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与维护范文
科学管理与维护范文第1篇
1 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原则
民航总局颁发的《规程》是维护与管理的依据,是一切空管技术人员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法规。现代的气象设备都是大系统,必须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指导维护和维修工作。
设备维护指的是为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而进行的看管、检查、保养、清洁、更换易损零件等工作,目是减少和避免设备不正常磨损、老化和腐蚀而造成的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设备潜力,提前或及时发现故障设备,做好防范措施缩短设备运行中断时间,减少偶然因素的不良影响。
设备维护往往会跟设备维修的概念混淆,设备维护和设备维修都是设备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维修是指恢复系统中技术手段的规定状态及确定和评估其实际状态的措施。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而维护不论是设备运行中,还是设备在空闲状态或故障状态均可以进行。在设备管理上,人们往往重视设备维修,忽视设备维护。这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概念被忽略,习惯上把设备维护包含在设备维修中,称之为事前维修、预防维修等等,造成许多人只听过“维修”没听过到“维护”的名称。二是技术被矮化,在早些时候设备维护工作技术含量较低,像机器表面清洁一类的维护工作一般由操作者便可完成,不需专门的维护人员。三是成效被忽视,与之相比,维修工作解决的是当前的问题,效果能直观地呈现,成绩能及时得到认可而维护工作是维持设备的持续状态,若没有同类工作对象的对比和长期的跟踪,则工作成效难以评估。
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是先天确定的,在使用维护中只能保持设备的可靠性,这些大系统是由多种元器件组成的,其中有些元器件的失效率是恒定的与时间无关。而有些器件是随着运行有损耗,其失效率随着时间而增大。对前一种器件就不必定期更换,而对后一种必须定期更换。系统的可靠性是在正常的环境下才能实现的。所以,要求环境恒温、恒压、清洁、无腐蚀物质,同时供电系统应是稳压、恒流无冲击的条件,只有保证有合格的环境才能保持一定的可靠性。一切野蛮、不规范的操作使用都应禁止。
首先对设备进行视情检查,通过测试各灵敏点、故障点的参数,配合电路图、原理图,判断潜在故障。视情检查的好处是排除潜在故障的费用比排除已发生故障的费用少,防止良好器件过早的更换,因此视情维修既可以保持系统的可靠度,经济上又合算。当找不到合适又有效的视情工作,可以采用定期维修,其中包括定期维护保养如清理设备的灰尘、污秽,定期维修的另一种形式是定期拆修,拆修的条件是器件有明显的耗损特性,有明确可鉴别的工龄,当大部分器件已到工龄,拆修后能使系统稳定工作,如键盘、鼠标、网线和易耗损器件等,否则产生功能故障有使用性后果。当系统有危险性故障或其可免强使用但经济上不合算就一定要报废。当然有特殊需要时,如保证专机任务,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以保证万无一失。
一个完善的维修系统,应是以预防维修为主,故障类型中只有耗损性故障与时间有关,偶然性故障和早期故障都与时间无关是随机的,是不可避免的。系统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虽然是固有的天生的,但其使用可靠性和维修性与人的素质密切有关,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可营造合格的使用环境,正确地使用设备、提高维修率、缩短维修时间以保持或恢复其可靠性。设备的维修要讲经济效果,严格控制全寿命费用。完善的维修系统必须把维修技术、维修管理和维修的信息反馈组成一个闭合的系统以便得到最佳效果。
2 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2.1 系统原则
所谓系统原则就是一切从整体出发,对管理要进行系统分析,对系统的目标要素、结构、功能、联系、历史等方面作系统全面分析,从全局出发运用系统理论的方法做好管理,并抓住全系统的本质和关键,利用管理者职能,使系统的功能最佳。
2.2 整分合原则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整体是大前提,分工是关键,综合不可缺,也就是合而有分,分而后合。建立以目标为中心的整体概念,这是分工的前提和依据,分工必须建立责任制,没有责任制,管理必然混乱,要想使分工产生强大合力,在于出色的协调和组织,这就是综合,是领导者的职责。
2.3 反馈原则
反馈原则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反馈控制要有一套灵敏的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传递、处理和加工。这样就可对执行前一项决策引起的可观变化作出灵敏正确的反应,作出新的决策。当前许多地方反馈还不健全,主要是人为的因素,如报喜不报忧等现象,使反馈系统得不到即时、准确的信息。
2.4 有效原则
有效原则也叫经济原则。管理要讲效率,就是以尽量小的投入,获得尽可能满意的维修效果,就是少花钱多办事。现代管理的原则还有很多,如动力原则、竞争原则、弹性原则等。这些原则是通用的管理原则,如能结合维修工作实际加以应用,就能使我们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各项管理原则也不是全能的,管理者要根据自己的实践去创新、发展与完善。这些原则不仅适于维护工作的管理,也可供全分局的各项工作参考。
3 结语
管理人员应根据上述要求建立一支业务精,有组织才能的技术骨干队伍,使其成为分局能完成气象设备维修,保证安全生产,提供优秀服务的基础。总的来说,气象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必须要有以可靠为中心的维修思想,遵循民航总局的《规程》等法规和制度,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历史背景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程序,定期检查、总结,为飞行安全提供优质服务。
摘要:随着我国航空业和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场设备的技术含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各类空管设备的应用为飞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而对于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则成为了确保设备功能能够有效发挥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对空管设备管理与维护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和规定进行了介绍,并对如何做好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空管,设备,管理,维护
参考文献
[1] 陈宁.浅论空管设备运维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2010(8):6129-6130.
科学管理与维护范文第2篇
成都师范学院 四川省 成都市 611103
摘要:通过定量分析法和描述性研究法叙述和分析了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内容、意义和相关制度。从物业设备保养、维修和维护与管理三方面阐释了其基本概念;从前期管理、使用管理、经济管理、安全管理等阐述了其内容;又从接管验收制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报告制度和工具领用保管制度等介绍了相关制度。揭示了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未来发展的方向即向着专业化、智能化、技术化发展。
Abstract: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descriptive study method and analyzes the property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the basic concept of content and related systems from the property and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hree aspects explains the basic concepts; From the early management with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safety management, etc.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ts content; From takeover inspection system on duty system succession system report system and tools recipients custody system introduced the related system reveals the property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s toward intelligent professional technical development 关键词: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 基本概念 意义 相关制度 内容
Keywords: property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basic concept is related content
1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11物业设备保养 物业设备的保养是指物业管理企业主管部门和供电、供水、供气等单位对设备所进行的常规性管理、养护、维修等工作。通常采用三级保养制,及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 111日常维护保养日常维护保养是指设备操作人员所进行的经常性的保养工作,主要包括定期检查、清洁和润滑,发现小故障及时排除,做好必要记录。 112一级保养
一级保养是由设备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按计划进行保养维修工作,主要包括对设备进行局部解体,进行清洁、调整,按照设备磨损规律进行定期保养。113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是指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洗,部分解体检查和局部维修、更换或修复磨损使设备能达到完好状态的保养。 12物业设备维修
物业设备维修是通过修复或更换零件、排除故障、恢复设备原有功能所进行的技术活动。物业设备维修根据设备破损程度可分为: 121零星维修工程
零星维修工程是指设备进行日常的保养、检修及为排除运作故障而进行的局部修理。 122中修工程
中修工程是指对设备进行正常的和定期的全面检修、对设备部分解体修理和更换少量磨损零部件,保证能恢复和达到应有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使设备正常运转。更换率为10%~30%左右。
123大修工程
大修工程是指对物业设备定期进行全面检修,对设备要进行全部解体,更换主要部件或修理不合格零部件,使设备基本恢复原有性能。更换率一般超过30%。 124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是指设备使用一定年限后,技术性能落后,效率低、耗能大或污染日益严重,需要更新设备,提高和改善技术性能。 13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
简单地来说,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是指对物业中的设备进行管理、运行、维修和保养工作,使之处于完好状态,保证使用。现代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是以系统的思想、发展的眼光,考虑整体运行质量、效率、技能成本和能耗,利用专业的知识,遵照规范的程序、严格的标准,使用高超的技能,对各种物业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维修进行有效的管理。
2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内容
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主要包括前期管理、使用管理、维修养护管理、经济管理 安全管理、增建、更新和改造管理、技术档案管理等。 21前期管理
物业管理企业对物业项目建设的前期介入是物业管理市场化成熟和发展的结果,该项工作可避免接管后物业设备使用管理中可能产生的不足或缺陷,并促使其解决在物业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节约物业投入使用后的管理开支,提高物业管理的质量,使业主及使用人满意。前期管理包括设备的规划、选型、采购、订货、安装、调试、使用出气管理及信息反馈等。22使用管理
使用管理制度主要有设备使用说明、设备运行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设备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设备运行时出现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等。物业设备根据使用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日常使用设备,如给排水、供电、设备及电梯等;季节性使用设备,如供暖供冷设备;紧急情况下使用设备,如消防、自动报警设备。各类设备都要制定相应的设备运行使用制度。23维修养护管理
维修养护内容主要包括设备定期检查、日常保养、维修制度、维修制度、维修质量标准以及维修人员值班制度等。 24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即设备购置时一次性投资的经济性,运用使用时的经济性,以及维护、检修和更新改造的经济性。其最终目的是从设备经济寿命的变化过程中,寻求以最少投资而得到最大经济效益的方法。设备经济管理的内容包括初始投资费用管理、维修养护费用和改造费用管理等。
25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在物业设备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国家对安全性能眼球高的设备实行合格证制度,要求维修人员参加学习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同时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使用安全。 26技术档案资料管理
这是设备的基础管理,它包括设备的登记卡、技术档案、工作档案、维修档案等。
3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意义
31有利于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质量
设备维护与管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业主及物业使用人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工作是否认可,甚至决定物业管理企业在物业管理内容的服务质量上思考,因此必然促进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服务质量的提高。
32有利于提高物业销售的价格及租金
完美的服务加上完善的设备,才能使物业以较高的租金和售价出租、出售,给开发商和业主带来较好的回报。因此,提高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的质量会促进物业销售的价格和租金的上涨。
33有利于保证业主及使用人的生活安全
物业管理企业应尽职尽责管理好物业,使业主及其使用人获得安全感。物业的安全设备,如保安监控系统、消防设备及通讯设备等正常运行都应有可靠保证。这是保证业主及使用人生活安全的重要前提。
34有利于提高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利润
物业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及能源消耗费用是物业管理财务收支中重要的开支项目。物业设备运行与维护费用、能源消耗费用的有效节约,能使物业管理成本降低,及利润的相对增加。同时,设备维修得及时与否,也直接影响着物业的租售率,对提高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利润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35有利于提高物业管理企业的声誉及社会形象
物业管理企业对设备管理不当,而使物业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会给业主及使用人在生活或工作上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声誉及社会形象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4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的相关制度
41接管验收制度
设备验收工作是设备安装或检修停用后转入使用的一个重要过程。搞好设备验收工作,对以后的管理和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设备接管验收不仅包括对新建房屋附属设备的验收,而且还包括对维修后房屋设备的验收,以及委托加工或购置的更新设备开箱验收。 42预防性计划维修保养制度
计划维修保养制度是指为防止意外损坏而按照预定计划进行一系列预防性设备点检、养护、修理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43值班制度
建立值班制度并严格执行,可以发现事故隐患并排除故障,从而保证设备安全、正常的操作运行。 44交接班制度
搞好交接班工作,可以保证值班制度的实施。交接班双方人员必须提前十分钟做好交接班准备工作,正点进行工作。交接班的准备工作包括查看运行记录,介绍运行状况和方式以及设备检修、变更等情况。 45报告制度
建立报告制度可以让物业公司经理、技术负责人和班组长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及设备维修管理情况,及时发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46工具领用保管制度
个人领用工具品种根据工种发放;班组领用的公共工具品种;工具发生丢失、损毁;工具因使用时间而发生磨损或毁坏。
结论
通过以上的介绍和分析,更深一步了解了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及其重要性和发展的趋势。近几年,我国的物业设备产业发展比较迅速,国外先进的设备不断进人国内市场,随着新材料的大量应用,新设备不断涌现,传统物业设备正朝着体积小、重量轻、能耗少、效率高、噪声低、造型新、功能多、智能化、系统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对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也向着全员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物业设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物业设备的功能发展呈现集成优化的态势。物业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逐步提高,并且向着集团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建立各种形式的物业设备技术中心、保养中心、维修中心、备件中心及管理中心等服行业,可以使它们根据物业设备的发展状况和技术特点提供专业的服务。
参考文献:【1】丁云飞:《物业管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科学管理与维护范文第3篇
由于电气设备质量千差万别, 设备使用分门别类, 因此对于电气设备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专业化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 电气维护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专业的电气知识, 还要对企业内部的电气设备情况有足够的了解。
1.1 设备的出厂情况不一样
由于设备出自不同厂家, 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的技术状况不一样;同样是国产设备, 不同厂商因技术与管理水平不一样, 使其产品质量也不一样;即使是同一厂商, 因技术、管理上的差异, 其产品质量不同;不同时期、不同批次的产品, 其质量也会不一样。因此设备投运的初始状态是千差万别的。
1.2 设备使用环境不一样
不同的环境对设备运行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种环境主要有两种:一是设备日所处的外部自然环境不一样, 尤其是供电设备, 大部分暴露在室外自然环境中, 因温度、湿度、污染、紫外线、日照等有较大差异, 对设备的影响有较大不同;二是设备在电力系统的位置不同, 所承受系统运行电压、短路电流和热稳定时间不尽相同, 尤其是故障时系统短路容量差异较大。
1.3 设备管理人员
好多电气运行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业务素质不高, 操作、管理水平一般, 不能及时发现电气设备的初期故障, 使得本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复杂化。
2 电气设备的维护检查
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日常的维护检查, 如果能在设备故障的“萌芽状态”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不但能缩短维修时间还能减少经济损失, 对于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2.1 电气设备的常规检查
(1) 日常巡检。设备巡检是按设备的部位、内容进行的粗略巡视, 为了“观察”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不定量的运行管理, 对分散布置的设备比较合适。设备巡检员是专职人员, 主要负责某个生产工艺段的设备巡检, 在巡检过程中对照标准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 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 为点检人员提供要检查设备故障点、部位、项目和内容, 使点检人员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设备点检。
(2) 定期点检。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 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 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 (点) 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 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的发现, 早期预防, 早期处理, 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设备定期点检主要是指设备维修人员, 主要负责设备故障的修复, 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根据设备巡检人员提供的信息, 对有故障的设备进行详细地检查和修复。
2.2 电气设备维护的具体方法
电气设备维护方法与电气设备的种类、技术要求、工作条件与实用工具等密切相关, 一般有以下六种。
看:观察电气设备组成部分的外形变态。如:熔断器是否烧断、紧固件是否松动、绝缘器是否碳化发黑;观察监测仪表所指示的数值或指示装置所呈现的状态。
听:倾听电气设备运行时声音的变化来判断工况。如, 异步电动机单项启动不了, 同时发出“嗡嗡”声;电动机轴承损坏时, 发出“沙沙”声等。
闻:嗅闻电气设备运行时散发出来的气味。如电气设备因短路、过载等故障导致温升超限时, 可出现刺鼻的焦糊味。
摸:通过触摸电气设备外壳温度来粗略判断低级绝缘设备或一般设备的运行工况是否正常。
测:通过常用测量仪器测试电气设备的各种运行参数和绝缘电阻值。
做:根据电气设备维护保养周期的要求进行经常性的清洁保养和检查、维护。
3 电气设备维修
3.1 询问之后再拆卸, 清洁之后再维修
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 不应急于拆卸, 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 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 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及导电尘块引起的, 一经清洁故障往往会排除。
3.2 由外及里, 由机械到电气
应先检查设备外部有无明显裂痕、缺损, 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 然后再对机内进行检查。拆前应排除周边的故障因素, 确定为机内故障后才能拆卸。先不要急于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 在确认外围设备电路正常时, 再考虑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要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 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
3.3 优先检查电源, 由静到动
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个故障设备中占的比例很高, 所以先检修电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在设备未通电时, 判断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好坏, 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 听其声、测参数、判断故障, 最后进行维修。
4 电气设备的管理
首先, 对电气设备的管理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因此机修车间要加强对配电室及电气修理组的日常工作管理, 使工作人员保持高度负责的工作状态, 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其次, 由于电气设备的管理专业性很强, 企业管理人员应在专业技能上加强对工作的指导, 特别是对关键、重要设备的操作和检修, 更要经常深入到现场进行工作督导, 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再次, 凡新建、技改安装的电气设备, 必须经交接试验合格, 方可交付车间 (部门) 投入运行;最后, 要做好对设备操作维护人员和专业点检人员的培训工作, 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素质。
总之, 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在整个企业的运行中发挥着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工业不断朝着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这使得设备维修管理的水平必须跟上飞速发展的设备状态。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担负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使命, 生产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将完全借助于生产设备来实现。因此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显得重要企业的管理重心也将越来越向设备管理转移, 这就要求电气设备维护管理人员必须打破传统管理挂念, 努力学习, 提高业务素质, 做好本职工作。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内工业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企业内部电力系统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本文通过对目前工业企业电气设备管理现状的分析, 探讨在工业企业电气设备开展维护检查和维修策略, 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设备维护的保证, 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电气设备,维护,检查
参考文献
[1] 王跃民.现代化轧钢厂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J].马钢职工大学学报, 2003, 2.
[2] 张方庆.工厂常用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J].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2 (1) .
科学管理与维护范文第4篇
摘要:多媒体教室是学院实现多媒体教学的平台,在教学、示范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运行与管理是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进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平台。对多媒体教室管理维护者而言,在管理和维护任务日益加重的情况下,探索、寻求提高多媒体教室使用效率,尤显重要。
关键词:多媒体设备 管理 维护
多媒体教室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地应用于学院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以及高效的教学效率、效果深受广大师生的喜欢。高效的多媒体管理是学院教学顺利开展和完成的重要保障。 学院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积极性很高,多媒体教室经常满负荷运行。怎样使用好、管理好和维护好多媒体教室,使多媒体教室更好地为教学和示范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院现有多间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教室,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和人员负责管理。教室类型的多样化和归口管理部门及人员的分散化导致多媒体教室管理和维护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了正常的多媒体教学秩序。随着反映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多媒体教室管理模式值得我们进行一些深入细致的探讨。
一、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维持多媒体教室高效运转
(一)利用网络远程控制软件管理高校多媒体设备,实现自动化的管理。 许多高校对多媒体的管理沿用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即由学校教室管理员负责,通常情况是管理人员拿着钥匙在教室间奔波忙碌,帮助上课老师准备上课环境、解决老师使用中的问题、下课后关闭多媒体课室、维护多媒体课室的设备,工作量大,效率低。然而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深入发展,多媒体教室的增加和多媒体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的矛盾日趋明显。我们可以借助于网络通过网络远程控制软件,了解和控制教室的使用情况,通过网络远程控制软件可以实现对多媒体教室设备的远程开关机,定期维护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二)制定多媒体设备使用规章制度,开展规范化操作培训。 建立规章制度,严格照章管理。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依据,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是做好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针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多媒体教室管理规定》、《多媒体设备使用流程规则》、《多媒体设备日常使用记录表》等;要建立和完善多媒体教学
设备使用、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使多媒体设备的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确保各项设备正常运行。
(三)加强学院多媒体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学院多媒体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知识日新月异,设备更新换代,学院多媒体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跟上时代,不仅仅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增强管理意识、管理能力。学院要适当地提高高校多媒体管理人员的待遇,实行问责制,提高高校多媒体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四)加强任课教师管理 在学院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过程中,设
备故障很多都是由于老师的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教师是使用多媒体教室的主体,所以规范化的操作离
不开教师的配合。任课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室上课之前,必须参加管理部门组织的操作培训。通过培训,教师才能够了解多媒体教室管理的规章制度,能够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规范操作多媒体设备,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且能够排除一些简单故障。在培训使用技能的同时,还进行爱护学院财产的教育,教师在上课时还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多媒体教室的管理规定,共同维护好设备和环境,以保证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为了提高多媒体授课的效果,老师还必须加强课件制作的水平,以保证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五)加强学生管理 管理部门和任课教师必须教育学生爱护多媒
体设备,一般来说不允许学生的社团活动使用多媒为教师资料存放。其中C、D两个区必须用还原卡体教室。如果一定要使用,必须向管理部门提出申或还原软件保护起来。另外系统使用360安全卫士请,让学生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多媒体教室。可以有效阻止教师U盘上病毒的传播,也可以避免另外教室的清洁卫生也需要学生配合,各类早点小某些可以突破还原系统的病毒进入操作系统。一般食品要禁止带入教室,以免将老鼠引到教室里,进来说经过以上措施处理的计算机就可以较长时间而破坏设备。 稳定运行了。②安装稳定性较高的正版软件;③安
二、精心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保障教学正常运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到最新版本,定期行。 对系统病毒查杀,确保系统不被病毒感染;④安装
必须认真做好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和故障排除硬盘保护还原卡或还原软件,以便系统在出现故障等维护管理工作,保障正常设备的运行。在平时的时能快速还原,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⑤做好系统管理维护过程中,我们发现设备故障大部分是投影的备份,在硬盘保护卡开放的情况下,利用GHOST仪、计算机和音响等故障,为此我们要加大对投影等软件对系统进行备份或恢复,既方便、快捷,又仪、计算机和音响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非常有效。
(一)投影仪的维护
(四)音响设备的维护
投影仪是多媒体教室里最昂贵的设备,为了保我们要定期检查无线麦开关是否正常,电池供证正常的运行,除按程序正确操作外,最主要的是电是否充足,频率是否稳定对应等,发现问题及时防尘和通风散热。①避免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开关投解决。对于功放器,我们根据使用需要并通过实际影仪,由于散热时间未到,直接影响灯泡的使用寿场合把功放器调整到最理想状态,尽量避免使用时命;②定期做好投影仪过滤网的清洁工作,保证进产生反馈杂音,做到能保证教师讲课或使用课件时风口的畅通;③对于已经到了使用寿命、亮度明显有较好的音质,给师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听音气变暗的灯泡要及时更换;④确保投影仪的安全用氛,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 电,不得随意断电,要保证关闭投影后灯泡有足够
三、加强设备防盗措施
的散热时间。⑤对于投影仪来说,主要需要维护的最后要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多媒体设备安全,部件有灯泡、滤网、液晶板三个部件。为了保证投以免造成学院财产的意外损失。使用钢制讲台防影仪的正常工作,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必须定期盗,主要设备都能锁在控制台内,投影仪也应装配对投影仪的滤网进行清洗。一般清洗的间隔不要超防盗链或加装防盗箱,并安装防盗报警器及监控系过两个月。而当投影仪出现偏色和亮度降低时,就统,把整个多媒体教室的监控系统与学院的监控系要进行液晶板和光路的深度清洁了。对于灯泡的使统相结合,确保教学设备的安全。
用时间可以通过投影仪遥控器中的功能菜单中的
四、结束语
自动统计功能随时进行监控。一般使用时间超过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维护是一项重要、复杂而2000小时的就可以考虑更换。 艰巨的任务。为了提高学院多媒体设备的管理效
(二)投影幕布的维护 率,保障正常教学设备运行,我们要在管理实践中屏幕的平整与洁白程度关系着多媒体教室投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提高管理维护人员自身的业务影效果,应避免老师、学生在上面书画。维护好屏素质。对多媒体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保养维护,严幕电机,避免电机转动故障造成幕布不平整。 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保障多媒体教室顺利、高效
(三)多媒体计算机的维护 地运行,充分发挥其效益。
多媒体计算机的维护:①对于计算机来说,首
先要做到规范分区,一般可分为三个分区,C区为
操作系统、应用软件,D区为重要资料备份,E区
参考文献:
[1]谢晖辉.浅谈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与维护[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
[2]李险峰.高等学院多媒体教室建设浅议[J].科技信息.2008
何冰13688186741/028-82615278
多媒体投影机的清洗保养
多媒体投影机是一种集精密光学、电子、机械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随着教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在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投影机、电脑、展示台、视音频等多种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中投影机最为贵重。
液晶投影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清尘保养。投影机光学系统目前多便使用多晶硅LCD(液晶板)或数码微镜装置DMD(也叫DLP投影机),LCD液晶板一般只有1.3英寸,有的甚至只有0.7英寸,而分辨率己达1024*768,也就是说每个像素只有0.02mm,灰尘颗粒足够把它阻挡,为了投影机液晶板充分散热,机内都有专门的风扇以每分钟几十升的空气的流量对其进行送风冷却。高速气流经过滤尘网后还可能夹带微小尘粒。它们相互摩擦产生静电而吸附于散热系统中,这将对投影画面造成不良影响,液晶板得不到充分的散热,因此在投影机使用环境中防尘非常重要。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进风口及滤尘网被堵,气流不畅时投影机内温度就会迅速升高,这样就有可能烧毁昂贵的液晶板。光学系统中的微镜片以及主板上的部件,如长期不清尘,将会造成投影机内部散热性差、亮度下减、色彩偏色,尤其对液晶板和灯泡使用寿命减短。
清洁投影机主要清洁光学系统中的透镜、反射镜、半透镜、偏正片、液晶板、会聚棱镜和通风系统等。在清洁后需要复位安装与汇聚调试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
随着教学的需要,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程增多,为保证多媒体设备正确的使用,教学的正常进行,本公司建议应对设备进行专人管理维护,定期清理各个防尘网,定期请专业工程师清洁投影机光学系统、散热系统等;尽量减少投影机故障率,延长投影机使用寿命,使每台投影机节约大量维修费及配件费用。
多媒体投影机的保养效果
科学管理与维护范文第5篇
【摘要】在探讨通信网运行管理和维护策略的基础上,文章首先提出了通信网运行的影响因素,其次提出了通信网运营过程中从存在的三个问题,最后提出了通信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四个策略,以促进通信网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通信网;网络运行;网络维护;网络安全
科技时代的飞速发展,在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通讯网络技术应用在相应水平上推动了通信网络技术应用的形成,为人们的生活还有工作提供了相应的便捷,进而为完成信息多样化进步确立了基础。在现如今通信网络技术应用高速进步的背后,难免会有一些影响通信网络技术应用进步的要素,对通信网络技术应用形成不利影响或不良损害,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进步。因此,要想推动通信网的安全稳定进步,克服通信网技术应用进步中的不利条件,需要对于其面临的挑战和存在问题做好深入分析,并指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以稳定通信网的发展。
1. 通信网运营管理方法
强化通信网的运行管理,可以有效解决通信网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通信网的运行效率和水平。
1.1 优化网络交換系统
为了更好地确保通信网的高效化平稳运转,应主动优化网络交换程序,对其加强科学调度。一方面,高效化分配路由的负荷量,完成负载的高效化传送,使某一路由发生故障时,可以转移负载,确保通信网平稳运转。此外一方面,加强备份管理工作。通信网运转时,不仅要与主次网络相匹配,又要高效化备份路由,还需要创建备份数据库系统。
1.2 加强云计算网络安全管理
云环境下,通信网络的整体传输、存储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升,相应的风险也随之增大。要加强通信网的安全管理,就必须对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识别和判断,有效地识别黑客的攻击行为,提前做好防范管理。与此同时,也要做好云计算的内容控制,动态监控云计算的内容。许多网络攻击行为可以捕获云计算内容,然后再被篡改或窃取。所以,加强监督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实现精确的身份认证
目前,通信网技术飞速发展,通信网的用户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为了加强通信网的保护和管理,科学地保护用户的实际利益,应当在使用通过网络时,对其身份进行有效识别,引导其积极地进行身份认证,采用网络认证机制和密钥等方法,有效地保护了用户的网络账户安全。
2. 通信网运营影响因素
2.1 丢失数据信息
由于数据信息的丢失,不仅会对通信网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而且也会对通信网运行的系统性带来不利的危害,进而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发展。在这一阶段,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数据信息的损失,从而降低了对通信网运行的系统性影响。比如,人们在增强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时候,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系数,在杀毒计算机的时候,依靠电脑杀毒软件高效防御网络病毒,降低数据信息的损失。
2.2 非法访问的因素
使用通讯网络技术,人们在所难免地会碰到部分网页让用户登陆的页面,可是,当用户将准确的信息填好后,网页仍会提醒用户密码错误,当用户决定再次注册或找回账号密码操作时,网页仍会提醒用户必须对此邮件完成激活,用户跟随提醒多次完成激活,但最后仍无法登录,此网页仍会提醒用户重新登录密码,但最后仍无法登录,表明该网页很有可能为非法访问或非法账户操作。
2.3 传播谣言
通信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方便,但在这一过程中,谣言的传播速度随之提高,从而加速了虚假信息的传播。因为谣言是不可信的,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且传播速度比较快,进而对社会秩序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尽管国家对流言的传播进行了相应的限制和控制,但仍存在这方面的信息,对网络文明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
3. 通信网运行中的问题和不足
3.1 需要提高数据保密性
当前,通信网技术在运行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数据保密。所以,在通信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前后数据在交换或接收的过程中,都难以实现合理连续的情况,从而对通信网络运行环节的完整性产生相应的影响到。常见的方式方法是公钥加密算法,以高效地提升数据安全性。通信网运行的过程中,数据是最主要的载体,假如数据在传输数据和共享等的过程中发生安全性问题,将严重影响到通信网络的运行效果,从而造成数据安全性差等难题。一方面,在通信网络运行的过程中,数据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发生不连续的情况,最严重的影响到便是通信网络运行环节缺少相应的完整性。
3.2 传播病毒
病毒是影响到通信网正常运转的关键要素的一种,也是影响到通信网安全运转的关键要素。现如今通信技术迅速发展,通信网的存储容量越来越大,通信网的传输速率变得越来越快,这在提升通信网运转水平的同时,也给通信网的安全运转产生了挑战。依托于通信网的高效传输水平,网络病毒也可以完成高效传输和肆意散播。在通信网络中一旦发生恶意的病毒,便会直接影响到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转。恶意的病毒的存在会造成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的中断,影响到数据传输的效率和速率,此外也会造成重要数据的丢失。还有一些网络病毒攻击了通信网络,在拖慢传输速率的此外,通常会产生很多的垃圾邮件。此外,一些恶意的病毒在通信网络中肆意散播、散播不符实际的内容,乃至大肆散播不良内容,这对网络环境和网络文明也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到。通常情况下,影响通信网络正常运转的要素,便是病毒。病毒在通信网内的散播,不但能让通信网络中的数据信息被盗用,还能制造很多的垃圾邮件,让用户的网络账号和社交账户被盗用,给用户产生财产损失或别的损坏。
3.3 部分通信网运营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部分通信网运营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往往会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义之财。近年来,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存储着越来越多用户的重要信息,针对用户信息的保存岗位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员工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不法手段,伪造或者获取客户信息,从而对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4. 通信网的运营管理和维护策略
4.1 完善通信网络交换系统
通信网络交换系统要不断地得到完善,才可以确保通信网络更有效的运作,进而确保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首先,可以对通信网交换系统中的信令负荷做好合理地分配,使其可以合理地分配到每一个交换系统的路由上,在通信网络中,某一路由产生故障,另外不影响到整个通信网络的交换系统,则可将该路由上的信令负荷完成传送数据,以确保整个通信网络可以正常运作。除此之外,在通信网交换系统中,还必须注意合理选取备份路由和主用路由,当主用路由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可以用备用路由对通信网的信令负荷承担,进而确保通信网络系统的运作安全性。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必须对通信网络数据库不断做好合理的优化,针对这当中存有的漏洞和不足的问题做好及时合理的解决,以确保交换系统能接收完整的数据信息。最后,还必须合理设置通信网中继线,借助主控选取法,选取合适的中继线配置方法,进而确保通信网的安全性。
4.2 保护技术的合理应用
现阶段,通信网络在运转环节中,难以避免地会备受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通信网络运转发生故障。因此,要合理地提升通信网的安全性能,必须在通信网发生故障的情形下,及时性使用数据挖掘新技术,对数据信息做好整理和研究,将这其中可用的资源做好选取,随后选取通信网络中较好的线路,进而合理地规避故障线路。另外,还必须为通信系统配置备用系统,在主系统发生故障问题时,可适度开启备用系统,以确保通信网络的运转能及时性恢复,另外采用适度的保护新技术,对通信网络系统中的业务层和链路层做好保护。
4.3 节点的平衡性
通信网运转阶段中,难以避免地会产生路由等设备太过集中化的难题,进而直接影响通信网中的节点平衡,使通信网中的某些节点承受太多的信令负荷,这不益于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转,进而导致通信网络的线路阻塞,给通信网络的安全带来不利的直接影响。另外,当通信网络中的某些节点承受较少的信令负荷时,将在相应水平上减少通信网络资源的使用率,进而导致资源浪费。为了更好地处理这一难题,必须改进通信网络的节点均衡性,使通信网络中的路由和节点的质量水平都能获得合理提升,另外提升网络路由等别的设备的高密性,合理地预防通信网络产生中断或遭受干扰的情况。
5. 结束语
总之,通信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影响通信网的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以保证通信网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梁蕾.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7(12):236.
[2]李春,冯燕.新时期通信网络系统安全防护路径探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07):19+35.
[3]宋燁,孙誉.通信网络运行及维护策略分析——以光纤通讯网络为例[J].科技与创新,2017(03):34+36.
[4]沈磊.浅谈通信网络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策略的研究与分析[J].信息通信,2016(09):125-126.
科学管理与维护范文第6篇
一、计算机房管理和维护的原因
(一) 人员的不确定性
既然实在学校的计算机房, 使用者最多的当然就是学生了,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还在学习当中, 所以很容易有一些不当的操作, 造成电脑的损坏或者死机, 所以需要对学生进行管理, 同时也要定期的进行机器的维护。
(二) 设备的脆弱性和珍贵性
电脑不像体育器材室的篮球一样, 篮球只要不是故意的破坏, 平常的练习和对抗都很难造成篮球的损坏, 但是电脑都不一样了, 一般的磕磕碰碰都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所以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
二、管理和维护
上面既然说了计算机房管理的必要性, 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来谈谈如何进行管理和维护, 我们先说说管理, 一共有以下几条意见。
(一) 建立科学严谨的机房管理制度
计算机房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于人为的破坏行为。制度的制定必须民主和科学, 既要符合科学发展规律, 又要征询广大师生的意见, 机房管理制度是维护机房正常使用的基础, 制度是否健全决定着机房维护的质量。因此, 要制定、完善机房各项相关规章制度并严格监督执行, 同时还要做好使用记录, 备份好日志文件以便于查看, 这是日常必须坚持的工作, 也是机房管理最重要的一条。
(二) 保护软件系统和数据
现在的学校机房都配置了数量较多的计算机, 数量不仅多, 型号也可能各种各样, 而且机房的使用频率很高。关于怎样维护好计算机, 特别是计算机的系统软件, 对广大计算机教师来说是一个很重要且非常现实的问题。
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经常存在着错误操作, 一不小心就可能删掉某个程序, 如果没有一定措施的话, 计算机的软件环境、桌面等往往会被改得面目全非, 甚至有的学生会进行一些”危险”操作, 从而影响广大学生的正常上机。针对这些情况, 可以从二个方面着手防范。
一方面是硬盘保护卡, 顾名思义, 硬盘保护卡就是用来保护硬盘的, 他可以有效的防范病毒以及人为的错误操作对系统的危害,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机房维护的工作量, 同时也提高了计算机教学的效率。使用时只要设置好要保护的硬盘分区即可, 然后对它们进行不同的操作, 不管对系统进行何种操作, 只要重新启动电脑, 系统就可以恢复到初始状态, 例如网吧里采用的就是这种系统。
另一方面是使用软件还原系统, 有许多特定的管理软件可以提高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 如特定的系统软件工具可以定制系统界面, 来设置学生们可使用和不可使用的电脑资源, 限制同学使用一些与电脑软件安全有关的系统, 来保证电脑的安全。
(三) 系统的备份与恢复
机房的管理和维护采用的是防护与恢复相结合的方法, 也就即将要说到的备份与恢复相结合。在学校机房日常的管理和维护中, 为了防止机房系统和应用程序遭到破坏, 维持学生们正常的上机环境, 显得尤为重要。尽管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上机, 但是很多情况下会不如人意, 比如碰上比较调皮的学生, 以及一些电脑盲, 在机房的实际使用过程中, 仍然有各种原因导致系统和应用程序瘫痪的现象发生。
首先说的是备份系统, 当然我们离不开ghost软件, Ghost软件是一款很好用的数据备份与恢复软件。用Ghost软件把整个系统备份到系统盘外的其他分区。操作顺序是:在执行Ghost软件后, 依次执行local->Partition->ToImage, 然后选择需要备份的系统分区, 接着选择保存的路径, 最好是平时不用的逻辑盘, 最后按照提示做一些选择后只需等待备份指示条完成就可以了。其中还有隐藏文件的功能为了防止学生删除备份的镜像文件, 可以把镜像文件隐藏起来。
然后是恢复系统, 如果系统受损, 就可以很方便地利用Ghost软件将所做的备份还原出来。执行过程依次是local->Partition->FromImage, 选择备份的镜像文件所在的盘符、路径和文件名, 再选择系统欲恢复的分区, 然后一路“OK”就行。而且, Ghost软件在做了系统备份以后, 在使用过程中, 如果机房的某一台计算机系统坏了, 本身的Ghost备份又没用了, 或者换了一个硬盘, 这时就可以利用Ghost软件对两个硬盘进行对拷。
(四) 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
既然是在学校里的机房, 那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学, 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 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学到知识, 更能提高机房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直接在教师机上进行各种教学演示, 并把每一步操作过程都实时同步传送到学生的电脑屏幕上。
另外还能分小组进行课堂学习, 分成小组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团队意识, 可以让一个小组负责一台电脑, 那么这样既可以保护电脑, 也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责任心, 一举两得。
三、总结
总之学校机房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 以及学校的大力支持, 只要掌握了科学的管理办法, 就一定能把学校的机房办好,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摘要:学校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地方, 是祖国人才的摇篮, 在学校里, 通过老师们的传道受业解惑, 可以让学生们学到知识, 并且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中学生, 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都还在培养之中, 所以学校的教育至关重要, 大学生的价值观基本已经成型。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 传统的学科语数外政史地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人才的要求, 所以, 计算机一科应运而生,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是现代人才的必备技能, 也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关键词:计算机,计算机管理,机房管理
参考文献
[1] 朱世根.浅谈中小学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7, 2 (7) :70-71.
[2] 潘超.浅谈中学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科协论坛, 2009 (7) :51.
科学管理与维护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