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训模拟操作论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231

实训模拟操作论文(精选4篇)

实训模拟操作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装置,操作技能

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其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努力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大批技能型紧缺人才。

由于化工及相关行业的特点,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性要求较高,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实训环节尤为重要。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该课程的实训装置要结合行业背景和专业特色,建设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具有通用性和实用性的实训设备,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转变教学模式,优化实训内容,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的“瓶颈”。

1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课程的重要性

化工原理是各层次化工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化工单元操作过程规律以及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由理及工、由教材到车间”的桥梁作用。与之配套的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是使学生理解化工生产的原理及过程,认识典型设备,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实践环节。作为一门工程学科,该课程强调对学生工程观念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化工单元操作应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由于其原理相同,所用设备基本相通,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等单元操作的规律,能够认识并会操作常见的生产设备,通过合理、有效的实训,使学生建立工程概念,实现从理论到生产、从课堂到车间的过渡,锻炼学生的化工专业操作技能,提高职业素质。

2 目前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存在的问题

2.1 以实验内容代替实训操作

目前化工原理的教学内容依然会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跳不出传统的“学科本位”意识,过分强调理论的连贯性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实验课程的设置多以理论验证为目的,教学过程按照“理论带动实验、实验验证理论”的模式进行。实验过程通常是学生按照指导书的操作步骤做,记录数据后再套公式算一遍。这样的实践环节缺乏实用性,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职业教育要求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使学生“边学习、边实训、边提高”,成为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练就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场所。

2.2 以实验装置代替实训装置

目前职业学校建立的实训装置大多数来自于高等院校,主要为与教学内容配套的验证性实验装置,以理论验证为目的。而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与职业院校有很大区别。尽管实验装置制作精良、灵敏度高、控制手段先进,操作稳定性很好,但其通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无法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如常见的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装置、流体阻力测定装置、传热膜系数测定装置、塔板效率测定装置、干燥速率曲线测定装置等。由于实验装置的可操作性不强,与生产实际有较大差别,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一边站、转着看、没事干”的现象。花费大量资金建立此类装置,以“实验”代替“实训”,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3 以实验室代替实训车间

传统的化工原理实验各单元内容没有内在联系,装置规模较小,且由于资金、场地的限制,很多学校把实训车间建立在普通实验室中,所使用的设备、测量仪表、阀门管件等类型也以实验室规模为主,这与工作现场的实际环境和真实的生产装置有很大距离,其操作方法和控制手段也与实际生产过程不同。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缺乏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车间环境”“操作规程”的直观认识,不利于工程观念的建立,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3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装置建设思路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定位于培养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在专业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应突出“能力本位”的思想,以“理解操作原理,简化理论计算;认识仪器设备,明确操作规程;强化技能训练,培养职业意识”为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本着这个原则,在设计、建设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装置时,应结合化工生产的特点,注意体现工程性、可操作性、真实性等特色,使其建成后能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在“模拟车间、真实设备”的环境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达到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

3.1 实训环境“车间化”

单元操作实训装置在规划和建设时,应尽量按照化工车间的要求进行布置。实训车间除布置有黑板、投影、台凳等,还应按照生产车间的模式布置,如管廊管架的敷设、冷却水的循环利用,操作空间的预留、工具的摆放要求、逃生通道、紧急出口的标识,安放急救箱、消防设施、紧急喷淋装置、配套劳动保护设施等。墙面上挂放与装置相关的图片、工艺流程图、操作规程、危险标识以及安全警示词等,尽量贴近真实的职业环境,体现现代企业推行的SHEQ(安全、健康、环境、质量)理念。这样可以减小学校和生产车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就业时,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环境和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的优势。

3.2 实训装置“真实化”

要达到最佳的实训效果,采用真实的生产装置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如常用的泵、压缩机、膜分离装置、仪表测量装置(压力表、液位计、流量计等)、管路、阀门(各种类型的手动、气动、安全阀)、管件等,应尽量选择与实际相符的设备。而规模较大的设备,如搅拌釜、换热器、塔设备、过滤器等装置,可以采用中试规模,但结构和操作应与真实生产过程一致。这样的实训装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其规模与生产的中试车间类似,可以把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完全融合,使学生建立“工程”的概念,提高了专业意识,操作技能得到充分锻炼。

特别强调的是,要达到如上所述的装置规模和操作要求,要克服以下困难:一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装置流程,使其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二是要有足够空间作为实训车间;三是资金投入要大于普通的单项实验装置。

3.3 实训项目“典型化”

化工生产过程千差万别,典型的单元操作有十几个,所采用设备更是结构、型号繁多,且随着技术发展而不断出新。因此,在有限的条件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操作进行实训,如常见的阀门、管件的安装、应用,离心泵的操作、切换(条件许可还可增加其他类型泵,如往复泵),换热器的操作、维护,筛板塔和填料塔的操作、控制等,因在生产中应用广泛而具有代表性。由于单元操作的相通性,使学生技能通过对典型设备的操作获得较为全面的提高。

3.4 实训要求“规程化”

以往的实训过程通常以“指导书”的形式进行操作指导,表现出较强的理论性,与实际生产过程有很大差距。而真实的生产装置在操作时有严格的“生产操作工艺规程”为依据,其内容与“指导书”差别很大。因此,在以真实设备为基础的实训装置上进行实践训练,必然要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进行操作,编写“操作规程”,体现生产过程的系统化和完整性,从过程上讲求职业性,使学生的生产管理、安全意识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在实践中得到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这也与“车间化”的环境相适应。

3.5 实训任务“生产化”

以真实设备为基础的单元操作实训,其目的不再是“测数据、导公式、套结论”,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因此,实训目标应以完成“生产任务”的形式驱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即“任务驱动式”教学。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操作技能,根据技能训练的要求,设计制定工艺操作规程,完成相关生产任务,实现“作业、产品一体化”。学生实训课程成绩也以“生产效果”的好坏进行评价。如蒸馏技术单元操作,要求学生使用精馏装置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能源消耗,应用掌握的知识、操作技能,将物料提纯到规定指标。传热技术单元操作,要求学生使用传热装置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能源消耗,确定冷却剂流量,将热物料冷却到规定温度等。在完成“生产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更能检验学生的职业素质。

3.6 事故处理实训“仿真化”

由于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危险性高、操作条件严格、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对事故的应急处理有较高要求,但事故处理训练不可能与生产“零距离”。目前各校广泛应用仿真软件进行实训。通过仿真操作,学生能够较为真实地感受到化工生产过程中工艺控制、开停车的异常现象,学习紧急事故处理操作,弥补了实操装置中一般无法设置的故障处理技能,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训练、提高学生的事故处理、应急响应能力。

4 结束语

针对职业技术教育开发和建设的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装置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着资金不足、场地有限、“双师型”指导教师匮乏等困难。但目前已有几所职业院校在此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顾莉洁.制药设备及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教学初探[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1:193~194

[2]齐广辉,张宏丽,丁春燕.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实训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科技,2010,11:70

实训报告书(进出口业务模拟操作) 第2篇

程:

进出口贸易模拟实训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组员):

年 级 班 级:

09国贸本(5)

指 导 教 师:

2012 年 6 月 18 日

[实训项目] * 进出口业务流程操作(各种方式)

[实训目的] * 通过实验帮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了解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流程,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把握进出口过程的具体操作情况,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实训设备场地]* 电子信息楼N501

[实训原理]*

本课程首先给每位同学设定不同角色(出口商、进口商和工厂),然后不同角色之间运用所学的国贸综合知识完成6笔业务,即(FOB+CFR+CIF)*(T/T+D/P+L/C)的操作,使学生掌握在不同交易方式和支付方式下进出口的操作程序及单据的制作等操作内容。[实训内容]* 1.利用 SimTrade 提供的各项资源,做好交易前的准备工作。

2.学会运用网络资源宣传企业及产品。

3.使用邮件系统进行业务磋商,掌握往来函电的书写技巧。

4.掌握不同贸易术语在海运、保险方面的差异。在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环节的磋商过程中,灵活使用贸易术语(CIF、CFR、FOB)与结算方式(L/C、T/T、D/P、D/A),正确核算成本、费用与利润,以争取较好的成交价格。

5.根据磋商内容,正确使用贸易术语与结算方式签订外销合同。

6.掌握四种主要贸易术语(L/C、T/T、D/P、D/A)的进出口业务流程。

7.根据磋商内容做好备货工作,正确签订国内买卖合同。

8.正确判断市场走向,做好库存管理。

9.正确填写各种单据(包括出口业务中的报检、报关、议付单据,进口业务中的信用证开证申请)。

10.掌握开证、审证、审单要点。

11.学会合理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

12.体会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与业务流的运作方式,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互动关系。

[实验结论]*

在本学期进出口业务流程操作实训中,我被随机分配到出口商的角色,经过一个学期实训操作中,我的资产状况由原来一百万的注册资金增加到

37129471.06,财务状况得分23分;库存为零,全部售出,库存状况5分;发布了2条市场信息,1条产品广告,1条公司广告,供求信息5分;往来邮件80份,邮件管理8分;分别面对6个不同的交易对象,分别是10502、10507、10525、10535、10547、10645;不同的产品成交业务8笔,分别交易的产品有草菇罐头5088CARTON、甜玉米罐头2916 CARTON、芒果罐头25980 CARTON、刮胡刀11760PC、台灯17760PC、儿童踏板车9300UNIT、男式皮鞋17280PAIR、女式皮鞋109940PAIR;成交金额分别为EUR55968.00、USD55404.00、EUR260400.00、EUR259800.00、EUR176400.00、USD710400.00、EUR1209600.00、EUR7146100.00,业务能力24分;单据制作25分;基本资料5分。

[实训注意事项]*

1、必须完成6笔不同交易方式和支付方式的组合实训,即(FOB+CFR+CIF)*(T/T+D/P+L/C)之中的6笔,并且交易对象和交易产品每次必须不同,否则系统不给分;

2、实训期间必须到课;

3、角色不能随意调换,必须征得老师的同意;

4、严禁代替其他同学实训;

5、本次实训成绩占到考试成绩的40%,请大家认真对待。

[实训心得体会]* 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的不断上升,以及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我们国贸专业的学生们来说,或对于作为未来从事国际贸易方面业务的我们来说,掌握有关于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这次学校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模拟实习锻炼机会,就是让我们进行一学期的国际贸易模拟上机操作。短短的一学期国际贸易模拟实习即将结束,静下心来回想这次实习真是感受颇深。我们知道实习是大学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经过这一学期的上机模拟实习,使我对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及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并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我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使得现在的我们对贸易的理解已经不在停留在当初的理论层面。起初,我们写一封商务建交函都觉得很生疏,不知该从何入手,算一笔进出口报价核算都要算上一两个小时,而且还未必正确,总是丢三落四。经过一学期的不断练习,使得我在后来的操作练习中处理起来比之前要熟练地多了。

同时通过这一学期的国际贸易上机模拟操作,让我们了解到做贸易其实是很复杂的,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耐心,而且一定要仔细。我们在这次上机模拟操作中,共有十五个主要业务操作,包括写一些信函(如建交函、发盘函、还盘函、签约函及改证函等)、进行出口成本核算、信用证的审核及修改、租船订舱、报关、保险及各类单据的编制等,它们是按照正常的业务流程一步步进行下去的,给我的感觉就像自己在做业务。通过这些操作我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而且还会发现了很多不同的问题,可以说是受益非浅,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首先,在英语写作方面,对于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平时不仅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学会用英语写商务信函,这是将来工作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有关外贸的英语知识掌握不好,或写不出一封教规范的商务信函,将来会很难胜任自己的工作,甚至会影响业务的顺利进行。通过这次的国际贸易模拟操作,使我们加强了对英语的学习以及可以写一些比较规范的商务往来信函。其次,我们知道国际贸易的中间环节很多,并且涉及面广,除交易双方当事人外,还涉及运输、保险、港口和海关等部门,因此,通过这次的上机实习,使我们将之前学过的知识都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涯,我们已学习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再到这学期刚学过的外贸函电及国际货物运输风险和保险等课程,在本次模拟训练中都一一体现出来。通过这次的上机进行贸易模拟训练使我们对以前所学过的相关知识有了一次比较系统的回顾,又在训练中对国际贸易的流程及操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在思想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再者,本次模拟训练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操作细节的细腻及流程的缜密,各个流程相互衔接,上个流程的疏忽将会导致下个流程无法完成,某一细节的不慎错误或纰漏将会导致整个流程操作前功尽弃,这为未来的实际工作敲响了警钟:做贸易一定要仔细谨慎,否则将会给个人和公司带来很大的损失。

通过本次的模拟实习,我还发现自己以前学习中所出现的一些薄弱环节,并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会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之前,每次填单总是填不完整,而且会出现很多的小错误,经过这次的训练,我已经可以比较正确的填制一些必要的单据,如商业发票、装箱单等。同时我充分认识到在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环节的磋商过程中,灵活运用价格术语和结算方式,正确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以争取较好的成交价格,是我们在未来的贸易实务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贸易实习系统,在本次实习中,我们充分使用网络资源进行业务操作,这是我们未来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过该模拟系统我们可以掌握往来函电的书写技巧及填制单据的技巧,不足之处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查阅相关资料又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在我看来,该贸易模拟系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优点,那就是它可以在我们做完每一步骤后会对我们操作过程给出正确的答案,让我们明白之所以这样操作的原因,这样可以减少我们在类似的业务中的错误。

虽然我们知道实际业务的开展远没有这次模拟系统来得顺利或简单,但模拟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演练的平台,使我们及早了解一些相关知识以便以后运用到实际业务中去。通过这次的模拟操作,我们可以熟练掌握实物的基本流程,为今后操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英语基础的薄弱、基本知识的不熟练等问题指明了方向。同时让我懂得只有通过刻苦的学习,加强对业务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在现实的工作中才会得心应手,应对自如。当然在这期间,还要谢谢我们的指导老师,正是因为他们对我们大家热情耐心的指导,才使得我们更好地掌握该操作系统。

数控车床实训操作中的“四要” 第3篇

关键词:数控车床,实训教学,安全操作

在数控车床实训教学过程中, 刚接触数控车床的学生对机床操作和编程较生疏, 特别是面对系统配置不同的机床, 由于操作上的失误会造成刀具或机床损坏, 甚至危及自身安全。在数控车床操作中, 为了防止发生事故, 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四要”, 以保证操作安全和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

要全面熟悉机床系统配置和性能

机床开机后检查系统的初态指令 初态指令是指系统上电后默认的模态指令。我校从2003年开始分批购置了数控车床, 从增加学生知识面的角度考虑, 分别配置了广州数控系统980TA、980TD, FANVC系统的数控车床。广州数控系统和FANVC系统的机床在编程上差异不大, 程序基本上可以通用, 但系统操作上存在一定差异。如广州数控系统开机的初态指令是G98, 即F值是每分钟进给量, 而FANUC系统开机的初态指令是G99, 即F值是每转进给量。所以, 学生在输入程序过程中必须要了解清楚, 防止编程中将每分钟进给的程序输入到每转进给的机床系统中造成机床撞车事故。针对这种情况, 在机床运行程序前必须要求学生检查程序编制的进给量是否与机床的初态指令相符, 最好的解决方法是要求学生在编程中加上适合的模态指令G98或G99。

熟悉机床零点开关位置 由于各种机床的零点开关设置位置不同, 有些机床的零点位置相对靠近卡盘, 而有些则靠近尾座边缘。因此, 在操作机床时, 应根据零点位置的不同, 在回零操作时将前刀架移至合适的位置。如果零点开关位置靠近卡盘, 同时刀架又超过零点位置靠近尾座, 在回零操作中, 刀架会因为找不到零点开关而直接撞上尾座, 造成刀架损坏。针对机床零点位置的设置不同, 在机床实训操作中, 教师应及时讲解并进行示范操作, 使学生在操作前就能全面掌握机床性能, 以避免机床操作事故的发生。

机床操作中注意机床刀具补偿值的输入方法 刀具几何补偿值的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机床的安全运行和工件加工质量。因为如果几何补偿值偏差太大, 在加工时, 刀位点会由于产生的偏差较大造成刀具损坏, 甚至撞坏刀架。所以设置刀具补偿值在机床操作中极为重要。对于不同系统的机床, 刀具的几何补偿号的界面也存在一定差异, 设置几何补偿值的操作方法也不同, 比如广州数控系统980TA的几何补偿号有001~016、101~116, 而980TD系统补偿号只有001~032。对于980TA系统几何补偿值输入操作, 直接输入补偿值的操作在几何补偿号001~016的位置, 而测量输入几何补偿值的操作在几何补偿号101~116的位置 (即刀具号+100) , 对于980TD系统的机床, 直接输入和测量输入的几何补偿值的补偿号均为同一位置, 但是输入时的操作方法相同:测量输入设置几何补偿值用坐标加测量值, 直接输入设置几何补偿值则直接输入数值即可。所以, 在对不同系统机床输入刀具补偿值时, 学生必须先掌握不同的输入方法, 以免输入错误数值造成设备损坏。

要编制合理的程序

确定合理的走刀路线 数控车床走刀路线是指车刀从对刀点开始运动起, 直至返回该点并结束加工程序经过的路径, 包括切削加工路径, 刀具切入、切出等非切削空行程路径。合理确定走刀路线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是安全加工工件的前提。例如, 在有切槽的工件或者是靠近进刀位置的外径尺寸大于待加工位置尺寸时, 在编程时, 进刀路线要先z轴、后x轴, 而退刀路线则先x轴、后z轴, 不能采用二轴联动的走刀方式, 以避免加工中发生刀具与工件相撞的事故。

按照待加工工件的毛坯尺寸大小来修正粗加工的吃刀量 例如, 编程时设置的工件加工毛坯尺寸是Φ40, 但实际上机床上加工时, 毛坯尺寸可能超差较大, 与编程设置的坯料尺寸存在一定差距。这时在加工前必须修改粗加工的单次加工量, 以免在加工时第一刀吃刀过深造成刀具损坏。

根据工件的装夹情况设置合理的换刀点 换刀点的位置设置应充分考虑刀具换刀时的空间, 避免机床在换刀时刀具与工件或者与尾座相撞。遇到工件采用顶尖的装夹方式时, 除了避免刀架换刀时与尾座相撞, 同时也要控制顶尖伸出的长度不能太长, 以提高工件加工时的刚性。

要采用正确的操作流程

在数控操作实训过程中, 为了确保机床加工的安全, 从编程到工件加工中间需经过程序的校验和机床的准备工作等操作流程。合理的操作流程, 对机床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正确的工件加工流程是:工艺分析编程录入程序机床程序校验设置工件坐标系设置刀具几何补偿值程序运行。但是很多学生在操作中往往会把“程序校验”直接放在“程序运行”前。由于在程序校验过程中机床锁处于锁住状态、程序运行已启动, 而机床刀架没有发生移动, 工件坐标系却发生了变化, 对原来设置坐标系的位置产生了偏移, 这样在程序加工中会由于没有重新设置工件坐标系, 造成坐标系的偏移而发生撞车等事故。因此, 在实训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上机操作按照规定流程进行, 培养良好的机床操作习惯。

要合理选取设置工件坐标系的方法

数控车床通常有三个坐标系, 即机械坐标系、编程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机械坐标系的原点是生产厂家在机床制造时设置的固定坐标系原点, 也叫机械零点, 是机床加工的基准点。工件坐标系是机床用于加工的坐标系, 它与编程坐标系一致。如果没有设置正确的坐标系, 即使是正确的指令, 机床仍可能发生误动作, 这种误动作可能会损坏刀具、机床等。能否在加工中使工件坐标系和编程坐标系一致是数控机床操作的关键。一般在机床上设置工件坐标系的方法有三种: (1) 用G50指令设置工件坐标系。 (2) 用手动返回参考点完成后自动设置工件坐标系。 (3) 用MDI面板输入预先设置坐标系, 即G54G59 (零点偏移指令) 。我校机床配置了几个系统, 其中配置980TA系统的机床只能用G50来设定坐标系, 配置980TD系统的机床可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设置坐标系, 而配置FAUNC系统的机床可采用三种方法设置坐标系。其中, 广州数控系统机床断电后记忆用G50设置的工件坐标系, 如果要取消坐标系需要回零操作。而FAUNC系统机床通电后, 首先要进行返回参考点操作, 这样, 在FAUNC系统的机床采用G50设置的坐标系在返回参考点过程中会自动取消;如果中途断电再重新加工, 则要重新设置工件坐标系。FAUNC系统机床采用第二、第三种方法设置的工件坐标系, 上电后只要返回参考点, 就能保证工件坐标系与原有的一致。针对机床系统及本身差异, 通过不同方法设置坐标系, 有利于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机床性能的了解和机床操作水平。这样, 在操作中才能合理选择设置工件坐标系的方法, 保证机床加工过程的安全。

数控车床事故, 应以预防为主。特别是初学者, 应严格按照操作步骤, 一步一步地进行, 逐步掌握不同系统机床的各种操作, 消除学习数控机床的恐惧感, 从而提高驾驭新设备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关颖.FAUNC系统数控车床培训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宋小春, 张本青.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5.

车工实训操作课 第4篇

一、实习内容:

1、螺纹轴

2、偏心扳工艺

二、实习目的:

先熟悉认识零件时什么东西,叫什么名称。然后,掌握好零件的尺寸和技术要求。了解好工艺要求后,需要什么材料,选用机床设备,而达到有效效果。

三、实训设备:

1、设备:C6140车床。B665牛头铇床。132车床配四爪卡盘。

2、量具:游林卡尺 0---125、钢直尺、60°牙规片和样板规、规划盘、百分表座一套

3、刀具,yG号外圆刀、yT号外圆车刀、挖刀、切刀、丝刀、白钢刀<刨刀>

四、训练步骤:

1、先要看懂零件图的工艺要求等,材料的选用钜料。

2、工艺加工刀法:

一、清洗工作材料毛刺等

二、夹好工作材料<用yG号外圆车工切削端口>

三、根据零件的各种不同尺寸,直径大小,先粗车,半精工,然后进行拆查尺寸是否对。再进行精车。

五、机床操作注意事项:

1、上机台前先拆查本机床的电路<总开关,起动开关,灯光开关

是否正常>

2、拆查本机床的各个主要操作手柄,油路系统等。

3、衣服整齐,配用防护服等。

4、熟悉好本机床所要进行实训的零件图纸及工艺要求,准备好各种量具、刀具、夹具等。

5、工作的装夹要求等。

6、在工艺加工过程中,分:粗加工、半精工、精车、铇床、工艺加工也一样。

7、工艺加工完毕后,进行自我拆查或相互拆查。

8、进行场地卫生、机床卫生、工夹具的拆查。

六、实习后总结:

经过实训各种不同的工艺后,他们是否能真的掌握好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各种零件的工艺要求是合理,主要是同学们是否专心等。

实训模拟操作论文

实训模拟操作论文(精选4篇)实训模拟操作论文 第1篇关键词:职业教育,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装置,操作技能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