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试卷一范文
美术试卷一范文(精选6篇)
美术试卷一 第1篇
(试卷一)-----------
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习--------------------;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
4、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充分发挥--------------------;增强学生的-------------------------
二、简答:
1、试用修订版美术教学大纲对原教学大纲作了哪些重要修订,请列举三处,并简要说明修订的原因。
2、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你以为修订版教学大纲还有那些不适应之处,请简述。
三、美术常识:
1、名词解释:(1)标志、(2)复色
(3)适合纹样
(4)包豪斯
(5)六法
2、我国宋代美术文化成就辉煌,请列举五个优秀绘画作品及作者,并写出五大名窑的名称。
3、印象主义画派在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请列举五位著名印象派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四、作品鉴赏及教学设计: 作品《清明上河图》
1、写出200字的作品简介,2、教学日标设计。
3、教学过程设计(要点)。
4、评价要点。
5、本节课的教学特色及教学理念。
第一部分(30分)
1.美术课程的改革,首先必须树立与之相应的教学思想。《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的美术素养”包括哪几个方面?(15分)
2.你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如何理解与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15分)
第二部分(30分)
3.“分割与构成”在图案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针对“形块的分割与构成”这一内容的学习,进行15分钟教学过程的设计。(申报高级者职称10分,申报中级职称者15分)
4.水彩画中水、色的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用笔、用水、用色等要领。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学生在运用水、色的相互渗化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申报高级职称者10分,申报中级职称者15分)
*5.(该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
在辅导学生创作画的过程中,你觉得初中学生创作画最大的特点(长处和不足)是什么?你又是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去加以正确引导的?(10分)
第三部分(40分)
6.介绍画家莫奈的生平、艺术风格等,并举代表作品一幅作简单评述。(20分)
7.赏析陕西临潼出土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作品,谈谈自己对《秦始皇陵兵马俑》艺术特点的理解和认识。(20分)
(试卷二)-----------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题
1、写生过程大致可分为大体阶段,深入
阶段,调整阶段。
2、欧洲历代油画名作中,<<蒙娜丽莎>>的作者是 达芬奇,<<拾穗>>的作者是 米勒,<<日出、印象>>的作者是 莫纳,<<向日葵>>的作者是 凡高。
3、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4、美术的分类一般有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5、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蕉墨法。
6、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姿态平等、教材处理变式、教学流程清晰、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7、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8、人言“墨分五彩”,墨色有焦、浓、重、淡、清五个浓淡色阶。
9、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第二部分 简答题
1、什么是中国画?
中国画就是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出来的画。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国画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笔墨。
2、什么是新课程教学设计?
新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师的方法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师生展开的一种合作、交往的教学。好的教学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提问是教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提问有哪几个作用?
课堂提问设计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有价值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深刻思考,并能引导他们去提出新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技能发展。
4、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
一、师应该将“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将学生视为主体。
二、教师要教会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三、教师要尊重与爱护学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给予尊重,并以此作为教育教学的前提。
5、教学活动的要素可以分为哪三个方面?
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
二、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尝试、发现美术语言的特征和规律。
6、什么是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什么是素描? 狭义上讲:有“朴素的描写”之意。它是用铅笔、毛笔、炭笔等工具做单色的描绘。
广义上讲: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训练学科。是通过线条、色块的深浅把我们所画的物象的体积的感觉和空间的感觉真实的表现在平面的纸上。
8、什么是案例?
应该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往往包含一个或多个现实中的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9、什么是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10、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可以从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事例、对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困惑、喜悦、问题等途径去发现问题。
11、什么是美术语言?
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12、什么是文化情境?
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
13、教师教学行为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14、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具有什么意义?
15、案例区别于其他文字材料的特征是什么?
试卷三)-----------
一、填空题
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2、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那是色相、明度、纯度。
3、东汉时佛教开始从印度经新疆传入内地,之后在新疆拜城开凿有克孜尔石窟;在甘肃敦煌开凿有敦煌莫高窟石窟;在天水开凿有麦积山石窟;在山西大同开凿有云岗石窟;在河南洛阳开凿有龙门石窟。
4、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5、中国历代国画名作中<<步辇图>>的作者是阎立本,<<簪花仕女图>>的作者是周昉,<<珍禽图>>的作者是黄荃,<<五马图>>的作者是李公麟,<<芙蓉锦鸡图>>的作者是赵佶,<<秋效饮马图>>的作者是赵孟頫。<<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黄公望,<<游春图>>的作者是展子虔。
6、宋代著名的瓷窑有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
7、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散点透视法取景作画的,而西画采用的则是焦点透视法。
8、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9、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10、新课程下的课程总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表达,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绘画?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2、什么是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3、什么是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构成的科学,是一种平面抽象艺术的设计方法,也是对艺术形式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训练。平面构成通过对抽象造型因素(点、线、面)的研究,通过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形象排列方法的研究,进行平面视觉语言的训练,将几个以上单元中心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多运用于实用艺术领域。
5、什么是素描?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铅笔、木炭、钢笔、毛笔等。)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6、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基本的美术素养包括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它不仅指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地反应;能自觉而大胆的运用美术的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7、什么是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体,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形成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和接受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与开放性。
8、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1)目标设计是否在学生需求中生成(2)目标达成是否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生成。(3)环节设计是否在文本的多元中解读生成。(4)思维激发是否在师生、生生对话中生成。(5)教师引领是否在适度拓展中生成。(6)情感态度是否在创造中生成。
9、什么是案例?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10、新课程下的学生观有哪些变化?(1)学生本位意识。(2)学生主体意识。(3)学生个体意识。
11、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课程的建设者
12、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实质上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的。考察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过程,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调整甚至改变课前的教学设计,这也是一个设计的活动,可称为“课间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可称之为“后设计”。
13、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14、中国画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
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
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4、散点透视。
15、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要点: ⑴ 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⑵ 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⑶ 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6、你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有哪些方面?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都是有一定“标准”的,首先最重要的一条是能促使自己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和帮助阅读案例的人从中“学有所获”。其次要做到:(1)、具有可读性。一个好案例是一件文学作品,应该是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围绕主题以一种引人入胜、迷人的方式来展开,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人物的心理感受、体验和内部冲突揭示充分,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表达明晰、生动和活泼。(2)、具有时代性。一个好案例必须要有时代的特征,能反映当前教育教学中最普遍发生的问题,能足够引起自己和人们的反思,能产生“共情”。(3)、富有个性化。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要有特色,能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能从理论的高度去开掘并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们多方位的、多角度地思考,能触及人们的灵魂。(4)、一般用过去式表达。(5)、字数最好在2000——4000字范围内。
三、辨别题。
1、美术是精神创造的产品,是体现人类思想感情的意识形态。要点:正确。由于美术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全面的能动的反映,所以所有美术作品都能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人们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美术还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和个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凡高的《星月夜》、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王式廓的《血衣》等,这些作品都表现出画家独特的认识、感情与个性。
2、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要点:正确。《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科并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强调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及美术学科与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一幅美术创作作品的诞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表现以外,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人文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3、美术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要点:片面。美术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而任何一种学科教育都是有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学科本体,也就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系统;二是该学科教育的功能,也就是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种种良性的变化。美术活动需要感受、体验、情感、想象、创造,通过美术教育也有助于形成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想象力、大胆的创造力和灵巧的动手能力。同时,美术活动也能作为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社会学习、跨学科学系的工具。美术学科本体始终是教育功能生成的基础;美术学科也应该注重自身教育功能的拓展,尽量增强美术学科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美术本体和教育功能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当然,不同的学科教育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侧重,这种侧重体现了学科教育不同层次的特征。
4、你认为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以“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还是以“科学性评价为主”?为什么?要点:新课程需要新的教学评价,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激励性和发展性为主的评价方式,使教师们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们享受学习成功的欢乐,唤起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的自豪感。但“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的评价观,忽视了对学生作品问题的指出,这样久而久之只会使学生失去进步的方向,盲目地去学习。而“科学性为主”的评价观,即注重看到学生作品进步的一面,还要恰当地指出不足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5、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要点:正确。教学是有方法的,但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机械地死板地去硬套,而要因内容而异,因教师而异,因条件而异。教学方法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如何“学”的活动设计。任何教学方法都是相对的,并且是在不断发展的。教师应以“课标”精神为依据,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灵活地、创造性地、多样性地去发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观点论述
1、你认为“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区别在哪里?要点: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分析。比如学习任务的结果是什么,性质、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起点与重点分析等等。强调的教师的“教”,教师主导着教学的进程,控制着学生的学习。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焦点在于学习情境的设计。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知识应用的实际情境下的学习,学习者的经验才能赋予新的学习意义。因此,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学生的“学”,教师主要起着指导、引导的作用,学习的主导权在学生手中。
2、你在美术教育中,如何理解与运用“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的?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要点: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美术学科同属于视觉艺术的特点,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和“解读”的。因此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这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其包括演示法、观摩法、观察比较法等。如绘画、制作方法步骤的现场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演示,或实物、范画、录像、课件的展示等。在采用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时,必须做到范画、范作要精选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3、你是怎么理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要点: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① 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② 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③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遵守纪律,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教师需要新的工作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带来的挑战: ① 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②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③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4、你认为“知识”与“能力”之间有联系吗,为什么?你在美术教学中是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要点:知识与能力是有联系的,因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不存在着美术升学的压力,美术教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对一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5、什么叫“建构主义”?要点:建构主义认为,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括真理性,但是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还会有更真实的解释。因此,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让学生接受的理由,用社会性的权威去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由他们自己来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6、快下课了,教师有些教学任务还未完成,可是回答问题的学生还在滔滔不绝地发言,教师应该怎么办?要点:一个高效的教育过程应该是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艺术了。”新课标认为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重要的是培育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为此,教师必须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控制课堂教学,随时准备适应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因素”,“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对学生出现的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超越预定的目标。如果这位学生的发言很有价值,就应该让他把话讲完,相反正在该学生讲的滔滔不绝时,教师双手一拍“停”!这种“精确控制”恰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其这样还不如顺其自然,让学生自己决定应该何时结束。教为了学,教要适应学,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五、案例分析
1、水彩画中水、色的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用笔、用水、用色等要领。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学生在运用水、色的相互渗化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要点:水、色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这是水彩画技法的最主要特点。容易出现的问题:用笔滞、习惯来回涂、喜欢用小笔描等。用水滥没有形,或用水少没有滋润的感觉。用色厚不透明,用色少,干后太淡,调配颜色脏、暗、灰,用色过火。解决的方法:用笔;要求流畅、肯定、迅速、一气呵成。忌来回涂,要有笔触;养成用大笔处理画面;以中笔处理局部的体和面;最后用小笔画点勾线。用水;要求饱满,进行笔中含水量不同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尝试;用先湿润纸面再画的方法,使水分饱满;还可以进行水分流动的尝试,体会趁湿渗化的效果。用色;了解水彩画要画的干净、明快,首先要熟悉各种颜色的性能;调配颜色要水多色少,为避免色彩灰暗,以两色相混为宜;慎用黑白两色。
2、以下三个案例都是以《太阳》为课题内容的教学目标设计,都有可操作性,但其把握的侧重点不同。请分析有哪些不同的侧重点?《太阳》要点:上述三个目标设计是同一课程内容的设计,三位教师的目标设计都具有极强的可行性。每位设计者在对教材和学生分析以及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每个目标都有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方面,同时都具有一定的弹性。例1 目标设计侧重点是让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运用视觉语言,使他们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力所能及地参与美术文化的传承。例2目标设计侧重点落在学生用想用的材料表现他们心目中与别人不同的太阳形象。因此,该目标的弹性就体现在第一条即“灵活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来表现太阳”内容中,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例3侧重于保持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其弹性之处的设计是目标中的第2条“能够在圆形中设计制作出不同个性的太阳面部形象”。
3、介绍画家莫奈的生平、艺术风格等,并举代表作品一幅作简单评述。要点:生平介绍:莫奈(1840—1926)是法国印象画派的创始人之一。出生于巴黎,他父亲在哈佛尔开杂货店,莫奈的童年便在哈佛尔度过,大自然陶冶了他自由自在的性格,那时他常在练习本封面上画装饰取乐,不知不觉从玩乐中积累了许多绘画技巧,十五岁时便以一个漫画家闻名于家乡。
试卷四)-----------
一、专业知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8分)(1)、长沙楚墓中出土过两幅战国帛画,一幅是《人物龙风帛》。另一幅是 _________。(2)、《纺织女》一画的作者是17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画家_____。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伟大现实主义画家______创造了《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表现了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者的不屈精神。
(3)、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_______髡残、弘仁。(4)、《洛神图赋》为我国魏晋时代著名画家 的传世之作。(5)、中世纪欧洲教堂建筑的主要样式为______式和______。
(6)、中国现存最早、最大和最高的木结构阁楼式塔是 _________。
(7)、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是 ____;《挥扇仕女图》的作者是 ________。(8)、印象主义兴起于19世纪下半期,它的主要画家有______、______、______;此后又出现了新印象主义,它的主要代表画家是 _____。(9)、沈周、_____唐寅、______仇英合称“明四家”。(10)、《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_______。雕塑《思想者》的作者是 _______。
(二)、选择:(每题1分,共8分)(1)、“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a 龙山文化 b 仰韶文化 c 马家窑文化 d 红山文化
(2)、龙门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有:()a 宾阳洞 b 古阳洞 c 莲花洞 d 石窟寺洞(3)、隋唐时期的水墨山水画家有:()a 李思训 b 李昭道 c 展子虔 d 王维(4)、属于“海派”的画家有:()a 任伯军 b 赵之谦 c 虚谷 d 吴昌硕(5)、“巡回展览画派”的代表人物有()a 莫 奈 b 苏里柯夫 c 米 勒 d 罗赛蒂(6)画家鲁本斯是欧洲美术史上()美术风格的代表人物? a 罗可可美术 b 巴洛克美术 c 新古典主义美术 d 浪漫主义美术(三)、简答题(4分)
现实主义作品与一般的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作品的联系与区别?
二、实践反思题
(一)、请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设置要求,对下面提供的中国画《梅花》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评析:(15分)梅花教学目标:
1、感受梅花的坚毅品格,激起对国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运用国画的基本技法,表现梅花的形与色,体会中国画独特的表现力,培养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梅花的高尚品格,学画梅花。教学准备:中国画材料,梅花图片和国画图例。教学过程:
一、说梅:中国的国花是什么?为什么把梅花选作国花?(学生自由发言,出示资料文字感受)
二、赏梅:欣赏梅花图片(课件出示),说说梅花的形与色,感受梅花外观的美丽。
三、赞梅:梅花历来为人们所赞赏,读读自己收集的咏梅佳句或诗词,课件出示部分名句欣赏。
四、画梅:
1、梅花不仅受到诗人的青睐,同时也受到古今众多国画家的喜爱,一起欣赏国画——梅花。要求:仔细观察画家们的布局方法及笔法和墨色法。
2、交流观察所得,教师示范映证。
3、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五、竞拍:举办拍卖会,将自己的作品拍卖,为希望工程捐款。
(二)教学片段设计(15分)
《太阳》是人美版一年级教材中的一课。有不少课开始都是教学生画圆,再画太阳的光芒或色彩。作品基本上属于千人一面式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请结合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和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设计一个《太阳》教学的片段,重点写清设计过程和思路。目标设计: 过程设计与思路:
(三)论述题(10分)新课标提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一理念,请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
美术试卷一 第2篇
41、在绘画中,节日常常用的构图、的色彩、的笔触表现出来。
2、扎灯艺人用各种材料,以编扎、裱糊、和刺绣等技法,创造了千姿百态的花灯艺术。
二、选择题(40分,每小题4分,填序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在表现以秋天为主题的画时,主要选用()来涂色。
A、绿、黄、蓝B、红、橙、黄C、蓝、绿、紫
2、版画的制作可以分为以下四步,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A、刻板、设计、印制、着色B、设计、刻板、着色、印制
3、运用挂历纸进行撕贴制作时,首先是看纸的()来巧妙地运用。
A、花纹与颜色B、大小与软硬C、粗糙与光滑
4、事物表面的纹理叫肌理,玻璃的肌理给人一种()的感觉。
A、冷B、粗糙C、光滑
5、在绘画中,描绘两个以上的事物时,主要表现的事物经常要画得()些。
A、突出而细致B、和其他事物一样
6、在制作纸工拼贴学习活动中,为了使画面更有(),就要先拼摆后粘贴。
A、创意和独特性B、平整和干净C、方便性
7、手工制作时经常要用纸,一张平面的纸通过()方法可以使它立起来。
A、卷、折B、剪、贴C、撕、拼
8、进行国画练习时,要用到的材料有:()(可多选)
A、墨汁和颜料B、生宣纸和毛笔C彩笔和油画棒
9、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A、大雁塔B、故宫C、十七孔桥
10、剪纸的常用剪刻方法是()(多选)
A、阴剪B、阳剪C阴阳混合剪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0分,每小题4分)
1.1949年发表了中国最早的藏书票。()2.一幅作品,一般以人或物作为主体,而背景成了陪衬。()3.一个墨点在纸的中心位置,会给人以安定感。()
4.刺猬是世界上的第一枚藏书票,它的作者是埃舍尔。()5.黑白图形的之间的相互转换,无法产生艺术效果。()
6.中国的藏书票是由欧洲传入。()7.用绘画、剪贴或拓印等形式,能表现出相同与不同的图形。()8.电脑绘画,鼠标很重要。()
9.设计一个会游走的玩具,先画草图,并设计意图。()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测试卷 第3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如图1,已知点P是直线a外的一点,点A、B、C在直线a上,且PB⊥a,垂足是B,PA⊥PC,则下列语句错误的是().
A. 线段PB的长是点P到直线a的距离
B. PA、PB、PC三条线段中,PB最短
C. 线段AC的长是点A到直线PC的距离
D. 线段PC的长是点C到直线PA的距离
2. 如图2,已知ON⊥l,OM⊥l,所以OM与ON重合,其理由是().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C.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只能作一条垂线
D. 垂线段最短
3. 用一副学生用的三角板的内角(其中一个三角板的内角是45°,45°,90°;另一个是30°,60°,90°)可以画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50°的不同角度的角共有( )种.
A. 8B. 9C. 10D. 11
4. 如果∠α与∠β是邻补角,且∠α>∠β,那么∠β的余角是( ).
5. 已知α、β都是钝角,甲、乙、丙、丁四人计算1/6(α+β)的结果依次是28°、48°、60°、88°,其中只有一人计算正确,他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下列语句:1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
2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
3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4若两个角的一对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对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
5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画6条直线;
6 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
其中错误的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7. 如图3,AC⊥BC,AD⊥CD,AB=a,CD=b,则AC的取值范围是( ).
A. 大于bB. 小于a
C. 大于b且小于aD. 无法确定
8. 如图4,B是线段AD的中点,C是BD上一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BC=AB-CDB. BC=1/2AD-CD
2C. BC=1/2(AD+CD) D. BC=AC-BD
9. 如图5,观察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1直线BA和直线AB是同一条直线;2射线AC和射线AD是同一条射线;3 AB+BD>AD;4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时,一定有三个交点.
A. 1 B. 2 C. 3 D. 4
10. 如果∠1与∠2互补,∠2与∠3互余,则∠1与∠3的关系是( ).
A. ∠1=∠3 B. ∠1=180°-∠3
C. ∠1=90°+∠3 D. 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已知线段AB=10 cm,BC=5 cm,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C=________.
12. 已知线段AB=1 996 cm,P、Q是线段AB上的两个点,线段AQ=1 200 cm,线段BP=1 050 cm,则线段PQ=___________.
13. 如图6,OM平分∠AOB,ON平分∠COD. 若∠MON=50°,∠BOC=10°,则∠AOD=__________.
14. 如图 7,线段 AB =BC =CD =DE =1 cm,那么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等于________cm.
15. 一条直线上距离相等地立有10根标杆,一名学生匀速地从第1杆向第10杆行走,当他走到第6杆时用了6.5 s,则当他走到第10杆时所用时间是_________.
16. 平面内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a个交点,最少有b个交点,则a +b =___________.
17. 上午9点时分针与时针互相垂直,再经过______分钟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成一条直线.
18. 如图8,点O是直线AD上一点,射线OC、OE分别是∠AOB、∠BOD的平分线,若∠AOC=28°,则∠COD=_________,∠BOE=__________.
三、解答题(8小题,共56分)
19. (3分)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4倍大15°,求这个角的余角.
20. (5分)如图9,点P是∠AOB的边OB上的一点.
(1)过点P画OB的垂线,交OA于点C;
(2)过点P画OA的垂线,垂足为点H;
(3)线段PH的长度是 点P到直线 ________ 的距离 , 线段_________的长度是点C到直线OB的距离,PC、PH、OC这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用“<”号连接).
21. (3分)如图10,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线段BC的中点,已知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为39,求线段BC的长.
22. (10分)如图11,在直线上任取1个点,2个点,3个点,4个点
(1)填写下表:
(2)在直线上取n个点,可以得到__________条线段,_________条射线.
23. (8分)知识是用来为人类服务的,我们应该把它们用于有意义的方面. 下面就两个情景请你作出评判.
情景一:如图12,从教室到图书馆,总有少数同学不走人行道而横穿草坪,这是为什么呢?试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说明这个问题.
情景二:如图13,A、B是河流l两旁的两个村庄,现要在河边修一个抽水站向两村供水,问抽水站修在什么地方才能使所需的管道最短?请在图中表示出抽水站点P的位置,并说明你的理由:
你赞同以上哪种做法?你认为应用数学知识为人类服务时应注意什么?
24. (8分)如图14,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FOC=90°,∠1=40°,求∠2和∠3的度数.
25. (9分)如图15,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P是∠BOC的平分线,OE⊥AB,OF⊥CD.
(1)如果∠AOD=40°,
1那么根据______,可得∠BOC=______度.
2∠POF的度数是______度.
(2)图中除直角外,还有相等的角吗?请写出三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10分)已知,OM、ON分别是∠AOC,∠BOC的角平分线.
(1)如图16,若∠AOB=120°,∠BOC=30°,则∠MON=______.
(2)如图16,若∠AOB=120°,∠BOC=β°,能否求出∠MON的度数?若能,求出其值,若不能,试说明理由.
(3)如图17,若∠AOB=α°,∠BOC=β°,是否仍然能求出∠MON的度数?若能,求出∠MON的度数(用含α或β的式子表示),并从你的求解过程中总结出你发现的规律.
参考答案
19. 解:设这个角为x°,则这个角的补角为(180-x)°.依题意得:(180-x)-4x=15,解得:x=33,∴90°-x°=57°.答:这个角的余角是57°.
20. (1)(2)如图所示;(3)OA,PC,PH<PC<OC.
21. 设CD=x,则AC=BC=2x,AD=3x,AB=4x,DB=x.
∵所有线段长度之和为39,∴x+2x+2x+3x+4x+x=39,解得x=3. ∴BC=2x=6.答:线段BC的长为6.
22. (1) 表格如下:
(2) 可以得到n(n-1)/2条线段,2n条射线.2
23. 情景一:因为教学楼和图书馆所在的直线恰好穿过草坪,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情景二:(需画出图形,并标明P点位置)
理由: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赞同情景二中运用知识的做法.
24. ∵∠FOC=90°,∠1=40°,AB为直线,∴∠3+∠FOC+∠1=180°,∴∠3=180°-90°40°=50°. ∵∠3与∠AOD互补,∴∠AOD=180°-∠3=130°.
∵OE平分∠AOD,∴∠2=1/2∠AOD=65°.
25. (1)1对顶角相等,40;2 70.
解析:因为OP是∠BOC的平分线,所以∠COP=1/2∠BOC=20°.
因为∠DOF+∠BOF+∠COP+∠BOP=180°,∠DOF=90°,∠COP=20°,
所以∠BOF+∠BOP=180°-90°-20°=70°,故∠POF=∠BOF+∠BOP=70°.
(2)∠AOD=∠BOC;∠COP=∠BOP;∠EOC=∠BOF.
26. ∵∠AOB=120°,∠BOC=30°,∴∠AOC=∠AOB+∠BOC=120°+30°=150°,
∵OM是∠AOC的平分线,ON是∠BOC的平分线,
∴∠MOC=1/2∠AOC,∠NOC=1/2∠BOC,∴∠MON=∠MOC-∠NOC=75°-15°=60°.
(2)当∠AOB=120°,∠BOC=β°时,∴∠MON=∠MOC-∠NOC=1/2(120+β)°-1/2β°=60°.
(3)由(1)(2)可知:∴∠MON=∠MOC-∠NOC=1/2(α+β)°-1/2β°=12α°.
期末考试测试卷(一) 第4篇
1.抛物线y=mx2的准线方程为y=2,则m的值为 .
2.若函数f(x)=a-x+x+a2-2是偶函数,则实数a的值为 .
3.若sin(α+π12)=13,则cos(α+7π12)的值为 .
4.从长度分别为2、3、4、5的四条线段中任意取出三条,则以这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
5.已知向量a的模为2,向量e为单位向量,e⊥(a-e),则向量a与e的夹角大小为 .
6.设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x∈R都有f(x)=f(x+4),当x∈(-2,0)时,f(x)=2x,则f(2012)-f(2013)= .
7.已知直线x=a(0
8.已知双曲线x2a2-y2=1(a>0)的一条渐近线为y=kx(k>0),离心率e=5k,则双曲线方程为 .
9.已知函数f(x)=ax(x<0),
(a-3)x+4a(x≥0)满足对任意x1≠x2,都有f(x1)-f(x2)x1-x2<0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0.设x∈(0,π2),则函数y=2sin2x+1sin2x的最小值为 .
11.△ABC中,C=π2,AC=1,BC=2,则f(λ)=|2λCA+(1-λ)CB|的最小值是
12.给出如下四个命题:
①x∈(0,+∞),x2>x3;
②x∈(0,+∞),x>ex;
③函数f(x)定义域为R,且f(2-x)=f(x),则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
④若函数f(x)=lg(x2+ax-a)的值域为R,则a≤-4或a≥0;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题号).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是第一象限内曲线y=-x3+1上的一个动点,以点P为切点作切线与两个坐标轴交于A,B两点,则△AOB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
14.若关于x的方程|ex-3x|=kx有四个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二、解答题
15.已知sin(A+π4)=7210,A∈(π4,π2).
(1)求cosA的值;
(2)求函数f(x)=cos2x+52sinAsinx的值域.
16.在四棱锥PABCD中,∠ABC=∠ACD=90°,∠BAC=∠CAD=60°,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PA=2AB=2.
(1)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V;
(2)若F为PC的中点,求证PC⊥平面AEF;
(3)求证CE∥平面PAB.
17.某企业有两个生产车间分别在A、B两个位置,A车间有100名员工,B车间有400名员工.现要在公路AC上找一点D,修一条公路BD,并在D处建一个食堂,使得所有员工均在此食堂用餐.已知A、B、C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均有1km,设∠BDC=α,所有员工从车间到食堂步行的总路程为s.
(1)写出s关于α的函数表达式,并指出α的取值范围;
(2)问食堂D建在距离A多远时,可使总路程s最少.
18.已知点P(4,4),圆C:(x-m)2+y2=5(m<3)与椭圆E:x2a2+y2b2=1(a>b>0)有一个公共点A(3,1),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直线PF1与圆C相切.
(1)求m的值与椭圆E的方程;
(2)设Q为椭圆E上的一个动点,求AP·AQ的取值范围.
19.幂函数y=x的图象上的点Pn(t2n,tn)(n=1,2,…)与x轴正半轴上的点Qn及原点O构成一系列正△PnQn-1Qn(Q0与O重合),记an=|QnQn-1|
(1)求a1的值;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
(3)设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若对于任意的实数λ∈[0,1],总存在自然数k,当n≥k时,3Sn-3n+2≥(1-λ)(3an-1)恒成立,求k的最小值.
20.已知函数f(x)=(x2-3x+3)·ex定义域为[-2,t](t>-2),设f(-2)=m,f(t)=n.
(1)试确定t的取值范围,使得函数f(x)在[-2,t]上为单调函数;
(2)求证:n>m;
(3)求证:对于任意的t>-2,总存在x0∈(-2,t),满足f′(x0)ex0=23(t-1)2,并确定这样的x0的个数.
附加题
21.[选做题] 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自圆O外一点P引圆的一条切线PA,切点为A,M为PA的中点,过点M引圆O的割线交该圆于B、C两点,且∠BMP=100°,∠BPC=40°,求∠MPB的大小.
B.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二阶矩阵A=1a
34对应的变换将点(-2,1)变换成点(0,b),求实数a,b的值.
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为12,点P(x,y)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
若2x+3y的最大值为10,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D.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若正数a,b,c满足a+b+c=1,求13a+2+13b+2+13c+2的最小值.
[必做题] 第22、23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22.如图,在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2的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P是侧棱CC1上的一点,CP=m.
(1)试确定m,使直线AP与平面BDD1B1所成角为60°;
(2)在线段A1C1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Q,使得对任意的m,D1Q⊥AP,并证明你的结论.
23.(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x+1)n=a0+a1(x-1)+a2(x-1)2+a3(x-1)3+…+an(x-1)n,(其中n∈N*)
(1)求a0及Sn=a1+a2+a3+…+an;
(2)试比较Sn与(n-2)2n+2n2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18
2. 2
3. -13
4. 0.75
5. π3
6. 12
7. 710
8. x24-y2=1
9. (0,14]
10. 3
11. 2
12. ③④
13. 3324
14. (0,3-e)
二、解答题
15.解:(1)因为π4<A<π2,且sin(A+π4)=7210,
所以π2<A+π4<3π4,cos(A+π4)=-210.
因为cosA=cos[(A+π4)-π4]
=cos(A+π4)cosπ4+sin(A+π4)sinπ4
=-210·22+7210·22=35.所以cosA=35.
(2)由(1)可得sinA=45.所以f(x)=cos2x+52sinAsinx
=1-2sin2x+2sinx=-2(sinx-12)2+32,x∈R.因为sinx∈[-1,1],所以,当sinx=12时,f(x)取最大值32;当sinx=-1时,f(x)取最小值-3.
所以函数f(x)的值域为[-3,32].
16.解:(1)在Rt△ABC中,AB=1,
∠BAC=60°,∴BC=3,AC=2.
在Rt△ACD中,AC=2,∠CAD=60°,
∴CD=23,AD=4.
∴SABCD=12AB·BC+12AC·CD
=12×1×3+12×2×23=523.则V=13×523×2=533.
(2)∵PA=CA,F为PC的中点,
∴AF⊥PC.∵PA⊥平面ABCD,∴PA⊥CD.
∵AC⊥CD,PA∩AC=A,
∴CD⊥平面PAC.∴CD⊥PC.
∵E为PD中点,F为PC中点,
∴EF∥CD.则EF⊥PC.
∵AF∩EF=F,∴PC⊥平面AEF.
(3)取AD中点M,连EM,CM.则EM∥PA.
∵EM平面PAB,PA平面PAB,
∴EM∥平面PAB.
在Rt△ACD中,∠CAD=60°,AC=AM=2,
∴∠ACM=60°.而∠BAC=60°,∴MC∥AB.
∵MC平面PAB,AB平面PAB,
∴MC∥平面PAB.
∵EM∩MC=M,
∴平面EMC∥平面PAB.
∵EC平面EMC,
∴EC∥平面PAB.
17.解:(1)在△BCD中,
∵BDsin60°=BCsinα=CDsin(120°-α),
∴BD=32sinα,CD=sin(120°-α)sinα,
则AD=1-sin(120°-α)sinα.
s=400·32sinα+100[1-sin(120°-α)sinα]
=50-503·cosα-4sinα,其中π3≤α≤2π3.
(2)s′=-503·-sinα·sinα-(cosα-4)cosαsin2α=503·1-4cosαsin2α.
令s′=0得cosα=14.记cosα0=14,α0∈(π3,2π3);
当cosα>14时,s′<0,当cosα<14时,s′>0,
所以s在(π3,α0)上单调递减,在(α0,2π3)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α=α0,即cosα=14时,s取得最小值.
此时,sinα=154,
AD=1-sin(120°-α)sinα=1-32cosα+12sinαsinα
=12-32·cosαsinα=12-32·14154=12-510.
答:当AD=12-510时,可使总路程s最少.
18.解:(1)点A代入圆C方程,得(3-m)2+1=5.
∵m<3,∴m=1.
圆C:(x-1)2+y2=5.
设直线PF1的斜率为k,则PF1:y=k(x-4)+4,即kx-y-4k+4=0.
∵直线PF1与圆C相切,∴|k-0-4k+4|k2+1=5.解得k=112,或k=12.
当k=112时,直线PF1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3611,不合题意,舍去.
当k=12时,直线PF1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4,
∴c=4,F1(-4,0),F2(4,0).
2a=AF1+AF2=52+2=62,a=32,a2=18,b2=2.
椭圆E的方程为:x218+y22=1.
(2)AP=(1,3),设Q(x,y),AQ=(x-3,y-1),
AP·AQ=(x-3)+3(y-1)=x+3y-6.
∵x218+y22=1,即x2+(3y)2=18,
而x2+(3y)2≥2|x|·|3y|,∴-18≤6xy≤18.
则(x+3y)2=x2+(3y)2+6xy=18+6xy的取值范围是[0,36].
x+3y的取值范围是[-6,6].
∴AP·AQ=x+3y-6的取值范围是[-12,0].
19.解:(1)由P1(t21,t1)(t>0),得kOP1=1t1=tanπ3=3t1=33,
∴P1(13,33),a1=|Q1Q0|=|OP1|=23.
(2)设Pn(t2n,tn),得直线PnQn-1的方程为:y-tn=3(x-t2n),
可得Qn-1(t2n-tn3,0),
直线PnQn的方程为:y-tn=-3(x-t2n),可得Qn(t2n+tn3,0),
所以也有Qn-1(t2n-1+tn-13,0),得t2n-tn3=t2n-1+tn-13,由tn>0,得tn-tn-1=13.
∴tn=t1+13(n-1)=33n.
∴Qn(13n(n+1),0),Qn-1(13n(n-1),0),
∴an=|QnQn-1|=23n.
(3)由已知对任意实数时λ∈[0,1]时,n2-2n+2≥(1-λ)(2n-1)恒成立,
对任意实数λ∈[0,1]时,(2n-1)λ+n2-4n+3≥0恒成立
则令f(λ)=(2n-1)λ+n2-4n+3,则f(λ)是关于λ的一次函数.
对任意实数λ∈[0,1]时,f(0)≥0
f(1)≥0.
n2-4n+3≥0
n2-2n+2≥0n≥3或n≤1,
又∵n∈N*,∴k的最小值为3.
20.(1)解:因为f′(x)=(x2-3x+3)·ex+(2x-3)·ex=x(x-1)·ex
由f′(x)>0x>1或x<0;由f′(x)<00<x<1,所以f(x)在(-∞,0),(1,+∞)上递增,在(0,1)上递减
欲f(x)在[-2,t]上为单调函数,则-2<t≤0.
(2)证:因为f(x)在(-∞,0),(1,+∞)上递增,在(0,1)上递减,所以f(x)在x=1处取得极小值e
又f(-2)=13e2<e,所以f(x)在[-2,+∞)上的最小值为f(-2)
从而当t>-2时,f(-2)<f(t),即m<n.
(3)证:因为f′(x0)ex0=x20-x0,所以f′(x0)ex0=23(t-1)2即为x20-x0=23(t-1)2,
令g(x)=x2-x-23(t-1)2,从而问题转化为证明方程g(x)=x2-x-23(t-1)2=0
在(-2,t)上有解,并讨论解的个数.
因为g(-2)=6-23(t-1)2=-23(t+2)(t-4),g(t)=t(t-1)-23(t-1)2=13(t+2)(t-1),所以
①当t>4或-2<t<1时,g(-2)·g(t)<0,所以g(x)=0在(-2,t)上有解,且只有一解.
②当1<t<4时,g(-2)>0且g(t)>0,
但由于g(0)=-23(t-1)2<0,
所以g(x)=0在(-2,t)上有解,且有两解.
③当t=1时,g(x)=x2-x=0x=0或x=1,所以g(x)=0在(-2,t)上有且只有一解;
当t=4时,g(x)=x2-x-6=0x=-2或x=3,
所以g(x)=0在(-2,4)上也有且只有一解.
综上所述,对于任意的t>-2,总存在x0∈(-2,t),满足f′(x0)ex0=23(t-1)2,
且当t≥4或-2<t≤1时,有唯一的x0适合题意;当1<t<4时,有两个x0适合题意.
(说明:第(2)题也可以令φ(x)=x2-x,x∈(-2,t),然后分情况证明23(t-1)2在其值域内,并讨论直线y=23(t-1)2与函数φ(x)的图象的交点个数即可得到相应的x0的个数)
附加题
21.(A)解:因为MA为圆O的切线,所以MA2=MB·MC.
又M为PA的中点,所以MP2=MB·MC.
因为∠BMP=∠BMC,所以△BMP∽△PMC.
于是∠MPB=∠MCP.
在△MCP中,由∠MPB+∠MCP+∠BPC+∠BMP=180°,得∠MPB=20°.
(B)解:∵0
b=1a
34-2
1=-2+a
-6+4,
∴0=-2+a
b=-2,即a=2,b=-2.
(C)解:离心率为12,设椭圆标准方程是x24c2+y23c2=1,
它的参数方程为x=2cosθ
y=3sinθ,(θ是参数).
2x+3y=4ccosθ+3csinθ=5csin(θ+φ)最大值是5c,
依题意tc=10,c=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x216+y212=1.
(D)解:因为正数a,b,c满足a+b+c=1,
所以,(13a+2+13b+2+13c+2)[(3a+2)+(3b+2)+(3c+2)]≥(1+1+1)2,
即13a+2+13b+2+13c+2≥1,
当且仅当3a+2=3b+2=3c+2,即a=b=c=13时,原式取最小值1.
22.解:(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1,0,0),B(1,1,0),P(0,1,m),C(0,1,0),D(0,0,0),
B1(1,1,1),D1(0,0,2).
所以BD=(-1,-1,0),BB1=(0,0,2),
AP=(-1,1,m),AC=(-1,1,0).
又由AC·BD=0,AC·BB1=0知AC为平面BB1D1D的一个法向量.
设AP与面BDD1B1所成的角为θ,
则sinθ=cos(π2-θ)=|AP·AC||AP|·|AC|
=22·2+m2=32,解得m=63.
故当m=63时,直线AP与平面BDD1B1所成角为60°.
(2)若在A1C1上存在这样的点Q,设此点的横坐标为x,
则Q(x,1-x,2),D1Q=(x,1-x,0).
依题意,对任意的m要使D1Q在平面APD1上的射影垂直于AP.等价于
D1Q⊥APAP·D1Q=0x+(1-x)=0x=12
即Q为A1C1的中点时,满足题设的要求.
23.解:(1)取x=1,则a0=2n;取x=2,则a0+a1+a2+a3+…+an=3n,
∴Sn=a1+a2+a3+…+an=3n-2n;
(2)要比较Sn与(n-2)2n+2n2的大小,即比较:3n与(n-1)2n+2n2的大小,
当n=1时,3n>(n-1)2n+2n2;
当n=2,3时,3n<(n-1)2n+2n2;
当n=4,5时,3n>(n-1)2n+2n2;
猜想:当n≥4时,3n>(n-1)2n+2n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由上述过程可知,n=4时结论成立,
假设当n=k,(k≥4)时结论成立,即3k>(k-1)2k+2k2,
两边同乘以3得:3k+1>3[(k-1)2k+2k2]=k2k+1+2(k+1)2+[(k-3)2k+4k2-4k-2]
而(k-3)2k+4k2-4k-2=(k-3)2k+4(k2-k-2)+6=(k-3)2k+4(k-2)(k+1)+6>0,
∴3k+1>((k+1)-1)2k+1+2(k+1)2
即n=k+1时结论也成立,∴当n≥4时,3n>(n-1)2n+2n2成立.
综上得,当n=1时,Sn>(n-2)2n+2n2;当n=2,3时,Sn<(n-2)2n+2n2;
美术试卷一 第5篇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美术家的艺术创作源于对生命与自然的关注,中国现代画家通过毕生观察,表现虾的生命的能力达到了极致。“苦把流光换画禅,功夫深处渐天然”。是他一生艺术生涯的真实写照。()
A、吴冠中 B、徐悲鸿 C、齐白石D、石涛
2、原色是按一定的比例相互混合,可以混合出全部色彩,而自身不能被别的色彩混合成的三种色,我们使用的颜料的三原色是()
A、红、绿、蓝 B、红、黄、蓝 C、黄、橙、蓝D、红、黄、绿
3、色相性质相反、光度明暗悬殊的两种颜色,叫()
A、相邻色 B、对比色C、间色D、原色
4、标志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的视觉符号。标志的形式组合有很多种,右图“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标志,使用的是哪种组合方式。()
A、图形和文字组合方式B、图形组合方式 C、抽象组合方式 D、数字组合方式
5、标志设计首先要有()
A、图文组合 B、易识别性 C、视觉效果D、制作材料
6、海报的主要功能是()
A、审美B、宣传C、装饰D、象征
7、校园中海报主要是各种文体活动的招贴。所以我们在为某项活动设计海报时除了要配以醒目的标语和运用明亮的色彩,还要()
A、标明活动的时间、地点等B、内容丰富多彩C、有形式感 D、构思新颖
8、在邀请客人时用的、简便的书面通知,我们称它为()
A、海报B、请柬C、标志D、信件
9、我国传统的面具艺术样式较为丰富,著名的有傩舞面具、社火面具和()
A、藏戏面具B、戏曲面具 C、舞台面具 D、儿童面具
10、对文字的笔画、结构、造型、色彩以及编排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使其形成鲜明个性的设计,称为()
A、图像设计B、字体设计 C、书籍设计 D、标志设计
二、判断(每题2分,一共10分)
1、利用视觉符号并通过视觉媒介进行信息表现和传达的设计称为视觉传达设计。()
2、面具是我们在文娱表演或化妆舞会上,为表演需要,把面孔遮住,使人改变为特定形象的面具。()
3、插画艺术是室内美化陈设内容之一。源自人们对花卉的热爱,以花的重组表达一种意境。()
4、间色由两种原色相混而成,所以又叫三次色。()
5、在色相环中邻近的色相,叫相邻色。()
三、创作题。(60分)
选择合适的绘画方式以“幽深的巷子”为题,创作1幅淡彩画,要求如下:构图合理,线条富于变化;既有细节表现,又有整体意识;能表现小巷的体积感和空间感;能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感受。
美术概论考试试卷 第6篇
1、开创我国青绿山水端绪的作品是(A)。
A《游春图》B《将帆楼阁图》C《明皇幸蜀图》D《千里江山图》
2、汉代书法家(A)曾以隶书写作《急就章》。A史游B崔瑗C张芝D杜操
3、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B)。A李成B范宽C许道宁D郭熙
4、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中具有“曹衣出水”风格的画家是(D)。A顾恺之B曹植C曹不兴D曹仲达
5、李公麟的《五马图》的表现手法是(C)。A写意B工兼写C白描D泼墨
6、毕加索的代表作(B)标志着立体主义的开端。
A《曼陀铃的少女》B《亚维农的少女》C《格尔尼卡》D《三个舞蹈的人》 7、19世纪法国后印象主义绘画的典型代表是(B)、凡高和高更。A莫奈B塞尚C雷阿诺D雷东
8、《马拉之死》是法国新典主义画家(B)的代表作。A安格尔B大卫C普桑D藉里柯
9、祭坛画《圣母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开端时期的代表画家(D)的作品,它沿袭了拜占庭的传统样式,但又注入了温馨的世俗情感。A乔托B皮萨诺C杜桥D奇马布埃
10、下列不属于罗马建筑风格的是(B)。
A圣塞尔南大教堂B巴黎圣母院C比萨大教堂D杜勒姆教堂
11、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等差异,实质是体现了美术教学的(C)。
A情感特点B技能特点C个性特点D视觉感知特点
12、强调美术教育内在价值的教育被称之为什么教育?(A)
A“本质主义”的美术教育B“工具主义”的美术教育C“现代主义”的美术教育D“后现代主义”的美术教育
13、(B)关注内部学习动机的作用、从直接经验中获取知识结构、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作用。
A掌握学习模式B发现学习模式C程序教学模式D范例教学模式
14、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也是教学工作中的最重要的一环,处于学校教育的(A)
A主导地位B辅助地位C次要地位D总要地位
15、(C)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
A美术鉴赏B美术常识C美术欣赏D美术批评
16、(A)是培养人对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结构和艺术品的形态、形式、风格的鉴赏能力、识别能力。
A审美形态教育B创新精神培养C自主性学习D实践能力培养
17、教学设计的特征:指导性、统整性、可行性、(B)。A知识性B创造性C综合性D专业性
18、(A)实质上就是一种认识活动,是美术家对于他生活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A美术创作中的构思活动B美术创作中的传达活动C美术创作中的实行活动D美术创作中的心理活动
19、在我国,提出以“美誉代替宗教”这一思想的是(C)A胡适B鲁迅C蔡元培D王国维
20、审美具有的主要特点:实践性与主体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B)、情感性。
A时代性B形象性C综合性D物质媒介性
21、在关于美术起源的理论中,巫术说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C)提出的。A希勒B泰勒C佛雷泽D雷纳克
22、提出“作画妙哉斯与不似之间”的是现代著名画家(A)。A齐白石B张大千C刘海粟D徐悲鸿
23、(D)是教材中提出的学习任务,客观存在于教材之中,关键需要教师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是“教师—教材”的关系。
A教学难点B教学目标C教学重点与难点D教学重点
24、哲学与美术的关系(B)。
A决定与被决定B影响与被影响C相互影响D相互决定
25、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的是(C)。
A学习需要分析B教学对象分析C教学内容分析D教学资源和技术分析
26、(A)是指系统的整体具有其组成部分在孤立状态中没有的新功能。A整体效应B整合效应C综合效应D组合效应
27、教师因人而异地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是(B)。A针对性教学B个别化教学C分组式教学D小班化教学
28、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A)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工作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A教学活动及其结果B教学活动C教学质量D教学结果
29、下列不属于教学评价的原则的是(D)
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整体性原则D独立性原则 30、(C)是将某一个学生的成绩与预先设定好的行为水平或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学生与这种行为水平或标准的达成情况,未达标、达标或超标。A真实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成就性评价
31、(A)是通过访谈、描述、档案整体等方法,力求全面充分地揭示和评价对象的各种特制,现实其中的意义。
A质性评价B量化评价C横向评价D纵向评价
32、实现教学目标的中心阶段是(D)。
A教学计划B教学设计C教学实施与教学设计D教学实施
33、在关于教学过程的几种代表性观点中,(A)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逐步养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A认识—发展说B认识—实践说C交往说D多重本质说
34、(B)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A学习方法B学习方式C学习方向D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式
35、在美术教学方法中,(D)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学科的教学。A讨论法B示范与演示法C合作学习指导法D讲述法
二、简答题
1、美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
(一)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二)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三)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四)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2、美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或者平面上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以此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门艺术。美术的基本特征主要有:造型性、视觉性、静态性和空间性四个方面。
3、美术审美教育的特点中的“寓教于乐”是指什么?
答:首先,这里的“乐”区别于一般所说的那种快乐,而是一种关注,体验美术作品中的美所感受到的快乐,或者说是一种被物化、客观化的美感而却别于那种纯粹生理上的快感。其次,这个“乐”并不仅只是那种肯定意义上的快乐,而且还包括接受蒙克那种表现主义,达利那种超现实主义的作品的怪诞,恐怖的形式与形象所引起的快乐。第三,这个“乐”还可进一步指在接受美术作品时,人们获得了新的活动方式和观察世界的新方式,因为人们的生活因这种区别于日常生活的活动方式而富有节奏感和丰富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美术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4、在美术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
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主动地收集、筛选、分析、整理图像和相关背景资料,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指导学生学习用计算机技术创作美术作品,并利用互联网大胆发表和传播自己的美术作品与学习心得。
5、教学评价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起到了什么重要的意义? 答:
(一)对教师的作用:获得反馈,调增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对学生的作用:
1、甄别与选拔—为学生评定学业成绩的等级,使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继续深造,获得更高的发展机会;
2、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
6、案例分析
(1)水彩画中水、色的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用笔、用水、用色等要领。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学生在运用水、色的相互渗化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答:
(一)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往往易出现的问题有:很多学生在用笔方面总是习惯用笔来回的涂,或者用很小的笔来回的描;在水的控制方面也很欠缺,要么水用的过多,导致画面起皱,要么用水过少,使画面缺少水润的感觉;在用色的方面则容易出现用色厚不透明,用色少,干后太淡,调配颜色脏、暗、灰,用色过火等问题。(二)解决办法:
用笔:要求流畅、肯定、迅速、一气呵成。要有笔触,养成用大笔处理画面;以小笔处理局部的体和面;最后用小笔画点勾线。
用水:要求饱满,进行笔中含水量不同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尝试;用先湿润纸面再画的方法,使水分饱满;还可以进行水分流动的尝试,体会趁湿渗化的效果。用色:了解水彩画要画的干净、明快,首先要熟悉各种颜色的性能;调配颜色要水多色少,为避免色彩灰暗,以两色相混为宜;慎用黑白两色。(2)有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在图案设计课中,运用头脑风暴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提出的任务是:(1)用一个整圆分割成两个半圆,作构成练习;(2)在一张圆形黑色纸上用直线、曲线分割,然后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形象。教师采用了分组和不分组两种组织形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做法是:(1)一个接一个轮回,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产生众多的设想。(2)互相诱发,从其他同学的构成中获得启发。(3)通过对数量的激励,激发更多的创意。(4)在时间快结束时,鼓励学生做最后的冲刺,做出更多的创意。而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遵循了“不批评的原则”,通过展示起到欣赏和鼓励的作用。
问:请你的结合美术教学方法的理论知识,谈谈这位中学美术老师的成功之处。答:
1、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在企业创意活动中运用十分广泛,而且非常有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针对这一目标而言,头脑风暴法是可以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头脑风暴法的运用可以针对一个问题或者一个主题进行头脑风暴法。案例中的中学美术老师就是针对“图案设计”这一主题进行头脑风暴法。同时他还采用和分组和不分组的两种组织形式,使得活动带有竞赛性,能够使学生保持兴奋的状态,刺激学生思维的告诉运行,不断产生新的思想,充分地表现和展示自己的能力。
同时案例中的中学老师在教学评价这一个环节中遵循了“不批评的原则”,通过展示起到欣赏和鼓励的作用,这一点是实施头脑风暴法的关键,即教师本人和学生应保持这一过程的流畅性,暂时抛弃可能与不可能、现实与非现实、正常与荒诞的思维判断的约束,不要在进行过程中对一个或者某几个想法进行评价和批判,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课堂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7、(1)请简要回答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创设情境时应怎样做呢?
(2)请你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一堂初中二年级《视觉传达的图形创意》美术课程。答:(1)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尤其要注意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其次,在引入情境时要考虑创设情境的目的,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怎样创设情境,创设什么样情境,在什么时候创设。最后,创设情境还要考虑其效应、学生对情境的反应等诸多方面。在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时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保持教学的平衡,即找到学习、个人探索和指导之间的平衡。
2、要注意到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如能力的差异、需要和动机上的差异。
3、有效的学习情境应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建立在真实可信的现实背景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能解决有效学习情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而且能够应用到未来的学习中。
4、创设教学情境要适度。
(2)《视觉传达的图形创意》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设计
一、演示作品《绿洲》(以问题引出课题)师:你们听说过绿洲吗?是指什么?
生:是指沙漠中有水、有树、有草的地方。
师:这幅画最不同寻常的地方,或者与你平时观察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生:树长在桌子上,白云挂在树梢上。师:画家为什么给作品取名叫绿洲呢?大家在画面中看到绿洲了吗?绿洲究竟在哪里?
生:想要人们创造绿洲。绿洲首先在画家的心中和希望里,同时也在人们的希望里。
师:这幅画感染力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生:对绿洲的渴望。在干涸的沙漠中,绿树、桌子、白云被不同寻常地组合在一起。这种不合常理的画面表达了艺术家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作者的环保意识已在你思考时悄悄地传递了,课件不同的创意给作品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而独特、新颖的创意是《绿洲》的成功之处。这就是图形的作用。一图值千字。
二、视觉传达的图形创意(点题)师:什么是图形?
生:图形是视觉传达中重要的信息载体。在进行视觉传达时,简洁醒目的图形能在瞬间给人留下完整、深刻和强烈的印象,这是任何文字都无法比拟的;此外,图形可以超越语言文字的障碍,让不同国家、地域、文化层次和年龄的人们都能解读同一个图形。
师:作者把一些不相干的物体放在一起,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方法1:时空重组法
时空重组法是指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物体或局部重新组织在一起,改变物体原有的自然状态,从而形成新奇的视觉形象。师:怎么才能形成新奇的视觉形象呢? 生:必须经过思维。
师:这与平常的思维一样吗?
生:不一样。画家在这里用了一种打破平常思维的思维方法,这是多棒的一种思维。所以说要想让你的作品有新意,首先要给思维带来一次变革,尝试设计一些新奇的形象去表达情感,表达我们要宣传或呼吁的主题。师:欣赏招贴画《靠我们的双手遏制“荒漠化”》,这是李望平的作品。生:要想遏制“荒漠化”,就要靠我们的双手多种绿色植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丽。
师:这幅画视觉冲击力最强烈的地方在哪? 生:把手放大,这也是一种表现手法。师:大家想一想,怎么归纳这种表现手法?
方法2:改变比例法
改变对象的大小比例关系,是一种极具新意及扩展空间的表现技法。师:欣赏招贴画《最后的呼喊》,这是玛格丽特的作品。
生:如果不再保护环境,而是一味地破坏,也许我们的绿色就只能剩下一片叶子了。这是最后一片叶子在呼喊,希望唤醒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师:欣赏《三个难以捉摸的人》,这是西班牙艺术家达利的作品。师:作品里的形象像什么?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方法3:异形同构法
两个不同的元素,要求相互有共同点,也即寻找具有同形特征的物体。总结表现手法:时空重组法、改变比例法、异形同构法。
三、猜猜看
欣赏一组作品,分析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招贴画《防止污染》,作者:吴永红(异形同构法)招贴画《保护自然》,作者:肖飞(异形同构法、时空重组法)油画《记忆的永恒》,作者:达利(西班牙)(时空重组法、改变比例法)
四、创作
以“环境保护”为题,设计出新奇的形象,组合成有趣的画面,表达你对人类生存与环境污染的关注。
五、自我评价
1、你选择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主题?
2、谈谈你在重新组合新的视觉形象来表达环保主题时的想法。
3、在你绘制作品时,表达了自己什么养的情感?
六、课后反思
美术试卷一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