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默写训练范文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默写训练范文(精选6篇)

默写训练 第1篇

听写、默写常常作为语言积累和记忆力的检测手段, 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手段, 也有一定的成效, 但这是不够的。听写、默写这两个名词涉及了语文活动中的听和写, 而语文活动的听说读写又是有机联系的。可见, 听写和默写有更广阔的贡献空间, 需要优化。朱光潜说:“语言形式也是情感思想的实质, 语言的外形也是情感思想的实质。”听写和默写就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及学生实际出发, 突出语言实践, 注重语感培养, 为学生掌握语言规律, 运用语言工具辟得可循之路。

一、尊崇规律:变零散呈现为整体感悟

曾经, 听写和默写仅限于考查学生对生字、词和古诗词记忆的巩固情况。这样做多是教师把语言的零部件孤立地悬浮于空气中, 再孤立地安放在学生的大脑里。汉语是很感性的, 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 教师应注重让新的语言零件、语言知识以“块状”的形式整体地呈现于学生面前, 在语言的整体环境中感悟语言的自然生成, 感受语言的实践性和人文性。现实生活中语言的出现总是需要特定的环境, 不论是口语交际还是书面交流。因此, 听写、默写要尽量以句、句群及段的形式出现, 这样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感, 增强理解运用能力, 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教师在听写时, 尽量能有感情地朗诵, 用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让教师、作者、学生三者的情感在课文的言语中交流结合, 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感。

【例】, 骆驼队又来了, 但是童年却一去不复返。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 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 把它们写下来吧, 让实际的童年过去, 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 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 听见的铃声, 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选自《冬阳童年骆驼队》

作者林海音悠悠的童年往事就是如此美妙地在笔尖流淌。学生在听写过程中感受的未必没有自己的心事。这一段“夏天过去, 秋天过去, 冬天又来了, 骆驼队又来了”的复沓, “默默”“慢慢”的叠加效果会更实在地留在学生的言语世界里。

再如《桥》, 文章特点鲜明, 是学生探索语言表达、布局谋篇等语言规律的的典型范例。

【例】

a.黎明的时候, 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b.山洪咆哮着, 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从山谷里疯狂地奔出来, 势不可挡。

c.工地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 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 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向南跑。但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东西没有路, 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桥。

d.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 到我这儿来报名。”竟没有人再喊, 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 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水渐渐窜上来,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e.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拖出一个小伙子, 骂道:“你他妈的还是个党员吗?你最后一个走!”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词语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呈现其独特的魅力。如a句的“像泼像倒”配上两个句号显得意外而合理。b句中的“势不可挡”也只有“在山洪咆哮着, 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从山谷里疯狂地奔出来”的铺垫下才显得气势万钧。c、d两句中的“喊了一嗓子”的奇趣搭配;“跳舞”“舔”的以美好衬托恐怖的语言艺术, 只有整体地记忆才可感受这令人叫绝的艺术效果。e句中“你他妈的”通俗粗鲁恰恰衬出人物形象的真切自然这些“妙处”最好是让学生背诵默写, 通过感人故事的引领, 在语言的宝库中囤积精彩的样式和符号。默写需要静静地面对文字的奇妙组合, 思考组合的奇妙, 这是一般的背诵、抄写所不及的。我认为这是引导学生细读作品的手段之一。

二、关注主体:变生硬累积为情趣探究

听写和默写活动多在新课前或课末的几分钟时间里, 教师读, 学生听, 或教师让学生准备, 先背诵, 后默写, 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学生的拼命的摘抄, 反复端详这些语言的零部件, 显然缺少了语文所特有的人文气息和学习情趣。

针对语言和小学生心理特点, 教师要把听写和默写融入课堂, 富有情趣地融入听、说、读、写, 在语文的审美活动中, 有目的地运用语言, 感悟语文运用的规律。例如, 五年级下册《打电话》一文是相声的文本, 形式新颖, 语言活泼, 深得孩子们的喜爱。笔者先选取一段精彩的台词, 让学生边学边演, 抓关键词速记梗概;再叫两名能言善演的学生上台表演;最后, 全班根据记忆默写。写完后再叫几个学生依自己默写下的台词演演。

【例】甲:对, 是我, 我找小王讲话, 我的未婚妻, 她是女的呀。

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甲:你别搞错了。嘚儿啷你们几位怎么回事?等着打电话?

乙:可不是嘛。

甲:哎呀, 你们到别的地方打行不行?坐电车三站, 那边还有个公用电话, 我这还早着呢!我这要四个钟头差不多。

乙:好家伙!他全包了。

甲:喂, 小王, 我是啰唆呀!

乙:甭提这名了。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乙:废话。

甲:讨论吗?不讨论。

乙:人家没事。

甲:太好了, 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 楼下十排三号五号, 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 我买了两张, 一块六。是一块六, 我给了他五块, 他找了我三块四。

乙:他在这报账呢!

甲:什么戏呀?你猜猜?

乙:怎么又让别人猜。

甲:嗯, 京戏?不对。嗯, 评戏?不对。越剧?哎

乙:对了?

甲:不对。

乙:不对你乐什么呀?

在默写后, 我发现学生容易写错语气词及忽略标点符号, 也有语势不连贯的现象。这就是语感的问题, 需要比较体会, 还需要默记消化, 直到纯熟运用。通过默写,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 学生对相声的语言和形式的了解更深入了, 提高了艺术审美的兴趣, 为今后的创作打下了根基。

我在教《草船借箭》一文时, 请学生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中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剧情, 感受人物特点后, 再默写段落, 而后图文对照, 反思总结, 领悟语言与画面人物的有机结合, 再让他们想象火烧赤壁之前周瑜与诸葛亮的一番谈话, 并化为文字表述, 最后播放《三国演义》相应剧情, 又是一轮评说、感悟, 内化语言。这样联系、迁移至教材编排中的下一篇课文《将相和》的学习, 学生对文中蔺相如与赵王、秦王、廉颇的对话场景就能很快地做到身临其境, 此谓图文并茂。让同组课文在以“默写”为主体的读书活动中整体学习, 做到合理有序、重点突出。不仅不浪费时间, 从学生长远的能力发展来看, 把阅读自然融入语文实践活动的做法还是科学有效的。此外, 让学生听老师或同学读完一段话, 记住一些关键词, 而后默写对照, 校正。保证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让他们思考、体悟语言运用规律。这是听写和默写的自然融合, 是融思维、情感、语言于一体的语文学习过程, 从语文知识和事理内容方面进行逻辑推理的过程是语文思维过程, 也是多元构建的课堂学习活动。这一思维的催发对语感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有时画上几个符号帮助默写, 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实效。如《猴王出世》中有这样几句话:那猴在山中, 却会行走跳跃, 食草木, 饮涧泉, 采山花, 觅树果;与狼虫为伴, 虎豹为群, 樟鹿为友, 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 朝游峰洞之中。在读好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符号的提示默写, 如:00000, 000000, 000, 000, 000, 000;00000, 0000, 0000, 0000;000000, 000000。直观的符号呈现的是富有节奏的语言美感, 犹如填词一样的默写也给课堂带来几许情趣。

三、贴近生活:变单线训练为多元生成

绘画的临摹, 是由画面到画面的理解性学习;写生, 是由生活的自然景物到画面的概括性审美;默写, 则是从文字的理解到画面的创造。这样多层次、多渠道的训练, 最终都是促进画面的生成。

语文教学中的听写和默写并不能只停留在单一的文字游戏中。要遵循语言规律, 开拓多种渠道, 促进语感的自然生成。朱光潜把字句比作兵, 选材和安排比作排兵布阵。他认为, 文章的布局就是一种阵势, 摆得到位, 才能凸显最大的效用。如何做到把最好的字句摆在最好的层次中?这就需要默记消化语言规律、文章“兵法”。我们可这样进行训练:

1.先倾听后默写。这有别于一般摘抄, 它是对语言的思考和感悟, 这不是简单的转移, 而是迁移的心理过程。如教师读课文、报刊、著作、广告等文字资料, 学生不能动笔, 只能凝神倾听, 待一段话结束后再自由默记, 对照修改, 要求忠于原文。

2.先看图像再写文字。在图文转换中, 学生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 促进语感的生成。看图或看影像资料后凭记忆用文字描述, 学生能训练剧情的再现能力。这和记忆力大赛冠军广东女孩陈育娟所介绍的图文转换记忆模式的训练可谓异曲同工。这不是一般的听写默写, 可理解为快速听记与默记。

3.循结构默写。针对有特点的句段和句群, 可采用默记形式 (即文章结构) 的办法, 如《再见了, 亲人》, 先默写段的开头和结尾, 中间事例暂时概括地写, 只求默记形式, 理解内化为写作的布局能力。就这篇文章而言, 从文章的形式入手更容易把握这一特色的表达形式。

从课堂深入到社会, 从课文到生活、艺术等多个领域, 从有声、有形语言到这无声无形的语言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大语文学习空间, 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语言听写、默记中自然积累, 创造性地运用。听、默写活动作为一个情感、思维、语言的多维训练过程, 也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科学评价:变急功一时为习惯恒久

科学的评价是相对稳定、便于操作的。教师的评价旨在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因此要改变过去用等级或分数作为最终结果的评价, 注重激励, 选择富有挑战性的最近发展实践策略。 (1) 自评默写的精彩课内外搜集片断, 并说明时间与过程, 注明速度与正确率; (2) 同伴互相听写, 计算正确率, 并把有成效的听、默写情况记录在册, 师生家长同时参与评价, 形成制度; (3) 定期展示, 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二为听、默写小组比赛日, 每小组选一人, 并把获得的积分值, 引入游戏中的积分升级做法, 每组都从D级升到A级, 至AA级。让听、默写逐渐成为一个长期自主训练积累、探索语言规律的过程。

语感生成是无意识的, 但语感是可以有意识地去触发的。就像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所说:“有了规律, 才有自由”。听写默写, 作为听说读写的支流, 是自然融合于语文教学活动之中的形式与手段, 是不可或缺的, 有待不断被思考、被优化。

摘要:听写、默写作为语文教学手段,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只是简单使用, 显然不够科学。本文从语文学科和儿童心理特点出发, 从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谈优化的策略, 力求探讨更有效的语言训练手段。

关键词:听写,默写,语言训练

参考文献

[1][美]珍妮.沃斯, (新西兰) 戈登.德来顿.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 1998.

[2]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九年级上默写训练 第2篇

班级姓名

一、根据原文填空。

1、野语有之曰:。

2、征蓬出汉塞,3、烟笼寒水月笼沙。商女不知亡国恨。

4、春蚕到死丝方尽。晓镜但愁云鬓改。蓬山此去无多路。

5、无可奈何花落去。

6、人有悲欢离合,7、见贤思齐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子贡问君子,子曰:

8、,初闻涕泪满衣裳。白日放歌须纵酒,9、独怜幽草涧边生。春潮带雨晚来急,10、。11、12、西北望长安。江晚正愁余。

二、理解性默写。(每

13、《秋水》一文中,写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写河伯见到海神后,自我反省的句子是。

14、《使至塞上》中作者用比喻的方法表现出内心的抑郁和愤激的句子是。描绘出一幅塞外夕照图的千古名句是。

15、《泊秦淮》抒发忧国之思的句子是。

16、《浣溪沙》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的对偶句,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

17、李商隐的《无题》中借景物描写表达有情人离别时痛苦心情的句子是借助神话表达深切关怀思念的句子是。

18、《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并包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表达作者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1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出了诗人初闻收复消息悲喜交集的句子是。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句子是。20、《滁州西涧》中表明诗人恬淡的心境的句子是

含蓄表达了诗人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句子是。

21、《约客》中写江南夏夜之景的句子是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绝妙佳句是。

22、《如梦令》中词人用借代和拟人,创造性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神采的句子是

23、《菩萨蛮》中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句子是。

用比喻手法写军民收复失地之心不可阻挡的句子是。

直接表露诗人坚定的报国志向的句子是。

24、《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三、拓展性默写。

25、请从你的积累中,写出一个与鸟有关的完整诗句。

26、古诗词中有很多实写“风”、“雪”的句子,请各写一句。

27、古诗词中有许多实写“花”、“草”的句子,请各写一句。

28、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不少句子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思,请写出两句。

29、中秋佳节,几个朋友相聚小酌。此时,月上中天,清冷的光辉洒向大地。家在外地的小李触景生情,说道:“此时此刻,我想起古人的两句诗:“ 30、最近绵阳电影院放映了《满城尽带黄金甲》,影片以重阳佳节为背景,场面浩大。看了电影,小王搜肠刮肚的想找一两句写重阳佳节和菊花的诗句,可半天都没有想出来。请你帮他找两句出来。写重阳节的:写菊花的:

31、请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描写战争的完整诗句。

32、初中毕业联欢会上,老师请每个同学用一句完整的诗来表达与同学的离别之情,你想说的是:

33、选择你喜爱的古诗词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写出连续两句:

34、商品经济的今天,许多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于科研,这正如古人所言:,表现了他们高洁的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35、从积累的古诗词中找出描写“长江”、“黄河”的完整诗句。长江:黄河:

36、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当“生”与“义”不能两全的时候,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那样

37、现在人们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时,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

38、《论语》中,孔子要求人们对于先进和落后的态度应该是: 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曾子认为每天应从

名句名篇默写专项训练(二) 第3篇

【课内梳理】

1.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日星隐耀,______________;商旅不行,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______________,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6. 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7. 临溪而渔,________________;酿泉为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8. 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9. 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10. 蒹葭凄凄,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11. ______________, 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12. 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 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14. 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9.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课外名句】

1. 名不正,______________;言不顺,______________。

(《论语·子路》)

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3. 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 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不舍晝夜。”

(《论语·子罕》)

6. 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

7. 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8. 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里仁》)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10. 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

11. 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

(《论语·述而》)

12. __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13. ______________,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_____________。

(《论语·雍也》)

1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雍也》)

15. ________________,文胜质则史。______________,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16. 知人者智,______________。

(《老子》三十三章)

17. 大直若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子》四十五章)

18. 合抱之木,________________;九层之台,________________;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

20. 老吾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幼吾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梁惠王下》)

答案见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98316424)

创新默写方式,提高默写效率 第4篇

一、督促及时复习

在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对平时的学习很不重视,主要是通过考前突击的方式应付考试,加上人的惰性影响,有及时复习习惯的学生很少。高中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推理性,文理知识交叉结合,“划一划、背一背”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平时不复习,考前搞突击也不符合记忆规律。因此,在新课教学中必须采取课前默写的手段,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在复习课中采取课前或课尾默写,使学生明确复习任务,有效实现复习目标。由于采用默写纸,改用填空式,默写的试题数量大大增加,默写评价的信度大大提高,这对督促学生及时复习、认真复习、全面复习大有益处。

二、有利新课学习

高中地理的不同章节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上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应是下一阶段学习内容的基础。默写可以为下一阶段学习内容做好充分的铺垫,使内容衔接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便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和大气的水平运动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的基础,教师在讲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知识前默写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的知识,在默写结束后通过对默写内容的简单讲评就可自然而然地转入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的学习。

三、明确学习重点

把书本读薄,提炼出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教师以默写纸的形式把教学重点内容向学生呈现,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记笔记所耗用的时间。平时引导学生把默写纸按教学顺序整理粘贴在默写本上,这样默写本就是一本名副其实的重点知识记录本,不管什么类型的考试,都要对默写本上的内容进行重点复习,对于引导学生突出主干重点知识的复习大有帮助。

四、发现存在问题

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如果不对主干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默写,就难以发现新课学习和复习过程中的知识缺陷,系统的填空式默写可以帮助教学双方发现新课学习和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可以通过批改了解学生默写过程中的共性错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重点分析讲评,学生可对自己默写的错误进行重点复习,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五、便于后续利用

传统的问答式默写方式为了减少学生抄题的时间,往往请学生默写时只写出答案,这样不便于学生默写后的订正,对学生今后的复习作用很小,而默写纸题目、答案同时存在,既便于学生订正,又为学生的后续复习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六、提高答题能力

教材是众多专家精心编制而成的,因此教材语言具有准确、精练、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科学性强等特点,学生答题要体现专业性,就必须多学习课本上的表达方式,经常有意识地记忆一些地理语言。默写纸的默写内容是对教材重要语言的提炼,经常默写使学生的地理术语、地理名词得到有效积累,确保答题时文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提高。经常默写,学生会将课本中的要点知识熟记于心,同时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在做题时容易根据相关信息从脑海中调取相应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解题速度。

总之,默写是检测学生基础知识最迅速、最直接的办法,它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再现,是推动学生巩固复习知识的有效手段,如果依据考纲,精心设计默写内容、将默写活动适时、适量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认真地对学生的默写进行批改、督促学生做好默写过后的订正,对默写不合格、订正不认真的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就一定能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虽然在很多人看来默写的应试痕迹明显,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应试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当今社会学习、培训、就业、升职,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应试,素质教育再好,成绩不好,你的教育就很难得到学生、领导、家长、社会的认可,我们在教学中切不可走极端,既不能一味地为应试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又不能因忌讳“应试教学”而忽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效的默写方式值得研究、值得提倡。

摘要:作者通过对多种默写方式的研究,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采用默写纸填空式默写的各种好处,值得借鉴。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默写纸,填空式默写法

参考文献

[1]李春亮.小默写大作用——化学课堂中的默写.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2).

登高理解性默写训练答案 第5篇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名句名篇默写针对性训练四法 第6篇

从事高三语文教学多年,批改名句名篇默写题无数,常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默写名句名篇时,由于先前读背粗心,识记不牢,再加上书写随意马虎,字迹潦草,造成诸多低级错误,严重失分,甚为可惜。

须知:名句名篇仅会背诵不是目的,关键是默写正确。默写时应认真书写,字体工整,大小适中,卷面清晰,容易辨认;千万不可写错别字及不规则的简化字,更不能漏字、添字、换字或颠倒字词。切记:错一字、换一字、漏一字、添一字、颠倒了字词,这一句就彻底“玩完”了。因此,读背熟练,识记准确,默写正确,书写规范,是获取满分的基本保证。

如何减少或杜绝默写错误呢?教师除了强调让学生平时读、背、写、记同步,眼、口、手、脑并用之外,还要适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笔者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尝试,颇有成效。现作如下例说。

一、对症下药

设计练习题时,可专门选取学生容易混淆、模棱两可、把握不准的一些名句名篇中的关键字词空出来,先让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回忆,继之动手去填写,然后再对照原文句予以纠错,以增强正确识记。例如:

1.非淡泊无以____志,非宁静无以____远。(诸葛亮《诫子书》)

2.假____马者,非利足也,而____千里;假舟____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3.故不积____步,无以____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4.钟鼓____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5.日月忽其不____兮,春与秋其代序。____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6.曲终收拨当心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____悄无言,____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7.古之成大事者,不____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____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8.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目遇者而成色。(苏轼《赤壁赋》)

9.问渠____得清如许,____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0.多情自古伤离别,更____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11.人生得意____尽欢,莫使金____空对月。天生我____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____发。人生如梦,一____还____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3.今____酒醒何处,杨柳____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14.山重水____疑无路,柳____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5.学而不思则____,思而不学则____。(《论语·为政》)

16.千淘万____虽辛苦,吹尽狂沙____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二、以毒攻毒

此法是专拣名句名篇中的学生容易出现写错别字或漏字、添字、换字、颠倒字词的一些句子编印成纠错练习,然后让学生通过细心斟酌并动手去改错,以达到真正准确地掌握。例如:下面的古诗文名句中皆有错误,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津》)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4.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5.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千呼万唤使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7.女娲练石补天处,石破天惊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8.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9.千里澄江似炼,翠峰如矗。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竖。(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10.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11.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12.悟以往之不见,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3.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曲。(《孟子·滕文公下》)

15.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是造物者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16.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世之条贯,糜不毕见。(司马迁《屈原列传》)

17.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18.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19.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0.此去经年,应是良晨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21.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清·林则徐)

23.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谢歌台,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5.安能低眉弯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6.九州生气事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龚自珍《己亥杂诗》)

27.骑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架,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8.200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第6题:

下列是学生默写的古诗文名句,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②渐黄昏,戍角悲吟,都在都城。(姜夔《扬州慢》)

B.①夙兴夜寐,靡室劳矣。(《诗经·卫风·氓》)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C.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D.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②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孤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

三、有的放矢

名篇名句中常见一些通假字或生僻难写的字,编印练习题时可只标出注音,留出空白让学生根据注音动手填写汉字,以强化识记效果。例如:

1.羽扇ɡuān____巾,谈笑间,qiánɡ lǔ____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水光liàn yàn____晴方好,山色空ménɡ____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君子xìnɡ____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zhǔ____客,诵明月之诗,歌yǎo tiǎo____之章。(苏轼《赤壁赋》)

5.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zī zhū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6.连峰去天不yínɡ____尺,枯松倒挂yǐ____绝壁。飞湍瀑流争xuān huī____,pīnɡ yá____转石万hè雷。(李白《蜀道难》)

7.驾一叶之piān____舟,举páo zūn____以相zhǔ____。寄fú yóu____于天地,渺沧海之一sù____,哀吾生之须yú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8.鼎chēnɡ____玉石,金块珠lì____,弃掷lǐ yǐ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9.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niǎo niǎo____,不绝如lǚ____。舞幽hè之潜蛟,泣孤舟之lí____妇。(苏轼《赤壁赋》)

10.斩木为兵,揭ɡān____为旗,天下云集响应,yínɡ____粮而yǐnɡ____从。(贾谊《过秦论》)

11.渔舟唱晚,响穷彭lí____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pǔ____。(王勃《滕王阁序》)

12.盘sūn____市远无兼味,zūn____酒家贫只旧pēi。(杜甫《客至》)

1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lǐ____。(《庄子·山水篇》)

14.众里寻他千百度,mò____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lán shān____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5.时运不jì____,命运多chuǎn____。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16.《谐》之言曰:“鹏之xǐ____于南mínɡ____也,水击三千里,tuán____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四、亡羊补牢

此法为每做过一次试卷或名句名篇默写训练题之后,其中必有一些学生不会背诵默写或默写出错的句子。对此,要强调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必须认真读背写练,识记掌握,继之再及时从中专拣那些不会背诵默写或默写出现错误较多的句子编印成小练习,让学生重做一遍,以求真正达到“学一点得一点”。例如:

1.事出于沉思,____。(南朝·梁·萧统《文选》)

2.____ ,梅花香自苦寒来。(宋·朱熹)

3.位卑未敢忘忧国,____。(宋·陆游《病起书怀》)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__,____。(清·郑板桥《对联》)

5.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

6.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7.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8.____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李商隐《锦瑟》)

9.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李煜《虞美人》)

10.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 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11.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1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____,____。(屈原《离骚》)

1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

14.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15.小知不及大知,____。奚以知其然也?____,____,____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16.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综上可见,名句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仅靠机械古板的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而应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辨别、体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字词句。比如,要注意同音异形字、同义异形字、生僻难写字、通假字,还要留意词句顺序、语句出处等。高三复习时间有限,既要讲求方法技巧,又要善于总结归纳有关规律;既要有感性识记,又要有理性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名句名篇的背诵与默写属识记内容,面广量大,浩瀚无边,仅靠心血来潮时搞几天突击是不行的,必须把工夫下在平时。每天的课余时间用心读背写练,重点识记,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久而久之,则立竿见影,水到渠成。

[参考答案]

一、对症下药

1.明 致 2.舆 致 楫 3.跬 至 4.馔 惟 5.淹 惟 6.画 舫 唯 7.惟 忍 8.惟 声 9.哪 为 10.那 11.须 樽 材 12.华 尊 酹 13.宵 岸 14.复 暗 15.罔 殆 16.漉 始

二、以毒攻毒

1.恭—躬 2.烛—炬 3.棉—绵 4.常—长 5.忧—幽 6.使—始 7.练—炼 斗—逗 8.炼—练 9.炼—练 矗—簇 竖—矗 10.繁—烦 11.烦—繁 12.以—已 见—谏 13.叹—太 14.曲—屈 15.不尽—无禁 绝—竭 “造物者”后漏“之” 16.“治乱”后多“世” 糜—靡 17.急—激 18.“诗歌”应为“歌诗” 19.“浓装淡抹”应为“淡妆浓抹” 20.“良辰美景”应为“良辰好景” 21.栏—阑 “落花流水”应是“流水落花” 22.“趋避”应为“避趋” 23.“满园春色”应是“春色满园” 24.谢—榭 “风吹雨打”应为“雨打风吹” 25.“低眉弯腰”应是“摧眉折腰” 26.事—恃暗—喑 材—才 27.骑—骐 弩—驽 架—驾 28.C(A项②“戍角悲吟”应为“清角吹寒”;B项①“靡室劳矣”应为“靡有朝矣”;D项②“孤烟”应为“寒烟”)

三、有的放矢

1.纶 樯橹 2.潋滟 濛 3.生 4.属 窈窕 5.锱铢 6.盈 倚 喧豗 砯崖 壑 7.扁 匏樽 属 蜉蝣 粟 臾 8.铛 砾 逦迤9.袅袅 缕 壑 嫠 10.竿 赢 景 11.蠡 浦 12.飧 樽 醅 13.醴 14.蓦 阑珊 15.齐 舛 16.徙 冥 抟

四、亡羊补牢

1.义归于翰藻 2.宝剑锋从磨砺出 3.事定犹须待阖棺 4.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5.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6.剑阁峥嵘而崔嵬 7.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8.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9.雕栏玉砌应犹在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0.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 1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12.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13.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14.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则芥为之舟 15.小年不及大年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16.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默写训练范文

默写训练范文(精选6篇)默写训练 第1篇听写、默写常常作为语言积累和记忆力的检测手段, 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手段, 也有一定的成效, 但...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