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讲课技巧
老师的讲课技巧(精选14篇)
老师的讲课技巧 第1篇
一、课前预习
要想在课堂之中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那么我们的上课之前就需要将课本之中的重点学习内容先一步的掌握到手,明确接下来的讲课内容,可以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老师讲解内容,避免跟不上老师讲课进度的情况出现,而预习之中,我们可以将接下来要上的课本内容中的重点知识标记,难点,不会的点,自己已掌握的知识点,都一一确定,这样就可以重点听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了。
二、比较学习
即使是在上课,我们在跟随老师授课进度的同时,也需要有自己的学习进度,将我们自身理解分析的课本知识,与老师讲解知识进行对比学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步步的将自身学习分析进度,赶超于老师的讲课进度,我们就拥有更多学习听解的时间,主动的去探索其中的知识内容,理解各种知识难点。
三、同步学习
课堂学习中,难免会出现被一些难题给卡主,无法理解相应内容知识,那么就将我们的学习进度给打断了,如果遇到较真的同学,可能就一直与难题奋斗到底了,所以,我们要养成随时在课堂提问的习惯,在不影响老师授课的情况下,及时的提问自身难题,或将难题给标记记录于笔记本中,在下课后及时寻找老师寻求解惑,听课过程要及时抓住老师讲解的关键内容,听懂老师讲课知识,就是我们上课中最重要的事情。
老师的讲课技巧 第2篇
他是有包公一样的肤色,张飞一样的气质,李白一样的豪放。土家人嘛,自然有着浓厚的土家气息,比如:粗犷、豪放。
听吴老师讲课自然也就有了土家人返璞归真的味道。
那是一次有关物质分离的方法的课。只见他提着一篮子实验器材,耸着肩,两臂微曲,又带着“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感顿时上升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也集中在那篮子里了。再看看吴老师,这时又是微挑的眉毛,嘴角上扬,那就像魔鬼的蔑笑。可是,画风突然一转,“同学们先自行预习一下。”然后,只见他将粉笔盒挪到桌子边,又从篮子中拿出一根长管子,轻放在抹布上,然后又拿出一个漏斗状的带活塞的仪器,轻放在长管子旁边,接着,用湿抹布擦了一遍桌子,将课本和教案整齐的摆放在一边,当然还少不了一杯润喉茶。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过了一会儿,正式上课了。他先简单地叙述了一遍实验原理及内容,又详细讲解了实验步骤以及各种这样的细节。整个过程都十分顺畅,仿佛这堂课昨天也上过一样。可是部分同学仍是觉得较乏味,然后思绪就快要去到周公那里了。当然,吴老师是不会放走学生去见周公的。于是,他开始了实验的重头戏。他拿起了讲台上的那根长管子,笑眯眯地问到:“大家知道它的名称吗?”熟悉了实验步骤的我们异口同声地答到:“冷凝管!”正当我们得意之时,他突然拉下脸来,表情十分严肃,大喝一声:“错!这是一根破了的冷凝管!”一头雾水的我们又给逗笑了。然后,他搞怪地眨了眨小眼睛,微微吐下舌头。搞怪归搞怪,活跃气氛后,我们的精力高度集中,于是吴老师趁热打铁一股劲儿地将实验给我们做了一遍,又不停地强调了各个细节。
老师的讲课技巧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临床护理工作经历在5年以上, 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护师以上职称, 自身素质较好的合格带教老师8人, 中专学历3人, 大专学历5人。2008年5月—2010年2月在我科实习的大专学历护生80人, 年龄18岁~22岁 (20.6岁±0.9岁) 。分别来自5所不同的院校, 均为女生, 护生均为普通高中直接考入大学的学生, 临床实习时间为3周。将2008年5月—2008年9月实习的学生作为对照组, 将2008年10月—2010年2月实习的学生作为观察组。两组学生的学校、受教育程度、年龄、带教老师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1.2 方法
根据实习大纲确定护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护理操作技能, 制订教学目标和计划, 并按计划实施。对照组由科室负责教学的总带教老师对每批学生进行专科讲课, 课件内容不变。观察组由带教老师每月轮流讲课, 每月课件为不同的内容。讲课内容由带教老师准备, 内容中要体现一些医疗与护理上的新进展。
1.3 效果评价
实习结束前进行评价。①理论、操作考试。理论考试:两组护生采用相同试卷进行考试, 满分100分;操作考试:考核项目为口腔护理, 按照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 满分100分。②科室负责教学的总带教老师对每批学生发放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表。评估表为医院统一制定, 内容包括了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4个项目 (细化为10个评估标准) 。最后按得分多少评出很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进行t检验和统计描述。
2 结果
分
例
3 讨论
表1显示:实施本办法后, 观察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操作考试成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带教老师指导护生进行临床操作的经验较丰富。表2显示: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意义, 提示带教老师的临床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
临床教师是实施临床实习教学计划的第一执行者。应注重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意识[3]。临床实习不仅是护理教育中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后教学阶段, 也是教与学的继续, 更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传统的临床带教中由科室负责教学的总带教老师对每批学生进行讲课, 部分带教老师由于工作忙, 平时不注意加强专业理论学习, 容易造成临床实习中护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不利于带教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针对上述状况, 采取带教老师轮流讲课, 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素质, 提高了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
临床护理老师多数临床护理经验较丰富, 而理论知识相对不足, 如表达能力不强和知识深度、广度有限等[4]。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带教老师轮流讲课, 是对临床老师专业理论知识及知识表达的挑战, 迫使临床老师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理论、技能、人文素质等方面的知识, 加强自身薄弱环节, 不断完善自我, 从而不断提升带教质量, 收到良好的临床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杏仙, 赵洁玲, 梁琼好.护生对带教老师评估的实施与成效[J].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 (4) :32.
[2]胡雅琴.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 2009, 6 (4) :383.
[3]花蕾, 侯淑肖, 赵晶.临床护理教师对实习护生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 2008, 22 (7) :1763.1764.
老师的讲课技巧 第4篇
一、妙用批改技巧
1.当堂批改可仿效。
学生刚写好作文,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构思、结构、用词造句等都记忆犹新,这时候老师可以趁热打铁,当堂指导学生批改。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我让作文水平较高、中等两个层次的各一名学生将作文写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向全班学生展示作文,让其他学生对照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评价这两篇作文,找出好词、好句。接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反馈,再示范性分析,指出好的作文的优点及不足,分析中等作文的优点及问题,并分别评分,让学生对照标准、结合老师的打分,自评和同桌互评,并有针对性地修改。
通过对照标准,学生作评价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听取反馈是向老师学习的过程;自我批改和生生批改是一个主动学习和向他人学习的过程。这样批改作文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而且具有针对性、示范性和时效性,变老师的无效劳动为学生的有效学习。
2.符号批改有实效。
要使作文批改对学生的学真正起到促进作用,英语教师必须尽量少地代替学生改正错误,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正错误。教师选择使用批改符号,将錯误分类做标记,让学生明白哪方面错误,思考如何修改。以下是批改作文时我常用的符号:
教师尽可能采取学生易记的批改符号,使符号批改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为学生提供思考的余地。学生由接受教师的既定观点变成主动探究性的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受益者。
3.标注批改见成效。
在批改作文时,教师使用标注,并指出相应的错误类型,要求学生订正。与符号批改不同的是,我在标注中尽可能地提供解释(如:should+V./动名词作主语)或双项、三项选择(如happy,happier还是happily),学生找到标注的地方,思考自己犯了什么类型的错误,再订正或修改。我要求学生将作文本右边的四分之一折好、留好空,便于写标注,标注批改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无形的互动和交流。
4.彩色批改出奇效。
彩色批改,使用学生认可的彩色荧光笔批改,和学生沟通。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教师尝试用绿色荧光笔画出学生习作中的好词好句,包括复杂的长句、好的词组搭配,以及刚刚从课堂上新学来的句型结构和短语;用蓝色画出学生在时态、搭配等方面的错误。在实践中,彩色批改法使教师和学生摆脱对红色批改的审美疲劳,有利于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和自主学习。
二、巧用讲评方式
1.病句诊断、短文改错有疗效。
摘录习作中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错误,为作文讲评做好素材收集工作。
以下是我在一次有关业余生活的作文批阅中收集到的部分典型病句:
(1)Have some students do sports or play outdoors. (汉语式英语)
(2)A few students are read books or do they homework. (动词叠用)
(3)Many students watch TV inthem spare time. I think that is good for them.(代词误用,缺主语)
我在作文讲评前将病句展示在幻灯片上,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分析和讨论错误。上课时,我尽可能地先把发言机会让给病句的制造者,并说明出错的原因,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所犯语言错误的印象,降低再犯同类错误的几率。病句诊断后,与学生共同归纳常见病句的类型,避免犯同类错误。
2.摘录好句,展示美文助成效。
在指出学生习作中普遍性错误的同时,教师也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习作,发现其中的精彩词句。教师不仅要摘出习作中的精彩词句,还要注明其撰写者,然后师生共同分析佳句。通过课堂展示佳句,写出佳句的学生有了成就感,从而激励他们在以后的写作中积极尝试创新,而其他学生也会产生羡慕的心理,暗下决心要多尝试,以提高写作质量。
老师讲课的作文 第5篇
除了脸上的黑框眼镜,清秀的面庞与含蓄的语言外,光看那壮实的身材与气势,就很难与书生二字划上等号。孔老师平时不苟言笑,以致于初见他时,我竟料想他是一位极正派严肃的人。虽然之后更正了看法,但在那次讲课后,我才真正更深入地了解孔老师。
还记得那是个午后,虽然最酷热的七八月份已经过去,但闷热的九月着实令人心情烦闷。一看课表,下节课便是数学。一想到在与难题搏斗时还要忍受炎热的折磨,心里就叫苦不迭,但温度并未为此减弱半分,上课铃也不曾放缓一秒。孔老师不紧不慢地走入教室。
待到讲完一道题后,孔老师的“迷之字体”早已遍布了大半块黑板。似乎是觉察到自己书写的特殊性,临末还不忘补充一句“多看我的字有助于锻炼你们的思维”不知戳中了同学们哪处笑点,由最初的几声傻笑转变为哄堂大笑。
孔老师似乎也察觉到了同学们的疲态,干脆放下粉笔,朝向我们,用手撑在讲台上继续说到:“刚刚解这道题所用的极限思想,在很多方面都能应用到。”停顿了一下,他思索着摸出粉笔,“假若有甲乙两人,在一张圆桌上轮流掷硬币,先掷满者为胜。”说罢又画了个圆,又在其中添了几个小圆当做硬币,“请问,是先手占优还是后手占优?”说完,转身面向我们,嘴角上翘,还带着一副微笑。气氛一下被引爆,同学们争先讨论,有人说用函数,又有人搬出圆形面积计算苦思无果后,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锁定在孔老师身上。“其实很简单,运用极限思想,如果这个桌子只有硬币大小呢?”“哦”教室传出了起哄般的怪叫,也充满了乐的气氛。
孔老师还与我们探讨了许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像三阶四阶魔方,数学家提出的悖论,海盗分赃问题等。每次都让我们乐在其中,受益匪浅。
老师讲课的作文 第6篇
今天到了教室后,我先打开我的大书包,拿出昨天的作业,赶紧走到我们组的组长那边,将作业整整齐齐的交给了他。然后,我又回到了我的座位上,拿出了语文书和相关的书籍。
放在了一旁,最后我打开了语文书,大声的朗读起我们学过的课文。“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我赶紧做端正,两脚放平,双手交叉着放在了桌上,安安静静的等着老师来讲课。老师开始上课了,我专心的听着老师讲课。
老师讲完了内容开始提问了,我赶紧举起了我的小手,老师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很开心,大声说出了答案,老师也非常的高兴,表杨了我,说我有进步了!老师又开始讲新的内容,我又开始专心的听老师讲课,我相信,只要我改掉上课老是开小差的毛病,我就能够回答出老师的每一个问题。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响了。这节课我上的非常开心,因为我专心听讲,所以才会学到那么多的知识,让我勇敢的举起了小手。下课后,我暗暗的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好好听老师讲课!
老师讲课的作文 第7篇
做树叶画前,我望着手中这金色的“蝴蝶”,想着该把它变成什么样呢,正当我在低头沉思时,我听到了许老师在一字一句的对我们讲着该怎样去写这篇作文,我的心中突然拥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做许老师,我立刻把这个方法讲给我的搭档听。他也觉得我这个点子十分的妙。
随着许老师的一声令下,同学们都开始制作自己独一无二的树叶画。
我和搭档分好了工,我剪许老师的上半身(不包括眼睛、嘴巴和手),他剪许老师的下半身。
剪头时,虽然我竭尽全力的想把许老师的头给剪得好看一点,可没想到的是,那顽皮的剪刀很不听我的话,每当我要让他剪下去时,它却又剪到另一个地方去了,让我把许老师的头给剪得十分的丑,但经过数次修剪,我终于把许老师的头部给剪好了,也好看一点了。可当我想继续剪许老师身子时,却发现搭档已经把许老师身体所有部分(除了头)给神速的剪好了,可样子嘛,大家当然也知道了。
最后我们把许老师的各个部分给粘到画纸上之后,我们的大作就做好了,我们把这副画起名为《讲课许老师》。
老师的讲课技巧 第8篇
第一节课:测试(了解学生基础情况)
测学生6种姿势下的投球成绩,并分别记录。1.直立投掷实心球,了解学生原始动作和成绩。2.躺着投掷实心球,只用上肢投出,了解学生的上肢力量;3.坐着投掷实心球,可以利用后仰投出,了解学生的腹肌力量;4.跪着投掷实心球,了解学生在增加腹肌工作距离情况下的协调性;5.半蹲着投掷实心球,了解学生由下而上的蹬伸协调用力状况;6.直立限高式投掷实心球,了解学生改变出手角度后的距离。
每个姿势测试2~3次,以最好的成绩记录。
接下来就是针对学生不同姿势的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并判断学生直立式投掷实心球的优劣,从而根据不同因素来进行课前分类,一大部分学生被分入多个练习项目中。
测试结果显示:动作错误或犯规的占20%;手臂力量差的为极少部分,约占10%;腹肌力量差的占18%,蹬伸协调用力差的占47%,出手角度不够合理的高达60%左右。
第二节课:分类教学与练习(组织有针对性地练习与指导)
针对前面的测试结果,分别设置一些相应的辅助练习,并作简要的说明和示范,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如,上肢力量和腹肌力量差的学生安排做头上后仰拉橡皮筋练习,要求收腹挥臂快;蹬伸协调差的或只用上肢力量的学生,做上体稍后仰、下肢蹬伸与快速收腹挥臂协调衔接,要求多体会后仰蹬伸收腹挥臂之间的衔接;对于出手角度辅助练习方法比较多,一般是采用在操场投掷线前插几根竹杆,拉上橡皮筋,调节不同的高度,让练习者根据自己的投掷角度选择橡皮筋的高度和站位的远度。“角度”调整好之后,再慢慢加大离皮筋的距离,到一定距离后不是看球上升阶段过皮筋,而是球的下落阶段过皮筋。强调练习中的安全意识和纪律要求。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所有练习内容,帮助“学困生”个别辅导,多鼓励,让其多体会。
第三节课:巩固与提高(提高技能)
这节课是在第二节课的基础上进行重复练习,达到正确投掷动作的固定和成绩提高的目的。首先,此课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自己投掷动作的改进和投掷距离的提高,看到比较明显的练习效果,再次,充分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和获取更好成绩的愉悦感。此时有的学生成绩提高后会非常兴奋,练习的热情也很高,经常出现“抢”球连续投掷,注意力集中在捡对面投过来的球,不观察附近学生练习的情况,容易出现偏离方向的现象,这样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在学生练习的兴奋之余,更要明确学生练习时的安全要求。
第四节课:考核(展示学习成果)
要求学生针对动作要领(力量方面不是一两节课就能提高的)上的动作纠正进行考核。为了便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考核场地布置设置限高,以预防学生在没有限高“设备”情况下动作返回到原来的“惯性”。
大学老师讲课不需要谁教导 第9篇
客观地看,这篇来信所谈到的一些问题,在大学课堂上确实存在,我们或多或少也曾遇到过那种在课堂上发牢骚、讲段子、作喷子的老师。大学开放自由兼容并包,应该容得下各种人各种声音,所以学生们虽然比较反感,但多没有太当回事,多是一笑了之。
首先,不要低估大学生的智商和判断力,现在已经不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全盘接受的年代了,大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思想,有了质疑和批判的能力。对于胡喷瞎侃的老师,学生们往往会站起来辩论,或者会用嘘声去鄙视。
其二,不要高估了教师在大学课堂上的影响力,互联网上的牢骚和段子比大学课堂严重多了,如今年轻人基本上都生活在网络中,网络对年轻人的影响大多了,某些教师只是拾网络牙慧罢了。
其三,大学课堂的开放与自由有自我净化功能,并不像中学是教师主导填鸭式的,真理越辩越明,自由的讨论和声音的争鸣会让年轻人对某些社会问题看得更清楚。
其四,应该相信大学自治的能力,如今每所大学都有教学评估机制,学生给老师评分,一个老师如果整天在课堂上发牢骚、讲段子和胡侃乱喷,学生肯定不会给高分。
媒体这封来信,初衷可能是善意的提醒,但客观上却放大和渲染了这种问题,让舆论和高校教师产生抵触。如果换一种方式,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比如,媒体如果克制一下评论的热情,而尽可能地去客观记录,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去让读者自己判断,而不是代替读者判断,舆论就更能接受。这封来信称:记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听了近百堂专业课。——既然听了这么多的课,不妨做一个旁观者和记录者,将老师所讲一节课的内容完整地整理出来,并经讲课者同意后刊登出来,由读者来评价。洋洋洒洒的来信,都是评论和批评,却没有具体的论据,到了哪所高校,听了哪个老师的课,这个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什么?没有翔实的报道,只有抽象的评论,这种批评如何能服人呢?
评论永远不能走在新闻的前面,没有新闻,就没有事实的基础,评论很容易让人产生“立场先行”的反感。而且,不提具体学校,不提具体讲了什么,既让人无从核实记者所言的真假,也让高校老师失去了为自身辩护的机会。空洞抽象地提向“高校教师”这个符号,只会让所有教师跟着被污名化。
另一方面,如果媒体和记者老老实实当一个旁观者和记录者,避免成为当事人,会避免很多争议。如果我去操作这个报道,我会尽可能多地去采访学生,让学生去发言,让学生去评价老师的讲课。虽然派了很多记者,去了很多大学,听了很多老师的课,但这种听课,只能是浮光掠影地听。听得再多,不比学生更有发言权。你只是听了一节课,可学生是听了一学期几学期,学生的评价显然会更客观些。有些老师可能只是偶尔开开玩笑,你记者听了几句就拿去当批评的材料了,这对老师也是很不公平的。多采访学生,多让学生去评价,媒体作一个记录者,由读者去评价,由教育部门去重视这个问题,这才是应有的角色分工。
老师讲课的作文 第10篇
汪老师是一位难得的语文老师。看,他推开门,夹着水杯大步流星地对我们说:“大家好,汪氏课堂’正式开始!”我们一听,立刻就精神抖擞。
他上课很风趣,就说《楚王好细腰》吧,讲到楚灵王喜欢苗条的人时,他就到我们面前,自豪的说:“你们看我多苗条,你看我”这时全班就“嘻嘻嘻”、“哈哈哈”、“嘿嘿嘿”地一阵哄笑。有的人说:“汪老师,你真搞笑。”还有的说:“汪老师,你好自恋。”“汪老师”
汪老师虽然有风趣的一面,但有时也很严厉,真可谓“两面派”。上课的时候,你跟同桌聊得正欢,几分钟后你就完蛋了:只见汪老师“嗖”的一下走到讲台前,拿起他的“随身保镖”戒尺。在讲台上舞了舞,上面的寒气呼呼地向我们吹来,吹得我们心头一紧。接着汪老师快步走到正在讲话的同学面前,那同学似乎知道要“小命不保”了,就立刻坐正,可是反应再快也来不及了,汪老师已经走到了他边上。只见老师用戒尺在那位同学的桌子上敲了三下,那声音如同河东狮吼,连隔壁班都听得见。最终,汪老师又对他使出了“夺命三连问”:“你在干什么呀?为什么不好好听课?信不信我打死你?”而刚才在讲话的同学,也迅速被带上正轨。
老师讲课的感言 第11篇
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话题关系到自己的孩子,最主要的,是褚老师那连珠妙语中包藏着的智慧与阅历的精髓,深深地吸引了我。
对褚老师恭维的话就不多说了。在此,仅谈一下褚老师的建议对我来说感触最深的两点。
第一点,就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我是深有感触啊。孩子降生的时候,我已经三十二岁了,经历了十多年的打拼,生意略有小成。在孩子不到一周岁的时候,我的母亲去世了。在感情上遭受沉重打击的情况下,孩子成了我几乎是唯一的情感寄托,我把郁积在心里的所有的情感一股脑倾泄在他的身上。再加上孩子确实也讨人喜欢,不但长得人见人爱,而且乖觉懂事,伶俐聪明。于是我的溺爱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主要体现在买玩具上,大到两个小朋友可以并排坐下的电瓶吉普车,小到肯德基儿童套餐里的哆啦a梦,他喜欢的,我买;他多看两眼的,我买;别的小朋友有的,我买;他看不见而我看见了觉得他会喜欢的,我还买------于是乎,玩具开始泛滥成灾,整整堆满了一间屋子。一件玩具新鲜不到第三天,便被埋进了箱子底,而他呢,还是不停地要,不给买就闹情绪。
自打孩子上了小学,我便下决心要更正以前的做法,因为,我已经清楚地看到了它的恶果------因为他的玩具太多,长期以来导致了他干事没有常性的毛病,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学之大忌,这是我最怕的呀!
第二点,我个人认为与第一点有连续性,就是孩子不能”专注”的问题。
尽管从科学上讲,孩子的专注是有局限性的,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但是,我痛苦地认为,罪魁祸首就是我。除了前面提到的玩具太多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也是我一手造成的。
我小的时候,性格较为内向,遇事多腼腆。后来在北京参加了工作,户口也转了过来,但是,因为自小在外地农村长大,在那些土生土长的北京同事面前,总觉得有些矮半截,虽然日后凭着自己的努力打拼出来一些成就,从而彻底驱散了隐藏在心底的自卑阴影,但是,却总怕孩子将来也会有自己同样的经历。于是,我不但给他取名淘淘,让他淘气,而且,也刻意地给他打造活泼甚至粗犷的性格。比如说鼓励甚至怂恿他,干一些他原本想都没想过的事情;不分时间、地点地与他打闹,过分的折腾;突发奇想地干一些异想天开的事情------总之,我把他的生活搞得“五彩斑斓”,生活更是“妙趣横生”。而我还没有从自得其乐的享受中清醒过来时,就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我几乎给他造成了多动症!
从孩子上学到现在,我一直为这两个问题困惑着,想解决,却无从下手。
现在好了,学校请来了专家,请来了给我指点迷津的高手,我如在迷雾中看到了嫩绿的柳丝,虽然若隐若现,虽然摇摇曳曳,但是,毕竟看到了,我很欣喜。
听了褚老师逻辑的推理,缜密的分析,系统的概括,我不但为她高深的专业知识而折服,而且更加惊叹于这门学问的高深莫测,从而更加追悔自己先前的轻率和幼稚。
感谢学校给了我一个认知的机会,这充分地体现了学校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几乎令我们家长愧疚难当。希望学校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多地创造这样的机会,让我们的家长与学校紧密结合,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才。
★ 聘用讲课老师协议书
★ 介绍老师讲课开场白
★ 背影心得优质
★ 听李镇西老师讲课读后感
★ 听老师讲课的心得体会
★ 演讲课教学方案
★ 历史老师教学心得
★ 复活读书心得优质
★ 聊斋志异读书心得优质精选
给老师讲课的评语 第12篇
2. 总之,一切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高质量地完成了一个学年的工作。
3. ××老师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办事认真负责。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她能够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作为食堂管理员,她肩负着全校师生安全饮食的重任。不仅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也率先士卒,事事干在前面。确保师生吃的健康、舒心。
4. ××老师有心、用心、且有一颗巧心。她不仅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领会践行上级精神,还用心学习各种专业书刊,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面对性格各异,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她耐心想办法,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互助互学,实施分类教学。面对学校的一次次接待任务,她静心接受,细心准备,圆满地完成了一次次接待课,尽显聋校师生在面点专业的风采,使得一批批来宾喜笑颜开。面对副班主任工作,她主动配合班主任协调好各项工作,灵活到位,使得班级的日常教育工作秩序井然,班级氛围积极和谐。
5. xx老师有心、用心、且有一颗巧心。她不仅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领会践行上级精神,还用心学习各种专业书刊,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面对性格各异,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她耐心想办法,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互助互学,实施分类教学。面对学校的一次次接待任务,她静心接受,细心准备,圆满地完成了一次次接待课,尽显聋校师生在面点专业的风采,使得一批批来宾喜笑颜开。面对副班主任工作,她主动配合班主任协调好各项工作,灵活到位,使得班级的日常教育工作秩序井然,班级氛围积极和谐。
6. ××老师为人实在、纯朴、踏实。不论是对待学习,还是对待工作,她都扎扎实实,从不张扬,没有半点浮躁之气。学习中,她认真听讲、认真自学、认真讨论、认真抒写;教研活动中,她虚心向学,静心研究,精心选题,细心完成任务;教学实践中,她一点一滴地实践着教研成果,有效地引导职高聋生积累着词汇,丰富着语境。作为学校报社的负责人,她重视培养学生,手把手地耐心指导每一个成员,用一期期丰富多彩的校报见证着每一个小记者的成长。作为学校的信息员,她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进行拍摄与通讯的采写,并及时上传,获得了教委领导的认可。总之,她的工作,和她的为人一样,实在、扎实。
7. 在工作中,该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勇于开拓、锐意创新,能够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参与教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效果。
8. 作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努力做到规范化;加强班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了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加强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家长联系,深入学生家庭家访,全方位了解学生。
9.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不断探究新课标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示范、讨论、评讲、实践”四结合,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式教学,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通过课内外练习,提高学生绘画的基本功;通过参加画展观摩和临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
10. 虽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只要了解他的人无不为他那爱岗敬业的精神所震惊。他对待工作学生非常负责,永远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作为班主任的他很会团结集体,体育课时他组织学生,和学生们一起打篮球,也会和女同学打羽毛球。他很关心爱护学生,在我们班水痘肆虐期间,他为我们买预防药,给宿舍消毒,到处奔波,却从无怨言,他经常为班级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把班级的各项事务管理的井然有序。虽然他平时对我们很严格,但古人云:严师出高徒。所以我们班一致认为“师德标兵”的称号梁志勇老师当之无愧!
11. xx老师热情、开朗、踏实。一贯认真服从领导安排,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本学年,她不仅担任着面点教学,政治教学,还承担了职高的晚课教学,可谓工作纷繁琐碎。但是,她却从未有过任何怨言,兢兢业业地默默履行着教师的职责。白天,她教职高的学生学面点,教预科的学生学政治;晚上,老师们都已经回家准备晚饭,和家人共享美好时光,她却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组织住校的学生一起学按摩、学美容、学服装美学……
12. ××老师一贯认真服从安排,扎扎实实、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工作。政治学习中,她认真听、仔细记、积极发言,总能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每一次学习。教研、进修活动中,她以行动珍惜着每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与时俱进,力争于己有提高,对同事有贡献,最终惠及学生。
13. 该同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加政治和业务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政策,认真学习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和胡锦涛的“八荣八耻”重要讲话精神。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关爱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
14.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15. ××老师细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能够模范带头参与各种政治学习活动,她尊敬尊重待人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是老师们的好榜样。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她为了上好课,看查找实例……乐在其中。由于尊重学生,能够切中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她的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气氛活跃。作为一名对外联络员,她一趟一趟地奔波,为毕业生寻找合适的工作,智慧地和用人单位恰谈协商,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有用武之地,能够扬其所长。作为团支部书记,她积极开展团的工作,加强了校内外的联系,有条不紊地组织了各项有声有色的活动,开拓了学生视野。因此被评为市特教学校先进教师。
16. 班主任工作中,为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组织了多项集体活动,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利用校学校艺术节的活动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对留守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思想上端正学习态度,行为上约束以前的坏习惯,生活中对他们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通过努力,高级班不论是在班风,还是学风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7. 作为副班主任,她主动配合班主任协调好各项工作,灵活到位,使得班级的日常教育工作秩序井然,班级氛围积极和谐。对待其他班的学生,她也总是耐心地以温情相待,学生说:“王老师爱笑,不跟我们发脾气,手语清楚……”都喜欢找她倾诉聊天。
18. ××老师温婉娴静,对待学生宽厚平和,总是以期待的心理鼓励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为了提升自己惠及学生,她积极参加各种教师进修培训,并迅速应用所学付诸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她苦学与美术教学相关的应用软件,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迅速掌握了Photoshop,illustrotar,flash,dmax等,足见其用心之至。除了用心教学之外,作为美术教研组的组长,××老师也能够与老师们通力合作,在和-谐氛围之中,把教研组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19. ××老师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办事认真负责。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她能够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作为食堂管-理-员,她肩负着全校师生安全饮食的重任。不仅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也率先士卒,事事干在前面。确保师生吃的健康、舒心。
老师的讲课技巧 第13篇
我校胡贝老师在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展示的英语课堂教学是高二年级的必修模块【6】的Unit 18 Beauty的Lesson 3 Poetry一课。胡贝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 就是她的巧妙的课堂设计与娴熟的教学技巧。在她的课堂教学中, 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如何在课堂上渗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综合听、说、读、写训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直是她努力追求的方向。她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学法指导,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胡贝老师的这节课设计有六个教学环节, 可以称为六步教学法, 即预习、导入、听读、设疑、发现、训练。她精心设置了一系列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 进行听、说、读、写训练, 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1、预习Previewing
在教学课文前, 胡贝老师首先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内容, 借助词典、单词表和相关资料, 对教材内容Poetry进行大概的了解, 初步完成Workbook中所给出的问题, 要求学生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结构, 将阅读材料之中难懂的词句作出标记, 带着问题听课、学习。督导学生课外阅读, 通过设定目标以引发阅读动机, 让学生首先跨越生词障碍, 熟悉教材内容。
2、导入Leading
Lead-in
1.Get students to recite some familiar ancient Chinese poems.
2.Compare:poem;poet;poetry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堂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整堂课随后的教学进程和效果。因此, 能否在上课的一开始就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本节课上来, 并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调动其积极性, 尤为重要。胡贝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背诵自己熟悉的中文古诗词导入, 让学生有一种新奇的感觉, 因为英语课老师让他们背诵汉语诗歌, 不是很有点另类的感觉吗?这样学生感到奇怪, 一下子就有了听课的兴趣。接下来胡贝老师很简介地区别poem, poet和poetry的差异, 让学生明确了对这三个词的区分。
胡贝老师在设置任务环教学活动任务中, 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任务。
Task-cycle
Task 1.Listening
Play the tape of the reading materials, get students to listen, and then find the rhyme.
Task 2.Scanning
The teacher gives the students 23 minutes, get them to scan the reading material quickly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in Ex 4.Check the answers together with the whole class.
Task 3.Skimming
The teacher gives the students 4 minutes, get them to skim the reading material and find the situations and descriptions to finish Ex.7.Then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whole class.
Task 4.Reciting
The teacher gets the students to recite the poetry"A Tranquil Night", then asks several students to recite it.
Task 5.Competition
The teacher groups the students in two groups, Group A and Group B.Then the teacher leads the students to find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wo poems, and records the marks of each group.
Task 6.Reading
The teacher gets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oetry"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together.
3、听读Listening&reading
Task 1.Listening引导学生进行听的练习, 让学生初步感知整篇文章内容。在听之前, 我们可以提出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要让学生听完整篇文章后才能得出答案,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听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如果文章比较长, 可以选择部分重点段落给学生听。听完后, 核对答案, 朗读课文。朗读课文可视学生理解情况作不同的要求, 可以是模仿性跟读, 也可以是学生集体朗读或分组阅读, 或个体练读。在读的过程中要做到口、眼、耳、脑同时并用, 提高记忆能力。这篇诗歌阅读, 提醒学生应注意语气、神态, 去体验, 去感受, 通过朗读做到对诗歌意境的心领神会。
4、设疑Designing questions
我们在引导学生对语篇的听读之后, 学生已经对语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这时要求学生默读语篇, 解决教师精心设计或练习册中设计的T/F判断题或问答题。这节课中的Task 2.Scanning和Task 3.Skimming就是这样的任务型活动。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捕捉所需要的关键信息, 克服不良阅读习惯, 培养阅读能力。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这几点: (1) 先易后难; (2) 先理解后拓展; (3) 先浅后深, 兼顾两头。通过设疑检查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程度, 了解学生是否把握文章的中心、重点。
5、发现Discovery
发现式的学习方式, 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发现式的学习方法, 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节课中胡贝老师精心设计的Task 5.Competition就是这样的一种任务活动, 引导学生去发现两首诗歌的异同点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s, 记录两个小组的得分, 最后统计各小组总分。这个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任务型教学模式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就要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 是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
6、训练Practice&exercise
这一环节通常是“任务后”环节, 包括Post-reading和Sum-mary环节, 主要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了解学生对语篇的掌握情况, 可以做到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训练的内容一般是根据课文教学中的重要语言点进行设计, 也可以是拓展性问题。训练的形式可以是口语交际、口头问答的方式, 也可以是设计的笔试练习。用不同的方式检查学生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 哪些知识没有完善, 需要补充或提高, 进一步巩固语言知识, 进而尽量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浅谈初中英语老师课堂提问的技巧 第14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提问技巧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9-0043-01
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英语教师,从理论上讲就必须具有在英语课上合理利用课堂提问这种形式来组织,展开和检查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这种基本的能力和技巧;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不难发现:许多英语教师对于课堂提问使用的并不是恰到好处;有的令人觉得甚至是在课堂作秀……为了避免今后有人再丑态百出,笔者认为:现在大家一起来了解和掌握一些关于课堂提问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应该把握的三大要素
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应该从质,量和度三个方面来把握。其具体含义分述如下:
(一)质是指课堂提问时对于问题的确定应该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问题应切中主题或围绕中心;切忌信手拈来,泛泛提问,可有可无。同时还应该使所提的问题带有启发性。
(二)量是指课堂提问时对问题的设置应尽量做到:用语简洁,条理分明。这样学生一听到问题便一目了然,易于作答;有时候如果老师的问题很长,又包含好几个部分,这时学生往往就会不太清楚自己应该回答这个问题中的哪个部分,因此提问时用语力求言简意赅是特别重要的。
(三)度是指课堂提问时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来确定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一方面提问要自然一一问题应该是相关课程中的一部分,并且它的难度要和讲课的水平相当;另一方面如果老师是对有关的一个课题进行提问,在学生回答完前一个问题后,下一个问题就应该继续沿着这个课题,只不过是问得要更加深一些,所以当你要学生对你提出的问题发表意见时,就应该使他们先明白你的意图,然后他们才能顺着你的思路去正确理解,直到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总之,只要你把握好了以上三大要素,这就意味着你已经从理论上掌握了课堂提问的技巧,那么你所提出的问题就理所当然是高质量的了。
二、课堂提问的巧妙应用
高明的老师往往会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恰到好处的各种问题来达到不同环节的教学目的,从而最终实现整个英语课堂的教学目标。现将在英语课堂上如何巧妙使用课堂提问的一些经验归纳如下:
(一)利用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环节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调整提供依据。例如:上一节课七年级学生刚刚在英语课堂上学习了“自我介绍”这一交际项目,以此为基础在本节课中他们将要学习“见面问好”这项新内容。为了检查学生对已学内容“自我介绍”项目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小对话来进行测试:
Eg.Teacher what’s yaur.name,please?
Student A:My name is Jack.What’s your name,please?
Student B:My name is Lucy.And You?
Student C:My name is
结合以上情景会话操练的效果,教师可以进行下面两种不同的教学安排:若学生完成得好,说明他们对已学知识已经全面熟练掌握,此时教师可以直接导入新内容的教学;反之,教师还必须先对所学内容花大力气再操练,然后才能进行新内容的学习。
(二)利用课堂提问吸引或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防止学生上课走神。一方面由于初中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波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在课堂上容易走神或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如果学习内容或方式有趣,那么他,她就一定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因为好奇而学习。例如:在某一天的英语课堂上,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解颜色词,却有一位身着蓝色运动服的小男生B正在给前排的漂亮女生G传纸条。同学们的注意力大多被吸引过去了,正在授课的王女士也发现了秘密。同学们都在猜想:“这下B生倒霉了……”可出人意料的是:王老师没有批评B生却向全班同学提出以下问题:“Bays and girls!Who isthe bay in blue?And wha is thegirl in purple?Please findand tell us!”于是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笑着回答:“He is B andshe is G.”听见同学们在嘲笑自己,小B和小G终于红着脸将心又回到了课堂。
(三)利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可以结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人物和时髦话题使学生产生共鸣而投入身心去怒力学习。例如:在学习新句型“This is——”后如果老师按部就班地用课本上提供的人物进行操练,学生肯定会因为兴趣不足而参与不积极;如果教师能运用多媒体幻灯片将精心选出的周杰伦,李宇春,小沈阳,喜洋洋,灰太狼等偶像的照片打在屏幕上,然后指着图片操练:
Teacher:Who’s this?
Students:This is XI Yangyang
Teacher:Who’s this?
Students:She’s Li Vuchun
学生参与率极高,个个踊跃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异常火。
(四)利用课堂提问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到了八,九年级,每个班中肯定都有一部分平时英语学习很用功但考试成绩却不太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不被关注,大多信心不足。老师应该对这些学生多一点关心,尤其在英语课堂上让他们多回答一些他们有把握的问题,使他们的优点能被大家经常认可,从而再塑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敞开心扉,扬长避短,最终成为英语姣姣者。
(五)利用课堂提问进行“画龙点睛”。当我们要学习某种规律时,最好使用以下方法:教师先给出一些学生都熟悉的语言材料,然后提出几个针对性问题引导大家通过观察,分析去发现其中的共同点,最后由一名或多名学生在老师的启发,提示下进行陈述,老师只做必要的补充和归纳。例如:首先教师可以先给出下列词形变换的题目让同学门先观察:(1)dance
(跳舞者)(2)sing——(歌手)(3)teach——(教师)(4)write__(作家)(5)swim——(游泳者)(6)nm——(跑步的人)同提出下列引导性问题帮助思考:(1)以上所给的六个单词都是什么词性?(2)变化得到的这六个词又是什么词性?通过观察思考,学生给出了下列正确答案:(1)daneer(2)singer(3)teacher(4)writer(5)swimmer
(6)runner最后给出下列问题:(3)以上动词变名词的方法是什么?共有几条细则?根据观察以上例子,学生很快找出了规律。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它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讨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刘倩,开明出版社。
老师的讲课技巧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