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保护设备制度
班班通保护设备制度(精选6篇)
班班通保护设备制度 第1篇
“班班通”设备管理使用制度
为了更好地保护“班班通”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提高“班班通”设备利用效率,达到“班班通、人人会、堂堂用”的目标,提出以下管理使用规定:
1、学校“班班通”设备由总务处登记造册,班主任签字后交付使用;设立“班班通”校级管理员,负责全校设备使用的培训、维护、保养工作,建立“班班通”技术档案;教务处负责“班班通”设备的教育教学应用工作;政教处负责“班班通”设备的卫生检查及安全工作。
2、学校指定班主任为本班“班班通”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设备的全面管理工作。班级任课教师为第二责任人,协助班主任管理。班主任要经常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出现设备损坏、丢失等情况及时向学校主管领导汇报,查明原因落实责任,及时维修整改,保障教育教学正常进行。
3、班级选派一名电教委员(班主任可指定一名品德优秀、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学生担任)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班通”设备日常管理工作。监督在校期间“班班通”设备不被学生随意动用、不被人为破坏,发现问题及时向班主任报告;协助任课教师正确使用设备,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启闭。
4、使用“班班通”设备,教师须经过培训,规范操作。课前应向班主任提出申请并取得机柜钥匙,使用者要注意爱护设备,避免非正常使用损坏。使用前首先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班主任反映;使用中不可频繁启闭设备;使用结束后,认真填写使用记录,将设备归纳整齐放回原位,关闭设备电源和教室门窗并锁好机柜,将钥匙交回到班主任手中,以保证设备完好。
5、学校定期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将“班班通”检查评比列入班级量化考核。教师运用设备资源备课上课要做到“四有”即:“教案上有体现、课堂上有应用、《班班通教室使用登记册》上有记载、多媒体电脑上有存储”。各校教导处在每月教学常规检查中应检查各任课教师设备使用情况,并记载好相关情况、存档备查。
6、“班班通”教室是学校进行现代化辅助教育和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设施和场所,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利用“班班通”设备从事赌博、购物、炒股、游戏、聊天、交友、音乐、视频等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各项活动,不得利用“班班通”设备及校园网络发表违法、违规言论。
7、做好病毒防治工作,未经允许不得在“班班通”计算机上随意安装软件;严禁不健康软件、游戏软件进入教室;严格控制外来磁盘及U盘的使用,使用前必须杀毒;及时更新计算机防病毒软件,定期做好病毒检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8、遇雷雨天气严禁使用“班班通”设备。应及时切断设备总电源,设备放置处的门窗需关闭,防止雨淋或雷电造成安全事故。
9、确保“班班通”教室整洁卫生,安全有序。打扫环境卫生时应关闭设备电源,扫地时尽量不要带起灰尘;擦拭设备宜用拧干的软布,严禁使用酒精类有机溶剂清洗设备;设备机柜附近不能洒放大量的水,防止设备锈蚀或漏电;机柜上不得放置粉笔盒、黑板擦、水瓶、作业本、食物、磁铁等杂物;不得在机柜上进行液体类实验,防止触电、火灾事故的发生。
10、加强对学生爱护公物教育,培养自觉维护“班班通”设备的良好习惯。未经教师允许,学生不准随意动用班班通设备,严禁碰触设备电源;不得对设备进行开箱拆装、移动,不许破坏设备线槽;不能用硬物在设备上乱划。
11、若“班班通”设备出现故障,应书面通知管理人员维修,不得擅自开机维修。
12、所有设备未经学校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搬出教室。
班班通保护设备制度 第2篇
班班通设备是学校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设施,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师生必须倍加爱护、按规定流程使用与操作。为了加强对“班班通”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确保教学工作的开展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具体如下:
1、班主任为该班班班通设备的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班通设备的全面管理工作。班主任要经常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报告给学校领导,以便及时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如发现设备硬件损坏或丢失,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如保管不善造成设备损坏、丢失,除照价赔偿外,还要追加班主任责任。班级任课教师为第二责任人,应协助班主任管理。
2、各班要指定一名班级信息管理员(班主任可指派一名品德优秀、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学生担任),负责检查班班通设备是否关闭,确保教师上课完毕设备立即关闭。对班班通设备进行清洁除尘,切忌用湿抹布清洁,保持多媒体讲台下地面的干燥;不得用手触摸电子白板和投影仪,更不能让硬物触及电子白板和投影仪等。
3、粉尘、不按程序操作、机器运转时受到震动是损害机器使用寿命的大敌。班主任必须对学生进行教育,未经教师允许学生不得乱动和使用各类设备,以免发生危险和设备损害。要保持教室内卫生,桌面洁净,减少粉尘,延长机器使用寿命。保证多媒体讲台桌面干净、整洁,不乱放书本、杂物等。严禁将水杯、黑板擦等物品摆放在多媒体讲桌上。
4、任课教师使用前应先向班主任申请,课前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如需拷贝文件的应先进行杀毒处理,授课完毕后将文件移到指定个人文件夹。不使用外来磁盘、劣质光盘。使用完设备后,及时清理桌面、将电子笔等整理归位,再依次正常关闭电脑主机、投影仪等班班通设备,严禁直接关闭总电源;及时填好教师使用记录,班主任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如果班主任不做检查,出现问题由班主任负责。班主任每月底将教师使用记录交学校教务处检查。
5、授课教师要注意系统的维护保养,发现故障或计算机有病毒应及时清除或向班主任报告处理,确保正常使用。授课教师不要在放置主机的操作台上放置其它杂物,保障主机能够正常通风散热。严禁在电脑桌面与C盘上保存资料。不得随意更改计算机设置,严禁随意拆卸设备,不得擅自在计算机上安装和卸载软件。教学需要的软件,由学校管理员进行安装。
6、教师使用班班通设备须规范操作,不得在教室计算机中使用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自觉抵制有害信息,不在网上浏览有害信息及网上聊天、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严禁利用网络制作、发布、传播各种有害信息。杜绝学生非法操作设备,教师不得擅自允许学生单独使用多媒体设施,严禁学生随意开关总电源、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
7、打雷时和雷雨天气各班禁开电源,严防雷击。
8、班班通钥匙不得随意转借他人使用,遇到周五或学校放假,班主任必须认真进行检查,做到电脑关机、电源关闭、多媒体讲桌上锁、教室门窗关紧等,做好设备的防潮、防损、防盗工作。
9、每到新学期开始,新老班主任要对教室内的班班通设备进行交接,新班主任要对照原教室内的班班通设备配置表检查设备是否齐全,是否损坏,有问题由原班主任负责,新班主任不做交接由新班主任负责。
10、班班通的所有设施未经学校领导许可,不得由任何人带出教室。
11、凡违反上述规定对相关设施造成破坏者,应照价赔偿,情节严重者将按校纪校规给予处理。(正常损耗除外)
利用“班班通”设备构建高效课堂 第3篇
一、创建良好的交流平台,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信息技术课堂上, 教师利用“班班通”设备进行教学时出现了一个问题, 教师教学时没有做到灵活运用“班班通”, 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就目前“班班通”使用而言, 很多教师拘泥于多媒体设备,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将焦点放在课件上, 忽视自身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 使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真实的掌握情况, 并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学生有时会因为羞涩, 不敢向教师提出疑问, 无形中降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加强信息技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 对“班班通”的使用不应该限制在多媒体设备上, 信息技术课堂自身的特点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电脑终端, 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借助“班班通”搭建起师生之间交流的网络平台, 如在线问答等, 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知识时, 学生有任何问题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向教师提问, 这样学生不必担心自己问的问题太简单而被同学嘲笑, 教师可以实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自身教学策略, 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效率, 利用“班班通”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比如, 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班班通”搭建了一个在线问答师生交流平台, 而学生逐渐养成通过这个在线交流平台向我提出一些讲解过程中他们不理解的知识点或者自己上机练习时遇到的困难的习惯。 我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讲解网页中的下载方式时, 有的学生对“文件另存为 (A) ”这个命令不太理解, 他们通过在线问答平台向我提出这个问题。 而我看到学生的学习反馈后, 对这个命令进行了详细解释, 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知识点, 从而为他们打下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开展小组合作, 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提升学习效率, 因此, 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借助“班班通”积极开展小组合作, 从而构建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就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而言, 学生采用的都是“单兵作战”的学习模式, 他们一个人对着电脑终端学习各种软件操作, 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比较容易感到无趣, 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 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班班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让学生通过“班班通”平台寻找志趣相投的同学组成三到四人的学习小组。 然后让各个小组成员通过“班班通”进行问题探讨和学习,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 积极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 从而打造出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我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PPT使用方法, 就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使用了小组合作模式, 让学生通过“班班通”平台组成三到四人的小组, 让他们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制作出一份关于环境保护的PPT。 学生很快完成了组队过程, 通过“班班通”相互交流与合作, 明确了各自的分工之后, 面对制作PPT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 “班班通” 可以帮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变得多元化, 通过它学生积极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借此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所以, 教师应当积极对教学过程进行探索, 打破教学常规, 摸索出一种新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从而利用“班班通”设备构建起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不断进步, 越来越多的技术被运用到高中教学课堂上, 与此同时, “班班通”教学设备也在不断完善当中。将这些设备引入教学课堂, 使课堂变得愈加丰富和多元。随着“班班通”的发展, 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利用“班班通”设备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者将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班班通,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玉波.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网络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班班通保护设备制度 第4篇
【关键词】班班通 视频 音乐 游戏 朗读 写字 语文素质 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24-01
2008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让广大中小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自此,以“班班通”工程建设为代表的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建设掀开了新的篇章。2012年,我校乘着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东风,在县教育局电教馆的大力支持下,也建成了 “班班通”。运用“班班通”将远程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对于我们广大的农村小学来说,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大大地改善了教学环境,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使图像、声音、文字与时代气息于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班班通”设备使用以来,我汲取了优秀教师的优质的教学资源,更新了本人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并能制作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下面就来谈谈我是如何充分发挥“班班通”设备的“催化剂”作用,把语文课上成素质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
一、利用“班班通”中的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班班通”设备的使用,不仅能充分利用现实资料和历史资料,扩大知识面,还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扩展语文教学中的信息通道,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我在课前首先一边播放唐山大地震的视频,一边解说当时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此时你有什么感受,接着我趁机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在解读父爱了不起这一环节里,紧紧抓住触动他们心灵的重点语段“他挖了8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让学生动之以情地读,言之有理地想,“在这满脸的灰尘、双眼的血丝、满身的血迹里到底蕴藏着他曾遇到的哪些危险?去想象那样的画面,再出示画面,让学生感受到这段文字正像一首向父亲表达敬意与赞美的小诗。”
二、选择“班班通”中的音樂,让学生走进文本情感世界
那些饱含作者或喜爱同情褒扬、或憎恶批判等真挚强烈的情感的叙事性文章,选择恰当的音乐渲染对话教学的情境,能够加快学生走进文本情感世界的步伐,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可意会不可言传处,从而受到很好的效果。如《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对和平的渴望。在学生朗读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战争后的景象的文本时,我从一些影视作品剪辑合成了一段反差巨大的音乐,乐曲的前半段是欢快悠扬的,后半段则是忧郁低沉的,中间教师辅以深情的解说。音乐渲染和教师的描述让学生很快进入了情境,激发了学生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祈盼。
三、应用“班班通”的形象、直观,突破教学重难点
学习中常常因为表象、经验的不足,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验、感悟有障碍。教师借助班班通,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浓烈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教学《草船借箭》时,为了让学生明白诸葛亮是如何草船借箭的?我创设了一个直观的场景,采用动画的形式,先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射箭,这时船就有点倾斜,然后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射箭。这时我问学生诸葛亮为什么这样做时,学生通过看动画示意图很快就懂得这样做一方面能保持船的平衡,另一方面使船两面受箭而且受箭面积大,同时便于船顺风顺水返回去,节省了驶回去的时间。
四、巧用“班班通”中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课标各个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小的方面一点一滴地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比如在教学《落花生》这课中父亲说花生的好处这一段时,我先请学生说出父亲是如何评价花生的,趁机出示这一段文字。在学生了解了花生的好处后朗读时,我把花生的好处和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的词语改变字体的颜色,学生一看就知道这是要重读的地方,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是有帮助的。并且在读这些重点词句时,适当配上图片,音乐,来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中所要抒发的感情。
五、活用“班班通”的信息,增强写字训练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个年段都强调:“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温儒敏曾指出:“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活用班班通中的信息,加强写字训练。如在教生字“奶”时,我点击两个“女”字对比闪烁,问:“‘奶、‘女,两个‘女一样吗”?我又点击动态呈现“奶”字的笔顺。学生边看边拿起小手一起随着课件中的小老师的指导(“奶”字这样写……)跟着书空。接着学生在本子上写字。我说:“写字时——”学生背儿歌:头正,肩平……最后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用课件化小为大,化静为动,把生字的字形结构及书写更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便于观察与模写,并配有小老师的指导书写,视听结合,大大增强了写字训练的效果。
班班通设备管理使用制度 第5篇
一、建立并落实管理负责制。“班班通”设备在学校分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班主任管理负责制。学校总务处应按班级建立设备明细账及设备总账,做到“账据齐全,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使用“班班通”设备前,学校应组织教师对设备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进行全员培训,做到人人规范操作,正确使用。
三、强化设备使用率。按照“班班通”设备每周的课堂教学应用不少于10课时的总体要求,合理量化每个学科教师每周或一个学期的最低应用课时数量。要将课堂应用纳入教学常规进行管理,并建立以优质资源在课堂教学应用为重点的考核评估机制。教师运用设备资源备课上课要做到“四有”即:“教案上有体现、课堂上有应用、记录单上有记载、多媒体电脑上有存储”。
四、做好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班班通”教室设备使用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将所有设备切断电源,整理好设备放入桌(柜)内并关锁好。教育学生爱护设备,定期打扫教室卫生,保证设备在清洁的环境中运行。安排值日人员每天及时关锁楼层和教室门窗。因工作失职或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的设备损坏或丢失,应照价赔偿。对故意损坏设备者,除照价赔偿外,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处罚。
五、建立并妥善保存设备技术档案。学校网管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建立设备故障登记薄,做好故障原因、责任、处理和维修等记录,保持设备良好性能,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
六、不得以任何借口将设备出借、转让、调拨或变卖给非项目单位,也不允许个人占用。班主任如有变动,应在学校分管领导的主持下,认真办理移交手续,完成交接工作。
七、学期结束,学校应组织人员认真进行一次设备清查盘点工作,对需要维修、保养的设备应采取措施及时维修保养。要根据本校实际,在生均公用经费中统筹安排资金,用于“班班通”设备的维修和更新。
班班通设备管理使用制度 第6篇
为了更好地保护班班通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提高班班通设备利用效率,达到班班通,人人会,课课用的目标,提出以下管理使用规定。
1、学校指定班主任为本班“班班通”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设备的全面管理工作。
2、严禁教师使用“班班通”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3、未经允许不得在“班班通”计算机上随意安装软件;严禁不健康软件、游戏软件进入教室;严格控制外来磁盘及U盘的使用,使用前必须杀毒;及时更新计算机防病毒软件,定期做好病毒检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4、严禁使用尖锐硬物,指甲等在“班班通”屏幕上写画。
5、若“班班通”设备出现故障,应书面通知管理人员维修,不得擅自开机维修。
6、所有设备未经学校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搬出教室。
7、遇到电压异常,马上停止使用。
8、遇雷雨天气严禁使用“班班通”设备。应及时切断设备总电源,设备放置处的门窗需关闭,防止雨淋或雷电造成安全事故。
9、使用过程中要保持“班班通”设备干净,严禁使用有水的帕子擦拭。
10、“班班通”教室是学校进行现代化辅助教育和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设施和场所,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利用“班班通”设备从事赌博、购物、炒股、游戏、聊天、交友、音乐、视频等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各项活动,不得利用“班班通”设备及校园网络发表违法、违规言论。
11、班上选出一名学生,进行日常管理使用。(开关机,设备卫生,使用监督)
12、放学后,教师按程序关闭一体机,收好相关物品,关好门窗。
泰坪完小
班班通保护设备制度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