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活动反思范文
秋游活动反思范文第1篇
由于有了上节课的教训,所以本节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先复习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原想着学生对两位数退位减法掌握的应该不错了,这毕竟是一年级下期学过的,没想到出乎我的意料,上台演板的三个学生没有一个做对的。我有点失望,按耐住心中的郁闷耐心的讲了做题方法,或许是过了一个假期,孩子们都忘了。经我一点拨,他们恍然大悟的样子,为新知的学习扫清了障碍。为了让学生更快的明白书上的两种做题方法,我举了生活中一个常见的例子:我有10个苹果,第一天吃了2个,第二天吃了3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有提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的,有提还剩多少个苹果的?学生的思路很开阔,可能是生活中接触的多了,很快就想出了两种解题的思路,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秋游活动反思范文第2篇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简要的介绍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游玩,第二三自然段分别描述了秋天的天空和的田野的美丽景象。全文描绘了充满生机的秋景图。我在上这一课时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说自己了解到有关秋天的特点,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当提到果园的景象时,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抢着发言,将果园里葡萄,苹果的样子颜色味道叙述的很细致,在孩子的眼里,秋天也是很美的。再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让插图充分起到服务学习的作用。学生仿佛去了一个新的世界,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课堂气氛自然很活跃。其次,在讲第
二、三小节的时候放手让学生自已学习,并且学习自己喜欢的部分。开始我还在犹豫,二年级学生自己提学生提问能行吗?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做法,没有想到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价值:“老师,为什么为什么天空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我正好顺着问题讲下去,我也把一些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已解决,如: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什么是一望无边,马上同学的理解就是没有边,看不到头,还举了田野的稻子,一眼看上去就看不到田埂,哈哈,多聪明的孩子啊!在这节课上让许多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让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去思考问题,并且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去解决问题,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讲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利于孩子思维的迅速发展。
秋游活动反思范文第3篇
1.知识目标:知道外出游玩带什么物品,了解出行安全常识。 2.情感目标:通过感受秋天外出游玩的美好,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和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的文明行为。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外出秋游的物品,不攀比、不浪费、不盲从。了解一些出行的安全常识。按顺序上下车,游玩时不单独行动,过马路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2.培养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等基本的文明行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家乡的旅游景点、每人一张白纸和笔。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以前到哪里游玩过,谁能讲给我们听一听?游玩时心情怎么样?现在,秋高气爽、果实成熟,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游玩的好季节,你们想去秋游吗?这节课我就带你们秋游去。(板书:秋游去)
二、秋游去哪里
1.秋天这么美丽迷人,在我们美丽的高青秋游要去哪里呢?谁能把你收集到的结果说一说。指名回答。
2.同学们收集了这么多家乡秋游的好去处,我也收集了一些景点图片,我们一起欣赏。
3.如果让你自己选择,你打算秋游去哪里呀?指名说。 4.老师这里有一些景点:芦湖公园、文昌阁、黄河...(出示景点图片)过几天,我们将要到刘春去看祖国的母亲河黄河。
三、秋游带什么
师:要去秋游,你们准备带些什么呢?(板书:物品)
1.小组讨论,再请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如果去秋游,我们想带些什么?带多少才适量呢?
2.请你说出带这些物品的理由好吗?
3.评选“最佳出游准备奖”,请学生把设计出行物品的清单写在纸上,可以是文字加拼音或加图画的纪录,全班一起来评选,评选条件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a. 秋游去哪里? b.秋游去干什么?
c.自己想带的物品有没有可能找到? d.父母是否同意?
小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准备的物品以及选择这些物品的理由,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在全班同学交流的基础上,评出获“最佳出游准备奖”小组。
4.小结:出游时我们要穿上轻便的衣服和鞋子,带上适当适量的东西,不攀比,不浪费,不盲从。板书:不攀比,不浪费,不盲从
四、集体出游注意什么
师:集体出游要注意很多问题,(板书:注意)接下来我们做一个闯关接力的游戏,闯关成功说明你们知道注意什么,老师才能带你们去秋游。
1.全班分成6个组,每组负责把守一道关(见教材46-47页),围绕闯关内容,小组同学讨论问题的答案,老师做补充。问题如下:
a. 秋游出发前要检查什么?
如:水是否够,衣服、鞋是否合适等。 b. 乘车时注意什么?
如:上下车守秩序、互相谦让等。 c. 游玩时怎样防止丢失和掉队?
如:和集体一起活动,掉队的应急措施等。 d. 大家在一起游玩时,怎样做到互相关心和帮助? 如: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 e. 怎样保护旅游景点的环境? 如:不乱丢垃圾等。
f. 秋游完,回家的路上,应注意那些交通安全?
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等。
2.每个组推荐2至3个同学闯关,其他同学把守本组负责的关口。 3.闯关的同学走到第一道关口,回答问题,守关的同学做裁判,全部答对进入第二关,没能答全时,该组这名同学被罚下,其他成员继续依次闯关。
(被罚下的同学,可以在其他组同学没能答全时,补充正确答案,再加入闯关。)
4.最后,看哪组闯关同学全部过关、安全回家,则获得"小小旅行家"奖。教师给予奖励。
5.出示挂图,观察图中有几个地方同学做得不对,谁能找到?(指名说)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同学们在游玩时,要注意安全,遵守秩序,爱护环境。
五、教师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名说)
2.今天的秋游就到这,记住在游玩时,要注意安全、遵守秩序,爱护环境,做一个文明游客。
六、板书设计: 秋游去
秋游活动反思范文第4篇
首先,活动计划到位,组织有序。我们这次活动从前期的各班制定《文明秋游规则》到当天的文明、安全、有序活动再到后期的秋游实践成果角得布置,全得益于活动计划和组织到位。
其次,安全和文明礼仪到位。在途中老师们强调各项安全注意事项。要求小朋友们不疯打,不追逐,不私自离队。学生们听从教师安排,队列整齐,不大声喧哗,做文明的小学生。在安全教育的同时,也树立了慈湖二小学生形象,
所有学生穿着整齐,排着整齐的队伍;不在途中随地丢垃圾。在整个活动中,同学们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文明谦让,遵守社会公德。
最后,学科老师积极配合,班主任引导到位,促进预期目标。学校提倡“一项活动,多项成果。”因此,我们在计划时也考虑到除了游玩,一定要留下可见的成果。因此在活动前提出了举行班级实践角的布置交流活动。对这次活动的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提升。从上周的收集情况来说,很多班都陆续布置并交了作品,质量都很高。例如:一年级的赵老师,因为学生年纪小,所以赵老师特地精心设计了适合学生总结的表格。还有三2班陈老师、四1班的陈老师、四2班的庄老师他们都对学生的制作精心指导。六1班的王老师等语文老更是一遍遍修改学生的游记。正因为有了这么多老师的共同配合才有了这次活动同学们的丰硕收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老师们表示感谢)通过这次活动,同学
们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在校园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促进了我们的目标达成。本次活动能够比较圆满的成功,离不开秋游活动每一位老师的奉献和努力!
当然,这次活动也有一些不足,总结了一下,以便提高:
1、有些班级在班级里布置实践角时还应再及时些
2、作品要使用统一的16纸,许多同学忽略了这项要求
3、中年级的标本制作,还需要提高一些制作常识:散落的花、果、叶需要在厚书中压制几天除去水分再制作,很多同学少了这个过程,结果作品都卷了起来,很可惜。
这次作品展示,同学们积极参与都能精心制作,学校从中评出了30幅优秀作品,请允许我来宣布他们的制作者,请校领导为他们颁发证书:(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通过秋游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不
秋游活动反思范文第5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前面练习1中所学过的《秋天到》,你们还会背吗?请同学们齐背一下。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呢?(秋天庄稼和果子长得好,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3.秋天这么美,你们喜欢吗?想出去看看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出去秋游。
二、板书课题
1.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2.齐读课题。
3.秋游什么意思?看了这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秋游上哪儿玩?他们看些什么?玩些什么?)学生一边提问题,老师一边在课题旁打“?”)
三、指导看图
1.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出示多媒体课件) 2.图上画了什么?从上到下观察一下,看一看,秋天的天空、田野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又在于什么呢?(引导学生用(f有的有的有的.”来回答问题)
四、初读指导
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
(1)标上小节号.
(2)画出带有田字格中生字的词语. (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读得不错,看看你们画的词与老师画的一样吗?
(投影出示)凉了
郊外
一望无边
几只
绵羊
忙着
追逐
叫喊
(1)自己先读读这些词语。
(2)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字音:
追、逐:都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4)同学们讲得不错,指名读词,开火车读词。 (5)现在老师把拼音擦掉,你还会读这些词吗?
自读,指读,齐读。
(6)你能给这些生字组一个词或组一个成语,或说一首带有生字的诗? 3.同学们,你们的知识真丰富,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生字词,你们会读吗?
’ (投影出示二类词)
(1)“高粱、逮蚂蚱”中“粱”、“蚱”字音有什么区别? (单独读“粱”是第二声,“蚱”是第四声,读成词时读成轻声) (2)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3)会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4)如果把拼音去掉,你也会读吗?齐读。
4.把生字词带人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同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5.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相机纠正、指导。
五、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提了什么问题?(教师指题目旁的小问号),现在你们能回答了吗? 2.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出示每节的意思,但是已打乱了顺序。
(出示) (
)同学们玩得很开心。 (
)农田丰收了,非常美丽。 (
)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秋游。 (
)天空一望无边,非常好看。
想一想,给每个自然段选择正确的意思。如果想不出,可以再读读课文。
3.指名回答。(4 3 1 2) 4.同学们已经初步把课文读懂了,让我们齐声再把课文读一遍。
六、教学生字
1.读生字,巩固生字的字音。
2.自学课后笔顺表,把生字按笔顺描一遍。 3.你在字形上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兔:最后一笔点是小兔的尾巴不能丢。
逐:第七笔是点,不能写成撩。
4.刚在描红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些生字比较难写呢?谁来帮助这些同学。
5.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6.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 7.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放轻音乐) 8.反馈,把写得好、中、差的本子拿上来投影,让学生评析。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积累词汇。 3.复习巩固所学的词语。
4.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新授
(一)教学第1自然段。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教师故意读成:天气渐渐凉了,秋风起了)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反过来读?
(因为是秋风先起的,天气才变凉的) 3.出示:天气凉了。
天气渐渐凉了。 (1)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 (2)第二句加了“渐渐”,好在哪里? (说明天气并不是一下子凉的,而是慢慢变凉的。) (3)作者用词多么准确,让我们齐声有感情读这句话。 4.读了这个自然段,你还知道了什么? 5.指导朗读。
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了什么景象呢? (二)教学第2~3自然段。
1.自读2~3自然段,想想天空、农田美在哪里?还可以用笔把相关的句子用“”画下来。
2、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
3.在学生自由评说交流时,渗透语言文字的训练。 (1)“蓝蓝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出示多媒体课件)一望无际蓝蓝的天空。
你们还可以为“蓝蓝”换个词吗?(蔚蓝、碧蓝、瓦蓝) (2)天空还是怎样的呢?(一望无际) 还有哪些词也表示“一望无际”这个意思? (出示)一望无垠
无边无际
一眼望不到边
齐声读读这些词语。
(3)天空中的白云又是什么样的?读读书上的句子。(播放多媒体课件)看,天上的云真是变化多端,姿态万千,继续想像,或根据你刚才看到的画面,用“有时像有时像”把白云姿态继续说下去,看谁说得更美、更生动。
(4)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进行指导、纠正。 (5)可真美呀!我们也要把这美景读出来。
注意:“蓝蓝的”、“白”这两个写色彩的词要读重音,“一望无边”、两个“有时像”要读得慢,读出同学们正驻足细看的神情,“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的心情。
学生自读,指读,评析,齐读。 4.农田也很美,你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出示:稻子黄,高梁红,棉花白。
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1)这两句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两句话的意思有点不同:上面一句只说了庄稼的颜色,下面一句除了说颜色,还有表示这些庄稼都成熟了).
(2)庄稼丰收了,此时农民的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5.稻子、高粱、棉花在秋天里干什么呢? (播放多媒体课件)秋天,农田里的景象 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出示)农田里,稻子(
),高粱(
),棉花(
)。 (这里引导学生描绘景物,不仅可以用上表示颜色的词,也可以用上表示事物状态、动作的词) 过渡:刚才是同学们亲眼看到的秋天的天空美,农田的美,那么他们玩得怎么样?让我们也去感受一下。
(三)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这一段里有几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是“向着天空亮开了嗓子”?谁能来试试? 4.指导朗读。读好“打滚儿”、“逮蚂蚱”,同学们多么高兴啊! 教师引读:大家多开心啊!(第二句话) 5.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了“大家”。想一想:虽然都是写同学们高兴,但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呢? (先具体后概括) 6.指导朗读。
第4自然段中的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要逐次加快,最后一句中的“大家”、“多开心日”要重音轻读。读得缓慢,充分表达孩子们尽情玩耍时的兴奋心情。
师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三、总结全文
1.读了全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秋天的郊外多美,同学们玩得也开心,让我们把这美好的情景留在脑海中,好吗? 3.齐声有感情朗读全文。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 3.会模仿课文写一篇小练笔。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谁能读读描写美丽的秋景的课文《秋游》? 2.谁能读出更好、更美的感受?
二、指导背诵
1.读得真好!愿意把这美丽的秋景永远留下来吗?让我们把这篇课文背下来。
2.可以看板书或看图背诵。
3.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
三、指导仿写一段话
1.再读第4自然段,体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种先具体后概括的写法。
“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般会用在什么情况下呢? 2.学生自由讨论,还有哪些场景、事物可用“有的有的还有的”
这种先分后总的写法来写? (1)讨论交流:农贸市场
商场里
过年家里热闹的景象 (2)自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纠正。 (3)指名说。
四、指导小练笔 1.同学们,你们在春天或秋天时出去玩过吗? 2.可以仿照课文由景到人,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写你所看到的景象?我们来
评评谁写得最好!
当堂达标练习: 填空:
(1)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大家(
),玩得多开心呀!
(2)放学后,值日生留下来打扫卫生,他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多(
)!
板书设计:
1 秋游
郊外
天空
蓝蓝的
一望无边
农田
黄
红
白
草地
有的
有的
秋游活动反思范文第6篇
2、寻找和观察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中各种植物的变化。
3、知道要跟着老师和同伴,不能擅自离开集体。
4、锻炼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活动准备:与家长联系,帮助幼儿准备合适的衣服、鞋子、零食。并对幼儿进行卫生教育,不乱扔垃圾,应扔到垃圾袋。 活动过程:
一、谈论自己的家乡 谈话:
1、我们的家乡有什么有名的地方?
2、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二、交代游玩的地点及安全要求
三、组织幼儿进行秋游活动登山
1、下午2:00全体幼儿在校园集合
2、登山活动,感受秋天的美。
3、4:00准时返回学校。
4、画秋天,返回学校以后把自己所看到的秋天的景色在画纸上画下来。 注意事项:
1、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幼儿在活动地点不拥挤,不乱跑,不离开老师和家长制定的活动范围。
2、携带急救用品,以防幼儿突发事件。
3、家长幼儿鞋子的大小要合脚的运动鞋。
4、幼儿穿秋装园服,白色短袖穿里面。
秋游活动反思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