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PEP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总结(精选12篇)
PEP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第1篇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我所使用的是pep版英语教材(三年级起用)。由于孩子们才接触英语不久,培养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我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趣味教学。我秉着说唱的原则,从各个方面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听说能力,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们练习听说能力,创造说英语的一切机会,尽可能多地让他们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文化色彩,增强语感,扩大知识面。当然这些工作都紧紧围绕三年级教材。
一、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掌握重点,积极教学。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本一共有六个单元,那些内容对小学孩子是零散的内容,如何让他们掌握知识,乐于学习成为我的主要任务,我积极向老教师请教,分析教材,提炼重点,认真备课,始终以积极的心态上好每一节课。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学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我发现我按照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自认为会是一场生动有趣的课,反馈出来不尽人意。后来与学生沟通后才知道我讲的口语大部分同学听不懂,而教学的部分内容同学们以前从未接触过,以前教师根本只是教他们读书,那些趣味活动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难了。
二、讲求方法。丰富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参与者。讲求方法,丰富课堂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需要多运用。困此,除
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作业我做到及时批改并反馈,让学生及时消化。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想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课堂中的问题。
三、培优转差,快乐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同,出现了优差分层,一方面,有的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全英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们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成绩较好。因此,讲得太浅,没有照顾到整体,所以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而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所以,我利用课余时间对优秀生进行课外的知识补充,对差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辅导,使学生成绩整体提高。从而建立学生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每一位教师都在不断的改善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教学难有失败和弯路,我坚信,只要我不断反思创新和实践一定会进步,会越教越好。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我付出了很多,收到的回报也不少,同事的帮助,使我干劲十足;学生的渴求,使我信心倍增。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实现教师的自身价值,也实现我心目中教师的定位。
PEP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第2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严格教学策略的要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英语课堂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下面结合本学期教学实践总结一下教学情况如下
一、备课。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编写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向其他教师取得的经验,不断地加以改进教学方法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耐心地辅导学生复习遗漏知识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优生帮助后进生。
二、上课。
在课堂上,认真授课,运用实物教具、简笔画,情景教学、手势语言等方法来启发、教育学生。教学生做游戏、唱英语歌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疑难和不懂读的地方,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带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
三、批改作业。
学生的作业总是及时批改,并详细地做好批注,对普遍性错误,在全班重复讲解、分析。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还采取面批方法,一一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听力。
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常让学生听英语歌曲及英语会话的录音磁带,还让学生表演对话,背书。
五、自身的学习。鉴于自己在小学英语教学方面没有经验,我抓紧一切机会向其他老师学习,用心收集有助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各种游戏、活动。同时多听录音磁带,让自己的语音和语调标准。
以上是我这学期在小学英语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但也存在不足,如课堂操作欠灵活,尤其是后进生工作,做的不够,以致于个别学生成绩不理想。
PEP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第3篇
一、学生学情与教学目标定位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明确的目标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处于期望的、有目的地控制之中。在这堂课上, 两位老师对教学目标有不同的定位, 分别确定为:
1. 结合学生起点,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一切教学都必须从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 这是最好的教学观念之所在。大多数教师对于本课教学内容中出现的例词, 确定教学目标为感知和了解, 只要求学生在例词的首字母和所教字母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 不需要认读 (如教学目标A) , 但是就本地城区学校而言, 学生英语学习起步早, 很多学校在一二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 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外兴趣班接触了英语。所以, 尽管这节课是“Letters and Sounds”教学的第一节课, 也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教师B在目标定位上略有提升的做法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 而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顺利地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2. 根据学生特点, 关注隐性教学目标。
很多教师都认为:“Letters and Sounds”这种课型枯燥乏味, 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更谈不上学生情感的渗透和培养。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 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 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两位教师在教学目标定位上均未涉及此类隐性教学目标。其实,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尤为重要, 而对于初学者, 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规范的养成则是重中之重, 教师应在此方面进行相应的目标设定, 并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和体现。
二、教学内容与学习策略培养
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学习策略。课型不同, 教学内容不同, 学习策略培养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在本课教学中, 两位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策略上应做到:
1. 凸显学生主体, 全方位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在教师示范到位的前提下, 教师能够做到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在pair work, group work等形式中自主学习, 自由表达, 把更多的说话权还给学生, 学生参与面广, 质量高。比如, 教师B在教学字母Dd发音中做到:
(1) T:What about letter Dd’s sound?Read!Duck, dog, duck, dog!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单词发现D在单词中的发音。
(2) 请学生看“发音动画”的视频, 让学生发现D的发音。
(3) T: (模仿视频) ddddd, ddddd! (学生说一说)
(4) T:Dd, Dd, ddddd, ddddd, duck!Together! (学生齐读)
(5) T:What about dog?
学生同桌练习chant, Dd, Dd, ddddd, ddddd, dog!
(6) T:Make a new chant in group. (请学生任选一个字母, 四人小组, 自编chant。)
Aa, Aa, aaa, (a______)
Bb, Bb, bbb, (b_______)
Cc, Cc, ccc, (c______)
Dd, Dd, ddd, (d_________)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只是起到了一个示范引领的作用, 而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说, 同桌练习说, 小组合作说, 学生通过大量的有梯度的练习, 激活了思维, 训练了语言。
2. 重视学习规范, 多维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在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十分重要。在初学阶段, 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规范、学习方法的养成。比如:在教学字母Aa读音环节教师A通过让学生看口型, 听音, 模仿, 辅以手势表达等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字母Aa书写时, 教师B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落实书写规范:
(1) T:Look, this is letter Aa.Big A, small a. (大小写字母单独出示, 引导学生发现大小写的概念。)
(2) T:Let me write.Show me your pencil.Write!123!1. (教师拿记号笔在四线格纸上示范, 用缓慢朗读的声音驱动笔画的起止时间, 同时学生一笔一笔跟着书写。)
(3) T:Check in pairs. (看一看同桌的书写, Yes or no?让学生在校对、比较中互相学习和提高。)
(4) 看动画, 再次整体感知笔画顺序。又如, 教师B在拓展延伸环节, 自制简易教具如左图:
各个位置的字母设计如日历可以翻页, 教师在使用时, 中间的a不变, 两边的音素不断替换, 通这样多层次地重复基本音, 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拼法。“Letters and Sounds”教学中学生看形、听音、模仿、跟读、书写、交流等习惯和规范的养成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逐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形成良好的学习规范, 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文本拓展与情感态度渗透
不少教师都可能会认为字母、语音教学关注更多的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从教学内容来看, 是很难找到情感激发的切入点的。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既要有机地结合课程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又要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和氛围, 做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教师B在本节课的拓展延伸环节, 自编绘本故事“cat and dad”, 如右图所示:
教师B通过音乐情境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氛围, 通过夸张的图片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 通过让学生朗读最喜欢的一句话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朗读中去感知情绪, 体验心情, 相同的语言如果以不同的心情, 不同的语调来朗读, 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 在朗读“Mad cat!Sad dad!Bad cat!”等语言时, 学生运用丰富的语调配以适当的表情和体态, 这时, 学生不仅仅是在说语言, 而是融合了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理解, 用心在表达情感。学生在充满情感的体验中学习语言, 提升了语言学习的意义。
四、教学实效与细节处理
本课为新教材“Letters and Sounds”第一课时, 两位教师在接触新教材时间短, 准备时间紧, 资源相对少的情况下, 能够分析教材, 尽可能地读懂教材设计者的编写用意, 尽可能地增加学生输入的机会。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关注教学环节的实效性。充分利用好课本、作业本, 有选择地使用“phonics”配套教学资源, 为教学目标服务, 具体做法如下:
1. 利用字母栏, 渗透字母的概念和意识。
“Letters and Sounds”这一页安排了Listen, repeat and chant, Listen and circle, Write and say以及字母栏这四块教学内容, 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可能会忽略这26个字母的排列或者不知道教材这样编排的用意, 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用意: (1) 对26个字母的整体感知, 让学生初步感知字母的形和26个字母的简单信息。 (2) 了解今天所学字母在字母表中的大致位置 (以红色标注) 。 (3) 不断复现, 让学生不断接触、渗透并强化字母的概念和意识。教师A关注了这部分细节并做了相应处理, 如:
T:Do you know all the letters?Look at this page, here it is. (PPT呈现课本第16页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最下面的26个字母, 用红色圈出)
T:How many letters can you see?
T:Next time, if you want to know some letters, you can find them here.
T:Today we will learn four of them. (我们将学习最前面的四个字母) They are A, B, C and D.
教师通过明晰的语言, 唤起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注意, 同时指导学生使用字母栏。
2. 善用教学艺术, 激活学生的多样感官。
英语教学艺术经常使用一些艺术表现手法, 如:幽默、机智、比喻等, 使枯燥、呆板、平淡的教学变得风趣、灵活、新奇, 从而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 提高了教学效率。让枯燥的字母教学灵动起来, 带有一定的幽默元素, 教师B通过幽默卡通的“Fun with phonics”视频材料, 让学生通过看视频, 了解字母的发音, 在操练时, 让学生的嘴巴、耳朵、手、脚都动起来。比如, 在教学发音d时, 通过拍手有节奏地打节拍, d-d, d-d-d-d-d, d-d-d-d, 通过跺脚, 模仿走路“得得”的声音, 吸引学生注意, 有利于对语言的理解。又如, 教师B设计找房子活动:
T: (教师拿出ABCD四座印刷体门牌的房子) They are house (引导学生说ABCD)
T:Where is cat’s house? (移动图片cat) A?B?C?D?
S:C!
T:Yes?Let’s read like this:Cc, Cc, cat! (拿出ant) What about ant?
(请几人上台把ant, bird, duck, dog放入正确的房子里, 同时拿出apple, crayon, book, bag。)
T:What about this? (也让学生移动)
T:Let’s check...Yes?Very good! (拍手) Let’s read like this:Aa, Aa, apple!Aa Aa ant!1, 2, go!
T: (点题) Good, Aa, Bb, Cc, Dd, They’re letters (字母) .
教师B这样的设计形式活泼, 充满童趣, 让学生在动手找房子的过程中认知字母Aa, Bb, Cc, Dd, 同时在字母和单词之间形成了联系, 为读音教学作铺垫。通过分类和图片对比, 了解字母的形状, 有助于学生音形义相结合。
3. 巧用教学资源, 及时巩固并检测。
学习过程中的检查能够为教师及时地提供反馈信息, 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适当地安排, 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 为学生提供适性的教学, 教师利用课堂练习等活动, 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效, 并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关于课堂检查, 两位教师做法如下:
教师A通过摆一摆、读一读的活动, 检测学生对所学字母音、形、序的掌握情况, 通过听一听, 做一做, 让学生在兴高采烈的气氛中巩固字母的相关内容。教师B利用书本中的听音练习, 及时巩固新学, 对学生进行检测。又如:
在书写检查过程中, 两位教师分别借助书本和作业本, 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检查。比较两种做法, 教师A的做法不建议采用, 原因在于书本上的字母不是规范字体, 和学生四线格上的书写是不同的, 教师要利用好手头教学资源, 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B利用课堂作业本进行规范书写是可行而有效的。教师利用不同的检查方式和手段, 其目的都是为了了解学生新知的掌握情况, 为进一步改进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对于新增“Letters and Sounds”板块的把握和处理, 教师们有很多的困惑和问题, 但如果教师们能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导向, 以生为本, 关注个性差异, 以学生基础为出发点设定目标, 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方向的设计教学, 立足教材, 善用巧用资源, 最终肯定能探索出一条有效的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之路。
PEP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第4篇
关键词:三年级 英语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三年级学生尚处于儿童时期,他们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较高。随着对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视,人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日俱增,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接触英语,因此,他们中有些已经初步的接触过英语了,也有的是刚开始学,但是无一例外对学习英语有一种很强的好奇心,只是这种初步兴趣极不稳定的,两三个月以后,有些学生便渐渐掉队。我们该如何促使学生持久地保持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呢?现结合教学经验浅谈以下几点:
一、三年级英语教学状况分析
(一)就教学内容来说,句子的正确认读和使用,音近形近单词和字母的辨认与书写,都影响着三年级学生学习外语的自信心。
(二)就学生本身来说,三年级个别学生还存在顽劣和懒惰倾向,上课爱搞小动作、课下作业完成不及时的坏毛病,学习效率也较差,甚至有些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久而久之,两级分化现象日趋明显。
(三)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或缺失,有的家庭对孩子放任和宠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情绪低落甚至厌学、弃学等,难以正常有效地完成学业,久而久之便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二、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基本特点
(一)以形象思维为主。
(二)喜欢体验新奇。
(三)期待得到赏识。
三、三年級英语教学的基本对策
(一)教学手法要出新
1.用思维吸引学生进入情景。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中,Whats this?和Whats that?的区分成为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在what's this和what's that这两个句子运用上混淆不清。教师可以在室内走动,但重点要注意掌控提问者与教师的距离的远近,同时请其他学生做裁判,听一听提问学生有没有用对this或that,在一次次地纠正中,学生不断地比较不断地思考,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两个问句的比较和运用上,最终渐渐明白,物体离自己较近时要用”Whats this?”,物体离自己较远时要用”Whats that?”
2.用多媒体吸引学生进入情景。多媒体集图形、文字、动画、声音等为一体,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在教学三上第五单元What would you like?一课时尤为有效,学生的学习情绪非常高昂。
3.用插图吸引学生进入情景。翻开我们小学英语教材,一幅幅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插图让人兴趣倍增。它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也拓展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视野。我们可以利用插图,进行师生对话问答。让孩子们在插图的帮助下顺风顺水地理解语境,理解句意。教师不断地变幻呈现方式,一定会比传统的单调的讲授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易混内容要点化
1.对话教学的点化。三年级学生还不太擅长抽象思维,还不会运用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为了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对话教学的点化是我们老师要关注的事。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对一些对话进行适当的点化,这是有效教学很重要的一环。
2.字母教学的点化。从外形上看,拼音字母和英语小写字母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许多孩子在背诵拼音表或字母表时非常流畅,但单独指认某个拼音字母或英语字母时会产生混淆,造成认读错误。我们要从读音上进行字母的点化教学,也可以借助儿歌进行点化。
3.形近单词(字母)、音近单词(字母)教学的点化。学生对“Gg”“Jj”两个字母的读音容易混淆,“Aa”、“Ii”、“Ee”、“Rr”这些字母的发音受汉语拼音的影响也很容易混淆。另外Qq、Kk、Ss、Xx、Cc也需要教师进行特别的关注点化。在写法上EFLHTI fgj wvmn WVMN bdpq也很相似,种种音近和形近混淆在起,加大了三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这种情况加强这些字母的训练。
课本中词汇教材顺序按单元编排出现,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律。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这些重点词汇进行整理。
(三)学习目标要激励
1.诊断性评价坚持量体裁衣。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其作用主要是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以便教师适当安置学生。但是,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里,一个教师要管四、五十位学生,一位英语老师甚至要管五、六个班级,要实行因材施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向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2.形成性评价坚持去繁就简。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座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诚然,形成性评价能使学生明确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我们可以适当地去繁就简,并将评价内容量化。
3.终结性评价坚持百花齐放。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分数失利会使部分学生渐渐丧失了前进的勇气。我们要结合形成性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
“教育,其实是一种唤醒”。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激励鞭策,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以“激趣”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我们一定能将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致持续地保持下去,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梅.刍议小学开设英语课的可行性[J].外语界,2003(03)
PEP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第5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严格教学策略的要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英语课堂课堂教学的新方法。使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下面结合本学期教学实践总结一下教学情况如下
一、备课。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编写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二、上课。
在课堂上,认真授课,运用实物教具、简笔画,情景教学、手势语言等方法来启发、教育学生。教学生做游戏、唱英语歌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疑难和不懂读的地方,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带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
三、批改作业。
学生的作业总是及时批改,并详细地做好批注,对普遍性错误,在全班重复讲解、分析。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还采取面批方法,一一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听力。
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常让学生听英语歌曲及英语会话的录音磁带,还让学生表演对话,背书。
五、自身的学习。
鉴于自己在小学英语教学方面没有经验,我抓紧一切机会向其他老师学习,用心收集有助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各种游戏、活动。同时多听录音磁带,让自己的语音和语调标准。
以上是我这学期在小学英语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但也存在不足,如课堂操作欠灵活,尤其是后进生工作,做的不够,以致于个别学生成绩不理想。
PEP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第6篇
这学期,我担任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从各个方面培养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孩子的听说能力。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的工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下是我一个学期的工作总结。
一、把握教材,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冀教小学三年级英语共有九个单元,主要内容是:数字1到20,颜色,球类,水果,寝具,形容词,衣物,时间,餐具等这些内容都对孩子们来说是零散。
在课前加入Free Talk,每个星期一个谈论话题,锻炼学生的听力的同时,把零散的内容加以归整,做到语言的整合;加入比比读读和听写的游戏,把归类单词按照学生的记忆遗忘规律重复出现,淡化重点。把讲课的时间压缩到十分钟,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
二、了解学生,讲求方法,丰富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同,会出现了优差分层。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同,有的学生是视觉行的,喜欢通过优美的图片和实物来学习;有的学生是听觉型的,喜欢在有韵律的音乐中学习。因此对于相同内容,就需要设计不同的练习形式。目的是照顾更多的学生。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言,需要多应运。为此,早读时,我坚持到班了解早读情况。不放松属于自己英语课堂的每一分钟。
三、多种评价,激趣乐学,自主学习。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小组评价,合作小组自评;评价多种层面,学习效果的评价,学习态度的评价,学习方法的评价,合作能力的评价;评价多种技能,听,说,读,写。给学生一客观全方位的评价,让优等学生在看到自己成绩的同时感到自己的不足;让学困生在感到自己不足的同时看到自己的亮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四、大英语观,终身学习,天天受益。
英语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英语教师看到的应该是学生的终生发展。教学效果是我们所追求的,但不是我们唯一的追求。学生最终学会学习英语,能够持续的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在以后离开学校时依然可以独立的进行学习,才是英语教育的最终的成功。
一个教师如果只注意自己教授的学科只能成为教书,而育人是最重要的。学生的学习品质,学生的人格情操,都是为人师者不容忽视的。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做人,是英语课堂外的收获,更是学生天天收到的最大的益处。
诚然,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失误,譬如,会因为某些学生的作业不好而迁怒其他学生,会因为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不能及时的调空自己的情绪以至于影响教学的进程。相信还有许多的不足希望大家能给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王锦红
PEP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第7篇
张海芳
这学期,我担任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从各个方面培养小朋友的英语学习兴趣,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小朋友的听说能力。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的工作,拓展同学的知识面,以下是我的教学总结。
一、掌握教材,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三年级英语主要内容是:学习用品,身体部位,颜色,动物,食物饮料,数字,这些内容对小朋友们来说很零散,每个星期一个谈论话题,锻炼同学的听力的同时,把零散的内容加以归整,做到语言的整合、加入,比比读读的游戏,把归类单词依照同学的记忆遗忘规律重复出现,淡化重点。把讲课的时间压缩到十分钟,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同学。引导同学在玩中学习,在唱中学习,在体验胜利中学习,人人都是小老师,人人都是好同学。
二、了解同学,讲求方法,丰富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同学的掌握情况不同,会出现了优差分层。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同,有的同学是视觉型的,喜欢通过优美的图片和实物来学习;有的同学是听觉型的,喜欢在有韵律的音乐中学习。因此对于相同内容,就需要设计不同的练习形式。目的是照顾更多的同学。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言,需要多运用。为此,早读时,我坚持到班了解早读情况。不放松属于自身英语课堂的每一分钟。
三、多种评价,激趣乐学,自主学习。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小组评价,合作小组自评;评价多种层面,学习效果的评价,学习态度的评价,学习方法的评价,合作能力的评价;评价多种技能,听,说,读,写。给同学客观全方位的评价,让优等生在看到自身成果的同时感到自身的缺乏;让学困生在感到自身缺乏的同时看到自身的亮点,让每一个同学都有胜利的机会。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自己付出了很多,收到的回报也不少,同事的帮助,使我干劲十足;学生的渴求,使我信心倍增。我会努力填补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力争在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PEP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第8篇
传统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 教师教法比较单一, 常采用读单词、句子, 翻译及讲解语法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认为教材内容不用思考也可得到答案, 课堂显得单调、乏味。新课程标准要求, 不仅要注重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 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只有教师采用新教法, 学生才会达到听说读写用的平衡。文本再构的英语语篇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面对传统语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 结合当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文从文本再构的角度, 探讨其对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一些启示作用。
二、何谓文本再构
所谓“文本”, 该词来自英文text, 另有本文、正文、语篇和课文等多种译法。它可能仅仅是一个单句, 比如名言警句、谚语等, 常见的文本是篇章、短文等。
所谓“再构”, 顾名思义, 是再一次的构建和形成。
所谓“文本再构”, 主要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结合实际教学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进行适度取舍和调整, 对教材的内容的二度开发, 从而形成新的教学内容。
小学英语语篇的文本再构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话题, 在知网上, 搜索“文本再构”, 出现1852篇相关的文章; 搜索“小学英语文本再构”仅出现609篇相关文章; 而搜索“小学英语语篇文本再构”仅出现274篇文章, 文本再构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法。
三、文本再构的意义
(一) 文本再构的类型
小学三年级英语内容还比较浅显, 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抓关键, 提升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 也是教师进行文本再构时考虑的因素。 根据以上研究问题, 本文将呈现以下三种在小学三年级英语语篇教学中常用的文本再构。
1. 主题再构
即以主题内容为建构基础, 构建学与用的有效途径。在PEP版 ( 一年级起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材Unit 5 Lesson 2的文本内容可以作为例子。
小学英语新课标要求“英语课程的学习, 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 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学以致用, 从而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教师将不同场景的图片发放给各小组同学, 学生可利用图片同桌间、小组内进行练习。这种再构形式, 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教材文本, 给学生贴近生活的内容来丰富课堂; 利用音像、视频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途径,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材文本的再构, 如编儿歌、诗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2. 情景再构
情景再构是以整体内容为语境基础, 以文应景触情的再构形式。在教材Unit 1的Story Time版块中, 课文内容体现充分。
传统语篇课堂中, 生动有趣的故事课会变成枯燥无味的朗读课和语法练习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 故事的情感无法得以升华, 致使教师不得不寻求更加高效、生动的英语语篇教学形式。 因此将文本加以再构。
首先教师将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学生引入话题。接着让学生仿说, 复习本单元知识点。然后教师呈现本单元所学chant引出这只老鼠的名字Tom, 他也有一个朋友, 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以这种形式建构出的文本, “朋友”这一中心思想贯穿始终, 让学生在课堂中至始至终受友谊的情感熏陶, 这正是本教材中Story Time的主旨所在, 学生不仅仅学会语言知识, 也要在情感上有一定的升华, 让学生做有思想的外语人! 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主动参与者。
3. 内容再构
内容再构是以教材内容为语量基础, 挖掘教材中语言点的再构形式。在教材Unit 3 Lesson 3中, 教材将整段段落呈现给学生。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新课中呈现这样的段落, 及找生词———领读单词———领读课文———做练习题的传统教学模式, 学生会产生消极情绪。因此, 在不改变教学重点的情况下, 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 将教学文本改成既符合学生心理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片段。
通过这样一问一答的对话, 学生会很有兴趣看下去, 与情绪的插图搭配, 学生会产生对文本的兴趣, 并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读完全文。此外, 这种文本再构, 将学生一年级学习的句型加以运用和复习, 将三年级U- nit 2学过的询问对方状况的等已知知识加以复习。教师可将再构的文本以视频或音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对话中感知什么是“shopping list”, 学生会通过自己的理解猜出词组的含义, 并积极完成文本附带的习题。这种以教材内容为依托, 不改变教材主体内容, 补充合理的情境, 使文本变得更加具有创造性、语境性和整体性, 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内理解并学习教材内容, 也使教师的课堂生动、充实。
( 二) 文本再构的实施原则 ( TCLLU)
1. Topic
文本再构不能离开教材原有文本的主题。文本再构不应该脱离教材的教学重点, 不能脱离教材主题形成新的话题。
2. Content
文本再构要符合教学内容, 可对教材内容增加、删减或改变。
增加, 是对教材内容的适当拓展, 如文化知识、背景知识、情感升华等。删减, 表示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选择, 并不是所有教材内容都需要按部就班的讲解, 教学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于教材内容, 教师应该有一定的选择。改变, 则是教师对文本的变动, 如改变句型结构, 改变文体等, 可将枯燥的记叙文改变成为脍炙人口的儿歌、童谣等。
3. Level
文本再构要基于学生的语言水平, 既可以有针对语言水平较高的同学的整体再构, 也可以有针对语言水平相对较低同学的局部再构, 如仿写, 仿说, 或将对话空缺不全等相对容易的课堂教学任务, 这样学生的学习需求才得以满足。
4. Length
文本再构时应考虑文本长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文本过长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如超过学生认知能力, 产生对英语的厌学情绪等。
5. Unit
文本再构时应注意与整个单元的教学重难点相结合, 在本教材中, 语篇在Lesson 2, Lesson 3和Story Time内呈现, 教师在对这些语篇进行再构时要考虑单元整个教学目标, 应注重先整体后个别, 先篇章后生词, 教师要让学生在语篇中理解, 在恰当的语境中运用教学的重点。
四、总结
近年来, 文本再构成为丰富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新形式。文本再构为教学内容创设语用情境, 加强教学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增强了课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因此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知识技能和文化素养以及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 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教师在进行文本再构的同时, 要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 并虚心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 从而实现对教学内容再构的完整性和生动性。此外, 教师在进行文本再构时要结合教材内容、学情等再构原则, 最终达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和学生学习技能培养的均衡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2]居梅芳.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文本再构的实践[J].基础英语教育, 2011 (10) .
[3]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 (一年级起点) 三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14.
[4][EB/OL]http://baike.sogou.com/v292314.htm?from Title=文本.
PEP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第9篇
然而,传统的英语书面作业均以抄写为主要形式,作业内容机械、重复,缺乏趣味性、选择性和层次性,没有思维训练价值,更谈不上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对这样的作业又持怎样的态度呢?
现象一:抄写作业≈无趣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是抄写第一单元的英语单词表,每个单词抄两行。
生:(一脸苦恼)老师,我可不可以不抄?我的书写都很漂亮了,再说今天的语文、数学和科学作业都很多,再加上英语,晚上又不知道要到几点了!
思考:有人认为英语属于“死记硬背”课,抄抄写写即可应付考试。于是乎天天抄:抄单词、抄词组、抄课文、抄对话、抄习题。学生也因此怨声载道,对抄写作业大多是任务观点,敷衍了事。若长此以往,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便被这机械重复的作业给淹没了。
现象二:复习作业≈题海作业
师:同学们,最近上的是复习课,家庭作业是一天一张试卷。
生 :(集体编写诗歌抱怨)复习的日子真痛苦,语数英科样样补,试卷漫天在飞舞,成绩原地在踏步。
思考: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就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同样的作业要求,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就会有不同的作业表现。学优生学得轻轻松松,甚至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学困生连随堂知识都来不及消化,作业更是没办法完成。于是,作业也成了“两极分化”的主要“元凶”之一。
面对上述现象,笔者在实践中对书面作业设计做了如下改革,收效颇大。
一、书写作业——花样写 殊途归
新PEP三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单词内容分别是“文具,颜色,身体部位,动物,食物,数字”。以前教学时发现学生经常能快速说出单词,但不能快速认出单词。怎么办呢?为此设计了如下作业。
1.贴标签。
适用第一单元。
把学过的pen,pencil,pencil-box,ruler,bag,book,eraser and crayon 做成单词标签贴在相应文具上。为了达到美观,孩子们用心书写单词,一次写不好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有的学生追求完美,甚至写了不下十次,并精心装裱,贴到各类物品上。就在这一次次地修改完善中,学生提高了书写水平和辨认单词的能力。
2.用环环相扣的绘画代替抄写。
适用于一、二、三、五单元
第一次作业:画学具,标单词。
第二次作业:给学具加标颜色单词。
第三次作业:用学具装饰五官,图颜色,标单词。
第四次作业:用食物装饰身体,图颜色,标单词。
3.变体力劳动为脑力劳动。
适用于《英语抄写本》
对于一些必需重复几次才能记住的单词,笔者也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边动脑边抄写。例如,教学了B2 U3 lets learn “big, long, small, short, fat, thin”后布置如下选做作业。A.按你喜欢的程度抄写。B.按单词在字典里出现的顺序抄写。C.搭配反义词并抄写。学生们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作业。
4.利用学具拼写单词。
适用于lets spell。
新PEP更加重视语音教学,重新安排了语音学习的顺序:字母名称音——辅音字母发音——原音字母发音——字母组合,体现了语音学习的规律性和渐进性。如三年级下册的lets spell,从教材内容设计和排版上都更有韵味,符合儿童认知特点。为此,家长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或购买了英语拼读学具。每次的lets spell教学后,孩子们总是能乐此不疲的翻动学具拼读单词,提高了单词拼读的正确率,也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
二、复习作业——重梳理 自复习
1.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单词。利用思维导图不仅有助于课梳理庞杂的知识, 而且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也大有裨益。如图:
学生从字母b联想到三个以b开头的颜色单词,再联想到有这些颜色属性的物品单词,并进行归类,提高了词汇复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2.根据疑问词梳理问答句。新PEP三年级上册出现的问答句还不是太多,但授予学生归类梳理的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PEP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案例 第10篇
——余元均六里坪镇狮子沟小学
教学内容:red、blue、green、yellow、purple.句型:What colourisit ?It is…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怎样用英语表达事物的颜色,掌握相关的单词:red、blue、green、yellow、purple。和句型What colour is it ?It is…并能综合运用新、旧知识组织对话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与竞争意识。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水平,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
创设语言情景,使学生正确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表达事物的颜色。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体验和参与,主动来学习事物的颜色。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孩子年龄小,生性好动、活泼,喜欢直观形象的思维,对游戏、竞赛、画画特别感兴趣。学生学英语时间短,对知识掌握不是太理想,课堂上要以表扬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说,积极做,努力唱。教学步骤:
Step 1Warm-up
1)Sing a song : “Morning Song “
2)T: Goodmorning ,boys and girls.Nice to meet you.Ss: Nice to meet you , too.分别与个别学生对话:Hello!What is your name ?How are you ?Touch your …Show me your pencil.What is this ?
Step 2Introduce
T: What is this ?(多媒体显示一阵雷雨过后,太阳露出了笑脸,天边出现一捄美丽的彩虹。)同时引出rainbow 一词。
T:Wow!How beautiful!Today we will learn a lesson about the colours.(多媒体显示出彩虹的七种不同的颜色,构成课题Colours),教师板书课题。Step 3 Presentation1、Learn the new words : red yellowblue purple green.Now we will draw beautiful rainbow.(学生取出画笔,教师边教单词,教一个单词画一种颜色,同时用卡片认读,并贴于黑板上,教读后进行个别认读)
教学新的句型:It is …自然而然得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也对本课的颜色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为以后教学做了铺垫。由“看彩虹”过渡到“画彩虹”,总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在画彩虹的过程中,把美术课带入课堂,进行学科交叉,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分散了教学难点,降低了学习难度,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
当通过操练,学生对五种颜色初步掌握的同时,引出句子It is ….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习起来就很容易。
Step 4Practice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带颜色的实物,有学生说出其颜色,以巩固句型It is ….2、寻找教师手中带颜色的物体,并说出相应的颜色。
3、A game :”Crossing the river”
把五种颜色的纸剪成石头的形状,准备好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及头饰,并在黑板上画好四条河。
(游戏规则:每组选一个学生上来,戴着小动物的头饰帮小动物过河。教师把动物踩石块的顺序读两遍,要求学生迅速按教师所读的顺序把石块排好。看那组的代表贴得最快,便给那组奖励。)
使用日常用品对颜色进行操练,把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一开放式教学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反应能力,还对前一步骤的单词、句子进行了巩固。游戏过程中多鼓励、表扬,这种形成性评价,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以后的活动增强了参与意识。
在进行颜色的巩固时,利用美术课上的涂色,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学生的兴致极高。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又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
这一游戏主要检查学生熟练分辨颜色单词能力,把听力训练与智能发展相结合,把单调的词汇操练游戏化、兴趣化。(多媒体迅速切换各景色画面,抢答竞赛。)
T:What colour is it ? It is ….(课件闪现“特大问号”)Ok。.If you want to know the colour, yan can ask, What colour is it ?(学生跟读几遍,课件显示景物画面学生模仿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操练)、自编对话,让学生指着教室里的物品,互相用所学的颜色及句型进行互相提问。
这一环节以抢答的形式进行了操练,学生乐此不疲,课堂气氛愉快活跃。美丽的画面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环节能把所学知识进行整合,通过师生互动,把两个句型合成对话形式,为下一步的生生互动做铺垫。
pep小学三年级上教学反思 第11篇
第一节新课,学生们不停地用“Hello, Miss Luo!”“Hello!”热情地向教师招呼。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英语的热情似乎很高。然而刚开始的好奇与兴趣之后,学生就为掌握英语单词和基本的对话发愁了。如何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英语的持久兴趣,显然单纯地枯燥地模仿和机械记忆是不行的。有待思考
Unit 1 hello 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课堂英语化是因为语言是一种环境的产物,应尽量的给学生营造一个英语的语言气氛,所以在英语的课堂教学教学组织中尽量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我觉得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一,尽管他们刚涉及英语,掌握的英语句子和单词还很少,但我觉得应该从第一节课起,坚持用英语进行教学,因为小学阶段所学的单词和句子很简单,我们可以借助于物体直接来教,帮助学生尽快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另外,还可以充分运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形式来帮助教学。
Unit 2 Look at me 第三课时 教学反思:
针对小学生好动、好奇、喜欢亲身经历的心理特征,本课教学中可能多的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让学生在说说、唱唱、跳跳、画画、演演中学英语。
Unit 2 Look at me 第五课时 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力量。当今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时下,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进行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体现。这种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显示出积极的状态,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力量。一位学生的发言往往会引发其他几位同学的思维火花,促使小组各成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提出更好的想法,从而达到对问题的较全面、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Unit 3 Let’s paint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小学生都强烈地渴望友谊,希望扩大圈子,广交朋友,在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但个性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受。特别是对同学或朋友言语的接受,对同学或朋友的言语接触很敏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使朋友或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又由于中学生大都存在着固执的心理,都不想先表示友好,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生生互动,使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很自然地缓和紧张关系。如学生学会了三个介词后,我让同桌之间互相听命令作动作。最后我让学生分组编一个小对话.通过充分发挥发挥生生互动,使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Unit 3 Let’s paint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人际关系好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消除同学孤独感,缓解心理压力,振奋精神,培养其自信心,提高社会价值感,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可融洽学生的人际关系。师生互动
在学生中的人际关系首先是与师长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存在显而易见的矛盾冲突。师长的监护和小学生的独立要求,师生的保守和学生的冒险意识,常常成为师生关系失调的原因,这就须要融洽师生的关系,避免产生心理上的病变。在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师生进行交流,缓解矛盾冲
Unit 3 Let’s paint第三课时 教学反思:
通过复现和新授来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但无论从学生的口语或笔头上来说,掌握得并不是很牢固,经常要与It’s与is混淆,反复强调,错误仍很多.mouth的发音不到位学生很多,需要继续强调,纠正。
Unit 3 Let’s paint第四课时 教学反思:
我最后的综合操练对所学新知识进行了复习巩固,但没有
真正让学生运用身边的实物如学习用品进行替换复习综合运用,因此,语言和句型教学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有限的教学空间内教师还必须加强知识的复现和综合运用,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Unit 3 Let’s paint第六课时 教学反思:
本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平时备课时就注意了新旧知识的串联,做到以旧引新,以新温旧。悉心钻研小学英语教材,使自己对学生已学的和要学的内容有了了解。这样,复习旧课时就能为新课埋下伏笔,教授新课时能很好地复习已学知识。于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就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滚雪球似地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强。
Unit 4 We love animals 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英语表达的过程中,我把书中将要学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整理,并将书上的内容进行了拓展。我先课前建议学生搜集生活中所见到的动物在班上进行汇报。比一比看哪一组最细心,发现的最多。Unit 4 We love animals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一些学生在边做动作,边说儿歌时,有些浑水摸鱼的想象。教师还得加强必要的调控措施。
Unit 4 We love animals第三课时 教学反思:
在学生已能编儿歌的基础上,运用了游戏让学生猜猜并且要编出一个儿歌。培养训练学生自编儿歌的能力。教师还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儿歌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Unit 4 We love animals第四课时 教学反思:
在教学歌曲后,我请学生把Sam替换成friend,或其他班内同学的名字,少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运用。最后一个环节请学生自由操练到朋友家去做客,由于个别学生没准备实物,训练时比较单调,也有个别学生没有掌握知识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从基础抓起,不断追求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益。
Unit 4 We love animals第五课时 教学反思:
培养他们兴趣的同时,适当扩大知识量,让学生说说What do you like? I like---.可以是不可数名词,可以是名词单数,也可以是名词复数。丰富学生的信息量,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上。
在操练句型时,有一位学生竟然提出和听课的老师对话,虽然说得不是最好,但他大胆的举动使课堂充满了活跃的气氛。Unit 4 We love animals第六课时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演示法、交际法、愉快教学法等相结合的方法,以情感培育人,以兴趣吸引人。通过媒体演示展示情景操练单词、词组时我让学生配上拍手、跺脚、说象声词,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整体感知,体验语言的真实自然及语言的交际功能。
Unit 5 Let’s eat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师生交流和沟通的互动过程。它既不是教师任意、刻意灌输的过程,也不是学生学习复制、被迫接受知识的过程。它是学生生动活泼的生活,是师生共同发现和体验的过程,师生情感上的水乳交融是这种过程的基本体现。在这里教师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长者,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智者,教师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学习的设计者、辅导者、参与者。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不只是学生,教师也同样会获得愉快的体验。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以“购物”游戏贯穿于始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Unit 5 Let’s eat第三课时 教学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采取集体统计和个人采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又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好团结,提高了学习效率。歌曲的教学教师同样注重为学生扫清难点,创设情景,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野餐”的愉悦,学习英语的乐趣。
Unit 5 Let’s eat第四课时
教学反思: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要喝的饮料或食物,操练句型。当学生掌握了Can I have some…?句型后,教师提示学生用别的物品来替换食品饮料,真正地做到活学活用。整个教学过程做到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同时启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Unit 5 Let’s eat第五课时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放在了Let’s do部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和游戏,引导学生练习和运用所学的单词,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为学单词而学单词的枯燥。形式活泼多样,学生玩中学,学中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Unit 5 Let’s eat第六课时 教学反思:
学习歌谣前,略讲歌谣词意,在讲解dinner time的同时教给学生breakfast和lunch的英语表达,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歌谣的操练采取了学生编演、小组比赛的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
Unit 7 Happy birthday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通过为学生创设情景----分小组为学生们开生日聚会,使学生更真实的操练,体会交际的感受。最后通过学生表演对话、游戏和活动,巩固所学的知识。
PEP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第12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深感教小学英语之难、之累。因此,我严格教学策略的要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读英语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搞好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下面我结合本学期教学实践总结一下教学情况:
一、备课。
开学初,制定好教学计划。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编写教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地加以改进教学方法,并向其他教师取得经验;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耐心地辅导学生复习遗漏的知识;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求优生帮助后进生。
二、上课。
在课堂上,认真授课,运用实物教具、简笔画、情景教学、手势、语言等方法来启发、教育学生。教学生做游戏、唱英语歌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有疑难和读不懂的地方,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带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
三、批改作业。
学生的作业总是及时批改,并详细地做好批注,对普遍性错误,在全班重复讲解、分析。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帮助学生分析并解决作业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四、听力。
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我常让学生听英语歌曲及英语会话的FLASH,还让学生背诵然后表演对话。我在微信群里读,让学生听读、跟读、会读。创建二维码,让学生扫扫听听力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为终身学习英语打基础。
五、自身的学习。
鉴于自己在小学英语教学方面没有丰富的经验,我抓紧一切机会向其他老师学习,用心收集有助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各种游戏、活动。同时多听音频,让自己的语音和语调更标准。
以上是我这学期在小学英语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但也存在不足,如课堂操作欠灵活,尤其是后进生工作,做的不够,以致于个别学生成绩不理想。
PEP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总结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