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导学案范文
第十五课导学案范文第1篇
第十一课
在人群中挺立(导学案)
拓展知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弘扬宣传道德楷模的精神事迹有何意义?
1、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3、有利于培养公民的责任意识
4、有利于树立人们正确的价值观★我们青少年如何向道德楷模学习?
1、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2、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个人成长与祖国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和人民。 ★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1、在学校:遵守纪律、尊敬师长、认真学习
2、在家里:孝敬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社会:遵守法律,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等 ★青少年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自觉接受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爱国情感。2树立远大理想。3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伟大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课堂营养餐】:
单选:
1、有人认为:心里有善良的想法就足够了,不需要追究细节,也可以原谅无意的过错。这种认识( ) A是正确的,因为道德准则更多地存在于人的内心 B是错误的,因为宽容是讲原则的 C是错误的,因为小事就如同道德堤坝上的蚁穴,足以导致道德堤坝的坍塌 D是正确的,因为心里的想法和愿望比实际行动更重要
2、有句话叫做“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这说明(
)
A.德是我们成就伟大事业的唯一条件。
B.只要有德,个人和国家都将走向辉煌 C.德是立身之本,也是国家振兴的需要。
D.只有伟人才有崇高美德
3、第二炮兵士官学院副营职参谋沈星在青州市勇救落水少年而牺牲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2012年5月17日,上万人自发走向街头,洒泪为英雄送别。学习沈星的事迹后,你最想说的是(
)
①他以瞬间义举,诠释了生命的价值的真谛
②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可以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③青年一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④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多做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实事、好事。A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4、优良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仍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下列古语中,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多选:
1、当我们做好事时,需要谦让和奉献,但会有很多收获,比如(
)
A培养了自己的爱心
B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C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D获得了高额的报酬
2、为了使我们心中的道德种子生根发芽,我们需要做到(
)
A以我们崇拜的道德模范为榜样,让他们的行为指引我们前进
B只以伟人、名人为目标,向他们学习
C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D排除各种误解、诱惑、压力,坚持不懈地做道德高尚的人
3、美德的养成要从小抓起,要注重细节和生活中的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A.“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B.大道之成,是从涓涓细流开始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行百里者半九十
4、近日,一则网帖引发热议,帖子中称一位农民小伙子给一位母子让座时,那位母亲竟嫌小伙子坐过的座位脏,还冲孩子发火,不让孩子坐。如果你跟帖,可以发表的恰当观点是(
) A待人友善才能促进人际和谐、社会和谐 B要弘扬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中华传统美德
C善于合作,勇于竞争,才能达到双赢
D家长要用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教育未成年人
5、“君子之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诸葛亮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德是成功的基石,也是一种修养
B纯洁而高尚的
品德是一个人的做人之本
C讲道德的人可以锤炼人格和提高思想境界
D一个不讲道德的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6、 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广东儒山市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18名路人经过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只有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18名路人的行为(
) A是一种道德缺失的行为,应受到道德的谴责。
B可以理解,是为了保护自己。 C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令人愤慨。
D是一种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7、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年轻女教师张丽莉,面对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奋不顾身保护了学生,自己却双腿高位截肢。她被人们誉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老师(
) A保护学生,履行了教师的责任
B临危不惧,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C不计代价,人生价值得到了升华 D不求回报,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赞誉 辨析: A有没有道德不要紧,只要不犯法就行
B高尚的道德是做人之本
材料分析:
一、 公园里郁金香开得正艳,许多游人纷纷挤进花园拍照,踩倒了许多郁金香,此时一个
六七岁模样的小女孩儿,默默地蹲在拍照的众人身后,用稚嫩的小手扶起倒在地上的郁金香,又仔细地刨来新土,重新栽种,后被人们称为“最美河南女孩”。 (1) 材料说明了什么?
(2) 你有哪些感悟?
二、2012年3月23日人民日报报道:广西武鸣县太平镇上江希望小学老师滕太韶,15年里,他在一所深山小学默默坚守,“上学放学是船夫,课堂上是老师,生活中是父母”。他日复一日地划着双桨,义务接送学生上下学,把大山的孩子一拔一拔送到理想的彼岸。学生生病了,他划船、骑车,一路辗转去镇里买药;学生的衣服破了,他在课间替他们缝补滕大韶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只要大山里还有一个孩子,我就要一直教下去!”“苦了我一个人不要紧,可不能苦了孩子们的一辈子。”
(1)知识链接:结合“摆渡教师”滕太韶的感人事迹谈一下你对“德”的认识。
(2)榜样力量:你将如何向滕大韶学习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第十五课导学案范文第2篇
第十一课
在人群中挺立(导学案)
拓展知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弘扬宣传道德楷模的精神事迹有何意义?
1、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3、有利于培养公民的责任意识
4、有利于树立人们正确的价值观★我们青少年如何向道德楷模学习?
1、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2、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个人成长与祖国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和人民。 ★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1、在学校:遵守纪律、尊敬师长、认真学习
2、在家里:孝敬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社会:遵守法律,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等 ★青少年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自觉接受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爱国情感。2树立远大理想。3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伟大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课堂营养餐】:
单选:
1、有人认为:心里有善良的想法就足够了,不需要追究细节,也可以原谅无意的过错。这种认识( ) A是正确的,因为道德准则更多地存在于人的内心 B是错误的,因为宽容是讲原则的 C是错误的,因为小事就如同道德堤坝上的蚁穴,足以导致道德堤坝的坍塌 D是正确的,因为心里的想法和愿望比实际行动更重要
2、有句话叫做“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这说明(
)
A.德是我们成就伟大事业的唯一条件。
B.只要有德,个人和国家都将走向辉煌 C.德是立身之本,也是国家振兴的需要。
D.只有伟人才有崇高美德
3、第二炮兵士官学院副营职参谋沈星在青州市勇救落水少年而牺牲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2012年5月17日,上万人自发走向街头,洒泪为英雄送别。学习沈星的事迹后,你最想说的是(
)
①他以瞬间义举,诠释了生命的价值的真谛
②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可以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③青年一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④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多做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实事、好事。A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4、优良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仍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下列古语中,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多选:
1、当我们做好事时,需要谦让和奉献,但会有很多收获,比如(
)
A培养了自己的爱心
B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C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D获得了高额的报酬
2、为了使我们心中的道德种子生根发芽,我们需要做到(
)
A以我们崇拜的道德模范为榜样,让他们的行为指引我们前进
B只以伟人、名人为目标,向他们学习
C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D排除各种误解、诱惑、压力,坚持不懈地做道德高尚的人
3、美德的养成要从小抓起,要注重细节和生活中的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A.“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B.大道之成,是从涓涓细流开始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行百里者半九十
4、近日,一则网帖引发热议,帖子中称一位农民小伙子给一位母子让座时,那位母亲竟嫌小伙子坐过的座位脏,还冲孩子发火,不让孩子坐。如果你跟帖,可以发表的恰当观点是(
) A待人友善才能促进人际和谐、社会和谐 B要弘扬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中华传统美德
C善于合作,勇于竞争,才能达到双赢
D家长要用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教育未成年人
5、“君子之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诸葛亮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德是成功的基石,也是一种修养
B纯洁而高尚的
品德是一个人的做人之本
C讲道德的人可以锤炼人格和提高思想境界
D一个不讲道德的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6、 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广东儒山市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18名路人经过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只有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18名路人的行为(
) A是一种道德缺失的行为,应受到道德的谴责。
B可以理解,是为了保护自己。 C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令人愤慨。
D是一种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7、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年轻女教师张丽莉,面对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奋不顾身保护了学生,自己却双腿高位截肢。她被人们誉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老师(
) A保护学生,履行了教师的责任
B临危不惧,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C不计代价,人生价值得到了升华 D不求回报,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赞誉 辨析: A有没有道德不要紧,只要不犯法就行
B高尚的道德是做人之本
材料分析:
一、 公园里郁金香开得正艳,许多游人纷纷挤进花园拍照,踩倒了许多郁金香,此时一个
六七岁模样的小女孩儿,默默地蹲在拍照的众人身后,用稚嫩的小手扶起倒在地上的郁金香,又仔细地刨来新土,重新栽种,后被人们称为“最美河南女孩”。 (1) 材料说明了什么?
(2) 你有哪些感悟?
二、2012年3月23日人民日报报道:广西武鸣县太平镇上江希望小学老师滕太韶,15年里,他在一所深山小学默默坚守,“上学放学是船夫,课堂上是老师,生活中是父母”。他日复一日地划着双桨,义务接送学生上下学,把大山的孩子一拔一拔送到理想的彼岸。学生生病了,他划船、骑车,一路辗转去镇里买药;学生的衣服破了,他在课间替他们缝补滕大韶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只要大山里还有一个孩子,我就要一直教下去!”“苦了我一个人不要紧,可不能苦了孩子们的一辈子。”
(1)知识链接:结合“摆渡教师”滕太韶的感人事迹谈一下你对“德”的认识。
(2)榜样力量:你将如何向滕大韶学习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第十五课导学案范文第3篇
面对洪水如何自救
教学目标:
1、
认识和了解洪水的危害。
2、学习躲避洪水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3、掌握洪水来临时的自护、自救方法和技能,提高防范意识。
教学过程:
(一)洪水来临前的准备
洪水到来之前,要尽量做好相应的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3.自保措施:
●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二)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第十五课导学案范文第4篇
八年级历史编写人:张瑞红审核组长:时间:2011年 3 月 7 日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2.掌握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二. 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三. 学习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
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四. 学习方法:
讲述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
五. 学习过程:
㈠ 自主学习导学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粉碎“四人帮”后,为什么要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
3组织学生细读36页课文和插图,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先在书上作出明确标记,完成37页“练一练”,然后通过“接龙”活动当场巩固记忆: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 你怎样看待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2 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怎样加强? ㈡ 合作探究研讨
1、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
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了要实行改革开放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4.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是() ①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实行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㈢ 拓展延伸巩固 (课后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是指()
A.1996年B.1997年C.1998年D.1999年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迈出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大步是()
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B.发展民营经济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设立经济特区
3. 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这样一则资料:这次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该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是()
A.开展土地改革B.发动“大跃进”
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毛泽东B.邓小平 C.江泽民D.胡锦涛 6.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于()
A.城市B.农村C.沿海D.内地 7.下列城市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A.连云港B.南通C.湛江D.深圳 8.开发与开放浦东新区是在() A.1978年B.1988年 C.1990年D.1992年
9.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举措不包括()
A.建立经济特区B.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D.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10.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作出把党
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③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④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A.毛泽东、周恩来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D.江泽民、胡锦涛 12.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之处是() A.实行改革开放B.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纠正了“左”倾思想路线D.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13.流行语记录着人类生活的变化和观念的更新,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流行语在新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抗美援朝” ②“一大二公” ③“造反有理”④“招商引资”
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二(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请完成:
(1)材料一指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材料二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概括这两次会议在意义上的共同点。
六. 课堂小结:
第十五课导学案范文第5篇
《山中访友》导学案(学生版)
【学习目标】
1.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2、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
想象来表达感情),学习运用。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预习导学】
1、读下面的词语,并把它抄写在横线上。
清爽吟诵唱和瀑布 陡峭挺拔 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波光明灭泡沫聚散津津乐道旋转流淌 恩泽 犬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
(1)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 2 )很感兴趣地讨论。()
( 3 )隐蔽、僻静的小路。()
( 4 )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 5 )一个人做了诗和词,别的人相应作答。()
3、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4、捡起一朵落花,拾一片落叶,捧起一块石头。()
4、课文简说。
本文出自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之手,是他发表于1995年第三期《散文》杂志的一篇佳作。
这事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 看拼音写词语。
yāoqǐngyùncángdǒuqiàopùbùshēnqū
()()()()()
jíngzhìxiákâjīnjīnlâdàoyùnhán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用心地把课文读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出正确
的停顿并加入自己的情感。
2、 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从理解课文题目展开,然后细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
题: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在
文中划)
(3)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与同学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带来的快乐。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带着好心情,来到山中拜访“朋友”。表达了他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小组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作者在山中拜访“朋友”,与他们交流的时候,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说说它们
在表达作者情感上的妙处。(讨论后写在自备本上)
三、交流赏析精彩句子
(1)、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
好清爽!
那种感觉。因为风中含着“露水”,所以特别滋润心脾;也因为风中含着栀子花的气息,所以在滋润中还带着一丝甜蜜。这“走出门”后给作者的第一感受,就不同寻常,说明了“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同时,也间接地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交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交流、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脚下长出的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
胳膊变成树枝,我的血液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交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
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交流、赏析:这一组句子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
构相似,是一组___________句,同时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我”和
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这里采用___________来
写,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6)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
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交流、赏析:“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仪式”指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石头是由火山爆发的岩浆凝结而成,
所以在普通的石头身上也有着大自然轮回变化、生生不息的足印。
四、 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学生思考、讨论:用朋友称呼山中的景物,表现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与它们的亲近,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把景物写活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五、巩固练习
(一)阅读理解
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 云雀,你叽叽喳喳的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 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
( 2 )选文采用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句,请将它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的人称有什么变化们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仿写句子
你好,;你好,。
五、拓展延伸
1、从大自然的众朋友身上,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五课导学案范文第6篇
一.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
掌握本课出现的短语和句子:
cap, fitwell fashion, in fashion, turn off 2.能力目标:
学会书信的格式。学习如何在信件中用英语表达感谢。运用一般过去式,讲述曾经发生的事情。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了解朋友和李明的父母是怎样给他过生日的。学会关爱同学,孝敬父母。 二.教学重点:
1. When you got presents from friends, how do you express your thanks. 2. The style and content of the letter, to show thanks. 三.教学难点:
How to show thanks in English in the letter.
四、自学指导:
(一)、自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
Where did Li Ming’s mother get the presents from?
2.
How is the jacket from Jenny?
3.
How about the cap from Danny?
4.
What did Li Ming’s mother and father give him?
5.
Who did they invite to the party? 1
6.
What did they eat? And why?
7.
What did Li Ming’s mother buy?
8.
What did Li Ming’s mother, father and he do when it was time for dessert?
(二)、再读课文,从文中划出你认为重点的短语:
out of fashion 不时髦的 follow the fashion 赶时髦 4.fit...well 非常合适 5.every time 每次 6.turn off 关掉 7.think of 想起
8.look good=look nice 看上去好 9.a thank-you letter 一封感谢信
当堂训练:
一、用适当的介词填空:
1. She bought a delicious birthday cake ________ thirteen candles. 2. When it was time _______ dessert, she turned ________ the lights. 3. His father carried the cake _________ the room and he blew out the candles.
2 4. Jeans are _______ fashion in Canada. 5. Li Ming got a letter ________ the post office. 6. When I saw the photo, I always thought _____ you. 7. Many thanks _________ helping me.
二、试将下列短语英汉互译。
1.想起______________
2.和一样________
3.到时间了______
4.in fashion________
5.fit...well________
6.try on ___________
7.用装饰________
8.邮局______________
9.“小”号__________
10.10分钟的步行_____
三、考考你的记忆力,根据句意及首字母补全在本课中出现的单词。1.The style is in f_____ here in China. 2.Red is my f______ colour. 3.The jacket f_____ me very well. 4.We eat n_____ on my birthday. 5.I b______ out the candles on the cake.
四、慧眼识珠,单项填空。 1.I can’t decide where ______. A. to go
B. go C. going
D. went 2.Shall we go to _____ a film tonight? A. look
B. read
C. see D. watch 3
3.The accident happened ______ a cold wet morning. A. to
B. on
C. at
D. in 4.There was ______ a small card in the box. A. nothing
B. something but C. nothing but
D. everything but 5.Yao Ming is one of the ______ on the Chinese basketball team. A. most famous player B. famous players C. most famous players D. famous player 6.Good luck ______ your maths! A. to B. with C. for
D. on
8.-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the birthday party?
-______. A.Sorry,I’m busy
B. I’d like C.Yes, I’d like
D. Sure, I’d love to 9.-______ do you go to the cinema? -Once a month. 4 A. How many
B. How long C. How often
D. How far 10.-Happy New Year!
-________ A. Same as you
B. Thanks,I will C. You, too
第十五课导学案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