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作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91

作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范文第1篇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站在践行“立德树人、立教圆梦”这一理念,努力从自己做起,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为德育工作献智献力,为“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添砖加瓦。我给自己的教师工作树立了最基本的行为标准,那就是立德树人,立教圆梦。我一直遵循这一基本道德规范,处处约束自己,鞭策自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立师德以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立师德,就是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 做人楷模。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三心”,分别是良心、热心和爱心。

良心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和调节机制 “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

热心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动力源泉作为教师,就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拥有一颗对工作的无限热爱之心,你才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业职责,才会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教师职业,懂得教学艺术,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情感, 才能激发自己为这一事业忘我工作的热情,才能为培养下一代尽心尽力。其次教师要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三是爱同事。这样才能与同事友好相处,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作为老师,我们要对得起我们国家给我们的那份工资;要对得起上级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要对得起我们学生及其家长给予我 们的渴望的目光。在有限的时间里,潜心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将自己智慧与汗水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让我们的良心才能坦然。

二、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我认为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要从“言教”做起:

1、爪子关键,对症下药。言教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错误,接受批评并加以改正。

2、把准时机,一击即中。不管处理什么事情,火候必须把握住,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就如同做饭,烧的时间长了饭就会烧糊,烧的时间短了饭肯定就是夹生的。所以一个高明的老师,应该善于发现几乎,创造机会,抓住机会,一击即中。

三、学会宽容,为人师表

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从小养成了事事占先,以自己为中心的坏习惯。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我们教师在热爱学生的同时,还要注意让每个孩子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比如:有时学生犯了错误,家长来说情,学校的纪律是严肃的,学生是平等的,可面对家长,我们得尊重,得给面子,我们需要他们支持,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好学生。因此,在不影响原则的前提下,为了工作,我们教师可以退一退,让家长释怀,有面子,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老师胸怀宽广的一面,赢得家长的尊重和学生的尊敬。家长是学生家庭的中心,尊重家长,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对我们的教育和学生的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和家长是一家”。老师和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教育孩子,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四、不断学习,提高素质。

要圆我教育中国梦,我们的教师除了要不断地修品,还要不停地练功。教师是学生瞩目的焦点和榜样,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师要重视修品练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我们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探索和创新。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任重而道远。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生活水平。同时,也存在很多制约我们发展的负能量。比如,现在很多中学生都带手机上学了,大学生都带电脑上学了,手机与电脑对学习的利与弊自然就因人而异。多少学生是用手机、电脑上网、聊天、玩游戏?包括我们许多的家长与教师,又不是经常玩那智能手机,时不时就微信?

教师的业务水平是立足于三尺讲台之本。唯有自身不断开拓进取,才能不断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才能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要求。教师应当是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者、思想者、创造者,应当通过不懈的努力,坚持走在学科研究的前沿,努力做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出色的科研和教学能力、业务精良的专家型教师。

作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范文第2篇

钟杏娟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这片伟大的土地上蕴育着千万个华夏儿女。身为教师,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的师德言行、敬业精神,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教师不仅要把教学看成一种职业,而且还要把它看成是为之奋斗、献身的一种高尚追求。

12教师生涯,虽然充满了酸甜苦辣,却丰富了我生命的底色,焕发了我人生的光彩,使我愈发的体会到,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甘心做一缕平凡的阳光,爱在孩子们成长的四季。

让孩子们在我的爱的氛围中成长,把我的爱撒播在他们成长的四季。

一、爱在春天

春天的爱似蒙蒙雨丝,润万物于无声之中。作为教师又何尝不是呢。他们把身上的爱源源不断的默默浇灌在孩子们的身上而不求回报。

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而特殊学生更需要关爱。唯有爱,才能填补他们情感的空缺;唯有爱,才能修补他们心灵的困惑;唯有爱,才能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

爱优秀学生容易,爱特殊学生难。惟其难,才显得更加珍贵。它是我们教师应具备的优秀品质。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

关爱特殊学生,需要教师的宽容、理解、欣赏。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帮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石头,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作为一名教师,将心比心,宽容、谅解,才能为特殊学生赶走心灵的乌云,带来阳光。学会欣赏,才能为特殊学生消除自卑,给他们带来希望。

二、爱在夏天

夏天的爱像花朵,热情而执着。作为教师,总会遇到一些活力四射,好动至极的孩子,他们一上课就手在挥舞,脚在乱揣,头在摇晃,脸在作怪,招惹同学,学小无赖。让你啼笑皆非,着急无奈,稍有妥协,就被干败。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给他热情而执着的爱,给他尊重,并抓住时机及时地鼓励他的优点,有时不妨夸张一点,诸如上课坐的多稳啊,这么长时间都没乱动了,哎哟,还知道尊重同学了,你瞧,老师讲的课他听的多认真啊,渐渐的把他引导到正路上来。对于他的缺点,悄悄的给他指出来,并分析利弊,犯错误时可以用眼睛严肃的直视他,让他明白,他在犯错误。这种教育方式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孩子的表现是有反复性的,作为教师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哪怕有点滴的变化,都在说明我们教育的力量不可阻挡。

三、爱在秋天

爱像秋天的果子,响脆而甜美。孩子的心,纯洁而美好,播撒下充满爱心的种子,他就会结出爱的果实。世界需要爱,所以道德的教育,是教育之本。作为教师,培养孩子有一颗爱心,又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当你品尝到爱的果实时,又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我就感受过。

记得我的一比较“俏皮的学生”有一次拖地时告诉我,“老师,我刚把讲台拖完,一会你别滑倒了。”我当时听完既惊诧又感动,惊诧于这话出自于每天搅的我费神有时也很无奈的淘小子之嘴,感动于他那颗小小的爱心,当时我欣喜的和他贴了一下小脸。他也更美美的干活去了。真是爱心不分大小。

四、爱在冬季

爱像冬天里的热牛奶,温暖而舒适。真诚的爱,能够融化严冬的寒冰,我们有责任把这种爱全部奉献给孩子。这是当好一个教师的奥秘所在。

"严格与爱"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严格"是建立在深沉的爱的基础上的,学校教育的师爱中必须包括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耐心教导。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爱护学生。教育好学生的关键是教育者以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的真诚去爱他们。"老师的严格也是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是真诚地关心爱护,会更倾心于老师,会更加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

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和保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和热爱学生是一致的。师爱体现在严格要求之中,不严格就体现不出师爱,名曰爱之,实则害之。要把握好"爱"与"严"的分寸。"严"是"爱"的具体表现,"爱"是"严"的最终目标。通过这样的严格要求,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样的严格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教不严,师之惰",教师的责任意识在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严格要求学生是爱的特殊表现,是教师责任感的体现,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真知是在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学生学有所成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严格要求既是对学生的学业负责,也是为社会未来负责。

爱不仅仅是无微不至的呵护,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娇惯、是非不分的放纵。在教育过程中,不能过分溺爱优生,对优生的过错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对犯点小错的后进生则严而又严。这样,就会使优生弱化自控能力,品德滑坡,而后进生则因为老师处理问题的不公平而产生反感、对抗情绪,从而对学习及各种活动失去信心。所以,我们要牢记"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学生严爱有加。

作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范文

作文立德树人立教圆梦范文第1篇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站在践行“立德树人、立教圆梦”这一理念,努力从自己做起,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为德...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