么样”。
为此, 学生需要掌握适合自己的速记法, 又快又好的速记下听力内容中的重要部分以方便自己解题。
结语
日语听力能力对于每一个日语专业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笔者希望通过对学生听力部分学习情况的调查, 了解听力部分存在的问题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也希望通过以上提出的对策能让学生在日语能力考试听力部分的成绩得以提高。听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就要求学生多听多练并掌握听力学习的策略,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必将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丽华.中日口译教程.外研社, pp.95.
[2]李琨.浅析新日语能力一级考试听力改革要点及应考方法.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第5期, pp.42-44.
[3]马晶.国际日语能力考试改革后的听力教学策略研究.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12第7期, pp.116-120.
[4]史小华.日本语能力测试一级能力培养策略.网络财富, 2009第14期, pp.130-131.
日语等级考试论文 第9篇
一、08、09、10 级日语能力考试 N1 级通过情况
二、08、09、10 级通过率等比较结果
1. 08、09、10 级二本与三本 N1 级通过率的比较
2. 08 级、09 级、10 级 N1 级总平均分比较
3. 08 级、10 级二本与三本单科得分情况分析
三、原因分析
1. 08 级成绩分析
从总分看, 二本两个班通过日语N1级的分数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分析其原因, 应该说同平时上课前是否进行预习以及是否掌握得当的学习方法有关。除个别同学外, 普遍听力分数低, 说明听力在日语学习中难度最大, 对同学的要求高, 提升也较慢。语言文字分数相对较高, 原因主要是平时学习时日语老师对书本出现的单词要求默写, 同学在课外也会进行自学日语一级的单词, 自己背诵默写。
从过级人数与考试各部分得分比较来看, 三本2班的成绩都略高于1班, 可见2班同学在学习自觉性方面做得较好。
三本与二本过级人数相差很大, 三本通过人数为15人, 占学生总数的22. 05% , 二本通过人数为30人, 占学生总数的41% , 通过率三本仅为二本的约一半。
2. 09 级成绩分析
从总分看, 二本2班的总分分数较1班好, 但是人数没有1班多, 通过率也比1班低。1班总分高分比较少, 分数比较接近、密集; 2班总分高分较多, 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的差距较大, 由此可见1班基础扎实的同学较2班多。
三本09级1班同学通过N1的人数较2班多, 可见1班同学基础比2班好。
二本通过人数有18人, 三本通过人数仅有8人, 二本过级率为27% , 三本过级率为13% , 三本通过率约为二本的一半。由此看来, 二本的学习力度比三本大得多。
3. 10 级成绩分析
二本两个班的过级率较高。听力成绩相对于语言文字、读解分数较低, 极少数同学出现高分, 低分现象明显, 听力成为制约同学过级的主要因素之一。总分出现高分现象, 可见平时对待日语学习的态度认真, 备考准备充分。1班分数在各个分数段上均高于2班, 2班同学过级后大都选择出国 ( 去韩国交换留学) , 由此可见班级的学习氛围很重要。
从总分看, 三本两个班过级同学的分数均存在分数差距大的问题, 在过级人数与考试各个分数段相比较, 2班的成绩都略高于1班。听力的分数均相对语言文字、读解较低, 成为制约同学考级的主要因素之一。要加强对平时语感和听力的训练。语言文字分数普遍较高, 说明同学平时对词汇量的掌握有很好的基础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本和二本的过级率相差较大, 前者仅为后者的四分之一左右, 说明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两者还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出现几位同学分数刚好达到过级分数线的情况, 说明考试时的心态也很重要。
四、问卷调查表统计与分析结果
从各门日语专业课课堂上的听课效率、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来看, 大多数同学都能集中精力听课, 但《日语语法》和《日语听力》一般只达到52% , 相对于其他各门课, 这两门课掌握相对较为薄弱。
课余时间的学习情况, 87. 6% 的同学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整理学习过的内容, 也有其中51. 8% 的学生利用网络上的音像资料等更多地接触日语, 通过平时接触日语材料, 创造学习日语的语言环境。课前充分预习, 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日语课上教师讲的重点知识。
对词汇部分的练习, 其中94. 7% 的同学采取注重对课本上出现的和老师提到过的单词的掌握, 还有46. 5% 的同学采取背单词本的方法来掌握词汇。
对语法部分的练习, 73. 5% 的同学采取背语法的条条框框来理解语法知识, 也有部分同学在此基础之上, 采用背语法中的例句, 做真题等来理解语法并加深印象, 着重记接续等易错点等方法来加强语法理解与背诵。
对阅读部分的理解, 其中80. 6% 的同学采用阅读小文章, 42. 4% 的同学采用做真题, 不注重量, 但一定把做过的题目理解透, 大部分同学采取以看重质量的方式来提高阅读的成绩。
对听力的练习, 其中52. 4% 的同学采取看动漫、日剧等对听力的提高很有帮助的方法。与此同时, 44. 1% 的同学通过听力课, 能切实地学到东西, 听力提高要在词汇的基础之上, 所以提高相对较难, 接触日语的产品创造良好语言环境相当重要。
在考场上, 同学以何种状态应对, 其中49. 4% 的同学抱着一定要通过的紧张心态, 这种心态可能会导致考场的发挥与平时的实力有所不同。
学习的动力与寝室氛围有很大关系。大家一起比着学和为了拿下证书, 全心全意努力成为主要的学习动力, 会激励自我的学习。
关于韩语课对日语考级的影响, 49. 4% 的同学认为没有影响, 但也有27% 的同学认为日语专业不该学韩语, 对不同语种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语言混乱被认为是导致学习成绩不佳的一大原因。
五、结语
经过问卷调查和对日语能力考试N1级通过率调查统计分析了解到, 无论二本还是三本的学生, 平时上课时听课的效率都不能达到100% , 45分钟课堂能坚持不开小差, 全部听下来的同学很少, 这样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不能达到100% 。而且很少有同学在每天上课之前提前预习, 上完课之后认真做到课后复习, 所以仅靠课堂的45分钟, 学习效率很差。
数据统计显示, 通过的大部分学生分数不高, 主要受听力的影响, 无论是二本还是三本学生, 听力的分数都很低。而且据调查, 在课后时间练听力的同学很少, 只是在课堂上练一下, 有少数同学通过看动漫、日剧来练习听力。
在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中, 韩语课过多也是构成对日语考级通过率变低的影响因素之一, 有的同学认为日语专业就不该学韩语, 对不同语种学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语言混乱和相互干扰被认为是导致日语学习效果下降的主要原因。
摘要:对嘉兴学院日语专业二本和三本08、09、10三个年级共六个班的日语能力考试N1级通过率进行跟踪调查和统计, 发现并找出二本与三本学生在学习态度及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差距, 尝试分析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 为日语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今后的教学改革提出重要的参考依据。
日语等级考试论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