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丙卡特罗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51

丙卡特罗范文(精选7篇)

丙卡特罗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2月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12个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参照第6版《儿科学》的诊断标准[2]:婴儿咳嗽,骤发喘憋,肺部听诊可闻喘鸣音,喘憋缓解时可闻及弥漫性细湿啰音或中湿啰音。X线胸片呈支气管周围炎征象,还偶见肺气肿征象或小的点片状影。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吸氧、镇静、抗病毒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等。治疗组另加用丙卡特罗(广东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25ml/kg口服,每天2次,共用7d。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临床症状消失天数、治疗天数及出院3个月内喘息复发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治疗3d内患儿气促、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减少或消失;好转:治疗3~7d后,患儿咳嗽减轻,气促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减少或消失;无效:治疗7d后,患儿咳嗽、气促、肺部体征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主要临床症状消失天数及治疗天数比较

治疗组咳嗽、喘憋、肺部哮鸣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喘息复发率

治疗组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喘息1次者2例,发生喘息2次者1例,复发率为6.0%;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喘息1次者4例,发生喘息2次者1例,复发率为1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高选择性β2激动剂在儿茶酚胺环和侧链结构上作了些改变,对β2受体选择性高,对支气管平滑肌具有较强的扩张作用,作用时间延长,可持续4~8h,而对心脏的β1受体几乎无作用,而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仅能维持1~2h[1,4,5]。

丙卡特罗是高选择性的β2受体激动剂,扩张支气管作用强,小剂量即可产生明显的扩张作用,还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可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组胺等过敏递质的释放,对于过敏原诱发的婴幼儿哮喘有较强的疗效[6]。

有报道,早期丙卡特罗口服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轻喘息症状及因呼吸暂停所致的呼吸衰竭,减少酸中毒的发生。本文中,治疗组咳喘缓解情况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好转时间及需要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观察3个月内2组喘息复发率情况类似,可能与观察时间短有关,有待加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来进一步研究确定。

总之,丙卡特罗辅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戴家熊,韩连书.小儿哮喘[M].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8:192-194,234-235.

[2]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8-309.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59-260.

[4]Hiroyuki F,Ryo K,Sachiho N,et al.Efficacy of montelukast,a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for the treatment of dysmenorrhea:A prospec-tive,double-blind,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study[J].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2010,148(2):195-198.

[5]Dao H,Silva R,Navas G.Effects of montelukast in an acute rectocolitis model in sprague dawley rats[M].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2010,158(2):255-256.

丙卡特罗 第2篇

【关键词】小儿肺炎;盐酸氨溴索;盐酸丙卡特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041-01

小儿肺炎是儿科比较常见、多发疾病之一,四季均易发作,以春季和冬季的发生率最高。该病发生原因多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向下蔓延所造成的 [1]。若治疗不彻底,可反复发作,还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儿的发育健康造成影响。故采用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笔者采用盐酸氨溴索和盐酸丙卡特罗治疗,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013年2月~2014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92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性为28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为7个月,最大为10岁,平均年龄为(4.6±0.8)岁,病程为1~5天,平均病程为(2.3±1.1)天;观察组男性为26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为6个月,最大为9岁,平均年龄为(4.2±1.0)岁,病程为1~6天,平均病程为(2.5±1.2)天。两组临床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病例选取标准

患儿均符合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2],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双肺听诊可闻及湿罗音等症状,X线胸片提示双肺存在斑片状阴影。排除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肺结核等疾病的患儿。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之后均给予临床常规处理,包括给予20~40万U/(kg·d)青霉素钠、50~100mg/(kg·d)氨苄西林静滴抗感染;同时给予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口服;采用氨茶碱治疗,以平喘解痉;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 盐酸氨溴索为山德士(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所生产(批号:H19990228),6个月~1岁者每次10mg,2~4岁每次15mg,5~12岁每次30mg;每天3次,口服。同时给予鞍山九天制药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盐酸丙卡特罗(批号:H10950325)治疗,小于6岁者每次12.5ug/次,6~12岁者每次25 ug/次,每次3次,口服。兩组均治疗7天。

1.4疗效判定标准

经过3天治疗其临床症状如咳嗽、气促等显著改善,体温恢复正常,听诊提示肺部无干湿啰音,为显效;治疗5天后患儿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改善,体温恢复正常,听诊提示肺部干湿啰音有所好转,为有效;若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退热时间、咳嗽消失及啰音消失时间。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差异显著(p<0.05)。

2.2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期间有2例头痛、1例恶心,对照组有2例头痛,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小儿肺炎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环境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等均是导致其发病率上升因素之一。小儿患病后,气道内可分泌大量黏液,一旦黏液粘稠度增加,无法排出,可导致患儿呼吸困难,加重患儿病情。但由于小儿身体机能和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气管和支气管腔均较狭窄,纤毛运动能力差,其自主排痰能力弱[4]。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以92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3.9%(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湿罗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方秀[5]等学者采用盐酸氨溴索和盐酸丙卡特罗治疗58例患儿,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1.2%,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本次研究与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康复。此外,盐酸丙卡特罗还具有抗敏机制,可显著抑制清蛋白所诱发的组胺释放。本次将两者联合使用,患儿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说明其安全性高,可将其作为治疗小儿肺炎的理想选择。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能显著改善其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仇丽华,厉娜.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36(5):1061-1062.

[2]邓艳.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研究[J].吉林医学,2015,25(2):223-224.

[3]周汴生,赵亮.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47(6):116-116,118.

[4]陈喜平.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119-121.

[5]方秀,卢小燕,岳豪祥等.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门诊小儿肺炎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4,27(5):1097-1099.

丙卡特罗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门诊部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4例, 男43例, 女31例, 年龄17-58岁, 平均年龄 (31.2±1.3)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支气管哮喘防指南》中关于支气管哮喘的标准。排除以下患者:甲亢、糖尿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患者;重症哮喘及持续状态患者;24小时内服用茶碱或受体激动剂等药物者;两周内使用皮质激素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 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均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止咳化痰、吸氧、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之上, 对照组给予盐酸丙卡特罗片, 每次25μg, 每日2次, 早晚各一次。研究组则采用盐酸马布特罗片, 每次25μg, 每日2次, 早晚各一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7天。并于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半小时内密切观察并记录心率、肺功能、肺部哮鸣音和呼吸频率的变化。

1.3 评价方法

疗效标准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 痊愈:哮喘症状、体征消失, 1年以上无复发; (2) 显效:哮喘症状明显减轻 (2度以上) , 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比同期减少2/3) , 体征明显好转; (3) 有效:哮喘症状减轻 (1度以上) , 发作次数减少 (比同期减少1/3) ; (4)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好转[2]。

1.4 统计学方法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量单位以表示, 组间进行t检验, 计数单位以χ2检验, 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19%,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89%,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用药后疗效比较, 见表1。两组患者哮喘症状评分、FEVl%预计值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中只有个别患者出现头痛或腹部不适, 且反应轻微, 不影响继续用药, 停药后症状均消退。

[n (%) ]

3 讨论

盐酸马布特罗为支气管扩张药, 具有β受体刺激作用, 其主要药效为支气管扩张作用和抗过敏作用。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较丙肾上腺素以及沙了胺醇为强, 对组胺诱发的麻醉狗气管阻力增加的抑制作用较沙丁胺醇和丙卡特罗的作用强, 持续时间也长。对清醒豚鼠实验性哮喘 (由组胺、乙酰胆碱、卵白蛋白诱发) 的抑制作用均比异丙肾上腺素、沙丁胺醇强, 持续时间也长, 对该抑制未见耐受性。对清醒豚鼠及麻醉狗支气管平滑肌作用的选择性 (对β2受体的选择性) 较异丙肾上腺素、沙丁胺醇、丙卡特罗高。对致敏豚鼠肺组织的抗原一抗体反应引起的组胺以及慢反应物质A的释放具有剂量相关性的抑制作用 (体外) , 而对大鼠被动皮肤反应以及皮内给予右旋糖酐后出现的过敏样反应, 其抑制作用都比异丙肾上腺素、沙丁胺醇、丙卡特罗为强[3]。盐酸马布特罗能降低患实验性亚急性支气管炎的兔痰液粘度, 促进鸽的气道纤毛运动。且能使正常兔气道分泌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磷脂酰胆碱中的棕榈酸含量明显增加。

盐酸丙卡特罗的药效学为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剂, 对支气管的β2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 其支气管扩张作用强而持久。还具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 不但抑制速发型的气道阻力增加, 还抑制迟发型的气道反应性增高。对用白蛋白诱发组胺释放的抑制作用比异丙肾上腺素强10倍, 比舒喘灵强100倍[4]。能抑制哮喘病人因乙酰胆碱喷雾剂诱发的支气管收缩反应, 有轻微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的作用。口服盐酸丙卡特罗后迅速自胃肠道吸收, 5min内开始起效, 其作用可持续6-8h。1-2h后在血浆, 组织及主要器官中能达到最高浓度, 在肝、肾及主要代谢器官的浓度最高, 其中在支气管及靶器官的浓度也很高, 但在中枢及末梢神经系统的浓度很低。主要在肝脏及小肠中代谢为葡萄糖醛酸化合物, 衰减模式呈双相性, 仪相半衰期为3h, β相半衰期为8.4h, 由尿液及粪便排出体外。

本实验证明, 采用马布特罗与丙卡特罗治疗后, 患者的症状、体征综合疗效无统计学方面的差异;肺功能指标的改善, 也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 且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由此可见, 盐酸马布特罗片与盐酸丙卡特罗片治疗支气管哮喘同样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常春, 王筱宏, 姚婉贞, 等.盐酸马布特罗片与盐酸丙卡特罗片比较治疗支气管哮喘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1, 27 (1) :7-11.

[2]陈育智.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儿童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副作用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 2001, 19 (1) :57-58.

[3]梅晓冬, 包明红, 夏淮玲, 等.盐酸丙卡特罗口含片和口服片对支气管解痉作用的比较[J].中国综合临床, 2000, 16 (1) :66-67.

丙卡特罗 第4篇

1 仪器与试剂

Agilent 6890增强型气相色谱仪, Agilent 6890工作站。正己烷、乙酸乙酯、吡啶均为分析纯 (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 乙腈 (内标物) 为色谱试剂 (天津化学试剂一厂) , 二甲基亚砜为光谱纯 (本溪市轻化工研究所实验厂) 。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HP-INNOWax[固定液为聚乙二醇 (PEG) , 30 m×0.32 mm, df=0.25 μm]毛细管柱;气化室温度:200 ℃;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50 ℃, 保持5 min, 然后以10 ℃/min升温至100 ℃, 保持5 min, 然后以40 ℃/min升温至220 ℃, 保持3 min;载气为氦气;分流比:5∶1;进样量1 μL;检测器温度: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 , 220 ℃。

2.2 溶液及试样制备

2.2.1 内标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色谱试剂乙腈127.8 μL (约相当于100 mg) , 置100 mL量瓶中, 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内标溶液。

2.2.2 对照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正己烷880.1 μL (约相当于580 mg) , 吡啶40.7 μL (约相当于40 mg) , 置100 mL量瓶中, 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对照贮备液A;精密量取乙酸乙酯555.1 μL (约相当于500 mg) , 置50 mL量瓶中, 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对照贮备液B。精密量取对照贮备液A 10 mL、对照贮备液B 10 mL, 置同一100 mL量瓶中, 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对照贮备液。精密量取对照贮备液5 mL, 置10 mL量瓶中, 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 mL, 加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 摇匀, 即得对照溶液。

2.2.3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取丙卡特罗原料约1 g, 精密称定, 置10 mL量瓶中, 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 mL, 加二甲基亚砜适量, 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供试品溶液。

2.3 系统适用性试验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 μL, 注入气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测定各有机溶剂的分离度及柱效。结果表明, 以上各有机溶剂计算的理论塔板数均达到5 000以上, 相邻溶剂的分离度均符合要求。对照品溶液GC色谱图见图1, 样品GC色谱图见图2, 空白溶液 (二甲基亚砜) GC色谱图见图3。

1:正己烷;2:乙酸乙酯;3:乙腈;4:吡啶

2.4 线性关系

精密量取对照贮备液0.5、1.0、2.0、4.0、5.0、6.0和8.0 mL分别置10 mL量瓶中, 各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 mL, 加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 摇匀。分别精密量取上述各浓度溶液1 μL, 注入气相色谱仪, 测定。分别以正己烷、乙酸乙酯、吡啶对照液的峰面积与乙腈 (内标) 峰面积的比值为纵坐标 (Y) , 以正己烷、乙酸乙酯、吡啶的浓度为横坐标 (X) , 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见表1。

以上结果表明, 正己烷、乙酸乙酯、吡啶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5 回收率试验

分别取本品约1.0 g, 精密称定, 置10 mL量瓶中 (共10份) , 精密加入对照贮备液4 mL (3份) 、5 mL (3份) 、6mL (3份) , 另取1份不加贮备液, 作为空白, 再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 mL, 加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 摇匀 (共10份) 。分别精密量取上述各浓度溶液1 μL, 注入气相色谱仪, 记录峰面积, 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2。

2.6 精密度试验

精密量取对照溶液1 μL, 按上述测定法操作, 重复进样6次, 结果见表3。

2.7 最低检出限的测定

取对照品溶液逐步稀释进样, 测得正己烷、乙酸乙酯、吡啶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16、1.00、0.40 μg/mL。

2.8 样品测定

按2.2.3项制备供试品试样, 按2.2.2项制备对照品试样, 分别测定有机溶剂残留量, 记录色谱图, 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各溶剂含量, 结果见表4。

3 讨论

气相色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良好、灵敏度高的优点, 因此, 广泛应用于痕量物质的分析。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丙卡特罗中有机溶剂残留量进行测定, 分离速度快, 定量准确, 且重现性好。采用内标法测定有机溶剂的含量, 可以减少仪器误差及实验者的操作误差。通过实验筛选发现用乙腈作为内标物, 可以和这3种有机溶剂达到有效分离, 且无干扰, 经方法学验证得到满意的结果, 精密度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2] (相对标准偏差<5 %) , 柱温起始温度为50 ℃保证了3种有机溶剂的分离良好, 利用程序升温, 使溶剂峰快速出峰, 缩短分析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汤光, 李大魁.现代临床药物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582-587.

丙卡特罗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患儿120例,均为医院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诊断标准符合全国《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防治指南》[1],经血、尿、大便常规,X线胸片,心电图和肝肾功能等检查。排除严重的心、肝、肾及其他肺部疾病,不伴有其他感染性疾病,如肝炎、肾炎或肺部疾病等。该组患儿均持续或反复咳嗽1个月以上,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痰少,运动后加重。该组患儿均无发热、喘息,肺部未闻及哮鸣音,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使用抗生素治疗未见明显缓解。气道呈高反应性,有个人过敏史或家庭过敏史,变应原皮试阳性等可作辅助诊断。其中男82例,女38例。年龄4~12岁,平均(5.5±1.2)岁,均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肺功能检测。所有病例在纳入研究前1个月未吸入或全身激素治疗。将该组患儿按照数字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家族遗传史及病情严重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

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给予抗感染、镇静,加支气管扩张剂氨茶碱,改善肺部微循环及加强营养支持治疗。(1)对照组单纯采用盐酸丙卡特罗(浙江大冢制药公司)治疗,用量为每次1μg/kg,每12 h用1次。(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治疗,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由默沙东中国有限公司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提供),10 mg/d,每晚1次顿服,两组均以7 d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肺功能测定:于实验前、后由同一位技师使用同一台肺功能仪测定,如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流量(PE-FR)。(2)疗效评定:①咳嗽症状分度标准[2],轻度咳嗽为患儿咳嗽呈间断性,不影响正常睡眠和活动。中度咳嗽为介于轻度和重度咳嗽之间。重度咳嗽为持续性阵咳或昼夜咳嗽,影响活动和睡眠。②用药疗效标准[2]:显效为治疗7 d,咳嗽减轻2级,精神、食欲正常,治疗2周内咳嗽症状消失或不够轻度标准;好转为治疗7 d内咳嗽减轻1级,精神、食欲恢复,治疗14 d~1个月之内咳嗽症状消失或不够轻度标准;无效为治疗7 d,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结果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38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55/60);对照组显效20例,好转2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0.0%(42/60),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肺功能比较

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PE-FR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特殊发作类型的哮喘,是小儿常见慢性咳嗽原因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咳嗽、持续及反复性咳嗽,听诊时无哮鸣音。检查X线胸片无明显改变,迁延难愈,且反复发作[3]。CVA采用抗生素治疗无效,且吸入糖皮质激素,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以及患儿治疗的依从性较差。盐酸丙卡特罗是选择性较高的β2受体激动剂,与肺组织有较强的亲和力,其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加黏膜纤毛的清除能力。抑制内源性介质引起的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有效的缓解支气管哮喘,且不良反应较少。新一代非甾体抗炎药物孟鲁司特是一种强效选择性白三烯(LTs)受体拮抗剂,可抑制LTD4,可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和炎症反应[4]。它能与人体呼吸道中CysLTI受体高度选择性结合,具有阻断LTs的病理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盐酸丙卡特罗的基础上使用孟鲁司特,患儿在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单纯采用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提示,孟鲁司特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满意,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

摘要: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1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盐酸丙卡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改善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流量(PEFR)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满意,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

关键词:孟鲁司特,盐酸丙卡特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中华儿科杂志,2008,42(2):100-103.

[2]史绍丽.孟鲁司特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10,07(27):57-58.

[3]朱毅,陆丽华.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中国临床医学,2009,16(2):259-260.

丙卡特罗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81例, 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防治指南》[1]中CVA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7例, 女34例, 年龄18~61 (37.2±4.1) 岁;病程2~11 (6.9±1.7) 年。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咳嗽, 其中常在夜间或清晨咳嗽并咳浆液性或粘液性痰者4例、刺激性干咳76例、运动后加重37例、吸入冷空气加重46例。X线胸片检查结果:正常75例, 过度通气9例, 双肺纹理增粗17例。伴有咽部不适16例、过敏性鼻炎—鼻窦炎9例、胸闷及气闭感13例。肺部听诊:所有患者均未闻及哮鸣音, 呼吸音清晰60例、呼吸音粗21例。病史:有湿疹或荨麻疹者22例、药物过敏史者2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 (40例) 和对照组 (41例) 。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史、体征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给予患者盐酸丙卡特罗 (25μg/片, 河南京豫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83013) 1g/kg·次, 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5mg/片, 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4828) 10mg/次, 1次/d。两组均4w为1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咳嗽症状完全消失;显效:咳嗽症状有显著缓解, 虽偶有咳嗽, 但不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有效:咳嗽症状有所好转, 白天咳嗽较多, 夜间偶有咳嗽;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数据用±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疗程后,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6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观察到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发生腹泻1例、口干1例、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发生口干1例、头痛1例、恶心呕吐2例;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消除, 不影响继续治疗。见附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CVA发病机理是嗜酸性炎性慢性反应、高呼吸道反应性以及呼吸道重塑, 慢性呼吸道炎性反应是哮喘症状、气流阻塞和呼吸道高反应性的病理基础[3]。目前, CVA的临床治疗遵循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 即持续、长期、规范及个体化[4]。孟鲁司特为新一代非甾体抗炎药物, 是白三烯受体 (Cys LTs) 选择性拮抗剂, 能够有效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白三烯多肽活性, 从而预防和抑制白三烯所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浸润气道的嗜酸粒细胞及支气管痉挛, 从而减少变应原刺激引发的细胞和非细胞性炎症物质, 抑制变应原激发的气道高反应性[5]。综上所述, 孟鲁司特与丙卡特罗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 安全可行。

摘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 (40例) 和对照组 (41例) 。对照组给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两组均4w为1疗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 (97.50%) 显著高于对照组 (75.6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孟鲁司特与丙卡特罗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 安全可行。

关键词:孟鲁司特,丙卡特罗,咳嗽变异性哮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呼吸组.支气管哮喘诊治常规 (试行) [J].中华内科杂志, 2007, 42 (2) :100-104.

[2]韩文军.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 2011, 24 (2) :78-78.

[3]高泽宝, 田玉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5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0, 16 (51) :34-35.

[4]罗兆宏.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2) :73-74.

丙卡特罗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6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7例 (54.4%) , 女31例 (45.6%) , 年龄3岁~14岁, 平均年龄 (6.4±2.0) 岁;病程1个月~19个月, 平均 (10.2±4.8) 个月。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 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

68例患儿均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 通常在睡前或晨起加重;双肺均未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未见发热、喘息或紫绀等症状;胸部X线检查显示9例肺部纹理增粗;实验室检查显示57例嗜酸粒细胞增高。就诊前有52例曾使用过抗生素或止咳药进行治疗, 但均无效。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标准[3]。排除伴有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以及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患儿。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孟鲁司特钠6岁以下4 mg/次;6岁以上5 mg/次, 每晚1次, 连用3个月;盐酸丙卡特罗1.0μg/kg每次, 2次/d, 咳嗽症状消失后停用。对照组:酮替酚1 mg, 2次/d, 连用3个月, 盐酸丙卡特罗用法同观察组。记录2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后1周内咳嗽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治疗2周内咳嗽症状消失;无效:治疗2周后仍有咳嗽。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 观察组34例患儿总有效率为91.2%, 对照组34例患儿总有效率为76.5%, 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期间, 2组发生一过性头晕、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增多等不良反应各2例。见表1。

2.2 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状况

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明显, 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FEV1/FVC) 均明显上升, 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 , 但是观察组上升更加明显。见表2。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原来也被称为“隐匿性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或“过敏性咳嗽”等, 现在也叫咳嗽型哮喘 (cough type asthma) , 该病的典型症状是顽固性咳嗽, 一般没有或很少闻及哮鸣音[4]。变应原如刺激性气味、冷空气、灰尘、油烟或感冒, 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 通常咳嗽比较剧烈, 夜间加重。CAV多发于儿童, 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气道慢性炎症及气道的高反应性是其特点, 炎性递质持续刺激气道黏膜上皮, 导致气道收缩, 充血水肿, 黏液分泌增多, 气道阻塞[1,4]。

国内外推荐的预防和治疗CAV方法是糖皮激素吸入法, 但是长期使用会造成局部菌群失调。丙卡特罗系新一代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对支气管的扩张作用比较明显, 在解除末梢气道痉挛、抑制炎性递质释放方面作用时间持久, 但是单一使用时咳嗽症状缓解所需时间较长, 停药后复发率高[5]。酮替芬也是新一代抗变态反应药物, 能抑制黏膜下肥大细胞以及血液中嗜酸粒细胞释放组胺, 抗过敏作用较强。孟鲁司特钠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 为特异性白三烯 (cys LT1) 受体拮抗剂, 通过阻断cys LT1与受体的结合, 抑制炎症, 减轻气道黏膜水肿和泌物的增加, 降低呼吸道的高反应性, 缓解平滑肌痉挛[6]。

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 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2组不良反应大体相当 (P>0.05) 。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治疗后肺功能明显好转 (P<0.01) 。

综上所述, 使用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 临床效果满意, 值得临床继续研究、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杨蕾.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19) :2505.

[2]庄蕾.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 2009, 13 (4) :173.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病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10) :745.

[4]李翔宇, 张冠琴, 李怀臣.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气道病理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8, 43 (2) :121.

[5]洪建国.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 25 (16) :1205.

丙卡特罗范文

丙卡特罗范文(精选7篇)丙卡特罗 第1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2月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100例,其中男58例,女...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