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应急知识
第一章应急知识(精选6篇)
第一章应急知识 第1篇
第一章 烟草流通知识 第一节 商品流通概述
(本章根据四至级鉴定细目表内容编写,三级细目表中无本章鉴定点)
一、单选题
1、流通分为(A)P1 A.广义流通和狭义流通 B.直接流通和间接流通 C.全面流通和局部流通 D.整体流通和分散流通
2、广义流通是指(C)P1 A.商品的运动过程
B.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运动过程
C.商品买卖行为及商品形态变化循环的总过程 D.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
3、狭义流通是指(B)P1 A.商品的运动过程
B.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运动过程
C.商品买卖行为及商品形态变化循环总过程
D.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
4、物流实际上由(A)组成。P2 A.商流和物流 B.资金流和信息流
C.商流、物流和资金流 D.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5、下面哪一项论述不是关于商流的?(C)P2 A.解决对象所有权的更迭问题
B.研究商品交换的全过程,具体包括市场需求预测、计划分配与供应、货源组织、订货、采购调拨和销售
C.通过运输或搬运解决空间位置变化通过储存保管调节时间节奏差别 D.按照经营环节进行业务活动
6、下面哪一项论述不是关于物流的?(B)P2 A.解决物的流转问题
B.按照经营环节进行业务活动
C.通过运输或搬运解决空间位置变化通过储存保管调节时间节奏差别
D.通过最少环节,以最短路线,按时保质送达用户,以降低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7、商品流通的直接渠道的典型模式是(A)P4 A.生产者——消费者
B.生产者——零售商——消费者
C.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D.生产者——产地批发商——中转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8、下列选项不是商品流通的间接渠道的模式是(A)P4 A.生产者——消费者
B.生产者——零售商——消费者
C.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D.生产者——产地批发商——中转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9、下列哪一项不是商品流通的制约因素?(D)P5 A.商品自身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B.商品所有者的自身状况 C.交通运输条件 D.商业环节
二、判断题
1、流通本身不创造价值,却是创造和实现价值的必要条件。反映了资金形态转化和资金不断循环的总过程。(√)P1
2、流通在商品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为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和有助于节省劳动力和劳动时间。(√)P2
3、商品通过交易由供方转让给需方是按计划规律进行的。(×)P2 正确答案:商品通过交易由供方转让给需方是交易按价值规律进行的。
4、商流的研究内容是商品交换的全过程,具体包括市场需求预测、计划分配与供应、货源组织、订货、采购调拨和销售等。(√)P2
5、物流的空间效应是指实物的使用价值通过运输克服空间距离得以实现。(√)P2
6、物流的时间效应是指实物的使用价值通过保管克服季节性生产和经常性消费的时间差得以实现。(√)P2
7、由于商流与物流具有不同的规律及特点,实行商物分离原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P3
8、商品的直接渠道与简单商品生产相联系,由小商品生产者附带兼营销售业务。商品生产与消费规模很小,时空矛盾不大,市场范围狭小,生产者与消费者在有条件交换下直接见面。(√)P4
9、许多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必须通过商品流通的直接渠道。如易于变质、不便储存的农副产品。(√)P4
10、在当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常出现集中生产对应集中消费,大规模生产对应大规模消费,直接流通渠道最为经济合理。(√)P4
11、商品交换以商业为媒介进行,形成产销分离的间接流通渠道。又被称为商业渠道。(√)P4
12、商品越容易变质,体积越大,越不容易运输储存,它离开产地的距离越近,流通渠道就短,环节就越少。(√)P5
13、越是生活必需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地位越重要,营销的范围就越大,营销网络的密度也会加大。(√)P5
14、交通运输越发达,进行同样距离同样规模的商品流通所经历的环节越少,渠道越短。(√)P5
15、商品流通的制约因素通过商业环节影响流通渠道,正是商业环节的有与无、多与少,形成了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并存的流通渠道体系。(√)P5 第二节 烟草流通概述
一、单选题 1、2002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卷烟销售网络建设会上,提出的16字方针是(B)P6 A.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网上结算、现代物流 B.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 C.网上订货、网上配货、网上结算、现代物流 D.网上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
2、卷烟营销网络建设历程中,下述哪一项不属于创新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事 件(B)P7 A.徐州现场会,全面推广“网上订货、网上配货、网上结算”为内涵的电子商务模式
B.山西现场会,探索了农网服务延伸课题,重点解决如何以省为单位全面提升网建水平。C.兰州现场会,总结推广人员“135”营销工作法。
D.柳州现场会明确提出了现代卷烟零售终端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3、下述哪一项不是卷烟营销网络建设历程所划分的阶段(A)P6 A.艰辛探索阶段 B.整体推进阶段 C.全面提升阶段 D.创新发展阶段
4、工商企业物流信息化的目标是(A)P8 A.全面感知、全面覆盖、全程控制、全面提升 B.全面感知、全面覆盖、全程调控、全面发展 C.全面感应、全面覆盖、全程调控、全面发展 D.全面感应、全面覆盖、全程控制、全面提升
5、下述哪一项不是实现企业物流向行业物流、行业物流向供应链物流的转变和提升的方法?(D)P9 A.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高水平地建设科技物流 B.以供应链管理为主线,高质量地推进精益物流 C.以创先争优为抓手,高层次地建设人本物流 D.以科学发展为理念,高标准地建设规范物流
6、下述选项不属于我国烟草流通的特点的是(D)P9 A.客户订单处理难度大 B.工商企业销售形式不同 C.运作模式混合存在 D.供需平衡
二、判断题
1、我国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P6
2、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全国烟草行业“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进行集中统一管理。(√)P6
3、卷烟营销网络以烟草商业企业为主,遵循“以我为主、归我管理、由我调控”原则,建立营销机构,组织实施对零售户的服务、管理活动。(√)P6 4、2010年以来的行业物流建设情况为物流体系基本建立、物流规划基本完成、物流建设深入开展、物流一体化建设继续推进、物流管理全面加强和物流队伍素质明显提升。(√)P8
5、目前,烟草行业物流工作基本实现管理有组织、运行有流程、建设有规范、作业有标准。(√)P8
6、工商企业密切配合,深入推进物流一体化建设,在物流信息资源、技术资源、设施设备资源方面的共享不断加强。(√)P8
7、物流作业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协作化和一体化,使物流信息化过程转化为企业物流的增值过程。(√)P9 第二章 物流基础知识
第一节 物流概念及发展历程
一、单选题
1、物质资料不包括(D)
A.物资 B.物料 C.货物 D.货物代理
2、物流服务包括(D)
A.物料代理 B.物资代理 C.物流服务 D.物流网络服务
3、物流中的“流”是指物的实体位移,不包括(C)
A.短距离的搬运 B.长距离的运输 C.区域物流 D.全球物流
4、(A)活动各自都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①运输②仓储③装卸搬运④包装⑤流通加工⑥配送⑦信息处理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⑥
5、物流的研究目的是(A)
A.以系统的观念对其进行科学规划、管理与控制,高效率、高效益地完成预定的服务目标。B.将物资由供给主体向需求主体转移, 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C.废弃或者还原物资,创造部分形质效果。
D.物流作为供应链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助于管理与整合供应链
6、时间价值通过物流活动获得的形式不包括(D)。A.缩短时间创造价值 B.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 C.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D.改变时间差创造价值
7、物流的经济价值不包括(C)A.时间价值 B.场所价值
C.空间价值 D.流通加工附加价值
8、配合待机销售的物流是利用(C)创造价值。A.缩短时间创造价值 B.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 C.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D.改变时间差创造价值
9、缩短时间创造价值是()缩短()和()缩短(),从而获得较高的时间价值。(A)A.尽量 宏观物流时间 有针对性地 微观物流时间 B.尽量 微观物流时间 有针对性地 宏观物流时间
C.尽量 供需物流时间 有针对性地 人为物流时间 D.尽量 人为物流时间 有针对性地 供需物流时间
10、在物流价值中,场所价值不包括(D)形式: A.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B.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C.从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D.从甲地生产流入甲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
11、现代物流的加工活动是(D)
A.创造商品主要实体 B.形成商品主要功能
C.形成商品使用价值 D.形成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
12、“PD”其内涵是(A)
A.实物分销 B.运输装卸 C.保管包装 D.信息活动本身
13、(A)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这是物流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A.Logistics B.PD C.供应链物流 D.货物物流
14、(B)是在经济发展到个性化消费时代,产品趋向于小批量、多品种的基础上产生的。A.PD B.Logistics C.供应链物流 D.货物物流
15、(B)为供应链管理取得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A.军队的后勤保障系统 B.互联网技术
C.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 D.物流科学的成熟
16、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以下描述正确的是(C)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1949年~1977年)B.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流(1978年~1992年)C.流通体制改革下的物流(1993年~1998年)D.新经济发展形势下的物流(1999年~2012年)
17、(A)中国物资经济学会代表团赴日本专门考察物流,参加国际物流会议,带回了物流概念。
A.1979年5月 B.1984年8月 C.1991年7月 D.1992年5月
18、(D)中国物资流通学会在江苏召开了首届年会和物流研讨会,物流理念和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开始在全国传播。A.1979年5月 B.1984年8月 C.1991年7月 D.1992年5月
19、(B)是中国物流引进、启蒙和宣传普及时期。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 B.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流 C.流通体制改革下的物流 D.新经济发展形势下的物流 20、(B),为了加强流通管理,组建了国内贸易部,把生产资料流通与生活资料流通统为一体。
A.1992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21、在(C)阶段,流通问题,特别是物流发展滞后的矛盾再度显露,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迫切期待物流水平的提高。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 B.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流 C.流通体制改革下的物流 D.新经济发展形势下的物流
22、在新经济发展形势下,(A)的发展基础是物流。A.网络经济 B.信息经济 C.物流经济 D.全球经济一体化
23、加入WTO后,全球商品饱和和全球化市场竞争,把我国的经济活动推向了国际化竞争的舞台,使我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迫使它们不得不重视物流这一(C)。A.第一利润源泉 B.第二利润源泉 C.第三利润源泉 D.第四利润源泉
二、多选题
1、物质资料包括(A B C)
A.物资 B.物料 C.货物 D.货物代理
2、物流服务包括(A D)
A.货物代理 B.物资代理 C.物流服务 D.物流网络服务
3、物流中的“流”是指物的实体位移,包括(A B D)
A.短距离的搬运 B.长距离的运输 C.区域物流 D.全球物流
4、物流中的“物”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A B)A.物质资料 B.物流服务 C.货物代理 D.物流网络服务
5、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A B C D)A.运输 B.储存 C.装卸搬运 D.包装
6、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A B D)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A.流通加工 B.配送 C.信息收集 D.信息处理
7、物流的作用是将物资由供给主体向需求主体转移,创造(A C),并且创造部分形质效果。A.时间价值 B.经济价值 C.空间价值 D.社会价值
8、物流的研究对象是贯穿(A D)的一切物料流以及有关的信息流。A.流通领域 B.销售领域 C.加工领域 D.生产领域
9、时间价值通过物流活动获得的形式有(A B C)。A.缩短时间创造价值 B.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 C.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D.改变时间差创造价值
10、物流的经济价值包括(A B D)A.时间价值 B.场所价值
C.空间价值 D.流通加工附加价值
11、在物流价值中,场所价值有(A B C):
A.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B.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C.从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D.从乙地生产流入甲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
12、(A B C)一起都是供应链的组成部分 A.物流 B.资金流 C.信息流 D.技术流
13、在供应链管理时代,物流系统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其覆盖面(A B C D)A.企业的供应 B.供应链的上游企业
C.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D.供应链的下游企业
14、(B D)阶段,物流概念开始进入中国。
A.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流 B.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 C.1949年~1977年 D.1978年~1992年
15、新经济的表现形式有(A B D)
A.网络经济 B.信息经济 C.物流经济 D.全球经济一体化
16、(A B C D)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物流管理中广泛运用,使物流现代化达到了新的水平。A.互联网信息平台 B.EDI(电子数据交换)C.RFID D.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三、判断题
1、物流中的“物”是指一切物质资料和物流服务。(X)
正确答案:物流中的“物”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和物流服务。
2、从人类社会开始有产品的交换行为就存在物流活动。(√)
3、以系统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军方后勤部门的科学研究结果开始的。(X)正确答案:以系统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军方后勤部门的科学研究结果开始的。
4、物流作为供应链管理与整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供应链的主要研究内容。(X)正确答案:物流作为供应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供应链管理与整合的主要研究内容。
5、物流的作用是将物资由供给主体向需求主体转移,不包含物资的废弃与还原。(X)正确答案:物流的作用是将物资由供给主体向需求主体转移,包含物资的废弃与还原。
6、物流通过有针对性地缩短物流的宏观时间和尽量缩短微观物流时间,从而获得较高的时间价值。(X)正确答案:物流通过尽量缩短物流的宏观时间和针对性地缩短微观物流时间,从而获得较高的时间价值。
7、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根据自身优势从事一定加工活动。(X)
正确答案: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根据自身优势从事一定的补充性加工活动
8、物流流通加工创造商品主要实体,形成商品主要功能和使用价值。(X)
正确答案:物流流通加工不是创造商品主要实体,形成商品主要功能和使用价值,而是带有完善、补充和增加性质的加工活动
9、“PD”侧重运输、装卸、保管、包装以及信息活动本身。(X)
正确答案:“PD”,其内涵是“实物分销”,是实现销售的一种手段,销售活动的最终完成,必须将实物进行转移。很明显,这种活动具有被动的物性。
10、“PD”引入中国侧重运输、装卸、保管、包装以及信息活动本身。(X)
正确答案:1963年“PD”引入日本被理解为侧重运输、装卸、保管、包装以及信息活动本身。
11、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Logistics逐渐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X)正确答案: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Logistics逐渐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
12、Logistics是军队的后勤保障系统用语。(√)
13、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流,流通结构不合理和物流效率低下的矛盾十分突出。(X)正确答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流,流通结构不合理和物流效率低下的矛盾并不十分突出。14、1984年8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与中国物流研究会合并,成立了中国物资流通学会。(X)正确答案:1991年7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与中国物流研究会合并,成立了中国物资流通学会。
第二节 物流活动的构成
一、单选题
1、在决定运输手段时,必须权衡运输系统要求的运输服务和运输成本,可以将(A)作为判断基准。
A.运输机具的服务特性 B.运输机具的安全特性 C.运输机具的效率特性 D.运输机具的信息特性
2、在物流活动中,仓储的作用不表现(C): A.完好地保证货物的价值; B.完好地保证货物的使用价值 C.完好地保证货物的附加价值
D.为将货物配送给用户,在物流中心进行必要的加工活动而进行的保存。
3、包装的功能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属营销功能的是(D)。A.保护商品 B.单位化 C.便利化 D.商品广告
4、(C)是物流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增值服务,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A.信息服务 B.包装 C.流通加工 D.配送
5、(D)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现代物流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A.信息服务 B.包装 C.流通加工 D.配送
二、多选题
1、物流活动的功能要素有(A B C D)A.运输 B.仓储 C.装卸搬运 D.包装
2、物流活动的功能要素有(A B C D)A.信息服务 B.包装 C.流通加工 D.配送
3、在决定运输手段时,必须权衡运输系统要求的运输服务和运输成本,可以将运输机具的服务特性作为判断基准,以下属于运输机具的服务特性是(A B C D)A.运费 B.运输时间 C.频度 D.运输能力
4、在决定运输手段时,必须权衡运输系统要求的运输服务和运输成本,可以将运输机具的服务特性作为判断基准,以下属于运输机具的服务特性是(A B C D)A.货物的安全性 B.时间的准确性
C.适用性和伸缩性 D.网络性和信息
5、仓储功能包括对进入物流系统的货物进行(A B C)、保养和维护等一系列活动。A.堆存 B.管理 C.保管 D.储存
6、在物流活动中,仓储的作用主要表现(A B D): A.完好地保证货物的价值; B.完好地保证货物的使用价值 C.完好地保证货物的附加价值
D.为将货物配送给用户,在物流中心进行必要的加工活动而进行的保存。
7、装卸作业的主要形式是(A B)
A.集装箱化 B.托盘化 C.机械化 D.集装桶化
8、对装卸搬运的管理,主要是(A B)的选择和合理配置与使用以及装卸搬运合理化,尽可能减少装卸搬运次数,以节约物流费用,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A.装卸搬运方式 B.装卸搬运机械设备 C.装卸搬运流程 D.装卸搬运作业人员
9、包装的功能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属物流功能的是(A B C)。A.保护商品 B.单位化 C.便利化 D.商品广告
10、流通加工是根据顾客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的总称。以下属于这些加工作业活动的是(A B D)A.包装 B.分拣 C.分类 D.组装
11、流通加工是根据顾客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的总称。以下属于这些加工作业活动的是(A B C D)A.分割 B.刷标志 C.拴标签 D.计量
12、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国际通用的EDI技术基础之上,物流活动才能高效地实现准确对接,真正创造(A D)。
A.空间效用 B.经济效用 C.效率作用 D.时间效用
13、物流系统的信息服务功能的主要作用表现为(A B C D)A.库存适量化 B.调整需求和供给
C.使接受订货和发出订货更为省力 D.提供信息咨询
14、物流系统的信息服务功能的主要作用表现为(A B C D)A.提高订单处理的精度 B.防止发货、配送出现差错 C.缩短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时间 D.提高搬运作业效率和运输效率
三、判断题
1、物流活动涵盖了物品从原材料形态经过生产环节的半成品、产品形态,最后通过流通环节到达消费者手上的全过程。同时,还包括物品的回收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
2、在物流活动中,运输是物流的核心业务。(X)正确答案:在物流活动中,运输是物流的核心业务之一。
3、装卸搬运是随运输和保管而产生的必要物流活动,是对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进行衔接的中间环节。(√)
4、工业包装的目的是便于最后的销售。(X)正确答案:商业包装的目的是便于最后的销售。
5、商业包装的作用是按单位分开产品,便于运输,并保护在途货物。(X)正确答案:工业包装的作用是按单位分开产品,便于运输,并保护在途货物。
6、物流活动是指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的具体运作。(√)
第三节物流的分类与作用
一、单选题
1、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以下不属于此类的是(D)A.社会物流 B.行业物流 C.企业物流 D.商业物流
2、在日常提到的物流概念中,以下应属于宏观物流的是(A)A.国民经济物流 B.企业物流 C.生活物流 D.废弃物物流
3、我们经常涉及的下述物流活动皆属于不微观物流的是(C)A.供应物流 B.回收物流 C.社会物流 D.生产物流
4、微观物流也称(A),是指消费者、生产企业所从事的、以企业为范围面向企业的物流活动。
A.企业物流 B.社会物流 C.生活物流 D.国民经济物流
5、(A)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A.企业物流 B.社会物流 C.生活物流 D.区域物流
6、按照物流过程分类,可以分为(D)①供应物流 ②销售物流 ③生产物流 ④回收物流 ⑤废弃物物流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7、(B)是企业物流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又一个衔接点。A.供应物流 B.销售物流 C.回收物流 D.废弃物物流
8、(B)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A.企业物流 B.生产物流 C.供应物流 D.区域物流
9、(C)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回收物流 D.废弃物物流
10、按照物流主体方分类,可分为(D)①供方物流 ②供应物流 ③综合物流 ④第四方物流 ⑤第五方物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11、(A)的效益源泉在于使得总物流费用最小(包括运输费用、仓储费用、包装费用、信息费用等)。总物流费用越小,总体效益越高。
A.第一方物流 B.第二方物流 C.第三方物流 D.第四方物流
12、第二方物流是指买方(需求方)、销售者或流通企业组织的物流活动,或者说是供应物流,严格地说,从事第二方物流的公司属于(D)。A.经销商 B.厂商 C.供应商 D.分销商
13、(C),是独立于供需双方,因此它又称之为合同制物流,或称综合物流,国外也称合同(契约)物流、物流外部化。
A.第一方物流 B.第二方物流 C.第三方物流 D.第四方物流
14、物流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增值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通过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效用,具体表现为增加了产品的(A)①空间效用②时间效用③规格效用 ④批量效用⑤信息效用⑥风险效用 A.①②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
15、在物流的增值作用中,(C)表现为:专业商品流通企业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如买卖双方的信息、产品说明和使用情况、发展情况、用户的意见、供求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等。P23 A.空间效用 B.时间效用 C.信息效用 D.风险效用
16、商品流通则可以集中多家生产商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这方面的劳动投入表现为商品(D)增加。如越来越多的流通企业承担起生产厂家的“采购代理”任务。A.空间效用 B.时间效用 C.信息效用 D.品种效用
17、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存在和隐藏着许多风险。如质量风险、信贷风险、政策风险、汇率风险、财务风险等,由(C)来承担这些风险,无疑会极大地增加供求双方的信息,加快流通和再生产的过程。
A.供方商品流通企业 B.分销商品流通企业 C.专业商品流通企业 D.第三方商品流通企业
18、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物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C)
A.物流是企业生产连续进行的必要条件
B.物流是保证商流顺畅进行,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基础。C.物流是联结社会生产各个部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纽带。
D.物流的发展对商品生产的规模、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速度具有促进作用。
19、在商品流通中,(A)是指商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空间转移,发生商品的实体流动。A.物流 B.商流 C.实物流 D.商品流
二、多选题
1、按物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可以分为(A B)A.宏观物流 B.微观物流 C.国际物流 D.区域物流
2、宏观物流研究的主要特点是(C D)A.具体性 B.局部性 C.综观性 D.全局性
3、微观物流也称企业物流,它的概念包括(A C)
A.消费者、生产企业所从事的、以企业为范围面向企业的物流活动 B.流通领域所发生的以全社会为范畴面向广大用户的物流 C.在整个物流活动之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 D.在同一行业中常常互相协作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4、相对于国际物流,(A C),一个经济区域内的物流就是区域物流。区域物流也称之为国内物流。
A.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物流 B.一个行业内的物流 C.一个城市间的物流 D.一个系统内的物流
5、社会物流涉及在商品流通领域所发生的所有物流活动,带有(A B)。因此也称之为“大物流”或“宏观物流”。
A.宏观性 B.广泛性 C.综观性 D.全局性
6、行业物流合理化、系统化的结果使参与的各个企业都得到相应的利益。以下属于行业物流具体内容的是(ABCD)
A.建设共同的零部件仓库,实行共同集中配送 B.各种运输手段的有效利用
C.统一托盘规格、陈列柜和包装模数化 D.大量消费品方面采用统一发票等。
7、企业的供应物流目前用的较多的有(A B C D)基本组织方式:
A.委托社会销售企业代理供应物流方式。B.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代理供应物流方式。C.企业自供物流方式。
D.近年随供应链理论发展起来的供应链供应方式。
8、最常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包括(A B C D)
A.报表管理 B.设计物流系统 C.选择承运人 D.运费谈判
9、最常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包括(A B C D)A货代人 B海关代理 C信息管理 D咨询
10、(A B)的投入的劳动是为了解决生产与消费批量的不一致,表现为批量效用。A 由整到散的分流过程 B 从散到整的集流过程 C 由多到少的分流过程 D 从少到多的集流过程
三、判断题
1、宏观物流也称企业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X)正确答案:宏观物流也称社会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
2、回收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别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X)正确答案: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别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3、回收物流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不管对象物有无价值或利用价值,将其妥善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X)
正确答案:废弃物回收物流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不管对象物有无价值或利用价值,将其妥善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4、回收还有利用价值的各种边角余料和废料是需要伴随物流活动的。(√)
5、第四方物流是1998年日本埃森哲咨询公司率先提出的,是专门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活动。(X)
正确答案:第四方物流是1998年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率先提出的,是专门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活动。
6、第四方承担具体的物流运作活动,它是帮助企业实现降低成本和有效整合资源,并且依靠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X)正确答案:第四方并不实际承担具体的物流运作活动,它是帮助企业实现降低成本和有效整合资源,并且依靠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7、物流的增值作用体现在时间效用上表现为:通过商品流通克服商品生产和消费在地理空间上的分离。(X)正确答案:物流的增值作用体现在空间效用上表现为:通过商品流通克服商品生产和消费在地理空间上的分离。
8、物流引起商流,商流为物流服务。没有商流过程,物流就不能最后完成,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不能真正实现。(X)
正确答案:商流引起物流,物流为商流服务。没有物流过程,商流就不能最后完成,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不能真正实现。第三章 物流系统知识 第一节 物流系统概述
一、单选题
1、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的系统,一是___跨度大,二是___跨度大。(C)P25 A.区域、时间 B.地域、空间 C.地域、时间 D.区域、空间
2、物流系统的环境稳定性(D),动态性(D)。P25 A.好、强 B.差、强 C.好、弱 D.差、强
3、不属于物流系统特点的是(C)P25
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物流系统环境稳定性差、动态性强
物流系统各要素之间不具有很强的效益背反现象 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的系统
4、物流系统的目的是遵循(D)原则P26 A.4W1H B.4W1E C.4M1E D.3S1L
5、物流系统按结构划分,可分为(A)P26 A.作业系统、信息系统 B.信息系统、支撑系统 C.作业系统、处理系统 D.管理系统、信息系统
6、物流系统在输入过程中,具体内容包括(B)P26 A.各种服务、能源 B.原材料、设备 C.信息处理、资金 D.物流设施设备
7、物流系统在处理(转化)过程中,具体内容包括物流设施设备的建设;物流业务活动;()及管理工作(B)P27 A.原材料采购 B.物流信息处理 C.物流服务 D.信息反馈
二、多选题
1、物流系统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BCD)P25 A.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B.物流系统环境稳定性差、动态性强
C.物流系统各要素之间具有很强的效益背反现象 D.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的系统
三、判断题
1、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资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个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P25
2、物流系统的范围横跨生产、消费和流通三大领域(√)P26
3、物流系统的模式中的输出具体内容包括资源条件、能源限制、价格影响、需求变化、装卸与运输能力等(×)P27
4、一般地,物流系统包括输入、处理(转化)、输出、限制(制约)和反馈等,其具体内容因物流系统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P26 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要素及功能
一、单选题
1、属于物流系统的核心要素、第一要素的(A)P28 A.劳动者要素 B.资金要素 C.物的要素 D.其他要素
2、在现代物流系统中处于主要功能要素地位的是(D)P29 A.储存保管、包装 B.装卸搬运、流通加工 C.配送、信息处理 D.运输、储存保管
3、在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中,(C)起着联结、调运、协调指挥其他各要素以保障物流系统目标有效实现的作用。P29 A.体制、制度 B.法律、规章 C.组织及管理 D.标准化系统
4、以下不属于物质基础要素的是(D)P29—P30 A.物流设施 B.物流装备
C.信息化技术及网络 D.资金要素
5、以下属于物流装备的是(A)P30 A.仓库货架 B.包装工具 C.物流中心 D.通信设备
6、物流系统的要素包括(C)P28 A.劳动者要素、资金要素、物的要素
B.物的要素、功能要素、支撑要素和物质基础要素 C.一般要素、功能要素、支撑要素和物质基础要素 D.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及网络
7、以下不属于物流系统增值服务功能的是(B)P30 A.便利性服务 B.基本功能服务 C.降低成本服务 D.延伸服务
8、属于物流增值服务核心(A)P30 A.快速反映 B.简化操作程序 C.降低成本 D.教育培训
9、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哪些(D)P30 A.需要满足功能 B.创造需要功能 C.供需综合平衡功能 D.以上都是
二、多选题
1、物流系统的要素包括(ABCD)P28 A.一般要素 B.功能要素 C.支撑要素 D.物质基础要素
2、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包括(ABCD)P29—P30 A.物流设施 B.物流装备 C.物流工具 D.信息技术及网络
3、物流系统的增值服务功能主要包括(ABCD)P30 A.便利性服务 B.加速的信息传递服务和快速的物流服务 C.降低成本服务 D.延伸服务
三、判断题
1、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一般包括采购、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等。(√)P29
2、现代物流理论认为,物流的功能应该是“需要满足功能”、“创造需要功能”的有机统一(×)P30 正确答案:现代物流理论认为,物流的功能应该是“需要满足功能”、“创造需要功能”和“供需综合平衡功能”的有机统一 第四章 物流管理知识
一、单选题
1、从物流发展的历史来看,现代物流管理经历了几个阶段(B)P33 A.4 B.5 C.3 D.6
2、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现代物流管理发展所经历的阶段(A)P33 A.物流战略管理阶段
B.物流功能系统化管理阶段 C.供应链管理阶段
D.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
3、物流的管理对象不仅是现场的作业活动,而是站在企业整体的立场上整合,各种物流合理化对策开始出现并付诸实施,这是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哪个阶段的特征:(C)P33 A.供应链管理阶段
B.物流管理领域扩大阶段 C.物流功能系统化管理阶段 D.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
4、在这个阶段,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意识还没有出现,降低成本不是以降低物流总成本为目标,而是停留在降低运输成本和保管成本等个别环节上。这种说法是现代物流管理发展哪个阶段的特征:(A)P33 A.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 B.物流功能系统化管理阶段 C.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 D.供应链管理阶段
5、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考虑整个物流过程的整合,它的具体重点转向(B)。A.运输管理 B.战略问题 C.仓储管理 D.配送管理
6、以下不是现代物流管理目标的是(D)P34 A.服务目标 B.库存控制目标 C.安全性目标 D.利润最大化目标
7、物流管理的总原则是(B)
A.系统化 B.合理化 C.节约化 D.信息化
8、国际上通用的物流基础模数的尺寸是(B)P37 A.600mm×500mm B.600mm×400mm C.600mm×600mm D.600mm×800mm
9、最狭义的物流成本包括(A)
A.生产厂家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用 B.材料物流费用 C.企业内消化掉的物流费用 D.销售费用
10、出入库作业、理货作业、场所管理作业、分区分拣作业中的人工成本和相关机器设备费用属于物流哪种成本(B)P42 A.运输成本 B.仓储成本 C.包装成本 D.装卸与搬运成本
11、便于检查物流成本用于各项日常支出的数额和所占份额,对比分析变化情况,比较适合生产企业和专业物流部门的成本管理。这种说法是哪种物流成本的分类方法(B)P42 A.按功能分类 B.按支出形态分类
C.按活动的范围分类 D.按物流活动的先后顺序分类
12、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达成的改进方向,制订绩效改进目标、个人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行动计划,并落实在下一阶段的绩效目标中,进入下一轮的绩效管理循环。这种表述是(D)P45 A.绩效计划 B.绩效实施与管理 C.绩效反馈 D.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13、现场管理包括对现场人员、(A)、材料等要素进行管理。A.设备 B.作业流程 C.数据流 D.作业
二、多选题
1、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经历了以下(ABCDE)阶段 P33 A.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 B.物流功能系统化管理阶段 C.物流管理领域扩大阶段
D.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 E.供应链管理阶段
2、现代物流管理追求的目标包括装卸、搬运(ABCD)P34 A.服务目标 B.快捷目标 C.节约目标 D.规模优化目标
3、物流管理的特征包括(ABCDEFG)P35 A.信息化 B.自动化 C.网络化 D.智能化 E.标准化 F.系统化 G.社会化
4、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表现在(ABC)。P36 A.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 B.以企业的整体最优为目的 C.以信息为核心 D.物流单环节上的优化
5、物流管理的原则包括(ABC)P37 A.服务性原则 B.通用性原则 C.合理化原则 D.市场化原则
6、物流战略规划的目标包括(ABC)P38 A.成本最小 B.投资最少 C.服务改善 D.利润最大
7、一般生产企业最狭义的物流成本包括(ABCD)P41 A.支付运费 B.支付仓储费
C.包装材料费 D.其他向企业外支付的费用
8、一般的生产企业的狭义的物流成本包括(ABCDE)P41 A.一般生产企业最狭义的物流成本 B.本企业内部运费 C.本企业内部仓储费 D.包装间接费
E.其他本企业内消费的物流费用
9、按照物流的功能分将物流成本分为(ABCDEF)P42 A.运输成本 B.仓储成本 C.流通加工成本 D.包装成本 E.装卸与搬运成本 F.物流信息和管理费用
10、物流运输成本包括(ABCD)P42 A.直接人工 B.直接材料 C.其他直接费用 D.营运间接费用
11、流通加工成本包括(ABCD)P42 A.流通加工设备费用 B.流通加工材料费用
C.流通加工劳务费用 D.流通加工中耗用的电力、燃料、油料等
12、包装成本包括(ABCD)P42 A.包装材料费用 B.包装机械费用 C.包装技术费用 D.包装人工费用
13、装卸与搬运成本包括(ABCD)P42 A.人工费用 B.资产折旧费 C.维修费 D.能源消耗费
14、委托物流费用是指企业支付给其他物流服务组织的费用,具体包括(ABCD)P42 A.包装费 B.运输费 C.手续费 D.保管费
15、按照物流活动的范围分,将物流成本分为(ABCDE)P42 A.物流筹备费 B.企业内物流费 C.销售物流费 D.退货物流费 E.废弃品物流费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E)P42 A.物流筹备费是指在物流的计划、预测和准备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
B.企业内物流费是指采购、仓储、各种生产物流、装卸、运输、加工及包装等费用 C.销售物流费是指为销售服务的物流费,包括储存、运输、包装费、服务性费用等 D.退货物流费是指因退货、换货引起的物流费用
E.废弃品物流费是指对废旧物品进行回收、处理产生的物流费用,例如排污费
17、一个完善的物流绩效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哪些环节(ABCDEF)P44 A.绩效计划 B.绩效实施与管理 C.绩效考核 E.绩效反馈 F.绩效考核结果和应用
18、绩效计划的判断要符合(ABCDE)标准。P44 A.具体的 B.可衡量的 C.可达到的 D.相关的 E.基于时间的
19、现场管理的基本要素“4M1E”包括(ABCDE)P47 A.人员管理 B.设备管理 C.材料管理 D.作业方法管理 E.环境管理
三、判断题
1、进入物流管理领域扩大阶段,物流管理部门可以出于物流合理化的目的向生产和销售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是具体实现上有一定的限度。(√)
2、在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需要正确把握每一种商品的市场销售动向,尽可能根据销售动向来安排生产和采购,改变过去那种按预测进行生产和采购的方法。(√)
3、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将交易关联的企业整合进来的系统,即将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和顾客等所有供应链上的关联企业和消费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的系统结构。(√)
4、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P34
5、快捷目标要求把货物按照用户指定的地点和时间快速及时的送到,这既是服务的延伸性,又是流通对物流提出的要求。(√)P34
6、一般生产企业广义的物流成本是由一般生产企业狭义物流成本和材料物流成本组成。(√)P41
7、最广义的物流成本是由一般生产企业广义的物流成本和销售企业的物流成本组成。(√)P41
8、物流信息和管理费用包括企业为物流管理所发生的差旅费、会议费、交际费、管理信息系统费以及其他杂费。(√)P42
9、物流费用按物流支出形态分类可分为直接物流费用和委托物流费用。(√)P42
10、按物流活动的范围分类,便于分析各阶段物流活动的物流成本花费情况,比较适合综合性的物流部门。(√)P42
11、物流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的组织战略目标和规划和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P44
12、对绩效计划的判断要依据“SMART”原则。(√)P44
13、现场管理是对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和文明生产的目的。(√)第五章 物流服务知识 第一节 物流服务概述
一、单选题
1、物流服务的特性包括(D)P52 A.从属性、移动性和分散性、需求的稳定性、差异性、可替代性 B.从属性、移动性和分散性、需求的波动行、相似性、可替代性 C.从属性、移动性和分散性、需求的稳定性、差异性、不可替代性 D.从属性、移动性和分散性、需求的波动性、差异性、可替代性
2、物流服务的(C)是导致企业经营上劳动效率低、费用高的重要原因。P52 A.移动性和分散性 B.差异性 C.需求的波动性 D.可替代性
3、物流服务是以分布广泛、大多数是不固定的客户为服务对象,所以物流服务具有(D)A.不可存储性 B.差异性 C.需求的波动性 D.移动性和分散性
二、多选题
1、物流服务的的从属性表现在流通货物的(ABCD)由货主决定。P52 A.货物种类 B.流通时间 C.流通方式 D.提货配送方式
三、判断题
1、货主企业的物流需求以商流为基础,伴随商流而发生,因此物流从属于货主企业的商流。(X)
正确答案:货主企业的物流需求以商流为基础,伴随商流而发生,从属于货主企业的物流系统 P52
2、物流服务不是有形的产品,而是一种伴随销售和消费同时发生的即时服务,不可储存。(√)P52
3、虽然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不完全相同,但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来保证服务质量。(X)
正确答案:无法制定和执行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不易保证服务质量 P53
4、由于物流服务具有可替代性,所以专业物流企业,不仅面对着来自行业内部的竞争,也面临着来自货主企业的竞争。(√)P52 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服务
一、单选题
1、为客户进行产品维修和退换,体现了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哪项增值效用(C)P55 A.时间效用 B.地点效用 C.服务效用 D.形态效用
2、物流活动中产品的分拣、流通生产、加工、包装、重新包装、贴标签等工作,对产品产生了(C)P55 A.时间效用 B.地点效用 C.形态效用 D.服务效用
3、第三方物流企业将货物按时送到客户手中的过程体现了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哪些增值效用(A)P55 A.时间效用和地点效用 B.时间效用和服务效用
C.地点效用和服务效用 D.时间效用、地点效用和服务效用
二、多选题
1、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增值效用有(ABCD)P55 A.时间效用 B.空间效用 C.形态效用 D.服务效用
2、物流产生时间效用是通过(AC)来达到的。
A.保持库存 B.降低库存 C.货物的战略位置 D.货物的配送
3、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增值效用中的形态效用是指通过(ABC)来增加产品的价值。A.制造 B.生产 C.组装 D.运输 三、判断题
1、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活动中产品的运输、分拣、流通生产、加工、包装、重新包装、贴标签等能带来附加值的工作均属于增值工作,对产品产生形态效用。(X)P55 正确答案:运输不会对产品产生形态效用
2、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增值效用中的的服务效用是通过产品的运输、配送、产品售后维修的等方式来实现的。(X)P56 正确答案:产品的运输和配送提供的是基本服务效用
3、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增值效用中的的服务效用又叫做占用效应。(√)P56 第三节 物流客户服务
一、单选题
1、影响物流服务的可靠性的因素有(D)P58 A.备货时间 B.安全交货 C.订单的准确性 D.以上三者全是
2、客户的备货时间是指(A)P58 A.两次进货时间间隔 B.两次到货时间间隔
C.一次进货到到货所用的时间 D.以上全都不是
3、订单周期影响着企业的客户服务质量,所以对于卖方来说订单周期应当(D)P58 A.越短越好 B.越长越好 C.影响不大
D.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订单周期
4、下列哪项因素可以帮助客户做到库存最小化(D)P59 A.稳定的备货周期 B.安全交货
C.订单的正确性 D.以上三者全都是
二、多选题
1、物流客户服务的基本要素包括时间、(BCD)。P58 A.空间 B.可靠性 C.沟通 D.方便
2、影响物流客户服务的时间因素有(ABCD)P59 A.订单的传送时间 B.订单的处理时间 C.订单的准备时间 D.订单的发送时间
三、判断题
1、订单的发送时间是从卖方装载货物开始计算到买方卸下货物为止的时间。(X)正确答案:订单的发送时间是从卖方货物装载完毕后开始计算 P59
2、订单的准备时间包括订单的挑选、包装和运输。(X)
正确答案:订单的准备时间包括订单的挑选、包装和发运P59
3、如果备货时间稳定,客户可以降低或取消安全库存。(√)P59
4、缩短订单周期一定会使卖方企业的物流成本上升。(X)P59 正确答案:缩短订单周期可能会使卖方企业的物流成本上升。第六章 物流技术装备知识 第一节 物流装备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集装箱的说法正确的是(C)P62 A.集装箱是一种储存设备 B.集装箱需要中途换装
C.集装箱内容积为1 m?或1m?以上 D.集装箱不可反复使用
2、下列不属于集装箱标准按使用范围分类的是(D)P62 A.国家标准 B.国际标准 C.公司标准 D.行业标准
3、现行国际标准集装箱第1系列共有多少(D)种P62 A.10 B.11 C.12 D.13
4、国际标准集装箱宽度均为(D)P62 A.2433mm B.2435mm C.2436mm D.2438mm
5、下列不属于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集装箱参数的是(C)P62 A.外部尺寸 B.极限偏差 C.内部尺寸 D.额定重量
6、仓库分类中,下列不是按照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所处位置划分的是(D)P66 A.生产领域仓库 B.国家粮食储备库 C.自用仓库 D.保税仓库
7、下列用来存放小颗粒或粉末状的仓库是(C)P68 A.露天堆场 B.单层仓库 C.简仓 D.立体仓库
8、图中所示为哪一种登车桥(B)P76
9、在没有进行装卸作业时,不会影响到平台上其他作业业务的登车桥是(B)P76 A.台边式登车桥 B.嵌入式登车桥
C.移动式登车桥 D.固定式登车桥
二、多选题
1、关于集装箱标准的分类有(ABD)P62 A.国际标准 B.国家标准 C.行业标准 D.企业标准
2、下列仓库分类中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处位置不同分类的是(AB)P66 A..生产领域仓库 B.储备型仓库 C.储备仓库 D.采购供应仓库
3、下列关于多层仓库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BCD)P67 A..仓库地面承压能力比较强 B.多建在人口稠密地区
C.使用中维护成本较高 D.一般商品存放成本高
4、下列是常用登车桥的是(ACD)P76 A..嵌入式登车桥 B.液压式登车桥
C.台边式登车桥 D.移动式登车桥
二、判断题
1、集装箱是一种储存设备(X)P62 正确答案: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
2、集装箱的标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公司标准(√)P62
3、简仓是用来存放散装的小颗粒或粉末状的封闭式仓库(√)P68
4、露天广场经常用来存放粮食和水泥(X)P68 正确答案:简仓经常用来存放粮食和水泥
5、美国海陆公司的35英尺集装箱属于非标准长度的集装箱(√)P63
6、国家粮食储备库属于储备仓库(X)P66 正确答案:国家粮食储备库属于储备型仓库
7、多层仓库一般建在靠近市区且经常用来储存高附加值的小型商品(√)P67 第二节 物流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
1、物流信息中可以用于指导物流战略的发展与制定计划的是(C)P87 A.支持信息 B.加工信息 C.统计信息 D.战略管理信息
2、下列选项中将物流信息按功能划分的是(C)P86 A.计划信息 统计信息 加工信息
B.计划信息 支持信息 操作管理信息 C.计划信息 控制与作业信息 支持信息
D.运输信息 统计信息 支持信息
3、下列属于操作管理信息的是(A)P87 A.产品质量指标 用户订货合同 B.产品质量指标专家决策知识 C.用户订货合同 月销售计划费用 D.库存费用 月销售计划费用
4、关于操作管理信息说法错误的是(C)P87 A.是管理信息中最底层的信息 B.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 C.具有发生频率低的特点 D.用户订货合同属于操作管理信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P87 A.知识管理信息多来自与企业外部 B.合同管理是属于战术管理信息 C.市场商情信息属于战略管理信息 D.战略管理信息全部来自于企业内部
6、(C)不属于物流信息的内容P86 A.操作管理信息 B.知识管理信息
C.财务管理信息 D.战术管理信息
7、(A)属于物流系统外的信息P86 A.生产信息 B.运输信息 C.仓储信息 D.流通加工信息
8、(B)属于物流系统内的信息P86 A.生产信息 B.仓储信息 C.消费信息 D.商流信息
9、(D)是物流活动进行物流运输活动的基本依据P88 A.订货信息 B.库存信息 C.生产信息 D.发货信息
10、(C)是进行物流活动具体安排的主要信息依据P87 A.订货信息 B.生产信息 C.管理信息 D.发货信息
11、按物流活动作用不同分类可分为(B)P97 A.订货信息 库存信息 生产信息 加工信息
B.订货信息 库存信息 发货信息 管理信息 C.订货信息 库存信息 加工信息 发货信息
D.生产信息 加工信息 发货信息 管理信息
12、下列关于物流信息技术说法错误的是(B)P89 A.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B.主要由硬件 软件和面向行业的业务管理系统组成 C.包括条形码技术 EDI技术 RFID技术 GIS技术 D.物流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
13、EDI技术是指(A)P89 A.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B.射频识别技术
C.产品电子代码 D.地理信息系统
14、EPC是指(C)P90 A.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B.射频识别技术
C.产品电子代码 D.地理信息系统
15、构成EDI系统的三大要素有(C)P89 A.EDI软硬件 通信网络 管理者代码
B.EDI软硬件 数据标准化 管理者代码 C.EDI软硬件 通信网络 数据标准化 D.通信网路 数据标准化 管理者代码
16、关于射频识别技术说法错误的是(C)P90 A.英文缩写RFID B.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
C.不能工作于恶劣的环境 D.长距离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
17、关于EPC技术说法错误的是(A)P90 A.由标头、管理者代码、对象分类、通信网络组成B.载体是RFID标签 C.是96位方式的编码体系
D.可以为地球上每一粒大米赋予一个唯一的编码
18、关于GIS技术说法正确的是(D)P90 A.由计算机软硬件环境 地理空间数据 系统维护 通信网络组成 B.不能对大气层进行数据采集
C.基本功能是将地理图形显示转换为表格形数据 D.显示对象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线路等
19、下列关于物流信息系统说法错误的是(B)P91 A.由作业信息处理系统、控制信息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组成
B.作业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电子自动订货系统、库存管理系统、智能运输系统
C.按系统采用的技术分类有单机系统、内部网络系统、与合作伙伴及客户互联系统 D.电子自动订货系统缩写是EOS
二、多选题(P86~P92)
1、物流信息按产生的来源可分为(AB)
A.系统内信息 B.系统外的信息 C.计划信息 D.统计信息
2、下列属于物流系统内信息的是(ABCD)
A运输信息 B加工流通信息 C包装信息 D装卸搬运信息
3、按物流信息的功能不同可分为(AB)
A.计划信息 B.控制作业信息 C.原始信息 D.加工信息
4、下列属于物流信息中计划信息的特点的是(CD)A.动态性强 B.时效性强 C.相对稳定性 D.更新速度较慢
5、下列属于物流信息中控制与作业信息的是(BC)
A.物流技术的革新 B.库存种类 C.载运量 D.仓库吞吐量计划
6、下列属于物流信息中支持信息的是(AD)A.物流技术的革新 B.国民经济计划及协议
C.运输工具状况 D.物流人才的需求
7、下列属于物流信息中统计信息的特点的是(ABD)A.亘定不变性 B.很强的资料性
C.信息的时效性强 D.具有很强的战略价值
8、物流信息按管理层次来分可分为(ACD)A.操作管理信息 B.财务管理信息
C.战术管理信息 D.战略管理信息
9、按物流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分类可分为(ABC)A.订货信息 B.库存信息 C.生产信息 D.加工信息
10、关于物流信息技术分类正确的有(ABCD)A.条码技术 B.EDI技术 C.GIS技术 D.EPC技术
二、判断题
1、生产信息属于物流系统内的信息(X)
正确答案:生产信息不属于物流系统内的信息。见P88
2、合同投资属于物流信息中的计划信息(√)
3、生产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运输活动的基本依据(X)
正确答案:发货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运输活动的基本依据。见P88
4、库存信息是企业进行销售分析的基础(X)
正确答案:库存信息是企业进行库存分析的基础。见P88
5、EPC是由标头、管理者代码、对象分类和序列号组成(√)
6、物流信息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第七章 物流标准化知识 第一节 物流标准化概述
一、单项选择
1、产品标准、工艺标准属于(A)P94 A.技术标准 B.管理标准 C.工作标准 D.以上都不是
2、我国国家标准年限是(C)年 P96 A.3 B.4 C.5 D.6
3、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的标准代号分别是(A)P96 A.GB、ZB、DB、Q B.GB、ZB、DB、QB C.GB、HB、ZB、QB D.GB、HB、DB、Q
4、(C)年ISO标准开始以国际标准(ISO)形式发布。P95 A.1970 B.1971 C.1972 D.1973
5、我国于(B)年起改用行业标准替代专业标准。P96 A.1988 B.1990 C.1991 D.1993
6、按照物流标准化的应用范围,物流标准可分为(C)P99 A.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 B.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C.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作业标准 D.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作业标准
7、集装模数尺寸、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属于(A)P100 A.物流技术标准中的大系统统一标准 B.物流技术标准中的分系统技术标准 C.物流工作标准
D.物流作业标准
8、货架、储罐标准,包装和集装箱标准属于(B)P100 A.物流技术标准中的大系统统一标准 B.物流技术标准中的分系统技术标准 C.物流工作标准
D.物流作业标准
9、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央秘书处和欧洲各国确定的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为(B)mm。P100 A.600X600 B.600X400 C.600X500 D.500X400
10、我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45-2001)于(B)颁布。P100 A.2000年4月 B.2001年4月 C.2002年4月 D.2003年4月
11、EDI、GPS、RFID标准属于(A)P100 A.物流技术标准 B.物流管理标准 C.物流工作标准 D.物流作业标准
二、多选题
1、按照标准化对象来分类,标准可分为(ABD)P94 A.技术标准 B.管理标准 C.作业标准 D.工作标准
2、按照标准的属性分类,标准可分为(ACD)P95 A.强制性标准 B.推荐性标准
C.非强制性标准 D.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3、按照标准的适用范围分类,标准可分为国际标准、(ABCD)、企业标准。P96 A.行业标准 B.国家标准
C.区域性标准 D.地方标准
4、按照标准的作用分类,标准可分基础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ABCD)P97 A.方法标准 B.环境保护标准
C.产品质量标准 D.产品标准
5、物流标准化的形式有(ACD)P101 A.简化、统一化 B.规模化
C.系列化、通用化 D.组合化
6、物流技术标准中的大系统统一标准包括,专业计量单位标准、集装模数尺寸标准标准、图示和识别标准、(ABC)P100 A.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的最小公约尺寸标准 B.物流专业术语标准
C.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 D.仓储技术标准
7、物流技术标准中的分系统技术标准包括,货架、储罐标准,包装和集装箱标准,传输机具标准,仓储技术标准(ABD)P100 A.运输车船标准 B.信息标准
C.物流专业术语标准 D.作业车辆技术标准
三、判断
1、安全、卫生和环保标准属于工作标准。(X)
正确答案:安全、卫生和环保标准属于技术标准 P94
2、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和法律上的约束性。(X)P95 正确答案: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但推荐性标准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
3、国际性标准、区域性标准的审核时间间隔都是5年。(√)P96
4、只有国际化标准组织(ISO)标准才是国际标准。(X)P96 正确答案:随着国际间的联合与协作和国际贸易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国际上有权威的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粮农组织(UFO)、世界卫生组织(WHO)等组织制定颁布的一些标准,已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故也称为国际标准。
5、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是GB/Q,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是GB/T,指导性国家标准代号是GB/Z(X)
正确答案: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是GB P96
6、GB/T2013-1985是指2013年颁布的1985号推荐性国家标准。(X)P96 正确答案:GB/T2013-1985是指1985年颁布的2013号推荐性国家标准
7、物流技术标准分为大系统统一标准和分系统技术标准。(√)P99
8、集装系统是使物流过程连贯而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基点。(√)P101 第二节 烟草行业物流标准
一、单项选择
1、烟草行业物流标准体系共分几个层次(B)P102 A.4 B.5 C.6 D.7
2、在烟草行业物流标准体系中物流术语、物流标识、物流计量、物流模数和物流中心分类属于(C)P104 A.物流技术标准 B.物流管理标准
C.物流基础标准 D.物流信息标准
3、烟草行业物流从业人员资质标准属于(B)P104 A.物流管理标准 B.物流服务标准 C.物流技术标准 D.物流基础标准
4、物流安全、物流环保、物流统计和物流绩效评估在烟草行业物流标准体系中属于(C)P104 A.物流基础标准 B.物流技术标准
C.物流管理标准 D.物流服务标准
5、烟草行业物流标准体系中的标准小类由多少部分组成(D)P104 A.25 B.27 C.28 D.29
6、烟草行业物流标准体系中物流作业属于(B)P104 A.物流基础标准 B.物流技术标准
C.物流管标准 D.物流服务标准
二、多选题
1、烟草行业物流技术标准包括(ABC)P104 A.物流设施设备 B.物流用品用具
C.物流技术方法 D.物流计量
2、烟草行业物流标准的层次分别是:标准大类、(ABCD)P104 A.法律法规 B.标准中类 C.标准小类 D.个性标准
3、烟草行业物流标准分为物流技术标准、物流管理标准(ACD)P104 A.物流基础标准 B.物流工作标准 C.物流信息标准 D.物流服务标准
三、判断题
1、烟草行业使用自有的物流标准,其他行业发布物流标准完全不使用于烟草行业。(X)P102 正确答案:烟草行业物流标准体系不仅涵盖已经发布的标准,而且还包括计划制定和正在制定的标准,同时也包括其他行业已经发布的相关技术标准。
2、烟草行业物流标准体系以基础标准为主体,包括物流通用基础标准,物流技术标准,物流信息标准,物流管理标准,物流服务标准。(X)P102 正确答案:烟草行业物流标准体系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第八章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保知识 第一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概述
一、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是(C)
A.有毒物质 B.腐蚀性物质 C.粉尘与气溶胶 D.易燃易爆物质
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以下不属于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的是(D)
A.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B.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C.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D.自然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以下不属于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是(B)A.操作错误 B.搬举重物 C.指挥错误 D.监护错误
4、以下不属于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是(A)A.有毒物质 B.信号缺陷 C.辐射 D.作业环境不良
5、以下不属于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是(C)A.识别功能缺陷 B.负荷超限 C.标识不清 D.从事禁忌作业
6、烟草行业安全防范的重点是(B)A.防盗 B.防火 C.防爆 D.防毒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是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AC)A.从事禁忌作业 B.传染病媒介物 C.识别功能缺陷 D.操作错误
2、下列因素属于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是(AC)A.指挥错误 B.工具不合适 C.监护错误 D.搬举重物
3、物流安全管理的重点有(ABCD)A.防范电气火灾 B.防范明火作业火灾
C.防范自然灾害的影响 D.防范交通运输安全
三、判断题
1、作业空间属于职业危害中其他危害和有害因素。(√)
2、搬举重物属于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X)正确答案:搬举重物属于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3、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5大类。(X)
正确答案: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
4、火灾防范最主要是电气火灾。(√)
5、据统计资料显示,没年发生的火灾中属电气火灾的占20%以上。(X)正确答案:据统计资料显示,没年发生的火灾中属电气火灾的占30%以上。
6、火灾防范最主要是电气火灾,主要原因有超负荷、短路、电弧、电火花等。(√)第二节 环保知识概述
一、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环保物流活动的内容是(B)A.绿色的包装和再加工 B.绿色消费
C.绿色的储存和装运 D.绿色的信息搜集和管理
2、环保物流是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主体,客服时间和空间的阻碍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A)活动过程 A.绿色经济管理 B.绿色供应管理
C.绿色销售管理 D.绿色物流管理
3、环保物流的全面实施需要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以下不属于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的是(D)
A.控制交通流 B.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 C.限制交通量 D.控制库存
4、以下不符合企业环保物流策略的是(B)A.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 B.使用一次性包装
C.使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D.提高往返载货率
5、以下不是企业实施环保物流的措施的是(C)A.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 B.开展共同配送
C.限制交通量 D.优化配送线路
二、多选题
1、关于政府实施环保物流策略说法正确的是(ABC)A.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 B.限制交通量
C.控制交通流 D.开展共同配送
三、判断题
1、环保物流是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主体,克服时间和距离的阻碍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过程。(X)
正确答案:环保物流是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主体,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阻碍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过程。
2、环保物流活动中绿色包装要求符合4R原则,4R指的是少耗材、可再用、可回收、可再循环。(√)
3、环保物流加工应遵循绿色原则,少耗费、高环保,尤其要防止加工中的货损和一次污染。(X)
正确答案:环保物流加工应遵循绿色原则,少耗费、高环保,尤其要防止加工中的货损和二次污染。
4、环保物流的全面实施只需要政府和企业两方共同行动。(X)
正确答案: 环保物流的全面实施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共同行动。
5、对企业来说,环保物流替代非环保物流是大势所趋。(√)
6、共同配送是以城市一定区域内的配送需求为对象,人为地进行有目的、集约化的配送。(√)
7、共同配送是统一集货、分散送货。(X)正确答案:共同配送是统一集货、统一送货。
8、对于消费者实施环保物流策略,要积极倡导绿色需要、绿色消费。(√)
9、企业可以通过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专业集中加工转向分散加工来提高资源利用率。(X)正确答案:要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第一章应急知识 第2篇
例题
1、在数据库技术的有关概念中,DBS、DB、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DBMS包括DB和DBS
B、DB包括DBMS和DBS C、DBS包括DB和DBMS
D、DBMS、DB和DBS之间无直接联系
2、若将关系看成是一张二维有,则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表中不允许出现完全相同的行
B、表中任意两行的次序可以交换 C、表中每一列中各数据的类型可以不同 D、表中任意两列的次序可以交换
3、Visual FoxPro数据表中的字段是一种()。A、常量
B、变量
C、函数
D、表达式
4、下列式子中,不是合法Visual FoxPro表达式的是()。A、[9999]-AB
B、NAME+“NAME” C、10/18/09
D、“教授”.OR.“副教授”
5、下列表达式结果为.F.的是()。A、“33”>“300”
B、“男”>“女” C、“CHINA”>“CANADA”
D、DATE()+5>DATE()
6、在下列函数中,函数值为数值的是()。A、AT(“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
B、CTOD(“01/01/96”)
C、BOF()
D、SUBSTR(DTOC(DATE()),7)
A类基础训练
一、填空题
1、数据库系统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2、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主要模型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备的三种基本关系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在VFP中,为存储声音信息,应使用_________类型,为存储较长的简历信息,应使用_________类型。
5、字符型常量是用定界符定的一串字符,VFP中合法的字符串定界符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在逻辑运算符中,运算优先顺序是先_________,再_________,最后是_________,但可以用_________改变运算顺序。
7、在VFP6.0中,表达2*15+16/4-2^3的值是_________,ABS(16)SQRT(16)的值是_________。
8、在程序设计中,要说明一个数组,应使用关键字_________。
二、单选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一般来说,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适用于()。
A、文字处理
B、资料管理
C、表格计算
D、数据通讯
2、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不包括()。
A、数据库
B、DBMS
C、操作系统
D、用户
3、按照数据模型分类,VFP数据库属于()。
A、层次型
B、网状型
C、关系型
D、混合型
4、关系数据库支持的三种关系运算,不包括()。A、投影
B、连接
C、选择
D、混合
5、在VFP中,以下合法的数值型数据为()。A、1/2
B、36.8
C、.F.D、“23”
6、在VFP中,以下合法的字符串数据是()。A、{“计算机考试”}
B、[[小型计算机]] C、[“中型计算机”]
D、““巨型计算机””
7、若DATE1=“12/20/04”,表达式CTOD(DATE1)的结果的数据类型是()。A、C
B、N
C、D
D、M
8、以下各个表达式中,运算结果为数值型的是()。A、RECNO()>10
B、YEAR=2004 C、DATE()-5
D、AT(“IBM”,“Computer”)
9、下列表达式运算结果为日期型的是()。A、04/05/97-2
B、CTOD(“04/05/97”)-DATE()C、CTOD(“04/05/97”)-3
D、DATE()-“04/05/97”
10、在下列表达式中,结果为字符型是()。A、“125”-“90”
B、“abc”+“def”=“abedef” C、CTOD(“2004/09/01”)
D、DTOC(DATE())>“2005/04/01”
11、若有A=“B”、B=3*
5、C=“3*5”,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A、A+B
B、B+&C
C、C+&B
D、A+&B
12、VFP内存变量的数据类型不包括()。A、N
B、Y
C、M
D、L
13、下面不能退出VFP的操作是()。A、“文件”→“关闭”
B、“文件”→“退出”
C、单击标题栏右端的“关闭”按钮
D、VFP为活动窗口时,按alt+f4
14、XJGL.MEM是VFP的()。
A、数据表文件
B、索引文件
C、内存变量文件
D、数据库文件
15、启动VFP6.0屏幕上出现两个窗口:一个是VFP的主窗口,另一个是()。A、文本窗口
B、命令窗口
C、帮助窗口
D、对话框
16、使用命令退出VFP的操作是()。
A、在命令窗口中输入CLEAR命令
B、在命令窗口中输入QUIT命令 C、在命令窗口中输入EXIT命令
D、在命令窗口中输入DO命令
17、下面关于VFP数组的命令中,错误的是()。A、用DIMENSION和DECLARE都可以定义数组
B、可以用数组变量名和下标访问数组中的每一个数组元素 C、一个数组中各个数组元素必须是同一种数据类型 D、新定义数组的各个数组元素初值为.F.。
18、在VFP中,用DIMENSION W(2,3)定义数组后,数组W包含的数组元素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5个
D、6个
B类训练题
一、填空题
1、两个不同实体集的实体间的联系有一对
一、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联系。
2、在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中,从表中取出满足条件元组的操作称为_________,把两个关系中相同属性值的元组联接到一起形成新的二维表的操作称为_________,从表中抽取属性值满足条件列的操作称为_________。
3、SQL语言由_________、_________和数据控制语言三部分组成。
4、在VFP中,?ABS(INT(SQRT(16)-3**3))的结果是_________,?VAL(“2000”+“5.10星期二”)的结果是_________,?IIF(“aBC”>“aBB”,“3”+“5”,2**INT(LOG(10)))的结果是_________。
5、命令?AT(“is”,“This is string”)的显示结果是_________,命令?TYPE([2+3])的显示结果是_________,命令?IIF(7>3,7+3,7-3)的结果是_________。
6、已知AA=34,BB=“AA”,则命令?TYPE(BB)的结果是_________。
7、若要使两个字符串作精确比较,一种方法是采用精确比较运算符_________,另一种方法是首先使用_________命令来设置精确比较的工作环境。
8、现有内存变量PASS1,QB2,XYZ,BAS1,BBC2和BDEY,把除去后三个变量以外的所有变量用内存变量文件VAR.MEM存入磁盘,应使用命令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关系指的是()。A、各个数据记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B、各个字段数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C、数据库与数据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D、满足一定条件的一个二维数据表格
2、下面对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由行与列构成的二维表,在数据库理论中称为关系 B、在关系模型中,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关系表示的
C、如果一个二维表构成关系,那么在这个表格中只允许嵌套一个二维表格 D、关系不但可以表示实体间一对多的联系,也可以表示多对多的联系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关系模型可以反映实体之间一对一的联系 B、关系模型可以反映实体之间一对多的联系 C、关系模型可以反映实体之间多对多的联系
D、关系模型只能反映实体之间一对一和多对多的联系
4、一个关系相当于一张二维表,二维表中的各栏目相当于该关系的()。A、数据项
B、元组
C、结构
D、属性
5、在VFP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暂时用到的一些中间变量是内存变量
B、字段仍然是变量
C、变量包括内存变量和字段变量两类
D、字段不再是变量,而成为常量
6、IIF(LTRIM(“□ABC”)>“ABCD”,DAY({^2005-3-1}),7)的值是()。A、1
B、2005-3-1
C、7
D、.F.7、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
A、DATE()+30
B、DATE()-30 C、DATE()-CTOD(“01/10/96”)
D、365-DATE()
8、如果想从字符串“北京市”中取出汉字“京”,应该用函数()。A、SUBSTR(“北京市”,2,2)
B、SUBSTR(“北京市”,2,1)C、SUBSTR(“北京市”,3,1)
D、SUBSTR(“北京市”,3,2)
9、下面与表达式.NOT.(NL<=60.AND.NL>=18)等价的是()。
A、NL>60.OR.NL<18
B、NL>60.AND.NL<18 C、NL<60.OR.NL>18
D、NL<60.AND.NL>18
10、设学号=“2005”,姓名=“张三”,费用=150,则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A、“学号:”+学号
B、“姓名:”+姓名 C、“费用:”+STR(费用)
D、“费用:”+费用
11、打开一个空数据表文件,分别用函数EOF()和BOF()测试,其结果一定是()。A、.T.和..T.B、.F.和.F.C、.F.和.T.D、.T.和.F.12、要检查当前文件夹是否存在数据表文件ABC.DBF,应使用函数()。A、FILE(ABC.DBF)
B、FILE(“ABC.DBF”)C、IIF(ABC.DBF)
D、IF(ABC.DBF)
13、连续执行以下命令之后(其中“□”表示空格),则输出结果是()。SET EXACT OFF X=“A□” ?IIF(“A□□”=X,X-“□BCD”,X+“□BCD”)
A、A□□
B、□BCD
C、A□BCD
D、ABCD□□
14、现有内存变量name的值为字符串“内存变量名”,当前打开的数据表中的一个字段名为name,其值为字符串“字段变量名”,则命令?name执行结果是()。
A、内存变量名
B、变量
C、字段变量名
D、name
15、在VFP中,下列赋值语句正确的是()。
A、STOR 12 TO X,Y
B、STORE 11,12 TO X,Y C、X=11,Y=12
D、X,Y=12
16、程序中有说明语句,DECLARE MA(3,2),则下列语句错误的是()。A、MA(1,1)=3
B、MA=3
C、STORE 3 TO MA
D、MA(2,3)=3
三、分析题
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逻辑表达式:
(1)闰年的条件:年号(year)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
(2)一元二次方程AxBxC0有实根的条件:A0且B4AC0。
(3)判断一个数X是否能被2整除的条件。
2、设有如下一些变量及其值:年龄=25,性别=“男”,婚否=.F.,学历=“本科”,工资=1200,试求出下列逻辑表达式的值。
(1)年龄>20.AND.性别=‘女’
(2).NOT.婚否.AND.学历=‘大专’.OR.性别=‘女’
《围城》第一章英译文批评与赏析 第3篇
原文与译文,两者相辅相成。译文从属原文,受原文的种种限制,而原文的生存与推广则需依靠译文的质量。现就《围城》第一章的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评判译文的优缺点。
一、原文分析
本章选取《围城》第一章大意如下:故事主人公方鸿渐在欧洲留学四年换了三所大学,最后从爱尔兰骗子手中买了子虚乌有的哲学博士学位,四年后与苏小姐乘同一条船回国。同学的时候,苏小姐并没把方鸿渐放在眼里,如今身为女博士,她反觉得崇高的孤独,没人敢攀上来。这次同船回国对方的家世略有所知,人也不讨厌,似乎也有钱,已准备向方鸿渐示爱。但因为稍微矜持了一点,方鸿渐竟被已有未婚夫的放荡的鲍小姐引诱了去。苏小姐妒火中烧,骂他们无耻。然而鲍小姐刚刚下船,她就马上打扮得袅袅婷婷来找方鸿渐。
全章笔调诙谐、幽默,颇具讽刺意味。
方鸿渐的被动、无能、意志不坚定与经不起诱惑,刻画得入木三分;苏小姐的矜持自负、自作多情跃然纸上;鲍小姐的放荡、阿刘的贪婪、其他学子的百无聊赖等众生相在法国邮船白拉日隆子爵号这个缩小的空间中显露无遗。
同时,原文中对景色的描写,对方鸿渐留学前在国内读书时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表述,以及对他买假文凭的全过程的刻画无不形象生动,尽显钱钟书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底。
二、译文分析
《围城》英译本的作者之一珍妮•凯利(Jeanne Kelly)是美国人,美国威士康辛大学中文系硕士。茅国权(Nathan K.Mao)是美籍华人,香港新亚书院毕业,并获得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威士康辛大学博士。
此书先由珍妮•凯利译出初稿,再由茅国权校译润色而成。美国印地安娜大学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了该英译本。自从该译本问世后,褒贬不一。
通读第一章,译文整体平顺,可读性强。以至于一开始会让读者有种错觉,以为该小说原本就是用英文写的。基本上沿袭了原文的艺术风格与特色。但是在有关一些文化专有项的翻译上却存在着漏译、误译或是表达不清,在接下来的对比分析中会一一罗列。不过,抛开上述这些瑕疵,此译文基本上忠实的传达了原文作者的意图,是非常好的译文,可读性很强。
三、原文与译文对比分析
1. 文化专有项的翻译
哈维•佛朗哥•艾克西拉(Javier Franco Aixela)在1996年提出了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在文本中出现的默写项目,由于在目的语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项目或与该项目有不同的文本地位,因此在原文中的功能和涵义转移到译文时发生翻译的困难。什么是文化专有项,不单独取决于项目本身,而且取决于目的语文化所理解的该项目在文本中的功能。即,凡是目的语文化中的一般读者或者任何当权者在意识形态或者文化上补课理解或接受的,就是文化专有项。(尚凤梅,2005)
在《围城》第一章的英译文本中就涉及了多个文化专有项的翻译。下面一一罗列分析译者在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以及翻译的成效。
1“三伏”,译文“san-fu”译者在翻译时没有直接运用的拼音,原因是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作者对三伏有了解释“一年最热的时候”,所以译者没有采取任何的注解,而是按照原文的顺序直接翻译。这一段译文虽然有中国特有的节气,但是不影响译文读者的阅读,译者在此处把握的非常到位。
2“麻将当然是国技”,译文“mahjong,the Chinese national pastime”。打麻将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手段。对于原文“国技”的翻译,译者对此进行了解释,译为“pastime”(消遣、娱乐、休闲活动),而不是照字面意思翻译成“the national feat”或“the national sport”之类,准确的传达了原文作者的讽刺意味。
3“父亲是前清举人”、“洋进士”,译文“His father had passed the second-degree examination under Manchu rule”、“the foreign equivalent of the third-degree holder”。举人进士,都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产物。清朝时期设童试、乡试、会试及殿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举人参加会试取中后被成为贡士;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译者可能就是根据对清朝科举制度的理解,在翻译时进行了解释,而没有直接直译了。
4“风浪像饕餮吞吃的声音”,译文“The storm sounded like a man greedily gulping his food”。饕餮是传说中龙的第五子,是一种想象中的怪兽。若是想要在译文中明确传达出“饕餮”的含义,那么就非要加很多注解。于是译者避开了这个文化专有项,而是另外创作了一个句子,大体表达原文的意思,虽然没有原文的比喻那么的夸张,但是译文也是非常的传神。
在翻译这类项目时,译者采取的标准是在贴合原文的前提下,保持译文通顺连贯,能够直译的尽量直译,能不加注释就尽量不加,在直译不通,解释很烦,加注又太复杂的情况下,译者自己创作翻译,力求译文读者不会因文中的文化专有项翻译而阅读受阻。
2. 习语的翻译
钱钟书先生不愧为国学大师,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围城》中,习语典故,信手拈来,洒脱自如,这也给译者很大的挑战。细观第一章中就见习语无数。译者在翻译时时而归化,时而异化,时而融汇创造,完全是视具体语境而定的,但是值得赞赏的是,译者的翻译是非常到位的,准确的传递了原文作者的意图。举例如下:
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译文“This may be a blessing disguise”。“忠实于原文内容,通顺的译文形式,发扬译语的优势,可以当作文学翻译的标准。”(许渊冲,1981)在处理这个习语翻译时,译者并未牵强地使用异化的手法,把所涉及到的文化典故啰嗦地翻译出来,而是采用了归化的译法,有所选择地将其中的意思婉转地表达出来,充分发挥了译语的优势,从而使译文更加顺畅、生动,也让译语读者理解起来不费吹灰之力。
2“艳若桃李,冷若冰霜”,译文“as delectable as peach and plum and as cold as frost and ice”。此句具有汉语成语的两大特点:形象性和隐喻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保留了原语的语言特色,而且还把视觉效果变换成了味觉效果。相同的还有“秀色可餐”的译文为“a feast to the eye”,生动形象的传达了大饱眼福之意。此处翻译,译者结合了英汉语言的特色,进行了创造,译文这样处理比较灵活、地道,重要的是保留了原语的语义,同时在译文读者的角度看来也不显生硬。
3. 比喻的翻译
《围城》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是运用大量的比喻。据不完全统计,此书中的比喻多达七百余条,不仅如此,种类之繁多,更为当代小说中之擅胜。在第一章中就有很多形象的比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兼顾了达意与传神,虽然在个别地方有待商榷,然而在总体上将原文作者或讽刺或夸张的风格传递得淋漓尽致。
1“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耻”,译文“This diploma,it seemed,would function the same as Adam and Eve’s fig leaf”。“文学翻译最好能够做‘形似’、‘意似’、‘神似’,如果三者不可得兼,可以不必要求‘形似’。”(许渊冲,1990)。《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在偷吃了禁果后知道自己身体赤裸,于是用“fig leaf”编成裙子来遮挡身体。所以用“fig leaf”就可以完全涵盖了原文的意思,虽然没能做到“形似”,但却得“意”又得“味”了,非常的到位、传神。
2“相传爱尔兰人的不动产(Irish fortune)是奶和屁股;这位是个萧伯纳式的既高且瘦的男人,那两项财产的分量又得打个折扣”,译文“It is said that an Irishman’s fortune consists of his two breasts and two buttocks,but this one,being a tall thin Bernard Shaw-type of man,did not have much breast and buttocks”。方鸿渐的假文凭是本例中所描绘的爱尔兰人售卖的。财产、商品和人的体格看似毫不相干,然而这种语场错配意味深远,揶揄了卖文凭的不法奸商。译文中将“那两项财产的分量又得打个折扣”意译为“did not have much breast or buttocks”,虽然也译得不错,但却流失了幽默线索,建议改译为“but this one,being a tall thin Bernard Shaw-type of man was a discounted version of the Irish fortune”。让读者自己发挥想象,联想到这里的隐喻,即爱尔兰的不动产“奶和屁股”。(余燕子,2007)
4. 误译与漏译
虽然译者基本上对照原文,忠实的进行了翻译,同时还兼顾了原文的翻译风格,但是还是有误译漏译等不足之处。
1“好不眼红”,译文“grew red-eye with envy”。此处可能为误译。:“red-eyed”一般指因睡眠不足而眼睛充血、发红,加上“with envy”表达“嫉妒、眼红”有失欠妥,其实,英文中“green with envy”一词就有此意。有意思的是中文中的“红”,在英文中对应的却是“绿(green)”。例如《红楼梦》中的“怡红院”中的“红”的翻译就是“green”。《围城》英译本中出现的这个“red-eye”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译者误译,二就是译者想要传递给译语读者有关的中国文化信息。
2“……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译文“…Besides the vinegar,the bread,the butter,and the red wine were all sour”。钱钟书在这段语言文字中极尽幽默讽刺之能事,把该西餐馆拙劣的饮食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饭菜该热的不热,该凉的不凉,该酸的不酸,不该酸的反而酸掉了。所以这里有一个误译,应该把“besides”改为“except”。一个小词的翻译的失误影响了整段话的幽默讽刺效果,真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四、评价译文质量
尽管译文相对于原文而言,有相对不足之处,有减译,也有增译,但是译文很好了利用了自身语言的优点,形象地传达了原文中的幽默、诙谐,很好的表达了原文的思想内容,且没有明显的错译,译者在译文中也基本是隐身状态。译者在行文时顺应“一切须当顺其自然。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倘若串不成一起,也就罢了,总之不可有半点勉强。”(评点本金庸武侠全集—笑傲江湖,221)当真是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总体而言,译文是良好的译文。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Kelly,Jeanne and N.K.Mao,Fortress Besieged[Z].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3]尚凤梅.浅谈文学作品汉译英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J].外语与文化研究,2005,(5).
[4]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32、193).
[5]余燕子.探索翻译批评的试金石—《围城》英译本鉴赏[J].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101.
地理必修1第一章潜在知识点注解 第4篇
一、“宇宙中的地球”潜在知识点
流星:课文对流星是这样描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事实上,人们有时能看到的并不是流星本身,只是看到了流星在空中燃烧的现象,我们平常是无法看见在太空中的流星的。关于流星其实有三个层面的描述。如图1所示,流星体存在于外太空,单个就是流星体,多个称之为流星群。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描述。当有流星个体(或群)游荡近地球并被地球引力捕获时,就身不由己地向地球飞来。在地球引力加速下,越来越快地闯入地球大气,在大气中摩擦产生高温并发生燃烧现象,于是人们看到了流星现象,单个闯入地球大气燃烧的是流星个体现象,当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并燃烧时,就是流星雨。大部分流星个体或流星群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都燃烧殆尽,化为齑粉,在地面上不留痕迹。这是第二个层面的描述。只有极少数质地坚硬或个体巨大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燃烧之后,并未烧尽,就会有残骸降落至地面,称之为陨星。其中,石质的称为陨石,铁质的称为陨铁。这是第三个层面的描述。
星际物质:星际物质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方式之一,当然属于天体一类。这在课文中并未提及,但必须让学生知道该知识点。星际物质又可分为行星际物质和恒星际物质,存在于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行星际物质;存在于恒星与恒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恒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是指运行在宇宙中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行星,所以地球上的一部分或其附属物就不能称为人造天体。如地球上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地表或发射架上的航天器 ,就不能称之为人造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课文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在此对地球自身具备的条件作两点补充:①地球自转周期适当,昼夜更替只有24小时,以致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的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火山爆发,加速水汽从内部逸出的过程,水汽经过降温、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潜在知识点
太阳外部大气特点: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划分为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这三层由里向外潜藏着这样的特点:厚度越来越厚、亮度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高(逆温现象)、密度越来越小。如图2所示。
太阳活动标志:课本上对太阳活动标志的描述,只提及黑子和耀斑。至于其它的活动标志,未明确提及,只在P10 图1.10上画出了日珥,很隐晦地涉及到太阳活动的其它标志。其实,就太阳活动而言,太阳大气的每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标志。在光球层除黑子外,还有光斑;在色球层除耀斑外,还有日珥(图3所示);在日冕层还有太阳风。黑子和耀斑只是太阳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标志而已。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时除书上描述的四种影响外,还有一种影响,即影响地球气候。太阳活动周期为11 年,而在亚寒带地区的树木年轮就呈现出11年规律性的疏密变化。充分证明了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地球的运动”潜在知识点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②60°纬线上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③同纬度、同海拔高度上的点,线速度相同;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点,海拔高者,线速度快,海拔低者,线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任何地点,无论纬度高低、经度大小及海拔高低,其角速度都相同,为每小时约15°。
晨昏线的作用:①确定地方时,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确定日期和季节,若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将地球分为昼夜半球,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θ,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θ(南北纬视当时的日照情况而定);④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课本对此知识点作了简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知识点就不用掌握,恰恰相反,这一知识点在日后高三复习过程中,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步骤小结如下: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求时间差;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即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四、“地球圈层结构”潜在知识点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震波和不连续界面,人们依据对地震波的分析,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界面,而后根据这两个不连续界面,将地球内部分划为三个层次。endprint
现行人教版地理必修1教材,经过数次整合改编,简明、凝练,这一点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正因为精减,使教材中存有不少潜在知识点。虽说这些知识点并不要求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全部涉及,但也绝非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全面回避的,有些甚至是必须加以补充的。作为答疑解惑的教师,对这些潜在知识点,更要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把控知识、指导学生。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为例加以说明。
一、“宇宙中的地球”潜在知识点
流星:课文对流星是这样描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事实上,人们有时能看到的并不是流星本身,只是看到了流星在空中燃烧的现象,我们平常是无法看见在太空中的流星的。关于流星其实有三个层面的描述。如图1所示,流星体存在于外太空,单个就是流星体,多个称之为流星群。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描述。当有流星个体(或群)游荡近地球并被地球引力捕获时,就身不由己地向地球飞来。在地球引力加速下,越来越快地闯入地球大气,在大气中摩擦产生高温并发生燃烧现象,于是人们看到了流星现象,单个闯入地球大气燃烧的是流星个体现象,当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并燃烧时,就是流星雨。大部分流星个体或流星群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都燃烧殆尽,化为齑粉,在地面上不留痕迹。这是第二个层面的描述。只有极少数质地坚硬或个体巨大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燃烧之后,并未烧尽,就会有残骸降落至地面,称之为陨星。其中,石质的称为陨石,铁质的称为陨铁。这是第三个层面的描述。
星际物质:星际物质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方式之一,当然属于天体一类。这在课文中并未提及,但必须让学生知道该知识点。星际物质又可分为行星际物质和恒星际物质,存在于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行星际物质;存在于恒星与恒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恒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是指运行在宇宙中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行星,所以地球上的一部分或其附属物就不能称为人造天体。如地球上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地表或发射架上的航天器 ,就不能称之为人造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课文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在此对地球自身具备的条件作两点补充:①地球自转周期适当,昼夜更替只有24小时,以致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的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火山爆发,加速水汽从内部逸出的过程,水汽经过降温、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潜在知识点
太阳外部大气特点: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划分为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这三层由里向外潜藏着这样的特点:厚度越来越厚、亮度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高(逆温现象)、密度越来越小。如图2所示。
太阳活动标志:课本上对太阳活动标志的描述,只提及黑子和耀斑。至于其它的活动标志,未明确提及,只在P10 图1.10上画出了日珥,很隐晦地涉及到太阳活动的其它标志。其实,就太阳活动而言,太阳大气的每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标志。在光球层除黑子外,还有光斑;在色球层除耀斑外,还有日珥(图3所示);在日冕层还有太阳风。黑子和耀斑只是太阳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标志而已。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时除书上描述的四种影响外,还有一种影响,即影响地球气候。太阳活动周期为11 年,而在亚寒带地区的树木年轮就呈现出11年规律性的疏密变化。充分证明了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地球的运动”潜在知识点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②60°纬线上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③同纬度、同海拔高度上的点,线速度相同;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点,海拔高者,线速度快,海拔低者,线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任何地点,无论纬度高低、经度大小及海拔高低,其角速度都相同,为每小时约15°。
晨昏线的作用:①确定地方时,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确定日期和季节,若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将地球分为昼夜半球,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θ,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θ(南北纬视当时的日照情况而定);④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课本对此知识点作了简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知识点就不用掌握,恰恰相反,这一知识点在日后高三复习过程中,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步骤小结如下: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求时间差;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即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四、“地球圈层结构”潜在知识点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震波和不连续界面,人们依据对地震波的分析,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界面,而后根据这两个不连续界面,将地球内部分划为三个层次。endprint
现行人教版地理必修1教材,经过数次整合改编,简明、凝练,这一点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正因为精减,使教材中存有不少潜在知识点。虽说这些知识点并不要求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全部涉及,但也绝非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全面回避的,有些甚至是必须加以补充的。作为答疑解惑的教师,对这些潜在知识点,更要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把控知识、指导学生。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为例加以说明。
一、“宇宙中的地球”潜在知识点
流星:课文对流星是这样描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事实上,人们有时能看到的并不是流星本身,只是看到了流星在空中燃烧的现象,我们平常是无法看见在太空中的流星的。关于流星其实有三个层面的描述。如图1所示,流星体存在于外太空,单个就是流星体,多个称之为流星群。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描述。当有流星个体(或群)游荡近地球并被地球引力捕获时,就身不由己地向地球飞来。在地球引力加速下,越来越快地闯入地球大气,在大气中摩擦产生高温并发生燃烧现象,于是人们看到了流星现象,单个闯入地球大气燃烧的是流星个体现象,当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并燃烧时,就是流星雨。大部分流星个体或流星群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都燃烧殆尽,化为齑粉,在地面上不留痕迹。这是第二个层面的描述。只有极少数质地坚硬或个体巨大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燃烧之后,并未烧尽,就会有残骸降落至地面,称之为陨星。其中,石质的称为陨石,铁质的称为陨铁。这是第三个层面的描述。
星际物质:星际物质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方式之一,当然属于天体一类。这在课文中并未提及,但必须让学生知道该知识点。星际物质又可分为行星际物质和恒星际物质,存在于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行星际物质;存在于恒星与恒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恒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是指运行在宇宙中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行星,所以地球上的一部分或其附属物就不能称为人造天体。如地球上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地表或发射架上的航天器 ,就不能称之为人造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课文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在此对地球自身具备的条件作两点补充:①地球自转周期适当,昼夜更替只有24小时,以致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的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火山爆发,加速水汽从内部逸出的过程,水汽经过降温、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潜在知识点
太阳外部大气特点: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划分为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这三层由里向外潜藏着这样的特点:厚度越来越厚、亮度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高(逆温现象)、密度越来越小。如图2所示。
太阳活动标志:课本上对太阳活动标志的描述,只提及黑子和耀斑。至于其它的活动标志,未明确提及,只在P10 图1.10上画出了日珥,很隐晦地涉及到太阳活动的其它标志。其实,就太阳活动而言,太阳大气的每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标志。在光球层除黑子外,还有光斑;在色球层除耀斑外,还有日珥(图3所示);在日冕层还有太阳风。黑子和耀斑只是太阳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标志而已。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时除书上描述的四种影响外,还有一种影响,即影响地球气候。太阳活动周期为11 年,而在亚寒带地区的树木年轮就呈现出11年规律性的疏密变化。充分证明了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地球的运动”潜在知识点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②60°纬线上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③同纬度、同海拔高度上的点,线速度相同;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点,海拔高者,线速度快,海拔低者,线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任何地点,无论纬度高低、经度大小及海拔高低,其角速度都相同,为每小时约15°。
晨昏线的作用:①确定地方时,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确定日期和季节,若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将地球分为昼夜半球,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θ,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θ(南北纬视当时的日照情况而定);④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课本对此知识点作了简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知识点就不用掌握,恰恰相反,这一知识点在日后高三复习过程中,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步骤小结如下: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求时间差;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即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四、“地球圈层结构”潜在知识点
第一章(小结) 知识结构图 第5篇
第一章
知识结构图
含义————统计资料、统计工研究对象及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第一节统计职能————信息、咨询、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工作过程——统计设计/调查/整统计总体统计指第二节几个基本概念变换品总体单位标志数
第一章应急知识 第6篇
1、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实践经验的总结。
2、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共识。
3、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和基本点: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内容上的表现,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第四:为走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和经典主义倾向,不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 十三届四中全会:三个代表 十六大: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十七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界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七大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 毛泽东思想: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思想的内容: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第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第四,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思想。第六,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
毛泽东指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毛泽东思想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
“三个代表”思想的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第一章应急知识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