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女性激素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女性激素范文(精选10篇)

女性激素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通过PubMed (检索式:“estradiol”AND“dementia”, “Alzheimer”AND“estrogen”, “Alzheimer”AND“sex hormone”) 、万方数据库 (检索式:“老年痴呆症”AND“雌激素”) 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老年痴呆症”AND“雌激素”) 。检索到相关文献45篇, 其中中文文献35篇, 英文文献5篇。

1. 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 关于老年痴呆和雌激素水平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为女性。 (3) 数据类型是连续性变量。 (4) 实验类型是病例对照研究。

1.2.2剔除标准

(1) 重复发表, 重复收录的文章。 (2) 样本中含有使用雌激素代替疗法但未标准或单独列出数据的文章。 (3) 主要数据不完整。

1.3文献筛选

通过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 通过全文阅读进行二次筛选。这个过程由2名人员共同完成, 若产生分歧, 通过讨论达成一致。

1.4资料提取

(1) 文献基本信息:第1作者、时间、文献题目、国家。 (2) 样本信息:样本量、平均年龄、E2水平、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 。 (3) 文献可提供的其他数据信息, 如受教育水平、体重指数、促黄体激素 (LH) 、睾酮 (T) 含量等。

1.5文献质量评价

本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 文献质量评价系统, 包含3部分:选择、暴露和可比性。选择又分为: (1) 研究对AD的定义是否明确。 (2) AD病例的代表性。 (3) 对照的选择 (社区对照还是医院对照) 。 (4) 对照的定义。暴露分为:①暴露的确定;②病例对照是否采用相同的确定方式;③无应答率。

1.6文献发表偏倚评价

利用Egger法, 对纳入文献进行发表偏移评估。通过Egger漏斗图直观观察和理论P值2种方法鉴别是否存在发表偏移。

1.7统计方法

应用Excel数据汇总;应用Stata进行meta分析对各文献结果的异质性检验和相关因素异质性的回归分析;应用SAS对病例对照组进行年龄t检验和对MMSE、年龄、样本存储温度、样本检测方法敏感性与总睾酮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用RewMan 5.0绘制漏斗图。

2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

按照检索策略共检索到文献1 157篇, 其中英文文献1 117篇, 中文文献40篇。经过初步筛选得到71篇。通过全文阅读, 再次剔除58篇, 原因如下: (1) 原文无法获得完整数据或联系作者亦无法获得完整数据。 (2) 非病例对照研究。 (3) 同一研究的重复发表的文献。 (4) 文献质量不佳。综上, 共13篇纳入meta分析。其中中文文献3篇, 英文文献10篇。具体纳入文献见表1。

注: AD阿尔兹海默症; MMSE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LH黄体生成素; FSH卵泡刺激素; E2雌二醇; T睾酮; SHBG性激素结合蛋白;BMI身体质量指数; HDL高密度脂蛋白; LDL低密度脂蛋白; DHEA脱氢表雄酮; Aβ淀粉样蛋白。括号内为相应均值的标准差。

2.2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13篇文献通过Newcastle-OttawaScale质量评价系统的检测, 结果如下:①Carlson、Peter、Huang、Debing没有给出AD的明确定义;②只有Huang.没有说明病例的来源;③Manly、Cunningham、Peter来源于医院对照, Rasmuson、Huang、Charles、Debing没有说明对照来源, 其他均来自社区对照;④Manly、Cunningham、Elena、Paoletti没有严格控制病例对照的年龄因素, Huang文中没有提及。Zhou、Hogervorst的文献满足所有评价标准, 文献质量极高。其他具体评价结果见表2。

注:“选择”包括4 个条目, “可比性”包括1 个条目, “暴露”包括3个条目。满足“选择”和“暴露”上的每一个条目用1 颗星表示, 满足“可比性”上的条目最多可以有2 颗星。Zhou、Hogervorst文献质量最高。Huang文献质量较差。

2.3文献发表偏倚评价

(1) Egger漏斗图显示回归线虽然不通过原点, 但其截距的95%的置信区间内包含0。提示纳入文献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 见图1; (2) 表3中, P>0.10 (0.452) , 即说明不存在明显发表偏移, 见表3。

注:如果存在不对称性, 小样本试验显示的效应将系统的偏离大样本的试验, 回归线将不通过原点;截距表示不对称层度, 它偏离0越大, 说明不对称层度越明显;回归线的截距的95%置信区间包含零, 说明不存在明显异质性。

注: 3. 273 391 为回归线截距, 95% CI为 ( - 5. 974 809, 12. 521 59) ;P = 0. 452 > 0. 10, 代表本研究不存在明显异质性。

2.4 Meta分析

异质性检验:对13篇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 I2=98.4%, 异质性很大, 故meta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回归, 将样本中是否使用雌激素代替疗法、年龄、样本储存温度、检测敏感度、发表年限纳入meta回归分析。但除了年龄和样本储存温度可以解释少部分 (10.68%) 异质性来源外, meta回归并没能找出其他异质性来源。

13篇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 平均SMD为0. 79 , 其95% CI为 ( - 0. 244, 1. 82) , 说明AD组和对照组之间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图2。

注:合并后的SMD=0.79, 其95%CI标准差为 (-0.24, 1.82) , 包含0, 说明AD组和对照组间的E2水平不存在差异。

3 讨论

3.1 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13篇文献, 9篇文献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 其中5篇得出AD组雌激素水平较低, 4篇得出相反的结论AD组比正常组雌激素水平高。其他的4篇没有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雌激素水平差异。meta分析结果显示平均SMD为0.79[95%CI (-0.24, 1.82) ], 其95%CI包含零说明AD组和对照组之间雌激素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此结论有一下解释: (1) AD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并无减少, 雌激素虽然有促进神经生长和神经修复等作用, 但并非AD发生的关键因子。 (2) 由于AD患者和正常人群雌激素水平无差异, 因而HRT治疗老年痴呆症有其局限性。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也发现HRT的效果并不理想。

3.2 meta分析异质性原因

不同研究对此问题的研究结果产生如此大分歧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1) 每个研究样本的认知功能水平存在差异, 在13篇文献中, 7篇文献提供了MMSE, 我们对这7篇文献雌激素水平和MMSE得分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 运用Pearson相关计算得出对照组的MMSE与雌激素水平存在关联 (P=0.018) , 而AD组并不存在统计学的相关性 (P=0.096) 。 (2) 有4篇文献并没有严格控制年龄因素, 通过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t检验, 我们发现Cunningham et al (P=7.910-9) 、Elena et al (P≈0) 、Manly et al (P=0.002) 、Paoletti et al (P=0.000 02) 4篇文献AD组与对照组年龄存在差异。对照组均比AD组年龄小, 除Paoletti et al外, 其他3篇中对照组E2水平均高于AD组, 这种差异不排斥是由于年龄因素引起的。 (3) Hogervorst et al指出E2检测敏感性与E2水平有关, 敏感性较差的测量方法测量AD组E2水平较高。但是我们也对敏感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后, 并没有发现敏感性和E2水平的相关性 (AD组:P=0.469, 对照组:P=0.429) 。 (4) 我们同时将样本储存温度、样本储存时间、发表年限等因素纳入研究, 但是并没有找出相应的关联性。

3.3 meta分析对今后研究的启示

国际上对雌激素水平和老年痴呆关系的研究已经开展了20多年。由于实验设计和激素测量水平的提高, 研究质量得到提升。但是仍有需要改善的地方。该meta分析归纳了此前研究结果, 分析了不同研究之间存在的差异和不同影响因子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对此后进一步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 严格控制AD组和对照组的选择重要因素, 如年龄、BMI、其他疾病。 (2) 选择高灵敏度的激素测量方法。 (3) 可以对年龄、MMSE、教育水平等进行回归分析, 排除无关变量。 (4) 严格样本纳入标准, 尤其样本是否接受过雌激素治疗。 (5) 严格区分老年痴呆类型。 (6) 对照选择社区对照。

综上所诉, meta分析表明患有AD的老年女性和正常老年女性体内E2水平并没有得出统计学上的差异。但限于方法学的局限性, 还需要更多高水平研究进一步证实。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痴呆症女性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和正常老年人群雌激素水平有无差别。方法 制定文献检索策略和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检索中外数据库, 搜集关于老年痴呆症和雌激素水平的原始研究, 运用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 文献质量评价系统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Stata和RevMan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和meta分析, 得出合并后的SMD值及其95%CI, 并对纳入文献进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 英文文献10篇, 中文文献3篇, 纳入1 623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平均SMD为0.787[95%CI (-0.244, 1.818) ]。结论 女性老年痴呆症患者与正常人群体内雌激素水平无差异。

女性“痘”缠身 查查雄激素 第2篇

前不久她去医院就诊时,一检查竟发现雄激素水平过高。医生证实了她的猜测:正是高雄激素导致了她月经不调,表现在皮肤上还有满脸的痘以及多毛的症状。

女性的发育、美丽以及妙曼的身姿,依靠的是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的正常分泌,特别是在正常妊娠时更需要这些激素的合作协调。除了雌激素,女性体内也有雄激素,只是量比较少,相对于男性来说,仅为他们的10%左右。

雄激素在女性体内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促进女性外阴发育,腋毛、阴毛的生长,刺激红细胞的生长,同样还是雌孕激素的合成原料。但是如果雄激素分泌多了可导致女性出现一些男性化的特征,比如出现的皮肤上较典型的特征是多毛,不仅四肢、阴部、腋窝的毛发特别多,上唇、乳头还有腹部也会出现令人难堪的毛发,而且还时常伴有痤疮等皮肤上的一些表现。有些高雄激素水平的女性甚至声调变得低沉、喉结突出、阴蒂肥大、颞部秃顶、乳腺萎缩等,像个“女汉子”。

当女性的血中雄激素水平过高、活性增强,称为高雄激素血症。雄激素主要来源于卵巢和肾上腺,因此,造成高雄激素血症的原因也可追溯到这两个来源。

据有关报道,70%~8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伴有雄激素水平过高;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或皮质醇增多症之类的患者不仅仅有高雄激素的表现,还可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等症状。雄激素在女性体内的异常分泌必然会影响雌孕激素的分泌,不但出现多毛、长痘等影响外表的症状,还可能引发下面一系列危害,包括影响到女性的月经、生育等方面的健康:

影响月经及生育:高雄激素可干扰女性卵泡的生长发育,导致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全,进而引起女性出现月经紊乱、月经稀发甚至闭经及不孕。高雄激素还可导致先兆子痫、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早产等。

增加心血管病风险:长期的高雄激素可引起女性体内代谢紊乱,易发生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及冠心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增加肥胖和糖尿病风险: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与高雄激素血症相关,可增加代谢异常风险。另有报道指出,高雄激素患者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5~10倍。

增加子宫内膜病变风险:由于高雄激素干扰了女性的排卵,长期不排卵可致子宫内膜持续增生,甚至增加子宫内膜癌变的风险。

增加心理疾病风险:长期高雄激素患者可致不孕、月经异常、出现男性化特征,即使怀上孩子也易流产,种种困扰带来的心理负担,使这类患者较正常人出现心理疾病的风险更高,更易出现抑郁等负面情绪。

高雄激素患者的病因不尽相同,医生会对每位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以减少其体内雄激素产生过多以及因此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比如,对因卵巢或者肾上腺的相关肿瘤引起的高雄激素患者,明确病因后可考虑做相应的肿瘤切除手术。

而导致女性高雄激素的最常见原因是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上这一类病人通常需要药物治疗降低高雄激素,有血糖代谢紊乱的患者还需合并使用降糖药物。

女性激素 第3篇

观察对象为2005-06~2008-06因免疫性肾病服用雷公藤多甙 (TWP) 来妇科就诊的闭经患者30例。TWP (江苏美通制药公司生产, 10mg/片) 服用剂量1mg/kgd-1, 其中原发病分别为IgA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 均为非尿毒症期。初始服用TWP的年龄为16~42岁不等, 服用时间为1~2.5年, 就诊时闭经 (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 时间≥3月。闭经前均已建立正常月经周期。11例患者可以停药, 另19例患者因内科疾病治疗无法停药。

2方法

采用激素疗法 (HT) 。倍美力片 (爱尔兰惠氏药厂) 0.625mg/d28天, 第19天加用达芙通片 (荷兰Slvay-Pharma) 20mg/d10天, 治疗3个疗程。HT前后采用电化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性激素E2、LH、FSH、P、PRL、T;B超检查子宫附件、甲状腺和乳腺。HT期间及前后同时在内科进行内科疾病相应指标监测。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HT前后闭经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见表1。

与HT前比较*P<0.05, **P<0.01

3.2 治疗后月经状况

治疗1个疗程后29例 (96%) 患者有月经来潮, 1例 (4%) 治疗2个疗程后月经来潮。

3.3 HT前后B超检查子宫附件、甲状腺、乳腺的改变

HT前后B超检查子宫附件、甲状腺、乳腺形态与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4讨论

TWP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根中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种极性较大的脂溶性混合物, 既保留了雷公藤生药的免疫抑制作用, 又去除了许多毒性成分, 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非甾体类免疫抑制剂, 具有抗炎及免疫抑制的作用。TWP与强的松有相似的抗免疫作用, 却无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在病情好转后TWP撤药容易, 强的松需缓慢减量撤药。其副作用是对性腺的影响, 已成为生育期女性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 如何减少或改变 TWP对生殖的影响是临床值得探讨的问题。

TWP引起女性闭经的发生率约30%~70%, 为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1], 反映卵巢功能减退、停止或衰竭。据郑永润等动物实验证实:用雷公藤80天后小鼠卵巢颗粒细胞部分核膜消失, 个别线粒体受损。TWP的抗生殖作用和细胞毒作用对生长活跃的细胞如淋巴细胞、卵泡细胞尤为敏感, 导致卵泡生长发育停止, 卵泡分泌雌激素下降, 反馈性引起下丘脑分泌FSH, LH增加[2]。本文30例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患者中11例患者停药3月内未自然恢复月经。闭经对生育期女性在心理上有很大的影响。在使用HT治疗可使月经恢复, 低雌激素症状改善, 血清E2上升, FSH、LH下降, 表明HT干预治疗可以改变TWP对女性激素的影响。

对于内科疾病无法停用TWP且闭经的妇女同时加用HT治疗, 同时在内科监测, 结果提示HT治疗前后内科疾病相应指标无改变, 没有影响原发病的治疗也没有加重原发病的病情。

TWP所致的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用HT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在TWP治疗期间尽早使用HT可以既不影响内科病治疗又可以改变低雌激素状态的副作用。如何在TWP治疗中保护卵巢功能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顾江红, 朱彩凤.雷公藤对生殖激素的影响.中医杂志, 2001, 42 (1) :78.

女性过早闭经激素依赖是凶手 第4篇

年轻女孩闭经,并非卵巢衰退

包敏发现,这些女孩闭经发生时才20多岁,这本该是女孩性腺功能最好的年龄,理应有很好的自我调整能力,不该发生“闭经”。而且检查发现她们的情况与年纪40多岁的中年女性月经量减少、月经周期延长不同的是:年轻女孩“闭经”并不是因为卵巢功能衰退激素分泌减少引起,检测时她们伴随着部分激素增高,其中泌乳素增高和孕酮、睾酮增高,大部分患者经检查并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口服激素任意调经,形成依赖

包敏仔细问诊后发现,这些年轻闭经的患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之前为了治疗月经不调,她们都有黄体酮服用的历史,形成了激素依赖,一用就来月经,一不用月经就不来。由于患者年轻,对孕育有要求,她们本人对于依靠服用激素才能来月经的状况也很担忧,担心会影响自然怀孕。

对于月经不调,可能大部分人不感到陌生的是“人工周期”,即通过口服激素人为制造子宫内膜增厚与脱落的内分泌环境。目前由于考试工作竞争激烈,有的中学女生考试前担心影响成绩,会主动要求妇科大夫开药吃以避开月经期,也有的因为外出旅行出差为图方便而随意服用激素以人为调整月经时间与周期。包敏认为,这并非上策。因为使用激素会导致体内该种激素增加,反射性抑制自身的激素分泌功能,长此以往,人体内分泌紊乱将更为明显,从而形成激素依赖。

中药可以双向调节性激素

人工周期对于心理性因素导致月经不调的患者有效,但对于内分泌紊乱的患者应该首选中药调理。包敏说:最近有位患者半年没来月经而前来就医,服中药后开始每月会有少量经血,3个月后终于来了正常的月经。就其治疗机理而言,中药有调节性激素很好的药,比如仙灵脾、女贞子,都具有双向调节性激素的作用,可有效避免单纯补充激素导致激素分泌系统失调。

根据患者病症配伍以清除毒素的黄连、黄岑、甘草,补以双向调节免疫功能的黄芪、肉苁蓉,用丹参、红花、桃仁等运气血,如此清补运组方应用基本会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避免激素依赖“一用就来,不用不来”的情形。

绝经后女性激素治疗有新规 第5篇

近日, 北美绝经学会 (NAMS) 更新了其于2010年发布的绝经后女性激素治疗推荐意见: (1) 决定是否须采用激素治疗, 医生应考虑个体女性的健康情况和生活质量, 以及危险因素如静脉血栓形成等。 (2) 雌激素及与孕激素联合治疗疗程不同。3~5年的联合治疗与乳腺癌和乳腺癌死亡率相关, 疗程因而受限。经平均7年及后续4年的随访观察发现, 雌激素治疗的效益-风险比更大, 因此治疗时间更为灵活。 (3) 雌激素是最有效的外阴及阴道萎缩治疗方法。当仅有阴道症状存在时, 建议雌激素小剂量、局部应用。 (4) 需要雌激素治疗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颈肩腰腿痛系列培训班

创始人全程授课+亲自带教

传一项技术办一所专科

1.岐轩脉法培训班:脉诊今已成为病人衡量医生中医水平之尺, 但脉诊学习自古让人望而却步。岐轩脉法一改“心中易了, 指下难明”之现状, 无论基础如何, 3天即可掌握脉诊要诀, 准确指导临床针刺、推拿和靶向用药。时间:5月5日报到, 6-8日授课。

2.全国第64期刃针治疗颈臂腰腿痛临床进修班:本班由刃针创始人田纪钧教授亲自授课并临床带教, 手把手传授: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刃针安全入路和治疗要点、以及“钩刃针”治疗肌筋膜病的临床应用等。时间:5月8日报到, 9-20日授课。

3.全国第12期套管针治疗慢性疼痛推广班:套管针治疗慢性疼痛症是加拿大颜质灿教授发明的一种肌肉刺激疗法, 由我国知名疼痛专家金弦浩引入国内。套管针根据神经分布的不同节段治疗疼痛, 起效迅速, 操作安全, 疗效可靠。套管针特点:简便、安全、速效、无痛, 医生易于掌握, 病人乐于接受。限额20名。时间:4月20日报到, 21-25日授课。

4.全国刃针减肥、美容专修班:利用特制专利刃针针具减肥、美容, 建立机体良性循环, 达到真正健康减肥美容的目的, 无需强制节食, 想减哪儿减哪儿!刃针辨证除皱纹 (抬头纹、鱼尾纹、川字纹等) , 祛青春痘、黄褐斑、疤痕、雀斑、眼袋、黑眼圈、丰胸、治斑秃等。时间:4月25日报到, 26-30日授课。

5.全国第13期田纪钧现代手法治疗术培训班:由少林派手法传承人田纪钧教授主讲, 采用口传心授传统教学模式, 重点传授颈椎、胸椎、腰椎、骶髂关节的脊椎矫正软性手法, 以及四肢关节扭挫伤等半脱位手法, 软组织损伤治疗手法。治法简约独到, 常获“立竿见影”的效果。时间:5月20日报到, 21-26日授课。

请自带工作衣帽, 来电即赠送《刃针教学与临床》光盘等详细资料。成绩优秀者可推荐加入中华刃针学会。地址:北京市昌平区西环路56号北京特色东方医药研究院

邮编:102200院长:田纪钧联系人:董昌武手机短信:13701162091

电话/传真:010-69724481/69742691详情登陆:www.teseyiyao.com办学许可证:教民111011471000318号

打造外用技术、共创儿科特色郑州苗郎中

改变传统观念是事业发展的前提, 创新技术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尤其在当前合作医疗、药物零差价的情况下, 谁先掌握新技术谁先掌握中医的特色治疗方法, 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先机。郑州金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苗郎中抑菌剂 (豫) 卫消证字 (2011) 第0038号系列产品, 外用技术共创儿科特色。外用胶布已获国家专利, 专利号:ZL200930193692.6

苗郎中外贴系列讲解

1、讲解苗郎中外用技术中的使用范围:苗郎中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呼吸道感染 (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及肺炎) 所引起的咳喘, 过敏性咳喘和扁桃体发炎后期引起的顽固性咳嗽, 以及腹泻、腹痛、厌食等消化系统疾病。

2、使用方法:咽腔大红、深红色, 天突穴贴抗炎型;咽腔不红, 水肿, 天突穴贴病毒型;咽腔淡红, 天突穴贴复合型或病毒型;如肚子胀气, 大便干, 大椎穴贴抗炎型;如肚子不胀气, 大便塘, 流眼泪, 流清涕, 大椎穴贴病毒型;如肚子胀气, 不流涕, 大椎穴贴复合型。

苗郎中合作方法: (1) 保证门诊的区域独家使用权 (如成为合作伙伴, 可提供全套手续) (2) 讲解外用透皮技术、儿科技术+纯中药直肠给药技术。

女性激素 第6篇

关键词:雄激素,脂肪含量,调查

雌激素在女性属于优势激素, 但是雄激素的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女性的健康状况。当雄激素过低就会引发女性性欲下降, 情绪低落等情况, 有研究显示, 低的雄激素水平与女性的全因死亡相关, 此外还有研究显示低雄激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死亡相关, 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1]。当雄激素过多则会对女性的代谢和心血管产生影响, 会增加女性患者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的风险, 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脂肪在人体中, 发挥贮藏能量和释放脂肪因子, 参与机体调节的作用, 无脂肪小鼠显示, 会增加小鼠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脂肪过多也会导致代谢异常[2]。女性的与男性的脂肪分布不一样, 主要分布在臀部为主。但是雄激素的不同阶段的的表达和雄激素对脂肪的影响少有报道, 所以本研究通过分析35~60岁女性, 阐述不同年龄阶段雄激素的特点, 及雄激素与脂肪含量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12月我院收治的女性120名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年龄段, 将其分为<45岁组36名, 45~55岁组42名, >55岁组42名。入选标准: (1) 年龄35~60岁; (2) 有完整的子宫。排除标准: (1) 心血管疾病及代谢疾病; (2) <35岁; (3) 绝经患者; (4) 口服影响代谢的药物。

1.2 方法

所有女性在空腹8~10 h后, 与早餐8点到我院抽取静脉血, 通过我院检验科, 分析患者脱氢表雄酮、总睾酮和游离雄激素指数。采用X射线骨吸收法测量脂肪含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组资料对比

<4 5岁组3 6名, 4 5~5 5岁组4 2名, >5 5岁组4 2名。<4 5岁组B M I为 (2 2.3 9±2.8 5) k g/m2, 4 5~5 5岁组为 (2 2.9 2±3.1 5) k g/m2, >5 5岁组为 (23.05±2.89) kg/m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530, P>0.05) 。

2.2 不同阶段雄激素及脂肪含量对比

雄激素分析:脱氢表雄酮小于4 5岁组为 (3.69±0.56) , 45~55岁组为 (3.46±0.41) , 大于5 5岁组为 (3.1 1±0.4 9) , 多组方差分析显示:三组间的脱氢表雄酮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975, P=0.021) ;采用非配对t检验, 组间对比显示, 小于45岁组显著高于大于55岁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88, P=0.021) , 而45~55岁组显著高于大于55岁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500, P=0.000) ;总睾酮小于45岁组为 (0.62±0.21) , 45~55岁组为 (0.53±0.19) , 大于55岁组为 (0.43±0.12) , 三组间总睾酮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394, P=0.000) , 组间对比显示, 小于45岁组显著高于大于55岁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59, P=0.021) , 45~55岁组显著高于大于55岁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24, P=0.003) ;游离雄激素小于45岁组为 (1.15±0.51) , 45~55岁组为 (1.19±0.69) , 大于55岁组为 (1.29±0.79) , 三组间的游离雄激素方差分析显示,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446, P=0.641) 。

2.3 雄激素及脂肪含量相关分析.

脱氢表雄酮 (r=-0.17, P=0.038) 与总睾酮 (r=-0.19, P=0.46) 脂肪含量均呈弱相关, 而游离雄激素与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更强 (r=0.41, P=0.43) 。脂肪含量随着脱氢表雄酮、总睾酮和游离雄激素的水平升高, 脂肪含量增加。

3 讨论

本组研究显示, 随着年龄的增加, 脱氢表雄酮和总睾酮的水平在下降, 而游离雄激素的水平在不同年龄段间表达是无显著性的差异。相关研究一致, 脱氢表雄酮和总睾酮会随着年龄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 生殖器官的衰老与这样的下降无相关[3]。在本研究中发现一点, 随着年龄大的组内绝经女性的比例升高, 各组的绝经小于45岁组5/36, 45~55岁组26/42, 大于55岁组35/42。这样的下降, 与肾上腺皮质细胞内碳链裂解酶活性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加导致酶的活性下降, 从而影响脱氢表雄酮和总睾酮的产生。游离雄激素的水平在表达上不同年龄段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是我们从组内结果来看是呈现上升的趋势。有研究显示游离雄激素的水平与绝经相关, 在绝经前10年游离雄激素的水平会逐渐的升高[4]。本研究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与研究分组相关, 是以年龄为分组, 而不是以是否绝经作为分组标准。

同时观察到脂肪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 人体脂肪含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本研究还显示脱氢表雄酮和总睾酮与脂肪含量均呈现负相关性, 而与游离脂肪酸呈现正相关。女性的脂肪前体细胞和脂肪细胞都分布着脱氢表雄酮和总睾酮受体, 脱氢表雄酮和总睾酮参与了脂肪细胞内脂肪的分解, 当与受体结合时, 会促进脂肪的分解, 所以本研究中可以看到脱氢表雄酮和总睾酮的水平随着年龄的降低。所以影响到了女性体内脂肪的分解, 脂肪含量增加。

综上所述, 随着年龄的增加雄激素的表达是是降低的, 而雄激素的降低与脂肪含量呈负相关。了解年龄与雄激素和含量的关系及雄激素与脂肪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可以有助于预防和干预雄激素和脂肪含量的相关疾病。

参考文献

[1]顾颖, 徐明娟.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和雄激素改变与高血压关系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 (24) :4069-4071.

[2]吴立玲, 李丽, 向若兰.脂肪细胞因子与心血管疾病[C].国际心脏研究会 (ISHR) 中国分会第十届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文集, 2008.

[3]孙杨芳, 周坚红.同绝经阶段女性硫酸脱氢表雄酮、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3, (10) :803-807.

女性激素 第7篇

关键词:激素检测,不孕症,女性,诊治

近年来因食品安全、自然环境、社会压力及女性自身因素,如打胎次数增多、排卵及输尿管障碍、生理缺陷等因素导致女性不孕患者呈递增趋势,这对女性自身的影响较大,也对其家庭和睦产生严重影响。目前相关临床研究显示[1],女性不孕症与机体内各类激素水平具有一定关系,且激素指数与疾病成正比。为进一步研究激素检测在女性不孕症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选取行激素检测的67例不孕患者和68例健康者作为观察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妇科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行激素检测的67例不孕患者(不孕组)和68例健康者(健康组)作为观察对象。不孕组年龄25~41岁,平均年龄(33.81±11.73)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4.27±2.31)年,婚龄3~16年,卵泡期20例,排卵期32例,黄体期15例。健康者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2.19±10.94)岁,婚龄2~15年,卵泡期19例,排卵期32例,黄体期17例。两组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均进行妇产科常规检查,如排卵检查、影像学B超检查等。不孕组排除配偶不孕者、排除慢性基础性疾病及生殖系统炎症疾病,排除检测前使用过激素药物者。两组的临床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在月经周期3~5d内进行采血,采血前1d需20:00以后禁食,保持充足睡眠和稳定情绪,采血4h需禁水。取静脉血3ml,静脉血放置在EP试管内,经实验室3 000r/min离心处理后分离血清,采用MA-GLUMI 2000Plus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尺寸:144cm×76cm×152cm,净重:228kg,药(械)准字:国食药监械(准)字2007第3251116号,生产厂家:广州葆科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行血清中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 2,E2)、孕酮(Progesterone,P)、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睾丸素(Testosterone,T)、催乳素(Prolactin,PRL)激素水平检测,试剂盒采用配套试剂。

1.3观察判定标准[2]正常参考值:FSH:卵泡期1.37~9.9U/L、排卵期6.17~17.2U/L、黄体期1.09~9.2U/L;P:卵泡期0.2~0.6ng/ml、黄体期6.5~32.2ng/ml、排卵期2.4~9.4ng/ml;E2:卵泡期:132~220pmol/L、排卵期1 431~2 972pmol/L、黄体期403.7~112 3pmol/L;LH:卵泡期:2~21mIU/ml、排卵期18~90mIU/ml、黄体期0.8~16mIU/ml;T:卵泡期0.43ng/ml,1.3~2.8nmol/L;PRL:卵泡期<23ng/ml、黄体期5~40ng/ml。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计算两组数据,不孕组与健康组比较采用t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卵泡期激素检测对比不孕组FSH、P、E2、T、PRL与健康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H对比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排卵期激素检测对比不孕组FSH、LH、E2、T、PRL与健康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两组黄体期激素检测对比不孕组LH、PRL与健康组组对对比比差差异异具具有有统统计计学学意意义义((PP<<00..0055)),,FFSSHH、、EE22、、TT对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不孕不育,其发病机制较多,如内分泌失调、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等因素异常[3]。其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变化取决于神经与激素调节,并可控制女性促使促卵泡成熟以及卵巢功能,为女性生育功能中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机体内任何环节异常均会引发女性激素水平分泌异常造成排卵失调不孕。相关研究显示[4],健康女性各项激素均在月经周期内会发生改变,其中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加快卵泡发育致使雌二醇增多,待卵泡成熟后雌二醇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进行反馈,激发性腺激素释放,增加黄体生成素进行排卵。但不孕患者排卵期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指数较正常值降低导致E2无法增加甚至是减少,无法较快卵泡成熟,降低反馈及性腺激素释放,导致排卵异常出现月经不调、闭经甚至是不孕。本文显示,不孕组排卵期FSH、LH、T激素较健康者指数低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PRL是保持并维持黄体细胞膜完整度以及黄体内LH受体数量,如该激素升高影响E2反馈作用导致下丘脑LH的释放减少,并阻碍孕酮分泌影响排卵,也是不孕症发病因素之一[5,6]。睾丸素属雄性激素对女性机体内生长、发育、内分泌等起到稳定作用,睾丸素水平升高导致丘脑内卵巢轴紊乱该病机体多数器官功能,也是女性排卵障碍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因素。

综上所述,不孕患者排卵期会出现FSH、LH、T激素下降,黄体期PRL、E2激素升高、孕酮指数上升,卵泡期FSH、P、E2、T激素指数升高,PRL指数下降。因此说明各项激素水平可明显反映出患者机体内机体卵巢功能,进一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致病因素,并对其做出合理判断。本文结果证明激素检测对女性不孕症诊治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指导价值,值得临床医师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年,廖治.宫腹腔镜诊治不孕症845例的应用及结局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5):380-382.

[2]胡玉海.156例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检测结果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2):1593-1594.

[3]孙爱军.性激素检测:改善妇科疾病诊治及生殖健康管理〔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4):571-576.

[4]林静华,张娟,蔡乐山,等.血清性激素测定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价值〔J〕.中国校医,2013,27(5):370,372.

[5]胡丽梅,陆国健.女性不孕症患者的激素指标特征与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5):2135-2136.

女性激素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68例, 均为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应用激素替代治疗的老年女性, 年龄50~71岁, 平均 (58.2±3.3) 岁。其中有子宫者49例, 无子宫者19例。

1.2 治疗方法

有子宫者49例给予口服2mg且1mg/片的尼尔雌醇, 一个月服用2次, 每隔3个月增添6mg剂量的安宫黄体酮进行口服, 一日服用1次, 持续使用10d;子宫切除者19例给予口服2mg剂量的尼尔雌醇, 一个月服用2次即可。

1.3 检测方法

不管是LH、E2还是FSH检测都选择了化学发光测定仪, 该仪器与磁微粒子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联合使用。HDL以及LDL选择了免疫浊法进行测定。关于激素替代测试开始前各指标具体含量和使用激素替代后的FSH、HDL、E2、LDL以及LH, 要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测定。

1.4 辅助检查

全部对象在使用药物后, 要保证每隔6个月接受一次妇科双合诊和乳腺检查。通过频率为5.0MHz的妇科B超进行监测, 并进行实时线阵探头。要明确子宫大小, 附件具体情况以及内膜厚度, 检查过程中受检人员的膀胱要确保适度充盈, 并行仰卧位。关于使用B超对乳腺腺体厚度以及结构进行的检测, 在检测乳腺的过程中, 应该选择10.0~12.0MHz的高频探头, 受测人员要举起双上肢, 将乳腺部位暴露在外, 如果需要的话还应该采取乳腺高频铜钯X线摄片进行检查。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表示, 采用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0.05。

2 结果

治疗3年后, 治疗前与治疗后的HDL、LDL、E2、FSH及LH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见表1。

3 讨论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 其卵巢功能会逐渐减弱, 分泌的激素量也随之下降, 进而导致雌激素水平大大降低, 不过LH以及FSH却得到了提升, E2缺乏或者是严重不足, 这是绝经期妇女都有的问题, 这些症状的存在又会进一步引起体能下降, 失眠或者是其他的妇科疾病, 这大大降低了老年妇女的生活水准[2]。而激素替代疗法对卵巢功能减弱甚至消失以及卵巢摘除并处于围绝经期的妇女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其可以预防由于雌激素不足导致的外阴以及阴道出现萎缩、骨质疏松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症状。

服用尼尔雌醇后会将其保存在脂肪, 逐渐释放, 属于一种长效的雌激素, 它的主要特征是可以有选择的对子宫颈管以及阴道进行作用, 不过对子宫内膜以及子宫体影响不大, 安全性较高[3]。根据该次研究可以得出, 使用激素替代后老年妇女的HDL以及E2大大增加 (P<0.05) ;不过LH, FSH以及LDL减少 (P<0.05) 。使用激素6个月后通过对乳房以及子宫进行的检查, 结果显示没有显著伤害。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有利于脂代谢, 这主要是在提升HDL, 减少LDL的基础上实现的。总之, 针对老年女性卵巢不断萎缩的问题, 合理使用激素替代进行治疗不仅能提升老年女性的生活水准, 而且有利于避免生殖道发生萎缩、骨丢失以及骨质疏松问题的出现。不过选择该方式进行治疗时需要开展经常性的检查, 只有如此使用过程中才能安全放心。

卵泡作为卵巢的功能单位以及主要结构, 卵泡必然的耗竭是引起绝经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各个年龄段女性检测结果进行的分析, 可以得出女性年龄越大, 卵巢功能越弱, 相应的分泌激素数量越低, 同时还会伴随排卵功能障碍, 主要指的是雌激素水平显著减低, 不过LH以及FSH水平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E2缺乏或者是严重不足。因此, 在绝经时, 卵巢一直在一种变化不定的激素环境中, 从开始减弱到彻底减弱, 并引起绝经问题, 进而发生一些老年女性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所以, 激素替代疗法这一新话题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激素替代疗法也就是HRT主要指的是绝经或者是因为卵巢摘除等导致卵巢功能减弱的女性, 通过女性激素药物, 以促使女性激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措施, 具体适应症包括: (1) 更年期综合征非常严重, 例如显著的多汗, 潮热, 焦虑, 阴道炎以及失眠等, 心理治疗不是很理想, 通过别的药物治疗, 其效果也较差, 也可以是病人自愿接受雌激素治疗。 (2) 绝经前由于妇科疾病而将双侧多日巢切除的女性[4]。 (3) 40岁前已经绝经的女性;需要避免绝经期出现骨质疏松症的女性。 (4) 绝经期间内阴道以及外阴出现了萎缩[5]。 (5) 用来改善乳腺癌导致的男性以及女性出现的转移灶病情。根据此次研究可以得出, 卵巢功能减弱, 激素水平显著降低, 属于围绝经期妇女都有的问题, 而使用激素替代进行治疗的妇女, 若没有激素替代治疗特别强调的禁忌证, 在接受激素水平检验后, 要及时接受激素替代治疗, 以改善更年期症状, 避免以及治疗生殖道萎缩以及骨质疏松, 并预防骨丢失的出现, 最终实现延缓衰老的目的。因此激素替代治疗具有很大的推广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杜晓青.替代疗法治疗绝经期症状的安全性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 2009, 7 (11) :23-24.

[2]李英.性激素替代疗法的应用[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8, 15 (8) :7-9.

[3]葛秦生.实用女性生殖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30.

[4]曹茵, 马利亚, 王永霞.激素替代疗法对不同绝经年龄妇女子宫内膜及乳腺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5, 25 (10) :1323-1324.

女性激素 第9篇

提前,更年期缩短潜伏期

近年研究表明,城市知识女性更年期正在提前,各种症状的发生率也较以往为高,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

许多女性在35岁以后开始卵巢功能衰退,并逐渐发展到功能完全停止。雌激素急速下降,会导致烦躁、失眠、心悸及性欲下降等,这些就是更年期症状。

更年期症状的个体差异很大,有10%~30%的女性会出现某些严重症状,主要是功能性子宫出血、阵发性潮热和出汗、外阴及阴道萎缩、发胖等。心理上,则会出现焦虑、悲观、猜疑等一系列变化,表现为情绪低落、言语减少或反应偏激等。

调理,更年期症状有解方

研究发现,某些植物如泰国野葛根中,含有被称为植物雌激素的物质,适合调理更年期出现的症状。

所谓植物雌激素,并非真正的雌激素,而是某些植物如泰国野葛根体内的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的一种物质。它们具有类似激素的结构,可以减轻女性更年期的症状,改善由于雌激素匮乏而导致的骨质疏松和代谢紊乱。关键所在是,植物雌激素具有平衡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功能。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太低时,它发挥雌激素样作用;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太高时,它又发挥拮抗的作用,使雌激素的水平降低。这就是植物雌激素能有效帮助女性预防一些与雌激素有关的乳腺疾病的主要原因。

坚持,药食两用效果长久

试析围绝经期女性性激素水平变化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围绝经组

60例均为来我院体检的自然绝经女性, 无其他影响内分泌紊乱方面的疾病, 年龄为40~60岁, 平均年龄为47.5岁。其中合并更年期综合症10例, 骨质疏松18例, 高血压3例, 冠心病2例。

1.2 对照组

60例均为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 年龄20~40岁, 平均年龄28.5岁。

1.3 方法

抽早晨空腹静脉血, 并分离血清于-20℃保存, 采用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药盒, 使用DMP-96型多管放射免疫γ计数器进行放射免疫法测定。

2 结果

60例绝经期组和60例对照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差异有显著性。其中绝经期组与对照组比较水平明显下降 (P<0.01) 。绝经期组血清LH、FSH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P<0.01) , 见表1。

3 讨论

女性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症状是多方面的, 现代医学概括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精神神经症状两大类。主要症状是躁热、汗出、胸闷、心慌气短、眩晕、头痛、烦躁易怒、失眠、精神紧张或抑郁, 或者好哭而不能自己控制, 严重时类似精神病;有的患者出现腹痛、纳食不馨、颜面及四肢浮肿等等。

女性进入绝经期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 内分泌功能开始降低, 至月经停止后卵巢内分泌功能消失。卵巢主要分泌雌激素, 包括雌酮 (Estrone, E1) 雌二醇 (Estradiol, ) 及雌三醇 (Estradiol, E3) 。E1主要是由卵巢直接分泌的, 小部分来自外周E1及睾酮的转化, 其中的生理活性最强, 对于副性器官, 副性征及生理代谢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生育年龄最为主要, 不但分泌量多, 作用也很强, 绝经后随着卵巢滤泡丧失, 下降也很明显, 因此检测女性的含量能快速准确地反映卵巢的功能, 在临床工作中许多患者由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 内分泌功能降低, 出现低热潮红, 高血压, 心绞痛, 头痛头晕等血管舒缩功能失调的表现;忧郁、烦躁、记忆力下降等精神症状及泌尿生殖道症状等, 这些症状可存在多种疾病中, 常常造成误诊或漏诊, 对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的检测能更准确地为诊断疾病提供依据。

同时如发现一些女性在绝经后持续性高水平, 能筛检出是否有功能性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增生或者癌变的可能[2]。女性雌二醇和孕酮主要来自卵巢, 正常状态下分泌活动受到促卵泡激素 (PSH) 和黄体生成素 (LH) 的调节。雌二醇为活性最强的雌激素, 主要由卵巢副卵巢泡细胞在脑下垂体分泌的LH和FSH的共同调节下生成。孕酮主要来自卵巢, 对绝经后妇女可促进纳、氯排泄而利尿, 并可对抗子宫内膜癌。女性绝经后卵巢合成和分泌雌激素逐渐减少, 失去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

本组资料中绝经期女性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含量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绝经期组中骨质疏松患者占34%, 更年期综合症占20%, 高血压占6%, 冠心病占4%。垂体分泌的FSH、LH是受下丘脑促是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 RH) 及卵巢雌激素的共同协调作用来调的, Gn RH促使垂体合成和分泌LH和FSH。Gn RH在雌激素的协同作用下, 诱导Gn RH本身受体的生成, 从而提高垂体对Gn RH作用的敏感性, 雌激素对LH/FSH的合成和分泌有正负反馈的双重作用, FSH、LH的主要是生理功能是对有调节作用, 在低浓时为负反馈, 高浓度时为正反馈。妇女绝经后卵巢内分泌功能下降并逐渐消失, 浓度减低, 通过正反馈机制刺激腺垂体分泌FSH、LH而使其在血中含量增高, Gn RH水平升高。因此在测定含量的同时检测FSH、LH有助于确定疾病发生的部位, 查找疾病的水源是否为下丘脑或垂体, 如FSH、LH含量极地可能是垂体腺功能低下症、高催乳素血症或下丘脑性功能低下等疾病。绝经期是女性生理变化的最重要时期。

临床研究表明[3~5], 女性进入绝经期后体内性激素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影响到许多生物代谢系统, 部分妇女在此期间可出现更年期综合症状, 约10%~15%患者需进行治疗;妇女绝经后初期骨量每年约丢失2%~5%, 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冠心病的发病率约比绝经前上升4倍, 因此如何预防和早期诊断出此期出现的由于卵巢功能降低所引起的疾病, 并进行对症治疗, 使其顺利渡过更年期, 提高其生活质量。对绝经期女性进行血清LH、FSH、的测定在诊断疾病及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景爱, 秦广珍.更年期综合症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和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 22 (11) :32~33.

[2]王以云, 刘兰花, 王秋艳.心理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 2005, 17 (4) :186~187.

[3]李柳行.绝经期冠心病患者的性激素变化[J].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0, 13 (3) :167.

[4]王淑贞.妇产科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1472.

女性激素范文

女性激素范文(精选10篇)女性激素 第1篇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通过PubMed (检索式:“estradiol”AND“dementia”, “Alzheimer”AND...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