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鹰嘴范文
尺骨鹰嘴范文(精选8篇)
尺骨鹰嘴 第1篇
关键词:小儿,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
儿童尺骨鹰嘴骨折不常见, 骨折后大多无移位, 除小块撕脱骨折外, 多数尺骨鹰嘴骨折波及半月状切迹关节面, 任何残留的关节面不平整都会引起活动受限、恢复延迟和创伤性关节炎, 因此良好恢复肘关节关系和牢固固定是防止肘关节不稳及预防术后骨关节炎发生的有效措施。现将我科2002年~2010年40例应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小儿尺骨鹰嘴骨折的结果,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28例, 女12例, 平均11岁。屈曲型骨折26例, 伸直型骨折14例;左侧16例, 右侧24例;按照Schatzker分型[1]本组患者:Ⅰ型8例;Ⅱ型10例, 半桡骨头脱位2例;Ⅲ型14例, 伴半桡骨头脱位4例;Ⅳ型5例, 伴半桡骨头脱位3例;Ⅴ型3例。
1.2 手术方法:
平卧位, 患者患肢置于胸前, 麻醉生效后, 伴桡骨小头脱位者, 先给予手法整复;然后在肘后侧, 自鹰嘴顶点上方3.0 cm向下沿尺骨内侧骨嵴切开, 暴露骨折断端, 清除关节腔内游离骨碎片, 复位后根据骨折情况, 分别应用克氏针张力带、肘后重建钢板、螺钉固定;采用张力带固定的克氏针远端从尺骨皮质前方穿出, 露出尺骨前方稍许, 以相互交叉为好。前臂置于旋后位, 克氏针进针方向应与尺骨的后内侧嵴在冠状面上成30°角。粉碎行骨折骨缺损超过2 mm时考虑植骨, 以防肘关节不稳或脱位。术中预防损伤尺神经, 必要时前置。半月切迹需解剖复位。克氏针或螺钉不可穿到关节面。C臂透视下证实骨折对位良好, 尺骨半月切迹光整;逐层缝合切口。
1.3 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棉垫加压包扎, 除伴有桡骨头脱位者, 前臂中立位, 屈肘90°石膏固定5~6周, 术后6周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其他病例术后1周开始进行被动功能锻炼;术后3周根据情况进行肘关节主动功能锻炼, 全部病例都在术后8周拆除内固定。
2 结果
40例患者随访6~28个月不等, 平均在14.7个月左右;没有出现并发症, 如尺、桡神经损伤及上尺桡关节骨性连接和骨化性肌炎或桡骨小头脱位等, 其中4例发现肘关节伸直功能不足, 欠缺5°~17°, 平均9°;3例在中立位旋后功能不良, 内固定取出后, 功能恢复正常, 屈伸无受限、疼痛, 肘关节关系稳定;3例术后出现肘内翻。
3 讨论
尺骨鹰嘴骨折治疗的目标是重建关节面、恢复和保留肘关节伸肌机制、保留肘关节的活动和功能及预防和避免并发症。手法复位是一行之有效而简便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方法有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螺丝钉内固定、AO张力带固定及骨块切除等。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传统的克式针加钢丝的张力带固定方法, 易造成克式针退针、皮肤破溃, 术中神经损伤, 影响前臂旋转等。但处理得当, 这些弊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适应证包括: (1) 关节面无分离移位, 但关节面不光; (2) 骨折移位关节面光滑, 但关节面分离移位>2 mm者; (3) 关节损伤伴有肘关节伸肌机制破损及开放性骨折;手术禁忌证包括: (1) 患者的身体状况太差; (2) 非移位骨折; (3) 关节损伤不伴有肘关节伸肌机制破损者。骨折固定的方法应遵循两个原则: (1) 重新恢复鹰嘴的纵向轴线, 并获得充分的稳定, 以便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2) 为构成关节面的远端限制, 必须维护一个较大的冠状突; (3) 解剖复位鹰嘴的关节面, 必要时采用松质骨植骨弥补缺损。为获得优良治疗效果, 应精确修补肱三头肌的内外侧扩张部, 这是此类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可缺少的步骤。
伴有桡骨小头脱位者术前先手法整复, 由于小儿韧带和关节囊弹性大, 由于发育因素肌肉组织薄弱, 容易牵引分开, 桡骨头回纳不难。手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要求恢复光整的关节面及肘关节足够的稳定性和肘的屈伸功能, 因此必须准确复位。临床上经常应用的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的方法仍是目前普遍采用的, 它可以在骨折之间产生一定的压力, 有利于骨折愈合[2], 可使术后肘关节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手术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为避免克氏针针尖端损伤旋后肌、肱二头肌肌腱, 导致前臂旋后功能障碍, 在前臂保持旋后位时, 克氏针方可穿透尺骨前方皮质, 露出皮质的克氏针应尽可能短; (2) 为增加骨折对克氏针的把持力, 同时发挥对压缩皮质的支撑作用以及降低克氏针退钉或骨折断端移位的发生率, 克氏针要交叉穿透双侧骨皮质, 其的进针方向应与尺骨的后内侧嵴在冠状面上成30°角。本组病例其中3例术后发生中立位时旋后功能受限, 其范围在9°左右;利用拉力螺钉将骨块固定于主骨折块上的4例粉碎性骨折, 小的撕脱骨折片在手术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慎重处理, 否则可影响伸肘装置的恢复, 予以切除, 以不影响关节面和鹰嘴为度, 再使用重建钢板固定, 骨折固定稳定[3]。单纯的粉碎性骨折, 无尺骨和桡骨脱位, 前方组织无撕裂伤者可予切除。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愈后关节功能正常。骨折常发生于干骺端, 由于解剖关系, 血管可进入骨骺远侧, 伤后可很快建立血运, 合并症较少。
肘内侧入路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常用入路, 有充分显露尺骨鹰嘴关节面的优点[4], 便于取出关节间隙内的游离碎骨块, 然而手术操作时容易导致尺神经及内侧副韧带损伤及肘外翻, 要细致操作, 加以避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至关重要, 可促进骨折愈合、预防肘关节僵硬, 在很大程度上恢复肘关节的解剖关系、生理功能, 尽可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伴有桡骨小头脱位者, 功能锻炼要在损伤的关节韧带基本修复后进行, 不宜早, 否则易致桡骨小头习惯性脱位, 前臂旋转功能受限, 影响患儿生活质量。良好的解剖对线对位可使肘关节得到光整的关节面, 使肘关节得到很好的恢复, 这是手术治疗小儿尺骨鹰嘴骨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云鹏, 刘沂.骨与关节手术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30.
[2]元向同, 刘桂峰.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46例报告[J].山东医药, 2002, 42 (16) :48.
[3]蔡迎, 杨建平, 张质彬, 等.小儿尺骨鹰嘴骨折[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3, 24 (4) :373.
成人尺骨鹰嘴骨折的14例治疗分析 第2篇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35-02
尺骨鹰嘴骨折是肘关节常见的损伤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多发生于成年人[1]。成人肘部骨折约有10%累及尺骨鹰嘴。除少数鹰嘴尖端撕脱骨折外,大多数病例的骨折线涉及半月状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由于肱三头肌的收缩,近端骨块常向近侧移位。目前尺骨鹰嘴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多种,本文就14例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14例尺骨鹰嘴骨折病例资料,其中男11例,女3例,均是成年人。患者肘部肿痛、畸形,正常的肘后三角消失,肘关节不能主动伸直。经X线摄片诊断14例病例均是单纯的尺骨鹰嘴骨折。 其中,无移位尺骨鹰嘴骨折和较小的撕脱骨折5例,关节面的移位骨折患者9例。
1.2方法5例无移位的尺骨鹰嘴骨折和较小的撕脱骨折,采取伸直位石膏固定,定期复查 X线片。9例关节面的移位骨折患者给予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或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具体如下:
1.2.1术前检查 术前准确判断伤情除常规的正侧位X线片外,关节内骨折通常需要CT检查,能发现 X线不易显示的骨折,还可显示关节面的压缩程度,便于更准确地判定骨折的具体情况。检查神经功能术前检查尺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有尺神经症状是切开探查的指征。术前要特别关注骨筋膜室综合征。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做常规的术前胸片、心电图、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各项检查,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特别是对老年患者,骨折系低能量损伤,但可能伴有较严重的内科基础疾病,有些患者手术时间比预计的长,因此,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非常重要。充分重视软组织条件尺骨鹰嘴表面皮肤菲薄,常是暴力的直接作用部位,因此可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挫伤。术前应观察皮肤肿胀情况,手术应避开外伤性水肿高峰期,软组织损伤严重时,术前设计切口要避开损伤严重的皮肤和组织。
1.2.2手术方法 手术时,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屈曲置于胸前。上臂中上段缚气囊止血带。取后正中弧形切口入路,避开尺骨鹰嘴骨突,以免压迫瘢痕造成切口的并发症。术中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就可清楚显露骨折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张力带钢丝或钢板螺丝钉固定。张力带钢丝它的作用原理在于对抗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和肱肌在肘关节屈伸过程中产生的张力,并将其转换成压力,以促进骨折愈合应用张力带钢丝固定时,首先显露骨折端,用巾钳复位并临时固定,再用两根平行的直径为1.5~2.0 mm克氏针沿尺骨纵轴方向将鹰嘴骨折块固定于尺骨干上,并要求克氏针尖穿过对侧骨皮质,增强把持力,减少退针的发生;然后在骨折线以远40~50 mm处横向钻直径2.0 mm的孔,以直径为0.8~1.0 mm的不锈钢丝穿过,并从肱三头肌在尺骨鹰嘴附着点下方穿过,进行“8”字固定。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4例患者经过相应的石膏固定治疗或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3讨论
张力带钢丝技术的优点在于价廉、手术不必广泛剥离骨折周围软组织、拆除时创伤小。对于简单的尺骨鹰嘴横形骨折最适合使用这种内固定技术;对于斜形骨折,复位后在使用张力带之前,通常要先使用一枚垂直于骨折线的拉力螺钉,然后再使用张力带技术;对于有较大骨块的粉碎性骨折,如果较大骨块可以先用螺钉牢固固定,将粉碎性骨折转变成简单的横形或短斜形骨折,仍可按照张力带的原则固定;而对于严重的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由于鹰嘴滑车切迹粉碎,无法将关节面及其软骨下骨转变成稳定的并且可对抗压应力的连续骨皮质,因此不能够承载压力负荷。若用张力带固定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时,容易造成骨折断端的压缩,使得尺骨近端长度缩短,鹰嘴切迹与肱骨滑车的匹配性丧失,后期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因此,张力带钢丝不适于固定严重粉碎的尺骨鹰嘴骨折。
另外,手术时应注意以下一些事项。由于尺骨近端纵轴与前臂纵轴方向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向桡侧偏斜呈5°~10°夹角,因此,钻入克氏针时也要略桡偏一些,以保证克氏针沿尺骨近端纵轴方向走行,但也不可太偏,以免接近或钻入桡骨近端而影响前臂旋转。克氏针要想穿过对侧皮质,须从软骨下走行,透视非常重要,切忌穿入关节腔内。若骨折线偏近端,即鹰嘴骨块小,克氏针要穿入对侧皮质可能很困难,此时不必强求一定要穿过皮质,反复穿针可能造成小骨块的碎裂而导致无法有效固定。克氏针穿出对侧皮质不宜过多,以免造成软组织损伤和影响前臂旋转功能。较细的钢丝可以用双股,但不建议拧成一股绳,不易取出。近年来有学者用钢缆替代钢丝,其抗张强度更大,操作也更容易。近端的钢丝须在肱三头肌附着点深面,贴近骨面,不可走行在肱三头肌腱浅面,以免造成局部肌腱缺血和肌肉收缩时内固定松动。克氏针尾端宜纵向折弯后敲进鹰嘴内,不要弯在肌腱表面,否则容易松动和刺激皮肤。钢丝的接头处也应折弯后深埋于软组织内,既不能在皮外可触及,又要方便下次手術取出。
总之,尺骨鹰嘴骨折和其他关节内骨折的治疗一样,重建关节面、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是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治疗不当会影响肘关节的功能。目前尺骨鹰嘴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多种,通过手术大部分患者能获得满足日常生活的肘关节功能[2]。
参考文献
[1] 刘铁军,崔宾.手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分析[J]. 首都医药,2010:31-32
尺骨鹰嘴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 例, 女2 例;年龄26~63 岁, 平均46.6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 例, 高处坠落伤1 例。左侧5 例, 右侧2 例。均为闭合骨折。尺骨上段粉碎性骨折4 例, 斜形骨折3 例;鹰嘴横断骨折5 例, 粉碎性骨折2 例。合并同侧桡骨头骨折1 例, 同侧桡骨骨折2 例, 冠状突骨折1 例, 肱骨干骨折2 例, 肩胛骨骨折1 例, 肘关节脱位2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5 d, 平均7 d。
1.2手术方法
对于所有的合并骨折均同时给予内固定治疗, 2例肘关节脱位于骨折切开时复位关节。手术采用全麻 (1例) 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6例) , 患者取仰卧位, 上臂放于胸前或侧台上, 上臂上气囊止血带。采用肘后纵形切口, 从鹰嘴尖近侧2 cm处开始, 沿尺骨嵴切开, 根据尺骨上段骨折端位置向远侧延伸, 切开筋膜, 将两侧皮瓣钝性分离后向两侧牵开, 术中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暴露尺神经。剥离骨膜, 显露骨折端。先复位尺骨鹰嘴骨折, 并以布巾钳或克氏针临时固定, 再复位尺骨近段骨折, 选用适当长度的鹰嘴解剖钢板进行螺钉固定, 保证在尺骨骨折的远近侧至少各植入2枚螺钉。在鹰嘴骨折端近侧打入螺钉固定鹰嘴。术毕切口放置引流管, 术后24~48 h拔除。术后第2天开始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锻炼。
2 结 果
本组切口均一期愈合,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10~36个月, 平均20个月。X线片检查示, 骨折均于术后12~48周达临床愈合, 平均16周。术后均无尺神经损伤症状发生。术后3个月出现异位骨化1 例, 术后4个月出现肘关节僵硬1 例, 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患者肘关节屈伸度为10°~130°, 平均102°;前臂旋转度为45°~165°, 平均120°。肘关节功能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 评分标准评定疗效, 优5 例, 良2 例。
3 典型病例
患者, 女, 46 岁。因车祸致右肘关节及右前臂疼痛、肿胀、畸形3 d入院。X线片检查示右尺骨上段并鹰嘴粉碎性骨折, 伴同侧桡骨骨折。伤后10 d于臂丛麻醉下行尺骨鹰嘴锁定接骨板固定尺骨骨折及鹰嘴骨折, 3.5 mm限制加压锁定接骨板固定桡骨骨折 (见图1) 。术后第2天开始行右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锻炼。术后切口Ⅰ期愈合, 骨折于术后12周达临床愈合。患者获随访10个月, 无尺神经损伤症状、异位骨化及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 肘关节伸0°、屈130°;前臂旋前80°、旋后90°。肘关节功能按照HSS评分为优 (见图2) 。
4 讨 论
4.1 尺骨鹰嘴合并尺骨上段的解剖及骨折特点
尺骨位于前臂内侧, 上端大, 远端小, 上端后方的较大突起称为鹰嘴, 前方较小的突起称为冠突, 两者一起组成尺骨的半月切迹, 其较深的凹陷关节面与滑车关节面构成肱尺关节, 基本上仅允许肘关节屈伸活动, 提供肘关节内在稳定性。肱尺关节后方肱三头肌表面筋膜向内、外侧扩展, 称为“鹰嘴支持带”, 是维持肘关节后方稳定的主要结构[2]。尺骨上段与鹰嘴位于肘后皮下, 容易受直接或间接暴力发生骨折。年轻患者常由高能量损伤引起尺骨上段及鹰嘴粉碎性骨折, 且同时合并其他损伤, 如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等, 引起肘关节不稳;老年患者可在骨质疏松基础上因跌倒等低能量损伤致尺骨上段斜形骨折, 肱三头肌猛烈收缩的间接暴力形成鹰嘴撕脱骨折或斜形骨折。尺骨上段骨折因背侧皮质不完整, 常不稳定, 需手术固定, 否则易引起尺骨干短缩、掌侧或背侧成角等畸形。尺骨干骨折可以看作特殊的关节内骨折, 因其影响前臂旋转功能, 内固定时需要解剖复位[3]。鹰嘴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 治疗不当将影响肘关节功能, 其内固定治疗应达到以下目的:a) 对关节面骨折块解剖复位, 保持关节面平整;b) 坚强的内固定, 以便患者能够早期开始功能锻炼, 防止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4]。
4.2 治疗方法的选择
以往对于单纯的尺骨鹰嘴骨折大多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或钢板固定, 因尺骨上段合并鹰嘴骨折的病例较少, 故目前国内文献报道尚少。尺骨上段合并鹰嘴骨折的手术治疗目的是重建肘关节稳定性, 恢复滑车关节面平整及尺骨上段骨折的解剖复位, 以便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如何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恢复肘关节良好功能是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尚无公认的手术方式, 有学者对于该类骨折采取重建钢板联合张力带进行固定治疗,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其优点在于价廉、手术不必广泛剥离骨折周围组织、拆除时创伤小。但采取张力带钢丝固定必须满足内固定物承受张力、骨骼承受压力、对侧皮质有完整的支撑等三个基本条件。然而对于粉碎骨折常伴有骨缺损, 采用张力带钢丝固定可导致鹰嘴压缩和变短, 使半月切迹与滑车关节面对合异常, 影响关节活动, 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此外, 克氏针针尾对软组织的刺激及钢丝断裂或松动所致内固定失效, 可导致张力带钢丝固定较高的取出率。
本组7 例患者均采用单一鹰嘴解剖钢板进行手术固定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Rockwood等[5]认为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的优点在于:a) 尺骨鹰嘴骨折多为粉碎性, 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有时易造成骨折间的压缩, 可能出现骨量丢失、鹰嘴缩短, 从而对肘关节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研究表明, 当鹰嘴压缩短缩6 mm时, 滑车切迹开口纵径变小, 滑车切迹弧度发生改变, 肘关节活动受限, 肘关节出现不稳。b) 钩状钢板的解剖型设计, 使钢板近端和尺骨鹰嘴皮质间的间隙缩小, 和克氏针张力带治疗方法相比, 增加固定强度, 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术后早期康复均良好, 本组患者均在拔除引流管后进行功能锻炼, 为最大程度恢复功能奠定了基础。c) 肘关节在屈曲时, 骨折的关节面有向背侧张开的趋势, 而尺骨鹰嘴钢板放置在尺骨后方背侧嵴上, 起到类似张力带的作用, 可以对抗肌肉的纵向拉力。d) 解剖型钢板的最近端的1或2枚螺钉成90°方向拧入, 与其他螺钉形成在骨折部位三维固定的效果, 增加了内固定物的稳定性, 使钢板的抗旋转、张力、剪切力、牵拉力均增强, 因此特别适用于粉碎性骨折, 支持早期功能锻炼[6];e)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具有坚强固定和弹性固定相结合的固定方法 (尺骨远端径向加压固定, 尺骨近端轴向加压固定) , 从而最大限度地传递骨的轴向应力载荷, 使骨折端仍保持骨骼原有的生物力学等性质[7]。
4.3 术前及中注意事项
单一鹰嘴解剖钢板治疗尺骨上段合并鹰嘴骨折手术有一定的难度, 经过本组7 例患者的治疗, 我们认为术前应评估患者全身情况、仔细阅片, 及时了解骨折范围, 准备合适长度的解剖钢板。观察软组织条件是否允许手术。术中应注意:a) 应先复位鹰嘴骨折并以克氏针临时固定, 克氏针的位置不要影响接骨板的放置和螺钉打入, 再复位尺骨近段骨折。b) 接骨板必须中立位放置, 不能向桡侧或尺侧偏斜, 如果出现偏斜, 不仅会影响近侧骨折块的固定, 使之很难在该骨折块上打入足够螺钉固定, 而且容易影响影像学上对近侧螺钉是否打入关节内的判断。c) 在滑动孔打入普通皮质骨螺钉时, 只是强调该操作可让接骨板与尺骨接触更紧密, 而不要过分强调骨折端的加压作用, 因为对于粉碎的鹰嘴骨折, 支撑固定足以, 不必过分加压, 当然, 由于之前已经采用了克氏针临时固定, 也不可能再产生明显的骨折端加压作用。d) 纵劈开的肱三头肌腱间隙要关闭, 以防后关节囊处的持续刺激导致异位骨化。注意到了上述问题, 才可能更好地减少并发症。
4.4 康复功能锻炼及并发症的预防
术后应积极采取无痛治疗, 让患者早期在无痛环境下行功能锻炼。常规48 h拔除引流管就进行功能锻炼, 夜间将患肢置于伸直位, 不仅避免引起早期骨折移位, 更重要的是最大程度地恢复伸肘功能, 使患者的屈伸活动度达到最大范围, 因为有学者研究发现屈伸活动度较疼痛更影响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8]。另外也发现, 鹰嘴骨折术后, 最大屈肘范围减小不明显, 最大伸肘范围减小常见。本组研究中并发症并不多, 术后3个月出现异位骨化1 例, 术后4个月出现肘关节僵硬1 例, 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国外对此也有相关报道。也有学者建议术后即应用吲哚美辛预防异位骨化, 但我们考虑到该类药物影响骨折愈合的副作用, 以及异位骨化的概率并不高, 尚未采取此治疗措施。
总之, 本研究的结果提示, 通过切开复位、单一鹰嘴解剖钢板治疗尺骨上段合并鹰嘴骨折, 可使患者获得牢固固定, 并进行早期活动。可使患者的屈伸功能获得更大范围的恢复, 从而最终获得良好疗效。当然, 本研究中也存在着不足:a) 是本组病例较少, 因为尺骨上段并鹰嘴骨折不常见;b) 本研究属于病例回顾, 未设对照组, 且随访的时间长短并不一致。通过以后的病例积累, 并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将能更好地总结该方法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1]Veillette CJ, Steinmann SP.Olecranon fractures[J].Orthop Clin North (Am) , 2008, 39 (2) :229-236.
[2]李成, 王友华, 吴菊, 等.尺骨近端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交通医学, 2007, 21 (3) :230-232.
[3]Macintyre NR, IIyas AM, Jupiter JB.Treatment of forearm fractures[J].Acta Chir Orthop Traumatol Cech, 2009, 76 (1) :7-14.
[4]许伟国.尺骨近端解剖特点与锁定解剖钢板治疗粉碎性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 27 (3) :357-359.
[5]Rockwood CA, Green DP, Bucholz RW, et al.Rockwood and Green′s fractures in adults[M].4th ed.Philadelphia-New York:Lippincott-Raren, 1996:925-935.
[6]周孜辉, 王秋根, 高伟, 等.不同类型尺骨鹰嘴骨折的内固定选择[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0, 12 (6) :526-529.
[7]刘雪涛, 刘学胜, 曲连军, 等.解剖型钢板治疗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 22 (12) :1044-1045.
浅谈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45例, 男26例, 女19例, 年龄18~70岁, 横断骨折36例, 粉碎性骨折 (包括纵劈型骨折) 18例。闭合整复外固定治疗22例, 手术切复内固定治疗23例。
1.2 治疗方法
闭合整复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方法, 分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中药治疗及功能锻炼。
1.2.1 手法复位
患者仰卧或坐位, 助手站于患者后外侧, 用双手固定上臂不动, 术者站在患者前方, 一手握患肢前臂, 将肘关节置于微屈位, 前臂旋后, 使肱三头肌松弛, 另一手拇、示、中三指分别放在鹰嘴的内、外、后方, 用力将近端骨折片向下、远端推挤, 使之向骨折远端靠拢, 并可稍加摇晃, 至粗糙的骨摩擦感消失, 骨折片有稳定感时, 即已复位, 捏鹰嘴拇、示、中三指应保持向下推按, 握前臂之手将肘关节徐徐伸直, 并屈伸数次, 使半月切迹的关节面平整。
1.2.2 固定
对无移位的横断骨折或老年人粉碎性骨折移位不明显者, 用上臂超肘关节夹板固定, 肘关节屈曲30°~60°, 固定3~4周, 有移位的骨折整复后, 术者放开推按的骨折片后, 即在尺骨鹰嘴的上方放置一半圆形缺口朝下的抱骨垫, 用胶布固定于皮肤, 再用前后侧超关节夹板固定肘关节屈曲20°3周, 以后逐渐改为固定屈肘90°1~3周。
1.2.3 中药治疗
初期宜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可选用和营止痛汤, 中期宜用和营生新, 接骨续损, 可选用壮筋养血汤, 后期宜用坚骨壮筋, 可用六味地黄丸。
1.2.4 功能锻炼
复位固定后, 即可开始以手指腕关节屈伸活动和肩关节活动, 禁止肘关节屈伸活动, 4周后, 在健手扶持下逐步进行肘关节主动伸屈活动, 严禁暴力被动曲肘活动。
2 手术方式
手术切复内固定治疗, 笔者一般采取张力带钢丝固定或双皮质骨螺钉固定。切口从鹰嘴的近侧3cm处开始, 沿桡侧缘向远侧延伸5~6cm, 切口骨膜, 显露骨折端, 清除骨折上的血块, 游离骨片和软组织, 准确整复尺骨鹰嘴骨折后, 先用两枚平行的克氏针对骨折进行固定, 再于尺骨远端距骨折处1.5cm横行钻孔后, 钢丝“∞”字固定。术后用石膏托固定于肘关节功能位, 2周后拆除石膏, 进行功能锻炼。根据术后3~6个月X线表现, 去除内固定。
3 讨论
尺骨鹰嘴骨折20例临床分析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共20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 男13例, 女7例, 年龄19~58岁, 平均37岁;其中左侧11例, 右侧9例, 闭合性创伤18例, 开放性创伤2例。根据Colton分型[3]:I型12例、Ⅱ型6例、Ⅲ型2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手术。患肢置于胸前, 于肘后正中自鹰嘴顶点上方2 cm处沿尺骨鹰嘴外缘作一长为6~8 cm的切口, 暴露骨折, 合并尺神经不全损伤者可行神经探查术, 开放性创伤可采用S型切口, 清除关节内积血, 软组织及游离骨片。将肘关节置于130°左右, 放松肱三头肌, 在直视下复位后予巾钳固定。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内固定方法。如为单纯横形、斜形骨折者, 采用AO松质骨螺钉结合张力带进行内固定, 自尺骨鹰嘴近端向骨折端钻孔并拧入1枚合适的松质骨螺钉, 在骨折远端骨折线2 cm的骨嵴下1 cm处钻一横孔, 穿入0.8 mm双股钢丝, 将钢丝在骨膜外绕螺帽下1周后拧紧, 再次拧紧螺钉, 促使骨折端加压, 骨折维持近解剖复位。如为粉碎性骨折者, 可采用尺骨接骨板进行内固定, 有骨缺损者植入自体髂骨, 对于肘关节不稳者, 给予修复侧副韧带和关节囊, 同时恢复肱三头肌腱扩张部。如为骨块碎小、难以复位固定的近端粉碎, 可给予鹰嘴切除, 重建肱三头肌止点。术后不需外固定, 术后第2天行肌肉的等张收缩, 第3天行患肘关节主动屈伸功能锻炼, 3周后行抗阻锻炼。可同时配合内服外洗具有活血化瘀, 强筋健骨功能的中药治疗。
1.3 功能判定标准
参照Brober[4]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优:X线复查骨折解剖对位或接近解剖对位, 患肘屈伸功能、前臂旋转功能和负重功能如常, 肘关节无疼痛, 无术后并发症及再骨折, 恢复原来劳动力;良:X线复查关节面有1 mm左右的错位, 肘关节活动稍微受限, 屈伸度较健侧差20°以内, 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劳动, 肘关节无疼痛, 无术后并发症及再骨折的发生;可:X线复查关节面有3 mm左右的错位, 肘关节屈伸受限, 负重不及健侧, 长时间活动后出现疼痛, 但能忍受, 对生活和劳动稍有影响。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15个月, 平均12个月, 均未发生骨不连及骨折断端移位现象, 按Broberg标准评定, 优13例, 良5例, 可2例, 优良率90.00%。
3 讨论
尺骨上段与鹰嘴位于肘后皮下, 其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的高能量损伤, 属于关节内骨折, 大多波及到半月切迹。其治疗原则为准确复位, 重建关节面的完整与稳定, 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避免和减少并发症, 如果关节面对合不整齐, 可能引起创伤性关节炎, 导致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法复位、伸直位 (130~140°) 石膏外固定等, 很难达到解剖复位及维持其稳定性的目的, 如伸直位石膏外固定容易引起屈肘功能障碍;骨折在被拉长的位置愈合可导致伸肘肌力减弱;关节面对合不整齐可致创伤性关节炎[5]。手术治疗能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 并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手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方法包括髓内螺钉结合张力带固定、张力带钢丝固定、钢板固定、钢板结合张力带固定或克氏针张力带固定[6]等, 固定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尺骨鹰嘴骨折的类型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对于单纯横形或斜形骨折者可选择克氏针张力带进行固定, 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固定在张力侧;同时固定操作简单方便, 不需剥离骨膜, 不易损伤尺神经;固定牢固、创伤小、不需外固定;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从而防止关节粘连, 且术后取出固定装置简单。如为粉碎性、不稳定性或累及冠状突的尺骨鹰嘴骨折, 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差, 而采用尺骨钢板内固定则能恢复并维持鹰嘴长度, 有骨缺损者可植入自体髂骨以防止鹰嘴变形, 有利于骨折愈合。如为骨块碎小、难以复位固定的近端粉碎, 可给予鹰嘴切除, 重建肱三头肌止点。其优点在于切除鹰嘴后, 消除了关节面不平整的可能, 从而可避免发生固定装置失败, 能早期进行肘关节活动等。术后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逐渐加大活动量, 坚持每天锻炼直到骨折愈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止, 此外也可同时采用具有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的中药内服外洗, 以促进关节功能迅速恢复。
综上所述, 尺骨鹰嘴骨折宜采用手术内固定术治疗, 具体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尺骨鹰嘴骨折的骨折类型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摘要:目的 探讨尺骨接骨板和AO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在尺骨鹰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尺骨接骨板和AO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20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l5个月, 平均12个月, 均未发生骨不连及骨折断端移位现象, 按Broberg标准评定, 优13例, 良5例, 可2例, 优良率90.00%。结论 尺骨鹰嘴骨折宜采用手术内固定术治疗, 具体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尺骨鹰嘴骨折的骨折类型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术,尺骨接骨板,AO松质骨螺钉
参考文献
[1]薛荣, 季祝永, 张文祥, 等.TiNi形状记忆合金鹰嘴接骨板与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评价[J].创伤外科杂志, 2009, 11 (3) :214-216.
[2]卢永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9 (10) :637-638.
[3]Colton CL.Fractures of the olecranon in adults: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J].Injury, 1973, 5 (2) :121-129.
[4]Huang TW, Wu CC, Fan KF, et a1.Tension band wiring for olecranon fractures:relative stability of kirschner wires in various configurations[J].J Trauma, 2010, 68 (1) :173-176.
[5]付波, 李颖智, 吴方强, 等.重建钢板或尺骨钢板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 26 (1) :66-67.
尺骨鹰嘴 第6篇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物,骨痂生长,康复训练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5岁,因外伤伤及左肘部感疼痛活动受限1 d而入院,患者呈痛苦病容,左肘部明显肿胀、活动受限,患肢肢端暖感觉正常。DR报告:左尺骨鹰嘴骨折。经常规术前准备后入院第3天,在臂丛麻醉下“左尺骨鹰嘴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DR报告:左尺骨鹰嘴骨折术后固定稳妥,骨折对位对线好。术后1、2、3月复查DR报告:左尺鹰嘴骨折对位对线好,内固定物无移位,有大量骨痂生长。
2 方法
术后患者回病房垫枕平卧,用约20 cm枕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淋巴回流,消除肿胀[1]。使患肢伸直,辅以从远端向近端的按摩,以利于消肿和解除肌肉痉挛[1];术后第2小时,患肢肘关节弯曲放于胸前,如此反复进行。麻醉消失后,指导患者行各手指的屈伸及肌肉的舒缩训练,手术当天即可行骨伤治疗仪治疗患处,1次/d。术后第1天帮助患者行患肢肘关节的屈伸(施术者与患者面对面,施术者用右或左手拇指及食指从肘关节下固定好肘关节,用右手或左手握住患者的左手。开始速度为1~2 min做一次屈伸活动,伸与曲时间基本相同,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好。开始每次作5下,护士在为患者锻炼之前先用多源频谱照射左肘关节处10~20min;开始作锻炼前,患者先进食、排空大小便,并让患者听音乐,以分散注意力[2]。上、下午各锻炼一次。术后第2天,加快屈伸速度为30 s~1 min,每次增加至10~20下,可每日锻炼4~6次。帮助患者行被动锻炼大约1周左右,被动锻炼与主动锻炼应交替进行。其余时间,患者用前臂吊带托起患肢,行各手指的屈伸、握拳运动。术后约10 d患者可自行活动左上肢,但患肢勿负重。待拆除切口缝线后,可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患处。)在为患者行功能锻炼时要多与患者交谈,对患者的每一点进步给与肯定。作好相应的健康宣教,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
3 结果
经以上方法行术后的功能锻炼,患者可尽快地恢复患肢关节的功能,减少痛苦,增加了生活的信心。此法较传统的方法(关节处骨折须在术后4~6周后开始活动本关节,以防关节粘连、僵硬[1])恢复关节功能快。并且不影响术后骨痂生长。
4 结论
采用本方法为患者行康复训练,从术后1、2、3月的DR片结果看未造成内固定物移位,骨痂生长良好。因术后麻醉未完全消失前,肌肉松弛、患者无痛感,所以,可有效的行功能锻炼。采用多源频谱照射,可使肌肉放松,避免了活动时增加患者的痛苦。骨伤治疗仪治疗可有效地减轻术后肢体的肿胀,促进血液循环,为有效的功能锻炼提供条件。让患者听音乐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进食后开始锻炼避免患者产生饥饿感。早期的功能锻炼可防止关节僵硬及肌肉的萎缩。
参考文献
[1]钱锐,彭力辉,朱道信.简明骨科康复护理指南:23.
形状记忆合金钩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 例患者, 其中男12 例, 女10 例;年龄16~68 岁, 平均35.6 岁。骨折类型:横形骨折6 例, 短斜形骨折8 例, 粉碎性骨折8 例。其中2 例合并冠状突骨折。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所有病例均获随访, 时间6~30个月, 平均18.6个月。
1.2 手术方法
采用形状记忆合金钩板,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粉碎骨折将骨折片复位后用丝线捆扎牢固。选取长短适宜的钩板放于0~5℃生理盐水中预冷2 min, 专用撑开器撑开钩臂, 助手保持骨折端稳定, 术者迅速将钩板卡在已复位好的骨折段上, 用止血钳轻夹钩板和骨干使两者紧帖服, 40℃左右温盐水湿敷, 使钩板迅速抱紧骨折段, 必要时可冷敷后调整或重新固定, 止血后分层缝合。
1.3 术后处理
横形、短斜形骨折术后不加外固定, 粉碎骨折术后石膏固定4周。术后2周拆线, 3个月内每月复查X线片1次, 临床愈合后逐渐负重锻炼。
2 结 果
所有病例均于术后8~12周临床愈合, 新鲜骨折术后一个月即可见外骨痂生长, 骨折愈合快, 无固定器松动, 无局部异物反应, 无感染、骨折移位、骨不连及再骨折发生。术后6个月拆除内固定, 过程无困难。肘关节功能评价[1]:优12 例, 良8 例, 差2 例, 优良率90.91%。
3 讨 论
尺骨鹰嘴尖是一大的曲面突起, 与前方的冠状面一起, 构成尺骨的半月切迹。其中凹部与肱骨滑车构成关节, 能在矢状位上进行曲伸活动, 并维持肘关节的稳定性。Murphy[2]指出, 若复位后关节面的“台阶”大于2 mm, 就会造成术后肘关节功能不良, 并导致骨关节炎发生。因此, 在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中, 恢复和维持尺骨滑车切迹弧度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非常重要。
Hume[3]对钢板螺丝钉和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进行了前瞻性的比较研究, 指出克氏针张力带操作简单, 但存在抗扭转力差, 且又破坏骨髓等缺点, 容易发生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而钢板螺丝钉则能提供稳定的内固定, 但易出现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的应力遮挡效应。戴戎等[4,5]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 形状记忆合金钩板抗弯强度与接骨板相仿, 而抗扭作用优于非交锁髓内钉, 且对纵向压缩应力的遮挡率低, 有利于骨折愈合与塑形。并且其弹性模量远远低于普通钢板, 应力遮挡效应小, 内固定附近骨质疏松明显减轻, 减少了再骨折的发生率。本组病例的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追踪2 例疗效差的病例, 考虑与合并冠状突骨折未处理有关。
形状记忆合金钩板具有独特的持续自动加压功能[5,6], 持续的合抱力使固定牢固可靠, 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未发现有固定器松动和骨折移位。钩爪式的设计更适合粉碎骨折, 对髓内针无法固定的粉碎骨折, 用钩板却简单可靠, 使粉碎骨折愈合率大大提高。
形状记忆合金钩板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低生物蜕变性[4,5,6], 可在人体内长期存在, 中老年患者无需二次手术取出, 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本组有3 例超过30个月, 无局部异物反应及固定部位不适等不良反应。但对于18 岁以下未成年患者, 因其骨骼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为防止影响发育, 应尽可能取出。需取出时, 切开显露钩板, 剔除钩板表面骨痂, 4℃生理盐水湿敷钩板3 min, 即可取出。
参考文献
[1]Karlsson MK, Hasserius R, Karlsson C, et al.Frac-ture of the olecrnon:A 15 to 25 year followup of 73pationts[J].Clin Orthop Relat Res, 2002, (403) :205-212.
[2]Murphy DF, Greene WB, Gilbert JA, et al.Displacedolecranon fractures in adults.Biomechanical analysisof fixation methods[J].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7, (224) :210-214.
[3]Hume MC, Wiss DA.Olecranon fractures.A clinicaland radiographic comparison of tension band wiringand plate fixation[J].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2, (285) :229-2235.
[4]戴戎, 倪诚, 吴小涛, 等.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 1994, 32 (10) :629-632.
[5]戴戎, 孙月华.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 2002, 22 (9) :521-524.
尺骨鹰嘴 第8篇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钢针张力带,解剖钢板,镍钛记忆合金
尺骨鹰嘴的解剖位置浅表,位于皮下,因而极易遭受直接的暴力创伤发生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多波及半月切迹关节面,常需要手术治疗。准确的骨折复位、牢固固定和早期活动关节是防止关节不稳和预防创伤性关节炎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笔者自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采用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76例,并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男性49例,女性27例;年龄8~76岁,平均38.4岁。左侧28例,右侧48例。摔伤45例,坠伤12例,车祸伤19例;均为关节囊内骨折,伤后至就诊时间为2小时至7天,平均2d。本组按骨折类型及治疗方法分组统计见表1。
1.2 手术方法
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局部麻醉下,作肘后纵形切口,暴露骨折端,清除血肿、游离骨片及软组织,维持伸肘,直视下复位并用巾钳夹持固定。
1.2.1 钢针张力带组
采用张力带钢丝法,自尺骨鹰嘴顶端两侧平行穿入2枚直径2~3mm的克氏针,经骨折端进入尺骨中上段髓腔,再在远侧骨折端骨嵴两侧皮质骨横向钻孔,用直径1.5mm的钢丝穿孔后与克氏针尾作“8”字交叉或环行固定。对于粉碎性骨折,根据需要加用螺钉、克氏针固定或钢丝捆扎。术后3d开始功能锻炼。
1.2.2 解剖钢板内固定组
用点状复位钳直视下复位骨折,并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如有难以复位碎块,用可吸收线或丝线作暂时固定。透视下确定骨折复位良好,选择长度合适的尺骨鹰嘴解剖钢板放置于尺骨鹰嘴后方,位于尺骨嵴上,从钢板远端螺孔依次钻孔,上螺钉固定。1例粉碎骨折固定欠稳定者术后用石膏托外固定2周,去除外固定后开始功能锻炼。31例未用外固定,术后3d即开始小幅度功能锻炼。
1.2.3 镍钛记忆合金组
将肘关节略伸展120~130度,骨折端靠拢,粉碎骨块复位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选择适当的镍钛记忆合金放入0~5℃生理盐水中25min,应用撑开器按鹰嘴大小展开爪支,将其对称放在鹰嘴上,尽量拉向骨折远端。确定鹰嘴远端螺孔位置钻孔,拧入远端螺钉后用40~50℃的温盐水纱布热敷3~5min,使记忆合金钩在鹰嘴上。伴有冠状突骨折时,通过螺钉孔用1枚螺钉斜拉固定。术后无需石膏托固定,3d后进行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5年,平均1.3年。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肘关节疼痛程度参照庞桂根等[1]报道的尺骨鹰嘴骨折远期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见表2。
3 讨论
尺骨鹰嘴骨折发病原因有直接暴力与间接暴力两种。间接暴力骨折线多在鹰嘴凹平面。直接暴力多导致鹰嘴粉碎骨折,由于鹰嘴两侧腱膜完整,移位往往不大,但易合并开放骨折,有感染危险。尺骨鹰嘴骨折后正常解剖关系被破坏,骨折近折端与远折端分别受到附着伸、屈肌收缩作用失去生物力学平衡;尺骨鹰嘴关节面侧为压力侧,背侧为张力侧,在二者之间是中性轴既无张力也无压力。骨折后,通常以肱骨远端为支点,致骨折背侧张开或分离[2]。
目前,临床上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很多,如“8”字钢丝、螺钉、AO张力带钢丝、加锁髓内针、解剖型钢板、记忆合金等。本组采用了张力带钢丝、解剖型钢板、镍钛记忆合金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张力带钢丝目前使用较为普遍,其克服了肱三头肌的牵拉而不会使骨折端分离,固定牢靠、术后大多无需外固定,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具有生物力学优势。但操作中张力带的松紧度需把握适中。过松可导致骨折块在肱三头肌的牵拉下发生移位或分离,过紧则切断肘关节周围肌腱或韧带等软组织,导致内固定失效。同时,克氏针滑动、钢丝滑脱、针尾滑囊形成可引起术后伸肘受限、关节疼痛,甚至有发生感染和出现窦道的可能[3]。粉碎性骨折时,应用张力带固定可能会造成鹰嘴压迫和变短,使半月切迹与滑车关节面对合异常,导致发生创伤性骨关节炎。本组有1例严重粉碎性骨折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致关节面复位不平整,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差。
解剖型钢板应用比较广泛,几乎涵盖了四肢的各个部位,操作简便,效果可靠。Hume和Wiss报道[4],对所有移位的鹰嘴关节内骨折使用钢板和螺丝钉固定比采用Weber和Vasey的髓内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效果更好。临床上应用于固定尺骨鹰嘴骨折的钢板有1/3管状钢板和重建钢板等[5,6]。但作者发现1/3管状钢板虽然利于塑形,但是钢板薄使其承受应力能力较差,且塑形后容易破坏钢板本身完整性而易于断裂。重建钢板易于塑形,塑形后不影响其承受应力能力,但钢板较厚,且不能够贴附于较锐的尺骨嵴上。而作者采用解剖钢板完全符合骨骼的解剖外形,应用时将肱三头肌腱从中间剖开,稍向两侧剥离,使钢板紧贴骨嵴,然后再将劈开的肌腱缝合可以很好的贴附于嵴上,可以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对于冠突骨折或粉碎骨折,可以通过钢板的拉力螺钉技术固定。但本组有2例粉碎骨折固定欠稳定,术后用石膏托外固定2周后开始功能锻炼,恢复尚可。
镍钛记忆合金因具有形状记忆效应,近年来应用广泛。与传统的内固定方法比较,镍钛记忆合金还具有以下优点:抗弯抗扭转作用良好。体外力学测试证实,其抗弯性能高于钢板,低于髓内钉;抗扭转作用与钢板相仿,明显高于髓内钉,可防止短缩、旋转和成角畸形[7]。固定牢固,术后不需石膏外固定,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且创伤小,术中不剥离对侧骨膜,血供破坏少,对肱三头肌肌腱损伤较小。另可防止骨萎缩。因内固定与骨折端之间的接触是点状接触,使形状记忆产生的压力得以分散,不会产生因应力集中压迫局部皮质而产生的骨萎缩。生物相容性好。Medawar等[8]研究发现镍钛记忆合金与不锈钢相比,具有更多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低生物蜕变性。降低骨质疏松率。该内固定的弹性模量为普通不锈钢的1/4,与人骨较为接近,可极大地降低应力遮挡作用,避免骨质疏松。
通过对3组病例回顾分析证实,3种方法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而张力带钢丝法在粉碎性骨折的应用方面略有缺陷,解剖型钢板在操作过程中都很方便可靠,而镍钛记忆合金操作简便,创伤较小,在鹰嘴粉碎性骨折应用操作更便捷,不影响局部组织血供的前提下可达到坚强固定。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骨折类型而选择使用最合适内固定方法,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庞桂根,顾云伍,张铁良.应用鹰嘴复位固定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1992,12(4):264.
[2]胥少汀,葛宝斗,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436.
[3]刘巍,尹芸生,苏钟毅.尺骨鹰嘴骨折合并肘关节前脱位的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4:258.
[4]卢世壁,译.坎贝尔骨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266-2269.
[5]周续祥,李长军,丁培根,等.尺骨鹰嘴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35例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6):549- 552.
[6]徐旭纯,戴季林,黄曙峰.1/3管型钢板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J].浙江创伤外科,2006,11(3):242-243.
[7]戴克戎,倪诚,吴小涛,等.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器内固定器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1994,32:629.
尺骨鹰嘴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