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固定资料管理论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固定资料管理论文(精选4篇)

固定资料管理论文 第1篇

一、固定资产折旧调整事项问题的提出

因为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损耗, 包括自然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 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为了将固定资产发生的损耗进行合理的转销, 而固定资产本身并不发生实质性的现金支出。根据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的解释,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 计提的折旧应通过“累计折旧”科目核算, 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1) 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 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 (2) 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 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3) 销售部分所使用的固定资产, 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 (4)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 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 (5) 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 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6) 未使用的固定资产, 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总结以上六点, 我们发现, 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最终只有两种归宿, 一种是计入相关损益类科目, 并在计算企业利润时予以扣除, 即上述 (2) 、 (3) 、 (5) 、 (6) 四项。而另外一种是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即上述 (1) 、 (4) 两项。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要编制现金流量表附表, 把企业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即对净利润进行相关的金额调整。其中计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其他业务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因为已经在净利润中进行了扣除, 其折旧并不是真实的现金流出, 所以要调整加回。但对于计入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调整, 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了。我们知道, 计入制造费用的固定资产折旧, 需要在成本核算的时候进行结转 (大多是在月末) , 计入企业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其中实现销售的部分, 在确认销售收入时结转产品成本: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由于主营业务成本已经在利润表中扣除, 但并没有发生实际的现金流出, 所以要通过调整加回。另外, 计入制造费用的未变现部分包括两部分, 一是未完工的半成品, 反映在“生产成本”科目, 二是已经完工但未实现销售的企业库存, 反映在“库存商品”科目。二者都属于企业存货的核算范围。这两部分并不影响企业当期净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将所有固定资产折旧一并进行调回, 而没有考虑计入存货的部分, 似乎有些不妥。

二、固定资产折旧调整事项问题的解析

对于上文提及的固定资产折旧调整事项存在的逻辑上不合理之处, 笔者也搜集了很多相关专业资料, 但始终未能得到满意的解释。笔者认为, 之所以这样进行调整, 可能是基于报表编制和账务处理的简化和“平衡”处理的考虑。我们知道, 企业经营发展是一个持续过程, 而编制财务报表却要把企业经营发展人为地划分为年度、季度等时间段, 这也自然滋生了很多账务处理问题。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中计入制造费用部分每个月都要进行生产成本的结转, 也自然会存在未能完工的半成品以及未实现销售的库存, 并最终计入当年存货的现象。而每年也会存在销售的产品属于企业往年库存的状况, 销售的往年库存同样作为主营业务成本进行了相应的成本结转, 这也是为什么在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时要对“存货的减少”进行调整的原因, 这部分并不属于企业当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固定资产损失需要的资料清单 第2篇

1、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

2、公司设立时的章程、合同、协议

3、设立和变更登记时的批文、验资报告

4、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5、对盘亏的固定资产损失:

⑴、固定资产盘点表;

⑵、盘亏情况说明;

⑶、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和内部核准文件等。

6、对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损失:

⑴、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的鉴定证明;

⑵、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报废、毁损,企业应逐项作出专项说明,并委托有技术鉴定资格的机构进行鉴定,出具鉴定说明;

⑶、不可抗力原因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当有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如消防部门出具受灾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事故现场处理报告、车辆报损证明,房管部门的房屋拆除证明,锅炉、电梯等安检部门的检验报告等;

⑷、企业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内部核批文件;

⑸、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

7、对被盗的固定资产损失:

⑴、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⑵、涉及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第3篇

随着铁路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也呈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下面从财会角度探讨如何加强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一、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观念,提高管理力度

加强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企业领导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其次需要有关职能部门能够协调工作的开展,密切配合,并树立固定资产效益观念,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理念。把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纳入企业领导考核体系中,督促企业管理者自觉地重视并加大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

二、对固定资产要定期进行盘点,以使监管得到有效加强

部分铁路企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对固定资产不能及时进行全面性的审查、清算,造成企业不实资产仍然表现在账目上,其形成原因也无法明确追究。因此,应把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工作作为铁路企业日常财务工作的的一项基本任务予以规范,并由与之相对应的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年检清查。对漏项以及实际清查出账目不计或未接受清产核对的账外账目,责任逐级归属、予以追究。这样不仅能有效抑制侵占、挪用企业资产等违法违纪现象,而且还能避免铁路企业盲目购置固定资产却放置不用的现象。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管理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包括对固定资产的修理、增置和改良。其中,对固定资产的修理分为大修理和中小修理,其会计处理也不相同。对于大修理发生的支出,通常采用分期摊销或者预提的方法,对于中小修理,通常在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的生产经营成本或是期间费用。其区别在于是否对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

修理费用的资本化标准是费用发生不均匀且金额较大,在铁路企业,固定资产价值较大,其发生修理支出的金额往往也较大,这显然与其他企业不同,因此,对修理支出的资本化标准不能仅仅从量上进行考虑,更多的应该从实质上分析,这是铁路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地方。

增置就是对固定资产进行扩建,是固定资产实体或数量的增加,无疑应该进行资本化处理,但是在增置的过程中发生的旧部件的拆除、更换等成本,应视情况决定是否予以资本化。

改良是固定资产支出较大而质量或功能有显著的改进,一般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按照现行的会计规定标准,改良支出要求修理费用达到固定资产原值的20%以上,铁路企业的修理支出一般很难达到改良标准,但从实质上讲,铁路企业的固定资产是需要加以改良的,如果大型运输工具、成套装卸机械按部件计价,国家税法的改良支出的标准才可以客观合理得到执行。

在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对固定资产进行增置、改良,对固定资产进行不同程度的修理,对主要部件进行更新或重置,是经常发生的现象。从财會角度来看,对于固定资产的修理,凡是属于新部件的增置,或现有部件的重置,应予以资本化,所有其他的修理支出则应该在发生的当时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

四、不断完善铁路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随着新会计执行准则的出台,国有企业应当严格以准则硬性规范,并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编制出符合自身企业需要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体系。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现今几乎都制定了相应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规范衡量标准。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但由于铁路企业的特殊性,常常不能如实地对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资产保值增值做出客观地评估,而且固定资产的购入、领用、报废经常手续不全,一些固定资产报废、破损、外调变价处理也不及时进行审批,导致的结果是实收账目不符和资产利用率反映不实,以及剩余资产流失严重,因此有必要不断完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选择符合铁路企业具体情况的固定资产核算体系和方法,在计提折旧时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并在会计报表中准确客观反映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及净值。

五、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核算

企业发现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有关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照市场价格,减去按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则按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企业按上述原则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调整,所涉及会计分录有三步,第一步:依据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计算应补缴纳的所得税,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第二步:根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按照一定比例补提盈余公积金,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盈余公积”科目;第三步: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最后根据上述数据调整前期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并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在固定资产盘盈处理时需注意的两个问题:第一、上述会计核算是针对企业盘盈的固定资产价值较大,即发生了重要的前期差错。如果企业盘盈的固定资产价值较小,也就是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可以直接将盘盈的固定资产价值计入当期损益,而无需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调整;第二、如果盘盈的固定资产是当期增加的,直接补充登记即可,不涉及任何损益的增减,也无需调整前期的所得税和留存收益。

六、铁路企业特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并不像存货那么单一,有着很多特殊性。特别对于铁路企业来讲,其部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值得探讨。

机车车辆。按《铁路运输企业资产减值(跌价)准备计提暂行办法法》(铁财〔2006〕233号)文件的规定正常使用的机车车辆不应计提减值准备,但由于近年来铁路不断提速,机车车辆更新速度较快,如果按机车车辆16年的时间来计提折旧,显然不能真实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所以,从谨慎性原则出发,对机车车辆应按平均机车车辆淘汰时间来计算可回收金额计提减值准备。

线路资产。近年来铁路网路建设日益完善,以及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铁路运营网建设很快,当新建准轨铁路投入使用后,部分原有的铁路线路将停止使用,如按铁道部固定资产减值办法对将要报废的铁路线路不计提减值准备,会计结果就可能失真。因此,对有未来可预见将发生减值的线路资产,也应计提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事关铁路企业经营效益,更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因此,从财会角度探讨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问题,对铁路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均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固定资料管理论文 第4篇

1、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的鉴定证明。

2、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报废、毁损,企业应逐项作出专项说明,并委托有技术鉴定资格的机构进行鉴定,出具鉴定说明。

3、不可抗力原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战争等)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当有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如消防部门出具的受灾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事故现场处理报告、车辆报损证明,房管部门的房屋拆除证明,锅炉、电梯等安检部门的检验报告等。

4、企业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内部核批文件。

固定资料管理论文

固定资料管理论文(精选4篇)固定资料管理论文 第1篇一、固定资产折旧调整事项问题的提出因为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损耗, 包括自然...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