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高症产妇范文
妊高症产妇范文(精选8篇)
妊高症产妇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0例妊高症产妇, 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头痛、视乳头水肿、胸闷等临床症状, 经检验确诊为妊高症。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75名, 观察组中最大年龄为40岁, 最小年龄为19岁, 平均年龄 (24.56±3.11) , 孕周25~40周, 平均31.6周;对照组中最大年龄为39岁, 最小年龄为20岁, 平均年龄 (25.56±3.09) , 孕周26~39周, 平均32.2周。2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病情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如饮食护理, 日常休息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护理人员要积极的为产妇做产前检查, 并在分娩前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 对产妇进行健康知识宣教, 检测和评估产妇的健康状况, 为产妇讲解分娩过程及妊高症的原因、日常护理技巧及其他相关知识等[2]。日常工作中产妇用药情况, 一般对于妊高症的产妇大多数是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 该药主要是在发生抽搐的时候使用, 对于保护脑、肾、子宫胎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药物使用不当就可能变成毒药。因此在使用该种药物前要观察患者的尿量是否正常, 要向产妇说明用药注意事项, 同时要做好产妇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测试, 还要观察尿量和尿色是否出现异常, 以确保引流通畅, 另外是做好胎心监测, 密切观察是否发生宫缩或者阴道流血。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报告责任医师;另外是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 由于产妇往往会担心妊高症是否会影响到顺利分娩及分娩后宝宝的健康成长, 因此产生了焦虑、紧张等心理。如果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排解, 则会加剧妊高症程度。因此护理人员要在日常护理中多与产妇沟通交流, 解答产妇的疑问, 解除产妇交流中的等不良情绪, 帮助产妇增强信心, 以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迎接宝宝的到来。
1.3 判定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妊高症分类标准判定产妇的妊高症为轻度、中度或重度[3]。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技术资料以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结果具有明显差异 (P<0.05) 。具体情况见附表。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种产妇在妊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疾病, 其发生时间主要是在妊娠20周以后,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血压升高、水肿和蛋白尿, 病情较轻时患者并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如果病情严重则患者会出现突然性的头痛、眼花、胸闷、头晕等自觉症状, 甚至还会导致患者昏迷或者抽搐及心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则会对产妇的身体及婴儿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同时也是导致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据有关临床研究资料表明, 在所有的孕妇中, 大约有9.4%的孕妇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妊高症。
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疗模式在不断的转变, 对于患者的治疗不仅停留在药物治疗上, 还通过心理方面引导患者积极的治疗。由本次研究可以看出, 在妊高症产妇的护理过程中, 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产前检查等护理干预, 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 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妊高症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0例妊高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患者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产前检查等护理干预, 对两组产妇的病情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结果具有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在妊高症产妇的护理过程中, 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产前检查等护理干预, 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 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妊高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产前检查,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伟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的观察[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9, (4) :67-70.
[2]杨翠莲, 吴华利, 邓美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17:172-174.
76例妊高症产妇的护理体会 第2篇
【关键词】妊高症;护理措施;效果
妊高症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简称,是指孕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1]。因此对妊高症的护理尤为重要。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妊高症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6例妊高症产妇中,初产妇59例,经产妇17例;年龄21~38岁,平均(27.8±4.6)岁;轻度妊高症23例,中度妊高症48例,重度妊高症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妊高症的诊断标准。
1.2 护理方法
1.2.1 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安静、幽雅、清洁;正确指导产妇的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避免高钠饮食;适当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宜,中、重度患者应卧床休息;切实加强健康教育,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支持;加强护理巡视,密切观察病情;遵医嘱定时测量血压、体重及胎心,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失误。
1.2.2 用药护理
临床治疗中重度妊高症以降压、解痉、镇静、合理扩容及利尿为原则。护士应熟练掌握有关药物的用法、用量、毒性反应及注意事项,治疗用药严格执行医嘱,注意观察用药效果,防止治疗不当。
1.2.3 产时护理
针对不同的妊高症产妇,其分娩方式应根据母婴的情形而定。若适合阴道分娩,第一产程应密切监测产妇的血压、脉搏、尿量、胎心、子宫收缩情况,以及有无自觉症状。第二产程应尽量缩短产程时间,避免产妇用力。第三产程须预防产后出血,遵医嘱给予催产素,严格观察血压变化,重视产妇主诉。病情严重时给予吸氧。必要时应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
1.2.4 产后护理
虽然大多数妊高症产妇在分娩之后病情逐步緩解并恢复正常;但资料显示,产后24小时至5日内仍有发生子痫的可能,此时护士仍要密切观察产妇的病情,以防止产后子痫的发生。严密观察子宫复旧情况,严防产后出血。
1.2.5 子痫的护理
子痫为妊高症的最严重阶段,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危,因此临床中应加强护理,积极抢救。首先置病人于单间病室,挂遮光窗帘,灯光暗淡,空气流通,保持绝对安静,避免干扰患者,以减少刺激,防止诱发抽搐;密切注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尿量,记出入量,注意抽搐持续和间歇时间,详细记录观察结果。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并立即给氧,专人护理,防止受伤。患者一旦发生抽搐,应首选硫酸镁尽快控制,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强有力的镇静药物。由于产妇往往在抽搐时临产,应做好母婴抢救准备,确保母婴平安。
2 结果
76例妊高症产妇中,阴道分娩25例,剖宫产51例,所有产妇经治疗和精心护理,母婴均平安出院。
3 讨论
妊高症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一种情况,尤其是重度妊高症产妇,往往可发生肾功能障碍、胎盘早剥、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窘迫等母婴并发症,对母婴均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也是造成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为此,给予妊高症孕产妇及时有效的护理极其重要。笔者通过对不同程度妊高症产妇采取综合的护理,有效地预防和减低了妊高症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00.
妊高症产妇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4例妊高症患者分为两组, 每组52例。对照组年龄25~41岁, 平均年龄 (31.6±6.8) 岁, 其中30例为经产妇、22例为初产妇;观察组年龄26~40岁, 平均年龄 (31.4±6.7) 岁, 其中32例为经产妇, 20例为初产妇。两组在一般资料如产妇类型、年龄等方面比较,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适当运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 (1) 环境护理。患者入院后, 护理人员应该热情接待, 陪同患者办理入院手续, 并介绍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和环境, 帮助其熟悉病房, 消除紧张感和陌生感。同时, 护理人员应该定时打扫病房卫生, 每天将病房内的窗户打开, 使房间内保持空气流通, 使用紫外线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 对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 使病房内的光线尽量柔和, 可以在病房内摆放一些绿色的盆栽或者鲜花, 尽量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 使患者能够安心静养。 (2)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及时帮助患者解答疑问, 尽量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 为患者介绍一些疾病的相关知识, 使患者可以正确认识疾病, 消除心理疑虑, 保持积极的心态。 (3) 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及其家属适当的健康教育, 合理安排日常饮食, 饮食尽量清淡, 不能大补, 主要食用高维生素、高纤维及高蛋白食物, 对糖分和食盐的摄入进行控制, 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尤其是辛辣、冰冷的食物, 坚持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则, 均衡膳食。 (4) 产后护理。患者分娩后, 护理人员应该将新生儿的情况及时告知患者, 多安抚和鼓励患者, 稳定患者情绪, 给予患者心电图监测, 并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 一旦发现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 尽早处理。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改善情况、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5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数据, 采用t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的血压改善明显, 组间比较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 (93.4±3.4) 、 (90.2±2.8) 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4.5±5.6) 、 (82.2±3.8) 分,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结论
产后出血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妊高症并发症,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护理不当, 会加重患者病情, 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优质护理是改良后的一种护理模式, 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如饮食、心理及环境护理等, 帮助患者快速适应环境, 使患者的配合度提高, 并且给予患者适当的饮食干预, 对血压进行控制, 从而稳定患者病情, 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患者恢复[3,4]。在本次研究中,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改善, 且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高, 提示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效果显著。由此可见, 临床上给予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优质护理, 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析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运用优质护理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104例妊高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 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 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的血压改善明显,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 在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临床上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 能够稳定患者血压, 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从而加快患者康复。
关键词:妊高症,优质护理,产后出血
参考文献
[1]赵莉芳, 卫丽霞.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 22 (9) :203-204.
[2]徐伟珍.优质护理服务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特点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 12 (5) :238-239.
[3]殷峦英.对妊高症产妇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5, 22 (5) :71-72.
妊高症产妇 第4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护理体会
妊高症是妊娠期间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 主要表现为水肿、血压升高以及蛋白尿等, 严重的患者会表现为昏迷、头晕等症状, 对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具有重大的影响[1]。相关研究报道显示, 妊高症是导致母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 加强妊高症的临床护理对提高妊高症产妇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2]。为研究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中应用效果, 本次研究选取69例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分组观察, 现将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本院产科收治的69例妊高症产后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33例) 和观察组 (36例) 。对照组年龄22~34岁, 平均年龄 (28.7±2.2) 岁, 妊娠时间32~41周, 平均妊娠时间 (36.4±1.6) 周;观察组年龄24~38岁, 平均年龄 (29.1±2.4) 岁, 妊娠时间30~41周, 平均妊娠时间 (36.8±1.9) 周。两组患者年龄、妊娠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患者的用药护理、病房护理以及其他临床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 即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联合病情观察、健康教育护理、心理护理以及运动指导等, 具体如下:①病情观察:护理人员要定时巡查病房, 询问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现象, 密切对患者的血液、呼吸、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进行观察, 保证患者病房安静, 使患者可以足够的休息, 一旦患者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主治医生, 及时处理。②健康教育:由于患者缺乏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 因此易产生悲观、恐惧等心理, 护理人员要详细的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 耐心的为患者解答疑惑, 告知患者用药的相关注意事项, 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告知患者要多进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保证营养均衡, 并取得患者的配合。③心理护理:患者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易表现为烦躁、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沟通, 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 及时予以心理疏导, 消除患者的不安、烦躁等情绪,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④运动护理:患者的身体有所恢复后, 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予以适当的运动护理, 例如散步等, 活动强度和运动量要适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和生活质量评分, 分析应用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中护理效果。
1.4 判定标准[3]
生活质量评分采取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为:总分为100分, 共包括躯体情况、心理情况、社会功能以及物质情况四个方面, 每项25分, 分数越高, 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变化情况
护理前, 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 (180.14±4.62) mm Hg (1 mm Hg=0.133 k Pa) , 舒张压为 (107.22±5.16) mm Hg, 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为 (179.85±4.71) mm Hg, 舒张压为 (106.75±5.09) mm H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 (157.31±10.09) mm Hg, 舒张压为 (94.82±8.54) mm Hg, 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为 (134.27±6.15) mm Hg, 舒张压为 (89.72±6.18) mm Hg,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 对照组患者的躯体情况、心理情况、社会功能以及物质情况评分分别为 (17.6±2.3) 、 (18.4±3.2) 、 (20.1±1.1) 、 (19.6±0.4) 分, 观察组分别为 (17.5±2.1) 、 (18.1±2.9) 、 (19.8±0.7) 、 (18.9±1.1) 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对照组患者的的躯体情况、心理情况、社会功能以及物质情况评分分别为 (19.3±2.8) 、 (21.6±0.8) 、 (21.8±1.1) 、 (22.1±0.9) 分, 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 (22.1±1.3) 、 (23.1±0.4) 、 (24.1±0.7) 、 (24.5±0.3)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妊高症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之一, 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妊高症患者常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等特点, 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予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运动护理等方面进行干预, 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4,5,6,7]。相关研究报道显示, 与常规的护理服务比较, 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 减少患者对胎儿的担心, 消除其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 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 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血压、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应用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中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血压水平,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张丽, 宋义菊, 王倩, 等.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特点.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z1) :224.
[2]邓影.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医学美学美容 (中旬刊) , 2015, 24 (6) :28-29.
[3]任玉梅.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应用优质护理的应用研究.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5) :129-130.
[4]张晓辉, 赵琼.分析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医药与保健, 2015 (10) :139-140.
[5]张宇.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10) :237-238.
[6]刘静霞.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医药前沿, 2014 (32) :222-223.
妊高症产妇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妊高症产妇60例,均符合诊断标准[5],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年龄24~43岁,平均33.1±2.9岁,孕37~42周,平均38.7±3.1周,初产妇16例,经产妇14例;对照组年龄24~45岁,平均33.5±3.2岁,孕37~42周,平均38.4±2.7周,初产妇17例,经产妇13例;两组患者年龄、经产情况、孕周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妊高症诊断标准[5];②行剖宫产;③单胎产妇;④无其他严重基础疾病;⑤同意并配合本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
①排除经阴道分娩产妇;②双胎或多胎产妇;③肝功能、肾功能和精神等异常;④有肿瘤等严重疾病;⑤无法坚持中途退出者。
1.4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心理指导,告知产妇分娩成功,缓解其担忧情绪,并耐心与其沟通,询问是否有异常情况;予以病情监控、饮食护理、定期翻身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早期体位干预结合下肢按摩:①产后2小时内垫起脚后跟,保持小腿悬空,减轻压迫腓肠肌;②产后2小时后护理人员自上而下沿小腿肌肉作环形按摩,轻捏其小腿肌肉,交替按摩双腿,重点按摩左下肢,10min/次;③产后3~6小时帮助患者进行活动操,足背屈伸运动、两足内收运动、外展运动、交替抬高双下肢、踝关节活动、膝关节活动,8~10次;④产后6小时鼓励产妇进行自主床上翻身活动,注意双下肢下不放膝垫;⑤产后次日开始指导产妇主动锻炼,主动进行下肢肌肉和足背屈等长收缩运动,3次/天;活动上肢和下肢关节30下,逐步增加活动量直到下床行走;鼓励产妇进行深呼吸运动。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下肢肿胀情况及DVP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检验,由PEMS3.1进行统计。α=0.05。
2 结果
2.1 下肢肿胀情况
研究组下肢肿胀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χ2=9.017,P=0.003<0.01)。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1
2.2 DVP
研究组DVP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χ2=4.706,P=0.030<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讨论
DVP为孕产妇孕期、分娩时、分娩后的严重并发症,是指腓肠肌等位置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液正常运行受阻,引发患肢疼痛、肿胀等病症[6]。DVP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7,8,9,10]:①孕晚期产妇血液内各类凝血因子(Ⅴ、Ⅶ、Ⅷ、Ⅸ、Ⅹ等)分泌明显增加,且产程、产后也会相应增高,产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②妊高症产妇红细胞异常聚集增多或者细胞变形能力明显减弱、血液淤滞及血流阻力增加;③由于压迫、黏连带形成,减少静脉腔横截面积,容易形成血栓;④产后卧床时间过长,下肢活动不足,导致下肢静脉血回流速度过慢,血液淤滞在下肢静脉内,造成血栓。基于以上DVP特点,非手术治疗的指导原则为抗凝、溶栓和解聚,但溶栓过程中容易引发肺动脉栓塞,治疗难度加大,所以DVP重在预防,及早防治。
本文采取早期体位干预,通过早期按摩、活动操、自主翻身、早期下床活动等提高静脉血液回流量,促进深静脉血液回流,减轻下肢静脉淤血,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表明,研究组下肢肿胀、DVP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早期体位干预结合下肢按摩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康复疗效确切,降低DVP发生率,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体位干预结合下肢按摩对妊高症产妇产后DVP的影响。方法:60例妊高症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常规护理和早期体位干预结合下肢按摩,对比两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率和DVP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下肢肿胀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x2=9.017,P=0.003<0.01);研究组DVP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x2=4.706,P=0.030<0.05)。结论:早期体位干预和下肢按摩能有效促进妊高症产妇产后康复,降低DVP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P),妊高症,早期体位干预,下肢按摩,产后
参考文献
[1]谈小雪.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3):246-247.
[2]黄启涛,宋天蓉,邓佩瑛,等.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孕产妇的临床特征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1):1594-1597.
[3]张晔青,史明,郭亮生,等.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产褥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8(12):941-943.
[4]严伟.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9):1660-1661.
[5]李安强,陈泉,牛启兵,等.局域导向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20):70-71.
[6]王燕,王道云.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 0):389.
[7]何小倩,温秀兰,邓芳,等.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并发症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7):988-990.
[8]邓明霞.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并发症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144-145.
[9]林素琴,林剑芳,洪飞,等.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36-137.
高龄初产妇并发妊高征的分析 第6篇
关键词:高龄,初产妇,妊娠,妊高征
妊高征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简称, 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 同时它对母婴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提高产前检查及处理, 则可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的孕产妇病死率明显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防治是极为重要的。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压轻度升高, 同时可伴有轻度的蛋白尿和 (或) 水肿, 此阶段可持续数日至数周, 部分产妇可出现急速恶化的状态。大量研究表明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3~28岁,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 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 女性在生活及工作上的压力也随之增大, 因此晚婚晚育的人数也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高龄初产妇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女性的子宫和骨盆各韧带及宫颈、阴道弹性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年减退, 因此高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分娩困难等现象, 同时其妊娠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母婴风险指数也较非高龄产妇有所增加。本项研究针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0年5月分娩的80例年龄≥35岁的初产妇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及妊娠结局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初产妇, 孕周平均36.9周作为观察组, 同时随即抽取同时期的80例非高龄健康初产妇, 孕周平均36.8周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对两组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妊娠结局。两组孕周、产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1.2 诊断标准
①高龄初产:指初次分娩时年龄>35岁的第一次分娩者。②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标准:凡是在妊娠20周后发生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症候群者, 血压较基础血压上升30/15mm Hg或者血压超过130/90mm Hg者即可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基础血压以孕16周前测得的为标准, 在测血压前让孕妇静坐或静卧10min, 测右臂血压.若血压超过130/90mm Hg则再等10min复测一次, 以第二次为准 (其中舒张压以变音为准)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分类标准: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 Hg或者血压≥130/90mm Hg, 可伴有轻微水肿和蛋白尿者为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压介于130/90mm Hg和160/110mm Hg之间, 蛋白尿“+”, 或伴有水肿者为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60/30mm Hg或者血压≥160/110mm Hg或超过基础血压30mm Hg, 蛋白尿介于++与+++之间或伴有水肿者为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3,4];上述症候眼花、伴头痛、胸闷者诊断为先兆子痫;子痫前期的基础上有抽搐者为子痫。 (上述血压标准以舒张压为准, 蛋白尿与舒张压二者有一项达到标准时, 即归入该类, 如血压130/110mm Hg、蛋白尿+++即归入重度;血压160/110mm Hg、蛋白尿+也归入重度) 。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概率以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在观察组中有11例产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 而在对照组中只有4例产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 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中有2例患有脑出血, 在对照组的产妇中无人患有脑出血, 此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中有1例患有肾功能损害, 在对照组中无人患有肾功能损坏, 此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中有1例出现胎盘早剥, 在对照组的产妇中无人出现胎盘早剥, 此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中有2例出现产后出血, 在对照组的产妇中无人出现产后出血, 此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孕妇年龄<20岁或者≥35岁均属高危妊娠范畴, 年轻初产妇及高龄初产妇, 体型矮胖者, 营养不良者较易患病[5]。另外患有慢性肾炎、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合并妊娠者, 其发病率较高, 病情可能更为复杂。羊水过多、双胎及葡萄胎的孕妇, 发病率也容易发病[6]。孕妇的发病时间一般是在妊娠20周以后, 尤其在妊娠32周以后最为多见, 多发生于冬季与初春寒冷季节和气压升高的季节。有家族史, 如孕妇的母亲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史者, 孕妇发病的可能性较高。文献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 孕妇妊娠并发症随之增加[7]。本组实验中观察组中有11例产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 而在对照组中只有4例产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观察组中有2例患有脑出血, 在对照组的产妇中无人患有脑出血;观察组中有1例患有肾功能损害, 在对照组中无人患有肾功能损坏;观察组中有1例出现胎盘早剥, 在对照组的产妇中无人出现胎盘早剥;观察组中有1例出现产后出血, 在对照组的产妇中无人出现产后出血;以上结果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我们初步得出结论高龄孕妇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显高于对照组。
另外还有报道显示40岁以上妇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都很高, 且与产次无关。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高龄产妇基础血压几乎略高于年轻产妇, 与此同时还要承受沉重的的工作和孕期心理压力, 这可能是高龄初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由于随着孕产妇年龄的逐渐加大, 身体各技能都有所下降, 其心脏收缩期以及血管容量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从而使主动脉的储备量下降, 从而使收缩压升高。血管的反应性呈现逐渐减弱的状态, 降低了主动脉储备水平。另外, 由于各种方面的综合作用, 如孕产妇妊娠期总血容量提高, 使心脏排出量增加, 直接导致心脏负担加重等因素, 可以导致孕产妇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与娠期合并心脏病。在临床上,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母婴健康危害严重, 同时也是导致母婴死亡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对高龄初产妇应加强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和产前保健, 做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防治工作。本组研究中有产妇出现了产后出血的并发症, 并且对照组并未有出现产后出血的并发症, 因此观察组产后出血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产后出血的并发症可能是因为高龄初产妇经过长时间的阴道分娩, 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前提下由于血压较高、疲劳、宫缩差引起产后出血。
综上所述, 由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十分严重, 同时它也是导致母婴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密切注重高龄初产妇围生期保健, 孕早期应进行全面的体检和心理咨询;孕中期应常规进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测试验及预防和积极治疗, 加强对高龄初产妇的健康教育及产前检查, 积极做好预防和干预工作, 提高母婴安全系数;孕晚期应定期进行产前监护, 必要时应住院治疗, 以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 分娩时要选择正确分娩方式, 以降低母婴发病风险, 确保母婴安全。另外, 孕期时要加强孕产妇的营养, 保证孕产妇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重视妊娠并发症的诱发因素, 对于孕期并发症及合并症要给予高度重视, 做到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 降低母婴病死率。另外, 产时产后各阶段应加强监护, 积极防治合并症及并发症, 使高龄初产妇顺利度过妊娠和分娩期, 确保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博, 姚天一, 孙桢.高龄初产妇与围生期合并症的探讨 (附243例分析) [J].中国医师杂志, 2009, 5 (2) :289.
[2]章小维, 郭明彩, 杨慧霞.高龄初产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2 (2) :112.
[3]赵敏琦.高龄初产妇的妊娠结局251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09, 1 (23) :33-34.
[4]鲁小红, 黄醒华.剖宫产率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0, 29 (8) :453.
[5]庄依亮.670例高龄初产妇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1, 28 (7) :414-415.
[6]张博, 姚天一, 孙桢.高龄初产妇与围生期合并症的探讨 (附243例分析) [J].中国医师杂志, 2010, 5 (2) :289.
妊高症产妇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经临床确诊为妊高征患者72例, 症状主要为蛋白尿、水肿、头晕、头痛, 排除其他病史。年龄24~39岁, 平均 (28±2.9) 岁, 初产妇50例, 经产妇22例;产妇怀孕周数24~39周, 平均 (33.1±3.5) 周, 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头晕、头痛、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排除产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既往疾病病史。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6例。两组患者在孕周、年龄、临床症状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1.2.1 对照组的护理方式:常规监护、用药、饮食、健康知识宣教护理等。
1.2.2 实验组护理方式:
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 进行科学的人性化护理干预, 内容主要包括:①产前护理:进行孕期健康宣传教育,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重点监测血压, 常规监测体质量、尿量、生化指标、胎儿宫内发育情况;指导合理科学饮食, 高蛋白、高纤维、低脂低盐饮食, 及时补充钙、铁及维生素。加强休息, 每天保证至少8 h睡眠, 睡眠时多以左卧位为宜, 心理疏导减少孕期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 提高孕妇产检、保健意识。②子痫急救护理:医护要冷静、沉着、迅速应对, 立即采取头低侧卧体位, 开放气道, 呼吸道保持畅通, 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立即给予解痉降压, 正确给予硫酸镁, 控制滴速、监测尿量, 观察呼吸情况, 抽搐停止后, 给予吸氧、保持安静, 半小时至一小时监测一次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 尽量使患者保持安静, 观察患者尿量及颜色, 做到记录。③产时护理:先兆子痫或子痫妊高征需要进行剖宫产, 如决定自然分娩, 专人全程一对一导乐陪护, 缓解产妇恐惧和无助的心理情绪, 第一产程, 做好健康宣传教育, 随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 密切监测血压、意识、胎心变化、宫口扩展情况、是否有先兆子痫前期表现, 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 如发现异常, 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尽量缩短第二产程, 减少产妇用力, 初产妇可通过会阴侧切缩短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主要目的为预防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 给予静推缩宫素, 促进子宫收缩, 胎盘娩出后, 按摩宫底预防产后出血, 观察引导出血量和血压情况。④产后护理:妊高征产妇在产后1~3 d仍是发生子痫的高发时间, 继续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 记录阴道流血量、宫高情况, 预防产后出血, 及早发现异常, 及时处理, 每日会阴碘伏清洁擦洗两次, 如是会阴侧切患者, 嘱患者向健侧卧位。指导科学饮食, 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组间采用t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 实验组发生子痫前期或子痫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 实验组自然生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产妇在不同护理模式下,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妊高征是临床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 严重威胁产妇及婴儿健康甚至生命。其预后与孕期保健、治疗水平、治疗条件等因素有关。妊高征发病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 初产妇明显高于经产妇, 未定期正规产前检查者高于定期规范产前检查者[2]。所以, 加强孕期保健次数和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到妊高征相关医疗知识及该病对产妇及婴儿产生的危害, 促进孕妇自觉定期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和保健意识, 以便早期及时发现异常, 及时给予医学合理的干预, 有效降低妊高征的发病率, 预防妊高征的并发生的发生。产妇及保健机构应对妊高征引起足够重视, 早体检、早发现, 早治疗, 可避免病情的恶化和不幸的发生, 在正规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基础上, 常规的护理已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科学、特殊、亲情化的心理关怀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疾病恶性发展, 提高顺产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
护士应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和高度责任心, 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通过医护人员全程优质人性化服务, 加强医师、护士、患者的沟通和合作,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增强患者对医疗工作的的依从性,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使产妇及婴儿生命安全得到最大的保障。
很多护理人员产常忽略在产科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 妊高征患者身受怀孕、高血压双重压力, 心理负担重, 必要的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极为重要, 多沟通, 多疏导, 产前加强监护宣教、产时全程陪产, 产后悉心护理能有效缓解紧张及恐惧, 增强顺产的信心, 有助于妊高征的疾病转归及身体的恢复[4]。
妊高征需要加强围生期的保健、孕检意识, 作为护理人员, 加强业务学习, 尤其是急救训练, 做好心理护理及宣教能力, 多沟通, 通过医护人员的优质服务, 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增强彼此的信任,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积极配合治疗,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5]。
参考文献
[1]田淑英.78例妊高征孕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 2014, 22 (7) :111.
[2]贺惠娴.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 2012 (2) :59-61.
[3]郭萍.53例妊高征孕产妇临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旬刊, 2011, 24 (2) :590.
[4]杨小香.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 2014, 8 (12) :209-210.
妊高症产妇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围产期妊高征产妇76例, 并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年龄21~32岁, 孕周为34.5~36.5周, 初次妊娠25例, 非初次妊娠18例, 有人工流产史18例;对照组年龄22~33岁, 孕周为35.5~37.0周, 初次妊娠15例, 非初次妊娠18例, 有人工流产史27例。2组年龄、孕周、孕产次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医师和护理人员根据产妇身体和病情有针对性地制定舒适护理方案进行护理。
1.2.1 治疗组:
(1) 每天定点、定时对病房加以清洁, 保持空气流通, 在病房内添加盆栽等植物或其他装饰品, 使产妇感觉到更为舒适的环境, 保证情绪稳定; (2) 护理人员每天多与产妇沟通, 深化彼此关系, 彼此信任, 家属和护理人员要多对产妇进行鼓励, 增强其信心, 将护理计划向产妇进行详细讲解, 使其加以了解; (3) 护理人员将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讲解或者演示的方式教于产妇, 将无痛分娩等的方法和技巧告知产妇, 从而使其在分娩时能更好的配合; (4) 分娩期护理方式:产妇分娩时, 医师和护理人员根据分娩镇痛法对产妇进行分娩, 同时不断鼓励产妇, 增加产妇自信心, 情况较为紧急时, 则改用剖宫产方法; (5) 分娩后护理方法:将产妇和新生儿安排在同一间病房, 一方面能够增进母子之间感情, 另一方面方便对两者进行进一步护理。生产后, 产妇应多进食富含营养的食品,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 帮助产妇与新生儿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1.2.2 对照组:
进行全面的体检, 对产妇血压、心率等指标进行监测, 护理人员每天与产妇沟通, 询问身体状况和病情, 给予传统治疗方法;产妇分娩时, 帮助其降低疼痛, 情况紧急时采用剖宫产方法;生产后对产妇进行进一步指导和护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产妇的自然顺产率、剖宫产率、护理有效率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2]。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血压升高、水肿、头晕、头痛等病症明显恢复, 新生儿阿氏评分较高;有效:血压升高、水肿、头晕、头痛等病症一定程度恢复, 但新生儿阿氏评分一般;无效:病症无明显恢复, 新生儿阿氏评分较低。以显效+有效计算护理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3]
采用SPSS 1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
我院对76例产妇进行8~12个月的跟踪随访, 产妇和新生儿身体状况均较好。经治疗和护理, 治疗组显效31例, 有效11例, 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6例, 有效11例, 无效6例。治疗组自然顺产率、护理有效率分别为74.4%、97.7%, 高于对照组的42.4%、81.8%;剖宫产率为25.6%, 低于对照组的57.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新生儿阿氏评分
治疗组新生儿阿氏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妊高征是孕妇特有的病症, 通常发生在妊娠20周与产后2周, 肥胖者妊高征的发病率更高,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妊娠后期热能摄入过多, 每周体质量增长过快都是妊高征的危险因素, 故孕妇摄入热能应以每周增重0.5kg为宜[4]。妊娠早期应测量1次血压, 作为孕期的基础血压, 以后定期检查, 尤其是在妊娠36周以后, 应每周观察血压和体质量的变化、有无蛋白尿及头晕等自觉症状。妊高征的预防关键在于做好妊娠期保健工作, 了解血压水平。除测量血压外, 每次产前检查还应测量体质量, 检查是否有尿蛋白。对有妊高征家族史、既往有慢性持续性高血压、肾病、糖尿病及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的孕妇, 更应引起注意。在妊娠中期和末期每天口服阿司匹林50~150mg, 可使妊高征的危险性大幅度降低[5]。
舒适护理可分为生理、心理、社会、灵性4个方面, 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帮助患者减少焦虑、恐惧、消极被动等心理, 从而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我院对舒适护理在妊高征产妇围产期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分析, 并以传统护理方法加以对比研究, 治疗组产妇血压升高、水肿、头晕、头痛等病症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自然顺产率、护理有效率分别为74.4%、97.7%, 高于对照组的42.4%、81.8%, 剖宫产率为25.6%, 低于对照组的57.6%;且新生儿阿氏评分优于对照组新生儿,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舒适护理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邢桂枚.舒适护理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9 (4) :61-62.
[2]李云珍.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 2010, 16 (12) :113-114.
[3]任朝芝.妊高症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四川医学, 2009, 30 (7) :1169-1170.
[4]龙小蓉.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10, 26 (5) :690-691.
妊高症产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