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试试验总结报告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中试试验总结报告(精选7篇)

中试试验总结报告 第1篇

中试总结报告内容

按照《浙江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细则》的规定,对技术创新、自主研发、国内外领先等项目,在项目设立审查中,要求提供项目中试总结报告。中试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中试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参与人;

二、中试主要内容;

1、主要原料规格;

2、反应原理;

3、工艺流程图及流程叙述;

4、主要装置设备、规模、中试设计生产能力;

三、中试过程介绍

1、实验方法;

2、中试批次、数量;

四、中试总结

1、小试到中试放大倍数;

2、中试过程安全设施、设备运转情况;

3、中试过程出现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4、采取的安全措施;

中试总结报告应分别由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制人,单位负责人签字,编制单位盖章。

根据《浙江省化工(科研)试验性项目安全管理规定(试行)》的规定,中(扩)试项目技术转让时,必须出具安全技术鉴定报告和新产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附有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说明、防止或控制事故发生的措施以及安全技术规程等文件

绍兴市安监局危化处二00七年八月十五日

中试试验总结报告 第2篇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模拟中试试验研究

摘要:在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建立的φ600mm,处理烟气量达m3/h(标准状态,下同)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中试试验台上,进行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分别讨论了Ca与S的摩尔比、烟气流量、入口SO2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与S的摩尔比和反应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烟气量和SO2入口浓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十分明显,说明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对锅炉负荷和燃煤煤种的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Abstract:At present, SO2 pollution control of coal combustion is an urgenttask in the field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 China.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was carried on the simulated pilot-scale test facility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for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CFB-FGD) whose diameter is 600mm and nominal flow rate of the flue gas is 2 000 m3/h in Therm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The Ca/S molar ratio and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fficiency of desulfurization, but the influences of the flow rate and SO2 inlet concentration are not obvious. So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CFB-FGD technology is applicable for the variation of the boiler’s load and the coal used.作 者:冯斌    李大骥    周志良    吴颖海    杨军  作者单位:冯斌,李大骥,吴颖海,杨军(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南京 210096)

周志良(江苏省昆山市环保局管理处, 昆山 215300)

期 刊: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EIPKU  Journal: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1(2) 分类号:X-505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    模拟中试    Ca与S的摩尔比    烟气流量    入口SO2浓度    反应温度    反应湿度   

沙玻院浮法微晶玻璃中试试验成功 第3篇

据中国建材报, 日前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在日熔化量为2.5吨的浮法玻璃中试线上进行了建筑装饰微晶玻璃板的中试试验, 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业内人士介绍, 该研究院试验的浮法微晶玻璃技术应该说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筑微晶玻璃的浮法生产工艺大幅降低了其生产成本和能耗, 它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将为有效替代石材等不可再生材料在建筑装潢装饰中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据了解, 相比较目前市场上广泛采用的压延法和烧结法生产工艺, 建筑微晶玻璃的浮法生产工艺使得玻璃通过锡液面浮抛成型, 具有产品产量大、质量高、玻璃板面宽、生产过程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优点, 弥补了烧结法和压延法成品率低, 不能生产厚度3~8 mm的薄型微晶玻璃板材的缺陷。同时, 用浮法生产的微晶玻璃装饰板材, 板面平整度和表面质量都有显著提高, 且无需再进行深度磨抛, 从而可大幅降低成本, 节约能耗。未来浮法微晶玻璃薄型板材与墙体保温材料的复合, 有望成为新型的饰面材料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中试试验总结报告 第4篇

试验比较和展示采用拜耳公司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防除黄淮海地区旱地小麦田主要病虫害的药效及对作物的安全性,核算和对比不同解决方案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等。

二、试验设计及处理

1.供试材料

(1)奥拜瑞31.9FS(拌种剂)拜耳公司生产

(2)世玛+伴宝+苯磺隆拜耳公司生产

(3)2.5%敌杀死EC拜耳公司生产

(4)70%艾美乐WG(吡虫啉)拜耳公司生产

(5)75%拿敌稳WG(25%肟菌酯50%戊唑醇)拜耳公司生产

(6)20%三唑酮乳油江苏建农农药有限公司

(7)2.5%高效氯氟氰菊酯江苏景宏生物科技公司

(8)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FS)江苏剑牌农药厂

(9)24%菌刀水剂武汉科诺生物科技

(10)16%易莎阔(双氟·氯氟吡氧乙酸)+伴侣(56%二甲四氯)山东农冠清源植保公司

(11)黄金组合(克百威·多菌灵)河南科大绿野公司

(12)3%苯醚甲环唑天津科润

(13)30%甲基异柳磷

2.试验处理及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13.5米×20米=270平方米。邻近试验区外有示范面积20010平方米,试验处理见表1:

三、试验地基本情况

本试验安排在西华县黄桥乡东斧柯村,王新安责任田,土质沙壤,肥力中等,前茬大豆,每667平方米产150千克。小麦播种整地前,667平方米施15~15~15复合肥50千克,加尿素10千克。

按照试验方案要求,2014年10月24日下午拌种,10月28日上午播种,667平方米播量为13公斤。小麦品种为周麦26,播种时气温11~18℃,多云天气。2014年11月3日小麦出苗。与对照相比,处理3晚出一天,处理2晚出2.5天。11月18日基本苗调查,处理1平均基本苗为34万株/667平方米,处理2为37.3株/667平方米,处理3为34万株/667平方米。

四、试验结果及分析

1.除草效果比较

本试验因冬前小麦播种偏晚,杂草出苗晚而小,故冬前未施药,冬后3月2日进行施药,施药时大多阔叶杂草5~10叶期,主要种类是荠菜、播娘蒿、婆婆纳和野燕麦。按方案要求,处理3(当地植保)用16%易荷阔(双氟·氯氟吡)30克+伴侣(56%二甲四氯)30克+24%菌刀15毫升/667平方米+15%炔草酯60毫升/667平方米喷雾。没667平方米喷液量:处理2和3均为30千克,即每667平方米两桶水(药量增加一倍)。

药后11天,即3月13日观察,处理2和处理3两区内的荠菜、播娘蒿、猪秧秧中毒明显,叶片发黄、扭曲(而婆婆纳稍差)。药后19天,即3月21日观察,上述杂草枯黄、萎蔫,即将死亡。用杂草盖度目测法统计,处理2、3与对照相比,其除效均达100%,处理2和处理3两者之间差异不明显。

2.病虫害防治效果

按原试验方案要求,春季防病虫综合施药仅一次,即在小麦齐穗期。但因今年我县3~4月份降水偏多,麦田湿度大,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蚜虫发生重。为安全起见,故第一次施药提前,即在4月11日开始施药。后期为预防小麦赤霉病和叶枯病,5月11日又增加了一次用药。

第一次用药(即4月11日)处理2按原方案进行。处理3用20%三唑酮100毫升/667平方米+10%吡虫啉20克/667平方米+2.5%高效氯氟氰菊酯50毫升+利达30克,混合喷雾。药后12天,即4月23日采用大区五点取样法调查,每点20株,共查100株,调查结果如下表:

由表2看出,处理2和处理3对小麦蚜虫防效较好,均达100%。对纹枯病看不出明显防效,调查发现此时纹枯病病株率较高,而严重度不高,多为二级。去年对不同处理进行了详细的分级调查,今年未能拔出麦株逐个分级。在后期进行的枯、白穗调查时,因对照差异不大,也未能统计出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这也正是目前西华县麦田存在的一项技术难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小麦白粉病、锈病因对照区未发现,也无法统计其效果。事实上,今年我县小麦白粉病大发生,而本试验区,对照发病轻,分析原因可能对照区太小,在临近其他小区施药时造成一定影响。

3.小麦扬花灌浆期,即进入5/1日后,我县接连出现3次降水天气,特别是5月6日的一场大风大雨,使我县局部乡镇小麦倒伏严重,本试验区也有小面积倒伏。为防止后期小麦白粉病、叶锈病严重发生,处理2和处理3均采用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00毫升/667平方米喷雾。5月20日调查,小麦白粉病、锈病及赤霉病发生很轻。而生产大田中,今年后期小麦叶锈、白粉病严重流行,施药失时的地块较常年减产15%以上。

小麦全蚀病今年在西华县重流行,主要原因与今年西华县3、4、5月份降水有关。而在本试验区未见小麦全蚀病发生,原因与综合施药有关。

4.安全性评估。本试验从小麦拌种开始,在麦田除草及后期综合施药过程中,处理2和3均未见小麦药害发生,所有药剂及配方都是安全的。

5.收获测产

(1)理论测产,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每667平方米有效穗数:每点取一米双行,查总株数,除6求得。理论产量(千克/667平方米)=有效穗(万/667平方米)×平均穗粒数×千粒重×0.0086。

(2)实际产量,每个调查点实收0.4平方米即一米双行),待晒干脱粒后,称其重量,计算实际产量。

理论测产和实产调查结果见附表4。

由表4看出,无论是理论测产和实产,均以处理2产量最高,与对照相比,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增产35.7%和50.5%;与处理三相比,分别增产10.4%和13.4%;处理3(常规植保)与对照不施药相比,理论测产增加22.9%,实际产量增加32.4%。

6.问题及讨论

西华县是国家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县,全县小麦播种面积大,产量高,各级领导重视。但随着作物产量提高和栽培条件,气象因素的不同和改变,麦田病虫害发生种类多,损失重,特别是小麦全蚀病、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和麦穗蚜发生严重。且年度间变换不等。因此,在制定防治方案时不能固定太死,应根据不同病虫发生特点,做到科学合理用药。

中试试验总结报告 第5篇

摘要:在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建立的φ600mm,处理烟气量达m3/h(标准状态,下同)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中试试验台上,进行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分别讨论了Ca与S的摩尔比、烟气流量、入口SO2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与S的摩尔比和反应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烟气量和SO2入口浓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十分明显,说明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对锅炉负荷和燃煤煤种的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Abstract:At present, SO2 pollution control of coal combustion is an urgenttask in the field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 China.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was carried on the simulated pilot-scale test facility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for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CFB-FGD) whose diameter is 600mm and nominal flow rate of the flue gas is 2 000 m3/h in Therm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The Ca/S molar ratio and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fficiency of desulfurization, but the influences of the flow rate and SO2 inlet concentration are not obvious. So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CFB-FGD technology is applicable for the variation of the boiler’s load and the coal used.作 者:冯斌    李大骥    周志良    吴颖海    杨军  作者单位:冯斌,李大骥,吴颖海,杨军(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 南京 210096)

周志良(江苏省昆山市环保局管理处, 昆山 215300)

中试试验总结报告 第6篇

MCBF工艺处理炼油厂废水的中试试验研究

通过对中石化莱炼油厂3#污水场的二级浮选出水采用MCBF复合生物滴滤池工艺进行动态处理试验研究,得到较好的效果.CODcr的平均去除率达80%;氨氮达75%;SS迭62%.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作 者:吴云涛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上海市,37 刊 名:科技风 英文刊名:TECHNOLOGY TREND 年,卷(期): “”(12) 分类号:X7 关键词:炼油废水   MCBF-复合生物滴滤池   动态试验  

中试试验总结报告 第7篇

本文提出了采用悬浮填料滤池对活性污泥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的新技术.该技术所采用的.悬浮填料滤池可直接设置在生化反应池末端,取消原工艺中的二沉池.中试试验对悬浮填料滤池的固液分离效果,滤池的运行周期及冲洗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证明,悬浮填料滤池运行稳定,在进水表面负荷高达2.0~3.0 m3/m2・h的情况下出水SS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二级排放标准(GB18918-),工作周期可达到5天以上.悬浮填料滤池可采用曝气方法进行冲洗,操作管理简单,冲洗效果良好,便于实现自动化运行.

作 者:初开艳 董滨 傅钢 周增炎 屈计宁 CHU Kai-yan DONG Bin FU Gang ZHOU Zeng-yan QU Ji-ning 作者单位:初开艳,董滨,周增炎,CHU Kai-yan,DONG Bin,ZHOU Zeng-yan(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92)

傅钢,FU Gang(上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屈计宁,QU Ji-ning(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上海,200050)

中试试验总结报告

中试试验总结报告(精选7篇)中试试验总结报告 第1篇中试总结报告内容按照《浙江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细则》的规定,对技术创...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