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业局采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经验材料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农业局采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经验材料(精选8篇)

农业局采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经验材料 第1篇

采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应切实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几年,玉米秸秆还田做为持续性生产措施,逐步得到普及并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部分农民对这一些问题,产生负效应,具体表现在部分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不但不增产,反击减产,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碳氮比失调。秸秆本身碳氮比为65-85: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不足,使得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结果秸征分解缓慢,麦苗因缺氮而黄化、苗弱,生长不良。

二、秸秆粉碎不符合要求。有的地块粉碎后的秸秆过长,其长度大于10厘米,不利于耕翻,影响播种。

三、土壤大小孔隙比例不合理。秸秆还田后,使土壤变得过松、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土壤与种子不能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生长,使小麦扎根不牢,甚至出现吊根。那么,怎样才能弥补以上缺陷,保证稳产、高产呢?

补施氮、磷、钾肥料。秸秆还田后,增施速效氮肥,可降低土壤中的碳氮比,从而利于微生物的活动,满足幼苗生长对氮素的需要,秸秆分解加快,又可为小麦中后期生产提供各种养分。小麦对磷的营养临界期在三叶期,所以补磷可满足幼苗对磷的需要,同时为果实发育提高千粒重打下基础。钾的作用利于糖的合成运输,促进作物代谢。目前,高产土壤普遍存在着"缺磷、少氮、钾不足"的现象,按比例补施氮、磷、钾肥料,可满足小麦生长的需要,提高作物产量。其用量为每667米2施碳铵1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10公斤。

粉细深翻 秸秆分碎长度宜小于10厘米,若采用普通型搂腿小麦播种机,播种时易壅土,影响播种质量,应采用与之配套的旋转式(转盘式)播种机,以提高播种质量。

四、适时镇压浇水 小麦播种后,晾晒一天,用石磙镇压,使土壤密实,消除大孔洞,大小孔隙比例合理,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利于发芽扎根,可避免小麦吊根现象。

五、消灭病原体 带病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否则夏季玉米易发生病害,这类秸秆应销毁或高温堆腐后再施用。

农业局采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经验材料 第2篇

实行玉米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玉米秸秆还田的具体做法:

1、把玉米秸秆粉碎或砍成小段约5~10cm。

2、把砍成小段玉米秸秆均匀摆放于畦沟中,形成条状。

3、按秸秆干重的1%配氮肥或粪水把玉米秸秆淋湿。

4、把已经淋过水的玉米秸秆用泥土覆盖。

5、在酸性土壤中要施入适量的石灰,做法是把石灰均匀撒在玉米秸秆上,中和有机酸并可促进分解。玉米秸秆还田的注意事项:

1、尽早翻耕机械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被均匀撒在田地之中,此时要尽快将秸秆翻耕入土,最好是边收边耕埋。

2、还田秸秆数量要适中。一般每亩不要超过1000公斤/亩。过多的秸秆会影响下茬的播种质量。

3、秸秆粉碎长短适中。粉碎后的秸秆长度要在5~10厘米之间。

4、足墒还田。

5、适宜的温度田间土壤的温度高低不仅影响微生物群体组成活性,也将影响土壤酶的活性。温度过高会抑制微生物活动,使土壤中酶失去活性,温度过低微生物活性弱,玉米秸秆腐烂缓慢。

6、补充氮肥秸秆还田后,要按每100公斤玉米秸秆加10公斤碳酸氢铵的比例进行补肥。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第3篇

关键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我国的农业发展使得自己生产的农作物就可以供养十几亿人口, 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产量丰富的农作物之外, 最让人关注的就是粮食取完之后剩余的东西。玉米饥饿感就是最为关心的一项。因为玉米秸秆按照传统进行焚烧, 虽然产物会给大地提供养料, 但是污染了环境, 也不安全。因此为了保护环境, 也为了更好的利用玉米秸秆, 就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来把秸秆进行转化, 这就是玉米秸秆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把秸秆营养充分渗入土地之中。

1 玉米秸秆技术定义

玉米秸秆机械化切碎直接还田是按照农艺要求, 采用机械方式, 将秸秆切碎后直接翻埋到土壤中, 使之腐烂, 从而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 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项农机化技术。玉米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后, 一般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 粮食增产, , 机械化粉碎直接还田与传统的秸秆还田方式相比, 可提高工效, 并能节省大量资金, 同时保护了环境。

而对于现在整个世界来说, 环境保护都是极其重要的主题之一。保护环境, 才能使得人类更好的生存下去。因此玉米秸秆技术不仅是一项增加土地肥沃, 减少环境污染的优良技术, 也是保护人们生存环境, 是得人们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下生存的主要手段之一。这种利国利民的技术需要不断的发扬光大, 并且要不断的进行技术的改革, 使其更加的具有实际意义。

2 秸秆切碎还田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玉米秸秆在被正式粉碎之前, 需要有一定的前期工作进行准备。这些工作是保证玉米秸秆能够效率更高的被粉碎还原到地里。保证了这些肥料被充分的利用和土地更加大面积的充分的吸收养分。而且由于粉碎玉米秸秆的相关机器都需要良好的保养, 所以前期准备工作是必须进行的。

2.1 地块准备。主要是摘收玉米, 平整大的沟埂, 消除各类障碍物等, 为机具作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由于玉米秸秆粉碎机是一个完整的机器, 他对于地面的要求也是极高的, 对于地面不平有可能造成出现意外事故的情况要尽量避免, 以免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2.2机具选择。机具是实施秸秆切碎还田作业的关键, 因此要结合当地情况, 选择适当的机具。每一个地方的地形和地貌都是不同的, 因此要关注地的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玉米秸秆粉碎。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机器, 增加秸秆的粉碎率, 保证秸秆在粉碎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并且可以根据相关的情况选择常用的玉米秸秆粉碎机器。2.3机具准备。一是作业前要仔细检查各联接件是否可靠, 转动件是否运转灵活, 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另外, 还要按说明书的要求加注润滑油。二是逐个检查刀片、刀轴、刀座的安装是否正确可靠, 发现有变形和损坏的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三是进行空载试运转, 确认运转良好后方可进行正式作业。

3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作业的环节

整套作业可采用以下两种工艺流程: (1) 摘穗切碎秸秆施肥灭茬深耕整地播种浇水; (2) 联合收割机收割同时切碎秸秆并抛散施肥旋耕 (或灭茬) 深耕耙地播种浇水。

4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的技术要求

玉米秸秆的粉碎是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不能随意进行。而对于这种有严格技术要求的粉碎过程, 是需要在粉碎过程十分仔细才能保证不出错误的。尤其是这种和民生有关的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这是保证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

4.1 摘穗。摘穗应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 趁秸秆青绿时将玉米连同苞叶一起摘下。4.2秸秆粉碎。摘穗后的秸秆应及时用还田机粉碎。一般情况下, 玉米秸秆呈绿色时, 含水量达30%以上。此时秸秆糖分多, 水分大, 既容易切碎, 又有利于加快秸秆腐解, 同时能增加土壤养分。秸秆切碎后, 长度以不超过10mm为宜。4.3施肥。秸秆切碎还田后要及时施加化肥。因为秸秆在土壤中腐解为有机肥的过程, 是微生物活动的过程, 需要吸收一定的氮、磷和水分。因此, 要补施一定量的氮和磷。一般情况下, 还田秸秆量为7 500kg/hm2时, 施尿素150~225 kg/hm2, 施磷肥75~150kg/hm2。4.4灭茬。施耕或耙地灭茬时, 应使秸秆均匀分布于0~10cm的土层中。4.5深耕。灭茬后的深耕, 耕深不应小于25cm。4.6整地。整地时可进行深耕和镇压, 以消除明暗坷垃以及秸秆架空现象, 达到土碎地平, 上虚下实。4.7播种。播种宜选用圆盘式开沟器的播种机, 以免因钩挂秸秆、根茬而雍土。4.8浇水。小麦播种后要及时浇足塌墒水, 一方面, 能进一步消除土壤架空现象;另一方面, 由于秸秆在土壤中腐解需水量较大, 如不及时补水, 不仅腐解缓慢, 还会与麦苗争水。此外, 要浇好封冰水, 进一步沉实土壤, 以缓解冰害, 这对当季秸秆还田的冬小麦尤为重要。第2年要适时早浇返青水, 以促进秸秆腐解, 保持青苗的正常生长。

5 秸秆切碎还田作业中的注意事项

5.1 要空负荷低速起步, 待发动机达到额定转速后, 方可放下切碎还田机投入作业。否则, 冲击负荷过大, 容易造成动力输出轴和花键套损坏。5.2作业速度要适宜。对于不同长势的作物应采用不同的作业速度和喂入量, 使拖拉机负荷适中。5.3作业时严禁带负荷转弯或倒车。5.4机具运转时, 严禁人员靠近或跟踪, 以免抛出的硬茬等伤人。5.5作业时不可将切碎还田机升得过高或降得过低, 留茬高度应控制在5~10cm范围内。5.6地头转弯时, 升降速度不宜过快, 以免造成损坏。5.7作业中要及时清除缠草, 清除时必须停机。5.8作业时要尽量避开土埂、树桩等障碍物。转移地块时必须停止刀轴旋转。5.9作业中, 操纵人员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任何人不得接近或触摸运转部位, 不得拆除传动带防护罩。

6 秸秆切碎还田机的保养和保管

6.1 及时清除刀片保护罩、侧板内壁和刀轴等部位的泥土, 以免增加负荷和加剧刀片的磨损。6.2及时检查刀片磨损情况, 磨损过大应更换;更换时应注意保持刀轴的平衡。方法:个别更换时, 要尽量对称更换, 大量更换时, 要将刀片按质量分级, 把质量差小于10g的作为一级, 同级的装在同一根轴上。6.3作业结束后, 应彻底清理和保养。入库前给各轴承注满黄油, 做好各部件的防锈处理, 卸下所有传动带妥善保管, 并用砖块或木块支垫起机架。

结束语

玉米秸秆技术是一项伟大的技术。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把玉米秸秆有效的转化为肥料, 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科技技术。但是对于玉米秸秆技术来说, 能把玉米的充分的粉碎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而且也关系到相关的机器的运转性能。并且随着玉米秸秆越来越多, 相关的玉米秸秆粉碎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张玉利, 李英俭.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措施[J].吉林农村机械, 1992 (5) :14-15.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第4篇

1. 玉米秸秆还田的技术要求

1.1 秸秆还田作基肥 玉米秸秆养分释放慢,一般当季玉米无法吸收利用,只能做基肥施用。

1.2 秸秆还田数量要适中 一般秸秆还田以量每亩还田干秸秆200~300公斤为宜,在数量较多时应配合耕作措施并增施适量氮肥。

1.3 秸秆施用要均匀 如果不匀,厚处很难耕翻入土,田面高低不平,易造成玉米生长不齐、出苗不匀或种子播在了大量秸秆中不能出苗等现象。

1.4 适量深施速效氮肥、调节碳氮比 一般玉米秸秆含纤维素高达30%~40%,还田后土壤中碳素物质会增加 1倍左右。因为微生物的增长是以碳素为能源、以氮素为营养,而有机物对微生物的分解适宜的碳氮比为25∶1,玉米秸秆的碳氮比高达75∶1,这样秸秆腐解时由于碳多氮少失衡,微生物就必须从土壤中吸取氮素以补不足,造成了与玉米共同争氮的现象,因而玉米秸秆还田时增施氮肥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起到加速秸秆腐解及保证玉米苗期生长旺盛的双重功效。

2. 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模式技术要点

2.1收获和处理 玉米收获后,将秸秆切碎至10cm左右,均匀覆盖于地表。

2.2 施用秸秆腐熟剂 按每亩2公斤用量将秸秆腐熟剂与适量湿度的细砂土混匀后,均匀地撒在秸秆上,通过深翻将秸秆埋入土内,利用雨水或灌溉水使土壤保持较高的湿度,达到快速腐烂的效果。

2.3 深施底肥 秸稈深翻埋入土壤时,每亩要增施5公斤尿素用以调节碳氮比,并且要做到底肥深施。

2.4 耕作整地 采用深耕深松机进行深耕作业,耕深25厘米以上。

2.5 田间管理 秸秆翻入土壤后,如果墒情不好需浇水调节土壤含水量。同时,人工定苗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

3. 玉米秸秆还田方式

采取深耕或深旋耕时可选择高留茬,即留茬高度在15~20cm,并使秸秆均匀撒在地面,以利耕作。采取少免耕田块,可选择矮留茬,并将玉米秸秆均匀撒在地面,这样既省力又利于出苗。

4. 注意事项

大力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第5篇

按照传统的农艺要求,玉米收获后将玉米秆清出耕地,有的堆放地头,有的.晒干焚烧,不但浪费秸秆,还污染环境.近年来,秸秆焚烧现象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鲁山县农机局党组也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大力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焚烧问题.尤其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 者:李红燕 田爱武 作者单位:李红燕(鲁山县农机局)

田爱武(鲁山县农业局)

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技术问题 第6篇

近年来博乐市玉米机械收获面积迅速扩大,秸秆还田面积也随之迅速扩大。2010年玉米机械收获面积达21万亩,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90%,是2009年的3.5倍。2010年玉米秸秆还田工作即将开始,为使今年玉米秸秆还田质量不断提高。我将在近几年来乡、镇农业技术指导工作中,对了解和调查到的在玉米秸秆还田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归结如下:

一、秸秆翻压入土浅

在今年播种时大部分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耙地后,地里玉米秸杆、玉米根茬遍地都是,划烂地膜现象严重,影响播种质量。主要原因是秸秆翻压入土浅,没有用大马力翻耕机作业,翻耕深度浅。

二、秸秆在翻压时扎堆影响犁地质量

大部分用机械收获玉米地块,秸秆粉碎后直接抛撒在地里。由于个别地方粉碎后的秸秆抛撒较厚,在犁地时秸秆扎堆影响犁地质量。

三、土壤较干的地块没有进行秋灌

部分地块较干的地块,玉米收获后没有进行秋灌就开始犁地翻压玉米秸秆。若遇到秋季降雨量少,来年玉米秸秆腐烂不完全。因为秸秆分解依靠的是土壤中的微生物,而微生物生存繁殖要有合适的土壤墒情。若土壤过干,会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减缓秸秆分解的速度。所以,对于部分土壤较干的地块在翻压前一定要先秋灌,然后在犁地翻压,确保玉米秸秆充分腐烂。

四、秸秆还田后没有补充氮肥

农业局采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经验材料 第7篇

(讨论稿)

1技术内容和适用范围

1.1本规范规定了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作业的农艺要求和作业质量、作业机具、作业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安全规则、及作业质量检查验收等技术要求。

1.2作业流程:确定玉米收获期——田间调查——选择作业机具(包括机具的检查、保养、调试)——玉米收获——秸秆粉碎覆盖还田。

1.3本规范适用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作业。

2作业条件

2.1作业时间的选择。根据当地生产情况玉米适时收获,及时还田。

2.2待机收玉米应满足下列要求。籽粒含水率25%~35%、倒伏程度≤5%、果穗下垂率≤15%、最低结穗高度不低于400mm。

2.3作物品种要求。实施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的地块,玉米种植品种应统一,以利于机械作业。

2.4种植行距要求。在种植玉米时,根据玉米收获机的性能特点,应统一种植行距(建议在55㎝~65㎝之间等行距种植)。

2.5农田耕地要求。进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作业的地块,坡度应≤8°,农田土壤应对机组有足够承载能力,以不陷车为准。

3作业质量

在适宜收获期,作业地块符合作业条件要求时,作业质量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对作业条件特殊或对质量有其他要求的,由服务方与被服务方协商确定)。

3.1籽粒损失率≤2.0%

3.2果穗损失率≤5.0%(不可收获的倒伏植株造成的果穗损失不计)

3.3籽粒破损率≤1.0%

3.4果穗含杂率≤5.0%

3.5苞叶剥净率≥85%(仅对带有剥皮装置的收获机)

3.6留茬高度≤110㎜

3.7还田秸秆粉碎合格长度≤100㎜

3.8还田秸秆粉碎合格率≥85%

3.9还田秸秆抛撒不均匀率≤20%

3.10收获后田间无漏割现象,秸秆、根茬粉碎后应做到抛撒均匀,无堆积和条状堆积。

3.11果穗、籽粒和还田秸秆无油污染。

4作业机具的技术状态

4.1作业机具的选用

4.1.1根据当地玉米种植模式、品种、所具备的动力机械、收获要求等条件,分别选择悬挂式(背负式)、自走式收获机,如有谷物联合收获机可考虑换装玉米专用割台的方式。

4.1.3当地玉米种植行距不规范或准备参加跨区作业的,应选择对行距要求不严格的玉米收获机。

4.2技术状态要求

4.2.1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机组进行全面保养、检查、调整,并紧固所有松动的螺栓、螺母,保证收获作业机组状态良好,符合作业机具技术状态要求。

4.2.2空车试运行时,整机运行平稳,无异常声音,各操作系统动作灵活、准确,制动系统稳定有效。

4.2.3割台高度、摘穗辊(或摘穗板)间隙,根据待收玉米长势情况,调整适当。

4.2.4秸秆还田装置,根据留茬高度,合理调整。5操作规程

5.1机组人员配备玉米联合收获机组一般配备2~3人,其中驾驶员1-2人。

5.2作业前准备

5.2.1收获前,应对玉米的倒伏程度、种植密度和行距、果穗的下垂度、最低结穗高度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机具,并提前制定好作业计划。

5.2.2作业前,驾驶、操作人员必须做好田间调查,对影响作业的沟渠、垄台予以平整。在水井、电杆拉线等障碍物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

5.2.3根据机具特点和地块情况,需要人工开割道的,要提前做好人工开割道工作。

5.3操作方法

5.3.1在机具进入地块后,应按规定程序进行试收获,停车检查作业质量。无异常现象方可进入正式作业。

5.3.2驾驶员应及时操作液压手柄,使割台和还田装置适应地块要求,避免扶导器、摘穗辊碰撞硬物、漏穗、喂入量过大、还田机锤爪打土及。如有异常,应及时停车调整、排除。

5.3.3作业过程中不得随意停车,若需停车时,应先停止机组前进,让收获机继续运转60秒左右,然后再切断动力,以减少再次启动时发生果穗断裂和籽粒破碎的现象。

5.3.4作业时应随时观察玉米收获机(拖拉机)的各种仪表,注意水温、油温、油压等的变化,倾听机组有无异音,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

5.3.5及时清卸果穗,以免满后溢出或卸粮时卡堵。

5.3.6收获到地头,应继续保持发动机转速前进适当距离,以便使秸秆完全粉碎。

5.3.7应及时清理散热器、高温部位茎叶,并补充冷却水,防止发动机水温过高或失火,6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

6.1玉米收获机必须牌照齐全、有效。

6.2玉米收获机驾驶人员必须按规定持证驾驶,在道路上行驶时,必须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在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守《山西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6.3禁止驾驶人员酒后、疲劳和健康状况不好的情况下驾驶机组。

6.4玉米收获机驾驶人员必须认真阅读出厂说明书,熟悉机械性能。

6.5玉米收获机的传动等危险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并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6.6玉米收获机在道路行驶或转移时,应将左、右制动板锁住,并将收割台提升到最高位置后锁定。

6.7长途运输时,收获机的驾驶台上不准坐人。通过村镇、桥梁或繁华地段时,应有人护行。上、下运输车辆应用低速档并有人指挥。

6.8收获机故障时,应采用硬牵引送修。

6.9玉米联合收获机不准牵引其它机械。

6.10玉米收获机驾驶室不准超员乘坐,其他部位严禁载人载物。

6.11收获机在起步、转弯或倒车时,应先鸣喇叭示意,并仔细观察机组前后左右情况,提醒闲杂人员远离作业机组。地头转弯时必须切断工作动力。

6.12工作状态下传动轴附近严禁站人,禁止跨越正在旋转的传动轴。

6.13 玉米收获机保养、清除杂物、排除故障等,必须在发动机停止运转后进行。严禁在发动机运转时进入粮仓排除故障,严禁直接用手清除杂物。

7作业质量检查验收

农业局采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经验材料 第8篇

网上作业题

(满分100分)

1、简答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

2、简答玉米秸秆还田的环境效应

3、简答玉米秸秆还田的增产效果

4、简答玉米秸秆还田的工艺流程。

农业局采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经验材料

农业局采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经验材料(精选8篇)农业局采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经验材料 第1篇采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应切实注意的几个问题近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