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临床药学教学论文
icu临床药学教学论文(精选8篇)
icu临床药学教学论文 第1篇
目 录
高等数学教学大纲……………………………………………………………………1 医用物理学教学大纲…………………………………………………………………6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22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27 数理统计教学大纲 …………………………………………………………………37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42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49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60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69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 …………………………………………………………95 生理学教学大纲……………………………………………………………………105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115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大纲………………………………………………………127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140 药理学教学大纲……………………………………………………………………144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158 病理解剖学教学大纲………………………………………………………………167 诊断学基础教学大纲………………………………………………………………175 检体诊断学部分………………………………………………………………175 心电图诊断学部分……………………………………………………………182 实验诊断学部分………………………………………………………………186 放射诊断学部分………………………………………………………………190 超声诊断学部分………………………………………………………………193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大纲……………………………………………………195 药物化学教学大纲…………………………………………………………………207 药剂学教学大纲……………………………………………………………………225 药事管理学教学大纲………………………………………………………………237 药物分析教学大纲…………………………………………………………………243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大纲………………………………………………255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266 内科学教学大纲……………………………………………………………………272 外科学教学大纲……………………………………………………………………293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305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322 中医基础及方剂学教学大纲………………………………………………………337
icu临床药学教学论文 第2篇
浅议教学医院药学部(药剂科)如何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英文题名】On Teaching Hospital Department of Pharmacy(Pharmacy)how to carry out clinical pharmacy 【作者】 杨国平;【导师】 张速;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中医药大学;【学科专业名称】 临床药学 【学位】 2010 【论文级别】 硕士
【付费索取全文】Q联系Q: 83387230 Q联系Q:78302835 【关键词】 临床药学;工作形式;药学服务
【英文关键词】 Clinical pharmacy;forms of work;pharmaceutical care 摘要:目的:探讨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模式。药师在参与临床工作中要坚持不断创新、努力学习。强调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必要性的同时也剖析工作中的困难,并对药学服务工作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临床药学;工作形式;药学服务(文章由上海论文网http://网编编辑整理)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Cp))是以病人为对象,研究有效、合理和安全使用药物的一门学科,是现代药学和临床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学科把过去传统的医院药学服务重点从药物转向患者,这是目前和未来医院药学工作发展的重点和研究方向,目前临床药学已经进入到实质性的发展阶段,临床药学工作从抵触到认可,从强行到自觉,积累了一些经验。
1具体工作实践
1.1查房与临床药学工作的结合药师要定科室查房与巡回查房相结合,并指定用药方案,及时解决用药问题,可以安排指定的药师选择相对固定的科室,如普通外科、呼吸内科、心胸外科等,每周定期到其他科室进行巡回查房。设计药师查房记录单,记录单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程的介绍、查房意见、基本用药情况。药师查房之后,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提出临床用药建议,重点是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1]。药师查房记录单要一式两份,一份在病历中,另一份则有药师自己保管,并要求主治医师将药师的意见写在病程记录中,同意则执行,不同意则写明理由。临床药师通过查房,增加了与临床医生接触的机会,并逐步熟悉了有关科室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同时可以将新的药物知识,配伍禁忌等及时传递给医护人员,充分发挥医药互补的优势。通过药师的不断女里,最大限度的减少药源性疾病,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1.2加强科室用药监督
临床药师要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督,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目前我国的各级医院均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我院在应用抗生素也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临床药师要每月抽查一定比例(30%)的出院病历[2],按照事先设计的表格逐一进行登记,统计全院和各个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治疗性抗菌药物送检率以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并对每个医生的抗生素用药情况以书面形式进行反馈,对科室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反馈到各个科室,也可以对运行病历进行抽查,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书面形式进行公示。
1.3对门诊用药情况的监督
临床药师可以定期抽查门诊处方,提出合理化用药建议,每月抽查一定比例的门诊处方和麻醉处方,按照事先制定的表格进行登记,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诊断、用药情况,每次将查出的书写不规范或者用药不合理的处方以书面的形式反馈给医生,并将检查结果上报给医务科,按规定进行处罚[3],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通报和公示,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缺项、书写潦草、无临床诊断或者不规范、未使用药品通用名、没有剂型或者规格,中英文混写等,抗生素用药不规范主要包括剂量不准确、诊断与用药不符合、配伍禁忌、重复用药等,通过坚持检查,我院的门诊处方质量明显提高。
1.4做好用药咨询工作
院内设置药用咨询室,并挂有明显的标志,并向患者和医护人员公布咨询电话,每天安排中级职称以上的药师轮流值班咨询,并配备专业书籍,认真填写咨询记录[4],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疾病的名称、联系方式、咨询内容、解答情况等。通过用药咨询,药师与患者和医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提高了门诊用药的依从性,解答了患者的用药过程中存在的疑虑,及时纠正了一些患者不正确的用药方法,配合了临床医生的工作。
1.5尝试性建立病历
针对长期用药的患者建立病历,基本思路是对于目标患者建立档案,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用药情况、主要疾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等,同时对患者病情的变化,相关重要检查,建议用药的治疗计划,和病史小结,用药记录要包括用药开始的时间,实际用药情况、停止用药的时间,疗效评价等,及时补充患者新的用药信息,用药病历的用药信息要及时进行更新,档案要留在临床药学室并进行长期保存,条件允许可以建立电子病历。
1.6药品不良反应
各个临床科室要要有指定的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员,发现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是应该及时通知临床药学室,药学人员进行登记、上报,临床药学人员要认真咨询、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要善于发现药品的不良反应。定期退出临床药讯,内容涉及查房和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交流经验、新药知识和收集到的药学知识,并发到各个临床医技科室供翻阅参考,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医护人员积极捐稿,努力让临床药讯成为医院药师和临床医生交流沟通的平台。总结
临床药师是在临床药学工作中要努力工作,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帮助临床解决了医学实际问题,为患者提供了一定的药学服务,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由开始医生和患者的陌生、抵触、怀疑到逐渐认可、信任和接受,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是优于人员有限、知识不系统等方面的原因,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有些工作没有实质性进展,但是广大药师的共同努力,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珠,丛骆骆,李大魁,等.临床药师的必备资料一药理[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10):706.[2]王晓现,逢晓云,施安国.我院临床药师工作开展情况简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77.[3]0’Neill PA.The role of basic sciences in a problem—basedlearning clinical curriculum[J].Med Educ,2000,34(8):608—613.
icu临床药学教学论文 第3篇
1 典型病例
患者, 女, 40岁, 因“反复发热10月余, 反复起脓疱2月”于2012年7月29日转入内科ICU。患者自诉10月余前因“发热”到外院住院, 期间出现左膝及左踝疼痛、肿胀。今年3月29日到骨科住院, 4月2日行左胫骨上端病灶清理术, 病理检查结果:慢性骨髓炎, 不排除真菌感染可能性。住院期间出现皮肤红斑、脓疱, 于4月16日转皮肤科, 皮肤病理检查示:皮肤浅表真菌感染。经抗真菌治疗1周后红斑、脓疱消退。此后因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 于4月25日转入呼吸科, 予抗感染及抗真菌等治疗后病情好转, 于5月4日出院, 出院后继续服用“伊曲康唑口服液”。6月10日再次出现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 复诊后由呼吸科拟“侵袭性播散性真菌病”收治。近2周来先后出现皮肤红色结节、脓疱, 在呼吸科给予抗真菌、抗感染等治疗无明显好转, 6月23日曾出现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 经抢救成功于6月27日转入皮肤科, 继续抗感染治疗。实验室检查提示骨髓抑制并有肾功能受损, 提示病情仍危重, 予转内科ICU进一步治疗。转入内科ICU诊断:侵袭性播散性真菌病, 脓毒性休克, 左下肢蜂窝织炎, 淋巴癌, 脉管炎, 严重贫血, 蛋白质营养不良, 电解质紊乱, 急性肾损伤。既往史:既往因“发热反复发作, 颈部肿物”于2008年曾分别在当地医院及外院诊治, 诊断为“淋巴结结核, 皮肤结核, 皮肤感染, 口腔念珠菌病”等疾病, 住院抗痨抗真菌治疗后缓解, 出院后症状反复。有输血史、手术史, 无外伤史, 否认肝炎等传染病史, 否认心脏病史、糖尿病史。否认食物过敏史、有对氨水杨酸过敏史。
2 不同时间点药物治疗及其分析与讨论
第1天 (7月29日) , 患者T 37.1℃, WBC 7.2×109·L-1, N 91.6%, PLT 36×109·L-1, HGB 59g·L-1, HCT 18.2%, LY 4.5%, CRP155.11mg·L-1, 超敏C反应蛋白>5.0mg·L-1;肾功能、肌酐176μmol·L-1, 尿素15.59mmol·L-1, 内生肌酐清除率21ml/min。患者病情加重, 注射0.5g, q6h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0.5g, q12h;注射0.3g, q12h伏立康唑, 均静滴, 目的为抗感染。同时给予胸腺法新免疫调控治疗;为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应及时补充能量、高浓度的葡萄糖液和胰岛素;丙氨酰谷氨酰注射液保护肠黏膜。
分析与讨论: (1) 患者实验室检查提示骨髓抑制并有肾功能受损, 在目前患者感染程度重, 已出现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情况下, 药师使用应用最广谱、作用最强的抗菌药物, 遵循抗菌药物“重锤出击”的策略[1], 以便能够快速的阻断病情恶化, 遏止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 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 故选择抗感染方案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是有根据的。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及用药史, 考虑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且根据2011年IDSA《MRSA指南》[2]:对于复杂性SSTI的住院患者, 除手术清创和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外, 应在培养结果出来前进行MRSA经验性治疗。 (2) 患者入院诊断为侵袭性播散性真菌病, 给予静脉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临床药师考虑选择静脉使用该药的给药途径欠妥, 因中至重度肾功能不全 (肌酐清除率<50ml/min) 的患者不得经静脉给伏立康唑, 因可发生赋形剂磺丁基β环糊精钠蓄积[3]。该患者有急性肾损伤, 血肌酐176μmol·L-1,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计算其内生肌酐清除率为30.7ml/min, 属于肾功能失代偿期, 建议给予伏立康唑片口服途径给药, 因该药口服吸收迅速, 生物利用度很高 (96%) , 可给予第1天400mg, q12h负荷剂量, 第2日给予200mg, q12h维持量。经过与医师沟通, 医师从临床的角度出发, 认为对于重症并发MODS的患者抗感染治疗为重中之重, 给予静脉使用伏立康唑联合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迅速控制感染为最终抑制SIRS的反应, 纠正各重要脏器特别是肾功能得到好转的最有效方法。临床药师经查阅大量的书籍, MODS病理生理机制为感染、创伤是MODS的促发因素, 炎症反应的失控、而产生MODS的根本机制是SIRS/CARS失衡。机体炎症反应失控的表现和结果为组织缺氧、内皮细胞和再灌注损伤、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和细菌/毒素移位;同时又是进一步促进炎症细胞激活、炎症介质释放和炎症反应加剧的重要因素;而组织缺血和内皮细胞损伤则既是肠道毒素细菌易位的基础之一, 又是细菌毒素移位后产生损伤的结果。肠道是休克及MODS中最易发生缺血缺氧的器官[4]。相关文献亦论述了危重疾病时肠黏膜屏障 (IMB) 损伤的机制:胃肠黏膜容易在危重疾病时受到损伤, 与自身的解剖结构特点密切相关[5]。经讨论后, 医生和临床药师达到一个共同的观点, 并建议密切监测患者在治疗期间肝功能、肾功能等变化[6]。 (3) 由于MODS使患者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所以机体会出现以高分解代谢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蛋白质分解、脂肪分解和糖异生明显增加, 但糖的利用能力明显降低。急性肾损伤合并MODS的患者不但具有一般危重患者的应激代谢反应, 还具有其特殊的改变如能量代谢、糖代谢、脂肪代谢等[7]。器官和组织的功能维护和组织取决于适当的营养基质, 因此, 器官和组织细胞代谢达到营养支持治疗, 同时添加谷胺酰胺保护肠道黏膜, 促进和改善肠黏膜绒毛的功能是合理的。临床药剂师和医生同意以上治疗措施被应用。
第2天13:00患者出现意识改变, HR增至130次/min, R至42次/min, Sp O2 48%, 患者镇静治疗后, 予经鼻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插管上机后, 患者呼吸逐渐降至18次/min, HR 90次/min, BP 70/48mm Hg;复查血气分析后予下调吸入氧浓度至60%, 并给予多巴胺维持患者的血压 (100~110/60~70mm Hg) 。白细胞计数38.1×109·L-1, 94.2%粒细胞比率, 血红蛋白80g·L-1, 血小板计数221×109·L-1;肌酐105μmol·L-1, 尿素11.05mmol·L-1;16U·L-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6U·L-1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给予增加注射用伏立康唑溶媒生理盐水的量至150ml静滴, q12h;增加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使用次数至0.5g静滴, q8h抗感染。
分析与讨论:目前患者感染灶尚不完全明确, 结合其血象特点看,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可能性大, 且根据指南需针对MRSA行经验性治疗, 考虑目前患者血肌酐值下降, 肾功能逐渐恢复的情况下, 给予增加万古霉素给药次数加强抗感染。并考虑伏立康唑引起的肝功能试验异常以及视觉障碍不良反应可能与较高的血药浓度和/或剂量有关, 故给予增加溶媒生理盐水的剂量,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6天 (8月3日) , 患者仍处于持续镇静状态, Ramsay评分为2~3级;今晨患者因出现呼吸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 而调整呼吸机参数;仍有发热, Tmax 38.5℃;持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在120/60mm Hg左右, 血管活性药用量逐渐减少。左下腹壁近左大腿近心端可见红斑形成, 皮肤上散在米粒样脓疱;左大腿内侧近端皮肤可见大片红斑, 较前日红斑稍吸收, 但可见皮肤脓疱增多, 部分破溃、渗出, 局部皮温增高, 软组织肿胀仍明显;右踝内侧及足面皮肤可见增多的米粒样脓疱, 局部红热肿;左内踝部及左小腿远端内侧见增多的皮肤脓疱。白细胞计数17.5×109·L-1, 粒细胞比率92.5%;肌酐92μmol·L-1, 尿素10.42mmol·L-1。给予加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 ivq, 12h。
分析和讨论:患者呼吸快, 血氧饱和度下降, 血气分析提示氧合指数为132mm Hg。根据患者Pa O2/Fi O2、呼气末正压水平均低以及8月2日胸部CT示两下肺含气不全, 可考虑肺损伤 (ALI) 存在, 而ARDS是ALI的严重阶段, 二者是连续的病理生理过程。
第14天 (8月11日) , 患者体温已正常一周, 复查血象下降明显, 双下肢皮肤红斑、脓疱较前吸收, 水肿减轻, 血气分析提示氧合可, 给予脱机治疗。
第17天 (8月14日) , 患者神清, 持续鼻导管给氧, Tmax 36.7℃。双侧腋窝、左侧腹股沟、左侧腘窝分别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腹部平软, 未见压痛, 未触及包块;双下肢皮肤红斑、脓疱较前吸收, 水肿减轻, 左侧大腿内侧仍有少量脓疱疹未吸收。白细胞计数5.2×109·L-1, 72.6%的粒细胞比率, 血小板计数130×109·L-1;乳酸2.39mmol·L-1, 肌酐68μmol·L-1, 尿素7.18mmol·L-1, 尿酸109μmol·L-1, 总二氧化碳21.5mmol·L-1。给予停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改为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静滴, q8h抗感染。
分析与讨论:患者目前体温正常已1周, 皮肤病灶较前基本吸收, 血象白细胞正常, 临床药师建议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降阶梯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万古霉素继续使用至3周, 伏立康唑可调整为口服给药。患者转入ICU后, 万古霉素已使用14天, 虽已达到IDSA《MRSA治疗指南》推荐的复杂性SSTI的住院患者抗感染时间7~14天, 指南同时也指出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做出随时调整。考虑到患者反复发烧、出现脓疱, 因此继续使用3周巩固治疗, 医师采纳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及万古霉素意见, 继续给予静脉使用伏立康唑也是为了巩固抗真菌治疗的作用。
第22天 (8月19日) , 体温正常, 血象未见明显波动 (白细胞计数6.4×109·L-1, 粒细胞比率81.2%) , 给予停注射用伏立康唑, 改为伏立康唑片200mg, q12h口服序贯治疗。
分析与讨论:患者病情稳定, 临床药师再次建议伏立康唑可给予由静脉给药转为口服给药连续治疗, 因该药口服片剂的生物利用度很高, 达96%, 口服和静脉滴注两种给药途径可相互转换。医师采纳药师建议。
第27天 (8月24日) , 患者皮肤病灶较前吸收、干结, 实验室检查结果较前改善 (白细胞计数4.3×109·L-1, 血小板计数82×109·L-1, 粒细胞比率66.0%, 尿素6.22mmol·L-1, 肌酐86μmol·L-1) , 病情相对比较稳定, 患者可出院服药继续治疗。
3 总结
综上所述, 诊断和治疗工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文此例患者经入院后药师遵循“重锤出击”的原则, 快速阻断了病情恶化, 遏止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防止了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情稳定后, 医师采纳药师建议, 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及万古霉素意见, 继续给予静脉使用伏立康唑也是为了巩固抗真菌治疗的作用, 最终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在该病例的在药物治疗中, 临床药师帮助医师权衡利弊、综合衡量选择治疗药物, 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使患者的临床诊治获得最大受益, 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起到作用, 并在临床药学实践中得到能力的证实和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淑娟.抗菌药物治疗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66-267.
[2]Catherine Liu, Arnold Bayer, Sara E, et al.Clinecal Practice Guidelines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hicillin-Resestant Staphylococlus aureus Infections in Adults and Children[J].Clin Infect Dis, 2011, 52 (3) :e18-e55.
[3]汪复, 张婴元.实用抗感染治疗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69-372.
[4]刘大为.实用重症医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390-391.
[5]徐有青, 崔培林.重视危重疾病时肠黏膜屏障的保护[J].山东医药, 2011, 51 (16) :1.
[6]吴彩军, 刘朝霞, 刘禹赓.2008年拯救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J].继续医学教育, 2008 (1) :53.
icu临床药学教学论文 第4篇
关键词:专科药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论;教学效果
【中国分类号】R4
《临床医学概论》以概论介绍为主,以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主要内容包括诊断学基础、急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和儿科学。临床医学概论是针对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临床医学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药学专业学生了解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对现代医学模式的了解,增强自我的防病能力,同时也学会传播常见疾病预防方法和健康规律生活方式,提高学生预防医学认识及社区医疗服务意识,促进医疗系统健康有序的发展[1]。要讲好这门课,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与需求,掌握这门课程的特色与教学要求,具有熟练的课堂驾驭能力,这样才能把握好分寸,讓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熟悉或了解部分临床医学知识。因而,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 优化教学内容,因材施教
根据本校对专科药学专业教学的相关要求,临床医学概论课程选用赵增荣主编的《临床医学概论》(高等医学院校专科教材)。这门课程涵盖的内容非常广、信息量大,涵盖了诊断学和内、外、妇、儿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是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高度浓缩,是概论,54学时,全部理论课时。该课程知识结构不适于本校学时少、设课早、学生欠缺必要的基础知识等具体情况,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选择和合并,重构内容体系。选择内容的原则是:以拓宽知识面,拓展专业口径,培养其独特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为主要目的。选择确定的教学内容包括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心跳呼吸骤停、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消化性溃疡、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肾输尿管结石、贫血、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授课中详细介绍临床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和诊断方法,重点介绍了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用药原则和近年来相关方面的新知识、新进展。在药物治疗中突出了药物治疗的作用特点、用法和副作用等,体现了药学专业教材的内容特点。重构内容体系的目标是:更具有条理性、逻辑性、层次性,内容呈示更简练、更清晰。并将内在联系密切的内容放在一起,构成内容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单元或知识模块,形成富有逻辑性、条理性、层次更清晰的教学内容体系。例如,教材中血液系统疾病一章,贫血包括概述、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若要详细讲授,课时不够,只能概略讲授。因此,我们将贫血整章内容删编整理后作为一节,1个学时讲授,和白血病合在一起讲解。 这样以学以致用的原则,帮助药学专业学生更快地掌握医学相关知识。
2 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是影响、制约教学策略的关键因素,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要尽量明确、具体,设计语言要逻辑清晰,使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遵循具体性,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进一步设计达成该目标的教学活动。在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之初,特别是第一次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临床医学概论的研究对象、内容、应用性以及与临床的密切关系,激发和提高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达到此目标,我们首先在第一次课堂讲授中明确阐述临床医学概论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意义,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作用,从而重视这门课程。然后,我们充分利用声像教学辅助材料,增强学生对临床医师诊疗疾病中的操作手法、问诊语言、急救过程等内容,了解疾病与人类生活、生存的联系,增加感性认识。例如下载北京医科大的诊断学视屏资料,包括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心脏检查、腹部检查、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河南的艾滋村视屏;2003年2月于广东传染流行的SARS流行资料;2009年3月由墨西哥发现,引起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以及一些因病去世的名人资料,如因冠心病去世的古月、高秀敏、马季,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去世的高枫,因糖尿病去世的香港明星肥肥(沈殿霞),因宫颈癌去世的著名歌星梅艳芳,因肝硬化腹水去世的世界知名华人画家陈逸飞,2005年死于原发性肝癌的著名演员傅彪,等等。录制的视频材料剪辑后制作成一个个电子文件,根据教学内容的关系,在教学各阶段的课前或课间选择播放。这些教学辅助材料的使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了解和学习到与课程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同时,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热爱这门课程,甚至起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的作用。
3 教学与医学实践相结合,驾驭课堂
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严谨学科。在其内容理解上,需要大量的医学知识做铺垫,所以对药学专业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尽量精选授课内容,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在课堂上,多以病案或图片形式引导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该课程没有安排适当的临床实践和实验课,在课堂中上问诊、体格检查时经常采用场景式CBL教学,即抽一学生扮演患者,教师扮演医师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专科学生总体素质偏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特别是大班上课,后排学生通过手机看小说、看影视剧、讲小话的较多,影响教学效果。笔者所教2012级药学专业,一个大班授课,90余人;一个小班授课,60余人。期末考试成绩小班平均73分,大班平均67分,小班明显好于大班。因此,笔者已建议学校在临床专业课教学中以小班为单位,便于开展各种方式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课堂中要学会驾驭课堂,除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加大投入、精心准备外,课堂中最好不停走动,往后排走,学生看到老师,会停止一切小动作,认真听课,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 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很多,也非常重要,如药理学、药物分析、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等课程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而临床医学概论是药学专业学生与临床疾病诊疗密切相关的唯一一门课程,课时少,无实验课,课堂讲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不是培养临床医师,其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与临床医学专业不同,应以实用为原则,其教学内容不应精深,只能概论,对临床常见病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诊断过程尽量粗略讲解,不必展开,重点介绍疾病的临床表现。要使课堂教学游刃有余,必须在备课环节下大工夫,分析教学内容,精心构思、设计导入和每一章节的教学方法、方式、语言技巧和教学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值得推荐的教学方法有: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法、辨析相近或相关的概念、列表比较并列相关的内容、树形结构图展示层次性知识结构、充分利用图形、图像、图解、动画、视频等直观教学材料和问题教学法等[2]。如何使学生记住课堂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课堂中的语言技巧非常重要,在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的前提下, 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如风趣的语言、丰富的表情,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帮助学生记住所学内容。而且如果在课堂上发现学生走神,思想不集中,老师可以采用自然、调侃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切忌满堂讲,无重点。最后,作用临床课的专业老师,要有充分的自信,我的课堂我做主,相信自己的重要知识点自已掌握,相信自己的学生会与你互动。通过精心设计和应用一系列方法、技巧,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为提高。
参考文献
[1] 孟繁坤,孙国平,段中平等.非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论中超声检查教学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626-627.
[2]姜春明,王竹颖.PBL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l,10(11):1348—1350.
作者简介: 金玲,女,1967年5月~,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内科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临床药学专业论文 第5篇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动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对某校两届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随堂调查,并分析学生的学习动力状况、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学习动力的来源和提升学习动力的途径。结果226位参与调查的学生均认为自身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就业前景不明朗(女生30.7%,男生21.7%)、缺乏监督(女生19.9%,男生23.5%)是男女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共有主要原因,高考结束放松自己(男生29.1%)和情感问题(女生22.3%)分别是男生、女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找到好工作(女生51.3%,男生54.7%)和获取知识(女生30.0%,男生22.1%)是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加强素质教育(男生23.2%,女生31.7%)、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及校园环境(男生40.0%,女生29.1%)是提升学习动力的主要途径。结论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动力不足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其职业和就业的预期对学习动力的影响较大。因此,尽早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加强素质教育、改善学校教学育人的软硬件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动力;调查分析
临床药学本科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药学技术人才[1]。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但作为培养临床药师的教育部特控专业,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的职业和就业预期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关系到其专业学习质量和就业竞争力[3-4]。本文通过对某校两届二年级的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进行学习动力的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学习动力的因素,提出提升学习动力的举措,为提高大学的教书育人质量和本科生的就业率提供新的依据,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某校临床药学专业两届二年级本科生。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26份,回收有效问卷22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其中男生91人,女生135人。
1.2方法本次调查由药学基础课专任教师随堂发放问卷,采用自制的“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对本科生进行调查。问卷第一部分为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年级、性别、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等;问卷第二部分为学习现状调查,共有9个条目,包括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学习动力的来源及提升学习动力的途径等。分别邀请5位有以上工作经验的公共卫生专家对该问卷的表面效度进行评定,专家一致认为此问卷具有较好的表面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效度良好,Cronbach′sα系数为0.912,信效度良好。
1.3统计学分析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为统计描述,检验水准定为α=0.05。
2结果
2.1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动力不足的原因在不同性别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生认为临床药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明朗(30.7%)、情感问题(22.3%)和缺乏监督(19.9%)是学习动力不足的3个主要原因;男生则认为高考结束放松自己(29.1%)、缺乏监督(23.5%)和就业前景不明朗(21.7%)是学习动力不足的3个主要原因。就业前景不明朗和缺乏监督是男女生共有的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见表1。
2.2学习动力来源为了分析学习动力的来源,在问卷中设置了两个条目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习动力的来源在不同性别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男女生中超过51%的人认为找到好工作是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超过22%的人认为获取知识是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见表2。
2.3提升学习动力的途径学习动力的提升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在本研究的问卷中设置了1个条目对其进行描述。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提升学习动力的途径具有不同的`认识(P<0.05);但是男女生都认为,加强素质教育(男生23.2%,女生31.7%)、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及校园环境(男生40.0%,女生29.1%)是提升学习动力的主要途径,见表3。
3讨论
临床药学专业人才是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成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围绕人口老龄化而兴起的产业,如医疗、健康、养老、保健等产业逐渐发展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5]。我国社会对高层次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其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有[6]:药品流通企业(26.5%)、医院(23.5%)、攻读研究生(19.4%)、制药企业(11.2%)、药检所等事业单位(5.1%)、其他(14.3%)。临床药学专业虽然有较高的就业率,但就业品质和平均收入与医药学科其他专业本科毕业生(比如临床医生、检验师等)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存在共性和性别差异。比如:就业前景不明朗和缺乏监督是男女生共有的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情感问题则在女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原因中排第二位。因此,有关高校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业、就业、人生观、恋爱观”的教育,同时强化对学生的引导、管理和监督。学习动力来源的调查结果提示,找到理想工作与获取知识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所以,有关高校必须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将实习基地建设与就业密切结合起来将是一个不错的方式,有利于形成学生、企业、学校“三赢”的可持续性发展局面。为了帮助学生获取最新知识,教师必须不断进行自我知识的更新;在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必须积极主动开展科学研究,以实现“教学-科研”的相互促进和共同提升。
提升学习动力途径的调查结果表明,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改善学校教学硬件及校园环境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见,如何对高校的素质教育进行改革、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是有关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此外,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学校教书育人的硬件及校园环境也是政府和高校领导必须认真思考与着力解决的问题。综上所述,本文对某校两届二年级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学习动力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相应举措。期望本研究结果能够为临床药学专业或其他专业本科生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就业率的提高提供有益借鉴和可靠的实验调查证据。
参考文献:
[1]屈建,刘高峰,朱珠,等.我国医院药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上)[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34(15):1237-1246.
[2]徐喜林,王巧琳,张倩.临床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J].药学教育,2011(5):57-59.
药师临床药学服务论文 第6篇
药师临床药学服务论文【1】
摘要:目的:总结药师对临床进行药学服务的实践内容和经验体会,为药师的工作模式提供参考。
方法:参考有关文献和资料,结合药师深入临床实践的情况,总结药师临床服务的内容以及面临的问题。
结果:药师通过临床方面的实践,切实能发挥临床药师的药学专长作用,对医院临床方面的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
结论:药师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药学工作得到临床的肯定,药师自身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药师; 药学服务; 实践
临床药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发达国家也早已进入成熟临床服务阶段,药学服务也有相当高的水平,在我国,随着临床药师制度的逐步完善,医院药学也在向药学服务的方向发展,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1月24日,联合发布了《医疗机构药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医疗机构的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自此,我国临床药学工作开始走向药学服务的发展道路。
但如何开展工作,开展哪些工作,还没有固定模式笔者现将自身的实践工作总结如下,希望有所启示。
1参与医疗质量查房,进行临床用药调查分析
参与临床查房工作,协助医生处理临床用药中的问题并提供药学服务,与临床医生在合理用药知识上共同提升,同时也会使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整体提升。
参与医疗质量查房,及时查出临床科室用药存在的问题,可强化医师合理用药的意识,临床药师会同医生对病历进行调查分析,将发现的问题与医师共同探讨,以引起全院医护人员的重视,避免相同的问题再次出现;将存在的问题及时与临床医生交流,经过这种形式的合作以后,药师与医师在合理用药知识上也会共同得到提升,同时也会对医院医疗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2关注并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在临床治疗中给出专业化建议。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不仅能有效防止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也能防止增加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
文献报到,我国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0%-30%,如果药师深入临床,对重点及易发生 ADR 的患者建立药历,详细记录并监护患者用药与病情变化情况,对发生的不良事件及时分析发生的原因,从而作出不良事件是否为药源性反应的正确判断有针对性地做好合理用药的建议,配合医师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减少 ADR 的发生.同时也可减少漏报和不报现象。
3关注用药细节问题,给医生和护理人员提供全面的药学信息咨询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以后,会发现临床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最明显的就是抗菌药物的滥用,如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用药时机和时间不当、预防用药起点偏高、用药时间间隔不当、给药剂量偏大、盲目联合用药等,针对这些问题,药师要及时和临床医生和医院行政部门沟通,制定合理用药管理制度,规范医生用药原则,帮助医生提高用药水平。
护士为药物治疗方案的执行者,因此护士要懂药学知识并把药学知识很好地应用于护理,最常见的是护士要懂得药品的配伍禁忌,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遇光不稳定,在强光下极不稳定,遇光分解; 丹参与维生素 C 注射液混合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两者作用减退或消失。
临床药师通过提供现场指导采用讲座形式向护理人员提供诸如此类的药学信息,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水平,也是对患者的安全负责。
4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保证药物治疗方案的准确和合理
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也就是合理用药的科学,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药物的剂量符合个体需要,另外,也要求药价对患者最为低廉药师参与查房,判断临床选药的合理性,指导临床用药,从而达到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目的。
病例:患者,男性,73岁,诊断为下颌骨骨髓炎患者,医师给予头孢唑啉钠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中静脉滴注,用药 3 天,但病情无明显改善,药师建议改用林可霉素 1.8g 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00mL中静脉滴注,连用 3 天,疗效显著,因为林可霉素最大的特点是在骨组织浓度高,并兼有抗厌氧菌的作用,适合该患者症候。
5对住院患者用药进行宣教与指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用药教育是临床药师的工作之一,是保证用药安全的有效形式,积极开展病人临床用药教育,使药师更加贴近病人,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充分发挥药品的最佳疗效,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药师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面对面的用药指导,详细说明用药方法,最佳剂量,最佳时间,药物在体内的维持时间及疗程、作用与副作用,禁忌及注意事项等,并详细解答病人的一些疑问,对病人正确执行医嘱,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6对出院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给患者提供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住院患者一般都要出院带药,医师对每位患者所带药物也说明了用法、用量,可服药的合适疗程最佳服药时间不良反应等却很少明确交待或难以交待,往往因疗程不当导致疾病复发等,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因此,临床药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药学专业特长和医药综合知识,提供给患者一个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是必要的、迫切的。
7结论
通过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帮助临床解决了一些实苯二酚际问题,改变医生仅凭经验用药的方法,使患者用药的针对性加强,确实达到了降低 ADR 的发生率,减少 ADR 漏报率;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促进了临床用药的规范化;实现了医药护协作,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师的认知度,取得一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基本目的,然面,要使临床合理用药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发挥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作用,使临床药师真正成为医生护士的好帮手,患者的好朋友。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S] . ?
[2]邱季. 临床药师对住院患者开展药学服务的效果[J] . 中国药师,, 9(12):1160?
[3]亓咏梅. 浅析临床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J] . 中国社区医学, , 13(1):69?
[4]邱季,范鲁雁. 临床药师为患者提供出院带药治疗建议的探讨[J] . 中国药房,2007, 18(2):157?
[5]唐克建. 临床药师参加医疗质量查房的体会[J] . 天津药学,2006, 18(5):70
药学保健与临床药学的区别【2】
[摘要] 药学保健是医院药学工作的一种新模式,它改变了以往传统药师工作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主,逐渐向临床药学延伸的模式,而是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模式。
药学保健是在成功进行临床药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在总结分析了我国药学保健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与临床药学的本质差别。
[关键词] 药学保健;临床药学
美国《医院药师协会》对药学保健的定义是药师的使命,是提供药学保健。
药学保健目的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无关的关心照顾,以获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确定结果。
药学保健的主体是药师,客体是患者。
因此,在实施药学保健[1]的过程中,执业药师应为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咨询服务,对用药患者的药物治疗结果负责,在药物治疗全过程中为患者争取利益,保护患者不受与用药有关的伤害。
因此开展药学保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 药师工作方式的演变
药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的论文 第7篇
1临床实践在药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1促进学生药学创新能力的提高药学教育作为一种专门培养高素质的药学创新性人才的教育,对于创新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传统的药学教育大多是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这虽然能够学习前辈们丰富的经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药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我国现今的药学教育中,普遍采取通过繁重的课程提高学生药学知识水平的方式,这极大的摧残了药学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不利于药学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更制约着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国药学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而临床实践通过带领药学学生深入实践中去,通过一个又一个详细的病例进行分析,对于药性、药量以及药物构成的学习都有很好的帮助,除此之外,学生在临床实践研究中也能充分调动学习钻研的积极性.对于药学创新来说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当代药学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施,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它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需要进行严谨的逻辑思维,还要具有创新的思维.
1.2提升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作为药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医药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在工作中十分重要.因此,在药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就被放在重要位置.药学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而临床实践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责任感最主要的形式.在临床实践中,药学学生直接面对患者和药物,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感官上都有最直接的接触,这更能激发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药学专业并不是简单的学习,而是一种需要不断刻苦钻研的学问.学习责任感一旦形成对今后学生学习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们面对纷繁复杂的药学知识,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挫折,这时就需要他们发挥责任意识,通过学习责任感来帮助自己克服困难.因此,我们说临床实践对于药学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非常有益.
icu临床药学教学论文 第8篇
关键词:全程化药学服务,临床药师,重症医学,合理用药
2006年广州中山三院首先发现亮菌甲素注射剂致死病例, 这就是亮菌甲素事件。调查得知生产厂家冒用工业用二甘醇替代药用丙二醇, 二甘醇具有强烈的肾毒性, 事件最后导致13例患者发生急性肾损害而死亡[1];刺五加事件, 2008年10月5日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使用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后首先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经调查部分药品未送达医院前在流通环节被雨水浸泡, 使药品受到细菌污染, 事故最后导致3例患者死亡[2];关木通事件, 自1998年10月起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收治怀疑服用龙胆泻肝丸至肾损害的100多例患者。与此同时, 北京东直门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亦多有此类病例报告, 随后引起国家药监局的重视。调查得知龙胆泻肝丸含有一味常用中药-关木通, 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曾被临床广泛使用, 其后发现关木通所含马兜铃酸有严重的肾毒性。据不完全统计, 此药引起的肾损害人数在10万人左右[3];辛弗事件, 2006年7月24日青海省西宁市医院部分患者使用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 (即“欣弗”注射液) 后, 出现胸闷、心悸、心慌、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经调查得知生产厂家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 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均不符合规定, 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4]。回顾近些年的药害事件, 我们发现他们都有这样的共同特点, 那就是每起事件多发生在住院患者用药后, 因此, 惨痛的后果强烈要求我们医院药师关注用药安全并对患者实施全程化的药学服务。
何谓药学服务?药学服务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 其产生的背景为1971年美国有14万人由于药品不良反应而死亡, 有100万人住院接受治疗;而1987年的药品不良反应导致1.2万人死亡, 1.5万人接受治疗, 专家估计这一数据可能仅占实际数的10%。用于与药物相关的病死率和发病率的费用每年高达70亿美元[5]。如何有效地预防药源性疾病成为美国卫生部门的一个重大课题, 美国卫生部门意识到药品对健康的影响, 不仅取决于药品本身的作用, 而且涉及使用过程的是否合理, 因此, 药师不仅要提供质量合格的药品, 更应保障安全、合理的使用药品。于是药学服务的概念就这样产生了。中国随后也接受了它。药学服务就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 (包括医师、护士、患者及其家人) 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 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从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6]。全程化药学服务就是患者踏进医院那刻起, 在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就应享有的药学服务。具体包括在患者用药前, 医院药师要对患者进行用药宣传及必要的教育, 如了解患者既往用药史、药物过敏史;用药过程中, 药师应教育患者按时用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让患者明白自己对帮助获得理想的治疗结果负有责任, 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还应向患者交代有关药物所带来的利益和可能承担的风险。告诉患者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急处理方法。用药结束后, 药师应对患者回访, 对药物治疗结果进行评价。住院患者用药不管是预防性的还是治疗性的, 不论何时何地, 全程化药学服务应直接面向需要服务的人群, 使治疗目标得以实现。药师进入临床实施药学服务, 可以表明自己在药物治疗监控方面的能力, 逐渐改变以往医师凭经验选药、用药的习惯,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重症医学科的患者, 由于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及多合并有脏器功能不全, 故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应慎之又慎。事实也证明, 由于专职临床药师的参与可以减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为临床医师的用药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笔者目前在ICU做专职的临床药师, 在工作中笔者深切的体会到医师、护士、患者对用药的关注度, 一件小事至今记忆犹新, 一个由呼吸科转入ICU的慢阻肺患者, 由于病情危重, 转入ICU后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患者血象仍然很高, 降钙素原超过正常值上线的2倍, 抗生素升级使用势在必行, 故管床医师调整医嘱为亚胺培南西司他汀1.0g bid, 此时管床医师问bid给药与q12h给药有什么区别?笔者思索后觉得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时间依赖性药物的给药时间间隔问题, 故回答管床医师bid给药包括q12h给药, 时间依赖性药物应每日多次给药, 抗菌效果取决于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的持续时间, 之后与管床医师在医师办公室讨论关于给药时间间隔与给药剂量对治疗药物浓度的影响。笔者在之后的临床药学查房中发现此患者用药后体温趋于正常水平, 肺部感染临床症状减轻, 抗感染用药有效, 但复查血常规发现血小板在持续降低, 用药5天后复查血常规, 血小板为40×109/L。此时笔者考虑可能是亚胺培南西司他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 故提醒医师关注血常规指标, 必要时停药。医师接受了建议。笔者每天跟随ICU医师查房, 翻看医师的医嘱, ICU医师并不像有些医师那样不论什么感染均联合使用几种广谱抗生素。他们给笔者的感觉是选药谨慎, 用药细心, 这使笔者对ICU医师有了新的认识。其实他们也需要药学方面的知识, 只是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医师在提高诊断知识的同时, 限制了在药物治疗方面的精力, 需要在药物治疗方面得到帮助。专职的ICU临床药师则应利用好这样的机会, 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因此, 及时发现临床用药的潜在风险并获取药学方面的最新知识提供给临床, 这是所有临床药师工作的一部分, 自己掌握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 也坚定了笔者做好这份工作的信心。
目前我国将逐渐实行“医药分开, 管办分离”, 这就弱化了医院与药品的经济联系, 医院要靠医疗服务来增加效益, 这不仅要有服务意识, 而且要扩大服务的内涵, 提高服务档次, ICU临床药师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则可以适应这种形式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只有提供全程化的药学服务才能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同时也满足了医师、护士对获取药学方面知识的需求。全程化药学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作为临床药师如何更好的发挥药物的治疗、预防作用, 保障用药安全是医临床药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临床药师的事业才刚刚开始。临床药师应立足于本职工作, 用自己所学服务于医师、护士和患者;用自己所感传递关爱的力量;用自己所为实践神圣的希波拉底誓言。
参考文献
[1]杨玲, 崇雨田, 陈规划, 等.应对"齐二药"假药危机事件的做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3 (12) :848.
[2]薛寒, 傅强, 谢敬东.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引发的监管对策思考[J].中国医药导刊, 2009, 11 (4) :677-378.
[3]蒋欣, 蒋永培.中药关木通引起的肾损害[J].中国药房, 2002, 13 (5) :292-293.
[4]吕旭飞.欣弗事件暴露的问题及其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 2007 (3) :29-30.
[5]邓玲华.临床药师工作模式的探讨[J].药品评价, 2005, 2 (1) :75-76.
icu临床药学教学论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