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代人的端午记忆

三代人的端午记忆_第1页
1/1
“榴裙萱黛增颜色,艾酒蒲浆记岁年。”又是一年端午到,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县,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经过历史涤荡和岁月沉淀,一代代秭归人,都有着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特别记忆和感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端午节就如同一个平常日子在秭归凤凰山民俗活动场馆门口,记者遇到一位正在缝制香袋的老妇人。她叫谭远香,上世纪 40 年代出生,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在她身后的展示架上,挂满了她和当地姑娘们用桂皮、花椒和艾叶制作的精美香袋挂件。谭远香老人说,自己很多年没有做香袋了。端午节胸前挂个香袋,可以避邪除凶,孩子们都喜欢,很好卖。现在香袋花样多,她重拾手艺,还常要村里的姑娘们教些新图形、新做法。几十年过去了,已经 70 岁的老人对年轻时怎么过端午节,仍记忆犹新。谭远香回忆,上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刚建立时,全国大搞建设,端午风俗被劳动热情冲淡了。到了 60 年代,又因为文化大革命,祭祀活动都不能办。因此,五六十年代的端午节不像节日,就如同每一个平常日子,顶多也只是大家聚在一起,把自家的好东西拿出来,炒块腊肉、煮些水饺,就算是过节了。也就是在那些年,老人缝制香包的手艺渐渐生疏了。“秭归自古以来就有端午接女儿回娘家的习俗,传说端午节是恶日,娘家人一定要把已出嫁的女儿接回来避恶。1962 年,我刚满 22 岁,就嫁给了邻村的一个教师。可直到 80 年代的一个端午节,才头一次回娘家"躲午"。”现在说起这些,老人仍充满遗憾。上世纪 80 年代:端午文化初露复兴迹象秭归县的屈学专家谭家斌,出生于 1965 年,现供职于屈原纪念馆。对于上世纪 80 年代当地端午节的过法,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谭家斌说,端午节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古时在秭归是比春节还要重大的节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历史原因而沉寂,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始,在民间文化人士的自发组织和积极推动下,当地的端午文化显露出复兴迹象。作为一位屈学文人,谭家斌对当地 80 年代过端午最深刻的记忆是,赛诗吊屈子的活动非常活跃,其他民俗活动仍较平淡。他分析,当时经济尚不发达,各地受财力、人力制约,政府对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关注度还不高,组织节庆活动和文化宣教的力度有限,虽然秭归素有“端午比年大”的说法,也远不像如今这么隆重和热闹。谭家斌说,作为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秭归虽是个偏僻小县,但文风浓厚,很多农民会吟诗作对。早在明清时期,秭归人便成立骚坛诗社,“文革”期间受到牵连,一度停止活动,到上世纪 80 年代后才得以恢复。他回忆,“80 年代初期,我正在读初中,村里几位文化人便每年自发组织赛诗会。1982 年,文化部在秭归举办过一次全国端午赛诗会,来自全国的 120 多位诗人学者参加。社员、诗人、学者、农民齐聚一堂,饮酒赋诗,凭吊屈原,场面壮观。”此后每逢端午,骚坛诗社都举办赛诗会活动。上世纪 80 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各地的工作重心都是发展经济,全民对传统节日和文化保护的意识都比较淡薄。在这种大背景下,秭归端午文化和屈原精神的保护传承也很有限,相关文物缺乏维护,一些祠庙破败不堪,各种民俗活动也鲜少组织。因此总体而言,那个年代端午文化在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心目中仍比较淡漠。新时代:端午民俗全面“回归”大众视野26 岁的谭高俊,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梦想。3 年前,她和七八个好友一起离开秭归,到北京、上海和深圳打工,今年初回秭归创业。谭高俊说,近些年,我国许多青少年对日韩、欧美文化比较青睐,崇尚过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相比而言,对我国许多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则有所淡忘。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的确非常紧迫和重要。这些年秭归人都感受到,国家对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县里为传承屈原精神和保护端午文化花了很大工夫。以前她只知道有个民间组织的骚坛诗社,近几年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如搬迁蓄水淹没的文物,修复年久受损的古祠,建立屈原出生地保护村,每年端午组织老少咸宜、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祭屈子、焚艾草、饮雄黄、赛龙舟、裹香粽等端午民俗活动,可谓全面“回归”大众视野。去年端午节“申遗”成功,作为屈原故里,端...

1、盘古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的收益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本站默认下载后的格式为 docx,pptx ,xlsx,pdf,zippsd等源文件。office等工具即可编辑!源码类文件除外。

3、如您看到网页展示的内容中含有'"133KU.COM"等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和压缩成图片所生成,文档下载后不会有该内容标识.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在点击下载本文档时,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使用浏览器下载”不支持下载工具多线程下载!

部分浏览图可能存在变形的情况,下载后为高清文件,可直接编辑。

三代人的端午记忆

开心麻花+ 关注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