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写作指导》论文
《和声写作指导》论文(精选3篇)
《和声写作指导》论文 第1篇
这种创造性、创新性的培养,应该是在学习之初就要求的,即使所选和声材料是局限性相对较大的原位正三和弦时,如果学生不容易做到,也至少要有意识地去靠拢。 为低音配和声,是学习之初最能挖掘和锻炼学生创造性、创新性的一类和声写作题。为说明问题,本文中所选和声材料,均为原位正三和弦。
为低音配和声是相对于为高音配和声而言的,如果说,为高音配和声需要首先在调性的前提下根据旋律音选择和弦,那么, 在为低音配和声时,和弦的选择就相对容易得多。因为,低音声部的音都是原位正三和弦的根音,以大调为例,若首调唱名do作低音,所属和弦就是主和弦;首调唱名fa作低音,所属和弦即是下属和弦;首调唱名sol作低音,所属和弦即是属和弦;小调同理, 若首调唱名la作低音,所属和弦就是主和弦;首调唱名re作低音,所属和弦即是下属和弦;首调唱名mi作低音,所属和弦即是属和弦。因此,在为低音配和声时,和弦的选择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高音(旋律)声部的写作。
一、旋律声部的音区及声部进行
各种音乐作品都有一定的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是使一首音乐作品的各个部分成为有机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所必须的组织形式,是音乐内容赖以表达的形式的一个方面。和声的运用既要受曲式结构的制约,但同时又对曲式结构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因此,考虑和声的运用就不能离开曲式结构这个因素。曲式结构有各种类别,但它们的发展层次都可以概括为:起开合这三个过程,这也就是和声整体布局的总的规律。
旋律线条的设计本身就是在创作,如何创作一条流畅自然、歌唱性强、张弛有度的旋律,是要精心设计的,旋律线条的好坏,直接影响为低音配和声的效果。因此, 笔者在教学中,糅合曲式学的知识,常将8小节的和声习题视为二段体歌曲的缩影,即前4小节为第一个乐句,比作二段体歌曲的第一段,后4小节为第二个乐句,比作二段体歌曲的第二段,从曲式学的角度,对旋律有如下设计:
二段体歌曲的第一段,是乐思的初步呈示,音乐往往较为稳定,起伏较少,中段要求大多处于不稳定状态,表现在音区、旋律等方面,与第一段形成不同程度的对比, 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中段(中后部)出现全曲高潮,最后慢慢回落。因此,和声写作中, 旋律的第一个乐句应以中、低音区、平稳进行为主,偶尔跳进,第二乐句设计旋律的高潮部分,也即黄金分割率,第5、6小节的位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设计旋律的高潮部分有好多种方法,如可以通过旋律的逐渐上行推进、运用各种旋律模进或和声模进、突然向上或向下大跳、利用全曲音域的最高音区、和声的极不稳定进行、节奏的加密、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等手段,但在初学阶段,笔者主张,主要采用通过旋律的逐渐上行推进、利用全曲音域的最高音区、突然向上或向下大跳这几种方法来进行。最后两小节准备结尾,设计完满终止,即结束主和弦用根音旋律位置、位于强拍、前面用四、五度关系的原位和弦。
如下例,先根据低音辨别调式调性,标记和弦,然后划分句子结构,再根据低音声部写作高音旋律,最后填充内声部:
以上根据低音写作的高音旋律,第一乐句(前4小节)中、低声区、平稳进行为主,偶尔跳进,第二乐句开始,旋律向上大跳,音区变化,旋律线条向上推进,直至出现了全曲最高音G,突出高潮之后线条回落,进行到主音,形成完满终止,这些均体现了起开 合的整体布局思维。填充内声部后即为:
二、旋律声部的节奏和方向设计
旋律声部的节奏安排主要涉及与低音的节奏关系和旋律自身乐句之间的节奏关系。其中,旋律的节奏可以完全依附于低音的节奏(如上例),也可脱离低音的节奏,旋律自身乐句之间的节奏,如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第二乐句的旋律节奏可以与第一乐句相同,只是终止式不同,这种结构一般称为平行乐句,也可以在保持第一乐句节奏的情况下,改变旋律音或者旋律走向,还可以既改变旋律又改变节奏。当第二乐句变化较大、完全为新材料时,称之为对比乐句。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均可以通过模唱选择较具逻辑性的节奏, 灵活处理。如上例,低音部的节奏2/4 ︱︱︱--︱ ︱︱︱--︱,这个节奏本身就富有逻辑性,特点鲜明。因此,旋律声部的节奏依附于低音,与低音的节奏相同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有些低音声部的节奏又显得拖沓有余、紧凑不足, 特点不鲜明,这就需要对旋律声部的节奏进行灵活处理、合理安排,在和声框架的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创作出极具节奏特点的旋律线条。如下例:
此例低音部节奏本身特点不够鲜明,尤其是乐句的后两小节连续出现长时值相同的节奏,如果旋律的节奏完全依附于低音,效果显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而如果将旋律节奏安排成这样:4/4- ︱-︱︱- - -︱-︱-︱- ︱- - -︱按照这样的思路安排旋律,节奏特点就很鲜明,然后写作旋律声部即可。
方向设计,这里主要针对四部和声的两个外声部而言。因为四部和声的两个外声部最易被我们敏感地捕捉到,它们又占据了整个和声的最大空间,为了达到良好的和声音响效果,要解决好起支撑整个和声框架作用的两个外声部的协调关系,就成为和声写作的重要环节。因此,写作时需把握两点:首先,要想达到丰满的和声效果,两个外声部之间的音程关系最好以三度(或复合)音程或六度(或复合)音程为主;其次,为了突出各声部的独立性,两个外声部尽可能整体或局部形成反向或斜向的声部进行。这两条重要的外声部处理原则,应该贯穿在整个和声学习与音乐创作的多声部写作过程之中。如下例:
以上可以通过钢琴弹奏或试唱来检验整体音响效果,之后再将内声部填充完整即可,如下:
三、避免声部之间的不良进行
写作时,在把握住前两点的基础之上,还应该特别注意声部之间的不良进行,如平行一、五、八度;反向五、八度;隐伏五、八度;声部超越;对斜关系以及增音程等等,这些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破坏整个的和声效果。
当然,要想避免这些不良进行,在学习之初就应该注意避免。 在为低音配和声时,要认真分析低音声部所提供的信息,以此来辅助我们写作旋律声部。如上两例中,因为和声材料只有原位正三和弦,因此,若四、五度关系的两个和弦,则旋律声部只能平稳进行或三音跳进;若二度关系的两个和弦,则旋律声部只能与低音反向并平稳进行;若低音四度进行,则连接时既可以采用和声连接法, 也可以采用旋律连接法,但低音五度时,就只能采用和声连接法。 在写作前,必须要考虑到这些方面,提前为旋律的写作做好准备。 如前两例中均是如此,此不另举例。
四、结语
总之,和声写作是一个慢慢积累、总结经验的过程,只有不断思考、不断对比,尝试各种写作的可能性,才能写作出整体感强、 音响效果良好的和声习作。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之初就要建立和声写作的整体思维,以便为日后的分析、演奏(唱)甚至创作多声部音乐作品打下扎实的基础。
摘要:《和声学》是一门作曲技术理论的基础课程,是作曲理论专业“四大件”(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之一,也是音乐学习者和音乐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和声写作又是和声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指定旋律(或低音部)配置成一条集理性与感性于一体、并使旋律内涵最大化的多声部习作,这应该是每一位音乐学习者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以“为低音配和声”做例,通过对旋律声部的音区及声部进行、旋律声部的节奏及方向设计、声部之间的不良进行等方面的阐述,试图对和声写作的整体设计的方法做一说明,旨在为音乐学习者提供些许思路。
写作指导:高中写作指导之立意 第2篇
1.有敢冒风险勇气。出奇是一种可贵的创新思维,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没有一点冒险精神,满足于四平八稳,如何能摧枯拉朽,推陈出新?凡有创新品质的考生,即使在大的立意观点方面一时无法全面突破,也应尽量在细小的方面“跳一跳”。
2.有拒绝平庸气度。拒绝平庸就要突破模式的束缚。模式是出奇的死敌,只有突破模式的桎梏,不顺从既定的思路,采取灵活多变的思维战术,多方位、跳跃式地从一个思维基点跳到另一个思维基点,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才能让创新的思想在蓝天上自由飞翔。而没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则容易流于平淡、落人俗套。
3.有全面辩证认识。“寻奇”要有基础,脱离了生活实际就会走火入魔,沦为猎奇或胡说八道。“寻奇”也不会是横空出世、亘古未有之奇。对多数考生来说,只能是较之一般人在某一点上或新一点,或深一点,或广一点,或巧一点。
写作指导:叙事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第3篇
1.写家里的日常生活,表现家庭生活中有意思或有意义的内容;
2.写参加家里的劳动或跟家里人学习家务;
3.写发生在家庭中的一件事,反映出家庭成员的个性素质或思想品质;
4.写我与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事情,说明自己从中受到的教育和启发;
5.写家庭中的突发事件,来抒发自己的一种情感。
二、写家里事的参考题目
1.《爸妈笑了》
2.《发生在我家的一件事》
3.《我家的双休日》
4.《我跟妈妈学家务》
5.《我有这样一个家》
6.《我家的喜事》
7.《我家的变化》
8.《在充满爱的家庭里》
9.《我家的烦恼》
10.《爸妈闹别扭时》
11.《爸妈不在家的时候》
12.《家庭给我的______》
13.《喜事临门》
14.《今天我当家》
15.《我带着分数回家》
16.《不幸发生以后》
17.《晚饭后的争论》
18.《我想对父母说》
19.《我家的“三国大战”》
20.《我的家庭》
21.《关怀》
22.《我家之最》
23.《我帮______做家务》
24.《家庭小**》
25.《我家的属相》
三、写家里事的参考开头
1.《发生在我家的一件事》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这件事发生在去年的冬天,我记得那年的雪下得很大很大。
第二种开头:奶奶在去年冬天不幸去世了,这件事给我们全家都带来了无限的悲伤。
2.《我有这样一个家》的三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我有这样一个家,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第二种开头:幸福美满,这是我们家的最好的概括。第三种开头:在我们家,不管你什么时候来,几乎总能听见全家人格格的笑声。
3.《家庭给我的______》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在我的家里,我是妈妈的“宝贝女儿”,是爸爸的“千金小姐”,他们给了我无限的爱。
第二种开头:我有一个家,一个充满了爱的家,一个充满了阳光和雨露的家。
4.《我对父母说句话》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爸妈,今天,女儿要对你们说:不要老是瞧不起你们的女儿!你们的嘲笑和讽刺已经深深地伤透了女儿的心!
《和声写作指导》论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