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地震应急演练计划
学校地震应急演练计划(精选7篇)
学校地震应急演练计划 第1篇
镇康县XXXXXX小学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预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把地震应急演练作为防御地震灾害的重要工作,通过地震应急演练,增强广大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提高综合防御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师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地震使学校伤亡很重,是个沉重的教训,国家各个安全机构和教育局经常强调安全工作,要求各地学校重视地震应急演练活动,要求学生掌握地震知识,做好自我保护。
二、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
三、演练前准备
演练前召开班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何XX(校长 负责全面指挥)
副组长:沈XX(负责报警、现场指挥、协调组织、)
成员:小水井完小全体教师;周XX,范XX,顾XX,李XX,李XX,李XX,董XX,李X。(班主任负责对学生的安全疏散工作)
2、教室室内指导
各班班主任(一年级李X、二年级沈X、三年级李XX、四年级李XX、五年级范XX、六年级周XX)
教室室内指导职责:
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操场。
③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指导学生按疏散线路撤离教室,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④学生到操场后纪各班站队位置并蹲下。(3)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教学楼二层楼楼道:顾XX。工作职责: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在楼道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教学楼二层楼梯:李XX。工作职责: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在楼梯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教学楼一楼过道:董XX,工作职责:负责一楼四个班先两边再中间的顺序疏散,并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操场指挥员:何XX(组长)工作职责:全面指挥本次演练并做总结。
注意事项:①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疏散顺序:先二楼再一楼,先两边再中间的顺序疏散
五、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播音员何校长宣读: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凤尾XXXX完全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2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2分钟)沈XX老师操作。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或双手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2分钟。
3、“地震警报”信号结束后,何XX校长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一声长哨)。
4、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如下:
五年级从教学楼二楼有序先下,同时六年级出教室做好下楼梯准备,在老师指导下站队2队撤到操场,按体操队形站好并蹲下。
一年级四年级同时有序出教室,在老师指导下站队2队撤到广场,按体操队形站好并蹲下。
二年级三年级有序撤离教室,在老师指导下站队2队撤到广场,按体操队形站好并蹲下。
六、演练总结
1、清点人数。
2、请领导小组组长何XX校长总结讲话。
3、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镇康县XXXXXX完全小学
2018年5月12日
学校地震应急演练计划 第2篇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
二、演练前准备
1、演练前召开班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三、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四、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班班主任 ** **
信号员:**
(2)教室室内指导
各班班主任
教室室内指导职责:
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内操场做操位置。
③、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指导学生按疏散线路撤离教室,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教学楼楼梯:
二层转身台: ** **
一层转身台: ** **
南门门口: **
楼房西拐北角:**
楼房东拐北角:**
疏散线路沿线工作职责:
①、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1)拍 照: **
(2)播音员: **
升旗操场: **
工作职责: 负责学生到操场后纪律、各班站队位置并蹲下。
五、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播音员宣读: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太平川四小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5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学校地震应急演练计划 第3篇
问:日本核泄漏事故对人体和环境究竟有多大影响?
胥胜利:放射性微尘在大气中扩散, 如果浓度过高, 对环境和人体损害较大。但人体生活在辐射环境中, 具有一定承受辐射的能力。随着放射性尘埃在大气中慢慢稀释, 其对人体的危害将逐渐降低。
日本核泄漏之后, 核废物处理的工程很大。这是因为事故后, 不同放射性物质混杂在一起, 处理难度极其复杂。
问:总体看来, 国内核电技术安全水平如何?
胥胜利:我国现在在建的二代改进型机组, 其技术来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建设的核电厂。这种机型占美国现役核电站反应堆型的2/3, 多数由美国核管理委员会颁发延寿许可证。
在大结构不变的前提下, 我国对这种机型在细节上作了一些有利于安全和经济性的改造。我国在对待核安全的问题上非常谨慎, 反应堆机型较小, 燃料浓度不高。
同时, 国内核电整体设施正逐步加强, 安全壳防护水平较高, 铀燃料浓度不高, 镉控制棒来源充足, 核电堆型在国外基础上进行了改造, 仪表、芯片等设备多从国外引进, 安全性能可靠。
问:目前, 国内核安全监管力量是否健全?一旦发生核爆炸事故, 是否有应急处理措施?
胥胜利:我国在核安全监管上与国际水平相当, 内部管理没有问题。我们有多套应急系统。堆芯中有金属镉做的控制棒, 插入核燃料后, 可大量吸收中子, 减弱核反应强度, 直接关停反应堆。但是, 其有效应急时间只有几秒钟, 且核电厂停堆成本太高, 如关停一般须等待命令指示。在地震、海啸、商业利益面前, 日本的反应偏慢, 反应堆超负荷运行, 容器压力过高, 导致爆炸。如果提前一分钟应对, 便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今后, 核电企业必须加大应急演练, 一旦出现意外, 迅速做出应对。企业和政府必须出台政策, 支持应急模拟演练。哪怕关停反应堆带来严重损失, 也要鼓励。这一方面也是我国所缺失的, 应从日本核泄漏中吸取教训。
问:目前, 国内核电站正从沿海向内陆转移, 这一产业发展格局是否合理?
胥胜利:核电布局向内陆转移必须考虑环保问题。核反应产生的废液有放射性, 必须向外排放。核电选择在沿海, 目的是利于放射性废液的排放。
核电不能仅仅考虑经济效益, 必须同时考虑水环境污染, 不能拿百姓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比如我国计划上马的一些核电站位于河流中上游, 丰水期可以适度排放废液, 但前提是处理放射性废液成本非常高;枯水期不能就地排放, 必须建核废液储罐。
某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第4篇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山西省防震减灾条例》,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特制定我院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注
重教育、强化演练,增强师生员工的防震减灾意识,形成防震减灾、紧急避险、科学逃生的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培养自我保护、自救互救、团队协作的基本能力,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目的
1、通过地震应急演练,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防灾意识,提高师生面对突发事件的自防自救和紧急疏散能力。
2、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院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方式、路线和安全避险区域,培养师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通过地震应急演练,认真总结经验,从思想上、组织上、配置上、训练上等各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提高我院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院地震应急预案能够快速启动,各项工作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院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学院应急演练领导组 组 长:吴俊清 齐存田
副组长:杨广耀 李兴武 孙 玮 仉志余 张翠梅 李国臣
成 员:各处、室负责人,各系、部主任
办公室:领导组办公室设在保卫处,姜胜奎兼办公室主任
职 责:
1、负责制定、落实全院防震抗震宣传教育方案和计划。
2、负责制定、宣传、落实地震逃生演练方案。
3、拟定地震逃生演练的时间和范围。
4、负责对地震逃生演练的组织、指挥、协调及各项工 作的检查、指导。
5、负责地震逃生演练后对各项工作的总结及逃生方案 的修改、完善。
6、负责与上级部门、专业部门及友邻单位的联系与沟
通,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指导,演练方案和总结的上报、归档等。
(二)学院应急演练指挥组 总指挥:杨广耀
成 员:张长青 姜胜奎 靳利岩 翟存华 庞稳绩
赵太和 谭英杰 高鹏飞
职 责:
1、根据学院应急演练领导组的意见,具体组织实施《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2、负责演练现场的组织、指挥、协调、监督等,保证演练的安全、有序、真实、有效。
(三)学院领导组下设各工作组
演练时,各工作组服从演练总指挥的统一指挥。
1、宣传教育组 组 长:田海江
成 员:各总支书记、学生辅导员、班主任 职 责:(1)、根据学院领导组制定的宣传教育方案和教育计划,利用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防震抗震知识教育培训。(2)、宣传演练的目的和意义,及时、准确、如实地报道演练前后和演练过程的情况,避免各种谣言和不安定因素的产生,全力维护学院稳定。
(3)、疏散结束后,要迅速赶到6号安全区,并派人打开广播室,随时准备按总指挥指令向全院广播。
2、协调联络组 组 长:张长青
成 员:党政办公室全体人员
职 责:(1)、负责学院地震应急演练领导组与现场指挥组的联络,及时向领导组报告演练准备和进行情况。
(2)、负责各工作组的联络,及时将总指挥的指令、要求传达给有关小组或人员。
(3)、负责将各小组工作的准备、指令的执行、演练的进展等情况及时报告给总指挥。
(4)、演练前要将我们演练的时间、程序、使用的信号等向邻近有关单位和本地区的居民通报,以免因演练而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5)、疏散结束后,根据时间不同分别在3号临时避险区域(白天)或西区门口(晚上)集合,及时与各组取得联系,向总指挥报告各组的情况并传达总指挥的指令。
3、职工工作组
组 长:庞稳绩
成 员:各单位行政、党务负责人
职 责:(1)、负责做好教职工的组织动员工作,组织全院教职工积极参与地震应急演练,并认真遵守演练的纪律和要求,服从演练总指挥的统一指挥。
(2)、演练前要向教职工讲清楚演练的程序和注意事项,让每一个教职工都熟悉疏散的顺序、方式、路线和临时避险区域。
(3)、演练开始后,要负责指导教职工的紧急避险和疏散,维持好秩序,保证安全。(4)、疏散结束后,要迅速赶到6号安全区域并尽快与总指挥和联络组取得联系,然后按照总指挥的指令向其它临时避险区域派出人员维持秩序,清点、统计人数,将有关情况详细报告总指挥。接到总指挥指令后,组织职工有秩序的进入安全区域。
(5)、接到总指挥演练结束的指令后,组织教职工有序的返回工作岗位。
(6)、组织好职工抢险救援队,接受领导组办公室的统一管理和培训,演练时听从总指挥和抢险救援组的安排和调迁,疏散结束后按要求在规定地点集结。
4、教学工作组
组 长:谭英杰
成 员:全体代课老师和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
职 责:(1)、代课老师作为学生上课期间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懂得各种突发事件下的紧急避险、疏散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
(2)、第一声警报(比如突发地震)发出后,立即停止上课,指挥学生就地紧急避险,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和姿势。
(3)、第二声警报(比如地震减弱)发出后,指挥坐在教室前后门门口的学生迅速关闭教室的电源、打开教室的前后门,做好紧急疏散准备。
5、学生工作组 组 成
职(4)、第三声警报(地震基本停止)发出后,指挥学生快速、有序的撤离教室向临时避险区域疏散。
(5)、要维护好疏散纪律和秩序,严防意外发生。
(6)、疏散结束后,分别在3号和6号临时避险区域集中,统计上课学生的疏散情况并向总指挥报告。
长:靳利岩
员:各系部党总支副书记、学生辅导员、部分班责:(1)、负责对学生进行防震抗震知识和紧急避险、逃生方法的教育培训,提高学生防灾救灾的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增强组织纪律性和团结互助精神。
(2)、负责做好学生的组织动员工作,讲清地震演练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地震应急演练,并认真遵守演练的纪律,服从演练总指挥和代课老师、工作人员的指挥。
主任(3)、演练前要向学生讲清楚演练的程序和注意事项,让学生熟悉疏散的顺序、路线和临时避险区域。
(4)、疏散工作完成后,要迅速赶到6号安全区域集合并向各临时避险区域派出人员,维持各临时避险区域的秩序,清点、统计疏散出的学生人数,将有关情况详细报告总指挥。接到总指挥的指令后,要组织学生有秩序的进入安全区域。
(5)、演练结束后,接到总指挥指令,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有序的还原到教室或公寓(6)、组织好学生抢险救援队,接受领导组办公室的统一管理和培训,演练时服从总指挥和抢险救援组的安排和调迁,疏散结束后按要求在规定地点集结。
6、学生公寓组 组 长:张俊祥
成 员:公寓服务中心全体人员、部分班主任
职 责:(1)、接到第一声警报后,在公寓内的学生和服务人员立即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方式就地紧急避险,严禁到处乱跑、走动或不动作。(2)、第二声警报后,各公寓楼服务人员要迅速切断总电源,检查所有楼道门是否完全打开,做好疏散准备,务必保证疏散路线的畅通。(3)、第三声警报后,全力组织、指挥公寓内学生紧急疏散,维持好秩序和纪律,一定要做到迅捷、有序、严谨、安全,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4)、疏散结束后,立即检查、清理宿舍内滞留的学生,将有关情况详细报告总指挥,并保证学生宿舍治安安全。
(5)、接到总指挥演练结束的指令后,要负责返回公寓的学生有秩序的回到自己的宿舍,并在第一时间检查公寓设施、物品及学生的私人物品是否安全完好。
7、图书馆工作组 组 长:李 敏
成 员: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
职 责:(1)、接到第一声警报后,在图书馆内的学生和工作人员人员立即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方式就地紧急避险,严禁到处乱跑、走动或不动作。(2)、第二声警报后,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迅速切断总电源(书库、各阅览室、编目室、办公室等的工作人员或学生要负责关闭本室的电源),检查所有楼道门是否完全打开,做好疏散准备,务必保证疏散路线的畅通。
(3)、第三声警报后,全力组织、指挥在图书馆内的学生紧急疏散,维持好秩序和纪律,一定要做到迅捷、有序、严谨、安全,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4)、疏散结束后,立即检查、清理图书馆内滞留的学生,将有关情况详细报告总指挥,并保证图书馆治安安全。
(5)、接到总指挥演练结束的指令后,要负责返回图书馆的学生有秩序的进入阅览室和借阅室,并在第一时间检查图书馆设施、物品是否安全完好。
8、学生食堂工作组 组 长:李艳林
成 员:饮食服务中心和东、西区食堂全体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
职 责:(1)、接到第一声警报后,在食堂就餐的学生和食堂工作人员、服务人员要立即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方式就地紧急避险,严禁继续售饭、到处走动或不动作。(2)、第二声警报后,各食堂工作人员、服务人员要迅速切断总电源、水源、气源,检查所有出口的门是否完全打开,做好疏散准备,务必保证疏散路线的畅通。
(3)、第三声警报后,全力组织、指挥食堂内的学生紧急疏散,维持好秩序和纪律,一定要做到迅捷、有序、严谨、安全,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9、社区工作组 组 长:张兰娟
成 员:离退休职工管理处、后勤保障处物业部所有人员
职 责:主要负责对离退休职工和教职工家属进行防震抗震和紧急避险、逃生知识的教育,宣传应急演练的目的和意义,动员他们积极参加应急演练。一定要讲清楚演练注意事项,让每一个人都清楚演练的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安全。演练时要负责维持好秩序,及时与指挥组联系,力保万无一失!
10、场地秩序组
组 长:赵太和 林昀 成 员:各党总支书记、分团委书记、学生会干部、各班班长
职 责:(1)、疏散结束后,迅速赶到6号安全区域集合并向各临时避险区域派出人员,维持各临时避险区域的秩序和纪律,学生以系(班)为单位、职工以总支为单位列队集合,不得乱走动,严禁大声喧哗,严禁发布恐怖言论,保持现场安静。
(2)、及时清点、统计撤离出的人数,在总指挥发出演练结束的指令前,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离开现场。
(3)、一旦发现受伤人员要立即组织救护,同时向总指挥和救援组报告受伤人员情况。(4)、接到演练结束的信号后,组织职工、学生有秩序的离开临时避险区域。
11、抢险救援组 组 长:高鹏飞
成 员: 各单位安全员、全体后勤职工、教职工和学生救援队、全体医护人员。
职 责:(1)、疏散结束后,各抢险救援队队长要马上集合已撤离出来的队员到指定地点(图书馆东侧主干道)集结待命,并向组长报告队伍集合情况,检查抢险救援工具、设备的准备情况。
12、保卫组组 成 职 作。
安全。
13、后勤保障组(2)、地震警报解除后,组长要迅速指派有关人员赶赴水源入口处、配电室、气源总开关处等待,随时准备切断水、电、汽总开关。(3)、接到总指挥的指令后,组长要立即向各队下达抢险救援命令,明确抢险救援的任务和位置,各队在队长的带领下携带工具、设备、医疗器械和药品等赶赴抢险救援现场。要保证指挥有效、组织严密、动作迅速。
长:姜胜奎
员:全体保卫人员和校卫队员
责:(1)、维护学院秩序,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工(2)、保护重要部门、重点区域和重要物资的(3)、保证救援物资的安全。
(4)、负责与公安、消防、地震局、省教育厅后勤处、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和部门联系,邀请专家指导。
组 长:高鹏飞
成 员:王建国 李艳林 张俊祥 周恩兰
职 责:主要负责必须的抢险救援物资、设备、器械、工具和药品、食品、饮用水等的准备与供应。平时要做好建筑设施的检查与封堵,对危险建筑设施及时采取关闭措施。
14、资金保障组 组 长:李岸巍
成 员:财务处工作人员
职 责:(1)、保障救灾资金的储备。
(2)、保证安全教育和演练所需经费。
(3)、保证物资储备所需经费。
(4)、保证危房改造、安全设备设施维修所需经费。
三、演练安排
(一)内容
应急避震和紧急疏散演练。
(二)范围和对象 学院全体师生员工。
(三)时间和方式
1:5月24日以前,各系分别安排以班、系为单位的预演练;教职工由各行政单位组织预演练。2:5月底或6月初(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学院地震应急演练领导组组织全院师生员工演练
四、演练准备
(一)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对全体师生员工的宣传教育工作,学习有关地震、防震、避震、逃生和自救互救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熟悉各种场合下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懂得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我保护和安全逃生。班主任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防震教育,组织好学生的应急避险演练和紧急疏散演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
(二)各级领导、班主任要向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做好教育、解释工作,明确地震演练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认识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同时讲明演练的内容、程序、时间和纪律要求。
(三)演练前要让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熟悉紧急疏散的路线和临时
避险区域(疏散到达区域)。
1、临时避险区域为:
(1)、东区:1号避险区域为19#公寓往东25米以外的草坪内;2号避险区域为距离16#公寓和18#公寓各25米以外的篮球场内;3号避险区域为主楼东面、主干道以南的空地;4号避险区域为主楼前广场以南的花园内;5号避险区域为主楼后往北距主楼50米以外、23#和24#公寓往东25米以外的区域。
安全区域为体育场跑道以内的部分。
(2)、西区:6号避险区域为中心花园内距四周道路10米以外的区域(也是西区的安全区域);7号避险区域为3#公寓与4#楼之间距四周建筑物各15米以外的区域;8号避险区域为7#公寓南、12#公寓西、食堂北各20米以外,茶炉房东10米以外的区域;9号避险区域为理化楼西和8#公寓南各15米以外、图书馆辅楼和公寓服务中心库房北10米以外的区域。
(3)、家属区:各家内洗手间、卫生间、厨房(在阳台的除外)、每间房靠内的墙角为紧急避险区,园内东西两条路距前后楼各10米以外的路段为临时避险区域(安全路段)。
2、疏散路线:
(1)、东区:从16#、18#公寓疏散出来的学生、职工和从主教学楼西门疏散出来的学生、教职工在2号避险区域集中;从19#公寓和食堂疏散出来的学生、教职工及工作人员在1号避险区域集中,并迅速向2号避险区域转移;从20#、21#公寓疏散出来的学生和职工在5号避险区域集中;从主楼正门和辅楼西边、南边楼梯疏散出来的学生和教职工在4号避险区域集中,并迅速向3号避险区域转移;从辅楼东边楼梯疏散出来的学生和教职工在3号避险区域集中。
疏散结束后,各避险区域的教职工和学生应尽快集中到3号避险区域或体育场内(安全区)。
(2)、西区:从7#公寓和12#公寓紧急疏散楼梯疏散出来的学生和职工,以及食堂辅楼、茶炉房、公寓服务中心疏散出来的职工和学生在8号避险区域集中;3#和4#楼撤疏散出来的学生和教职工在7号避险区域内集中;从8#公寓和理化实验楼西楼梯疏散出来的学生和教职工在9号避险区域集中;从理化实验楼南门、12#公寓南门、西区食堂、图书馆、办公楼和1#、2#、17#教学楼疏散出来的学生和教职工在6号避险区域集中。
疏散结束后,各避险区域的教职工和学生应尽快集中到6号避险区域(安全区)。
(3)、疏散时要遵循就近、优先、秩序的原则。要从两个安全出口的中间向两边楼梯分流,由近及远疏散。(4)、家属区从各楼疏散出来的人员,要迅速就近向东西两路的安全路段集中。
五、演练要求
(一)各单位、班主任要向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讲清楚地震应急演练的意义和要求,讲明是预防性演练,要使全体师生以积极、平稳的心态参与演练,避免因演练而引起的恐慌和混乱,防止各种谣言的产生与传播。
(二)要强调演练的仿真性与严肃性,参加演练的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要做到:严肃认真、不搞过场;听从指挥、遵守纪律;遇事不慌、头脑清醒;反应敏捷、动作迅速。
(三)各单位负责人、各班主任要向教职工、学生认真讲解避震和逃生的要领、技巧,仔细检查每一个环节,严密组织好地震预演练,让所有教职工和学生熟悉掌握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紧急避险的方式方法和疏散逃生的方法、要领、技巧、路线、避险区域。
(四)学生上课期间,代课教师为学生避险、疏散的直接责任人,听到地震警报后要迅速指挥学生紧急避险,接到疏散信号后要组织学生迅速、有序的疏散。
(五)在各楼内工作的教职工及工作人员接到疏散的信号后,要迅速撤出办公室,自觉的分散到楼道、楼梯口和各个楼梯拐弯处维持疏散秩序,(离楼梯最近的教室或办公室的教职工为本楼层紧急疏散的负责人,要负责安排好本楼层的疏散工作)。务必密切配合,确保安全。
(六)第三声警报后疏散开始,各楼一层的服务人员或距各楼梯出口最近的教职工、学生要迅速打开出口大门,确保疏散人流安全疏散;电梯服务人员要迅速关闭电梯,(注意:紧急疏散时,无论电梯是否关闭,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入电梯!)。
(七)疏散开始后,各教室离电源开关最近的学生要自觉关闭教室电源,离前后门最近的学生要负责打开教室门并看护好,严防疏散时教室门突然关闭;各办公室、实验室的教职工和工作人员撤离前要关闭室内电源;公寓服务人员要迅速切断各楼层电源,打开所有的单元门,并保证畅通。
(八)在家的教职工或家属,听到疏散警报后,要立即关闭家里的所有电、汽、水开关,然后快速向楼下临时避险区域撤离,并听从物业组的指挥。
(九)疏散结束后,场地组要尽快赶到各临时避险区域维持秩序,指挥已疏散到各避险区域的教职工和学生迅速、有序地进入安全区域,防止二次灾害的危险,并做好人员登记、统计工作。保卫组要迅速赶赴各执勤地点,维护学院重要部门、重要场所和各现场的安全。抢险救援组要立即派人切断学院的电、汽源。
(十)各组在演练开始前要认真查看路线和现场,清除一切杂物,保证畅通与安全。
(十一)疏散时要遵循靠右(楼梯间内要靠墙)、冷静、迅捷、秩序的原则;要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行动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按规定的路线疏散,不得串线。
(十二)疏散时要注意不要靠近楼梯扶手,要远离篮球架、电线杆、广告牌、树木和围墙等。
六、演练程序
(一)演练总指挥发出演练启动指令。
(二)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第一声信号。
(三)进入紧急避险状态。全院停工停课,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就地避震(约1分钟)。
(四)约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第二声警报信号,所有师生做好疏散准备。
(五)信号员发出“紧急疏散”信号(第三声警报)后,疏散开始,所有师生员工按疏散要求疏散,注意保持好疏散的秩序。
(六)场地秩序组指挥教职工和学生进入临时避险区域,学生以系(班)为单位集中、教职工以党总支单位集中,各班班长、各单位在现场的党政负责人协助工作人员维持秩序、清点人数,并及时报告场地秩序组组长。各避险区域内的教职工要自觉协助场地组维持秩序。
(七)各组组长在指定地点(主楼前广场)集中,向总指挥报告演练情况,确定无异常后,总指挥向学院地震演练领导组组长报告演练结束,请组长指示。
(八)总指挥按照领导组组长指示发布演练结束指令,学生以班为单位有秩序的返回教室或公寓,教职工返回工作岗位。
七、演练结束后,领导组要及时汇总各组的情况和意见,认真总结方案的执行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本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我院“地震应急预案’
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方案练方案 第5篇
地 震 应 急 演 练 方 案
普定县鸡场中学年3月24日
2015 鸡场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旨在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本次演练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原则
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
三、演练对象
学校全体师生。其中,教师既是指挥者,也是演练者。
四、演练准备
(一)知识普及
演练前,学校以安全教育的形式,由鸡场中学法规办公室主任左华同志开展地震科普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地震知识,正确认识地震,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本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熟悉紧急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
(二)实地采点
演练之前,学校组织人员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避震场所应充分考虑就近原则,选择操场和露天运动场,并远离建筑物和堡槛之类坍塌隐患,远离高空输电线。)组织班主任、科任教师和班干部沿途采点,熟悉紧急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
(三)“战”前动员
演练当天,集中学生在学校操场由安全副校长杨文祥作演练前的动员工作,讲明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为正式演练作好充分的准备。强调此次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也不代表本地区将要发生地震,以免产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言。
五、纪律要求
1、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不要惊慌,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杜绝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六、领导机构
1、学校防震减灾应急避震演练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 曾应江(校长)
副组长: 杨文祥(副校长)曾 震(副校长)
成 员:何 颜 左 华 张潮海 程 芳 云 涛 陈富旭
洪 涛 彭 坤 蔡德国 赵朝忠 李树平程 旭 雷家柄 杨文松 王德贵 赵庆林及各班班主任
2、学校防震减灾应急避震演练联络组领导小组 联络组组长:李树平
组 员:张国江 周兴明 主要职责:一旦发生地震,立即报警;当地震发生时,负责与疏散、救防各组联络。
3、后勤组:程芳 云涛
主要职责:安排本次防震减灾应急避震演练活动所需的器材及后勤工作。
4、疏散引导组:何 颜
主要职责:当地震发生时,组织指挥师生按预设的安全通道有序、迅速、安全撤离地震现场(教室),并检查教室有无学生。
5、警报发令组: 组 长:洪 涛 组 员 :陈富旭
主要职责:当接到总指挥的指令后,用广播发布有关地震发生信息并拉响紧急警报,二分钟后用广播解除警报,紧急疏散开始再次拉响紧急警报。
6、救护组
组 长:程 旭
组 员:张潮海 陈怀富 雷家柄
主要职责:做好受伤人员的医治、护理、抢救等工作,协助急救中心及时将危重病员转移到医院救治。
7、宣传组
组 长:杨文祥
组 员:左 华 彭 坤及鸡场坡乡派出所相关人员
主要职责:做好防震减灾应急避震常识等方面的宣传报道工作并上传演练总结报道。
七、演练时间、地点、内容
时间:2015年3月24日下午第三节课 地点:鸡场中学学校操场
内容:模拟地震发生时的真实情况,结合演练的可操作性,将整个应急演练拆分为两部分:应急避震演练和紧急疏散演练。
八、人员安排及撤离路线(1)、楼梯口疏散指挥员安排:
新教学楼楼梯口:李 鑫(一楼左)陈 林(一楼右)
杨贵仁(二楼左)王亚忠(二楼右)孙明星(三楼左)廖安曼(三楼右)刘沈辉(四楼左)李红群(四楼右)
老教学楼楼梯口:陈 丹(一楼左)彭文俊(一楼右)
郑 念(二楼左)张国江(二楼右)罗朝贵(三楼左)蒋 俊(三楼右)
操场秩序指挥: 王家俊(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如下: 新教楼:
A、一楼九(1)九(2)班依次从面对旗台右面疏散,到大操场集中。
九(3)九(4)班依次从面对旗台左面疏散,到大操场集中。
B、二楼九(5)七(3)班依次从面对旗台右面楼梯口疏散,到大操场集中;七(4)班从面对旗台左面楼梯口疏散,到大操场集中;七(5)班从面对旗台右面楼梯口疏散,到大操场集中。C、三楼八(3)八(2)班依次从面对旗台右面楼梯口疏散,到大操场集中;七(8)七(7)班依次从面对旗台左面楼梯口疏散,到大操场集中,七(6)班从面对旗台右面楼梯口疏散,到大操场集中。
D、四楼八(4)八(5)班依次从面对旗台右面楼梯口疏散,到大操场集中;八(6)八(7)班依次从面对旗台左面楼梯口疏散,到大操场集中,八(8)从面对旗台右面楼梯口疏散,到大操场集中.老教学楼:
A、三楼七(1)七(2)班依次从面对旗台右面楼梯口疏散,到大操场集中。
B、三楼八(1)九(6)班依次从面对旗台左面楼梯口疏散,到大操场集中。
疏散时,不得长时间占用教学楼楼梯、走廊,要求依次安全、快速下楼,不能推挤,不能抢先下楼,以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九、演练程序(一)、启动程序
应急演练指挥部全部人员到位,宣布演练开始。信 号 员:曾 震; 计时人员:程 圣;
拍照人员:赵庆霖 蔡德国 统计人员:赵朝忠(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上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演练时间为30秒。3、30秒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2、计时员开始计时,记录各班学生疏散到操场的时间。
3、各班学生到达临时避震场所后,可按照平时做课间操的顺序排列。
4、以班为单位清点人数,报学校指挥部。5、10分钟后,信号员发出危险解除信号。
6、指挥长作总结讲话,宣布演练结束。
7、各班班主任带领学生顺次回到教室。
8、指挥部汇总、分析演练中的不足,并拿出整改方案。
普定县鸡场中学
学校地震应急演练计划 第6篇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意识,让师生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徐芳
副组长:李润伟、田慧、覃琴、向健华 成 员:各班主任
职 责:统筹全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工作。
(二)工作分组和职责
1、安全保卫及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成员:余仁艳、李志艳
职责:(1)负责维持操场等空旷、安全区域内的学生秩序,了解校内区域的情况,加强巡视;
(2)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速度及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3)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2、室内指导组 成员:各班主任
职责:(1)“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序疏散到指定的空旷、安全地带
——操场;
(3)班主任要自始至终带队,任课老师跟队。
3、疏散演练督查组 成员:徐芳
职责:(1)负责检查在避震演练过程中各班的情况;记录在演练时没有按要求(要求:学生迅速用书包、书本保护头部或用手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旁,降低身体重心)撤离的各班人数;(2)负责检查在疏散演练撤离过程中各班的情况,有没有按学校要求去做(要求:撤离时学生用双手抱头并小跑);
(三)其他人员和职责 现场摄影、录像:覃琴 广播、音响准备:覃琴
三、演练安排
(一)演练内容
模拟本地区发生地震的情景,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演练内容包括:
1、避震演练:地震发生那一刻,就近避震。
2、疏散演练:地震发生后(已停止震动或摇晃),疏散到空旷、安全地方。
(二)演练对象:全校师生
(三)演练时间: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二 课间操
(四)演练信号:听广播,按指令行动。
四、演练准备
各班在当天早读课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集合地点,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五、具体安排:
1、总指挥:徐芳
2、现场指挥:
教学楼:班主任、任课老师
3、撤离地点:各班教室
4、集中地点:操场
5、撤离指令:听广播
7、各班撤离路线:
一楼: 楼梯右侧(三四年级)责任人:各班主班主任 楼梯左侧(学前一二年级)责任人:各班主班主任 二楼:楼梯右侧(五六年级)责任人:各班主班主任
六、撤离要求:
1、服从指挥,按顺序、按指定的路线撤离,撤离过程不喧哗、不起哄,要小跑。
2、撤离时,班主任在前,学生以两列纵队撤离,不能留下任何人,必须做到全部撤离。
3、撤离时,要求学生用双手或书本等物护头,以防被砸。
4、各班按指定的顺序,听从指挥人员的命令,一个班接一个班,不争先恐后,要一层一层撤离。
七、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由总指挥通过广播宣布:“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要求。”(5分钟)
(二)避震演练(1分钟)
由总指挥宣布:“现模拟发生地震,请同学们立即进行避震演练。”各班任指挥学生迅速用书包、书本保护头部或用手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旁,降低身体重心。
(三)疏散演练(3至5分钟)(播放防空警报)
总指挥宣布:“地震已过,请同学们起立,听号令准备撤离。”“各位同学,请按预定的顺序、路线马上撤离。”
(四)汇报人数:
各班学生疏散到操场后,由班主任或体育委员清点人数并报体育老师。体育老师统计后直接报各部校长。
八、演练结束
学校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演练评估 第7篇
1 组织策划
1.1 成立应急演练活动领导、专业技术指导小组
拟定举办学校发生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应急演练活动,假定平顶山市“新城区一初级中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而进行应急处置。制订了“平顶山市疾控中心2010年食物中毒事件处置模拟演练方案”,组织疾控中心40余名技术骨干,学习培训“食物中毒”有关知识、“演练方案”,指定两个疫情处置小分队(每队5人:流调2人,检验2人,消毒1人)和3个考评组(每组3~5人)等参与演练。
1.2 准备演练物品
物品:调查表、采样箱、消毒药品器械、防护服等。设定演练现场:在新城区一暂停的建筑工地中设立学校食堂餐厅、学校水井(供水点)、卫生间(厕所)、学校医务室、学生宿舍等模拟演练现场。从其余技术骨干中抽调“模拟有关工作人员”,如校医、中毒学生、食堂管理人员等协助演练。
2 演练情况
2.1 现场演练
9:30值班人员接到一“疫情”上报电话:“新城区一初级中学”2天内发生16名学生腹痛、腹泻、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报告。值班领导立即通知“应急处置小分队”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置。小分队人员携带应急处置包、采样箱及消毒消杀用品等,乘车前往“事发现场新城区一初级中学”,要求30分钟内(10点以前)到达“事发”现场。到达现场前,小分队人员同时、统一穿戴防护服、防护口罩、手套,主要演练穿戴顺序、速度、准备情况等。到达学校后,分别在学校食堂、学生宿舍、病人观察室等设置警戒线,放置“闲人免进”警示牌,而后迅速分组到达各处置现场。
2.2 调查处置
小分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头开展调查、采样、消毒及消毒指导等工作。调查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包括:学生人数、发病人数、就餐情况、病情发展,供水及学生厕所设置、使用等情况。进入学校食堂,调查了解水源情况、食物用料情况,学生进餐食物种类、质量,厨房工作程序、用具及炊事员健康(现病史及既往病史)状况等;进行可疑样品采样,饮用水、重点剩余主食、副食采样,砧板、菜刀表面采样,炊事员粪便、血液采样等。进入学校医务室设置的病人观察室调查了解患者食物中毒情况:调查每位中毒者病情及治疗措施、治疗效果、检查情况等;开展个案调查,询问患者及陪护者,填写个案调查表;采集患者血、呕吐物、大便等标本。进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近期进餐情况,学生食堂饮食卫生状况等。采取消毒、杀虫措施,对学校厕所、垃圾及病人呕吐物等进行消毒、杀虫,同时指导校方对可能的污染物、污染场所进行消毒。撤出现场时,按照顺序脱掉手套、防护服等,放置消毒容器中或放置“塑料袋”中,密封带回。开展报告疫情(事件),整理资料,组织讨论,作出初步诊断,根据16例病人进食情况、腹痛腹泻症状情况,大多有里急后重(10/16)、黏液便、发烧等情况,学生食堂卫生、供餐、供水情况以及炊事员健康情况等,大家酝酿讨论,初步认定为细菌性痢疾爆发流行,向卫生局请示报告后,报告“疑似菌痢”流行疫情(事件),通报有关单位,待化验结果报告后,确定诊断,订(更)正疫情(事件)报告。启动细菌性痢疾应急预案,对患者隔离治疗,食堂消毒处理,水源消毒处理,调整(离)炊事人员或停止该食堂供餐;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及宣传,宣传学校发生食物中毒及防治的重要性,学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易感人群,是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重点人群[3],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是及时发现突发事件的先兆,及时发出预警,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将突发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4],卫生、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及时控制事态发展。
3 讨论
3.1 基本达到演练工作之目的
积累平顶山市疾控中心2010年度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演练资料;初步掌握常见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知识;锻炼队伍,提高了处置技术水平。对处置食物中毒技能,无论演练者或是评估者,都有了初步的把握,为进一步搞好“观摩”演练奠定了基础,不但要在单位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还要在全市疾控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式[5],坚持定期演练,不断提高“演练”技术水平,练就一支“拉得出、打得赢”的应急防控队伍,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服务。
3.2 存在的问题
准备不足,理论知识学习培训不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识不清,学校发生食物中毒,无论是影响或是病情,都会比我们设计的“背景资料”、“现场设计”更为严峻、紧迫,模拟现场设立、模拟人员设计都与“实际事件”差距较大。统一指挥、责任明确、演练严肃性等需要加强。如食物中毒患者现场,应以收治医院为主,单单学校医务室是不合适的或不够的,模拟医务人员及病人要掌握基本的“食物中毒”知识或有基本的“编排词”等,才能使演练工作更加严谨、真实。应加强理论学习,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条例及有关疾病基本知识,加强有关法规、规范等的学习,补充“演练方案”、备案有关资料,为进一步搞好应急演练、迎接绩效考核提供资料保障。对演练性质、步骤、规范等认识上差别较大。食物中毒与呼吸道传染病相比,其意义有明显差别,其要求有异,防护服装、口罩的穿戴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要求,需在今后的演练工作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朱名树.县级疾控机构绩效管理及履职能力浅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7):688-690.
学校地震应急演练计划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