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氨基比林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31

氨基比林范文(精选6篇)

氨基比林 第1篇

患者女性, 29岁, 因“发热、全身皮疹、呕吐、便血1h”入院。入院1d前患者因畏寒、发热 (体温39.3℃) 、咳嗽、咽部灼痛、无咯黄痰、胸痛不适, 求治于当地诊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予以复方氨基比林2ml、青霉素80万单位、病毒唑1ml肌注;1.5h后患者诉全身皮肤瘙痒、全身皮疹、体温40.3℃, 再次求治于该诊所, 予以复方氨基比林2ml、柴胡2ml、青霉素80万单位、病毒唑1ml肌注;6h后患者上述症状加重, 全身皮疹破溃并有脓性分泌物附着, 出现呕吐, 呕吐物呈咖啡样胃内容物及便血 (呈柏油样稀便) 。遂急诊于我院, 查体:T41.3℃, P131次/min, R36次/min, BP120/70mmHg (1mmHg=0.133kPa) , 急性病容, 全身皮肤黏膜破溃并有脓性分泌物附着, 口腔黏膜破溃并有脓性分泌物附着, 心肺无异常, 上腹部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血常规:WBC 31.4×109/L, Hb 56g/L, N 94.6%, 大便隐血 (++++) 。入院诊断: (1) 重度剥脱性皮炎并感染; (2) 应激性溃疡; (3) 急性重度失血性贫血。入院后予以10%葡萄糖液250ml+奥美拉唑40mg, 静点, 2次/d;0.9%氯化钠液100ml+头孢哌酮3.0g, 静点, 2次/d, 甲硝唑100ml, 静点, 2次/d, 10%葡萄糖250ml+止血敏2.0g+止血芳酸0.4g静点, 2次/d, 706代血浆500ml静点, 1次/d, 并反复多次予以新洁尔灭清洗破溃皮肤、碘伏消毒等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住院20d后治愈出院。

2讨论

复方氨基比林为常用退热药物, 常规不做皮试而直接用于肌注, 复方氨基比林主要成分为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巴比妥等药物, 常见不良反应为: (1) 过敏性休克; (2) 粒细胞减少; (3) 皮疹、荨麻疹。乡村医生在未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情况下肌注复方氨基比林, 并在患者再次就诊时未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考虑复方氨基比林过敏, 故未能予以相应治疗。

综上所述, 提醒医生通常情况下在肌注复方氨基比林之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尤其是有无巴比妥类过敏史;医生在使用复方氨基比林前应了解其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并在出现过敏情况时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氨基比林 第2篇

关键词:稳定度,丙三醇,水解

1 引言

用4-AAP光度比色法测定水中挥发酚,由于显色剂4-AAP容易氧化,显色能力逐步降低,铁氰化钾在水中发生水解而分解,氧化能力逐步减小。这两种试剂只能使用一周,一周后,显色能力显著降低,吸光度随之降低,曲线斜率失去重现性。为了提高4-AAP和铁氰化钾试液的稳定度,延长使用时间,试剂配制做了改进。

2 实验方法

2.1 仪器和试剂

仪器选用见《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第460~462页。

试剂选用包括缓冲溶液,将16g的NH4Cl溶于40mL水中,再加60mL氨水;4-AAP溶液(2%),将2.0g4-AAP溶于40mL水中,加60mL丙三醇;铁氰化钾(8%),将铁氰化钾8.0g溶于80mL水中,再加入12gNH4Cl,加浓HCl2.0mL,稀释定容至100mL。

2.2 标准曲线绘制和水样测定

2.2.1 4-AAP直接光度法

50.0mL标样或水样,加1.0mL缓冲溶液,摇匀,加4-AAP溶液1.0mL,摇匀,再加铁氰化钾溶液1.0mL,充分摇匀后,pH值为9.80,放置10min,立即用2cm比色皿、510nm波长,以水做参比,测定吸光度,绘制曲线或用吸光度计算苯酚的含量及浓度。

2.2.2 4-AAP萃取光度法绘制曲线或测定水样

4-AAP萃取光度法绘制曲线或测定水样的步骤、操作方法和试剂的加入量同国标方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第463页,缓冲溶液2.0mL,4-AAP溶液和铁氰化钾溶液各1.5mL。

3 结果与分析

3.1 稳定铁氰化钾试液的原理和方法

铁氰化钾是一种氧化剂,在水溶液中发生缓慢的水解,氧化能力逐渐降低,一周后不能使用,其水解反应如下:

从化学反应看,增加溶液H+浓度则可使水解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因此,增加铁氰化钾溶液的酸度是提高其稳定度的有效途径。NH4Cl水解后显酸性,加入NH4Cl同时还可增加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加入HCl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提高铁氰化钾溶液的酸度,但又不能太多,加多后会大量中和氨水,pH值会降低,根据多次实验证明,要保持在显色时pH值为9.80,100mL铁氰化钾溶液中含12gNH4Cl、浓HCl 2.0mL为宜。

3.2 稳定4-AAP显色剂的原理和方法

4-AAP可被氧化性物质氧化,从而逐渐失去显色能力,加入保护剂丙三醇可提高其稳定度,实验证明,加入丙三醇的量越大,其稳定性越好,但丙三醇过多,溶液粘度太大,不宜吸取,经多次不同比例实验,证明丙三醇加60%为宜。

3.3 4-AAP显色的pH值

根据pH值的大小对4-AAP酚显色的影响及本方法各试剂的加入量,显色时,pH值为9.80,是标准方法pH值10±0.2的下限。

3.4 4-AAP试液的稳定度

在实验过程中经多次调整缓冲溶液中氨水和NH4Cl的比例,显色剂中丙三醇的含量、铁氰化钾溶液中NH4Cl和HCl的比例,最终能得出1∶1∶2试剂的配制是比较合理的,有较好的稳定度,试剂可稳定使用两个月。表1中是用该试剂从第1d至第62d测定同一浓度的Ar-OH标液实测值,第62d测定的相对误差是3.5%。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缓冲溶液、显色剂、铁氰化钾溶液,在两个月内是稳定的。

3.5 国标方法与改进方法对比实验

用国标方法和改进方法以直接比色法测定同一废水,相对误差只有1.85%,说明两种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数据见表2。

3.6 废水加标回收率测定(萃取比色法)

在分液漏斗中加100mL废水馏出液,加水150mL,加缓冲溶液2.0mL,加4-AAP溶液1.5mL,摇匀,再加1.5mL铁氰化钾溶液,摇匀,静置10min,加10.0mL三氯甲烷萃取,用2cm比色皿,460nm波长,以三氯甲烷做参比,测定其吸光度,计算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7.69%,这说明改进后的试剂与国标试剂没有显著性差异,可确保方法的准确度,数据统计见表3。

4 结语

改进后的4-AAP 3种试剂有较强的稳定性,至少使用两个月,减少了经常配置试剂的繁琐,省时省力。改进后的试剂与国标试剂显色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与国标方法有同样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武汉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

氨基比林 第3篇

空白值高的原因:显示剂4-氨基安替比林 (以下简称4-AAP) 本是淡黄色晶体, 由于其易潮解氧化变质, 部分生成安替比林红而使其颜色黄里带红, 空白颜色加深, 吸光值变大, 从而引起标准偏差增大, 检出限随之升高。完全达不到《标准》) 挥发酚检出限0.002mg/L的要求。空白值高, 直接影响样品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目前对4-AAP的提纯方法有4种:活性炭脱色法、氯仿萃取法、乙醇浸洗法和苯洗法。以上四种提纯方法各有优劣[2], 相比之下氯仿萃取4-AAP, 优点:萃取简单易操作, 不带入干扰杂质, 毒性小;缺点:氯仿吸附杂质的同时也吸附了4-AAP, 萃取后的溶液浓度减小, 难定量。针对此缺点, 就4-AAP萃取和定量作了以下试验和探讨。

1 试验

1.1 仪器及试剂

岛津UV-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 H=9.8

铁氰化钾溶液 (80g/L) :称8.0g铁氰化钾溶于纯水, 并稀释至100m L。

4-AAP溶液 (20 g/L) :称取2.0g4-AAP溶于纯水, 并稀释至100m L。

1.2 标线

按照《标准》加氨水2.0m L, 铁氰化钾1.5m L, 4-AAP溶液1.5m L, 作标准曲线, 见表1。可见空白值偏高, 低浓度吸光值偏小。

2 改进试验

2.1 试剂改进

将100m L4-AAP溶液 (20 g/L) , 每次加5m L氯仿进行萃取, 做空白样 (加入氨水2.0m L、铁氰化钾溶液1.5m L, 下同) , 如表2所示, 随着萃取次数增多, 吸光值趋于稳定。所以可将4-AAP溶液萃取三次, 静置分层, 上清液待用。

2.2 定量

做空白样, 加入不同体积萃取后的4-AAP, 随着4-AAP加入体积的增大, 吸光值也增大, 如表3所示。

由于氯仿对单纯的氨水、铁氰化钾、氨水+铁氰化钾没有萃取作用, 吸光值为零, 在氨水存在下氯仿对4-AAP有明显的萃取作用, 且有共萃现象[3], 图1所示, 4-AAP溶液加入体积在3.0-3.5m L时, 吸光值较稳定。萃取后的4-AAP取3.5m L, 做标线, 如表5所示。

2.3 以购买的环保部标准样品做精密度测定

3 结论

通过对表1和表5两条标线作对比, 得到如下结论:

(1) 4-AAP经萃取后空白值从0.185降低到0.067, 低浓度响应吸光值增大, 检出限提高; (2) 精密度试验可知, 4-AAP替比林用氯仿萃取改进后加入3.5m L, 试验结果是准确可信的。 (3) 此次探讨的是对于一般情况下4-AAP溶液的提纯, 测定酚是可行的。相比较之下对于大批量和低浓度酚的水样, 此方法能有效的提高了检出限、准确度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2]谢莲英, 李江.4-安替安替比林各种提纯方法的比较.干旱环境监测, 1995, (4) :226-227.

氨基比林 第4篇

1实验部分

1. 1药品和仪器

铀( Ⅳ) 标准液,10 μg /m L; DADM溶液,2 g / L ( DADM比较活泼,容易被氧化,所以DADM应现配现用) ; Tween - 20 、Tween - 60 、 Tween - 80 、Tween - 100溶液体积分数均为1 % ;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浓度均为10 g /L; 盐酸溶液( 1 + 2 ) ; HAc - Na Ac缓冲溶液,p H≈4. 5 ; 磷酸溶液,体积分数为1 /1150。

721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及25 m L比色管一套; FA2004N电子天平( 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 ; KQ - B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 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 ; KDM型调温电热套( 山东鄄城华鲁电热仪器有限公司) 。

1. 2二安替比林基- ( 对二甲氨基) 苯基甲烷( DADM) 的合成

将5 g安替比林溶于25 m L水乙醇( 2∶ 1) 溶液,加入2 m L浓HCl和2 g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搅拌溶解,回流30 min。冷却后用水稀释至300 m L,用氨水中和至近中性,析出白色沉淀。沉淀过滤,用HCL( 1∶9) 重结晶2次,得浅玫瑰红色粉状固体[9],产率> 86% 。

1. 3实验方法

在50 m 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0. 50 m L U4 +标准液、1. 00m L DADM、4 m L Tween - 60溶液,加蒸馏水定容至25 m L、摇匀,加热20 min,定容至50 m L,流水冷却至室温,在 λ = 555 nm下,用1 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吸光度。

2结果与讨论

2. 1吸收光谱

取10 μg U4 +于50 m L比色管中按实验方法显色,测定不同波长的吸光度,绘制吸收曲线。吸收光谱见图1。

由图1可知,实际空白吸收很小,不影响显色体系测定,该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为555nm,以下实验均在此波长下进行。

曲线1:以蒸馏水为参比,试剂空白的吸收曲线曲线2:以蒸馏水为参比,显色体系的吸收曲线

2. 2酸的选择

本实验对2 ∶ 1 ( 水: 酸) 的盐酸、醋酸、磷酸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显色体系在酸性介质中的显色情况较中性条件差,中性条件下吸光度较大且体系稳定,故本实验选用中性条件。

2. 3表面活性剂及用量选择

本实验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Tween - 100 、Tween - 20、Tween - 80、 Tween - 60表面活性剂进行实验,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Tween - 100 、Tween - 20、Tween - 80时体系颜色均未加深; 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时试剂空白与显色体系的颜色都变得很深, 而且吸光度相差很小; 加入Tween - 60后,体系颜色加深,而且溶液透明。因此,该实验选用Tween - 60为表面活性剂,并对其用量进行了选择。当加入4m L体积分数为1% Tween - 60时显色效果最好,以下实验均加入4 m L体积分数为1% Tween - 60进行显色。

2. 4显色剂用量选择

取5 μg U4 +于50 m L比色管中,取不同体积的显色剂进行研究。结论表明,该显色体系加入1 m L 2 g /L DADM时有最大的吸光度值,以下实验均加1 m L 2 g /L DADM进行显色。

2. 5加热时间与稳定时间选择

该显色体系于沸水浴中加热20 min以上显色完全,并且可以稳定48 h以上,本实验选取20 min沸水浴加热进行实验。

2. 6工作曲线

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按实验方法,在50 m L比色管中加入不同量的U4 +进行显色并测其吸光度值,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U4 +的量在0 ~ 0. 7 μg /m L范围内符合朗伯- 比尔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 ε = 5. 420 6 × 105L / ( mol / cm) ; 线性回归方程: A = 0. 000 998 ρ - 0. 000 502 ,相关系数r = 0. 999 2 。

2. 7共存离子干扰

在不加掩蔽剂的条件下,测定0. 20 μg /m L的U4 +,相对误差≤ ± 0. 5% 时,以下离子允许量为: Fe3 +( 5μg ) 、Ca2 +( 50μg ) 、Mg2 +( 5μg ) 、Co2 +( 5μg) 、K+( 20μg) 、Na+( 5μg) 、NH4 +( 5μg) 、 Ni2 +( 5μg) 、Ba2 +( 2μg) ; 等量Mn2 +有正干扰, Cu2 +有负干扰。

3回收实验

线性范围内进行回收试验,取4支50 m L比色管,按实验方法均加入0. 5 m L U4 +标准液配成显色体系,再分别加入U4 +标准液1. 00、1. 50 、2. 00、2. 50 m L显色,测其吸光度值,重复3次实验,结果见表2.

从回收试验可知,用该显色剂在Tween - 60溶液存在下测定的U4 +光度法切实可行,对于生物样品及环境样品中铀的测定,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结论

氨基比林 第5篇

测定锗离子的方法有很多,如电化学方法、原子吸收法、色谱法、光谱法等。其中,光谱法中的光度分析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2]。因为光度分析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主要使用分光光度计、电热套)、操作方法简便易实施,使其实践性增大,所得的结果也准确可靠。目前,国内外用光度法测定锗的文献,主要使用的显色剂是荧光酮类试剂,而用安替比林类试剂为显色剂的研究较少。本实验使用的二安替比林基-(对二甲氨基)苯基甲烷显色剂为安替比林类试剂[3]。

经查阅,二安替比林基-(对二甲氨基)苯基甲烷(DADM)能与Fe3+、U4+、V5+等离子在一定条件下络合呈现紫红色而用作这类离子的显色剂[4,5,6]。但用该显色剂测定锗的研究罕见报道。本文选用的显色剂为二安替比林基-(对二甲氨基)苯基甲烷,研究不同条件下通过光度分析法测定锗,并希望选择出一套灵敏、快速、选择性好的测定微量锗的方法。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和药品

1.1.1 主要药品

10μg/m L锗标准液:取1.000 mg/m L锗标准储备液1 m L于100 m 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备用;

1 mg/m L DADM溶液:称取DADM为0.1 g,先加入少量无水乙醇将其溶解,再用蒸馏水定容于100 m L容量瓶中,备用;

体积分数为1%的Tween-60溶液:取5 m L的Tween-60溶于500 m L蒸馏水中,备用;

6 mg/m L硫酸锰溶液:取3 g的硫酸锰溶于500 m L蒸馏水中,备用。

1.1.2 主要仪器

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721型分光光度计),天平(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FA2004N电子天平),烘干器(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KQ-B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加热器(山东鄄城华鲁电热仪器有限公司KDM型调温电热套),50 m L比色管一套,烧杯,玻璃棒。

1.2 显色剂的合成

用天平称取1 g的安替比林,溶于5 m L的乙醇-水(V水/V乙醇=1/2)溶液中;再加入0.4 m L的浓盐酸和0.4 g的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进行水浴加热至尽干。冷却至室温,加蒸馏水稀释至60 m L;用氨水中和至近中性,有大量白色沉淀析出。过滤,所得固体产物用盐酸(VHCl/V水=1/9)重结晶两次,得到浅玫瑰红粉状固体,烘干。其产率在86%以上。

1.3 实验方法

在50 m L的比色管中,依次加入1.00 m L的10μg/m L Ge4+标准溶液、2.00 m L的1 mg/m L DADM溶液、4.00 m L的Tween-60(VT∶V水=1∶100)溶液、5.00 m L的6 mg/m L硫酸锰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50 m L,摇匀,水浴加热25 min,然后流水冷却至室温;用1 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最大吸收波长λmax=550 nm处测其吸光度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收光谱

在50 m L比色管中,按照1.3中的实验方法进行,最后用1 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定不同波长的吸光度,绘制吸收曲线。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试剂空白吸收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显色体系有影响,但实验方法依然有效,该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因此,实验选择在此波长下进行。

2.2 酸的选择

在碱性、中性、酸性3种条件下进行实验后得出:该显色体系在酸性、碱性条件中的显色效果比在中性条件中的差。显色体系在中性条件下的吸光度较大且稳定,故本实验选用中性条件。

2.3 表面活性剂及用量选择

本实验选择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Tween-100、Tween-20、Tween-80、十二烷基磺酸钠、Tween-60等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加入4.00 m L Tween-60溶液后,体系稳定、颜色加深,有较大的吸光度值。因此,以下实验均在加入4.00 m L体积分数为1%的Tween-60溶液下进行。

2.4 Mn(Ⅱ)用量的确定

在50 m L比色管中,按照1.3中的实验方法,加入不同体积的6 mg/m L硫酸锰溶液进行反应。当加入5.00 m L的Mn(Ⅱ)时,效果最佳。因此以下实验均在加入5.00 m L Mn(Ⅱ)下进行。

2.5 显色剂用量选择

在50 m L比色管中,按照1.3中的实验方法,加入不同体积的显色剂进行研究。当加入2.00m L 1 mg/m L的DADM溶液时,显色体系效果较佳。因此以下实验均加入2.00 m L 1 mg/m L的DADM显色剂进行研究。

2.6 加热时间的选择与稳定时间的判断

在50 m L比色管中,按照1.3中的实验方法,其显色体系为沸水浴加热25 min时的显色效果最佳,吸光度值较大。因此以下实验均在沸水浴中加热25 min进行。

按照1.3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后,将显色体系放置并观察结果。该显色体系非常稳定,72 h以上依然能稳定显色。

2.7 工作曲线

在上述最佳实验条件下,按1.3中的实验方法,在50 m L比色管中加入不同量的10μg/m L Ge4+标准溶液,测其吸光度值,结果图2。

由图2可知,在50 m L比色管中,10μg/m L Ge4+标准溶液在0~0.6μg/m L的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ε=1.08×105L·mol-1·cm-1,线性回归方程为:A=0.2357C+0.06,相关系数r=0.9995。

2.8 共存离子干扰

在不加掩蔽剂的条件下,按照1.3中的实验方法进行后,测定10μg/m L的Ge4+标准溶液、相对误差≤±0.5%时,以下离子允许量为:NH+(0.75 mg),Mg2+、Ca2+、Ba2+(0.25 mg),K+、Na+、H+(0.2 mg),I-、Cl-、F-、Br-(0.75 mg),NO3-(0.2 mg)。但CO32-(0.25 mg)、OH-(0.2mg)的干扰很大,使显色体系几乎全部褪色。

3 回收实验

10μg/m L Ge4+标准溶液在0~0.6μg/m L的范围内进行回收实验。取4支50 m L的比色管,均加入10μg/m L Ge4+标准液0.50 m L。按1.3中的实验方法配成显色体系后,再在每支比色管中分别加入10μg/m L Ge4+标准液0.50 m L、1.00m L、1.50 m L、2.00 m L。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其吸光度值,重复3次实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用该显色剂在中性条件、Tween-60溶液、硫酸锰溶液存在下,加热25 min后测定Ge4+的光度法切实可行。此方法有待用于生物样品及环境样品中锗的测定。

4 结论

以二安替比林基-(对二甲氨基)苯基甲烷为显色剂,在中性条件、Tween-60(VT:V水=1∶100)、6 mg/m L硫酸锰溶液存在下,水浴加热25 min之后,可使Ge4+显色且显色效果最佳(生成深紫红色络合物)。用光度法测其吸光度值,吸光度值较大。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ε达到105L·mol-1·cm-1以上。

摘要:合成了较灵敏的显色剂二安替比林基-(对二甲氨基)苯基甲烷(DADM),并研究在中性条件、Tween-60及Mn SO4溶液存在下,水浴加热25 min时,二安替比林基-(对二甲氨基)苯基甲烷与锗(Ⅳ)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其最大吸收波长为λmax=550 nm,ε=1.08×105L·mol-1·cm-1。锗(Ⅳ)的含量在0~0.6μg/m 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方法可靠快速,可用于含锗样品的测定。

关键词:锗,二安替比林基-(对二甲氨基)苯基甲烷,光度法

参考文献

[1]中南矿冶学院分析化学教研室.化学分析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79.

[2]杨春晟,李林,宋晓辉.化学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55-178.

[3]Ahmed Al-Obeidi,Dominik Kramer,Reiner Monig.Mechanical stresses and morph-ology in germanium thin film electrodes during lithiation and delithiation[J].Joumal of Power Sources,2015,30(297):472-480.

[4]谢娜,阮琼.二安替比林基-(对二甲氨基)苯基甲烷与铀(Ⅳ)的显色反应[J].云南化工,2015,5(4):29-31.

[5]杨晓云,许伟龄.二安替比林基-(对二甲氨基)苯基甲烷与钒的显色反应[J].岩矿测试,1993,3(4):228-231.

氨基比林 第6篇

关键词:挥发酚,4-氨基安替比林,可见分光光度法,高碘酸钾,氧化剂,分析方法

水体中酚类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早已引起广泛关注[1]。根据酚类能否被水蒸气蒸馏分离可将其分为挥发酚和不挥发酚。一般以挥发酚的含量来衡量酚类化合物的污染程度, 挥发酚的含量是污染监控的重要指标之一。环境试样中挥发酚的测定方法很多, 但常用的主要有分光光度法 (紫外或可见分光光度法)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色谱法 (GC, HPLC) 等[2,3,4]。分光光度法中以4-氨基安替比林 (4-AAP) 可见分光光度法为最普遍, 为国际标准方法[5]和国家标准方法[6]所采用, 而流动注射法也是基于这种光度法的检测手段。

4-AAP光度法存在多方面问题, 如4-AAP试剂需纯化、空白值偏高等[7,8,9,10,11,12,13,14]。4-AAP光度法有直接光度法和 (氯仿) 萃取光度法, 其中萃取光度法灵敏度相对较高;但两者都需预先用氧化剂将酚氧化成醌, 再与4-AAP显色。国际和国家标准方法中均使用铁氰化钾为氧化剂, 但铁氰化钾溶液稳定性欠佳, 需临用时配制, 而且铁氰化钾溶液颜色影响空白值, 显色稳定时间也较短。为此, 有人提出以过硫酸盐[15,16]或碘[17,18]等为氧化剂, 采用直接光度法[16]或者萃取光度法[15,17,18]测定挥发酚。但碘单质本身颜色较深, 水溶性差, 对空白值影响较大, 因此只能用萃取光度法, 而且方法的线性范围很小;过硫酸盐氧化性太强, 显色体系稳定性尚待改善。

本工作研究了以高锰酸钾氧化剂, 采用4-AAP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的方法和条件,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苯酚标准储备溶液:质量浓度为1.30 g/L, 以KBr O3为基准物质进行标定, 置棕色瓶中, 冰箱冷藏。

苯酚标准使用溶液:临用时由酚标准储备溶液适当稀释而得, 置于棕色瓶中。

4-AAP溶液:取2.0 g 4-AAP固体溶于100 m L水中, 得质量浓度为20 g/L的4-AAP溶液, 必要时用氯仿进行纯化。冰箱冷藏。

铁氰化钾溶液:取8.0 g铁氰化钾溶于100 m L水中, 得质量浓度为80 g/L铁氰化钾溶液, 冰箱冷藏。

饱和高碘酸钾溶液:在适量蒸馏水中加入足量高碘酸钾, 充分搅拌至饱和, 取上清液备用。

NH3-NH4Cl缓冲溶液:浓度为1.0 mol/L, p H为10.0。

待测水样取自湛江市寸金公园湖水 (采集体积大于500 m L) , 并及时加磷酸酸化至p H约4.0, 并加入适量硫酸铜 (约1 g/L) 抑制微生物, 处理后的水样可直接进行预蒸馏或低温保存。

UV-25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

1.2 水样的预处理

取100 m L水样, 加入10 ml蒸馏水、2~3滴甲基橙指示剂及数粒沸石, 于电炉上加热蒸馏, 并用100 m L接收器承接馏出液, 待测。

1.3 分析方法

于25 m L比色管中, 加入2.00 m L苯酚标准使用溶液或待测水样、一定量的饱和高碘酸钾溶液, 混匀, 再加入一定量NH3-NH4Cl缓冲溶液和4-AAP溶液, 蒸馏水定容。以试剂空白为参比, 用10 mm比色皿于510 nm测定其吸光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收光谱

显色体系的吸收光谱谱图见图1。由图1可见, 在波长扫描范围内, 显色体系在510 nm有最大吸收。

2.2 显色条件的优化

2.2.1 4-AAP的加入量对溶液吸光度的影响

当苯酚质量浓度为1.3 mg/L、饱和高碘酸钾溶液加入量为40.0 m L/L、NH3-NH4Cl缓冲溶液加入量为40.0 m L/L时, 4-AAP的加入量对溶液吸光度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见, 当4-AAP的加入量为40.0 m L/L时, 溶液的吸光度最大。实验选择4-AAP的加入量为40.0 m L/L。

2.2.2 NH3-NH4Cl缓冲溶液的加入量对溶液吸光度的影响

为避免芳香胺类 (苯胺、甲苯胺、乙酸苯胺等) 的干扰, 4-AAP与酚显色反应时, 应控制溶液p H为9.8~10.2, 一般通过氨性缓冲溶液实现。当苯酚质量浓度为1.3 mg/L、饱和高碘酸钾溶液加入量为40.0 m L/L、4-AAP溶液加入量为40.0 m L/L时, NH3-NH4Cl缓冲溶液的加入量对溶液吸光度的影响见图3。由图3可见, NH3-NH4Cl缓冲溶液的加入量为20.0 m L/L以上时, 对显色反应无影响。本实验选择NH3-NH4Cl缓冲溶液的加入量为40.0 m L/L。

2.2.3 饱和高碘酸钾溶液加入量对溶液吸光度的影响

当苯酚质量浓度为1.3 mg/L、NH3-NH4Cl缓冲溶液加入量为40.0 m L/L、4-AAP溶液加入量为40.0 m L/L时, 饱和高碘酸钾溶液加入量对溶液吸光度的影响见图4。由图4可见, 饱和高碘酸钾溶液的加入量在40.0 m L/L以上时, 吸光度较大。本实验选择饱和高碘酸钾溶液的加入量为40.0 m L/L。

2.2.4 显色反应时间对溶液吸光度的影响

在国家标准方法中, 以铁氰化钾作氧化剂, 应在显色后30 min内测定吸光度[6]。当苯酚质量浓度为1.3 mg/L、饱和高碘酸钾溶液加入量为40.0m L/L、NH3-NH4Cl缓冲溶液加入量为40.0 m L/L、4-AAP溶液加入量为40.0 m L/L时, 显色反应时间对溶液吸光度的影响见图5。由图5可见, 采用高碘酸钾作氧化剂, 显色反应时间为0~300 min时, 吸光度基本稳定 (吸光度变化率小于5%) , 表明显色稳定性高, 且显色速率很快。而以过硫酸盐为氧化剂时, 显色180 min后, 吸光度明显下降[16]。

2.3 显色标准曲线

在上述选定的实验条件下, 以一系列不同浓度苯酚标准使用溶液 (浓度范围为0~12 mg/L) 进行显色反应, 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 显色溶液中苯酚的质量浓度 (ρ, mg/L) 为横坐标, 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标准工作曲线见图6。由图6可见: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 A与ρ之间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标准工作曲线方程为A=0.138ρ-0.001, 相关系数为0.999 7。由标准曲线方程可计算显色体系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3×104 L/ (mol·cm) , 说明本方法的灵敏度高于铁氰化钾直接光度法 (8.2×103 L/ (mol·cm) ) [6]和过硫酸钾直接光度法 (1.2×104 L/ (mol·cm) ) [16]。

2.4 环境水样中挥发酚的测定

2.4.1 水样中挥发酚的测定

取不同体积经预蒸馏后的水样于25 m L比色管中, 按照实验方法测定水样吸光度, 计算挥发酚含量。实验结果表明, 该湖水水样未检出挥发酚。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 也未检出挥发酚。

2.4.2 加标回收实验

在上述湖水水样中加入适量酚标准溶液, 混匀, 加标回收率见表1。由表1可见:本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9%, 国家标准方法所得平均回收率为97.0%, 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对于酚浓度超出本方法的线性范围的化工废水等工业废水, 可先行稀释后再用本方法进行测定。

3 结论

氨基比林范文

氨基比林范文(精选6篇)氨基比林 第1篇患者女性, 29岁, 因“发热、全身皮疹、呕吐、便血1h”入院。入院1d前患者因畏寒、发热 (体温39....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