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体育主题餐厅开发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体育主题餐厅开发(精选4篇)

体育主题餐厅开发 第1篇

关键词:体育旅游,主题餐厅,开发

随着北京2008奥运会, 以及广州2010亚运会的成功申办, 体育旅游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各行各业均在借奥运的东风积极进行体育旅游相关主题的开发与营销以吸引大众眼球。体育主题餐厅的开发无疑将成为餐饮业带来新的商业契机。

一、主题餐厅及其发展现状

主题餐厅是通过一系列围绕一个或多个历史或其他的主题为吸引标志, 向顾客提供饮食所需的基本场所。它的最大特点是赋予一般餐厅以某种主题, 围绕既定的主题来营造餐厅的经营气氛。

主题的本质是差异和文化。较之于大众餐厅, 主题餐厅强调差异通过塑造一种与众不同的形象, 使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 继而得到顾客的偏爱。另外, 主题餐厅并不仅仅是一个提供餐饮消费的场所, 而应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此作为商业卖点。

在我国, 主题餐厅起步于上个世纪末, 以地方特色主题餐厅为主导, 多集中于沿海城市及内地大城市。目前虽已建成一批独具特色选材丰富的主题餐厅, 但在质和量上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主题餐厅的主题选择主要集中在文学作品, 地方风情, 特产风物及异国风情几大类别上。以广州为例, 主题餐厅的主题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以文化 (学) 为主题的西游记主题餐厅和桃园馆;以特产风物为主题的果真掂、广州活力果子、广州水果捞;以湖南地方风情为主题的老乡村;以怀旧复古为主题的荔湾亭;以外国风情为主题的聚彩轩 (东南亚风情) 、巴西烧烤餐厅及阿根廷主题餐厅。

二、体育主题餐厅的发展现状

体育主题属于休闲主题的一种。世界餐饮潮流, 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上个世纪初, 餐饮业仅是单纯提供饮食消费, 与娱乐完全分离;20年代, 随着汽车工业的崛起, 以讲求效率为核心的快餐业在美国萌芽;二战以后, 经济萧条, 人们普遍怀念战前时光, 以怀旧为主题的文化餐饮流行于欧美;70年代以来, 欧美公司年假的普及、物质条件的提高、消费意识的觉醒, 为休闲主题餐厅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现代人精神压力的增加, 更加注重精神上的休息于放松, 则是休闲主题餐厅产生的主观条件。

在国外, 体育主题餐厅于20世纪90年代, 借奥运会的影响力及各项运动的普及得到了迅猛发展, 并很快成为餐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餐馆一般比普通餐厅规模稍大 (约在200个至400个餐位之间) , 消费水平则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餐饮形式。在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 体育主题餐厅已成为餐厅业的主流形式, 主要有Sports Café和Shoeless Joe’s、Sports Bar&Grill、TGI Fri-days、Old Orleans等大型体育主题餐饮连锁集团。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 体育主题餐厅在北京进入发展阶段。在市场上比较有影响力的几家体育主题餐厅分别是维京锐点餐厅、千禧园球迷餐厅及全聚德亚运村店。其中前者为瑞典乒坛名将瓦尔德内尔于2004年在北京开设的乒乓主题餐厅。姚餐厅也将在08年正式落户北京。

在上海, “姚餐厅”在中国开设的首家餐厅“YEEHA”已于06年6月开业。上海“姚餐厅”的投资方来自美国姚餐厅的股东。“YEEHA”分为两部分, 一楼为美式中餐厅, 二楼为得克萨斯烤肉餐厅, 其中, 美式中餐厅80%的菜肴都与美国姚餐厅一样, 而价格则比美国姚餐厅至少便宜七成。另一家比较有影响力的体育主题餐厅是2004年落成开张的首家F1主题餐厅GPC (CHINESE GRAND PRIX) , 坐落于上海中山公园附近的玫瑰坊内。

而广州作为南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大城市, 几乎找不到一家有影响力的体育主题餐厅, 这与广州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似乎不相匹配。从另外一个角度讲, 体育主题餐厅的空白领域, 又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市场。

三、体育主题餐厅开发策略

1. 突出体育主题特色的同时, 扩大主题适应性

时代的进步, 使体育成为一个老少皆宜的主题。相对于其他主题来讲, 体育主体的适应性是比较广泛的。但是, 形成体育主题, 并非绝对化地排斥其他客源。体育主题餐厅并不一定只有一个体育主题, 又时可以形成一主几辅的格局, 同时适当渗入拓展若干个其他细分市场。这不但可以保持客源量, 还可以为将来主题餐厅的长期发展做一个试探性的市场摸底。

2. 强化体育参与性

体育主题餐厅可以设计一些顾客参与的互动性节目, 这是体育主题餐厅较之于其他类型的主题餐厅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可借助一些模拟机器、设施设备等营造一个运动天地, 设置一些奖项, 让顾客在用餐之余积极参与运动节目, 提升体育主题对顾客的吸引力, 保持客源对体育主题的热情不减。

3. 避免概念空壳化

体育主题在当今体育运动全面普及的情形下是一个比较有挖掘潜力的概念。借鉴英国主题餐厅业的经验, 主题餐厅很容易将注意力过于放在装修和气氛的营造上, 而忽视了作为餐厅的主体功能提供餐食。五分之一的顾客反映这类餐厅的菜肴食品毫无特色可言, 这在影视主题餐厅中表现更为明显。顾客们已不再乐意光顾那些虽有超级名星题词或签名, 但只提供炸土豆和汉堡包的餐厅。

4. 以动态性发展的眼光看待体育主题的更新

一般而言, 一个产品在市场上总是有或长或短的生命周期, 主题特色餐厅亦然。体育主题餐厅因为体育项目的广泛性, 相比其他类型的主题餐厅, 生命周期要相对长一些。但是, 体育主题餐厅要走上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还需要以动态性发展的眼光看体育主题更新的问题, 要前瞻性地把握世界体育风潮, 及时介绍外国风行或即将流行而我国还未出现的体育项目, 结合广州本土流行的体育项目, 积极更新体育主题, 做到长做长新。

四、成功案例及其启示

美国姚餐厅 (YAO Restaurant&Bar) 在筹建一年多、试营业三个多月后于2005年美国中部时间5月21日下午在休斯敦正式开张。从大堂的左手边进入, 是餐厅区域。墙壁上是一些木刻画, 天花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吊顶。靠窗一侧的餐桌不像一般美国餐厅之间是完全开放式的, 中间隔有中国式屏风。从大堂的右手边进入, 则是姚餐厅的酒吧区域。进门的一面墙是一面镜框, 里面陈列着《体育画报》报道姚明请穆汤博、尤因等火箭成员吃饭的报道和相关照片, 另一面墙边放着一个橱窗, 里面有着很多关于姚明的纪念品, 如姚明的比赛照片、范甘迪和穆汤博、麦蒂等的签名照片和篮球, 都摆放在此。吧台上方装有3台70英寸的超宽屏幕电视, 不间断地转播各个体育节目, 其中包括NBA、MLB、NFL等在美国最受欢迎的职业体育运动。吧台两侧上方还有两盏吊灯, 灯罩被做成篮球造型, 后面还装着一面篮板, 挂着篮网。姚餐厅的主要食谱以上海菜和川扬菜为基础, 最贵的主餐是价格为34美金的北京烤鸭。更能体现特色的是, 姚妈妈平常为姚明做的一些家常菜也出现在这里的餐桌上, 像“姚妈妈馄饨汤”、“姚妈妈鸡汤”等, 菜单里专门指出, 这是按姚妈妈的专门配方所做。

姚餐厅的体育主题特色体现在内部装潢及功能分区设置上。首先是用餐环境的主体化, 如展示姚明的签名照片、篮球、比赛照片、纪念品, 做成篮球造型的灯罩等, 营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关于篮球的主体环境。再者, 转播各个体育节目的超宽屏幕电视, 即突出了篮球主体, 又兼顾了对其他体育项目感兴趣的顾客, 扩大了主体的适应范围。姚餐厅的食谱也比较成功地避免了主体概念的空壳化, 因为它不是简单地提供汉堡之类的美国大众食品, 而是强调中国特色, 并独辟蹊径地推出姚妈妈家常菜, 充分利用了姚明的名人效应。

NBA在美国有最广泛的爱好者。借助电视等媒体, NBA文化在美国本土以外也日益受到追捧。这使得以NBA和姚明为主题的姚餐厅的市场关注度相对而言高一些。但一个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是有限的, 如何在姚明影响力减弱的时候, 保持其主题的新鲜感和受关注程度, 将是姚餐厅要面临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黄浏英:主题餐厅设计与管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2

[2]陈德超.论餐饮文化营销策略与竞争优势[J].华东经济管理, 2001: (6) 108-110

[3]郭华:主题餐厅营销策略思考-兼论广州市主题餐厅的发展现状[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3: (3) :26-27

[4]The Role of Authenticity in Ethnic Theme Restaurants;Ebster, C.;Guist, I.Journal of Foodservice Business Research;2004Vol.7Issue2, p41-52, 12p.Document Type:Article Citation; (AN JFBR.G.DA.EBSTER.RAETR) [Citation Record]

[5]陈觉:英国主题餐厅业现状分析及启示[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03: (1) :58-60

当餐厅爱上主题 第2篇

中国传统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但在全球化的今天,要想开一家成功的餐厅,光靠色、香、味已远远不够了,还要讲求“形、器、养、意”,也就是在菜品的“排盘包装”、“器皿”、“营养”以及意境、文化内涵上有创新与突破。

而“意”,可算是美食七种境界中的最高层次,更是美食家、餐厅经营者最大有可为的领域。一道讲求意境的菜,可称之为“创意菜”,一个餐厅如果整体都讲求营造某种意境,则可称之为“主题餐厅”。

主题餐厅的涌现,是当今美食发展的一个潮流,不仅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连县城一级也都开始越来越讲求主题概念。

不久前,我的一位朋友准备在重庆黔江老家开一家韩国风味餐厅,邀请我去品尝。我的第一感觉是:“这真是个全球化的时代!”而黔江是重庆的一个区,地处武陵山区的深山,那里竟然也开起了韩国餐厅。

这些年主题餐厅的勃兴,大背景就是全球化,餐饮的全球化融合。

张翰辞官与餐饮的全球化

全球化的前提是信息与交通的高度发达,使得不同地方的人们交流十分方便,各地饮食、各国饮食也随之而变得空前融合。

《晋书·张翰传》曾记载张翰因为思念家乡美食“莼羹、鲈鱼脍”而飘然辞官的故事:“张翰在洛,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苑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忘,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要是在今天,身在洛阳的张翰大人想吃家乡苏州的美食,在洛阳当地就可以吃到。如果实在想回苏州老家,也不必辞官,他只需要在双休日搭上飞机或高铁,早上出发,当天就能到达苏州!

如此便利的条件下,各地美食乃至各国美食融汇于一个城市里,是自然而然的事,你甚至在一条街上就能吃到几十种不同的主题美食,比如北京的簋街、成都的宽窄巷子。

当原本天各一方的美食汇集一地,甚至面对面开店时,如何营造特色来吸引食客,成了店家的当务之急。但由各地菜系、各国菜色发展成主题餐厅,还需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菜系本身足够完备。比如在10年前,想在北京吃到正宗的川菜还不太容易,而现在川菜馆已遍布大街小巷,此时,如何做得有特色就很重要了,主题川菜馆也就应运而生。

主题餐厅说起来神秘,其实很好理解。在全球化时代之前,中国就已有八大菜系存在,加上各地特色菜肴,一些独特的菜式,比如满汉全席、全羊宴,都可以算做主题,只不过那时还是以菜系来命名,不像现在这样如此个性与风尚。

我品尝过的几家主题餐厅

北京最早的川菜圣地无疑是四川饭店,我最初经常光顾,但吃的川菜多了,再地道也有些乏味,便慢慢开始寻找一些新派川菜,后来干脆与几位四川朋友筹办了“天下盐”餐厅,定位就是主题川菜。

天下盐餐厅的主题是四川人,菜品以我开发的“二毛创意菜”为特色,加上诗歌、文化的陪衬,个性鲜明,一开张就大受欢迎,很快树立了品牌,曾被《三联生活周刊》评选为“100家全国最佳餐厅”。

天下盐主题有三个要点:立足文化区、艺术装饰和诗歌创意菜品。第一家天下盐开在北京的798艺术区,有自己的个性与气场,装修上选用了颇具后现代感的包豪斯风格,加上菜品的艺术化表现,营造出艺术川菜的感觉。第二家天下盐选择了北京南新仓具有600年历史的皇家粮仓,餐厅所在地就是文物建筑,整个风格更加古朴,内部装修延续了艺术气质,墙面上定期更换画作,形成“布展”的概念,同时制作了很有意思的“食色读本”菜谱,每道菜都配上一句我撰写的诗,比如我给“番茄豆花鱼”配的小诗是:世上有艳福,有艳遇,有艳诗。当番茄遇到豆花,豆花再遇到鱼,这世上就有了艳菜。

说到诗歌,北京还有家著名的主题餐厅——大董烤鸭,它把唐诗宋词文化融入到菜品中,显得格调高雅不俗,同时对器皿非常讲究,自成特色。在菜品上,大董别出心裁地按“春、夏、秋、冬”分为四季主题,暗合孔子“不时,不食”的古老饮食理念,这在反季节菜流行的时代很难得。

大董的菜谱古色古香,文化气息浓厚,整个菜谱以《风雅颂》分类:“风”是特色菜;“雅”是主体菜;“颂”是酒单。诗词的运用并不是单独的发挥,而是与菜品的“形”,再加上器物的陈设,提炼出了很切合的“意境”,比如一道“糖醋小排”,配的诗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样不仅突出了菜的意境美,还使整道菜颇具气象。

主题餐厅可以高雅闲适,也可以另类刺激。我见过最刺激的莫过于“厕所”主题的餐厅,名字就叫“便所”,标志是一男一女,很像卫生间的logo,英文名字干脆就是morden toilet。准确地讲,“便所”是把浴厕文化、盥洗间文化融入到餐饮装饰中,店面大量采用水管、盥洗器皿,浴缸、坐便器、小便器等做背景和器皿,比如座椅就是马桶,盘子往往是便器形状的瓷器,还有一些与厕所主题有关的食物,比如形状极像大便的冰淇淋。

由于80后消费人群的兴起,漫画风格的主题餐厅也陆续出现,北京工体旁有家感觉粉嫩的hello kitty 主题餐厅,服务员是女仆装,内饰全部是hello kitty 装饰的,连菜品也都有 hello kitty猫的装饰,感觉非常柔美,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年轻男女。

主题餐厅的八大要件

主题餐厅是餐厅文化发展到全球化时代的必然,也是消费者追求多样化的客观需求,对于餐厅经营者,树立主题,可以更有效地打出品牌,吸引食客,还可大大延伸餐厅的内涵与菜品的生命力,开拓更多的创意空间。

主题餐厅的“出奇制胜”不外乎以下几招:

装修上出奇,比如hello kitty餐厅。

菜品器皿上出奇,比如大董烤鸭。

菜谱出奇,比如天下盐的“食色读本”。

场所出奇,很多饭店本身就是有故事的建筑,比如天下盐在皇家粮仓、北京的王府饭店、故宫里的餐厅等。

文化重现主题,比如红楼梦主题餐厅、水浒传主题餐厅、我策划过的金瓶梅主题餐厅,把古典名著中的餐饮文化发掘出来,加以复原、改造,形成特色。

类似的文化复原主题餐厅还有80后课堂主题,把上课的黑板课桌、玩具、游戏等作为餐厅要素。另外还有文革主题、大跃进主题等等,都有餐厅实践。

以食材取胜,比如全驴宴、豆腐宴、全羊宴、全猪宴主题的餐厅。

宗教主题,最著名的莫过于以佛家素菜为特色的功德林,也可以算作食材独特。

比较独特的,目前还少有人尝试的是菜式的出奇。我策划过一个酿菜的主题餐厅,其所有的菜都是以酿菜的形式出现,不管是煎炒烹炸,最后出现都是酿于一盘,味道融合醇厚,特色鲜明。

主题餐厅变装风 第3篇

穿护士服男客别想歪

医院主题餐厅服务生兔兔

我们餐厅在林森北路附近,是全台湾第一家医院主题餐厅,服务生都要穿上护士服或医生袍。刚开始客人都把这里误认成制服店,进来后才发现这里跟他们想的不一样。有的人将错就错,直接在这里喝了起来,醉了还真的把我们当成小姐,要我们过去陪坐。

不过那是刚开始营业发生的事,现在餐厅的名号打响了,客人都知道我们这里是吃中菜的餐厅,上门的客人除了爱尝鲜的年轻人,还有很多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来。

小朋友都很讨厌到医院,不过来这里他们可高兴了,满场跑,好奇地看着挂在墙上的拐杖、视力表、x光片。这些x光片都是真的,员工生病、受伤去照x光后,就会把x光片带来当成装饰,我们还会猜这张手是谁的,这张胸部X光片是男生还是女生的。

餐厅还有一个特色是饮料,但不是有什么独家口味,而是喝的方式很特别;每一张桌子都吊着一个点滴瓶,客人点饮料后,我们会把饮料装进点滴瓶里,饮料就会顺着管子流进客人的杯子里。

除了点滴瓶,我们还用烧杯、试管装饮料;不过,会让客人最high的,是破伤风游戏。小护士会和客人划拳、玩游戏,输的人要喝掉装在针筒里的“酱料”,酸甜苦辣各种味道都有,喝到哪一种就要看客人的运气了。不过跟小朋友玩的时候,我们只敢让他们喝甜的。

我们的客人大部分都很好,找服务生拍照、聊天时都很客气。但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客人饭不好好吃,却一直死盯着某位服务生,这时我们就会互相帮忙,让那位服务生换到别桌去,免得她不开心。公司知道我们多少会遇到骚扰,也很重视我们的心理教育。

老板会开这间店,是因为他以前常应酬,肝胆不好,进出医院急诊室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他难过地躺在病床上吊点滴,看见护士小姐很细心照顾他,让他觉得很感动,才想到要把餐厅和医院结合起来做。

端盘点餐圆空姐梦

空中厨房服务生陈韦洁

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模特儿、空姐,不过我的身高只有165厘米,当模特儿是不可能了。但我仍然在朝梦想迈进,现在我穿着空姐制服在餐厅打工,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真正的空姐。

老实说,会来这里工作,可以穿空姐制服占了一大半的因素。第一次换上制服、梳起包头的时候,我盯着镜子看了很久,心里想着原来我以后当空姐会是这个样子。

客人一走进餐厅,就可以听见空姐、空少说:“你好,欢迎登机。”不只服务人员装扮成空姐、空少,餐厅里所有的装潢都和机舱一模一样,座位也分成头等舱、商务舱。很多客人一来就指定要坐头等舱,大概是想满足他们坐头等舱的幻想吧。

带客人进餐厅后,我们会先介绍环境,座位上方可以放置行李,阅读灯旁边是服务铃,坐头等舱的话还有小银幕可以看电视。第一次来这里的客人,大多很兴奋,看到服务人员还会故意问:“请问这班飞机飞往哪里?”适时我都会回答,客人想到哪里我们就飞往哪里,他们就会七嘴八舌争论要去巴黎、非洲还是北极。

除了装潢和制服模仿得很像,每隔一段时间,我们还会推着餐车请客人喝饮料,就是飞机上空姐推的那种餐车哦;推过之后,我才知道餐车原来这么重。

我们的客人里,除了年轻人、全家福之外,退休的空姐也不少,她们常常结伴来这里聚餐,顺便怀念一下以前的生活。我的店长就是退休的空少,他知道我的梦想,也很鼓励我,还会帮忙分析我去考哪家公司会比较有利。现在我正努力进修英文、认真“实习”,希望有一天真的能当上空姐。

动漫阿宅乐当主人

女仆餐厅服务生Subaki

“主人,欢迎回来。”一走进店里,客人就能听到亲切的招呼,还能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尊敬、顺从,没错,我就是女仆服务生。

不知道大家对女仆餐厅的印象是什么?一群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男客人,色迷迷地盯着服务生看?其实女仆餐厅是日本动漫衍生出来的产物,不管是在店内工作的女仆,还是上门的客人,大家都是日本动漫的爱好者,女仆餐厅是同好聚集、讨论的场所,不是什么怪怪的地方。

可能有人觉得我们很奇怪,怎么敢穿上女仆装,还低声下气地叫人家主人?但对我们来说,就只是Cosplay而已。

在台湾,喜欢动漫、模型的人都被定位成阿宅,其实人家很正常,而且我们最喜欢这种客人,他们很了解女仆店的文化,对女仆都很客气,还能和我们互动;反而是那种抱着来尝鲜的想法的男客人,会在言语上骚扰我们。

我就碰过男客人一直跟我要电话、约我出去,不答应他们还会说:“我是主人啊,你不是应该什么都要听我的吗?”我只好回他:“主人是主人,家里有家规。”不过这种人通常来一次之后就不会再来了,因为这里跟他们想的不一样。

济南主题餐厅的“吃情饮调” 第4篇

小广寒的“流金”情怀

位于经三路的小广寒1904精品餐厅,首先是一家电影博物馆,其次才是一座电影主题餐厅。

这座巴洛克建筑1904年建成,是全国第二家电影院,它逃脱了多数老建筑拆除、重建、过度包装的命运,如今是全国现存最老的影院。原建筑为砖木结构,能容纳500多人,分上下两层,楼上是能容纳6人的包厢。

据小广寒的副总经理苏涛介绍,2009年接手时,小广寒只保留了八根柱子,装修工作用了两年才完成,力求保持原貌,红色木质楼梯、已经斑驳的绿色栏杆、钢架结构横梁。

“老建筑最难重现的是细节。”苏涛指着一堵6米高的厚重青砖墙,当初为了复建这堵老墙专门定制青砖,但垒砌后却总觉得不对劲,最终推倒这些批量生产的青砖,改用普利街拆迁留下的青砖代替。如今抚摸这堵墙,似乎有流金岁月在指尖流淌。

在装修中蛰伏两年,小广寒最终确定了将电影艺术与城市饮食文化相结合的思路。现在,这里有300多部胶片电影,从《怒潮》到《小花》,从《大篷车》到《第一滴血》,从《周恩来外交风云》到《走进毛泽东》,皆由老板从全国及世界各地淘来。

这里有近两百台大大小小的老式电影放映机,有当年国内电影院普遍使用的长城、长江、解放等品牌,也有从国外淘来的著名品牌。那台一百多年前的西门子胶片放映机购自德国,为了通过海关,老板将机器拆卸成不同部件,在一年多的时间中批次运回国内,直到今年春节前机器的最后一件零件——镜头盖才完好运回来。

当分子料理遇上雪花电影

虽说主题餐厅以氛围和情怀取胜,但没有足够美好的味觉体验作支持,到底单薄了些。

小广寒的经营者是当初北京建国饭店的西餐主厨,堪称济南最懂西餐的饕餮人士。这里没有菜单,只提供价位不同的套餐,除了经典鲁菜,不乏法式大餐和分子料理等高端餐品:采用低温慢煮工艺的台塑牛排,对厨艺要求极高的河豚料理,几乎囊括了顶级美食的各种关键词,既要保持原汁原味,又要提供口舌上的惊喜。

“百年老鱼汤” 最早来源于内蒙河套,汤头有百年历史;原料精选最好的黄河鲤鱼,泉水中瘦养2个月,以排除其体内杂质。这道菜鱼骨酥烂肉质细嫩,老汤醇厚,老豆腐反而越发有嚼头。“分子山鸡蛋”由60℃-65℃低温煮就三小时,点缀上等的鱼子酱,辅以酱油泡沫,泡沫入口,在口腔内打底,再依次入口蛋清、蛋黄,绵滑瞬时征服味蕾。“分子胶囊”易过容,吹弹可破的薄皮裹着水果汁化妆成的蛋黄,能给你唇齿间的惊喜。而氮气冰淇淋更将化学属性与饮食文化结合,让你在蒸腾白雾间品味冰淇淋的香甜。

“食色,性也”,“吃”自古以来是人生最大的主题,也是没有人能够推翻的真理。

但是,吃本身又有各种不同的意境,正所谓俗者食味,高者怡情,只有吃出食、情、意三者的绝妙交融,才能真正品味到美食深处凝练的精髓所在。当绚丽的美食篆刻上千姿百态的文化印迹,食也就不再是种单纯的品味之事,而是一种嚼于齿颊、沁入肺腑、深入骨髓的艺术享受。

文化因美食的延伸而更加鲜活,美食因文化的凝聚而更具深意,也许主题餐厅的魅力就在于此。

借着美食的翅膀,附丽于主题这个华丽的形式和外壳,食客周游在食、情、意的绝妙交融中,的确是赏心悦“口”的一件美事。深谙其味者,附庸风雅者,追新求异者都可以在主题餐厅找到想要的东西。

“荐”赏济南特色主题餐厅

位于历山东路北首的转山丽江腊排骨火锅餐厅简直不像一间火锅店,而是一种介于厨房和客厅之间的用餐氛围,不用拘束,欢迎到厨房自取。情侣店主将在丽江生活一年的经历融入锅碗瓢盆,主打菜丽江腊排骨火锅由排骨、土豆、豆芽、番茄一锅煲出,再加之薄荷、茨菰等,味道清丽而富层次感,是味蕾与胃部的双重享受。其腊排骨及某些主打原料由丽江空运,力图在济南人接受的范围内保持纳西族风味。在贴秋膘季节,约三五知己,来一顿滋补温馨的腊排骨小火锅吧。

小城故事是著名的邓丽君主题餐厅,薰衣草紫的环境优雅细腻,恰如邓丽君清歌一曲。近来连锁日多,菜品也驳杂,但招牌菜仍然保持不错的品质:“甜蜜蜜”用台湾老南瓜加入水蜂蜜,入大瓦缸中长时间煨制而成,成品软烂。“金汤煨凤爪”是采用肉鸡爪、鲜汤及十多种香料调好后用炭火煨出来的,色泽光亮诱人,兼具软滑和Q弹。

体育主题餐厅开发

体育主题餐厅开发(精选4篇)体育主题餐厅开发 第1篇关键词:体育旅游,主题餐厅,开发随着北京2008奥运会, 以及广州2010亚运会的成功申办,...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