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端午节话传统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71

端午节话传统范文第1篇

关于端午节作文:话端午

看到满街的条幅,听到粽子的叫卖声,读过网络上铺天盖地有关屈原的贴子,忽然醒悟:明天就是端午节了。而明天的端午节,只是城里人亲朋聚餐的因由,是小摊小贩赚钱的契机,是商家推销自己的良策,与屈原无关。

明天是五月初五,是城里人的端午节,而在家乡,端午节却是五月十五。因为五月初五农活正忙,稻田里的秧苗还未插完,棉田里的杂草还未除净,正是农人们播种丰收播种希望的黄金时期,他们哪里会有闲心坐下来过节呢,即使勉强自己将身体坐到了餐桌的旁边,他们依然会魂不守舍,他们的心仍在田间地头,仍在那些庄稼的身上。于是我们的祖先便想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节也要过,农活也不耽误,只好让端午节作出让步,等农活做完后,就把端午节作为庆祝播种的节日吧。这样的端午节,自然与屈原无关了。

在我的印象中,端午节是家乡人每年的四大节日之一。根据农活完成情况的不同,家乡人又把端午节分为早端午、中端午和晚端午。早端午是五月初五,在家乡起初是没有的,后来因为农村与城市亲友网络的扩大,有好些嫁到城里的女儿都在这一天回家来过端午节,于是有亲友在城里的人家便把这一天当成他们的端午节了,后来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自然而然的便形成了早端午的概念。更有家道殷实的大户人家以此作为端午节的前奏,于是五月初五也就有小端午之说了。而那些家道殷实的人家多半都是那一方的地主或者富户,家里都请有长工或短工,在五月初五这一天,长工或短工都还在为他们辛勤的劳动,他们有些之所以选在五月初五过端午,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慰劳一下那些长短工们,让他们死心踏地的为他们卖命,同时也是一种积德行善的途径,以此博得乡邻的口碑,可谓一举多得,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即使家乡的早端午是五月初五,是屈原投江的日子,但这一天依然与屈原无关。

家乡的中端午是五月十五,也称正端午。顾名思义,这一天才是家乡人真正意义上的端午节,因为到这一天为止,家乡大部分人都把一年的希望播到了地里,农活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为了纪念他们播种的辛苦,为了庆祝他们阶段性的胜利,他们便借用了这个传统的节日,只是赋予了它暂新的内涵罢了。这一天,姑娘多的人家可就热闹了,因为在这一天,姑娘女婿都携着子女回娘家过节,其实也没有谁作出一个什么规定,只是大家都这样,于是便有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后来在家乡便有了这样的一种说法,端午节便是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当然也就与屈原无关了。

家乡的晚端午是五月廿五,也称末端午或尾端午。也就是说到这一天为止,家乡的端午节才算过完了。据说之所以有这个末端午之说,一是为了与早端午相呼应,二是照顾那些田多劳少又无力请工的人家,他们往往在正端午这一天还在地里劳作,等到他们收工上岸,人家的端午早过完了,于是他们便在五月廿五这天过晚端午,也算是坐上了端午的末班车吧,只是节日的气氛淡了许多,但亲情依旧,庆祝的心情依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们为端午节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只是,这样的端午节,依旧与屈原无关。

从早端午到晚端午,家乡的端午节足足要过二十一天,而家乡的春节从腊月廿四过小年开始算起到正月十五花灯送年为止,满打满算也就二十二天,因此,家乡的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便大声呼吁,乡亲们啊,端午节的战线再不能拉长了,否则就要超过春节了,那还成什么体统呢,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啊!到这时,才遏制住了端午节继续发展的势头,否则,家乡人一定会把端午节弄得比春节还要隆重。由此可见,端午节在家乡人的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只因家乡的端午节象征着播种,象征着希望,所以仍然与屈原无关。

端午节话传统范文第2篇

五(1)中队主题队会方案

一、【活动地点】五(1)班教室

二、【活动时间】2012-12-4

三、【活动形式】以诗歌朗诵、讲故事等多种形式了解端午的来历、风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四、【活动准备】:

1、查找有关端午节的民俗、故事。

2、制作相关童谣、丫丫小报和媒体幻灯片资料。

3、准备好活动用香囊、粽子和五彩线。

五、【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习惯,激发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风俗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六、【队会礼仪】

第一项: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第二项:出旗、奏乐、敬礼

第三项:唱队歌

第四项:我宣布“品端午,话屈原”主题队会正式开始!

七、【活动开始】。

主持人:

1、陈雨桐

2、高婕

1、端午,是外婆家门头上挂着那束艾草。

2、端午,是一串串叫人垂涎欲滴的粽子。

1、端午,是汨罗江上推开波浪奋勇争先的龙舟。

2、端午,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合:相信我们一定能把远古的风俗与华夏民族生存的理想一代代地传下去。

1、亲爱的老师、家长、队员们,大家好!

2、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让我们共同去了解端午,景仰祖先屈原。

1、端午节是华夏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

2、端午节是一个融浪漫与现实、诗意与快乐为一体的节日。

1、召开“说屈原,话端午”主题队会的目的就是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2、就是希望我们能够把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

1、哎!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别称吗?

2、不光我知道,同学们也都知道的。队员们(开火车)说说吧!

全体:、端午节、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 地腊节、诗人节、屈原日、龙日、午日、夏节、灯节。。。。。。

1:端午节不光别称多,关于她的传说和故事也同样精彩。队员们想知道吗?

2:欢迎队员吴灿和奚宇一起来为大家讲述《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播放屈原PPT。)

吴灿: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等等,纪念屈原说最为广泛。下面我跟奚雨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奚宇: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当时的楚国,奸臣当道,忠臣受到陷害。眼看自己

的祖国被侵略,不能挽救自己的国家,屈原心如刀割,却始终不忍离开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初五,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满怀忧愤的屈原怀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吴灿: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无比悲伤,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送别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细心的渔夫还拿出事先特意准备好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往江里面丢。说是要让鱼龙虾蟹吃饱,这样它们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奚雨: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抱来了一坛雄黄酒咕嘟咕嘟都倒进了江里,说是要用雄黄酒把蛟龙药晕了,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没过多久,水面上果真浮起了一条喝醉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大片屈大夫的衣襟,愤怒的人们就把这条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又把抽出的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吴灿: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水里的动物吃掉,聪明的人想出用树叶包饭,外缠彩色丝线,慢慢发展成为今天大家都喜欢吃的棕子。 此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黄酒和龙舟竞渡的风俗,以此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1、因为屈原是伟大的诗人,所以端午节也叫诗人节?

2、因此,也就有了端午赛诗的习俗。

1、当代文人为了纪念屈原,写了许多歌谣和诗词呢。

2、下面请欣赏一组歌谣和诗朗诵。

拍手读: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qiāo)锣(luó)鼓,端午习俗(sú)传千古。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lǒu)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chānɡ)蒲(pú)。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赛龙舟,争先恐后,好热闹!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端阳,那端阳,处处都端阳。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万年长!

领诵与齐诵:

一个鲜活生命渗入了滚滚长江

一曲桔颂清辞在生命的长河里久久荡漾

一个不朽诗魂开中华诗歌之先河

一个赤子情怀心系离骚长悠悠情寄天问每凄凄

一个简单心愿抛撒棕子划龙舟以歌当哭总切切

歌不完长江流水意诉不尽涛涛岁月情

深情的牧笛汨罗的滩歌

悠悠岁月见证 不朽诗魂永长存

1、屈原不仅是春秋时期倡导举贤授能的大臣,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留给我们的著名诗辞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2、这首诗歌是祭祀保卫国土战死的将士的祭歌,歌颂了将士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精神,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

1、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少先队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2、下面请男队员为大家朗诵《国殇》。(同时播放诗词PPT)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1、屈原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了我们大家。

2、。《橘颂》是中国文人写的第一首咏物诗,屈原以橘树为喻,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意志。

下面请欣赏女生小合唱《橘颂》。

1、因为热爱屈原,所以喜欢端午。

2、喜欢端午的人,自然也喜欢粽子。

1、千百年来,吃粽子的风俗,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2、大家喜欢吃粽子吗?请欣赏图片:“万水千山粽‟是情”。 (播放粽子PPT。)

1、刚才你说的端午节悬挂菖蒲、艾草是为什么啊?

2、有请余梦琳同学给大家介绍菖蒲和艾草。同时播放PPT。

余梦琳: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都有原因的。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在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叶片酷似宝剑,所以人们称它为“水剑”,认为 插在门口可以避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以使身体健康。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

1、原来菖蒲和艾草还有这些功效啊,明年端午节我一定让妈妈多买一些挂在家门口。

2、我也要妈妈去买一些,这样,我们家人就都可以更加健康和平安啦。

1、咦,你手上和脖子上栓的彩线可真漂亮,是什么好东西呀?

2、这是五彩线。今天,好多队员的手臂上都带着五彩线呢。请贾润霞给大家说说五彩线吧! 贾润霞:端午节戴五彩线可是很有讲究的。五彩线是由青、白、红、黑、黄五种颜色的编制的。这五种颜色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平安。

1、哦,原来是这样。咦,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天队员们的脖子上挂了一些色彩鲜艳的宝贝,这又有什么讲法吗?

2、那就请王雨婷为大家介绍佩香包吧!

王雨婷:佩香包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它就是由佩戴五彩线的习俗演变而来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有避邪驱瘟的意思。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等。这些香包,不同颜色不同形状,形形色色,玲珑夺目非常可爱。你们看这些香包都是我们大家自己动手做的呢。

1、源远流长的龙舟比赛,是端午节的另一个习俗,也是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龙舟比赛这个习俗,影响到世界各国,如今成为一项强身健体的水上竞技活动了!

2、让我们来看一下世界各地龙舟比赛的精彩场面吧。(播放视频PPT。)

1、明年端午节,大家可以去巢湖观看现场的龙舟比赛,包你开眼。

2、同学们,自2008年开始,国务院决定,将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

1、可在文化逐渐多元化的今天,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2、这迫切需要我们队员以实际行动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1、我们的队员不光喜欢吟诵民间的端午童谣,他们还自创了一些端午童谣呢。

2、请大家共同分享自己创作的童谣作品。

1、这些原创的端午童谣真是一个比一个精彩!

2、身为华夏儿女龙的传人,我们实在是太自豪了。

1、希望重视传统节日的人越来越多,盲目热衷洋节的越来越少。

2、今后,你打算怎样过咱们自己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呢?(学生说感想)

1、端午节最有意义地方在于她是中国唯一一个以纪念真实的历史人物的节日,并且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2、队员们,保护弘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应该从今天开始。 请欣赏:歌表演《过端午》。

1、同学们,“品端午话屈原”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2、下面请我们的辅导员讲话。

辅导员讲话:祝贺你们的队会召开的非常成功,!

1、请辅导员带领我们呼号!

1、请辅导员带领大家呼号。

端午节话传统范文第3篇

转眼间,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年是我国把端午节首次例为国家法定假日,以此来发扬传承此节日,端午节一是纪念屈原,二是通过通过包粽子,插艾叶来驱毒消灾,现在商家也准备打一场“粽子战”。

端午,一开始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投江的事。那时因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义却遭排挤、流放,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担,所以在江边,愤然抱起大石头跳江了,江边的渔夫们看见了,立刻划着船去打捞,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将包着竹叶的米团抛入江中,所以演变到今天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话传统范文第4篇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让我给你们讲一讲。从前,有一个爱国诗人屈原,有一次,他进京去办事,看到国家变的非常衰败,就投汩罗江自杀了。临死前,他还写了一首诗。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爱国诗人,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设成端午节。

端午节主要内容就是划龙舟、包粽子。

赛龙舟的场面很热闹,河岸边被挤的水泄不通。只听枪声一响,船上的人拼命的向前划,而河岸边满是加油声。

包粽子,就是用竹叶包,用糯米作馅。包的时候很粘手,不是专业人员可是包不好的哦!

端午节话传统范文第5篇

端午节,我们单位放假三天,恰好去老家插几亩地麦茬秧。下了一夜的中雨,天明时雨还没有停止的迹象。惦记着家里的事,我只好冒雨上路。小雨爽爽的,那雨丝虽然很细,但是由于摩托车速度的原因,打在脸上感觉麻辣辣的;眼睛被雨水泼打的眯成了一条线,勉强能够看见路。从青冈大道上路,路途极少碰到行人和车辆。到家百十里路也就是个把小时的功夫。赶到家时,家人刚放下碗筷,我也就草草的扒了一口饭。妻子已披挂上阵,她用一个化肥袋的内胆,打底上掏个洞套出头去,又将塑料皮纸左右钻出两个小洞伸出一双手,便是一个好不错的简易雨具了。

头一天,妻子就回家把秧苗拔齐,虽然我们知道栽禾不要隔夜秧。的道理。但是没有人手,也只好这样办。可是,由于过节的原因,那个栽秧队员却没有着落。秧田的水是我表兄煞费苦心从池河里干了一天一夜抽上来,秧也把好,若是坐地等栽秧队来栽秧,恐怕是秧苗捂坏了不算,秧田的再水耗干了,那样的损失就大了。对待眼下困难,我咬咬牙和妻子说:咱们自己栽!妻子巴不得我说这句话。面对四亩地水稻,她坚定地说:对,自己栽。栽一棵少一棵,早栽一时早一时活棵。可见她的决心比我大。

我儿子今年考取了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还没有开学,我也让他来助阵,体验一下爸妈的辛苦。他拿了照相机说是要拍个视频做留念。听说要他下地栽秧,他到是很高兴,卷手捋胳膊想试试。我前面说过,栽秧是农村最艰苦的一种农活。秧田里有齐腿肚子深的稀泥,水里面还有小虫子在咬你的肉,甚至还有蚂蝗在吸你的血。城里人说,别说下烂泥地里去栽秧了,就是听讲了蚂蝗头皮都发麻。可我们农村人见了那个小玩意之类习之为常。栽秧的时候,果然一条蚂蝗叮着了我表兄的腿。他很平静的抬起了腿,一巴掌呼下去,蚂蝗掉落水里。可是他那腿上立马就流出了鲜血。我说,要不要包扎一下?他一笑度之。蚂蝗吸着了你,你无论如何是甩不掉也扯不下,唯独巴掌管用。我对蚂蝗咬也无所谓,就是伤口流血作痒而已,没听说蚂蝗咬死过人,所以不怕;咱农村人怕也没有。妻子穿了栽秧靴也不怕,我儿子看到了蚂蝗,吓得一声尖叫,窜到了田埂之上,再也不敢下来了。她妈妈说他是公鸡屙屎一个头,纯闹呼玩着呢。

说句大实话,我干农活真是一罐子不响,半罐子叮当。栽秧老是留在别人的前面,要是割麦子又是落在了别人的后面。妻子栽秧是一个中等手式,一天轻巧可栽一亩地。我表兄栽秧那个快,可谓是一个一流竞技高手。他要是不干杂活,一个人一天可栽二亩地。二亩地秧,数十万株苗,要把它整齐的摆列成一幅画,什么概念?我曾细细的观察他,前腿弓,后腿伸,上身微微向前倾,退苗紧,抓苗准,双手翻飞不消停。我敢自豪的说:超秒速度。我曾经赞叹电视里一位银行姑娘点钱速度超过了秒速度,那是她坐在空调屋里,平心静气而为。而一个淌着烂稀泥,还要倒着走的人,栽秧速度超了秒速度,二人相比,不知谁是小儿科了。我表兄说,他十二岁就练习栽秧,今年他58岁,整整练习了48年。可叹世界吉尼斯记录没有设手工插秧赛,若不然他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半天里我磨磨唧唧只栽了顶多二分地,上田埂时腰都直不起了。我用拳头擂着自己的腰部,嘴撇的像个裤腰大叫道:哎哟我的妈呀,腰累断了啊,这地下年不能种了。我儿子也接过话题和稀泥说:对对,干脆不种了。我妻子白了我们爷两人说:你们吃了灯草,说的轻巧。不种地你不要钱了?她看着儿子。紧接着又问我:你一个月拿了多少钱?

回到小山村,家家厨房都飘溢着扑鼻的香味,不大的小村子,已有部分人家拉开了桌子,摆上了大碗肉和鱼,开始喝起了老酒;也还有几家正在门口点鞭炮准备过节。我们赶到哥嫂家,他们早已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我们和哥嫂多年没有在节日相聚了。中午那菜特丰盛,大白鹅,老公鸡,全用大铁锅炒,用老海碗盛上,那个香劲,在城里很难品尝到。说句丢丑的话,一桌丰盛的菜肴,被我们一家子一小会风卷残云了。我平时的高血压和高血脂这时候统统见鬼去了。

端午节话传统范文第6篇

参会人员:08酒店一班及08中文文秘班全体人员

班会目的: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学习端午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班会过程:

一、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二、端午解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 “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

五、重

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三、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A、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B、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C、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端午节习俗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1、赛龙舟

2、吃粽子(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

3、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压邪。

五、端午赛诗会,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

《五月五日》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屈原已经沉在江底死去,楚国百姓哀叹再也不能见到他的容颜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哪里能制止谗言,只不过试图驱赶蛟龙罢了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没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憾恨,反而追寻他死后的遗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碧绿的沅湖水,倒映着山峰的影子 《端午》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可笑泊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六、谈感受,激发情感

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七、辅导员总结

端午节话传统范文

端午节话传统范文第1篇午关于端午节作文:话端午看到满街的条幅,听到粽子的叫卖声,读过网络上铺天盖地有关屈原的贴子,忽然醒悟:明天就...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