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型作业范文
操作型作业范文(精选5篇)
操作型作业 第1篇
1972年,马克丹跨海大桥的竣工令菲律宾人引以为豪,这不仅仅是因为美轮美奂的桥梁引人瞩目,更令人欣慰的是它专为宿雾人而精心设计和打造。然而,该桥梁的意义远非令国人自豪这么简单,它还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新建成的桥梁横跨整个麦克坦海峡,并连通了宿雾岛和麦克坦岛,它是宿雾和菲律宾第二大机场麦克坦国际机场之间的纽带,是旅游者到达机场的关键通道。
多年以来,马克丹桥梁表面经过了修补和修缮,有些桥段被零散翻修过。然而,大部分沥青都有30多年的历史。菲律宾政府的市政和公路部门认识到全面修缮的必要性,其中包括在整个桥梁表面铺设一层新的沥青。
PLD Construction成为这一庞大工程的承包商,承担马克丹跨海大桥沥青路面的修缮工作。该承包商与Asphalt Pavement Solution Inc.(APSI)共同合作,将破损的沥青路面铣刨50~100mm的厚度,并铺上一层新沥青。
由于该桥每日车流量高达上万车次,所以承包商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同时,该项目的技术规范要求使用路面冷铣刨机,一款承包商从未用过的设备。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PLD Construction和APSI集思广益,提出了一个完的解决方案,决定采购一台PM102型路面冷铣刨机,该铣刨机的生产率和直观性有助于操作员获得快速而有效的培训,该方案卓有成效,仅用了预计时间的三分之一就完成了铣刨作业。
在施工前,Caterpillar的培训人员亲临现场进行培训,以确保操作员充分掌握设备的技术优势。培训人员先课堂授课,向操作员讲解设备的基本操作,接着让大家在远离工地的受控环境下进行实践操作,最后,培训人员在工地进行现场指导,以确保操作员在作业开始和进行中能够正常操作设备。
操作员先将PM102按照要求设定好纵坡值,然后就轻松地操纵设备前行。自动高度调节功能可按照工程的具体要求精确地铣刨物料,即使桥梁两侧有斜坡设计,也能保持稳步行进,避免了影响产量的手动调节,正是基于此项技术,PLD Construction和APSI才能够在短短的15天时间内(比工期提前了33天)完成整个马克丹跨桥工程的铣刨作业。
承包商坦言,Cat C7型发动机的燃油效率和生产效率帮助实现了赢利,而从根本上提供效率和生产率的另一关键要素则是传感器,确保该机易于保持直线行进。
作业疗法操作流程 第2篇
1、适应症
神经科疾病: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周围神经疾患等。
内科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
儿科疾病: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发育迟缓。外科疾病:骨折、截肢、手外伤、股骨头置换术后,腰腿痛、手术后癜痕、烧伤后癜痕、关节僵硬与挛缩、功能障碍。
2、方法及内容
选择适当治疗方法是作业疗法最重要的步骤,这关系到是能否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在考虑采用什么方法时,要根据
患者的病情结合康复
医学及作业疗法理论选择适当的作业活动。
作业疗法训练有以下诸种:①日常生活训练;②职业技巧训练;③家务活动训练;④工艺疗法;⑤文娱活动;⑥游戏疗法,特别适于脑瘫患儿;⑦书画疗法:对郁虑患者,使其练习书写、绘画、在静中求得心理上的平衡。⑧认知训练:对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通过对物品的认识、解题,使之逐步恢复记忆、理解能力;⑨园艺劳动,如栽花、修剪小树、植树、修整花坛等;⑩职业训练,结合患者的特 长与职业给予辅助性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在使患者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如穿着衣服、使用餐具进食、个人卫生、洗浴、整容入
厕等。还可训练患者的
生活方式、方法、应用辅助器具的帮助,使用合适的家用设备等。
2.创造性技能训练
在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后,逐步进入有一定难度的创造性技能训练,包括以下技能性训练项
目:木工作业;纺织
械装配作业;缝纫作业;手工作业:如泥塑、陶器,藤器、竹器、绳器等手工艺编织;打字,资料分类归档等办公室作业。
3.教育性活动
教育性活动是作业疗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1)实现教育康复的主要方法有下列数项:①以语言为主进行的德育教育方法,向患者说理讲道传授知识。②以直观为主的教育方法,结合形象和直观进行教育,包括参观、访问、调查、演示等,进行德育教育。也可以模范人物事迹感染、陶冶等感化教育。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育,包括课堂讲授、实验、练习及操作,是品德教育的常用方法。④以信息为主的教育,主要用品德评估的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等,或以考核的形式、测验被教育者的效应。(2)教育的内容:①使残疾人做为社会平等成员的全面发展任务,即智、德、体、美、劳等方面。②使残疾人参
与社会生活所必须补偿 的部分,各类残疾人有其适应生活中最困难的问题,这也是康复教育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4.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身功能,帮助健康的恢复。常用的文娱疗法舞蹈,用于有情绪障碍及一般慢性病患者。舞蹈可以调整人体内的能量自然流动,同时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非言语交往,有利于矫正人的各种适应不良反应。还有旅行、唱歌、演出或 欣赏、划船、钓鱼、棋艺、音乐欣赏、演奏乐器、力所能及的球类活动等。
5.作业性训练
功能性作业训练,主要用于治疗肢体功能障碍或残疾,改善肢体活动能力,尤其是上肢的活动能力。根据功能障碍的范围、程度以及性质等,有针对性的采用合适的作业疗法,以利于加大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肌力,改善运动的灵活性,有利于完成日常生活劳 动必需的活动能力。
6.心理作业训练
使用的手段是一些轻松有趣的消遣性活动,又名消遣疗法。此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与精
神状态,还有助于主动
配合临床治疗与康复治疗。用于治疗因为疾病或损伤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失望等。
7.儿童患者作业性训练
通过专门训练,游戏、文娱活动,集体活动等,帮助儿童患者发展感觉运动技巧,掌握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在治疗中注意利用父母关怀孩子的影响与作用,还应注意应用各种矫形及辅助器械,并使用玩具游戏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儿童患者作业训 练用于治疗残疾儿童或有发育障碍的儿童。
8.精神疾患作业疗法
此种训练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者,为了使这类患者出院后能够适应家庭、社会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对患者在心理与行为、生活能力、职业工作、社交能力方面进行训练。
3、评估
4、实施
5、注意事项 1.在疾病的早期或急性期,作业疗法的活动不能太大,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作业疗法的强度及幅度要小,其目的是减
轻肿胀、疼痛、防止患
者肢体出现废用性萎缩。
2.当疾病处于稳定期与后期,作业疗法的强度与幅度可适当加大,但在开始时活动强度及幅度不能太大,而要采取
逐步增加活动强度及幅
度,否则患者难以适应。
3.患者在进行作业治疗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其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情况,对作业治疗活动随时调整。
4.在进行作业治疗活动时,治疗师要注意患者的活动是否合乎要求,并随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5.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感觉障碍的患者,要特别注意照顾;对心功能不全者,在进行作业治疗活动时,要注意
心脏功能情况。对上述
实践操作型中考题分类解析 第3篇
一、 折叠问题
折叠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将折叠后的图形再展开,则所得的整个图形应该是轴对称图形.在求解特殊四边形的翻折问题时,应注意图形在变换前后其形状、大小都不会发生变化,折痕是它们的对称轴.
【典型例题】
如图1所示,将矩形纸片先沿虚线AB按箭头方向向右对折,接着将对折后的纸片沿虚线CD向下对折,然后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再将纸片打开,则打开后的展开图是( ).
图1
A. B. C. D.
分析:严格按照图中的方法亲自动手操作,展开图即可很直观地呈现出来.也可仔细观察图形的特点,利用对称性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第三个图形是三角形,
∴将第三个图形展开,可得 ,即可排除答案A.
∵再展开可知两个短边正对着,
∴选择答案D,排除B与C.
二、 旋转问题
旋转角是旋转问题的中心词,解答旋转问题的关键是要抓住旋转角,根据图形旋转的方向和旋转角的大小绘制旋转后的图形,旋转前后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形成的角都是旋转角,且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在解旋转问题时,一定要抓住图形旋转的性质.
【典型例题】
如图2,在Rt△ABC中,∠C=90°,AC=1,BC=,点O为Rt△ABC内一点,连接AO、BO、CO,且∠AOC=∠COB=BOA=120°,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画图痕迹):以点B为旋转中心,将△AOB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O′B(得到A、O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O′),并回答下列问题:∠ABC= ,∠A′BC= ,OA+OB+OC= .
图2
分析: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作图、旋转变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综合性较强.最后一问求出C、O、A′、O′四点共线是解题的关键.
解:作图3如下:
图3
∴∠ABC=30°,
∵△AOB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
∴∠A′BC=∠ABC+60°=30°+60°=90°,
∵∠C=90°,AC=1,∠ABC=30°,
∴AB=2AC=2,
∵△AOB绕点B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O′B,
∴A′B=AB=2,BO=BO′,A′O′=AO,
∴△BOO′是等边三角形,
∴BO=OO′,∠BOO′=∠BO′O=60°,
∵∠AOC=∠COB=BOA=120°,
∴∠COB+∠BOO′=∠BO′A′+∠BO′O= 120°+60°=180°,
∴C、O、A′、O′四点共线,
三、 分割问题
首先由试题中的一个已知图形,针对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利用所学的定理、性质、基本作图等对图形进行适当的分割.比较原图形与分割后图形在边、角、面积等方面的变化.这是解图形分割问题的着眼点.
【典型例题】
如图4,在△ABC中,∠B=∠C=30°.请你用两种不同的分法,将△ABC分割成四个小三角形,使得其中的两个是全等三角形,而另外两个是相似但不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请画出分割线段,并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标出一对相等的内角的度数(画图工具不限,不要求证明,不要求写出画法).
图4
分析:在分割的过程中,需注意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必须为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全等三角形不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解:
图5 图6
四、 剪拼问题
图形的剪拼是典型的实践操作题,解答此类问题一般可采取如下步骤:①固定一部分不动,变换另一部分;②找相等的边重合;③将其中变动的一部分经平移旋转或轴对称的图形变换,剪拼成其它形状的图形.在剪拼的过程中,新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一般保持不变.
【典型例题】
如图7,现有一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请你用它做一只深5厘米的长方体无盖铁皮盒(焊接处及铁皮的厚度不计,容积越大越好),你做出铁皮盒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分析:要做这样的铁皮盒,有以下三种方法,分别计算出其容积,即可比较出哪个铁盒的容积最大;方法一:将4个角分别剪去1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如右图8所示;方法二:将长方形的两个角分别剪去1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再将剪下的正方形焊接在右边,如图9所示;方法三:从长方形的宽的两端分别剪去宽为5厘米、长为20厘米的1个长方形,再分别焊接在另外两边,如图10所示.
解:如图,可有如下三种情况,比较后可知:
图8 图9 图10
方法一:V=30×10×5=300×5=1500(立方厘米);
方法二:V=35×10×5=350×5=1750(立方厘米);
方法三:V=(40-10-10)×20×5=20×20×5=400×5=2000(立方厘米);
∴用方法三做的铁皮盒的容积最大.
答:做出铁皮盒容积最大是2000立方厘米.
五、 平移问题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经过平移,将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所以平移前后图形全等.这一性质在解题中常常会用到.
【典型例题】
如图11,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的长分别为8和6,将BD沿CB方向平移,使D与A重合,B与CB延长线上的E点重合,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图11
分析:本题虽有动态条件,但因菱形是确定的,所以阴影部分的形状、大小是确定的.若整体求之,需知其形状到底是哪类四边形.
解:由平移知,AE∥BD,AD∥EB,
且AE=BD=6,
∵AC⊥BD,
又∵AE∥BD,
∴阴影部分实际上是一个直角梯形,
六、 综合实践问题
这类题型综合了平移、旋转、翻折等内容.在解答这类试题时,我们要运用图形的平移变换、翻折变换和旋转变换、位似变换的性质特点,去观察、分析、概括问题的实质,进而将之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
【典型例题】
如图12,小明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如图13),量得其斜边长为10cm,较小锐角为30°,再将这两张三角纸片摆成如图14的形状,但点B、C、F、D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点C与点F重合(在图14至图17中统一用F表示).
图12 图13 图14
小明在对这两张三角形纸片进行如下操作时遇到了三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1)将图14中的△ABF沿BD向右平移到图15的位置,使点B与点F 重合,请你求出平移的距离;
(2)将图14中的△ABF绕点F沿顺时针方向旋转30°到图16的位置,A1F交DE于点G,请你求出线段FG的长度;
农田耙地作业操作技术 第4篇
1 作业前的准备
1.1 搞好耙的编组联结
为了保证耙组能正常工作, 不允许耙组斜行, 各拉杆和拉筋的长度要适当;牵引线与地面呈10°~15°, 以保证前后深浅一致, 相邻两台耙之间应有一定重复, 重复度一般为10cm。
1.2 清理田间杂物
对不能清除的障碍物, 应做出明显的标记。机组人员应了解田间的一切情况。
1.3 确定耙地方向
秋翻地、春翻地和休闲地要与耕地方向呈一角度, 垄上耙茬与垄向一致。
2 耙的调整
2.1 耙深调整
2.1.1 改变耙组偏角
改变耙组偏角就是改变耙片与前进方向的夹角。耙组偏角越大, 耙得越深, 入土、翻土和碎土能力越强。偏角小, 则耙得浅, 入土、翻土和碎土能力下降。当改变耙组偏角不能满足耙深要求时, 可用附加重量法增加耙深, 但总重量不得超过400kg;且应分布均匀。
2.1.2 改变悬挂孔位
悬挂耙可以采用提高下悬挂点的孔位和降低上悬挂点孔位的办法增加耙深。
2.1.3 操纵拖拉机液压升降操纵杆
当拖拉机液压悬挂机构采用力调节时, 耙深可通过操纵拖拉机液压升降操纵杆的提升和下降来调节。在土质相同的情况下, 降下手柄可增加耙深, 提起手柄可减少耙深。
2.2 耙水平调整
2.2.1 耙的横向水平调整
为了保证耙组两边的耙深一致, 耙架应保持横向水平, 悬挂耙和半悬挂耙undefined通过拖拉机悬挂机构右吊杆长度调整实现。
2.2.2 耙的纵向水平调整
为了使前、后耙组的耙深一致, 耙架应保持纵向水平。纵向水平调整, 牵引耙是通过改变耙架上挂接位置的高低来调整。当前列耙深, 后列耙浅时, 应降低牵引装置在耙架上的挂接位置;反之, 则应提高耙架上的挂接位置。悬挂耙的纵向水平调节是通过改变拖拉机悬挂机构上拉杆长度来进行的。当前列耙深后列耙浅时, 应将上拉杆调长;反之, 将上拉杆调短。
2.3 偏牵引调整
由于偏置耙的耙组配置不对称, 作业中会出现耙架向两边偏斜、拖拉机向两边偏驶的偏牵引现象。若耙架右偏, 拖拉机向左偏驶, 可采用下列方法调整:适当放长拖拉机悬挂机构的上拉杆 (悬挂耙) , 或降低牵引点的高度 (牵引耙) , 使后列耙组的耙深适当增加;适当减小前列耙组偏角, 增大后列耙组偏角;悬挂耙, 可将其前后耙组同时向右横移相等的距离;牵引耙, 则可将牵引杆在牵引横粱上的挂接点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反之, 若耙架左偏, 拖拉机向右偏驶, 则采用与其相反的方法调整。
2.4 偏置量的调整
为了满足不同作业要求, 偏置圆盘耙有时需要调节偏置量 (耙中心偏离拖拉机中心的横向距离) 。若需减少左偏置量时, 可将前、后列耙组同时向右移动相等距离, 并增加前耙组的偏角, 减少后耙组偏角;反之, 则相反。
3 耙地作业的行走方法
3.1 顺耙
耙地方向和耕地垡条一致, 机组作业中颠簸较小, 耙地阻力小, 但耙后地面不平坦, 不易耙平垄沟, 此法适于土壤疏松和较平坦的狭长地块。
3.2 横耙
耙地方向和耕地垡条垂直, 碎土和平整土地的效果好, 但耙地阻力大, 机组颠簸厉害, 此法适宜横向较宽地块。
3.3 斜耙
磨床作业操作规范 第5篇
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适用于所有磨床加工作业。
3.职责:指导磨床操作者加工及设备维护、保养等工作。
4.工作流程
4.1.作业流程图
4.1.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
4.1.2阅读图纸及工艺
4.1.3按图纸领取需磨零件
4.1.4校对量具;零件磨前自检
4.1.5加工并自检
4.1.6.送检
4.2.基本作业:
4.2.1.开机前对机床进行检查:开机前检查机床各手柄位置及传动部位是否合理,并擦拭各滑动导轨,加施润滑油, 各油池、油盒、弹子油盅等按规定进行加油。
4.2.2.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满足生产进度的需要。
4.2.3.阅读图纸及工艺:熟读图纸及加工工艺,确定加工基准和加工步骤;
确定加工所需工、量具等。
4.2.4.磨前自检、校对工、量具:按图纸及工艺领取待磨件,检查待磨件是否符合磨前要求;领取加工所需工、量具并进行校对。
4.2.5.自检:所有工件加工完了以后都要进行自检,发现问题须马上解决。
4.2.6.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1.4.2.7.送检:工件加工完以后及时送检,不得锈蚀,送检过程中避免磕碰,并在图纸上加工工艺栏及轮班作业计划签字(外加工件附送货单及自检报告)送检。
4.2.8.当班下班前,需将工、量具擦拭干净,送还工具室;擦拭机床清扫机床周围所负责区域,工作台台面涂上一层防锈油,且关闭机床电源。
5.工艺守则:
5.1.工件的装夹
5.1.1.轴类工件装夹前应检查中心孔,不得有椭圆、棱圆、碰伤、毛刺等缺陷,并把中心孔擦净。经过热处理的工件,需修好中心孔,精磨的工件应研磨好中心孔,应加好润滑油。
5.1.2.在两顶尖间装夹轴类工件时,装夹前要调整尾座,使两顶尖两线重合。
5.1.3.在内、外圆磨床上磨削易变型的薄壁工件时,夹紧力要适中,在精磨时应适当减小夹紧力。
5.1.4.在内、外圆磨床上磨削偏重工件,装夹时应加好配重,保证磨削时的平衡。
5.1.5.在外圆磨床上用尾座顶尖顶紧工件磨削时,其顶紧力应适当,磨削时还应根据工件的涨缩情况调整顶紧力。
5.1.6.在外圆磨床上磨削细长轴时,应使用中心架,并应调整好中心架及床头架、尾座的同轴度。
5.1.7.在平面磨床上用磁力盘吸住磨削支承面较小或较高的工件时,应在适当位置增加挡铁,以防磨削时工件飞出或倾倒。
5.2.砂轮的选用和安装
5.2.1.根据工件的材料、硬度、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合理选用砂轮牌号。
5.2.2.安装砂轮时,不得使用两个尺寸不同或不平的法兰盘,并应在法兰盘与砂轮之间放入橡皮、牛皮等弹性垫。
5.2.3.装夹砂轮时,必须在修砂轮前后进行静平衡试验,并在砂轮装好后进行空运转
试验。
5.2.4.修砂轮时,应不间断地充分使用冷却液,以免金刚钻因骤冷、骤热而碎裂。
5.3.磨削加工
5.3.1.磨削工件时,应先开动机床,根据室温的不同,空转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min,然后进行磨削加工。
5.3.2.在磨削过程中不得中途停车。要停车时,必须先停止进给,退出砂轮。
5.3.3.砂轮使用一段时间后,如工件产生多棱形震痕,应拆下砂轮重新校平衡后再使用。
5.3.4.在磨削细长轴时,不应使用切入法磨削。
5.3.5.在平面磨床上磨削薄片工件时,应多次翻面磨削。
5.3.6.由干磨转湿磨或由湿磨转干磨时,砂轮应空转2min左右,以散热和出去水分。
5.3.7.磨深孔时,磨杆刚性要好,砂轮转速要适当降低。
5.3.8.磨圆锥面时,要先调好工作台的转角;在磨削过程中要经常用锥度量规检查。
5.3.9.平面磨磨削角度面时可借助于正弦磁力台,工装及二类工具等。
5.3.10.在精磨结束前,应无进给量地多次走刀至无火花为止。
6.规范内容:
6.1.图纸要求清根或有圆R要求的,要按照图纸要求加工,特别是轴类零件,否则将会影响装配和零件强度。
6.2.在本工序后无去尖角毛刺工序时,本工序加工产生的毛刺应在本工序去除,磨后表面严禁使用锉刀等伤及表明的工具,周边尖角不能用磨削方法取出的,需用油石打磨。
6.3.在切削过程中,若机床、砂轮、工件等发出不正常的声音,或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突然变差,应立即退出砂轮停车检查。
6.4.加工中进行自检测量时要正确使用量具。使用塞规、千分尺等时必须轻轻推入或旋入,不得用力过猛;使用卡尺、千分尺、百分表、千分表等时,事先应调好零位。
6.5.凡加工件成组或配加工的工件,加工后应作标记(或编号)。
6.6.细长容易弯曲的轴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如间断加工较长时间时,需在轴中间加中心托架,或将轴落下采取吊挂式存放。
7.注意事项及设备保养
7.1.必须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工作时按公司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7.2.每班各机床操作者开车前确认本机台的状况是否正常。
7.3.检查各个开关是否灵敏,安全装置是否有效,润滑油是否充足。
7.4.检查工作台吸磁力及冷却水泵运转是否正常。
7.5.检查机床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移动、滑动是否正常。
7.6.开机前检查完设备后,应用干净布将工作台上的防锈油擦净。
7.7.加工中及砂轮旋转中,禁止打开砂轮防护盖。
7.8.机床做清洁卫生时,不能用风管吹防止砂尘进入机床导轨;擦拭工作台需用软胶皮刮板、棉纱及软布。
7.9.按设备要求定期更换润滑油,每1年至少更换一次切削液。
7.10.修整砂轮及工件加工前,先确认工作台是否已上磁,防止金刚笔及工件飞出伤人。
操作型作业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