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范文
陶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 要】陶瓷彩绘装饰艺术历史悠远,具有不可比拟的装饰艺术风格,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相契合。要从陶瓷彩绘装饰艺术内容、构成语言、色彩关系等方面入手,思考和探索当代装饰性绘画语言在陶瓷彩绘中的应用,解读陶瓷彩绘装饰艺术的规律和设计手法,深入把握和体悟陶瓷彩绘装饰艺术的思想内涵和情感。
【关键词】陶瓷彩绘;装饰艺术;艺术分析
陶瓷彩绘装饰艺术有其自身独特的思想内涵和审美特点,通过抽象的符号和概括性的装饰性语言,传递陶瓷彩绘艺术作品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情感。要充分考虑陶瓷瓷质、陶器造型的差异性,采用恰当的装饰艺术和设计手法,突显陶瓷彩绘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陶瓷彩绘装饰艺术的绘画语言
随着陶瓷彩绘装饰艺术的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陶瓷彩绘采用了带有装饰性的绘画语言元素,通过形式美的法则表现陶瓷彩绘的内容,传递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达到以形写神、以色写神的装饰艺术效果。
在陶瓷彩绘装饰艺术之中,取材范围更加宽泛,艺术内容有了更新的拓展,突破了传统的动植物纹样、吉祥紋样等思路,引入了更加多维的装饰艺术元素,将极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彩陶纹样引入到设计实践之中,并采用对比、渐变等不同设计手法,对陶瓷彩绘艺术作品进行大胆的色彩设计,体现空间美与形象美的深度融合和创新。
二、陶瓷彩绘装饰艺术的创新表达
1、内容的拓展延伸
在当代陶瓷彩绘装饰艺术之中,揉合了传统民间艺术内容,汲取传统民间艺术的丰富遗存和深厚艺术内涵,实现陶瓷彩绘装饰艺术的拓展和延伸。如陶瓷大师尹干就在釉下青花彩绘中融入了传统民间艺术,将传统民间剪纸元素融入到青花彩绘之中,赋予青花彩绘浓郁的民间艺术风味。如釉下青花彩绘中绘入栩栩如生的公鸡造型,利用线条的疏密、长短、曲折刻画出昂扬向上的和谐空间。在青松系列带盖瓷瓶之中,以线构面,虚实相间,并揉入大篆技法,使陶瓷彩绘装饰艺术极其古朴而具有新意。又如:韩美林的《猴子》瓷盘彩绘装饰艺术作品之中,就将东西方绘画艺术和手法融入其中,利用写实、抽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猴子的精灵姿态,并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工笔等技法,使作品更加富于趣味性和装饰感。
另外,当代陶瓷彩绘装饰艺术还不断推陈出新,釉上彩就是一种创新的陶瓷彩绘装饰技法,在施于人的《青花斗彩描金瓶》作品之中,就注重意境和气势的构造,打破通景式的情节性传统构图手法,采用虚实空间的处理方式进行构图,并汲取中国蓝花印布和剪纸图案的元素,搭配浓淡相宜的色彩,利用典雅素净的蓝色与明亮大方的红色相映衬,给人以清新秀美之感。
2、构造语言的创新运用
陶瓷彩绘装饰艺术不断融入新的创作理念,汲取平面艺术中的点线面的形式美元素,利用釉色的变化和形式化的构图传递创作理念。
(1)点元素的构造语言。在陶瓷彩绘装饰艺术之中,利用不同点的形态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人们可以通过点的不同大小、颜色、有序位置,对陶瓷彩绘装饰作品产生一种凝聚或分散的感觉。以白明的《红苇颂》为例,就采用点与点的密集排列方式,以点成线,以线构面,形成片状的芦苇,在釉里红的深沉与白色背景之下,给人一种古朴而又气势逼人的视觉观感。又如:在白明的《写意阳光》作品之中,利用点的不同组合方式形成画面,在不断运动的点面之中产生极其鲜明的立体空间感,并在青花的浓淡变化下组合成独特的清新淡雅意味。
(2)线元素的构造语言。线条的变化丰富多样,如曲线、水平线、斜线等,通过不同形状、不同轮廓的线条表现画面,让人体味到陶瓷彩绘装饰艺术作品的独特旋律、节奏和意境。以姜宝林的《青花瓷瓶》为例,就充分发挥线条的画面构图作用,以线造型,以线传神,在相互交织、牵丝映带的画面之中,给人以一种古朴典雅而具现代感的视觉观感效果。在《青花山水》系列陶瓷彩绘艺术作品之中,采用三角几何图形的线条造型方法,描绘出山石间流淌的溪流景观,在流动变化的线条之中给人以一种宁静深远的联想。
(3)面元素的构造语言。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面的变化会带来不同的审美效果。在杨冰的青花瓷板作品《向日葵》之中,就由若干个不同位置的点形成放射聚集的效果,形成相互穿插、相互遮拦的面,并与色彩的浓淡搭配相结合,产生一种浓淡相宜的立体空间感。
3、色彩关系的巧妙运用
陶瓷彩绘装饰艺术作品运用丰富多变的色彩关系,表达创作者对生活和艺术的体悟。
可以将简洁、淳朴、明快的色彩应用于陶瓷彩绘装饰之中,如大红大绿的对比色彩、高纯度的用色等,赋予陶瓷彩绘作品以浓郁的民间风土人情,带给人们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如朱乐耕的红绿彩瓷板画《奔马图》,就采用线条构型,以色彩构面,在红得发亮、绿得发翠的色彩对比之中,给人以万马齐喑的视觉冲击力。
在陶瓷彩绘装饰艺术作品之中,还可以借鉴采用油画中的光、色因素,增添陶瓷彩绘装饰艺术的形式美感。以尹大中的《放逐》作品为例,将中西不同绘画语言相融合,在彰显东方传统文化的气韵同时,运用高温颜色釉的西方绘画语言,使陶瓷彩绘作品更具有深意和内涵。又如:在李林洪的现代山水系列瓷板画之中,就采用现代釉上彩绘的综合装饰技法,揉合油画、国画、水墨画的特点,突显陶瓷彩绘的微妙质感和肌理变化,使画面色彩极具层次感,营造出浓淡轻重的神秘水墨效果。
三、小结
综上所述,陶瓷彩绘装饰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装饰艺术和表现技法,继承传统彩绘艺术的精华,从陶瓷彩绘的内容、语言、色彩关系等方面入手,进行陶瓷彩绘装饰艺术的突破和创新,如奇特的造型、流动的线条、聚散的点、丰富的色彩等,传递创作者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与感悟,赋予陶瓷彩绘艺术作品更加富于趣味性、民族化和个性化,较好地增强陶瓷彩绘装饰艺术作品的艺术张力和感染力,获得独特的装饰风格和视觉感受,满足人们的多元化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范婷婷.浅谈陶瓷彩绘装饰艺术[J].山东陶瓷,2020,43(05):22-23.
[2]张雯羽.传统陶瓷彩绘的“装饰”艺术研究[J].明日风尚,2018(01):97.
[3]李娅.现当代装饰性绘画语言在陶瓷彩绘中的表现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7.
[4]李娅,尹大中.浅谈青花在当代陶瓷彩绘中的装饰运用[J].山东陶瓷,2016,39(05):34-36.
陶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 要:卫浴陶瓷设计指的是对现代意义上卫浴空间内的洁具进行设计,这种设计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卫浴陶瓷设计,它必须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和使用观。现代卫浴陶瓷设计首先是从国外兴起的,在国内的兴起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开始的,时间比较短,但需求量却相当大,所以对设计师的需求也十分的迫切。但是针对卫浴陶瓷设计所专门进行的设计师培养却是刚刚开始,在实际的设计任务以及我们专业教师开展相关的设计课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寄希望于在课题中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设计人才而努力。作为一线的专业教师团队,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有的放矢”的加强专业知识面的培训,使多学科能够更好地融合,为卫浴课程教学服务。
关键词:卫浴陶瓷设计;教学研究;多学科;融合
0 前言
卫浴陶瓷设计是一门新兴的教学实践课程,针对这门课程的开设,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致力于培养有宽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科学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人才。卫浴陶瓷设计专业课程的开展将完善我院整体结构的教学发展,提出高等院校的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贴切企业的需求和国际教育体系相接轨,同时在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要进行大胆的创新,使学生能够在交叉学科中学有所成,成为拥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1 项目建设的目标与意义
作为一门新科目的开设,在学科的发展上,改善教学方案,调整课程配比,在不断地改进中优化学科,从而使卫浴陶瓷设计课程的设立更加成熟,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在以往传统的日用陶瓷教学经验中,已经有清晰的体系,在教学内容的方面涉及的如日用陶瓷设计、陶瓷绘画、模具设计等都可以充分的综合应用。但在卫浴陶瓷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因卫生洁具设计的教育内容的研究尚在开始阶段,还没有完全做到多学科的综合渗透教学。从而造成了同学们在学习中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知识融会贯通。建筑陶瓷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的建筑陶瓷行业作为“朝阳产业”逐渐在建筑工程和室内装修中崭露头角,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国内众多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投资效益,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与产品的质量,其技术与设计也在不断地攀接提升。尽管建筑陶瓷有如此庞大的市场,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所高校培养出了建筑陶瓷设计的毕业生,对建筑陶瓷设计缺乏系统性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卫浴陶瓷设计课程体系的建立在国内尚属首次,所以无论是其设计方法的流程研究以及其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的学科研究都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迫切需求的。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多学科的综合教学作为研究与实践的基础,首先培养学生卫浴设计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其次,将研究纳入教学实践当中,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卫浴陶瓷市场与研究卫浴陶瓷设计理论的能力,培养其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的能力。第三,在实践的基础上,检验教学与研究的正确性,使学生能充分应用所学诸多学科,真正的独立完成完整的现代卫浴陶瓷设计。把多学科的渗透教学应用在课程的教学中,使卫浴陶瓷设计的程序方法更加清晰,更加具有学院特色;卫浴陶瓷设计是一个多元学科交叉应用的综合性的学科,它是陶瓷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诸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在教学内容上涉及了诸多方面,在课程的设计与教授上如果能够做到很好的融合。
2 项目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秉承科学的研究方法,遵循合理的研究理论思想,如适应性原则、问题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来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理论研究方法,对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和卫生洁具设计课程深入分析,探索各环节细节的内容与属性;同时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方法,将本课题的研究理论在课程中得以实施,加强相关各学科之间的深入渗透;
3 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1)国内外本研究的概况。目前,国内许多高等学院开始认识到复合型人才对于设计行业的重要性,所以在本科阶段纷纷在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努力。所谓复合型人才,即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仅对本学科的各种专业知识能全面掌握、运用自如,对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也能了解和掌握,融会贯通,并能有效地综合各方面资料,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即“一专综合”型人才。目前,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要具有扎实的基础、宽阔的知识面、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全面的素质和科学创新精神,即使学生成为具有科学的知识结构、坚实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题实践的一专多能型的高效率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便有意识地把多学科能有效地提炼与整合,教授学生综合的知识。(2)国内外本领域的实践探索。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陶瓷古国,陶瓷文化博大精深。作为舶来品的现代卫浴陶瓷从起步到发展到壮大,不过几十年时间。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卫浴陶瓷,差不多从二十年前开始。国内卫浴陶瓷行业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飞速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欧美国家的一些卫浴陶瓷产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别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陶瓷文化产业,对今后卫浴陶瓷设计的发展方向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有着明确的定位。提出设计是一种综合的理念结合,提倡以人为本、功能性、文化与审美等理念将设计思维传达得淋漓尽致。
4 项目建设的成果
(1)理论成果。在课题研究期间,深入对课题进行研究,多次开展任课教师之间的调查研究和讨论,并且积极地听取建陶卫浴设计专业学生的意见,教学的安排上能充分的注意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融合,使之形成理论,形成研究报告。(2)应用成果。组织了09级、10级建陶卫浴设计专业方向学生完成了关于主题设计的卫浴陶瓷空间设计。从作业完成的情况来看,学生们积极参与主题思想创意设计,达到预期效果。(3)社会效应。本课题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卫浴设计课程中相关学科关系的问题,为学科的设置与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不仅可很好地为本校相关专业服务,同时,对于高校新开设的建陶卫浴设计专业方向来说,也可以提供一个范本。
5 项目具有的推广价值
(1)校内应用前景。在校内,有陶瓷美术学院和科院美术系在陶设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建陶卫浴设计方向,在课程设置以及相关设计课程的安排上都已做出一定的总结。在陶瓷设计课程中切入其他专业课程是首次,比如透视、居室设计、展示设计等课程的设立,在教学中已经初步显示出它们的作用。但是,如何能够使这些课程更好地为建陶卫浴专业方向来服务,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我们也根据研究的方向做了调整。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与实践,可为我校今后开展卫浴陶瓷设计课程的教学提供很好的服务。(2)校外推广可能性。陶瓷学院开设的建陶卫浴课程,尤其是科院美术系开设的建陶卫浴设计方向在国内的艺术设计行业具有开先河之举,所以我们关于此专业方向的探索也变得更加有意义和重要,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相关院校开展此专业设计设计课程的示范,是非常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会成为一个借鉴的范本。
6 有待深入研究的相关问题
进一步研究和建设的思路。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解决了相关学科互溶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些学科的知识点是涉及教少的,例如关于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的介入,这些课程在我们学科中较少涉及,这也成为我们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查漏补缺的方面。在今后的研究和建设中,我们将针对卫浴陶瓷设计的专业特点展开更加深入和后续的追踪研究,及时的和相关专业可教师沟通,以期能够达成良好的协作教学关系,是卫浴陶瓷的相关教学更加合理和协调。
陶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要:传统装饰图案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使其具有历史性、人文性和民族性。传统装饰图案艺术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延续和发扬。传统装饰图案反映了我国各民族的人文情怀和审美取向,同时也蕴含了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向人们展示的是一种强大的艺术魅力。近年来,传统装饰图案被广泛运用在现代设计过程中,如何才能在现代设计中更好地进行创新和运用成为相关设计人员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装饰图案 设计 海报 应用研究
每个国家和民族经历了悠久的历史,都会流传下一些丰富的装饰图案,这些装饰图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内涵。我国流传下来的传统装饰图案,能够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在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状态与感受,这是其他的装饰图案无法取代的魅力。我国传统装饰图案符合大众的审美,在时代的发展下,要将传统图案与现代技术进行充分的融合,将传统图案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更好地应用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给传统图案注入新的活力,使传统装饰图案的社会价值得到有效的发挥。
一、传统装饰图案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过程
我国传统装饰图案内容十分丰富,种类也非常多,具有强烈的人文气息,这些图案能够反映出劳动人民的生活。商周时期,一些风格迥异的装饰图案出现在器皿上,通过装饰图案能够反映出奴隶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到秦汉时期,手工业十分发达,当时出现了很多传统装饰图案,这些传统装饰图案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为流传,同时也被广泛地运用在一些杯具和器皿的制造过程中。到了唐宋时期,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外交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因此,我国一些传统的装饰图案中融入了很多外来元素,这样使得传统装饰图案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
二、传统装饰图案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一)在公益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如今,传统装饰图案被广泛地运用在海报设计中,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传统艺术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发展特点,尤其是在海报设计过程中融入了很多传统装饰图案。传统装饰图案的融入能够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还能赋予海报设计不同的时代感和生命力。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传统装饰图案被广泛地应用在公益海报的设计过程中,而公益海报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标尺,是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在设计公益海报的过程中,利用传统装饰图案能够将海报中的形、色、意进行高效的结合,能够将海报的创意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融为一体。这样能够赋予公益海报不同的艺术魅力,同時还能让人们的思想达到共鸣。例如,在设计“台湾回归”主题公益海报的过程中,就将传统装饰图案充分应用在内。整个图案的主体元素是一个“盼”字,在设计的过程中,用书法、台湾地图以及数字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盼”字。而汉字的最后一笔则是台湾,这样的寓意代表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表达了希望台湾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
(二)在商业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商业海报的设计往往是一些电影海报、文艺晚会以及体育赛事海报。商业海报的设计更加注重个性化,因此,将传统装饰图案合理地运用在内能够充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且赋予商业海报别样的人文情怀。当前在设计商业海报的过程中,电影海报会经常运用到传统装饰图案,因为部分电影涉及一些历史和人文情怀,所以将传统装饰图案充分运用在内能够给人们视觉上带来一定的冲击,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例如《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在海报设计的过程中就打破了传统的固有模式,将我国传统装饰图案充分运用在内,这样能够使整个海报的设计具有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特色,人们在观看海报的过程中看到的是穿着旗袍的四姨太坐在红色的新婚炕上,而穿着绿衣服的二姨太正在为她捏肩,旁边挂着高高的大红灯笼。整个海报给人们的视觉冲击非常大,海报中的大红灯笼就是我国传统装饰图案,海报中将各种不同的传统文化进行分割、重组,构成了一幅别具特色的图案。人们在观看整个海报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海报中所传达出来的一种忧伤和沉重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对传统装饰图案进行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就应该在现代设计过程中充分应用传统装饰图案,无论是在服饰设计还是海报设计中,都应该对传统装饰图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传统装饰图案。这样不仅能够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同时还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武莹.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居业,2019(03).
[2]李果.浅析陕西传统民居装饰图案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8(08).
[3]万云枫.传统装饰图案在陶瓷装饰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8(08).
(作者简介:田敏,女,本科,西安火腾品牌设计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于玉,女,本科,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研究方向:摄影)(责任编辑 刘冬杨)
陶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要: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已经蔚然成风。研究其成因及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概述出发,探讨了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了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形成的原因分析,并研究了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具体影响。最后得出: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符合陶瓷艺术发展规律的。在以后的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潮流下,要更加注重绘画作品的灵性、意境以及格调,让其制作更加精细,作品更有意境,更有创新性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陶瓷绘画;制作化;意境;格调
一、概述
陶瓷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其越来越多的通过“展览”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面前。而在展览效应的作用下,对于陶瓷绘画作品更加注重观赏性,作品更加需要迎合大众的审美要求。创作的作品更加走向現代化,更加显得高大上,是迎合大众审美的一种趋势。在这种环境下,制作化潮流蔚然成风。陶瓷绘画作家更加注重制作化过程。而在重视制作化过程下,制作化潮流蔚然成风。但这种情况下就会给陶瓷绘画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和探讨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成因和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概述出发,探讨了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了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形成的原因分析,并研究了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具体影响。
二、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具体表现形式
1、载体和材料上的具体表现
陶瓷绘画中陶瓷载体已经早已不局限于传统的白胎,而是五光十色的色釉胚胎成为主体,这中表现带来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2、作品体量和尺幅上的具体表现
陶瓷绘画制作化发展中,使的陶瓷绘画作品的体量和尺幅也越来也大,经常出现数米的大型巨幅作品。
3、工艺技法上的具体表现
陶瓷绘画工艺技巧方法的不断使用,让复杂细致的工艺技法运用到陶瓷绘画中,确有打动人心的效果。
三、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形成的原因分析
1、大众化视觉审美,观赏性需求导致当代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潮流
观众在欣赏和参观陶瓷绘画作品时,更加注重作品的观赏性。陶瓷绘画作品更多的从视觉角度进行评价。而要想让陶瓷绘画作品更具视觉效果,其制作化技术要求会更高。所以,在这种环境下直接导致了制作化潮流蔚然成风。
2、市场环境下对于陶瓷绘画作品的大量需求导致当代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潮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具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陶瓷绘画作品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陶瓷绘画作品的观赏及收藏。这让陶瓷绘画作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陶瓷绘画家要想创作出更多的作品,就必须从制作化上下功夫,通过制作化的工艺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更多的创作作品。这是导致当代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潮流的主要原因。
3、艺术评价机制对于陶瓷绘画作品的引导导致当代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潮流
陶瓷绘画作品不断只是未来观众的欣赏,用于展览,还要进行艺术评价。而目前艺术评价中,开始更加重视陶瓷绘画过程中运用的材料,技术的评价,同时也要通过大众对于作品反应来进行评价。这种情况下,更加重视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是顺利成章的。
四、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的具体影响
陶瓷绘画的制作化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对陶瓷绘画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析近年来的陶瓷绘画艺术作品以及陶瓷绘画艺术家的具体表现,说明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对陶瓷绘画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的情况下,也必须看到其带来的负面印象。
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潮流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作化潮流让陶瓷作品需求量更大,让陶瓷绘画向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制作化的更加重视,让陶瓷绘画制作过程开始融合各种有效的技术,比如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影响技术不断的融合到制作化过程中。让一些传统的陶瓷绘画艺术品能有效的复制出来,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第二,在制作化过程中,采取了很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艺方法,让学术交流更加流行,促进了陶瓷绘画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
在看到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带来的积极影响下,也必须承认去带来的消极影响,总结并正视带来的消极影响,才能更好的发展陶瓷绘画艺术。具体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制作化潮流趋势下,很多陶瓷绘画作家开始盲目的追求材料的新颖以及肌理感的奇异,弱化了自己对绘画作品情感的投入,让作品本应蕴含的神韵意趣不能较好的加以体现。第二,在制作化潮流趋势下,很多的陶瓷绘画作家过度追求作品体量的大,通过大作品,大制作来取悦大众,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容易让绘画家产生浮躁心理,同时体量过大的作品也不利于环保。第三,在制作化潮流趋势下,很多绘画家过多的追求制作技术,却忽略了对作品精神层面的创造,很多作品都是以往优秀作品的临摹,缺少了对艺术本身的创新。
五、总结
当代陶瓷绘画制作化潮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符合陶瓷艺术发展规律的。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潮流如何更加恰当,更加与创作性更好的结合,是未来陶瓷绘画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在以后的陶瓷绘画的制作化潮流下,要更加注重绘画作品的灵性、意境以及格调,让其制作更加精细,作品更有意境,更有创新性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陶瓷绘画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夏婧. 陶瓷研究. 2020(04)
[2]浅谈陶瓷绘画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 曾昭宗. 佛山陶瓷. 2020(05)
[3]陶瓷绘画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夏婧. 陶瓷研究. 2020(04)
[4]浅析装饰图形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 黄艺,肖飞. 美与时代(上). 2020(07)
[5]浅谈陶瓷绘画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 曾昭宗. 佛山陶瓷. 2020(05)
[8]陶瓷绘画中的构图方式及国画元素分析[J]. 高方志刚. 大众文艺. 2017(06)
温艳萍,女,汉,1988年出生,福建德化人,就职于泉州市德化一碗清水陶瓷工艺有限公司,中级工艺美术师 研究方向:雕塑设计
(泉州市德化一碗清水陶瓷工艺有限公司)
陶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陶瓷艺术与工程(2)班
邱治胜 200810115203 我们无意就流失了四周的陶瓷首饰设计的课程的宝贵时间,说流失,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抓住它,也不是因为有什么原因而没有去学习到,是因为它太有趣,以至于我们觉得想拥有更多的课程更多的时间去深入地了解陶瓷首饰其中的奥秘! 其实在四周的课程,我们在老师那边学到很多的关于陶瓷首饰设计的一些知识,比如陶瓷首饰的发展,陶瓷首饰的成型方法,装饰方法,烧成方法等等。
我们的课程首先是了解到首饰艺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在世界各地均具有多样的首饰设计与创意佳作。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原始先民就具有了简单的首饰设计实践,当然早期的设计很多是偶然的设计意识形态,是图腾文化的崇拜或者实用装饰主义的客观需要,并没有真正是从配饰与装饰个人色彩的角度来创意首饰设计。但也由此可以看出,人固有的对于美的追求与喜爱,对于装扮的特殊本能要求都是先天所具有的特质。真正首饰概念的出现是明清时期,主要指头部饰物,后由于戒指的发展大大超过了其他品种的发展,又因“手”与“首”同音,因而戒指等“手饰”也被统称为“首饰” 。
传统概念的首饰是指佩带在人体上外露部分的特殊装饰物。西方首饰概念拓展于 1899 年巴黎举办的首饰设计大赛, “首饰”概念主要是三个方面:精美的工艺价值超过材料价值的首饰,即工艺品;用钻石与精美宝石制作的高价值的首饰,即高档镶宝首饰以及金银首饰。而当代的首饰艺术概念比较宽泛,特别是创意设计与材料设计越来越多样化。首饰设计总类繁多,常见的主要分类为按材料分为黄金首饰、铂首饰、银首饰,镶宝首饰、珍珠、翡翠等。按照佩带部位分为手饰(戒指、手镯等) 、耳饰、项饰、胸饰、发饰、服饰等。按照设计的目的分为商业化首饰及艺术性首饰(展示首饰) 。商业化首饰指能批量生产被众多消费者接受并选择购买的首饰,他的设计综合考虑了设计市场定位,产品成本和消费者在造型和色彩上的比较一致的审美心理。艺术性首饰指在设计造型,设计用材料和色彩上最大程度的考虑如何实现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的艺术效果,而不考虑制作成本和大众的审美眼光。按照设计风格分为自然风格首饰和抽象概念性首饰。自然风格首饰大多从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获取灵感,通过秀美的树叶,有趣的贝壳,充满生命力的向日葵,奇妙的孔雀羽毛等造型元素的抽象和变形的应用,表达清新质朴的大自然的气息。抽象概念性首饰指表达设计者某种观念和意象的首饰, 他不考虑传统的观念, 在造型,用材及首饰功能上完全以表达设计者自我的某种想象的概念为目的。上述总类从造型上来说丰富多彩,难以简要阐释,但从尺寸上来说,一般造型较小巧精致,材料也主要为三大类: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各种人工合成材料如合成玻璃,树胶,塑料等,而关于陶瓷材料的较少。出现这样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陶瓷的材料特性与烧成技术特性。陶瓷材料易碎的特性使得陶瓷首饰的价位与研发力度相对较弱,其次烧成在技术上和设备配备上有特殊的要求,所以也限制了它的大面积生产;其三对陶瓷首饰的认识与关注力度还很弱,加强陶瓷首饰设计的研发与生产,也将是一个好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
当我们了解的陶瓷首饰之后,老师给我们讲解的关于陶瓷首饰的各种成型方法,也和我们详细讲解与示范的关于陶瓷首饰成型方法的步骤,装饰这一阶段由
于我们前面许多课程都有学习过,所以大家都很努力的去表达自己的设计。
在四周的课程里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是三套首饰设计,于是我们先把材料准备好,然后开始了自己的设计。
设计的过程很快,但是做起来并不简单,最主要的问题是首饰一般都比较小,比较薄,所以很容易就碎,这个是最大的问题,所以耐心与细心是陶瓷首饰制作的一个非常必要的前提条件。
最后一周我们装饰与烧成,当自己做的那些首饰出窑的时候,心情真的是非常的期待,看到自己辛苦做出来的东西之后有无比的兴奋。
陶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0世纪以来, 人们在面对日益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 意识到必须摒弃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1987年第一次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 以《我们共同的未来》文件形式宣告。这种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战略, 以一种全新的经济概念思想被全世界社会所接受。随后的几年里, 在世界各地引起了“环境保护”、“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绿色风暴。1992年2月, 《环境与发展宣言》和《世纪议程》两个重要文件相继出台, 这些重要绿色概念的出现, 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有着引人深思的里程碑式意义。
1993年, 丹麦工业大学Lco.Alting等多名教授首次提出绿色设计理念, 他在CIRP年会论文《持续工业生产的基础生命周期概念》中指出“如果产品及其生产系统最初也是为环境特性而设计, 将会取得更为显著的经济及技术效果”。学者们以此理念为基本, 总结了对职业健康、环境资源消耗最小、无破坏的使用影响的设计模式。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里, 绿色设计思想是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阶段, 与社会环境和谐共存作为设计目的, 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
二、日用陶瓷的绿色化设计现状
我国是世界历史上的陶瓷生产大国, “中国”一词的英语翻译就有陶瓷之意。而在21世纪的东方大国里, 对内有14亿人口基数的需求, 对外我国更是日用陶瓷产品出口大国, 年产量超过200亿件。惊人的陶瓷产量在行业生产中, 一定存在了巨大的原材料消耗, 同时伴随着各类固态液态气态的废弃物排放。由于日用陶瓷产品所需烧成温度较高, 而现生产装备新材料不合理利用, 烧窑类型技术更新缓慢, 实用的性能不佳等各方因素, 造成耗能大, 这也是导致我国众多大中型陶瓷产业囿于困境的直面因素。而实际的生产中, 对粘土的肆意挖掘没有对自然资源合理规划利用、燃料对大气污染、烧窑产生的废弃物难以处理;釉变材料的不当使用, 这些重金属化学元素一旦没有经过高温稳定, 伴随着使用频率增加极易危害人体,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自然的破坏以及对人自身的伤害, 这些状况都在在严重制约我国日用陶瓷行业的正常健康发展。
目前为止一些相关文献研究中, 《景德镇陶瓷》杂志2008年第一期, 作者江天宇出刊了一篇《浅谈绿色陶瓷的现状与展望》文章, 这篇论文主要是对陶瓷环保材料做了具体介绍, 但就具体方法还没有详尽展出研究。2009年6月发表在《中国陶瓷工业》中的《论日用陶瓷设计的安全性设计》一文, 讲述了安全性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的角色, 现代设计师们已越来越多地关注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 满足人们安全需求的日用陶瓷产品已逐渐显现在设计领域中。从造型结构、工艺以及材料色彩等多方面, 这篇文章系统地指出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绿色环保问题。全文通过分析得出了, 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最基本要素为绿色安全的结论。
三、绿色化日用陶瓷的解决之道
目前, 绿色陶瓷已是陶瓷产品领域新型日用产品。在倡导低碳环保、绿色健康生活的国内背景下, 近几年我国企业取得突破, 尤其在产品的绿色创新性方面。一批绿色环保陶瓷材料及相关陶瓷产品出现, 其中例如“远红外黑晶王”陶瓷材料对远红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良好的蓄光能力具有保健功效。日本在本国的日用陶瓷设计上, 较之外国更重视产品的使用功能与实际用途, 当然这与深植在日本国民的资源忧患意识有关, 如:增加日用餐具的清洁实用能力, 最大程度地抗菌等等;卫生瓷在节水效果和抗污能力上提高产品价值;与此同时, 日本的陶瓷公司, 努力在设计中结合本国新材料、电子技术方面的长处, 人工智能和前沿科技的优势, 其中如伊奈、阿波罗、科勒等卫浴品牌在全球高端陶瓷市场中已取得了巨大成功, 成为世界卫浴的著名品牌。德国日用陶瓷有着与日本相似的特征, 德国产品具备高科技技术的研发与改造, 以严谨理性著称, 其日用陶瓷领域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也实现了全部自动化、智能化。位于德国南部selb小镇, 欧洲顶尖日用瓷Rosenthal (卢臣泰) 从设计到生产, 连续式自动化原料加工、自动施釉、自动干燥乃至全自动控制烧成技术, 生产模式标准之高, 合理系统地生产模式, 生产出的绿色产品, 质量之好品质之高, 可见一斑。
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一体化特征已在世界各国迅速开展。这中全新的技术革命中, 软件首要推动工业领域的创新力, 发展势头迅猛,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可预见的未来, 所有价值增值过程, 包括产品研发到生产及以后的环节, 都将实现数字化, 省去构建原型等实际流程。人类的技术革命势必对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产生影响, 降低了生产成本, 减少了相关能耗。
以上的世界陶瓷生产大国强国, 在实现本国陶瓷产品绿色化发展的现状中, 都遵从了相似的发展模式:首先要占据科技高地, 革新自身的生产技术, 以便实现消耗产出比的最小值;其次要有创新的设计思路, 结合本国的优秀绿色文化特征, 打造出独立的陶瓷文化品牌, 在社会人文环境里, 提高环保意识, 最大化实现材料与产品可循环利用价值, 这将是今后日用陶瓷产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
摘要: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 环境意识在全世界范围内萌生, 人们开始理性认识自身发展, 并逐步构思确立了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 “绿色设计”这一概念名词被学者提出, 并且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应用在产品设计领域。日用陶瓷产品, 作为陶瓷产品的一个分支, 更以其贴近生活日常的特征, 广泛使用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将绿色设计更好地应用在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中, 一方面有利于产生更多样更绿色的陶瓷产品, 另一方面在人们使用生活器物的日常中, 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有积极引导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绿色设计,日用陶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平, 潘琳.绿色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2] 郭伟祥.绿色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与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6.
[3] 刘光复, 刘志峰, 李钢.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9.
陶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