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范文
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
艾滋病病毒藏匿何处?
艾滋病病毒可以存在于人体的许多体液中,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
艾滋病病毒如何传播?
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
无保护的插入性交(阴道或者肛门),口交
·
输入受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
·
共用受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针管、针头或其他边缘锐利的器具
·
怀孕、生产和哺乳期间,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传染给婴儿
日常生活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艾滋病病毒不会在公共场合、学校或者工作场所通过日常接触传播。握手、拥抱、共用卫生间、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一个杯子喝水、一起运动或者接触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喷嚏和咳嗽,都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所以,不必害怕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日常交流。
如何降低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
不发生性行为
·
性伴侣彼此忠诚,且双方都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
·
非插入性交
·
坚持每次性交时正确使用男用或女用安全套
还有其他的方法降低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吗? ·
推迟第一次性交的年龄
·
减少性伴侣的数量
·
去做诊断并治疗性传播疾病
如何预防艾滋病经其他途径传播?
·
不注射毒品;或如果注射毒品,每次都使用新的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
·
需要输血或血制品时,只使用经过艾滋病检测、符合血液安全标准的血液和血制品
什么是安全的性行为?
性行为不可能是100%完全安全的。安全的性行为包括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降低通过性行为传染或感染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的可能性。每次性行为时都正确使用安全套就是一种安全的性行为。
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吗?
有质量保证的男用和女用安全套是目前唯一可以预防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的方法。每次性交时都正确使用安全套被证明是预防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对男人和女人都是如此。
然而,除非不发生性行为,其他任何的保护措施都不能做到100%的安全,安全套也是如此。为了能保证安全套最有效地发挥保护作用,每次性交时都要始终正确地使用安全套。不正确地使用安全套可能导致安全套滑落或者破裂,因而降低安全套的保护作用。
什么是女用安全套?
女用安全套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种由女性主动使用的避孕措施。女用安全套由坚固耐磨、质地柔软、透明的聚氨酯材料制成的保护套。在性交前,将其放入阴道中,覆盖住阴道粘膜表面。每次性交时正确使用,可以防止怀孕和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各种性传播疾病。
接吻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一般的接吻不会传播艾滋病;目前也还没有发现由于接吻而通过唾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任何证据。
人体穿环或者刺青会感染艾滋病吗?
如果使用未经消毒的针具穿环或者刺青,确实存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所以任何需要穿破皮肤的针具都应该经过消毒或者仅使用一次即废弃。
与一个感染者共用剃须刀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被任何未消毒的器具,如刀和剃须刀,割破皮肤都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应该尽可能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刀和其他锋利的器具;除非能够保证在每次使用前都彻底消毒。
有什么方法能保证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性关系、但绝对不会感染艾滋病? 当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性关系时,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完全杜绝感染。然而,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极大地降低感染的风险。
两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没有保护的性行为是安全的吗? 不是。即使两个人都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不采取保护措施的性交会引起艾滋病病毒不同毒株的双重感染或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所以,即使双方都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依然要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
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由母亲传染给婴儿?
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的母亲可能会在以下几个阶段将艾滋病病毒传给婴儿:怀孕期间、生产期间和哺乳期间。以下几种措施可以降低母婴传播的概率: · 抗病毒治疗
· 剖腹产
·
只有在替代喂养可接受、可行、可负担、可持续和安全的情况下,才应避免母乳喂养。如果替代喂养不能实现,建议在婴儿6个月后停止母乳喂养。
静脉注射吸毒的人怎样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注射吸毒的人更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因为他们可能会将病毒直接注入血液中。下面的步骤可以帮助他们降低感染的风险:
· 口服毒品(例如,使用毒品的方式从注射改为非注射)
· 不要重复使用或者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水或者用于溶解毒品的器皿
·
每次都使用新的注射器和针头(通过可以信赖的途径获得注射器和针头,如药店或者针具交换项目)
· 溶解毒品时,使用来源可靠、清洁的水或者蒸馏水
· 在注射之前,用干净的酒精棉球消毒皮肤
医务工作者如何在医疗服务中预防艾滋病? 普遍防护原则是预防感染的指导原则,用于保护医务工作者和病人,避免通过血液或某些体液而感染疾病。因此,医务工作者应该严格遵循普遍防护的原则。 普遍防护原则包括: ·
妥善处置锐利的器具(任何可能引起皮肤损伤的物品,如针头、剃刀和刀片、刀具、穿刺器械,外科手术用锯,破碎的杯子和指甲)
·
在任何医疗处置之前和之后,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双手
· 当需要直接接触血液和其他体液时,采取一定保护措施,如橡胶手套、隔离衣,围裙,口罩和护目镜
· 正确地处置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医疗废弃物
· 消毒被污染的器具和设备
· 正确处置被血液、粪便或其他体液污染的床褥和衣物
如果感染了艾滋病怎么办? 觉得自己可能感染了艾滋病时,你应该立刻向当地的医疗服务机构寻求帮助,获得艾滋病的咨询和检测。如果确认感染了艾滋病,你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预防艾滋病传染给他人。
什么是暴露后预防?
在暴露于可能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体液之后72小时内,抗病毒药物可以帮助预防艾滋病,这种方法叫做艾滋病暴露后预防。然而,艾滋病暴露后预防不是100%有效的,即使是在暴露后第一时间立刻使用也是如此。所以,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是在事前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艾滋病只传染男男性行为人群和吸毒人群吗? 不是。如果发生没有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具或者输入了受污染的血液,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婴儿也有可能在母亲怀孕、生产和哺乳过程中从母亲那里感染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艾滋病感染的病例中,有90%是由于性传播,60-70%是由于同性性行为。
从外表能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不能。仅从外表,无法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也可能看起来非常健康、精力充沛,但是他依然可能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他人。血液检测是确认一个人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唯一方法。
一个人有可能同时感染多种性传播疾病吗?
是的。一个人可能同时感染多种性传播疾病。每种感染都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而且没有人能对性传播疾病获得免疫,一个人可能反复感染同一种疾病。许多男性和女性在感染性传播疾病早期时,不会觉察任何不适;然而,病毒依然可能传染给他们的性伴侣。患有性传播疾病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
如果已经开始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病毒还会传染给其他人吗?
抗病毒治疗不能预防艾滋病毒的传播。它能将病毒载量降低到检测不到的程度,但是艾滋病病毒依然存在在人体内,依然可以通过性交、共用针具或者母婴的方式传染给其他人。
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吗?
蚊子或其他昆虫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即使病毒进入蚊子或其他叮咬人的昆虫体内,也不能在其体内繁殖。所以,昆虫不能感染艾滋病病毒,也不会将病毒传播给下一个被叮咬人。
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现代教学新理念倡导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了教学内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和共同发展。
2生物教学中和谐互动教学的具体操作
学生的主体参与,生物课堂上体现在“动”字上,动则“活”,“活”则“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思想观念上 ,从重知识传授向知识与能力并重转变;在教学方法上,从单纯的机械训练向学生能力多层次的训练转变,在教学模式上,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变。下面笔者结合八年级下生物专题《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一课的具体教学,说明生物 课堂中“和谐互动”教学的具体操作 。
2.1 教 师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教材内容为载体,有目的、有意识地添加能给认识带来一定情绪色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动力,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在《艾滋病的防治知识》这节课中,首先播放了一段有关艾滋病的内容报导,并指出古往今来,还没有一种疾病像艾滋病那样只经过短短的十余年便席卷全球。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4年7月6日统计 , 目前全球 艾滋病感 染者已累 计达到5780万人 ,死亡2000万人。到目前 ,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1000万人。
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
2.2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 、互 动学习 、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种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在相互合作中共同取得进步。小组讨论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展示的问题,相互讨论,发表见解,提出质疑,分析判断。
《艾滋病的防治知识》这节课分组讨论的问题设计有 :
(1)什么是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 ?
(2)印象中艾滋病病人是怎样的 ? 是什么职业、行业 ? 有何何特征? (写在白纸上)
(3)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 怎样知道是否感染了HIV?
(4)什么样的行为有可能感染HIV?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得AIDS?
(5)AIDS能够预防吗?
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的交流智能和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2.3 模拟游戏的运用
“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游戏是学生的天性 , 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 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兴趣是学生活动的原动力”。内容本身是枯燥无味的,通过游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艾滋病的防治知识》这节课中谈及艾滋病,无疑要谈及有关性的话题,而作为青少年大多羞于在公众场合讨论性话题,而抽象的理论往往造成概念的模糊,致使参与性不强,主动思考的状态不佳。这时就应设计一些模拟游戏帮助学生理解。如本节课设计“卡片签名游戏”要求:以12人为一组,每位同学任找两位同学签名,看谁签的快。
(1)拿红色卡片和白色卡片的同学站起来。这些同学是 “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
(2)请有在红色和白色卡片签名同学站起来。
(3)在白色卡片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在白色卡片签名的同学坐下
(4)请有与2签名同学站起来。这些同学是 “爱滋病”病毒的感染者。
(5)由这个“卡片签名游戏”你知道了什么 ?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即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这个游戏好比性接触传播,“不洁性行为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接着循循善诱:“从这个游戏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很快,而且不易察觉。”“性接触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几率越高。”这样非常直观的、显而易见的游戏结果使学生明白“多性伴和不安全性行为的危害”以及“艾滋病的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超乎人们的想象”,同时又调解了气氛、提高了大家的参与性,避免课堂的沉闷,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2.4 假 设与推导
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教学中尽量少用“你们应当……”的说教方式,多用“如果……,我们应该怎样?”的引导方式,在假设中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结论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老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替代者。
2.5 总 结评价
总结评价是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进行,要求各组选出代表发表意见,其他学生补充或质疑,同时鼓励别组的同学积极质问、解答。小组交流使学生实现资源共享,获得较全面的探究信息,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又可实现较为合理的教学评价。学生在学会尊重、学会倾听的同时,也学会了质疑、学会了求异,在质疑、修正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激发。
3和谐互动模式下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评价
教师利用评价的结果可以明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方式是否有效、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状况,从而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1 相关基本知识的认识水平提高了
参与的学生艾滋病预防的相关基本知识提高了。课前35份艾滋病预防的基本知识测试没有一分完全正确的, 总错误率为40%。课后35份测试28份全部正确 ,有7份各错一个题 ,总错误率为0.6%。
3.2 参与的意识提高了
艾滋病预防意识的变化,参与的学生艾滋病预防的意识提高了。
3.3 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在课前, 所有接受调查的参与学生中有一半认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应该被隔离, 不愿接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也占了一半。而课后接受调查的35位参与者只有1位还不愿接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3.4 对和谐互动教学方法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互动教学方法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效果好 ,很满意”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81.2%。此外 ,学生在对本门课程综合评价和所提改进意见中也充分肯定了互动教学方法的优点。许多学生认为这种和谐互动教学方法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对已有知识的运用。
4结语
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使用割过浆的罂粟壳作为食物调料是允许的。 (判断题)
错 与艾滋病感染者同桌用餐会感染艾滋病。 (判断题)
错
严重的社会歧视是导致艾滋病继续蔓延的一个危险因素。 (判断题)
对 去正规医疗中心献血不会感染艾滋病。 (判断题)
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是1997年开始实施的。 (判断题)
错 蚊虫叮咬会传染艾滋病。 (判断题)
错
与他人共用牙签容易感染艾滋病。 (判断题)
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是1997年开始实施的。 (判断题)
错
尽管艾滋病的治疗药物正在取得进展,艾滋病疫苗的研制也正在进行;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研制出能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有效预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疫苗。 (判断题)
对
从外表上能判断出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判断题)
错 国家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用品并不都是毒品,只有被滥用才成为毒品。 (判断题) 对
任何人不能剥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工作、学习、享受医疗保健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也不能剥夺其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权利。 (判断题)
对
目前使用的治疗药物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判断题)
对
在农村贫困地区没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判断题)
错
吸毒行为不仅可传播艾滋病,而且可传播肝炎等其它疾病。 (判断题)
对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终生具有传染性。 (判断题)
对 遗精是青春期时男生的正常生理现象 (判断题)
对
高流行地区公共场所的门把手可以传播艾滋病病毒。 (判断题)
错 传统的性道德标准是自愿、无伤、爱、婚姻缔约的原则。 (判断题)
对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判断题)
对 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 (判断题) 对
用手挤压痤疮容易发生继发感染。 (判断题) 对
共用注射器吸毒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判断题)
对 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和性激素。 (判断题)
对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精液、阴道分泌物、血液中。 (判断题)
对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疾病的受害者,全社会应该给予他们关爱与帮助。 (判断题)
对
手上的汗液可以传播艾滋病病毒。 (有伤口)(判断题)
对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判断题)
对
如果一个人的免疫力特别低下,就可以判断他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判断题)
错
毒品没那么容易上瘾,偶尔吸一次无所谓。 (判断题)
错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单选题
1、男孩子出现遗精说明他的生长发育处在___B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青春早期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青春中期
1 C. 青春晚期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成年期
2、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 __A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受检者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目前受检者体内没有艾滋病病毒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受检者肯定是艾滋病病人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受检者不在传染期
3、女孩的脂肪组织在整个青春期的变化特点是___A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持续增加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保持不变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断减少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有的人增加有的人减少
4、艾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___C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细菌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微生物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病毒 D. 寄生虫
5、预防艾滋病是 __A___ 的责任。(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全社会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卫生部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政府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社区和家庭
6、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何种细胞? (单选题) C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红细胞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白细胞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淋巴细胞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巨噬细胞
7、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是 ___B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橄榄枝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红丝带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鸽子
8、当一个人的血液中没检测出HIV抗体,而他又有过感染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那么什么时间应再去做一次血液HIV抗体检测__ D_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一周后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三周后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一个月后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三个月后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C_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不会感染艾滋病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在江河湖海等天然水中游泳,不会传染艾滋病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接吻一定不会传染艾滋病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
10、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缩写是什么?__B_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IC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IV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RF 2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O157
11、冰毒的主要成分是__B_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氯安酮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甲基苯丙胺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巴比妥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盐酸可卡因
12、如果HIV感染者发生出血,无论在为他进行包扎还是清理环境时都要注意___A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避免自己的皮肤直接接触血液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戴上口罩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穿隔离衣
13、在清理血液或其它体液后,怎样做最科学合理___C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清水冲洗双手即可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酒精浸泡双手30分钟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先用稀释的消毒液洗手,再用清水冲洗
14、对沾有血液或其它体液的地面、桌面可以采取下列方法消毒处理___A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用84消毒液清洗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清水擦洗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洗涤灵擦洗
15、关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权利说法不正确的是 __ C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不受歧视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享有公民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 和社会福利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能工作、学习、享受医疗保健和参加社会活动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子女拥有入托、入学、就业等权利
16、在那里进行的血液检测诊断,才可以确认一个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___C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国家确认实验室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私人诊所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社区医院
17、下列哪些是安全处置锐利器具方式? (单选题)
D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没有足够的光线,没有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
18、以下哪些人可以献血__ A_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6岁男性工程师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体重40公斤女性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血压110/80mmHg的大学生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脉搏55次/分钟的警察
3
19、根据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阿片类成瘾常用戒毒疗法的指导原则》,首选的戒毒治疗方式是 __A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美沙酮替代疗法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冷火鸡疗法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干戒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药戒毒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B_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不具有传染性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处于潜伏期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不具有传染性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成年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也可能不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无症状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
21、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单选题) C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性接触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蚊虫叮咬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母婴垂直传播
22、一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确定 (单选题) D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询问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观察外表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实验室血清学鉴定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血常规检查
2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哪年颁布的 (单选题) C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85年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87年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89年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91年
24、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 __A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受检者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目前受检者体内没有艾滋病病毒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受检者肯定是艾滋病病人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受检者不在传染期
25、全球估计有多少艾滋病致孤儿童___D___ (单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000万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200万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400万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500万
26、下面哪些是没有传染性的体液? (单选题) B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血液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汗液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羊水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精液
27、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是什么?(单选题) C A.全国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中高流行 B.面临发病死亡低峰
C.疫情从具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D.逐步减少
4
28、中国大陆第一个艾滋病义务宣传员是__A___ (单选题) A.濮存昕 B.费翔 C.蒋雯丽 D.郭峰
29、2005年全球新增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__B____ (单选题) A.300~400万 B.400~500万 C.500~600万 D.600~700万
30、哪个机构负责对艾滋病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开展监测活动? (单选题) C A.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 B.医疗卫生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人体的什么细胞? (单选题) C E.红细胞 F.肌肉细胞 G.免疫细胞 H.精子细胞
31、哪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艾滋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单选题) A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市级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区级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县级
32、关于艾滋病病毒,下面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单选题) A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艾滋病病毒可以在蚊子体内存活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能存活几小时到几天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干燥情况下,艾滋病病毒很快死亡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用自来水冲洗,水中的余氯可以使艾滋病病毒死亡
三、多选题
1、艾滋病有哪些临床表现?___ABCD___ (多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长期低热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短期内体重减轻十分之一以上、消瘦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全身淋巴结肿大
2、拒绝时,最常使用的方法有__ABCD____。 (多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直接而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想法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找寻一项适当的借口,以拒绝他人的要求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转移话题:引起新话题,以摆脱不正当的引诱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找理由快速离开现场,摆脱纠缠
3、以下哪些是毒品?__AC____ (多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海洛因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阿司匹林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大麻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六六粉
4、不会传播HIV的行为包括__ACE____ (多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昆虫叮咬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亲吻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拥抱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共用毛巾 E.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同性恋
5、目前,我国可以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正规医疗机构有__ABDE____。 (多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省级、市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省、市级大医院
E.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省级、市级皮肤病防治所
6、吸毒可能导致以下哪些疾病___ACD___ (多选题)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艾滋病 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肝炎 C. 肾功能衰竭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精神失常
7、以下那几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以妇女为主题___AC___ (多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90年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003年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004年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95年
8、中止使用毒品后的戒断症状可表现为___ABCD___。 (多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神情淡漠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焦虑、失眠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涕泪直流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肌肉疼痛、腹痛
9、男性内生殖器包括__ABC____ (多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睾丸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输精管 C. 附属腺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膀胱
10、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BCD_____ (多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学生不会感染艾滋病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艾滋病病人易感冒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无论是什么人,只要发生了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就可能感染艾滋病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大学生中也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11、以下哪些是现在出任的艾滋病宣传员__CD____ (多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濮存昕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蒋雯丽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杨千桦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王菲
12、下面哪些是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多选题) AC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败血症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结核病
6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口腔和食道念珠菌感染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梅毒
13、艾滋病的危害主要有__ABCD____ (多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破坏家庭,造成妻离子散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造成劳动力大量减少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产生大量孤儿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大量增加社会负担
14、青春期变化的主要特点包括__ABCD____ (多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体格生长加速,出现第二次生长突增;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各内脏器官体积增大,功能日臻成熟;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内分泌系统功能活跃,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分泌增加;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生殖系统发育骤然增快,到青春期结束时具有生殖功能
15、艾滋病致孤儿童是指___ABC___ (多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父亲死于艾滋病的18岁以下的儿童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母亲死于艾滋病的18岁以下的儿童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父母均死于艾滋病的18岁以下的儿童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家庭中有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儿童
16、青少年常常由于以下哪些原因而吸毒?__ABC____ (多选题) A.好奇
B.缺乏毒品危害性的知识 C.判断是非能力差 D.精神失常
17、艾滋病病毒对下列哪些消毒方法比较敏感?__ACD____ (多选题) A.高温 B.紫外线 C.化学消毒剂 D.干燥
18、下面哪些是艾滋病行为干预措施 __ABCD____(多选题) A.针对经注射吸毒传播艾滋病的美沙酮维持治疗等措施 B.针对经性传播艾滋病的安全套推广使用措施 C.规范、方便的性病诊疗措施
D.针对母婴传播的抗病毒药物预防和人工代乳品喂养等措施
19、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关组织和个人 _ABCD____ (多选题) A.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B.对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捐献
C.对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的人群进行行为干预
D.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关怀和救助 20、下列哪些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病毒?___ACDE___ (多选题) A.性行为
B.咳嗽和打喷嚏 C.输血 D.共同进餐
E.共用注射针具吸毒
F.艾滋病病毒阳性母亲哺乳
21、下列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多选题) ACEF
7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公共游泳池游泳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使用未经消毒的刺破皮肤的器械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握手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共用牙刷或剃须刀 E.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礼节性拥抱 F.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蚊虫叮咬
22、下列哪些是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多选题) ABCD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属不受歧视,他们享有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社会福利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应当将其发病或感染的事实告诉配偶,在性生活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配偶感染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应对社会承担起义务和责任,认真听取医务人员的医学指导服从卫生防疫部门的管理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对明知自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而故意感染他人的违法行为,要负法律责任,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3、艾滋病病毒的三大传播途径是什么___ABD___ (多选题) A.血液传播 B.性传播 C.唾液传播 D.母婴传播
24、下列哪些方法可以起到预防艾滋病的作用? (多选题) ACD A.每次性生活都使用避孕套 B.每天锻炼身体
C.不到消毒不严格的医院拔牙、打针 D.不共用注射器吸毒
25、下列哪些方法可以控制艾滋病通过性接触传播? (多选题) ABCD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加强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的性观念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加强遵纪守法教育,遵守性道德,禁止婚外性行为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保持忠贞的夫妻性关系 D. 正确使用安全套
26、以下哪些人可以献血___ ABCD___ (多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脉搏55次/分钟的运动员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公安人员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医生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军人
27、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包括 __ABCD___ (多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吸毒者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血友病患者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男女同性恋患者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卖淫嫖娼者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 ABD__ (多选题)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确认艾滋病之前,不得通知受检者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经确认的阳性结果原则上通知受检者本人及其配偶或亲属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经实验室确认的阳性报告,属于个人隐私,不得泄漏
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新的传染病,是80年代初从非洲绿猴传染给人类的,该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失去免疫力,最后导致各种难以治愈的细菌、病毒、原虫感染和恶性肿瘤而失去生命。目前没有有效疫苗预防,也没有根治它的药物,一旦感染,100%的发病死亡。
2、艾滋病是怎么传播的呢?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物中。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条,一是血液途径传播,通过血液传播的途径很多,如输血、共用注射器(共用注射器吸毒、医疗注射)、医疗器械、针灸、刮痧、纹身、拔牙、理发等均能引起艾滋病的传播;二是性接触传播, 性接触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可通过男女之间、男性同性恋之间的性接触传播;三是母婴传播,母婴传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胎盘直接传播、二是分娩传播、三是生后母乳喂养传播。
3、日常生活接触会传播艾滋病吗?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在物体上能存活3天,在液体中能活15天。对低温冷冻、紫外线不敏感外,对加热、曝晒、一般消毒剂如70%酒精、10%漂白粉、2%戊二醛、4%福尔马林、35%异丙醇、0.5%来苏和0.3%过氧化氢等处理10分钟,可灭活病毒。因此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一起工作、一起游泳、学习、吃饭、共用电话、厕所、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4、献血会传染艾滋病吗?
单纯献血不会引起艾滋病传播。有人担心献血时采血器械不清洁,会引起艾滋病的传播,这是不必要的。目前血液机构使用的采血器材,都是一次性无菌器材,不会引起任何传染病的传播;还有的人想献血,对血液机构的流动采血车不放心,那是没有必要的,目前,我们潍坊市为了遏制以艾滋病为主的各种经血液途径传播的传染病的发生,在全市只设一处中心血站,就是潍坊市中心血站,为满足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方便无偿献血员,设臵了多辆流动采血车,在潍坊市和各县市区流动采血,希望18-55岁青壮年,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社会做贡献。
5、无偿献血是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对吗?
1998年以前,我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主要来自职业献血员,过去的职业献血员不进行艾滋病的检测,献血员在进行献血浆时,相同血型
的人血球混合,再还输给每个献血员,在献血员中一旦有一个艾滋病感染者,就会传播多个献血员,继而,多个感染者继续传播更多的献血员,造成了献血员中艾滋病的传播,献血员中艾滋病感染率非常高,河南省献血员艾滋病感染率高达10%,因此,职业献血员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传染源。现在血液机构采集血浆是一人一套采血、离心、分离、器材,不会再有因献血浆造成艾滋病传播的现象。
国家为了杜绝职业献血员传播艾滋病等传染病,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建设。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并于1998年10月1日施行。《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因此,无偿献血是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播艾滋病、乙型、丙型肝炎等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6、患性病更容易造成艾滋病传播?
艾滋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其主要传播原理一是男性的精液、女性的阴道分泌物中,均有大量病毒;二是病毒可通过男女生殖器官破损的粘膜进入体内,造成相互传播。一般患性病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生殖器官粘膜破损,所以患性病更容易造成艾滋病传播。
7、为什么男男同性恋者是艾滋病的高发人群?
男性同性恋人群,占成年男性(15-49岁)总数的2-4%,现在随着交通、通讯的发达,该人群的交流范围也日广泛,对艾滋病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男女过性生活,主要采用阴道交,女性阴道上皮细胞为鳞状细胞,相对不易破损,但一方为艾滋病感染者,另一方的传播机率也是很高的。男男同性恋者多采用肛交,肛门上皮细胞为柱状细胞,很容易破损,精液中的病毒乘机从破损处进入机体造成感染,感染的机率远远高于男女性生活的传播。在当前我国各地的男性同性恋人群,经化验检查,艾滋病病毒的平均感染率高达2-3%,大大高于一般人群感染率。我国同性恋人群中的感染者已开始陆续发病。
8、何为艾滋病的 “窗口期”?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能立即检查出来吗?
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急性期,部分病人没有任何症状,70%左右的感染者在感染病毒后6天到6周内常有急性症状,如流行性感冒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发热、寒战、淋巴结肿大、咽喉肿疼、关节肌肉疼痛、皮疹、呕吐、腹泻等。一般不经过治疗上述症状可自行消退。此期体内含有大量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但体内还没有产生病毒抗体。我们在常规检测中,是检测体内的病毒抗体,在急性期我们还查不到抗体,不能及时确定是否感染了艾滋病,这个阶段我们称为艾滋病的急性
感染期,也叫“窗口期”。因此,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能立即检查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
艾滋病的窗口期一般为2-12周,最长6个月,平均3个月,当你怀疑自已感染了艾滋病,请你度过3个月后,再到疾控中心、医疗机构检测,必要时6个月再检测一次。
9、何为艾滋病的 “潜伏期”?
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会立即发病,要经过很长的病毒携带期,即潜伏期,此期的主要特点是没有临床症状,为无症状的HIV感染者,体内有艾滋病病毒(HIV),可查到病毒抗体。潜伏期长短,因人、因感染方式及地区不同而异,潜伏期短至数月,长达20年,平均7-10年。
由于艾滋病潜伏期长,无任何临床表现,不易被发现,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目前我国实际有艾滋病感染者100万人,但防疫部门只掌握感染总人数的20%,有80%的感染者还隐藏在正常人群中继续引起配偶、他人的传播。国家为了及时发现感染者,防止二代病例发生,对所有自愿咨询检测艾滋病者实行免费政策,希望有可能被感染艾滋病的人员主动到防疫站进行检测,以排除是否感染了艾滋病,防止传播家人、他人。
10、哪些人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应进行艾滋病的化验检查?
1.有夫妻以外的性生活者、同性恋者、多性伴者;2.性病患者,患性病者会大大增加艾滋病的传播机会。3.结核病人,结核病和艾滋病是一对孪生兄弟,艾滋病病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严重下降,易合并结核病,70%的艾滋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因此患结核病者应进行艾滋病的检查;
4.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者;5.1998年以前曾献血、献血浆人员。6.感染者配偶、子女、性伙伴;7.15-55岁青壮年,不明原因疾病及恶性肿瘤。
11、国家防治艾滋病主要措施有哪些?
目前,预防艾滋病没有疫苗,也没有根治药物,药物只能延长患者的生命,一旦感染必须发病死亡。国家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使艾滋病病的危害、艾滋病基本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提高防范意识,远离艾滋病的危害;二是对高危人群采取干预政策,如对吸毒人群、性乱人群、同性恋人群等重点宣传干预,发展同伴教育,对吸毒人群设立美沙酮门诊,对性乱人群推广100%的安全套;三是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感染者和病人,防止二代病例发生。国家为及时发现正常人群中的感染者,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如加强了医疗机构病人、性乱人群、同性恋人群、外来高发地区人口、在押人员、既往有偿献血人员等各类重点人群检测,对所有自愿检测的人员实行免费检测政策;四是对病人和感染者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
12、“四免一关怀”政策有哪些?
国家为遏制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对艾滋病防治实行 “四免一关怀”政策。
一是艾滋病患者可得到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
二是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
三是对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可得到免费咨询检测,并对检测者保密。
四是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和治疗。
一关怀:对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给与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患者参加生产劳动。
13、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
一是增强社会责任感,防治艾滋病是一个社会问题,关系到每一公民和家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家庭、子女和后代,每一个人都有被感染的机会,为了我们的家庭,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受艾滋病的危害,请你关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二是要注意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如何预防,同时要做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员,向朋友、同事、邻居、家人,特别是青年、青少年子女,宣传艾滋病的危害及防治知识,提高自我和他人防治知识水平。
三是提高防范意识,我国人口众多,流动性大,各种人群中都有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时刻有被感染的可能,要提高警惕,做到尽量不输血,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洁身自爱,不吸毒、不性乱,一旦有不规行为,一定要100%的使用安全套。
四是积极检测,以往有献血、血浆、输血、共用注射器吸毒、不洁性行为者、同性恋者、外来妇女等,应主动到防疫机构检测,确定是否感染,已防止二代病例传播。
14、蚊虫叮咬会传染HIV吗?
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这可以从实验室的科学研究结果和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两方面证明。一是HIV在蚊虫体内不能存活,它被蚊虫作为食物消化掉了。二是叮咬了HIV感染者的蚊虫口器上的HIV数量远不足以感染它叮咬的下一个人。三是蚊虫的食管与唾液管不是同一条管子。它从一条管子吐出唾液,由另一条管子吸入血液。血液的吸入是单向的,不会再由食管吐出来。
15、在游泳池游泳有感染HIV的危险吗?
在游泳池游泳不可能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因为HIV进入到人体的血液系统或淋巴系统可能引起感染,而在游泳池游泳,HIV不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
内。此外,游泳池的水中含有消毒剂含氯石灰,能很快杀死HIV。即使游泳池水中含有HIV,其单位体积中所含的HIV浓度极低,也不足以引起感染。
16、输血、注射、治牙会感染HIV吗?
如果所输的血液经过严格的检测,注射用具真正做到一人一套,治牙用具也真正做到一人一套并且严格消毒钻头,感染HIV的机会是微乎其微。但是,如果行医者没有严格执行血液检验及医疗消毒制度,仍有感染HIV的可能性。
17、什么时间检测HIV抗体呢?
如果怀疑自己有可能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时,最初进入人体到产生可检测出病毒抗体的时间,通常为两周到三个月,甚至可能到六个月。因此一个人如果有了一次“危险行为”,害怕自己感染上艾滋病,立即去作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这时下结论说这个人没有感染上艾滋病还为时过早,而应该在过了“窗口期”后再做一次检查。如果第二次检查没有问题,才能确定此人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但还必须确定此人在第二次检查前再没有过新的“危险行为”。特别要指出的是,如果一个人的确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即使在所谓的“窗口期”,此人仍可传播艾滋病病毒。
18、什么是艾滋病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将艾滋病病毒通过胎盘的血液循环,传播到胎儿体内;或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已被污染的阴道时被感染;或是在出生后,通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的乳汁喂养,从而将病毒传染给孩子的情况。
19.何谓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一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二是指公安司法人员,在执行任务时,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手抓伤、口咬伤,或物品、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20.职业暴露后局部应如何处理?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1.职业暴露后多长时间预防用药?
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培训总结
根据上级疾控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和指示,为认真做好本辖区内的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防控工作,提高我中心公卫人员及医务人员的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防治工作的业务水平,我中心于2014年05月30日在中心会议室开展一期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防治知识培训班,中心及各服务站、村室医务及防保人员均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此次培训由我中心副主任王xx主讲。首先王xx带领大家学习了由国务院颁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知识》然后就艾滋病、梅毒、乙肝传播定义、症状、感染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治疗、政策倡导、健康教育和促进、性病的诊治及如何在辖 区了开展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等。
通过此次培训发现部分村医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防治知识如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疫情的严重性和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这次培训使他们了解了艾滋病疫情的严重性,并教给了他们今后在医疗服务中如何防治职业暴露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了解了抗机会性感染的诊断、治疗原则,健康教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自愿咨询检测相关知识,了解了《艾滋病防治条例》的主要条款和国家制定的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 “四免一关怀”政策,基本掌握了常见性传播性疾病的诊治。
通过培训后,发卷考试,98%的医务人员考试优秀。基层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梅毒、乙肝防治相关知识、政策策略以及医疗服务中如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的感染的了解和掌握有了显著的提高。培训班的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颍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范文第6篇
窗口期是指从发生有可能被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开始算起到身体产生足够抗体的这段时间(“足够多”是指能被我们当前的测试手段检测出来),一般为3个月。人被感染后身体会制造抗体来对抗病毒,当身体产生足够多的抗体后,抗体测试将呈阳性。不同的人对病毒感染的反应有一点差别,以至于不同的人“窗口期”的长度也有微小变化。3个月测试为阴性就不需要在进一步测试了,除非在这三个月期间他(她)又有了再次感染的机会。。例如:你是1月1号发生高危行为或者是接受输血,那么,你接受抗体检测的时间应该是从1月1号算起12周后,也就是4月1日。
如果你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应该去做检测
■曾经在不清楚性伴HIV感染状况的情况下,与其有过无安全套保护的性行为,■如阴道交、肛交或口交。
■曾经共用针头或注射器,如注射毒品、类固醇或激素等。 ■不清楚性伴的健康状况或性伴是HIV感染者。 ■已怀孕或者计划怀孕 ■曾被诊断出患有性病
■现在或曾经患有结核、疱疹和丙肝。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
一、艾滋病、梅毒、乙肝等传染疾病可通过母亲传染给婴儿,是对妇女儿童危害极大的三种母婴传播性疾病,卫生部门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和药物母婴阻断服务,进一步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
孕期进行爱滋病、梅毒、乙肝的检测并进行干预,是阻止性传播疾病扩大传播,危害下一代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检测发现后,采取药物阻断措施,是可以避免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婴儿的。对此,卫生部做出了全面整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开展母婴传播性疾病综合防治的重大部署,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妇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
二、我区将对所有孕妇孕早期给予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相关检测;对检测出的艾滋病感染产妇及所产婴儿,给予全免费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对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提供预防性治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给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等,提高母婴阻断率。感染的孕产妇还将得到免费药物治疗和住院分娩经费补助等关怀和支持。
艾滋病母婴阻断措施
孕产妇在妊娠28周前和分娩期间以及婴儿在产后24小时内使用抗逆转病毒(ARV)药物进行预防;产时进行干预包括:根据产妇的病毒载量和抵抗力细胞(CD4)的检测结果,选择自然分娩或择期刨工产,以及婴儿的纯人工喂养。
与产妇可以通过HIV自愿咨询检测,及早了解自己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自愿咨询的好处是:
(一)传递预防孕妇感染HIV的信息
(二)及早发现感染HIV的孕妇
(三)帮助已怀孕的HIV感染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做出有关危险降低和母婴传播阻断的知情决定
(四)提供干预性治疗(药物阻断)的信息
(五)提供行为干预(减少性伴、使用安全套、戒毒等)指导
(六)提供产科干预信息及改变喂养方式。
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