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军训简报范文
第一期军训简报范文第1篇
华亭县东华学区王毓功
今天上午倾听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蓝建教授的《终身学习背景下的复式教学发展与创新>>报告,让我更明晰的理解了终身学习的深刻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责任之重大,边远农村学校采用“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刻不容缓。我认为:采用“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是农村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复式教学是我国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特殊性,它依据人口分布,语言文化,地理环境,村落的相对距离,特别是为边远贫困山区的农村儿童和家庭的需要而设立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解决儿童上学远的困难,使适龄儿童可以就近入学,接受同等的教育。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口逐年下降,小学教学资源相对较弱,学校布局调整的极端化,进城务工子女增加等原因,使农村边远小学学生数量下降,小规模学校逐年增加,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在边远山区,只有竭力办好复式教学,才能使更多的因为偏远而不能接受结教育的孩子直接享受教育机会的眷顾,这样才更加真实的体现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而“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
则更大程度、更有效的解决传统复式教学中诸多弊端,使课堂教学效率产生质的飞跃,量的变化。
“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是传统复式
教学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几十年来,“动静搭配”复式教学模式在农村边远学校根深蒂固。人们研究的着力点仅局限于“分动”与“分静”的活动效率研究,一个班级的动(教师直接教学),和另一个班级的“静”(学生自主为主的间接教学)成为人们认识不可逾越的藩篱,导致传统复式教学中无法解决教学活动中超注意力极限干扰,直接教学时间少,教师的教学控制效果不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
第一期军训简报范文第2篇
第1期
2017年3月6日
德育工作专题会简报
2017年3月6日中午一点,我校召开了本学期德育工作第一次专题会议,会议由陈朝晖校长主持。与会人员有学校全体教师。
会议着力于学校德育工作发展,与会人员积极发言,为我校德育工作建言献策,在对过去取得的成绩做出肯定的同时,多渠道多角度提出了许多可贵的建议和意见。陈朝晖校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要求: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德育队伍素质。加大班主任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同时提出了要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为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创造条件。
二、抓好常规管理。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养成教育落实中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好班级德育主题班会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素质的提高。同时要重视学校常规管理,做到常规常抓,常抓常新,抓好落实。
三、学校德育工作应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引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廉政教育等问题,做好廉政文化、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宣传,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德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通过本次会议,让我们明确下一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寻求到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我们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德育工作会再上一个台阶。
附图片:
牛大场镇清石小学
第一期军训简报范文第3篇
简报
第一期
祁家庙乡开展“三送三问三提高
两密切一推动”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10月24日
积极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部署活动
第一期军训简报范文第4篇
城东区老干部局编2013年2月4日“两节”期间城东区采取多种形式慰问老干部 “两节”之际,区委、区政府精心组织、安排,对东区所管理的省、市、区老干部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慰问。区四大班子领导参加了慰问活动。
走访慰问。2013年2月1日,区四大班子领导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带队分四个组慰问了东区8名正县级离退休老干部,区委书记薛建华等同志亲切地握住老干部的手,问寒问暖,送上新年祝福,代表区四大班子向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及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祝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老干部们十分感谢领导利用中午时间来看望表示将继续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为东区的和谐发展发挥余热。老干部们还对东区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城东区的拆迁工作。 分片召开座谈会慰问。2013年1月11日至20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曹香兰带领老干部局全体工作人员按省、市企业离休老干部居住集中地召开了迎新春座谈会10次,了解他们的全面情况,并发放了慰问金、挂历、台历。老干部局工作人员对常年卧床不起
和近期住院的老干部及遗属普遍进行了一次探望。
通过邮寄贺年卡、发放慰问信、慰问金、打电话等多种形式进行慰问。向离退休老干部发放慰问信300多封、慰问金11万元;向外地居住的离退休老干部邮寄了贺年卡,通过电话了解了老干部的基本情况,表达了组织对离退休老干部的关心。
抄报:省、市老干局,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协办,
薛书记、曹部长。
第一期军训简报范文第5篇
2015年,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迎来全线开工,玉环人民期许了整整20年的“大桥梦”终于进入了实质性的建设阶段。3年后的玉环,机场近在咫尺、高铁转瞬即达;3年后的玉环,虹桥通江达海、大道同台共乐;3年后的玉环,前路繁花似锦,发展再上台阶。我们每一个高速人,秉凌云之志,怀峥嵘之梦,日夜兼程奔向光辉彼岸。
叶楠、柯寿建率队赴乐清开展工作对接
1月13日下午,县委常委、副县长叶楠,副县长柯寿建率领乐清湾指挥部及县高速指挥部相关人员,赴乐清开展工作对接。乐清市常务副市长李银巧及乐清市高速办,清江镇,项目第
六、七标段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双方就乐清境内红线供地、临时用地、坟墓搬迁、施工所需用电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并顺利完成了第六标段临时用地租用协议的签订工作。李银巧在会上指出,玉环与乐清一湾相隔、人脉相连,双方要加深沟通,以主人翁的姿态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明确责任分工,全力做好各项政策处理及服务保障工作。叶楠提出,施工单位要主动加强与乐清当地政府和指挥部的联系,共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推进。柯寿建也表示,玉环与乐清要互相学习、增进交流,进一步密切协作,双方携手实现共赢发展。
据悉,项目乐清段长4.2公里,主要包括乐清湾2号桥乐清段及连接线工程(含南塘枢纽互通),涉及第
六、第七两个施工标段。其中,项目第六标段施工单位已于2014年10月正式开工,截至目前已完成栈桥1353米,钢护筒24根,并已开始试桩工作;项目第七标段施工单位已于2014年10月进场施工,目前正在进行临时用地选址和申报工作。
项目警务室揭牌成立 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1月9日上午10点,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警务室在乐清湾1号桥项目部揭牌成立。县公安局、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建设指挥部、县沿海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领导共同为警务室揭牌。玉环经济开发区、沿线各乡镇(街道)征迁指挥部等相关领导及各标项目部负责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本项目作为我县的“一号工程”,关系到全县人民的共同利益。为了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构建良好施工环境,自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指挥部充分发挥服务保障职能,与县公安局、项目部等各方主动对接、积极协调,加快推进警务室(点)设立工作。警务室成立后,将会采取10人制24小时值班制度,并与其他各标段项目部警务点全线联动,零距离服务重点工程,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切实解决和依法打击各种阻扰施工的违法行为,为工程建设“无障碍”推进保驾护航。
项目第二标段临建初具雏形 全面开工在即
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二标段是由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起于沙门镇乌岩村,止于龙溪镇法山头村,标段里程长6.685公里。标段内结构物主要有龙山头隧道、大密溪隧道、龙溪1号高架桥、龙溪2号高架桥,合同工期34个月。
施工单位自2014年11月23日进场施工以来,第一时间形成制度化的项目管理、指挥、办公系统,三管齐下,边进场边施工,全力推进各项准备工作,迅速掀起施工热潮,从建设初期便形成了浓厚的施工氛围,为后续全面施工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目前,项目已基本完成试验室、拌合站、办公区等基础建设,场地内所有道路硬化已完成95%,临建设施已初具雏形。另外,龙山头隧道洞口施工准备工作已完成,龙溪1号高架桥和部分路基施工段的开工准备工作也在加紧进行,预计将于3月25日工程全面开工。
(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二标段 韩丽艳)
简 讯
1月4日
乐清湾1号桥首个水中承台施工完成。 1月5日
乐清湾1号桥海山侧首根桩基混凝土灌注顺利完成,标志着海山侧桩基施工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1月7日
乐清湾1号桥主航道钢护筒封航施工顺利完成, 为大桥主航道下部结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1月7日
芦浦镇井头村首幢民房被拆除,标志着沿海高速芦浦段房屋拆迁工作全面启动。
1月10日
乐清湾1号桥首个匹配梁段浇筑完成,标志着梁段短线匹配预制的开始。
1月14日
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副局长张慧昕一行检查指导乐清湾项目安全生产工作。
1月14日
乐清湾2号桥主墩首根桩基顺利开钻,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实体工程施工阶段。
1月15日
省公路局建管处处长项柳福一行检查指导乐清湾项目标化工地建设工作。
本期发送:市指挥部,县委办,县人大办,县府办,县政协办,各镇乡(办事处),各有关单位。 签发:郑炜
核稿:王辉
第一期军训简报范文第6篇
华亭县东华学区王毓功
今天上午倾听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蓝建教授的《终身学习背景下的复式教学发展与创新>>报告,让我更明晰的理解了终身学习的深刻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责任之重大,边远农村学校采用“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刻不容缓。我认为:采用“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是农村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复式教学是我国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特殊性,它依据人口分布,语言文化,地理环境,村落的相对距离,特别是为边远贫困山区的农村儿童和家庭的需要而设立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解决儿童上学远的困难,使适龄儿童可以就近入学,接受同等的教育。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口逐年下降,小学教学资源相对较弱,学校布局调整的极端化,进城务工子女增加等原因,使农村边远小学学生数量下降,小规模学校逐年增加,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在边远山区,只有竭力办好复式教学,才能使更多的因为偏远而不能接受结教育的孩子直接享受教育机会的眷顾,这样才更加真实的体现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而“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
则更大程度、更有效的解决传统复式教学中诸多弊端,使课堂教学效率产生质的飞跃,量的变化。
“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是传统复式
教学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几十年来,“动静搭配”复式教学模式在农村边远学校根深蒂固。人们研究的着力点仅局限于“分动”与“分静”的活动效率研究,一个班级的动(教师直接教学),和另一个班级的“静”(学生自主为主的间接教学)成为人们认识不可逾越的藩篱,导致传统复式教学中无法解决教学活动中超注意力极限干扰,直接教学时间少,教师的教学控制效果不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
第一期军训简报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