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头孢噻呋范文
盐酸头孢噻呋范文(精选7篇)
盐酸头孢噻呋 第1篇
盐酸头孢噻呋的结构式为图1。
从结构式图1中可知, 其分子之中有一个羧基, 可电离出一个H+, PH值约为2~3, 呈酸性。碳酸氢钠是强碱弱酸盐, 在水中呈碱性, 它在水中可水解为Na+和HCO3, 其中HCO3-与H2O电离出的H+结合, 剩余OH, 溶液显碱性。
由此可知, 盐酸头孢噻呋与碳酸氢钠是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放出了CO2气体。
即:HCO3-+H+=H2O+CO2↑
因此可以通过实验来确定在能够充分溶解样品的前提下, 使用一种溶液呈碱性、性质较稳定、无色、且不会生成气体及杂质的物质, 来解决影响检验的问题。经过对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大量分析与试验, 发现氢氧化钠溶液完全符合要求。
1 试药、试剂及仪器
(1) 盐酸头孢噻呋样品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 配制溶液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3) 配制溶液用水均指纯化水, 纯化水的质量必须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 除另有规定外, 一般纯化水存放不得超过七天。
(4) 配制氢氧化钠的水应为新沸冷却的纯化水。
(5) AE100型电子天平。
2 实验方法
(1) 对各溶液适用性考察。
(2) 称取氢氧化钠、碳酸钠适量配制成浓度为5%的溶液, 加入待测样品, 观察溶解后产生的现象, 其结果如表1。
因为用碳酸钠溶液溶解盐酸头孢噻呋也会产生气泡影响检测, 所以只针对氢氧化钠溶液做进一步实验。
(3) 配制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依据盐酸头孢噻呋检验规程可见异物项下, 称取本品1.2克, 观察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情况, 确定最佳使用浓度, 将检验成本控制在较低范围。经过实验, 所得数据如表2。
3 讨论
盐酸头孢噻呋在水中显酸性, 在实验中验证了它能够在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但在碳酸钠溶液中溶解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不利于观察和操作, 用氢氧化钠溶液做溶剂较为适合。由于3%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样品速度较慢, 在实际操作中大大影响了检验效率。因此, 经综合考虑后, 认为用3.5%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样品比较好, 既能快速溶解样品, 又能将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二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盐酸头孢他美酯胶囊说明书 第2篇
问:盐酸头孢他美酯胶囊(安素美)有什么不良反应呢?
答:1、消化系统:主要是腹泻、恶心、呕吐。偶有伪膜性肠炎、腹胀、胃灼热、腹部不适、血中胆红素升高,转氨酶一过性升高等。2、皮肤反应:偶有出现瘙痒、局部浮肿、紫癜、皮疹等。3、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偶有出现头痛、眩晕、衰弱、疲劳感等。4、血液系统反应:偶有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等,均为一过性反应。5、其它罕见的反应,牙龈炎、直肠炎、结膜炎、药物热等。
盐酸头孢噻呋 第3篇
1 材料
1.1 试验菌株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由动物科技学院药理实验室提供,系经过鉴定的临床分离株。以大肠杆菌ATCC25922为质控菌株。
1.2 药品
盐酸头孢噻呋(88%),购自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甘氨酸(99.5%),购自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磷酸氢二钠(20110422),购自天津市红岩化学试剂厂;磷酸二氢钠(20110218),购自天津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N-N二甲基甲酰胺(20110611),购自天津市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3 主要试剂
麦康凯琼脂,购自北京陆桥技术有限公司;营养琼脂、MH肉汤培养基,均购自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主要仪器
双人双面超净工作台(SW-CJ-2F型),购自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电热恒温培养箱(DHP-9272型),购自山东龙口市先科仪器公司;立式压力蒸气灭菌器(B×M-30R型),购自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紫外分光光度计(UV-2550型),购自上海奥析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购自奥豪斯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大龙微量移液器,购自上海赛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微孔滤膜,购自上海兴亚净化材料厂。
2 方法
2.1 菌液的制备
试验前将各菌种培养、复壮并划线分离单个菌落,挑取2~3个单菌落接种到3~5 m L MH肉汤中,37℃培养8~10 h,备用。
2.2 药液的制备
精确称取0.145 g的盐酸头孢噻呋,用N-N二甲基甲酰胺与注射用水的混合液(2∶1)在棕色容量瓶中定容至25 m L,即浓度为5 120μg/m L,用无菌滤器过滤后保存在4℃的冰箱中,备用。
精确称取1.640 g的甘氨酸,用p H值为6.0的磷酸盐缓冲液定容至25 m L,即浓度为65 536μg/m L,用无菌滤器过滤后保存在4℃的冰箱中,备用。
2.3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2.3.1 抗菌药物的准备
将已制好的盐酸头孢噻呋储备液用p H值为6.0的磷酸盐缓冲液做倍比稀释,稀释成256,128,64,32,16,8,4,2,1,0.5,0.25,0.125μg/m L,共12管,用移液枪将稀释好的盐酸头孢噻呋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依次加入微孔板的小孔内,每孔加50μL,第12孔内加不含抗菌药物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
将已制好的甘氨酸储备液用p H值为6.0的磷酸盐缓冲液做倍比稀释,稀释成32 768,16 384,8 192,4 096,2 048,1 024,512,256,128,64,32,16μg/m L,共12管,用移液枪将已稀释好甘氨酸的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依次加入到微孔板的小孔内,每孔加50μL各浓度的甘氨酸,第12孔内加50μL不含药物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
2.3.2 菌悬液的制备
将培养好的菌液用MH肉汤调至0.5号麦氏标准管浊度,再稀释200倍,使菌液浓度为5×105cfu/m L,用移液枪将稀释好的菌液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依次加入微孔板的U型小孔内,每孔加50μL,第12孔内加50μL双倍成分的MH肉汤培养基。加完菌液之后,将微孔板盖好,放置在振荡器上振荡1 min,使抗菌药物与菌液充分混匀。
2.3.3 结果判定
在衬有黑底板的光线下观察结果,细菌生长时可看到小孔内呈弥散状浑浊或U型底部有圆形或丝状沉淀。无细菌生长孔内所含最低抗菌药物浓度即为MIC。
将未见细菌生长的各孔内培养物各吸取0.1 m L,均匀涂布于灭菌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 h,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小于5个的浓度即为该药的MBC。
2.3.4 药物配方的筛选
通过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确定药物的合理配比。使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在细菌浓度为5×105cfu/m L的条件下,于37℃培养18~24 h后,测定头孢噻呋∶甘氨酸(1∶1、2∶1、4∶1、8∶1、16∶1)的MIC。接着吸取各管培养物(肉眼未见细菌生长)0.1 m L涂布于相应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于规定温度下培养18 h后测得MBC,将不同配比药物的MIC和MBC进行对比,最小值即为最佳配方。
3 结果与分析
3.1 盐酸头孢噻呋与甘氨酸单药的MIC与MBC
见表1。
μg·m L-1
3.2 盐酸头孢噻呋与甘氨酸在不同浓度配比下的MIC和MBC
见表2。
μg·m L-1
盐酸头孢噻呋与甘氨酸联合用药可以明显降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盐酸头孢噻呋单药剂量的MIC和MBC是联合用药的数倍,盐酸头孢噻呋与甘氨酸配比为1∶1、2∶1、4∶1、8∶1、16∶1时MIC为0.25~1.00μg/m L,盐酸头孢噻呋单方用药时要高于联合用药2∶1、4∶1、8∶1配比8倍多,盐酸头孢噻呋与甘氨酸配比为1∶1、2∶1、4∶1、8∶1、16∶1时的MBC为2.00~16.00μg/m L,盐酸头孢噻呋单方用药时要高于联合用药1∶1、2∶1、4∶1、8∶1、16∶1配比4倍多。
4 讨论
肉汤稀释法、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扩散稀释法是体外抑菌试验常用的三种方法,本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操作简便,可以同时进行多组重复,可以精确测量盐酸头孢噻呋和甘氨酸在不同配比下的相互作用。通过将不同配比药物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进行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8∶1配比时抗菌效力明显比其他浓度配比要好,是最佳配方。
盐酸头孢噻呋与甘氨酸联合使用呈相加和协同作用,无颉颃作用。盐酸头孢噻呋与甘氨酸联合应用在国内外尚未报道,本试验以盐酸头孢噻呋和甘氨酸为主要原料,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确定两种药的最佳配比,为以后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武博达.复方头孢噻呋长效注射液的研制及其药动学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8.
[2]王付民,胡功政,高延玲.头孢噻呋等抗菌药物对4种标准菌株的药效学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05,26(2):95-97.
[3]王付民,胡功政,苑丽,等.头孢噻呋等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04,40(9):49-50.
[4]昌莉丽.复方盐酸头孢噻呋混悬液药效评价及其药动学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0.
[5]陆大祥,李楚杰,付咏梅,等.甘氨酸对内毒素致热性的抗拮作用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6,12(3):235-238.
[6]秦霞.甘氨酸的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09.
兽用头孢噻呋抗菌后效应的研究概况 第4篇
关键词:头孢噻呋,抗菌后效应,最低抑菌浓度
抗生素后效应 (post antibiotic effect, PAE) , 指抗生素与细菌短暂接触, 当药物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 (MIC) 或消除后, 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其临床意义在于:根据PAE理论, 抗生素的给药间隔应该是药物浓度低于MIC或最低杀菌浓度 (MBC) 的时间加上PAE的持续时间, 不仅可以延长给药间隔, 减少药物剂量, 而且不影响疗效, 又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提高患畜依从性, 降低费用。目前, PAE已成为评价新抗生素、设计合理给药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1]。
1兽用头孢噻呋PAE的产生机理
目前, 关于抗生素产生PAE的机理尚不完全明确, 可能是与药物持续存在于靶细胞作用部位和抗生素引起细菌的非致死性损伤有关[2]。头孢噻呋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与细菌细胞膜上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S, 该蛋白质是细菌合成细胞壁所必需的酶) 形成共价键, 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抑制了细菌细胞的形成, 导致菌体变形, 活力受抑, 甚至溶解、死亡。头孢噻呋与细菌的靶酶分子结合后, 从靶位解离到酶恢复活性需要时间, 这可能是产生PAE的机理之一。此外, 抗生素后促白细胞效应 (PALE) 也可能是产生体内PAE的机理之一, 细菌与高浓度的抗生素接触后, 菌体发生变形, 更易为吞噬细胞识别, 产生抗生素与白细胞的协同效应, 使细菌修复再生长的时间延长, 因而产生PAE[3]。
2头孢噻呋抗菌后效应的活性
王付民等对头孢噻呋等几种药物对4种标准
菌株体外抗菌后效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头孢噻呋等几种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链球菌均产生较长的PAE, 且PAE随浓度的增加明显延长, 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王睿及徐玉红等都报道过类似的结果[4,5,6]。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PAE较长, 且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如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链球菌等引起的感染, 使用较大剂量的冲击疗法, 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但这3种药物对鸡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PAE较短或为负值, 随着浓度的增加, PAE的长短并无明显的变化。这与LiRC等人的报道一致[7], 所以在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时, 要取得好的疗效, 临床应采取增加给药频率或持续性给药的方法, 使血药浓度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根据头孢噻呋等对革兰氏阴性菌的PAE呈非浓度依赖性, 在治疗鸡大肠杆菌病、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时, 自由混饮用药法可能比集中口渴法混饮更为有效。
3对头孢噻呋PAE的影响因素
3.1体外影响因素
3.1.1细菌的种类及接种量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有明显的PAE, 但对革阴性杆菌的很短或呈现负值。
3.1.2头孢噻呋与受试菌接触时间关于接触时间对PAE影响的研究尚少, 目前对β-酞胺类药物PAE的研究常采用与受试菌接触l h或2 h后再稀释的方法, 能获得较长的PAE[8,9]。
3.1.3PAE的测定方法PAE的测定方法很多, 有菌落计数法、生物荧光检测法、分光光度法、电传导检测法等[10,11], 其中菌落计数法操作虽然费时费力, 但测定准确, 尤其适用于检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1.4诱导时间的确定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 诱导时间不同, 其PAE的长短也有所不同, 一般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 PAE延长。但诱导时间过长, 大量的细菌可能被杀死, 同时诱导时间过长可能仅能反映少数耐药菌的PAE。因此, 诱导时间要合适, 有研究证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诱导时间在2 h产生的PAE最长[12]。
3.1.5药物浓度的选择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5~8 MIC范围内产生的PAE最长[13]。
3.2体内影响因素影响体内PAE的因素较多, 如机体的病理状态、免疫功能、感染部位等都会对抗生素的体内PAE造成影响。
4 PAE的临床意义
盐酸头孢噻呋 第5篇
1 材料
1.1 药品
头孢噻呋原料药 (色谱纯, 批号为050202, 含量为87.5%) , 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去呋喃甲酰基头孢噻呋 (DFC) (色谱纯, 批号为040403, 含量为99.1%) , 购自Sigma公司。
1.2 试验动物
1日龄番雏鸭, 由辽宁钟氏禽业有限公司提供, 雌雄兼有, 笼养, 自由采食、饮水, 饲喂不含任何抗菌药物的全价饲料。至3周龄时选用无临床症状的健康雏鸭进行药动学试验。
1.3 主要试剂
碘乙酰胺 (批号为00415) 、二硫赤鲜醇 (批号为001105) , 均为色谱纯, 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乙腈 (批号为980825) 、甲醇 (批号为040902) , 均为色谱纯, 购自天津四友医学技术有限公司;磷酸二氢钾 (批号为018103) , 购自北京市庆盛达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氢氧化钠 (批号为024002) , 安徽省肖县化学试剂厂生产;醋酸铵, 购自上海沪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氯化钾, 购自北京中慧天诚科技有限公司;硼酸钠, 购自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主要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 沃特斯公司生产;检测器, 北京谱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高速台式离心机, 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生产;氮气吹干仪, 北京八方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超声波清洗器, 北京桑翌实验仪器研究所生产。
2 方法
2.1 溶液的配制
2.1.1 头孢噻呋溶液的配制
参照参考文献[1], 将头孢噻呋配制成浓度为1.5 mg/m L的溶液进行药动学试验。
2.1.2 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确称取适量的DFC, 用灭菌双蒸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于10 m L棕色容量瓶内, 即制成浓度为1 mg/m L的标准存储液, 于-20℃冰箱中保存, 备用。
临用前取出, 用流动相稀释成4, 2, 1, 0.5, 0.1, 0.05, 0.01μg/m L各浓度的标准液。
2.1.3 流动相的配制
称取醋酸铵, 置于500 m L容量瓶中, 用双蒸去离子水定容, 得到浓度为0.01 mol/L的醋酸铵水溶液。
取上述0.01 mol/L的醋酸铵水溶液80 m L与20 m L乙腈混匀, 用微孔过滤器过滤, 超声波清洗器脱气之后即得流动相。
2.1.4 样品提取液的配制
二硫赤藓醇-硼酸缓冲液:取氯化钾3.7 g、二硫赤藓醇4.0 g和硼酸钠19.0 g, 用1 000 m L水溶解即得。
碘乙酰胺-磷酸缓冲液:取7.0 g碘乙酰胺, 用50 m L磷酸缓冲液 (p H值为7) 溶解即得。
磷酸盐缓冲液 (p H值为7) :取磷酸二氢钾0.68 g, 加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29.1 m L, 用纯化水稀释至100 m L即得。
5%磷酸溶液:取85%磷酸5 m L, 加纯化水至85 m L即得。
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2 g氢氧化钠溶于500 m L纯化水中即得。
2.2 试验动物分组
取65只3周龄健康番雏鸭, 雌雄兼有, 其中5只作为空白对照, 另60只称重编号, 用于进行头孢噻呋口服给药的药动学试验。
2.3 给药
试验前禁食4 h, 给药前1~2 min按编号取雏鸭, 口服头孢噻呋, 给药剂量为1.5 mg/kg, 准确记录给药时间。
2.4 采样
分别于给药后0.17, 0.33, 0.5, 0.75, 1, 1.5, 2, 4, 6, 9, 12, 24小时时取5只雏鸭, 人工保定后颈部消毒, 切开颈静脉放血, 无菌取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肌肉, 用滤纸吸净脏器表面的血液, 剪掉其表面的脂肪和结缔组织, 分别置于已经编号的容器里, 于-20℃冰箱保存, 待测。
2.5 样品的处理
将样品 (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肌肉) 自然解冻后, 准确称取剪碎的样品1 g置于匀浆杯中, 搅碎混合均匀后, 加入二硫赤藓醇-硼酸缓冲液14 m L, 搅拌均匀后, 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水层, 50℃水浴中振荡15 min;加入0.6 m L碘乙酰胺-磷酸缓冲液, 振摇混匀后, 室温条件下放置30 min;加入5%磷酸溶液, 调整p H值至2.5, 4℃条件下冷却后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水层, 40℃条件下氮气吹干 (0.2 m L) ;然后再用流动相定容至1 m L, 5 000 r/min离心6 min;取上清液, 用直径为0.22μm的滤膜过滤。
2.6 样品的测定
采用HPLC面积-外标法对样品中代谢产物DFC进行定量。
2.7 色谱条件及工作指标
色谱柱为Symstry C18色谱柱 (150μm4.6μm, 5μm) ;流动相为0.01 mol/L醋酸铵水溶液-乙腈 (80∶20) ;检测器为SPD-10A VP UV-Vis.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66 nm;柱温为25℃;流速为1 m L/min;保留时间为7.6~10.7 min。
3 结果
3.1 头孢噻呋口服给药后的药时曲线 (见图1~5)
在雏鸭肝脏和肺脏中的药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三项指数方程, 在肾脏、肌肉、心脏中的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二项指数方程。各组织中的头孢噻呋药时理论方程:肾脏为C=3.325 8 (e-0.387 1t-e-2.414 7t) ;肝脏为C=10.1336e-1.115 3t+0.856 6e-0.164 6t-10.990 2e-1.817 4t;肺脏为C=8.271 5e-1.484 2t+0.7412e-0.100 2t-9.012 7e-2.766 9t;心脏为C=2.352 7 (e-0.665 3t-e-1.505 4t) ;肌肉为C=1.947 6 (e-0.568 6t-e-0.633 9t) 。
3.2
不同时间肾脏、肝脏、肺脏、心脏和肌肉组织中的药物浓度 (结果见表1)
3.3 各组织动力学参数
(结果见表2)
3.4 残留分析及休药期的初步确定
头孢噻呋在组织中的消除主要按照一级动力学消除, 消除后相服从于指数消除。因此, 可根据消除后相测定的药物浓度及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 计算药物浓度降至允许残留水平所需要的时间, 其计算公式为:t=ti+1/βln Ci/Cf[2]。式中:β为消除速度常数Cf为允许残留量;Ci、ti分别为消除后相初始浓度和时间;t为药物浓度降至允许残留水平所需要的时间。利用此公式推算口服头孢噻呋后, 各组织中头孢噻呋含量降至0.01μg/kg、0.001μg/kg时所需要的时间, 结果见表3。
μgm L-1
注:“ND”表示未检测出。
h
由表3可知, 口服头孢噻呋在雏鸭体内的消除缓慢, 其中肾脏消除最慢, 其次为肺脏、肝脏、心脏和肌肉。健康雏鸭各组织中头孢噻呋降至0.001μg/kg所需要的时间最长的为66.39 h (约2.76 d) , 降至0.01μg/kg所需要的时间最长的为43.19 h (约1.8 d) 。因此, 建议口服头孢噻呋在鸭体内的休药期为3 d。
4 讨论
头孢噻呋经不同途径给药后, 药时数据结果表明, 药物吸收快, 能迅速达到峰浓度, 血液中药物浓度高, 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 药物在体内分布广泛, 消除较为缓慢, 生物利用率高, 因此头孢噻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能够让头孢噻呋发挥更好的药物效果, 建议从头孢噻呋剂型及给药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刻探讨。
2005年, Frederik等人给马局部静脉灌注头孢噻呋, 经药效学分析, 效果明显, 强于全身静脉注射给药方式, 这给兽医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可以采用此种给药方式或者更独特的方式在其他物种上进行试验, 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近几年, 美国瑞辉公司推出了头孢噻呋的新剂型[3]:Excede (ceftiofur crystalline free acid, 简写CCFA) , 这种新剂型因其给药方式独特, 可以在动物体内维持7 d有效血药浓度, 并且动物注射部位残留小等, 这些优势已经引起国内外兽药界的广泛关注, 这就需要兽医界科研人员通过试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从而更有效地为兽医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明春, 焦阳, 李杰, 等.头孢噻呋在雏鸭体内的血液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0, 41 (3) :346-349.
[2]刘明春, 佟恒敏, 朱文波, 等.司帕沙星在雏鸭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的研究[J].现代畜牧兽医, 2004 (11) :37-39.
盐酸头孢噻呋 第6篇
头孢噻呋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 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一些厌氧菌都有很强的抗菌活性[3]。头孢噻呋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吸收迅速, 达峰快, 血中药物浓度高[4]。本试验测定了头孢噻呋钠体外对畜禽常见致病菌的敏感性, 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
头孢哌酮钠、头孢噻呋钠, 由山西农大恒远药业有限公司提供;青霉素G、硫酸庆大霉素,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氟苯尼考, 浙江海翔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产品;环丙沙星、恩诺沙星, 浙江中美华东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产品;阿米卡星, 浙江永宁制药厂产品;盐酸多西环素, 上海五洲药厂产品。
1.2 菌种
鸡大肠杆菌 (菌株编号为C83881) 、鸡白痢沙门杆菌 (菌株编号为C79-14) 、鸡多杀性巴氏杆菌 (菌株编号为C48-1) 、猪大肠杆菌 (菌株编号为C83591) 、猪链球菌 (菌株编号为C74-10) 、金黄色葡萄球菌 (菌株编号为C56011) , 均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
1.3 最小抑菌浓度 (MIC) 的测定
1.3.1 培养基的制备
营养肉汤、营养琼脂和鲜血琼脂, 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制备。
1.3.2 药物贮备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各种药物, 在无菌状态下操作。头孢噻呋钠、头孢哌酮钠、青霉素G、硫酸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盐酸多西环素均用p H值为6.0的磷酸盐缓冲液溶解配制浓度为1 280μg/m L溶液;氟苯尼考先以少量乙醇溶解, 然后加入p H值为6.0的磷酸盐缓冲液, 配制浓度也为1 280μg/m L;分装成小瓶, 置-20℃冰箱中备用, 使用前先置常温冰箱中存放。
1.3.3 菌液的制备
将保存的菌种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上, 37℃恒温过夜培养;次日挑选1~2个单个菌落种入1~2 m L营养肉汤中, 37℃恒温培养16~18 h;吸取菌液1.0 m L, 用生理盐水做10倍系列稀释, 即1×10-1~1×10-7, 每次稀释均更换吸管, 9 m L无菌生理盐水加1 m L菌液为1×10-1, 依此类推;选取1×10-5, 1×10-6, 1×10-7这3个浓度的菌液各0.1 m L, 在营养琼脂或鲜血琼脂平板上推平, 每个浓度2个平皿, 于37℃恒温培养18~20 h, 计算菌落数;挑选生长30~300个菌落的平板计数, 共计数3个平板并求平均数, 根据稀释浓度算出每毫升菌落的活菌数, 再用营养肉汤稀释菌液至生长浊度为9×10-8/m L。
1.3.4 抗菌药物的制备及菌液的接种
每种药物排成1列, 每列为13支试管。按照比例1∶10 000用营养肉汤对药液进行稀释, 除第1支试管中加入稀释后的菌液1.8 m L外, 其余各管加1 m L。再于第1支试管中加入药物溶液 (现将浓度为1 280μg/m L的药物原液稀释10倍, 即128μg/m L) 0.2 m L, 混匀后吸出1 m L加入第2支试管中, 用同样方法依次稀释到第12支试管, 弃去1 m L, 第13支试管为生长对照。若以环丙沙星为例, 则各试管的浓度依次为12.8, 6.4, 3.2, 1.6, 0.8, 0.4, 0.2, 0.1, 0.05, 0.025, 0.012 5, 0.006 25μg/m L。于37℃恒温培养24 h后观察结果, 以完全清晰、无细菌生长管的浓度为最小抑菌浓度。
2 结果 (见表1) 与分析
由表1可知, 头孢噻呋钠对试验所选的6种典型菌株均高度敏感;头孢噻呋钠对革兰阳性菌的抗敏感性与头孢哌酮钠基本相当, 优于青霉素G、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和盐酸多西环素;头孢噻呋钠对革兰阴性菌的抗敏感性与头孢哌酮钠基本相当, 优于青霉素G、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和盐酸多西环素。
μg·m L-1
3 讨论
头孢噻呋钠作为一种广谱头孢菌素, 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具有重要的抑菌作用。
头孢类药物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有一部分类似于超广谱青霉素类药物, 其抑菌机理主要是β-内酰胺抗生素作用于转肽酶而阻断黏肽的合成, 降低细菌细胞壁的通透率, 并使β-内酰氨酶失活, 而黏肽则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能发挥其抑菌作用[5]。头孢噻呋钠在体内分布较为广泛, 消除较为缓慢, 主要经肾脏随尿液排出, 其次是经粪便排出。
本试验结果表明, 头孢噻呋钠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敏感性。头孢噻呋钠经不同途径给药后, 药-时数据经Mcpkp程序处理, 体内药物运转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说明头孢噻呋钠静脉注射后, 药物在体内分布广泛, 消除较为缓慢。肌肉注射后药物吸收快, 能迅速达到峰浓度, 血中药物浓度高, 消除较为缓慢, 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这与S.A.Brown等[1]报道的头孢噻呋钠对健康猪、牛、羊抑菌作用过程相似。罗春州等[6]研究发现, 头孢噻呋钠联合双黄连可有效治疗野鸭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支原体混感。头孢噻呋钠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一些厌氧菌都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可有效防治大肠杆菌、沙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引起的鸡苗早期死亡[7,8,9]。头孢噻呋钠对几乎所有菌株的抗菌活性均强于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此次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 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钠高度敏感, 近年来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在养禽业滥用, 导致耐药菌增多[10,11], 而头孢菌素类与喹诺酮类之间无交叉耐药现象[12]。因此, 头孢噻呋钠对目前临床日益增加的耐药菌的防治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4 总结
头孢噻呋钠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 对鸡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杆菌、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菌株均有较高的敏感性, 从而可以有效治疗由这些细菌引起的畜禽疾病;头孢噻呋钠与其他抗生素一样可以起到治疗细菌疾病的作用, 但它对鸡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杆菌、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菌株更敏感, 因此头孢噻呋钠对这些细菌引起的疾病比其他抗生素具有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BROWN S A, CHESTER S T, SPEEY A K, et al.Comparison of plasma pharmacokinetics and bioequivalence of ceftiofur sodium in cattle after as in gali.mors.injection[J].J Vet Pharmacol Ther, 2000, 23 (5) :273-280.
[2]张振征, 苏学波, 谭秀永, 等.头孢噻呋钠加入油苗治疗肉仔鸡的早期细菌感染[J].家禽科学, 2013 (6) :34-35.
[3]朱阳, 许峰.头孢噻呋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1, 32 (6) :241-242.
[4]TELL L, HARRENSTIEN L, WETZLICH S, et al.Pharmacokinetics of ceftiofur sodium in exotic and domestic avian species[J].J Vet Pharmaol Ther, 1998, 21 (2) :85-911.
[5]丁焕中, 陈杖榴.兽用抗生素头孢噻呋的研究进展[J].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0 (4) :17-21.
[6]罗春州, 吴登堃.双黄连粉针联合头孢噻呋钠治疗野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支原体混感的疗效观察[J].中兽医学杂志, 2011 (1) :28-29.
[7]LIU S, GUO D, GUO Y, et al.Preparation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ceftiofur sodium liposomes in cows[J].J Vet Pharmacol Ther, 2011, 34 (1) :35-41.
[8]HALL T L, TELL L A, WETZLICH S E, et al.Pharmacokinetics of ceftiofur sodium and ceftiofur crystalline free acid in neonatal foals[J].J Vet Pharmacol Ther, 2011, 34 (4) :403-409.
[9]DECHANT J E, ROWE J D, BYRNE B A, et al.Pharmacokinetics of ceftiofur crystalline free acid after single and multiple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s in healthy alpacas (Vicugna pacos) [J].J Vet Pharmacol Ther, 2013, 36 (2) :122-129.
[10]焦阳, 刘明春, 陈晓慧, 等.头孢噻呋的体外抗菌后效应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 2008, 44 (2) :90-91.
[11]严凤, 顾欣, 李丹妮, 等.奶牛乳房内灌注头孢噻呋钠的消除动力学研究[J].中国兽药杂志, 2011, 45 (9) :26-28.
盐酸头孢噻呋 第7篇
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噻呋也有产生耐药性的报道, 为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增强药效, 降低用药成本, 辽宁医学院动物药学实验室研制了复方头孢噻呋。为了更客观、科学地评价复方头孢噻呋对鸭大肠杆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将复方头孢噻呋和5种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比较, 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治疗试验, 结果为复方头孢噻呋对鸭大肠杆菌病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
1.1 病料来源
来源于锦州、凌海部分县市的6个养鸭场, 10~40日龄发病的病死鸭。
1.2 试剂药品
普通琼脂、普通肉汤、麦康凯琼脂、各种生化试剂及复方头孢噻呋, 由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动物药学实验室提供;头孢噻呋 (含量98%以上) , 阿米卡星可溶性粉剂 (批号120203) , 硫酸安普霉素可溶性粉剂 (批号120309) , 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剂 (批号120402) , 盐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剂 (批号120303) , 均由天津市生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动物
确诊为鸭大肠杆菌引起发病的锦州某养鸭场, 选择21日龄有临床症状的体重相近的病鸭210只。
2 试验方法
2.1 临床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断
2.1.1 实验室检查
根据发病情况, 综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 对鸭大肠杆菌病做初步诊断。按姚火春2006编写的《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第二版) 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镜检及生化试验, 进一步做实验室检查确诊, 从而排除临床上常见的鸭肠道疾病感染的可能。
2.1.2 致病性试验
将确认的鸭大肠杆菌接种于普通肉汤, 37℃培养18~24 h。选择体重相近的10日龄雏鸭, 随机分成2组, 每组5只。一组作为感染组, 肌肉注射24 h肉汤培养物0.4 m L/只, 另一组作为对照组, 肌肉注射普通肉汤0.4 m L/只, 观察发病和死亡情况、剖检变化, 并进行细菌分离, 测定其致病力。
2.2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
采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 判定标准为:抑菌圈直径d≥20 mm为高度敏感;16 mmd<20 mm为中度敏感;10 mmd<16 mm为低度敏感;d<10 mm为耐药。
2.3 临床药物治疗试验
2.3.1 试验分组及给药
将确诊的病鸭210只, 随机分成7组, 试验鸭的分组及给药情况见表1。
注:体重为平均值±标准差。
2.3.2 疗效评价
第1次给药后15 d为观察期, 每天观察各组鸭的各种临床表现, 记录死亡数。对死鸭进行尸体剖检, 取肝脏、脾脏及心作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 以确定死因。计算死亡率、治愈率、有效率、相对增重率。在试验开始和试验结束时称量每只鸭的体重, 并予以记录。
2.3.3 数据分析
死亡率、有效率和治愈率用卡方检验, 平均增重及增重率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
2.4 扩大区域试验
在锦州、凌海部分县市经确诊为鸭大肠杆菌发病的其他5个养鸭场, 对患鸭大肠杆菌病的6 400只雏鸭进行扩大区域试验, 以复方头孢噻呋0.05 g/L, 混饮, 连用3 d, 记录并分析处理各项评价指标。
3 试验结果
3.1 临床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断结果
病鸭表现为食欲减退、昏睡、排稀便等症状, 剖检可见典型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和败血症等病变, 分离细菌经培养镜检及生化试验符合大肠杆菌的特性。分离菌株引起10日龄雏鸭死亡, 剖检变化、细菌分离培养镜检及生化试验的结果, 与接种菌一致。因此判定分离菌为致病性鸭大肠杆菌病原菌。
3.2 临床药敏试验的结果
复方头孢噻呋及其他5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见表2。临床分离的鸭大肠杆菌对复方头孢噻呋、阿米卡星高敏;对头孢噻呋、硫酸安普霉素、盐酸环丙沙星中敏;对硫酸新霉素低敏。
注:肩标为“*”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肩标为“**”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不标“*”者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3.3 临床药物治疗试验结果
用药3 d之后病情得到控制, 复方头孢噻呋和其他5种抗菌药物的疗效比较见表3。
注:“*”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不标“*”者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3.4 扩大区域试验结果
对5个养鸭场6 400只病鸭进行扩大区域试验, 结果表明以复方头孢噻呋0.05 g/L, 混饮, 连用3 d, 治愈5 901只, 有效6 067只, 死亡292只, 其治愈率为92.2%, 有效率为94.8%, 死亡率为4.6%。
4 讨论
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沙门菌病等都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禽肠道疾病, 临床上需要根据其临床症状、剖检变化、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等作出准确地诊断, 排除其他疾病感染的可能, 确定病原之后用药有针对性才能更有效地防治疾病。试验中通过对6个养鸭场中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鸭进行诊断, 确诊了鸭大肠杆菌病为病因, 为有效合理地用药提供了基础。
在临床鸭大肠杆菌病发生时, 用药前先做药敏试验, 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疗效好的药物是提高疗效、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性产生的一个好办法。试验结果表明, 复方头孢噻呋显著优于头孢噻呋、阿米卡星、硫酸安普霉素, 极显著优于硫酸新霉素、盐酸环丙沙星。显然在锦州地区这5种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 而复方后头孢噻呋提高了药效, 因此复方头孢噻呋对临床分离的鸭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优于其他5种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
复方头孢噻呋对临床鸭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有效率和增重率显著优于阿米卡星、头孢噻呋治疗组, 极显著优于硫酸安普霉素、硫酸新霉素、盐酸环丙沙星治疗组和感染对照组。并且在5个养鸭场的扩大区域试验中验证了复方头孢噻呋的临床疗效。这与2010年王金莉等报道的复方头孢噻呋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5 小结
盐酸头孢噻呋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