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成果汇编节日小报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成果汇编节日小报(精选5篇)

成果汇编节日小报 第1篇

元旦节日小报

元旦到,敲响元旦的钟声,驱散郁闷的寒冬。下面是元旦节日小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元旦的由来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即1月1日)。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元旦习俗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西方各地元旦习俗

英国

在英国,公历元旦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还是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开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英国的新年庆祝活动大都在除夕火夜举行,“迎新宴会”,便是其中之,这种宴会分“家庭宴会”和“团体宴会”两种,宴会通常从除夕晚上8时开始中直至元旦凌晨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量地开怀畅饮。午夜时分,人们打开收音机,聆听教堂大钟的新年钟声,钟声鸣响时,人们一片欢腾,举杯祝酒,尽情欢呼,高歌《往昔的日光》。“除夕舞会”则是另一种庆祝活动。由当地的旅馆和舞会,夜幕降临。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杰到这些装饰一新的灯光辉煌的舞场,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象,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电视台还在广场做现场直播,让在这家“守岁”的人也共享欢乐。

德国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巴西

巴西人在元旦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他们称之为“寻福”。巴西农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便是互相揪耳,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伊朗

伊朗实行的是伊斯兰历,它的季节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庆贺新年就是庆祝春天到来,往往是在公历3月下旬,过新年要隆重庆祝一周时间,人们涌上街头生起“篝火”“夜火”,然后全家人依次从夜火上跳来跳去,表示烧掉“晦气”,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们走亲访友,互祝春节快乐。新年最后一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除夕,全家欢聚,吃顿丰盛的“团圆饭”。这时桌上摆着七样东西,其波斯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称为“哈夫特辛”。七样东西及其含义是:麦苗或豆苗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苹果硕果累累,鲜美滋润;醋生活美满,有滋有味;蒜驱除恶魔;金、银币招财进宝,发家致富;香料(调味用)生活美好;麦芽糖生活甜蜜。此外,桌上还放着《古兰经》和伊斯兰教什叶派鼻祖阿里的画像,表示主人的虔诚;还有象征光明、诚挚、前程似锦的镜子、蜡烛、彩蛋和金鱼。

法国

法国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欠收年。

瑞士

瑞士: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习惯,他们有的成群结队去爬山,站在山顶面对冰天雪地,大声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着长长的雪道滑雪,仿佛在寻找幸福之路;有的举行踩高跷比赛,男女老幼齐上阵,互祝身体健康,在庆祝仪式开始的几个星期以前,妇女们忙着制作男人们所穿的服装。人们用木头精心雕刻成的圆盘形头饰,有的象征房屋,有的象征桥梁和村落等。凡是参加庆祝活动的都装扮成女性,象征富有和善良。他们戴的假面具,面颊丰满,都是用蜡制作的。他们口含一朵小花,脸上的表情“千篇 一律”。五光十色的头饰上,还饰有祖先的座右铭。

希腊

在希腊的元旦时,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银币。主人将蛋糕切若干块,分给家人或来访的亲朋好友。谁吃到带有银币的那块蛋糕,谁就成了新年最幸运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贺。

2017元旦祝福

1. 有钱不骄,无钱不恼,生活不易,知足最好,快乐多多,烦恼少少,健康常伴,平安笼罩,友情拥抱,亲情围绕,紫气东来,福运缭绕,元旦没到,祝福早到。

2. 有阳光照耀的地方就有我默默的祝福,当月光洒向地球的时候就有我默默的祈祷,当流星划过的刹那我许了个愿:祝你平安健康,元旦快乐!

3. 元旦来临送温暖,我把祝福连一连,愿好运连连财气多,福气连连幸运多,喜气连连顺心多,快乐连连欢乐多,祝福连连友谊多,信息越传情越多。新年快乐!

4. 锣鼓喧天,敲响明天的美好;张灯结彩,透出节日的喜庆;载歌载舞,跳出心中的喜悦;阖家欢乐,笑出人生的幸福。朋友,元旦快乐!祝你心想事成,一切如意!事事顺心,万事圆满!

5. 元旦到了,在新年里你要牢记三个代表:你是万人迷的代表,你是乐天派的代表,你是福星佬的代表。坚持三个代表,来年你的生活会更美好。

6. 见你的眼神,比诸葛还亮,想你的深情,比关云还长,对你的思念,比鲁智还深,愿你的烦恼,比司马还光,元旦快乐,愿你天天好心情,月月好顺心,年年好风光!

7. 元旦到了,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好心情越来越多,事事都顺心。好消息越来越多,天天都更新。好朋友越来越多,日日都有祝福短信。当然不能错过今天,祝你元旦快乐。

8. 指尖按键,短信传递。元旦将至,祝福送上。身安康,体健壮。财源滚滚福禄降。事如意,人吉祥,幸福快乐伴身旁。祝您笑口常开每一天。

9. 元旦来到人们兴高彩烈,锣鼓的振响激励新的征程,短信的频传相互祝福祈祷,告别旧年的烦恼愁绪一去不返。祝朋友元旦快乐,乘胜前进创大业!

10. 敲响元旦的钟声,驱散郁闷的寒冬,赶走烦恼的跟踪,好运过来吹吹风,新年快乐有几重,祝福给你是无穷,温暖温馨最从容,祝福祝愿喜相逢。元旦快乐!

11. 新年添喜气,合家好福气,礼仪扬风气,邻里讲和气,活力有朝气,丹心长志气,中华铁骨气,扬眉又吐气!祝新年吉祥如意!元旦开心无敌!

12. 快乐是瘟疫,感染你与我;快乐是糖果,分给你与我;快乐要接力,传递你与我;快乐要提醒,通知你与我;元旦已来临,记得要快乐,整日笑呵呵。

13. 一份和谐,平平安安,一份安然,快快乐乐,一份深情,吉祥如意,一份祝福,全家幸福,元旦,圆满结束一年,开始新的一年,一起努力,再接再厉。

14. 元旦也叫“三元”:岁之元,月之元,春之元。在这三元伊始之际,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一年到头,美梦常圆;月月日日,幸福结缘;春去春来,广纳财源。

15. 友情是份纯真,祝福是份形式,新年的祝福我不擅长,可我的祝福无人替代,别学别人玩转发;我的祝福是无价,一般的人我不发,祝你元旦快乐!

16. 不知不觉到元旦,短信一条送祝愿,快乐幸福没有边,吉祥如意随你选,生活美好事业甜,好运连连永不断,情谊长存你和我祝福彼此在心田!

17. 友不贵多,得一人可胜百人。友不论久,得一日可喻千古。友不择时,得一缘可益一世。有你一友,是缘,是运,也是福!祝元旦快乐!

18. 一声问候,打开新年气象;一杯美酒,斟满富贵美满;一束鲜花,绽放温馨美丽;一句快乐,带来无限欢笑;一道祝福,情谊就在其中。元旦佳节,祝你快乐!

19. 友情不是一两天,祝福来到你身边。祝你快乐填心田,祝你开心乐无边。祝你健康多赚钱,祝你幸福到永远!元旦一过又翻年,祝你天天笑开颜!

20. 画一个祝福的圆,镶一片七彩的花,携一串欢愉的音,捧一颗真挚的心,在这充满喜气的日子里,把最真的友情,最美的祝福送给你,祝你元旦快乐!

成果汇编节日小报 第2篇

题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学校:

为扎实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从小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过好“我们的节日”,区教育局决定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过“我们的节日”创编“节日小报”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活动有关内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引导中小学生过好“我们的节日”,在“节日小报”的创作实践中认知民族传统、增强民族意识、尊崇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从而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

二、活动内容

1.创编“节日小报”。在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展制作手抄报和剪报、编写黑板报、设计主题宣传栏等活动,引导他们学习节日文化,收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容,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2.开展经典诵读。充分利用各类未成年人校外活动阵地,在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在诵读中增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3.组织公益活动。组织师生在节日期间慰问“空巢老人”、道德模范、残疾人和军烈属,为他们做好事献爱心,为困难学生捐赠学习和生活用品,和留守儿童一起庆祝节日,参与清洁社区卫生活动,营造良好节日环境。

4.进行道德实践。引导中小学生学习和实践传统文明礼仪,开展“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我为爸爸妈妈洗脚”“我给妈妈包粽子”等感恩父母体验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教育中小学生养成文明节日习俗的同时,引导他们劝导长辈少饮酒、不赌博,去除陈规陋习,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5.用好课堂阵地。结合学生认知规律,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把语文、美术、体育、音乐、劳动等日常课程的内容与节日文化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融入“节日小报”的文字采编、美术设计、手工制作等各个环节当中。

三、活动要求

1.各学校要充分利用中华传统节日,开展好传统节日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教师向中小学生宣讲传统节日文化的由来及不同民族的节日风俗,指导中小学生做好“节日小报”的创编工作,让中小学生通过“节日小报”这种形式加深对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2.各学校要把组织过“我们的节日”创编“节日小报”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制定具体方案,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3、各学校要及时总结活动经验,增强活动实效性,将优秀的手抄报、剪报、黑板报、主题宣传栏等作品在全校进行展出交流,扩大活动的影响。

成果汇编节日小报 第3篇

从优先发展到育人为本, 从改革创新到促进公平, 再到提高质量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从2010年7月至今, 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幕在神州大地全面拉开。一年来, 从中央到地方, 规划的贯彻落实力度不断加大;从路线图到时间表, 改革创新之举在全国各地到处涌现。对于一项跨越十年的改革发展规划, 一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然而, 对于向往美好生活的亿万家庭来说, 规划实施一年来的发展变化, 正在带来新的气象, 承载新的希望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 本刊特推出《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一周年特别关注, 以飨读者。

节日小报活动总结 第4篇

2013年节日小报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丰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工作部署,决定在我校开展自办“节日小报”活动,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和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未成年人节日精神文化生活。

各年级积极响应活动要求,全面、广泛开展“节日小报”创办活动,根据不同节日的类型,挖掘节日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年段特点和实际需要,确定有时效性的小报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节日小报”创作。截止到目前,我校各年级创办各类“节日小报”300多份,其中包括春节小报、清明节小报、元宵节小报、安全教育小报、经典诵读小报、社区公益活动小报、敬老小报、爱幼小报等10余种。各年级节日小报的创办,注意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来组织小报内容,注重创新形式,灵活采取个人、小组、班级、家庭等方式,发动学生通过报纸、电子杂志、博客、网页等形式创造性地。

自办“节日小报”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小报的创作,更为注重引导未成年人走进生活,尤其注重在活动中实现“知行合一”。利用传统节日、法定节日、纪念日、地方文化节日、校园节日等时间段,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践行传统美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同时,全市各中小学也通过橱窗、板报、横幅、校园网站、校园小广播等多种形式对“自办小报”活动进行宣传,配合“节日小报”的创作活动在校园内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也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也是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实践活动的号召与鼓励,促进青少年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开展自办“节日小报”活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营造“和谐、互助、团结、友善”文明氛围的需要,也是加强对未成年人教育、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节日小报”的自办以制作“节日小报”为主要载体,以“体验

感悟”为活动重点,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促进全市广大未成年人在创作中培养综合素质、在参与中感悟民族精神、在实践中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节日小报”创作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新突破。“节日小报”的制作倡导创作主体的自主性,注重创作内容的丰富性,突出表现形式的多元性,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利用节假日,发动学生收集活动的相关资料,精心设计青少年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项目,积极创新传统节日的教育形式,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进家庭、开进社区,增强活动的广泛性和实效性。

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

节日小报活动总结 第5篇

为营造中国传统节日喜庆、祥和、团圆、美好的节日气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民俗文化魅力,加强爱国、爱乡、爱家的思想教育和亲情教育。寒假期间,我校组织学生积极创编春节、元宵节两大传统节日的“节日小报”活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全校每位同学们都积极参与,精心收集春节、元宵习俗等资料,绘制了许多优秀的节日小报作品。在“节日小报”创作过程中, 学生充分发挥在“节日小报”创作中的主体作用,。明确小报创作主题, 把握版面设计要点,学习了解报纸的基本构成要素,精心选题、编排和美化版面,感受到学习和创造的无穷乐趣。开学初学校统一组织开展“节日小报”的班级、年级、校内评选、展出活动。选取优秀作品呈上区少年宫,市教育局参与评比。

通过开展创作“节日小报”活动,同学们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用心用脑去理解、体会、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文化积淀、道德素质、人格熏陶、习惯养成等方面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丰富了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熟悉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孩子们度过有意义的节日。这种独特的教育形式,以趣味性浓、参与面广、简便易行、寓教于乐等特点,将传统文化教育物化为孩子们需要和乐于接受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创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成为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好载体和新平台。

教育处

成果汇编节日小报

成果汇编节日小报(精选5篇)成果汇编节日小报 第1篇元旦节日小报元旦到,敲响元旦的钟声,驱散郁闷的寒冬。下面是元旦节日小报,希望能对...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