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关键字rownum的使用
Oracle关键字rownum的使用(精选5篇)
Oracle关键字rownum的使用 第1篇
Rownum是oracle提供的一个伪列,我们用的比较多的地方是在做分页的时候,
如果对rownum使用不当,往往会出现一些比较抓狂的现象。
假如有表结构如下:
tidtname ttype
5T1Q1
4T4Q1
3T3Q7
2T2Q2
1T1Q6
6T6Q1
7T7Q3
8T8Q3
9T9Q4
10T10Q5
执行语句:SELECT rownum,t.* FROM t_test t ORDER BY t.tid;
预期的结果应该是:
rownum tid tname ttype
11T1Q6
22T2Q2
33T3Q7
44T4Q1
55T1Q1
66T6Q1
77T7Q3
88T8Q3
99T9Q4
1010T10Q5
而真实结果确实:
rownum tid tname ttype
51T1Q6
42T2Q2
33T3Q7
24T4Q1
15T1Q1
66T6Q1
77T7Q3
88T8Q3
99T9Q4
1010T10Q5
产生的结果并没有按我们预期的先排序再生成rownum值,生成的rownum值是按照我们添加数据时的顺序,
产生这种结果可以有两种方式解决:
1、order by 字段建立主键约束
2、将rownum提到外层使用,语句:
SELECT ROWNUM,tt.* FROM (
SELECT * FROM t_test t
)tt
采用这两种方式之一,输出的结果就同我们预想的一样。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在对分组字句使用rownum时显示乱序。
sql语句:
SELECT * FROM (
SELECT MAX(t.tid),MAX(t.tname),t.ttype FROM t_test t GROUP BY t.ttype
) tt WHERE ROWNUM<3
执行结果并没有如预期显示子查询结果的前两行数据。
解决方法有两个:
1、分组内部先排序
SELECT * FROM (
SELECT MAX(t.tid),MAX(t.tname),t.ttype FROM t_test t GROUP BY t.ttype ORDER BY MAX(t.tid)
) tt WHERE ROWNUM<3
2、分组外多包层查询
SELECT ttt.* FROM (
SELECT ROWNUM row_num,tt.* FROM (
SELECT MAX(t.tid),MAX(t.tname),t.ttype FROM t_test t GROUP BY t.ttype
) tt
) ttt WHERE ROWNUM<3
Oracle关键字rownum的使用 第2篇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竞争。从区县及单位部门的人才战略来分析,如何培养选拔使用好人才是事业兴旺的关键。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不断激发干部干事业的内在动力,打造出一支支朝气蓬勃、敢闯敢干、敬业爱岗的人才队伍,才能不断的推进事业的发展。
如何做好培养选拔使用人才的工作,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胸中有数,重视组织设计
首先需要重视组织设计工作。组织设计包括的内容有(1)职能分析和工作岗位设计;(2)部门优化和部门设计;(3)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分析及设计;(4)决策系统的设计;(5)横向协调和联系的设计;(6)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7)控制系统(信息、绩效管理、薪酬激励制度等)的设计;(8)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的规划。
铜梁作为城市发展新区,是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主战场,集聚新增产业和人口的重要区域,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根据新的定位,铜梁对全区的部门进行了组织设计,如成立了铜梁工业园区管委会、新城核心区管委会、巴岳山玄天湖度假区管委会、安居古镇景区管委会等单位部门,出台了相应的职能职责、考核办法等系列的组织设计。良好的组织设计为便民服务提供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助推了铜梁的事业发展。
铜梁广播电视台按照业务的特点,通过十多年的探索,以建设标准化二级台为契机,按照规定对组织设计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人才队伍建设达标,并完善了制度达标。其中制定完善了“首席”评选、新闻记者、制片人、項目制等管理办法,同时配套制定了外宣奖励办法、节目创优奖励等办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通过认真执行,使铜梁电视台事业逐步发展,获得区、市、全国的多种奖项,并顺利通过了市级专家团二级台标准化建设验收。
一个地区或单位部门的组织设计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但是事业的发展变化莫测永无止境。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领导组织者需要适应新时期要求,不断完善更新组织设计,为实现组织目标完善组织结构,使其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二、梧桐树好,引来金凤凰
《干部任用条例》的修订是新时期党对干部选任工作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成果,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铜梁为事业发展创造出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吸引了全国五湖四海的各类人才,引进了一批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来引领科学发展,推了铜梁的事业发展。
铜梁广播电视台经过多年开放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系统内外、体制内外优秀人才的交流,为人才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不断激发人才活力,打造出来一支勇于挑战、富于创新的专业人才队伍,使铜梁广播电视台的各项业务工作不断向前推进,硕果累累,先后获得市、全国的多项奖励。
三、惜才爱才,完善人才储备库
树立每一位人才都是财富的观念,如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通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民主推荐等多种形式,不断完善各类人才库,使人才数量和结构更加合理,例如完善本区对机械、旅游、建筑、信息、规划、农技、畜牧、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储备,以满足相关产业的发展需要。
铜梁电视台在人才储备方面基本达标,还需要引进或者从内部培养广电工程技术、灯光舞美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完善人才储备,使人才库形成系统性,为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周密组织,加强干部培养管理
对干部的培养需要几个层次,主要通过教育、培训、开发三个方面。
铜梁在干部培养方面也是重视的,每年通过计划安排,对全县区的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形式多样化,通过名校的专家教授通过网络视频授课、干部在党校进行集中培训等方式,紧跟时代步伐,组织了大量的学习,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提高了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养。
铜梁广播电视台非常注重职工的业务培训,通过请市级电视台专家授课,本单位首席、业务骨干授课的方式开设职工夜校进行业务培训,还不定期的送业务骨干到重庆电视台和中国传媒大学进行业务提升,不断提高职工业务技能,提高职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更好地助推了广电事业的发展。
五、选拨干部要重视以德为先,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多渠道进行选拔并合理使用好人才
党政、事企业单位(含优秀的民营企业)经过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并加强工作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考核,更应注重考察干部的创新思维和专业特性。在确保人才稳定的基础上,把懂专业的人才充实到领导班子中;让跨专业的干部通过充分系统的培训考试后再进行人才交流。以此广泛选用文化层次高,知识结构新,专业化强的人才担当重任,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含量,建立专业化学习型的领导班子,才能准确理解掌握执行各项政策法规,才能更好更快地保证党的事业稳步高效前进。
铜梁广播电视台通过公开选拔记者、编辑、播音主持等人才,逐步形成讲政治、懂专业的人才办广播电视台的理念。通过打破身份、体制的壁垒,坚持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坚持把视线对准基层、对准人才、对准实绩,注重品德、素质、能力、业绩等各方面,向全国热衷广电事业的专业人才递出了橄榄枝,引进了广电事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并通过探索和完善节目制片人制、调研选题制等,采取签约制、聘请、兼职等多种形式,促进人才与智力的合理流动,为广电事业的提质上档保驾护航。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组织人事制度领域也没有例外。新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已经颁布,并于2014年7月1日开始实施,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面膜使用七大关键问题 第3篇
当然是先洁面。用温热的水让毛孔打开,排出皮脂和污垢,面膜营养成分就更容易被吸收进皮肤了。
2 面膜与化妆水
干性皮肤或气候干燥时,可以先拍柔肤水;清洁面膜用后需要清洗,应敷在爽肤水、柔肤水前面;滋润面膜则应用在爽肤水、柔肤水后;棉布型面膜用在爽肤后、润肤前,用后通常无须清洗。
3 是否要敷厚厚一层
厚厚的面膜敷在脸部时,肌肤温度上升,促进血液循环,会使渗入的养分在细胞间更好地扩散开来。肌肤表面那些无法蒸发的水分则会留存在表皮层,让水分饱满的皮肤光滑紧绷。温热还会使角质软化,毛孔扩张,让堆积在里面的汗垢乘机排除。
4 面膜可以每天使用吗
清洁面膜每天使用会引起肌肤敏感,甚至红肿,令尚未成熟的角质失去抵御外来侵害的能力;滋润面膜则容易引起暗疮;补水面膜,则可以在干燥的季节里每天使用。
5 敷面膜时有刺痛感
轻微的、一次性的刺痛感是正常的。含有补水成分的面膜在脸极度缺水的状态下使用会有刺痛感。简易测试方法:可先在手肘内侧的皮肤上涂抹少量面膜,20分钟后若无过敏反应,则可敷在脸上。
6 用过面膜后能否不用面霜
面膜是周期性的护理品,目的多是为皮肤补充深层营养。但若没有表面的锁水和滋养,从面膜中得到的很容易就流失掉,因此敷完面膜后一定要照常涂抹护肤品。
7 敷面膜的时间是否越长越好
Oracle关键字rownum的使用 第4篇
1.防止晕车、晕船
说法 这是旅游时经常遇到的小麻烦。可用医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直接外涂肚脐,或将药液敷于肚脐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点评 藿香正气水有芳香化浊、和胃止呕的作用。肚脐的神阙穴皮肤薄,含有大量微血管,将药物贴敷于脐中,有利于药物渗透被吸收入血,发挥药物的直接作用。
另外,除了外用敷脐,晕车、晕船的人可以在旅途前提前口服藿香正气水,同样有较好的镇吐作用,可使呕吐潜伏期延长,减少呕吐次数。
2.缓解空调病
说法 夏天冷风吹多了容易受寒感冒,或腹痛、腹泻,内服各种剂型的藿香正气制剂均可缓解。
点评 这种因夏天“乘凉或饮冷太过”导致的外感风寒、内伤湿冷,出现发热无汗、头痛头晕、昏昏沉沉、胸闷恶心、食欲缺乏、大便溏泄等症状,属于中医中的“阴暑”,也称“暑湿感冒”,此时内服各种剂型的藿香正气制剂均十分有效。
3.退烧
说法 不论大人孩子,只要有感冒发烧症状,都可以用棉球蘸取藿香正气水之后贴在肚脐上面,每15分钟换一次。两三次即可有效退烧。
点评 这种说法有点言过其实了,此疗法并不是对所有感冒发烧都有效。藿香正气水主要用于治疗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导致寒湿型感冒,常表现为发热恶寒、流清鼻涕、头痛身重、胸闷腹胀,呕吐泄泻等。当出现发热、口干、咽痛、流黄鼻涕、咳黄痰等热证时使用则会加重病情。
此外,肚脐叫神阙穴,它跟很多血管和神经都有联系,通过“敷脐”给药,的确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没有口服的效果好,单用此法来退烧不可取。还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里含有酒精,儿童、孕妇或对酒精敏感者均不宜外敷,应改用无酒精的藿香正气水。
4.治湿疹
说法 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后,直接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每天3~5次,连用3~5天。
点评 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中医认为湿疹的病因是禀赋不耐、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因此藿香正气水外搽湿疹患处可缓解症状。
5.治足癣
说法 将患足用温水洗净擦干,将藿香正气水涂于足趾间及其他患处,早晚各涂1次,治疗期间最好穿透气性好的棉袜、布鞋,保持足部干燥,5天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
点评 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藿香正气水组方中的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用藿香正气水涂搽患处,每日1~2次,对足癣有一定的疗效。
Oracle关键字rownum的使用 第5篇
首先是制定免疫程序要合理。
1.掌握疫病流行的规律,在大面积疫病可能流行的季节,提前1个月进行免疫,才能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2.根据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流行规律,摸清当地流行或曾经发生、受威胁的病种,选择适合的疫苗种类。
3. 为了预防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有时可用联苗,如猪三联苗、羊五联苗。但针对流行、严重的传染病(如猪瘟),最好还是用单苗。
4.接种疫苗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母猪是成年猪,可以适当多接种,以产生较高的母源抗体来保护新生仔猪;商品育肥猪要尽量减少接种,以避免应激反应过大,影响生长;蛋鸡需接种减蛋综合征疫苗,而肉鸡不需要。
5.根据母源抗体水平,确定首免日龄。疫苗免疫后,要定期检测抗体水平,根据抗体检测情况,确定加强免疫时间。
其次是接种前要仔细检查。
1.认真观察畜禽的健康状况。体弱、发病、处于疫病潜伏期的畜禽,暂时不要接种;怀孕后期的禽畜,应慎用或不用应激反应较强的疫苗。
2.仔细检查疫苗外观。选择有国家主管部门批注生产文号或进口批准文号的疫苗,并认真检查疫苗内外包装是否规范、精致,疫苗标志要清晰,说明书要通俗易懂,进口疫苗应有中英文两种说明书。同时检查疫苗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疫苗瓶有无裂纹、封口是否严密以及瓶内有无异物、凝块、冻结、沉淀或混浊等。凡发现标签不完整、有异常,一律不得使用。
最后是接种方法要正确。
疫苗接种方法主要有滴鼻、点眼、饮水、气雾、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肌肉注射最常用。不同疫苗要求不同的免疫方法,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必须涂肛;痘病毒疫苗必须皮内注射;采用滴鼻、点眼免疫要防止动物甩头,以免疫苗液体流出;饮水免疫可选用蒸馏水、纯净水、深井水稀释疫苗,加1%脱脂奶粉,疫苗剂量加3倍量为宜。畜禽饮水前要先停水4~6小时;气雾免疫时,喷雾粒子大小要适中,疫苗剂量也需加3倍量为宜。以上这几种免疫方法,免疫前后2天都不可进行喷雾或饮水消毒。
另外接种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射器、针头要消毒。
2.针头大小、长短要适中。一般冻干苗用7号针头,油苗用12号针头。
3.注射部位要消毒。宜选用75%酒精或5%碘酊消毒。
4.注射部位要正确。肌肉注射一般选耳后、颈部(牛、羊选择颈部上缘下1/3处),进针方向要垂直皮肤。如猪选耳后、颈部或臀部,雏鸡选颈后2/3处。
5.合理选用稀释液。用于注射的活苗一般配备有专用稀释液,若无稀释液,可用生理盐水稀释。
6.疫苗开封后应尽快用完。活苗一般在开封后12小时内用完,最长不要超过24小时。活苗稀释后要放在阴凉处,宜在2个小时内用完,最好不要超过4个小时。
7.发现禽畜有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感染时,要禁止一切注射。
8.妥善处理废弃物。疫苗空瓶、剩余疫苗及器械要严格消毒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Oracle关键字rownum的使用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