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系统上机实验
会计信息系统上机实验(精选9篇)
会计信息系统上机实验 第1篇
物流信息管理上机实验报告
---中海2000物流信息系统
班级:XXX班
姓名:XXX
学号:XXX号
物流信息系统上机实验报告
-----中海2000物流信息系统
班级:XX班学号:XX3号姓名:XXX
通过两天的上机实践学习,我了解并熟悉了中海物流信息系统的各个流程及其管理。中海2000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在总结中海物流集团多年从事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基础上,经过多种物流业务模式考验的现代物流企业综合物流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共有基础数据、客户管理、配送管理、仓储管理、调度管理、费用产生、统计调查、客户分析几大功能模块。接下来,我就结合这两天的实践学习,阐述一下我对该信息系统的认识及对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的体会。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本系统的几大功能模块:
一、基础数据
系统的运行要根据使用的具体环境对系统进行具体设置。基础数据部分即是对操作人员及密码,系统权限的设置。
每一个操作员可以灵活的设置自己的密码,保证用户的合法性。对于系统的使用人员给予一定的权限,明确每个操作人员的权限和职责,避免与业务无关的人员对系统进行非法操作,严格控制系统用户的合法性,保证系统的安全。
二、客户管理
该模块主要管理客户的各种相关信息及为其提供相应的查询服务。它包括客户资料、合同管理、工厂资料、运输资料四部分。
客户资料分为两个等级(1)客户本身的资料:客户名称、联系方式、收费状态、报价资料等,由商务部门维护(2)客户下的工厂资料:供应商、购买商、供应购买商,由操作部门维护。
三、配送管理
该模块分为:部件维护、入仓、出仓、查询。
(一)入仓
1、部件维护为客户输入部件信息,并进行管理。
2、入仓资料
(1)入仓资料客户的供应商要求部件入仓,输入入仓件数及具体信息。
(2)入仓配车为客户选择运输方式及线路。
(3)入仓报关为客户确认入仓部件的报关要求。
(4)入仓卸车为客户选择卸车方式并卸车。
(5)入仓验货经验收,确保货物全部符合客户要求。
(6)分配仓位仓管员把部件存放在其包租的仓位中。
(7)报关确认
(8)入仓确认操作员核对所有入仓资料无误后,进行入仓确认。
3、费用处理客户部件入仓时产生处理费用,加班费用及其他费用等。
(二)出仓
1、出仓选货客户选择要购买的部件,操作员提出选货单给仓管员进行选货操作。
2、出仓资料
(1)出仓资料 操作员准备出仓资料,作为仓管员出货检查的依据。
(2)出仓配车 为客户选择运输方式及线路。
(3)出仓报关为客户确认出仓部件的报关要求。
(4)出仓装卸 选择卸货方式
(5)报关确认
(6)出仓确认 核对所有出仓资料,无误后进行出仓确认。
3、费用处理出仓时产生处理费用,加班费用,及其他费用等。
四、仓储管理
分别进行入仓部件查询,出仓部件查询,货物编号查询,货物名称查询,呆滞货物查询,进出库查询,仓位库存查询。
五、调度管理
根据部件情况完成相应的调度配载工作。
六、费用产生
物流计费项目主要包括:仓储保管费,流通加工费,运输配送费。仓储保管费按体积、重量、箱数计收;流通加工费以所耗人力工时及材料为基准计收,而运输配送费则以紧急度,车辆,货品数,装卸次数,运输配送区域,运行管理等为计费依据。计费标准的确定必须考虑市场的接受度和运营成本。
其次,我总结一下该系统的特点如下:
中海物流信息系统属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于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以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为主。主要有可得性,及时性,精确性,灵活性等特点。
再次,是我通过上机实践获得的体会。有以上各个方面的了解,不难发现好的物流信息系统可以降低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服务水平,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用特定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反馈,从而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物流信息系统首先是为物流活动提供了一个作业平台,所有的作业活动成果都要通过该系统来反映,为其他作业和决策提供依据;同时由于该系统是一个定向开放的系统,所以作业的信息会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传递和沟通。物流信息系统也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它具有数据汇总查询功能,以便决策者及时掌握各种物流数据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物流信息系统一般会记录每一订单的订单号,货物名称,下单日期等各种有用的信息,也可以提高信息的跟踪能力。最后,得出结论如下:
当今,物流已被看成对企业主业具有重大影响的功能,被视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而现代物流业很少拥有合理的物流信息系统,并且大多数的信息数据系统都是相互孤立和静态的,一些现代的物流手段如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等的使用还不很广泛,这就直接影响了物流中心与用户各个方面的沟通和协作,阻碍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从而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物流企业的竞争力与服务质量。所以,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是整个物流系统的关键,利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才可以为企业发掘出更大的利润。
会计信息系统上机实验 第2篇
这个学期的一到九周,我们学习了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而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在机房学习如何运用金蝶财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即会计电算化。
在上机过程中,我按照课堂上所讲的,遵循运用金蝶财务软件结合会计知识处理会计业务的流程:建账——用户管理——初始化——日常业务——过账——编制报表——结账。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我遇到了几个问题:
第一,在初始化过程中,我没有注意到“表10-4 原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余额表”,其中涉及到数量单价,那么在上面录入明细科目余额信息,建立相关的二级或者三级会计科目时就要注意选择数量金额式的辅助核算并确定计量单位。结果为了保证在后面填制会计凭证时能顺利正确,我又得回过头查找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信息修改。
第二,在用户管理中,我以管理员的身份为财务部相关的人员授予权限时没有注意授权范围不同所带来的不同结果,没有选择授权给所有人,导致了后面我在固定资产卡片上面用到固定资产变动功能时,我以管理员身份变动固定资产资料后,所变动的信息会计员都看不到。以至于我在填制会计凭证过程中想要修正固定资产信息时始终都没办法改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对方科目。
第三,在初始化录入明细科目余额过程中,我在输入数据时犯了麻痹大意的错误,在输入银行存款科目余额时就不小心输错了数据。导致我在第一次试算就不平衡了。还好我对照了正确的数据后发现,错在某个数的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不对,于是我采取对照有小数点的数据的办法找错,索幸的是在第二行银行存款项处就找出来了错误。
第四,结转本月损益时,在计算机自动生成凭证后,我没有先回头对生成的凭证进行过账就去生成报表,结果是导致生成的报表是不平的总体上来讲,本次我个人的全程实验还是比较成功的。在实验的全程操作过程中总体上比较顺利,没有遇到太多困难。究其原因,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因为系统的初始化阶段各项基本设置和基础资料的录入基本上都是按照实验资料的指导来进行,没有出什么差错。而初始化环节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基础和关键,在此基础之上,各项后续实验操作便得以顺利进行了。
会计信息系统上机实验 第3篇
笔者在实验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操作》(第3版)。该书采用我国目前最优秀的用友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U8作为操作软件,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总账和报表两个模块的功能进行了具体描述和应用性操作。难能可贵的是,该书设计了一家中型国有企业2007年12月份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作为业务内容,并将其贯穿于阐述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应用操作的每一个过程,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的规定对业务进行处理,数据结果完全正确,可以放心使用。
笔者在上机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交电子版作业,主要包括账套、报表两个文件夹,具体内容如下:(1)账套文件夹,即学生输出的总账账套;(2)报表文件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下分别对这两个子系统的上机作业检查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1. 总账子系统
总账账套包括核算单位的所有会计信息,如凭证、账簿、汇总表等,内容丰富,因此给教师检查作业带来一定困难,不清楚检查哪些项目好。其实问题很简单,熟知会计软件的设计原理就会明白,账簿及科目汇总表都是以凭证文件为基础得到的,所以在检查上机作业时根本不用检查凭证,只要检查学生的全月科目汇总表是否正确、发生额及余额表(在实现计算机记账后,用户多用余额表来代替总账)是否正确即可。
但还有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平时上机缺勤,到交作业时就动起了歪脑筋,想拷贝别人的账套或者请别的同学帮助完成,因为他觉得凭证太多了,输入很费事。对于这样的学生,光说教是不行的,笔者的经验是对上交的实验作业提出一个要求,即制单人必须是学生本人的姓名,否则视为作业不合格。教师在检查作业时,除了看全月科目汇总表、发生额及余额表数据是否正确外,还要看其制单人是否为本人。具体检查步骤如下:“凭证”“查询凭证”,出现“凭证查询”窗口,选择好条件后按“确认”,如果“制单人”部分出现该学生姓名则该项目作业正确(如图1所示)。
2. 报表子系统
报表子系统的检查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3项,都要看最终结果是否正确。具体来说:(1)资产负债表,要检查最后一行“资产合计”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的期初、期末数是否相等,并与正确数据一致。(2)利润表,要检查最后一行“净利润”的数据是否与正确数据一致。(3)现金流量表,分别检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数据是否与正确数据一致。
但还有一个问题,有的学生交上来的报表,其数据是正确的,但实际上是拷贝别人的报表,所以教师检查作业时必须辛苦一下,重新引用学生本人的账套,看能否生成正确的报表数据。具体操作如下:在打开学生交上来的报表文件后,点击“数据”“账套初始”,在“账套及时间初始窗口”中输入该学生的总账账套号及会计年度(如图2所示,该学生的总账账套号及会计年度在上述总账子系统检查时已知)。之后进行“数据”“表页重算”操作,即可生成所需报表。
另外,以上作业检查应注意的问题并非仅针对教师,也可以在上机操作之前就明示给学生,使其不存一丝侥幸心理,老老实实做好上机作业,从而取得预期的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日胜.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操作[M].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张瑞君,蒋砚章.会计信息系统[M].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5-96.
会计信息系统上机实验 第4篇
会计信息系统上机实验 第5篇
XX学院
实验报告
学期:20XX-20XX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管理信息系统》 授课教师:XXX 年级专业:20XX级XX专业 学生学号:XXXX 学生姓名: XXX
第三次实验
一、实验目的
①熟悉Excel的工作环境;
②了解Excel软件的自动筛选、条件格式和数据透视图、方案管理器等工具方法。
二、实验环境 ①计算机; ②Excel 2010;
三、实验步骤
1、自动筛选
自动筛选能通过筛选一个列表,只把特定的信息显示出来,这些信息满足你指定的标准,而将其他的信息隐藏起来。自动筛选适用于从较大规模的列表中创建较小的列表。①输入数据保存为Excel文件。
②如果想查询华东地区货主的所有订单信息,那么单击列表中的任意单元格,单击菜单栏中的“数据”——“筛选”。Excel列表将在每一标签或列标题邻接处设置下拉组合框箭头。单击“货主地区”的下拉框并选择“华东”,则Excel就只显示出筛选过的在华东地区的定单列表。如下图所示。
③如果想查询2号雇员处理的由3号运货商负债货物运送的华东地区货主的订单信息,那么在第②步的基础上点击“雇员ID”下拉框,选择“2”,然后点击“运货商”下拉框,选择“3”。如下图所示。
④如果想获得华东地区青岛和南京的订单列表那么在第②步操作结果的基础上,点击“货主城市”下拉框,选择“青岛 南京”并点击“确定”按钮。如下图所示。
2.条件格式
自动筛选的实现方式是通过隐藏不需要的信息而显示出想查看的信息,① 如果你希望将整个订单列表显示出来,而且希望高亮显示订单日期在1996/7/15到1996/7/31之间的订单,可以选择整个“订单日期”,如下图所示
②单击菜单中的“开始”—“条件格式”弹出“条件格式”对话框,选择“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然后再选择“介于”,输入条件1996/7/15和1996/7/31。最后能够得到在订单日期列中突出显示日期在1996/7/15到1996/7/31之间的单元格。如下图所示:
3.数据透视表
数据透视表是交互式报表,可快速合并和比较大量数据。你可旋转其行和列看到数据源的不同汇总,而且可显示感兴趣区域的明细数据。
① 单击图中单元格A1,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数据透视表”。可得到如图所示界面
② 如果想按照货主地区进行订单计数,那么从数字透视表字段列表中把“货主地区”标签拖到“行标签”处,将“订单ID”从数据透视表字段列表对话框中拖到“数值”处。右击订单ID单元格弹出“值汇总依据”按钮,在汇总方式中选择“计数”并确定。从而得到如图所示的数据透视表,反映了华南,华北,华东,华中的订单数量。
③ 在②的基础上,从数字透视表字列段表中“货主城市”的标签拖至数据透视表行字段区域中,但位于“货主地区”字段的右侧,把“运货商”标签拖到数“列标签”处,得到如图所示的数据透视表,该透视表按照货主地区,货主城市,运货商三个维度统计了订单数量。
④ 在③步透视表的基础上增加深度,把“雇员ID”拖到“报表筛选”处,从而得到三维数据透视表。注意:新生的数据透视表看起来和③步骤的没有多大区别,这是因为页报表筛选“雇员ID”是“全部”如图所示:
若将“雇员ID”设为2,就统计出了2号雇员处理的在不同货主地区、货主城市以及不同的运货商运送的订单数量,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总结
会计信息系统上机实验 第6篇
指导教师:李丽
姓名:田扬科
学号:0978100
班级:09级营销一班
实验目的:一:系统学习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的主要内容与操作方法.
二:能够掌握采购业务的处理流程和处理方法,深入了解采购管理系统与供应链的其他子系统,与ERP中其他子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能够掌握主要销售业务的处理流程,处理方法和步骤,深入了解销售系统与供应链的其他子系统,与ERP中其他子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
四:加深对库存管理的认识,了解企业中库存管理的重要作用,认识ERP系统中库存管理与其他模块之间的关系.
五:加深对存货核算的认识,了解企业中存货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六:掌握供应链的月末处理方法.
ERP实践的意义:
第一:通过仿真环境仲对企业运作的模拟演练,将我们掌握的理论与处理企业实际经济业务相结合,全方位体验和实践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和行管理思想,感受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决策的科学性与灵活性,经营管理的整体性,协同性和有效性。
第二:真切地感受到成功与失败,体验到竞争的意识,团队精神,职业素养的意义,特别是团队精神,因为团队精神是一个组织成败的关键。
第三:这次ERP实践是学生从学校踏出社会工作的一个桥梁,使我们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使我们积累间接的工作经验,为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了监视的基础
实验内容:
上机课老师让我们模拟了ERP管理系统软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物料需求、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几个方面,大致了解了ERP模拟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对生产计划的制定,根据市场部的各项预测,进行各项的生产规划,制定产品的产销制度,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生产作业管理制度,物料需求管理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各个部门互相沟通和合作的重要性。
实验结果及感想:学习ERP软件不知不觉已是快1个学期了,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不仅了解了ERP中供应链的相关基础知识,还懂得了一些关于自学的方法。
ERP对供应链的定义是设计产品自原材料至最终用户移动过程中的全部相关活动。包括:资源、采购、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订单处理、库存管理、运输、仓库管理和客户服务等等。这个学期我主要学习了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物料需求、采购管理、存货核算这几个方面。销售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实现过程,一个企业的销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存亡。而物料需求、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则是在生产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减少企业的存货数量,增加周转资金,提高企业效率。
开始接触ERP这门课程时,我觉得他很难,开始时总在一些小关卡上卡住了,觉得理解那些概念都很费劲。例如开始我总是完成账套的注册后就把他关掉,做的实验都不知道怎么保存,后来请教了老师才知道是自己没注意细节而导致了这个常识性的错误。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都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再也没有犯这类的错误。老师的授课让我掌控课程的重难点和课程的学习方法,这给我在课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课后的自习和每周一至两次的上机练习,我把教材的知识同实际操作较好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的融合,也较好地完成了开学初定下来的学习计划,完成了教学大纲需要完成的学业任务。
经过这个学期的对ERP供应链的学习,我拓宽了知识面,也提高了认识。认识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财务知识,而这一切的提高,都需要通过以后不断地学习才能达到。
另一方面是对ERP形成正确的观念。ERP的核心能力在整合,企业在他的协助下能够使交易和数据管理都上轨道,提高执行速度,降低信息处理的成本,大幅度提升竞争力;之后,能够再藉ERP来提升决策管理的能力。在执行方面,只要把数据整理清楚,把单据内容正确地录入,ERP的整合功能自然能够替企业带来省力、正确、及时等自动化的好处。ERP将许多“事后”的管理工作提前为“事前”的管理,因而强化了事前稽核的功能。据此,ERP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个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过程,企业通过ERP项目能够帮助规范管理,加强执行能力,更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要掌握好一门技术或知识,总是要先学习和掌握一种方法才能真正深刻的领会其中的内涵。这一点我自认为是没有完全做到的。但从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还是学到了一些。例如,在开学初,我们制定了这个学期的学习计划,但我没有认识到这个学习计划的重要性,在期中的ERP考试中,我考得比较糟糕,我才意识到学习计划的重要性,它是督促我们自学的动力和目标,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负责的体现。在接下来的半个学期,我按照学习计划上面的要求,常到实验室做实验,课余时间偶尔看看课本。虽然我现在依然觉得自己的ERP知识是不足的,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但现在我的水平和期中前的我是不一样的了。这点我觉得挺满意了。
会计上机实验报告 第7篇
姓名:赵波
班级:工商101班
学号:101565
指导教师:岳殿民
实验目的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某个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实际经济业务资料作为模拟实验对象,采用直观的、逼真的实验材料和道具,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及其他会计实验用具等,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这次实验,使得学生较系统地练习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也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
实验公司简介
我们本次模拟的企业原型是广东立竣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它是原广东省机械厅直属的生产各种机床的大型国有企业,于 1995 年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 1999 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她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 888 号 , 占地 10 余公顷,注册资本为 6000 万元人民币。该公司设有铸造、加工和装配三个基本生产车间,主要从事立竣一号机床和立竣二号机床的生产。另设有供气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从事蒸汽生产和机器设备维修。
实验的内容及过程
一、模拟实验准备阶段
在模拟实验开始前,要全面了解模拟企业的概况,如,企业名称和性质,生产工艺概况,会计政策及核算要求等。同时要了解模拟企业会计工作组织,如,机构设置,财务人员分工,会计规范要求等。
二、模拟实习操作阶段
以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为实训资料,运用会计工作中的证、账等对会计核算的各步骤进行系统操作实验,包括账薄建立和月初余额的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和填制,各种账薄的登记、对账、结账等。实验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生产该厂可能涉及的各种基本业务,其各项凭证、账簿以及会计处理程序,按照该厂会计制度要求,具体的步骤如下:
1、会计凭证的编制
记账凭证的填写要注意记账凭证的名称、编号、日期、有关经济业务内容摘要、有关账户的名称(包括总账、明细分类账)方向和金额、有关原始凭证张数和其他有关资料份数、有关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记账凭证应按要求填制。
第一;要将经济业务的内容以简练概括的文字填入“摘要”栏内。
第二,要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按照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科目和每一会计科目所核算的内容,正确编制会计分录。
第三,每张记账凭证只能反映一项经济业务,除少数特殊业务必须将几个会计科目填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外,不得将不同类型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合并填制记账凭证,对同一笔经济业务不得填制对应关系不清的多借多贷的记账凭证。
第四,附件数量完整。
第五,填写内容齐全。
第六,凭证按顺序和类型编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或者两张以上记帐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
第七,正确编制会计分录并保证借贷平衡。
2、科目汇总表的填制
根据记帐凭证逐笔登记总帐,如果工作量很大,可以先填制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科目汇总表再来登记总帐。
第一,填写记帐凭证汇总表的日期、编号和会计科目名称。汇总表的编号一般按年顺序编列,汇总表上会计科目名称的排列应与总帐科目的序号保持一致。
第二,将需要汇总的记帐凭证,按照相同的会计科目名称进行归类。
第三,将相同会计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求出合计金额。第四,将每一会汁科目的合计金额填入汇总表的相关栏目。
第五,结计汇总表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双方合计数应相等。
3、登记总分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
登记会计帐簿时要求准确完整。登记会计帐簿时,应将会计凭证的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相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作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日逐笔登记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帐,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的登记明细分类账,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4、编制财务报表
最后,根据总账和明细账及资料所给的期初余额编制编制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
三、撰写实验报告
在完成所有的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对本次实验的总结,包括模拟实习单
位的概况,采用的会计政策,经济业务处理过程,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体会等。实验心得
在本次会计模拟实验中,我掌握了应该如何处理具体的会计业务,弥补我们在课堂学习中实践知识不足的缺陷,掌握书本中学不到的具体技巧,缩短从会计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的距离,也可通过实训的仿真性,使我们感到实训的真实性,增强积极参与实训的兴趣。会计理论来自于会计实践,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同时又对会计实践工作加以指导,所以我们在会计专业学习中,不仅需要构建出较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还要树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
在短短两天的会计模拟综合实验的学习中,让我对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见解。我很遗憾实验课程就这样结束了,从这次会计实验中,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通过本次实验,让我对会计整个流程的操作有了较好的认识,我学会了会计中各个环节的操作,以及更加懂得了细心、谨慎和责任对于一个会计来说是那么的重要。通过这次的模拟实验使我加强了对基础会计各方面知识的记忆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是这一次实验一大收获。在实验我学习到了许多在书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
会计信息系统上机实验 第8篇
用友U8管理系统是由多个模块共同组成的, 初始数据、原始单据在不同系统、不同模块之间依次顺序传递, 教师在检查上机作业时不可能查看所有的原始单据, 因此, 如何客观、公正地评判学生成绩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根据工作实际, 总结了自己的一些经验, 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
仔细分析用友供应链系统各模块之间的数据关联, 不难发现, 处于中心位置的是总账管理模块, 各模块都要向其传递数据 (凭证) , 并最终在总账管理模块生成凭证汇总表及各种账簿, 再向报表系统传递数据生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各种报表。因此, 教师在检查作业时完全可以化繁为简, 抓住凭证这个根本, 只检查总账和报表两个模块即可。总账主要检查某些重要凭证的有无及金额是否正确, 报表主要检查报表合计栏中的数据是否正确。
如何判断学生总账中的凭证是从各个模块传递过来的, 而不是在总账中直接输入的?其实, 供应链系统的各个模块在基础设置时已经对制单科目作了要求。比如:某账套要求应收系统的初始设置“基本科目设置:应收科目:应收账款;预收科目:预收账款;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税金科目:销项税额;银行承兑科目:应收票据;商业承兑科目:应收票据。控制科目设置:按客户设置。产品科目设置:按商品设置。”再比如:某账套要求应付系统的初始设置“基本科目设置:应付科目:应付账款;预付科目:预付账款;采购科目:原材料;采购税金:进项税额;银行承兑科目:应付票据;商业承兑科目:应付票据。结算方式科目设置: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科目为银行存款。”还有:某账套要求固定资产系统的初始设置“与账务系统进行对账的对账科目:固定资产对账科目:固定资产 (1501) ;累计折旧对账科目:累计折旧 (1502) 。”正是因为供应链系统的各个模块在基础设置时已经对制单科目作了具体的要求, 所以总账中检查的这些凭证一定是从各个模块传递过来的, 不可能是在总账系统制的单。此外, 如果在总账模块将无法修改其他系统传递过来的凭证。
二、用友U8总账和报表系统的具体检查项目
(一) 总账
总账模块作业的检查应有凭证、期间损益结转、结账三个内容, 具体说明如下:
1.凭证。各模块传递给总账管理模块的凭证很多, 教师可按照工业企业的生产流程, 通过总账的凭证查询功能, 检查以下四种主要的凭证: (1) 采购原材料到货并支付货款:借记“原材料”科目, 贷记“库存现金”科目。 (2) 领用原材料进行生产: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材料费”科目, 贷记“原材料”科目。 (3) 产品完工入库时:借记“库存商品”科目, 贷记“生产成本”科目。 (4) 销售并结转产品成本时, 借记“应收账款”科目, 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5) 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此外, 如果企业开设了固定资产管理模块, 可在总账模块中检查计提折旧的凭证;如果开设了薪资管理模块, 可在总账中检查计提本企业福利费的凭证。
2.期间损益结转。期间损益结转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功能, 检查作业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期间损益结转的凭证模版设置是否正确 (如图1所示) 。
(2) 利用模版生成的结转凭证是否正确 (如下页图2、图3所示, 要求:收入和支出分别结转) 。
3.结账。供应链管理系统在进行月末结账时, 要按照业务的流程顺序依次对采购、销售、库存、存货、应收、应付、固定资产、薪酬、总账等模块进行月末业务处理。因此, 如果本月总账管理模块已经结账就意味着其他管理模块也已经顺利结账。所以, 检查学生总账是否结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具体操作按照“业务工作———财务会计———总账———期末———结账”的步骤进行, 可以查看到本月结账的对勾是否打上。
(二) 报表
报表是账务处理的最终结果, 报表源于账簿, 账簿源于凭证, 只有会计期间所有凭证都正确才能得到正确的报表数据。利用用友提供的报表模块可以轻松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教师可重点检查报表最后一行的合计数。此外, 用友总账中的项目核算和管理功能非常强大, 可以用来制作现金流量表。因此, 如果教师要求学生用项目核算和管理功能制作现金流量表, 也可以将现金流量表作为一个检查项目。
三、结束语
高校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实验之初, 仅开设总账和报表两个模块, 因此, 实验作业的检查项目比较固定 (李江霞, 2008) 。但随着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块的广泛使用, 高校会计电算化实验内容也必然增加供应链管理这一模块。本文初次尝试了如何用较为科学的方法进行供应链管理模块实验效果的评价。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安排, 参照本文介绍的检查项目, 自行设计一个会计电算化实验评分表, 并确定表中各个项目的分值, 从而对学生的上机实验作业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摘要:高校会计学专业多以会计软件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但实验教学效果如何却少有人探究。本文从教师的角度, 通过对学生上机实验作业总账管理和报表管理两个模块有关项目的检查, 对学生使用用友软件的实验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用友软件,供应链,总账,报表
参考文献
[1] .李江霞.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实验教学效果量化评价[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04) .
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新探 第9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问卷式实验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291—03
当人类走过了以种植和畜牧为基础的农业时代,进入以发电机和燃料为基础的工业时代,到1946年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的问世,加快了现代文明的步伐,把人类社会带进了一个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基础的、崭新的信息时代。与此同时,现代会计从理论到实务的各个方面都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会计信息化迅猛发展。然而,从事会计信息系统教育的同仁,可能或多或少地品尝过“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困惑,学习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同志也可能或多或少地感到迷茫,常有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这些现象证实,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研究已刻不容缓,当然其实验教学也不例外。这里就笔者根据当前的教学效果与学生反响,结合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特色——实践量大,对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探析,与大家共享。
一、授课流程设计
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授课流程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好比是一幢建筑是否具有影响力,由设计师的设计来决定。授课者就是这堂课的设计师与施工者,一堂课就是一幢建筑物。教师针对某一堂课所作的上课流程设计就是一张设计图,蕴涵了设计者的创意与灵魂。
在会计信息系统实验课程中,授课教师一定要明确会计信息系统实验课程的两个鲜明特点:一是流程明晰;二是实践性强。为此,教师上课时先要给出流程图,包括业务流程图与模块操作流程图,并在关键知识点上进行标识,就如一张导航图让学生照图“走”。再由学生根据此导航图自行操作,教师走动指导并现场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将所有的问题归集起来,再进行集中点评,关键是要分析出现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这样的好处是,学生不但对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了如指掌,就是对日后在工作过程中,对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也能有所了解。
二、有针对性地设计问卷式的实验报告
现有实验室的实验报告模式是大众化的,学生填写起来废时、废劲,不愿意填写,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式的填写。而且从学生填写出来的实验报告上看,也不能反映学生本课程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及遇到的问题。教师看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也看不出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不会的地方,哪些是普遍问题,哪些是个别问题。为此,我们专门针对本实验课程的特点及不同模块的授课内容,制定了专门的问卷式实验报告。该报告内容清晰、操作简单,学生也不反感填写实验报告,却又包含了每次实验的精华所在,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漏洞、每一堂课中应该由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是否已经掌握、还存在有哪些问题,以便于教师在下一次课进行集中点评时有针对性。
例如,在完成“系统管理”实验课后,学生要填写实验报告,如按照原要求填写的实验报告(如下页表1所示),很明显填写量过大,且没有特色。而填写由教师针对每堂课的内容要精心设计的实验报告(如下页表2所示),则学生填写起来非常轻松,而且教师一看就能发现同学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教案准备
教案是实现教材及大纲要求,向课堂教学过渡的必经环节。它上承教材研究和教学设计,是其必然发展结果;下接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因此,它也是由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键点。教案是一个把科学知识因素、情意心理因素、以往组织课堂教学的经验因素、传知授能的技艺因素以及对教学的内容信息量大小、信息质量优劣、教学难度速度等可控因素都统一起来的复合体,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手段。教案可以说是一本剧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案与上课就如同剧本与演剧的关系一样。因而说教案实质上是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而做出的具体行动计划。计划制订得怎样,将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优劣。为此,教师在准备授课教案时,事先要设计好各个授课环节、各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及其解决方案。在教案的后面要对所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归集并重点对各问题出现的机理进行培析,以方便授课时重点讲授。再者是要将授课内容所需要进行的实验报告设计出来,以方便学生实验时使用。
四、实验层次及实验内容设计
教师在每完成一个模块的授课之后,要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被动吸收到主动创设这一循序渐进的规律进行实验层次设计。并且在设计内容时要考虑其实用性与仿真性。具体讲,在进行模块实验时分三个层次进行实践。一是独立作战,一个同学独自为一组,即由每个同学分别担任各种角色独自完成一整套业务数据。二是团结协作,四到六个同学为一组,利用网络财务实验室,仿真某个企业的财务室,由组成员中的每个同学分别担任其中的某个角色,来共同完成一整套业务数据。这样,同学通过实验可对日后的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也可培养同学们协调与合作的团队精神。三是逆向操作改错,可以是一个同学为一组与可以是多个同学为一组,由实验时间与实验机房的外在条件来灵活处理。由教师事先设计好多套有问题的账套数据,导入到学生实验电脑,再针对不同的账套给出配套的实验内容,给学生去做,让学生能在其中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教辅资料的整理
由于课堂教学与课堂实验的时间是有限的,大多数时间同学们要自行去实验操作。为了方便同学在课后能够很好的自学,教师须要不断完善、补充、更新网上操作课件、实验资料及相对应的实验报告、网上考试系统、网上练习系统并及时将网址告知同学。
六、在实验教学中寻求理论的归纳、内化与拓展
除了上述在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要掌握的具体方法之外,还应从系统学的原理出发在实验教学中寻求理论的归纳、内化与拓展。因为学习理论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以往的教学实践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而经验告诉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兴趣,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辅助电化教学,增加上机实验操作时数,引导学生在应用的基础上寻求理论的归纳、内化与拓展,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步领悟到:理论不可能提供现成的运用于实际工作的结论,而只是作为一种方法或思维工具,帮助和启迪掌握理论的人去做出科学的推论。
我们必须承认,人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在深层次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才能够有所创新。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实践业已证明,以图文声像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使教学内容和形式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诱使学生在感情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学习、积极思维,达到开发智能的目的,而且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资源,配以素质教育观念,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发展智能。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总结操作方法。从而培养学生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实际会计工作中,自觉用足、用活现存的计算机及其网络资源,促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如在会计信息系统维护实验中,不能仅着力于个别故障的排除,而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故障现象,了解屏幕提示信息的含义,归纳其方法。要有意识地点拨他们加强对计算机硬件的电路图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知识拓展。在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实验中,因为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财务软件,所以很可能会出现“教过就会,没教过就不会”的情况。此时,教师的主要职责就在于点拨学生把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机操作技术整合起来,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解释财务软件操作的一般步骤。这样,通过一至两个财务软件的操作,学生自然就会领悟不同财务软件操作方法的大同小异性特征。如果再进一步要求学生对财务软件的通用操作方法进行书面总结和讨论,则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保证其操作适应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是很有裨益的。必须强调,我们不应该只知道用电脑,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用自己的大脑。正如著名教育家劳厄所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
参考文献:
[1]王树雄.对当前高校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2).
[2]陈贸芬,高志会.高等院校会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4,(3).
[3]张小川,陈庄,张兴兰,陈丰,李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New Experiment Teaching
BAI Si-pi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ning 530001,China)
Abstract: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new IT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But in my country is 20 years,From 1979 to the present.?But its pace of develop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pres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has been similar。And the schools teaching as the field of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cradle of development plays a vital role.And the schools as a teach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as one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 very important part,especially in the modern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of course,can not be ignored.This requires that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in our teaching,it is necessary to the poor its wisdom on how best to design a test compliance with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urses characteristics,in line with target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instruction - teaching students the programme,cultivate a new type of knowledge personnel.
Key words: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experimental teaching; experimental report questionnaire
会计信息系统上机实验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