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中比较励志的句子
日语中比较励志的句子(精选8篇)
日语中比较励志的句子 第1篇
1. 顽强能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土耳其
2.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3.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4. 男儿立身须自强。唐李颀
5. 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6. 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7. 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9. 哪怕是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高尔基
10. 尽管我们用判断力思考问题,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意志,而不才智。沃勒
日语中比较励志的句子 第2篇
1、要想赢,就别怕输,输不可怕,不趴下几回,谁知跌倒滋味!
2、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3、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4、现在不玩命,将来命玩你,现在不努力,未来不给力。
5、没有人可以让我服输,除非我不想赢!
6、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7、繁华历尽,方知平凡是真;回首沧桑,只想平淡如水。
8、处理拒绝,最忌讳与客户强辩,辩赢了,就失去了成交的机会。
9、花时间去解释不如花时间去证明。
10、非要经历一些无常,才能甘愿珍惜当下。
11、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12、你若不想做,会找一个或无数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想一个或无数个办法。
13、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坚强,直到有一天你除了坚强别无选择。
14、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忧伤是一种本能,而微笑是一种能力。
15、自己选择的路,就是跪着也要走完。
16、望远镜可以望见远的目标,却不能代替你走半步。
17、成功的人永远只有办法,失败的人永远只有理由。
18、永远要记得,成功的决心远胜于任何东西。
19、昨天,删去,今天,争取,明天,努力。
20、日落西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是谁,同甘共苦你不在,荣华富贵你不配!
21、有梦就该勇敢去追,一腔孤勇你别怕,起码你还有自己。
22、道理都懂,但就像鱼活在水里,也死在水里。
23、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
24、你相信你行,你就活力无穷;你认为你自已不行,就会精神萎靡。
25、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26、力求上进的人,不要总想着靠谁谁,人都是自私的,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人。
27、活着不是靠泪水搏取同情,而是靠汗水获得掌声。
28、人生是一场相逢,人生又是一场遗忘,心无旁求,万物皆美。
29、长大后才发现,原来生活不只是惧怕风雨,有时,平淡是比动荡更大的考验。
30、不要以为自己是一枝独秀,世界上多的是沧海遗珠!
31、无论这个世界对你怎么样,都请你一如既往地努力、勇敢、充满希望。
3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33、没有人天生是工作狂,但是更没有人愿意输,因为不想输,所以必须去努力!
34、你不优秀,认识谁都没用,别一味的追求人脉,要把自己变成人脉!
35、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36、酸甜苦辣自己尝,喜怒哀乐自己扛,我就是自己的太阳,无须凭借谁的光。
37、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38、乐观的人能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悲观的人因缺乏自信,往往一败涂地。
39、江河有流尽之时,毅力无倒塌之日。
40、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勿轻己灵,勿以善小而不为。
41、温和对人对事。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42、不要太过依赖除自己以外的人,因为只有自己不会抛弃自己。
43、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
44、不能后退的时候,不再彷徨的时候,永远向前。路,一直都在。
45、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46、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47、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48、不要放弃自己,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战。有一天我们可以老死、病死、穷死,但绝不要允许自己失望而死,消极而死!
49、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50、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要因为世界虚伪,你也变得虚伪了。
51、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52、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决无长进。
53、做人,最重要就是即要了解昨天的“我”,又要认识今天的“我”,更要追求明天的“我”。
54、成功不是回首,不是寄望,而是把握现在。
55、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5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57、一个人,想要优秀,你必须要接受挑战。
58、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59、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60、有志者,事竞成;苦心人,天不负。
61、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62、生活可以充满挫折,但是我不能失去信心,道路可以崎岖不平,但是我不能放弃前行,人生可以充满绝望,但是我不能放弃希望!
63、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6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65、每天坚持一点,每天加油一次,每天鼓励一次,每天渴望一次,每天幻想一次!
66、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67、没有不会做的事,只有不想做的事。
68、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69、脾气若不加以抑制,不久之后它苦就会成为你生活的必需品。
70、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71、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72、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73、不管失败多少次,都要面对生活,充满希望。
74、学习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75、我们有什么好怕的,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76、人,要有梦想,才能有前进的动力。
77、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78、永不放弃是你梦想实现的唯一秘诀。
79、青春,是承受一切的伤,然后坚强,然后成长,最终遗忘。
日语句子中的独立成分 第3篇
日语属于黏着语, 通过附加语素来表示语法意义。因此, 每个句子成分都有自己的标志, 句子结构比较明晰。日语的句子成分可分为两类: 一是非独立的构句成分, 它和它所关联的部分构成一个词组, 这个词组再变成扩展的句素, 或入句或构成更大的词组。二是独立的构句成分, 即直接构成句子的成分。例:
恵ちゃん、はやく。
11月16日、この日は記念すべきだ。
おや、まあ、噂をすれば影がさす。
その山には、行ってみたらわかるが、珍しい植物がたくさん生えてい
今までどこほっつき歩いてたんだよ、まったく。
以上例句中, 画线部分为句子的独立成分。独立成分是特殊的句子成分, 是独立于句子结构之外的句子成分。套用冯志纯在《现代汉语》中的解释: “独立成分, 是独立于句子结构之外, 不跟句子里的其他成分 ( 主、谓、宾、补、定、状) 发生结构关系, 只是用来加强这个句子的语势或表示感情色彩的特殊成分。从结构上看, 它并不是非有不可的, 但从意义上说, 却又不可缺少, 它可以丰富句子的内容, 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 可以在句首、句中或句末。”日语中独立成分的定义为: 「最も一般的な定義としては、主語、述語、修飾語などのいずれにも属さず、ほかの成分との結合のしかたが穏やかで、比較的独立な成分のことを言う。すなはち、文の成分の結合関係のうち、修飾、被修飾の関係、対等並立の関係、条件、帰納、題目、解説、主従関係のいずれにも属さず、後続部分からいったん切れて、一応完結し独立していると考えられる」。可见, 汉日对独立成分的定义几乎相同。汉语明确将独立成分划分为称呼语、感叹语、插入语和拟声语, 但日语独立成分的划分尚未明确。在此, 笔者以汉语为模板, 将日语独立成分分为称呼语、感叹语和插入语。
一、称呼语
顾名思义, 称呼语就是“用来称呼对方, 引起注意的词”。称呼, 表明了被称呼对象的身份、地位、职位等, 同样确立了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
称呼语是言语交际的先导语, 恰当的称呼语可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为了使交际得以顺利地进行, 说话人需要根据一系列因素恰当地选择称呼对方的用语, 如, 对方的性别、年龄、婚配状况、职业、地位、与对方的亲疏关系及谈话的场合等。例:
a.恭平、今、どこ?
b.恭平ちゃん、大きくなったね。
c.佐藤さん、退社時間の間際で申し訳ないが、明日の会議で使う資料のコピーを30 部取っておいてください。
d.鈴木さん、お疲れさまです。
e.部長、お疲れさまです。
f.おばあさん、今日からお世話になります。
以上例句中, a、b两句明显是长辈对晚辈说的话, b句中「ちゃん」给人感觉非常亲切, 说明说话人与听话人关系非常亲密。c、d两句的说话人应该是自己的同级或上级。e、f两句的说话人是晚辈, 听话人是长辈。d、e两句虽然内容相同, 但「鈴木さん」是名字, 「部長」是职位, 可以看出两句中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不同。
二、感叹语
感叹语表示感情的呼声, 如, 惊讶、感动、咏叹、喜怒哀乐等感情, 也可以表示招呼、建议、制止、提醒、应答等。
感叹语通常置于句首, 能起到吸引听话人注意力的作用。例:
ほら、あそこに飛行機が見えるよ。
感叹语的感情内涵十分丰富, 例如, 同时表示应答的「はい」、「へえ」、「ははあ」、「ほほう」、「ほう」、「うん」、「ふん」等, 有的正式, 有的随便, 有的谦恭, 有的傲慢,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话语的语气。或是加强语气, 使话语更加坚定, 使感情更加强烈; 或是弱化语气, 使话语更加委婉, 使感情更加含蓄, 缓和说话气氛。因此, 在使用时须根据语言环境、听话人的身份、与听话人的关系等选择使用感叹语。例:
a. (1) いいえ、そうではありません。 (加强语气)
(2) そうではありません。
b. (1) ええ、彼が失敗したって。 (怀疑或惊讶)
(2) 彼が失敗したって。
对比例句a、b中的句子就会发现, 受感叹语的影响, 它们的语气多少有些不同。
三、插入语
插入语是为了对句中某一词或词组进行诠释和补充说明而插入句中的特殊成分, 它和全句、句内其他成分没有直接关系。一般由一个短语或简单句构成, 书写时常用逗号 ( 顿号) 、括号或破折号与其他句子成分隔开。例:
その山には、行ってみたらわかるが、珍しい植物がたくさん生えている。
これは電気機械器具製造業における電子部品の組み立て、とくにプリント基板への部品 ( コンデンサ、抵抗器、ICなど) を挿入装着するための数値制御ロボット ( NCロボット) などが導入されたためである。
私のもとには、息子———いわば私の唯一の財産———しか残らなかった。
雨が降っている。けれども続行しよう。
( 一) 插入语的传信功能
1971 年, Jakobson ( 雅柯布逊) 首次提出evidentiality即传信范畴, 是与交际中所表达信息来源可靠性相关的语法范畴, 反映了人们对话语现实依据的重视。
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 ( John Langshaw Austin) 曾解释过语句的两个意义: 一个是命题意义, 即语句字面上的意思, 是对客观事物的表述, 向听话人传达客观事物的信息。一个是施为意义, 即话语在受话人方面产生的效果。可见, 话语不仅传达了事物的客观情况, 也传达了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在交际过程中, 说话人总是尽可能多地向听话人传达信息, 听话人则是希望更多、更准确地获得说话人传达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 插入语可以使传信更为准确, 因此插入语具有传信功能。张成福、余光武曾将汉语插入语的传信功能归纳有陈实、总结、引证、推测、阐释等传信功能。日语插入语同样具有这些功能。
1. 陈实功能
陈实, 就是毫不隐瞒地如实地陈述客观事实。说话人就是所传达信息的来源。描述对象是说话人亲眼所见的事实, 或亲身经历的事件, 说话人肯定描述对象的真实性。陈实功能的插入语, 如, 「じつは、じつをいうと、じつのところ」等。例:
今まで黙っていたけれど、じつは、先月会社を首になったんだ。
A: この頃、お子さんの 成績 がひどく 落 ちているんですが、お母さんに、何か心当たりはありませんか。
B: 先生、実に言いますと、この頃ほとんど家にいないんです。家に帰ってくるのも何時なのか親もよく知らないような始末でして。
A: 刑事さん、犯人は正子でしょうね。
B: いや、実のところ、わからないことが多すぎるんだ。
2. 总结功能
总结, 就是对某一现象和事实 ( 可以是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等) 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概括性的、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总结出来的信息依旧来源于说话人, 是说话人肯定的已述信息。总结功能的插入语, 如「要するに、つまり、どちらかというと」等等。例:
いろいろ理由はあるが、要するに、君の考えは甘い。
子どもの教育は、つまり、家庭でのしつけの問題だ。
最近の大学生は、どちらかというと、男子より女子のほうがよく勉強して成績も良い傾向がある。
3. 引证功能
引证, 就是引用前人的事例或著作为证据。说话人不能亲身经历世间所有的事情, 也不能对世间所有事物都眼见为实。因此, 说话人向听话人传达的信息中, 不仅有说话人的直接经验, 也有从别处获得的间接经验。引证直接关系到说话人传达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是一个重要的表达方式。引证功能的插入语, 如, 「によれば、によると、では」等。例:
この記録によれば、その城が完成したのは十一世紀末のことだ。
聞くところによると、昨夜の火事で五人死んだそうだ。
新聞の調査では、専門学校に進むわかしゃがふえているらしいです。
4. 推测功能
推测, 就是根据已知的测度未知的。说话人的直接经验相当有限, 间接经验同样有限。因此, 说话人有时要根据已知的信息或现存语境预测事态的走向或结局。推测功能又可分为确定性推测和揣度性推测。
确定性推测可以是根据一般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 也可以是根据已有知识或一般事实推测出特殊情况下会出现何种状况。确定性推测功能的插入语, 如, 「こうみてくると、このことから、一般に、一般的には、一般的に言うと」等。例:
こうみてくると、日本の音楽ずいぶん階級的な色彩が濃いですね。
このことから、非食用部からエタノールを生産する技術開発が強く求められています。
一般に、衣類は素肌に近い方が「中」あるいは「内」で、その反対は「外」という感覚があります。
一般的には、生物を表すときに「いる」を使い、非生物を表すときに「ある」を使います。
揣度性推测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是说话人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可能是说话人根据自身经验或知识对某事的预测, 也可以是纯粹凭感觉的臆断。例:
私から見れば、販売人員は特殊訓練をうけていたらしいです。
私が思うに、利益追求最優先という考えを変えない限り、人人に安息な日日はやってくることはない。
5. 阐释功能
阐释, 就是详尽深入地说明、陈述和解释。可以是举例翔实说明, 以增强说话人传达信息的真实性, 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解释说明同一事实。例:
理屈から言えば、中国はわが国と隣り合ってとても近いですが。
言い換えると、子供っぽいものを大人が好きになることを許された社会わけです。
ここでいう「句」とは、転職に成功する絶妙のタイミングのことであり、言い換えれば、「自分を最も高く売れる時期」とも言えます。
( 二) 插入语的修辞作用
修辞, 就是运用各种语言材料及表现方式, 使语言表达更准确。插入语往往可以赋予话语或文章一定的表现力, 使话语或文章显得更生动、明晰。李性让曾归纳日语插入语八项修辞作用, 即 ( 1) 引起对方观察、倾听或思考; ( 2) 表示肯定语气、确定的语气; ( 3) 使行文更加生动活泼; ( 4) 起说明、解释作用; ( 5)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 6) 表示思想的来源或依据; ( 7) 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 8) 抒发强烈的感情。其中, 某些部分与上文中的传信功能大同小异, 在此不予详细介绍。笔者在李性让结论的基础上, 将日语插入语的修辞作用归纳为以下四个:
1. 衔接语篇, 承上启下
插入语可以充当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间的连接纽带, 使文章结构紧凑, 层次分明。例:
以上述べたとおり、現代の社会では平等という原則が認められている。
周知のように、戦争と平和は互いに転化し合うものである。
「おいしい生活」はこれがあるデパートが出した広告の宣伝文句なのである。だが、そう言われても、どうしてこれがデパートの広告なのが、と首をかしげる人がいるにちがいない。
2. 说明、解释、补充
插入语是为了注释、补充而插入句子的成分, 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准确、具体、完整。
日本人は、最も例外もあるが、すしが大好きだ。 ( 让步式补充)
この夏は、雨に日が多かったせいだろうか、例年よりすずしくかんじられた。 ( 推量式补充)
彼女の人生、一言にいって、難行苦行の連続であった。 ( 对表达方式的补充)
私の祖父、その名前は中島興三郎というが、シチズンを興した人でもある。 ( 说明式补充)
3. 表达生动, 引人入胜
插入语带有一定的修辞色彩, 往往使文章或表达更有感染力, 吸引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
人類が新しく発見したすばらしいエネルギーである原子力は、不幸なことに、最初は恐ろしい破壊兵器としてもちいられました。
そのとき、———わたくしはあわや自分の目を疑うところだった———それぞれに指から火花がとんだのである……長い青い火花。
漢字の先生はさすがに堅いものだ。昨日お着きで、さぞお疲れで、それでもう授業をはじめで、だいぶ御精励で、———とのべつに辯じたのはあいきょうのあるおじいさんだ。
4. 抒发感情, 表明态度
有的插入语带有主观性, 可以表明说话人的态度或情绪。当然, 插入语也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分。
これまで、新しい技術は欧米に求めれば、言うまでもなく、簡単に手にはいった。 ( 确定态度)
多くのばあい、残念なことながら、生活するということ、鑑賞するということは別々になってきた。 ( 遗憾情绪)
结语
日语中比较励志的句子 第4篇
【关键词】中日文化比较法 日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93-0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其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而单独存在,因此学习外语就必然要学习该国的文化,文化教育也就应该也必须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一环。
中国和日本同是亚洲国家,中日两国有着二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曾给日本带来无以比拟的巨大影响,日语中仍然在使用着来源于中国的汉字,日本文化处处渗透着浓浓的来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日本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的中国文化的影子,但又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道路,而有着与中国文化极其不同的特性……,这些,都使得日语的教与学远远地有别于其它欧美国家语言的教与学。
因此,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日语课堂教学中,如果利用中日文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用文化比较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一定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中日文化比较法进行日语课堂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标准日本语初级下册》第27课『食事の時、日本人は はしを使います』//《吃饭的时候,日本人使用筷子》时,就筷子这一话题,结合中日饮食文化的不同,解释中日筷子的不同之处。中国人和日本人吃饭时都用筷子,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及饮食习惯的不同,中日两国人所用的筷子是有所不同的。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自古以来,人们吃的菜以鱼为主,而中国地处大陆,所吃食物以动物的肉块为多,为了更好地挑鱼刺,日本人的筷子夹菜的一端比中国式的要细很多;又因为日本人习惯将饭菜分开成每人一份来吃,而中国人更多的是习惯在一大桌子上大家同时夹菜吃,所以中国人的筷子往往造得比日本式筷子较长些……这个话题,贴近生活,将它和学生们熟悉的中国文化联系,学生们便会饶有兴趣。如果用设问的形式,如,“你们谁知道中国和日本的筷子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等,学生们便会热情更加高涨,七嘴八舌的说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效果会更好,围绕着这个话题进行的语法讲解和句子练习便变得活跃而生动,枯燥晦涩的语法便会在这种兴趣盎然的氛围下变得印象深刻容易记住。
二、用中日文化比较法进行日语课堂教学,还能加强学生对中日文化的互相理解,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
例如,在讲解日语基础知识时,插入讲解中日古代交流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日本汉字和假名的由来等等。中国的文字起源于远古的甲骨文,经过夏商周朝战国时代的发展,到汉唐时代,经济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文明进入辉煌时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而日本通过朝鲜半岛,接触到了当时中国的这些发达的文化,通过派出使者等方式对中国文化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吸收着,日语中的假名和汉字便是来源于中国的文字,日本人的礼仪文化,日本人的报恩思想等日本文化中更是渗透着浓浓的中国儒家思想……。通过这些讲解,学生们会对这个还有点陌生有些甚至有点敌视的日本及其文化这样便会有进一步的了解,繁多而难写难记的日语假名便会变得亲切,学生自然便会期待起后面的课文和语法学习。
又如,在学习该教材初级上册第2课『これは本です』//《这是书》的会话部分时,围绕着「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欢迎光临”这句寒暄语,介绍中日服务行业的异同,日本人对待顾客的恭敬和他们对工作的敬业精神;介绍日本名人石田梅岩,是他把原来处于下层地位的日本商业及从商者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也是使日本能在亚洲首先实现现代化进入先进国家行列的重要原因;介绍日本的岗前培训和社内教育等,分析形成这种中日差异的历史原因,让学生了解日本文化中有我们中国人应该学习的地方。
这样,外语课便不是单纯的语法教学而是有了文化教育的意义,外语教学的质量便会上一台阶,学生也能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接触到更深层次的日本文化,为拓宽学生的文化认知视野,为学生日后活跃于社会而打下素质基础。
三、用中日文化比较法进行日语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上升,学习和研究中国语言文化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作为中国学生尤其是外语系的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如果能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一下本国文化,那么在用外语这个工具与外国人进行沟通时定能如虎添翼,话题多多。尤其是日本这个国家,它与中国有着二千多年的交往历史,也曾是那么热情用心地学习中国文化,每一样东西似乎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上的日本曾经毫无保留地崇拜和学习中国文化,又渐渐发展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富强起来的日本反过来又无情地入侵过给了它无穷养料的中国。回首两国的发展历史,一个由强盛转向落后,一个由落后转向强盛,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作为当代外语系大学生,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国文明的东西,今天仍在日本保留,而在中国则被人淡忘?
例如,日本人强调“和”,人与人和睦相处,避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冲突,做事情要体谅别人照顾他人的心情,人人应守本分,尽心做好自己的本职,这些思想的本质与中国儒家思想是相一致的,人人安守本分的说法更是直接来源自中国的儒家思想。
又如,在《标准日本语初级上》的第15课的会话部分中有这样一句话“今 重さを 量っていますから ちょっと待ってください”//因为现在我正在称重量,所以请你稍等,在中文里,象这样的情况是不会用原因句去说的,而是用两个叙述句说成“我正在称重,请稍等”,但是日本人往往会用表示原因的“から句”来说,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日本人做事总会首先体谅对方的心情,请对方等待是麻烦到对方的事,所以要体谅地进行解释,而中国人讲客观事实,所以用客观陈述句来讲,这些都是中日之间表达的差别,了解这些差别,我们就不会嫌日本人的啰嗦小气,也不会反过来说中国人不懂礼仪了。了解了这些,反而会使学生更加理解今天中国领导人所提倡的“文化复兴”的口号,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以中国文化为傲,有意识地去进行提高。
四、利用中日文化比较法进行日语课堂教学,能促使教师不断地要求上进,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及在学生中的威望和形象。
如果用文化比较的形式进行外语课堂教学,就必然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但要备好语法知识,更要就着课文中出现的文化现象进行备课,去了解中日双方的文化,有些知识更要在平时就有所了解和积累,这就促使教师要经常地更多地去了解有关中日文化的各种事情,时时充实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无形中就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而一个知识渊博、作风正派的教师总会在学生中保持着较高的形象和威望。这样的教师,他的课堂便会对学生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吸引着学生们去学习去探索,使学生时时受到高洁的文化熏陶。
当然,在日语的课堂教学上,肯定还会有着其它的好方法,但不管用何种方法,我认为其宗旨都是不变的,那就是: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师素质的不断自我提升。由于日语这门外语的特殊性,我认为,利用中日文化比较法进行教学,能收获到一种令人比较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合编.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
日语中比较励志的句子 第5篇
1、所有的女人都是同行。
2、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
3、每个姑娘都喜欢人家对她另眼相看。
4、性感是一种让一个女孩成才的力量。
5、只有丑陋的心灵,没有丑陋的女人。
6、女人,美酒和骰子,总拿男人喂虱子。
7、女人无法容忍强加在自己头上的不贞。
8、心灵之爱真理,有过于眼睛之爱美丽。
9、女子25岁后,要学会保养自己的皮肤。
10、世间没有美丽的天使,只有善良的女人。
11、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
12、买舒适的睡衣给自己,性感一点也无所谓。
13、姑娘心里最珍视的东西是她们自己的美貌。
14、只有不成熟的男人,永远没有不成熟的女人。
15、男人彻底懂得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16、美貌之女人犹如才智于男子,是至关重要的。
17、懂得大张旗鼓示弱的女人往往才是最后的赢家。
18、学会化精致淡雅的妆容。懂得出现在什么场合着什么服装。
19、做一个坚强的女孩纸,漠视他们的关心和追求。
20、只有女人和算命先生懂得如何利用人家的信任。
21、每天打扮的优雅从容出门,给自己带上不同的笑容。
22、对你不喜欢的追求者的示好和关心坚定的说不和拒绝。即使他说,这不关你的事。
23、能不和人争吵尽量避免。一个发怒的人是很kb的,会因控制不了情绪变成疯子。
24、有喝下午茶、阅读书本、听音乐的习惯。
25、万一不小心喝醉了酒,不要打电话给任何人,包括死党和他。
26、买适合自己的衣服、饰物。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所以不必羡慕别人的行头。
27、对于你不想交往的人送来的礼物,原封不动寄回去。这是原则问题。
28、有一个最少两年内需要达成的目标。有目标的人生不会太无聊。
29、偶尔自己唱歌给自己听,好坏不重要,心情爽朗就可以。
30、对善意欣赏你的男子回报浅浅的微笑。
31、不要24小时都想念同一个人。可以分一点给家人和朋友。
32、疯狂的事情经历一次就好,比如翻越千山万水的去看望一个人。
33、有时间的话,去学瑜伽或者跆拳道。前者能让你放松身心,后者可以防身。
34、如果可以不抽烟,别抽。如果可以不喝酒,别喝。
35、不要在生活的细节上计较那么多,要知道,大部分男人,是孩子,需要你的照顾。
36、钱很重要,但不能依靠男人或父母,自己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赚钱的能力。
37、有的女人,背后看价值一万,侧面看减掉一半,正面看倒赔一万。
38、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不愿意用时间来装扮自己的女人,请不要对其他的美丽女人心生嫉妒不满。
39、人这一辈子,会遇到无数次爱的心动,从这无数次中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次才是正途。
40、女孩子如果愿意把吃饭的钱花在脸上,就会有男孩子请你吃饭,为你埋单。
41、闲情时候自己煮花茶喝或者做茶点吃,放一段柔情音乐,翻阅几页好书,然后睡个懒觉,快哉。
42、事业是男人的姿色,姿色是女人的事业。
43、女人,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
44、不要当三瓶女人:年轻时是花瓶,中年是醋瓶,老年是药瓶。
45、不要和男人动手。第一,你动不过他;第二,和你动手的男人一定是个疯子。所以,不如不动。
46、不管是和谁约会见面,约定的时间之前一定要到达。
47、美丽是爱情的保鲜剂,婚姻的防盗车锁,事业的敲门砖。
48、睁开双眼选择你的未来伴侣,如果选错了,立即分开。不要凑合过日,那样会害了两个人。
49、没有时间和精力的话,不要乱表爱心养小动物,怠慢它们同样是种残忍,虽然我理解你很寂寞需要一个伴。
50、不要接受你不喜欢的男子送的任何礼物。
51、喜欢的东西自己努力赚钱买。
52、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53、对你不喜欢的追求者的示好和关心要坚定的说不或拒绝。即使他说:这不关你的事。
54、心血来潮时,可以帮他洗衣服,买袜子,但是不要自作多情帮他买内裤。他爱穿什么就让他穿什么。
55、孤单的时候找好朋友聊天、逛街、吃饭。不要让孤寂淹没自己。
56、疯狂的事情经历一次就好,比如翻越千山万水的去看望一个人。
57、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58、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貌美如花。
59、万一脆弱的不行了,请选好哭泣的对象,不要随便借肩膀和胸膛。
60、世界上最贵的蛋就是脸蛋。
61、想吃就吃。为了保持身材让自己饿着,那是世界上最愚蠢的美丽。
62、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
63、外出旅游。旅行中的心灵能更充实。
64、想办法努力挣钱,而不是如何省钱。
65、宝马车不保养也会提前报废,更何况是我们女人这张脸。
66、你要留住老公的心,首先要留住老公的眼球。
67、保养是老样子,不保养是样子老。
68、20岁以前长的不漂亮,不是自己的过错。20岁以后不漂亮,就是自己的错!
69、宁缺毋滥。不要因为寂寞就随手抓一个男人,这对你和他都不公平,而且太缺乏责任感。
70、学会化精致淡雅的妆容。懂得出现在什么场合着什么服装。
71、知道自己要什么,包括你爱的男人。
72、不要贪慕虚荣。虚荣是一剂毒药,而且会上瘾。
73、女子25岁后,要学会保养自己的皮肤。
74、有的女人,背后看了想犯罪,正面看了想自卫。
75、少说多做,能站不坐,适当运动。
76、要有喝下午茶、阅读书本、听音乐的习惯。
77、万一不小心喝醉了酒,不要打电话给任何人,包括死党和他。
78、即使输掉了一切,也不要输掉微笑。
79、任何场合,保持应有的涵养。学会说谢谢、辛苦您、对不起。做错了事情要懂得道歉和改过。
比较励志的短句子 第6篇
2. 毅力和耐性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3. 只有轮回继续转,日升月沉草木枯荣。是谁说过: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
4. 与你擦肩而过的遗忘,是一生的惊涛骇浪。
5. 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只要你珍惜。
6. 人有了信念和追求就能忍受一切艰苦,适应一切环境。
7. 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转身不一定最软弱。
8. 高薪并不是吸引人才的最重要原因,最重要的是让员工感到工作快乐。
9. 你认为在这世界上,你只是某人;但对某个人来说,你是他的全世界。
10. 每一枝玫瑰都有刺正如每个人的性格里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分。
11. 明确的目标是我们走向成功的起点。
12. 如果放不下过去,就别奢望有美好的未来。
13. 你应将心思精心专注于你的事业上。日光不经透镜屈折,集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
14. 当你超过别人一点点,别人会嫉妒你;当你超过别人一大截,别人就会羡慕你。
比较励志的短句子 第7篇
2. 多用善眼看世界;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3. 即使受伤了,也要抬起头微笑着说,今天天气真好。
4. 只要目标向前,你可以到任何的地方。
5. 黑豹,不只是一个乐队的名字,它更代表着一种精神。
6.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活多少天,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日子。
7. 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
8. 要有多坚强,才会不让人看得起。
9. 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
10. 阻碍我们飞翔的力量,是来自我们内心的恐惧。
11. 你以为放手可以成全我的幸福,可你不知道,我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和你手牵手。
12. 人生旅途的含义是什么,无非就是在一次又一次时间与记忆的磨砺中卸下伪装的自己。
13.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14. 幸福就像玻璃,平时看不见,稍微调整一下角度,就会光芒四射。
15. 长得漂亮是优势,活得漂亮是本事。
16.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17. 作了好事受到职责而坚持下去,这才是奋斗的本色。
18. 在当今社会上,卓越、非常好只是一般般,我的标准是不可思议、超越非凡。
19. 要想自己变得更强大,唯一的办法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汉日语“觉悟”的词汇史比较 第8篇
关键词:觉悟,覚悟,词义,词汇史,语言接触
汉语和日语同属汉字文化圈, 两者以汉字为载体相互影响和渗透。汉日语言的长期接触的过程中, 古汉语对日语词汇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日语中存在大量的汉字词汇, 这些词在流传到日本之后,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 词义发生了变迁, 产生了大量的汉日“同形异义词”。关于这方面的先行研究不胜枚举, 但往往停留在单纯字义的对比辨析上, 而未做进一步深层次的考察。在这方面, 杨金萍教授《汉日语“人气”的词汇史比较》一文为中日同形异义词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式。此种历史性的比较研究更有助于找到词义之间的联系和促成差异的原因。故本文将从语源和词汇史的角度, 对“觉悟”一词在汉语和日语中的演变进行考察和比较, 厘清二者之间的联系及差异之原因。
一、汉语“觉悟”词义考
考其源流, 《甲骨文编》和《金文编》均未见“觉”、“悟”二字。《说文解字》云:“覺, 寤也。从見, 學省聲。”、“悟, 覺也。从心, 吾聲。”、“觉悟”一词属于同义并行复合词。经查阅中国古典文献, “觉悟”作为一个复合词, 在先秦时代已开始使用。
例1:鸿鸬兮振翅, 归鴈兮于征。吾志兮觉悟, 怀我兮圣京。 (《楚辞卷十七九思》)
例2:不觉悟, 不知苦, 迷惑失指易上下。中不上达, 蒙揜耳目塞门户。 (《荀子成相篇第二十五》)
例3: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 下序桀、纣、羿、浇之败, 冀君觉悟, 反于正道而还己也。 (《楚辞卷一离骚》)
例4:王若不得志于齐, 而以觉寤王心, 而吴国犹世。 (《国语卷第十九》)
细考以上4例, 可以看出“觉悟”均为动词, 且在句中作谓语。例1、例2中的“觉悟”取其原始意义“觉醒”, 比喻从迷惑中醒悟过来。由原义“觉醒”, 引申出例3所见“觉悟”之“自觉醒悟”之义, 表示对过往之错误的悔悟, 迷途知返。《汉语大词典》将例4中的“觉悟”解释为“启发;开导”, 而笔者认为此处解释为“觉悟”的使动用法为宜, 即“使王心觉悟”。秦汉之后, “觉悟”一词的上述3种义项仍然存在, 且在《后汉书》中, “觉悟”首次作为佛教语出现。
例5:佛者, 汉言觉也, 将以觉悟群生也。 (《后汉书》)
例5中的“觉悟”作动词, 为佛教专用词语, 表示“觉醒了悟之意”, 即“体得真理、开发真智”的意思。“觉”为梵语菩提 (Bodhi) 之意译, 指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此时的“觉悟”由一般意义上“醒悟”, 引申为特指“领悟佛教真理”的佛教用语, 词义范围缩小且更抽象。特别是进入汉代以后, “觉悟”一词的出现率相对于先秦时期要高许多。不仅在佛经中, “觉悟”作为佛教用语, 在世俗文学作品中亦广泛流行。可以推断, 佛教传入中国并盛行之后, “觉悟”作为佛教译词又获得了一片新天地。
查阅魏晋南北朝的文献, 未发现新的义项, 但出现的“觉悟”的名词用法。
例6:非荣斯行, 欲极陈所见, 冀有觉悟耳。 (《晋书卷五一列传第二一》)
例7:品位分浅深, 觉悟有迟速。 (《妙法莲华经忏文》)
例6中的“觉悟”在句中作动词“有”的宾语, 表示“醒悟, 明白”之义。例7中的“觉悟”与前句“品味”相对应, 在句中作主语, 表示“对佛教真理的领悟”。
进入唐宋之后, “觉悟”一词引申出“觉察”之义。
例8:安有虏中独不觉寤, 寂然无事, 曾无诛讨之意乎? (《论横山疏》)
上例中的“觉悟”为动词, 在句中作谓语。此时的“觉悟”词义偏重于“觉”, 表示“觉察”的意思。
由于佛教义的“觉悟”采用意译的方法, 与汉语“觉悟”的原义有很大相似性, 再加上佛经流传广泛, 已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例9:其立教以易简觉悟为主, 亦有耕莘遗意。 (《王阳明集补编·卷十序说·序跋增补》
关于上例中的“觉悟”, 在《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一·外集三》中有如下阐述:“独其“易简觉悟”之说颇为当时所疑。然“易简”之说出于《系辞》, “觉悟”之说虽有同于释氏, 然释氏之说亦自有同于吾儒, 而不害其为异者, 惟在于几微毫忽之间而已。亦何必讳于其同而遂不敢以言、狃于其异而遂不以察之乎?”可见, 到了后代“觉悟”一词到底属于佛教语还是非佛教语, 很难确切划分其界线。
“觉悟”一词的上述义项一直沿用至近代, 只是由于近现代中国的国情, 不论在口语或是书面语中, 使用频率已经很低, 在现代汉语中多被用于表示“自觉”或“政治认识”。
例10:今儿我和银凤一路从四乡回来, 我看这个女子很觉悟, 很正派。 (《铜墙铁壁》)
例11:至于富有反抗性, 蕴有力量的民族, 因为叫苦没用, 他便觉悟起来, 由哀音而变为怒吼。 (《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
《汉语大辞典》将例10中的“觉悟”解释为“比喻通情达理”, 笔者认为此处应为表示“一个人的自觉程度”。而例11中的“觉悟”即为现在经常使用的“政治认识”之义。“觉悟”常见的搭配还有“思想政治觉悟”、“阶级觉悟”、“觉悟高”、“觉悟低”、“提高人民的觉悟”等, 多用作名词。
以上, 从词汇史的角度对“觉悟”一词的用法及词义进行了梳理。可以看到, 汉语的“觉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为由原始词义“觉醒”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产生出的“自觉醒悟”、使动为“启发、开导”、“觉察、发现”的义项;二属佛教词汇的范畴, 即“领悟佛教真理”之义;三为近现代以来的新用法, 即表示“自觉”或“政治认识”。
二、日语的“覚悟”
查岩波书店《日本古典文学大系》, “覚悟”一词最早出现在平安末期的《梁塵祕抄》中。
例12:それより生死の眠りさめ、覺悟の月をぞ翫ぶ。 (《梁塵秘抄·二·一二四》)
上例的“覚悟”为名词, 表示“从生死轮回的迷惑中领悟”, 为佛教语, 即《広辞苑》所列义项之一“ (仏) 迷いを去り、道理をさとること”。因此, 可以推断, “覚悟”最初是作为佛教用语传入日本的。
进入镰仓时代, “覚悟”作为佛教语使用的同时, 亦出现了其他的用法。
例13:まづ郎從小庭に祗候の由、全く覚悟仕ず。 (《平家物語》)
例14:そのゝち件序を沈思ありけるに、「柳中之景色暮、花前之飮欲罷」といふ句ありけり。柳中は秋の事也。春の時にあらずと覺悟して、すなはちなをされにけり。 (《古今著聞集》)
例15:時にあたりて本歌を覺悟す。道の冥加なり。高運なり。 (《徒然草》)
上三例的“覚悟”都是动词, 以“覚悟す”サ变动词的形态, 在句中作谓语。例13、14中的“覚悟”表示“承知、知ること”, 即“知道, 明白”。例13中“覚悟”的对象是“郎從小庭に祗候の由”, 例14中“覚悟”的对象是“春の時にあらず”这件事。此时的“覚悟”更侧重于“悟”之义, 即“悟ること”。而例15中的“覚悟”则表示“記憶すること、暗誦すること”, 即“背诵”。此时的“覚悟”侧重于“觉”, 即“覚えること”。
室町时代, “覚悟”一词未发生明显变化。直到江户时代, “覚悟”的词义发生了较大变迁。
例16:末々一度は倒るゝつもりに、五·七年も前より覚悟して、弟を別家に仕分て、分散に是を遁れさし、京の者は伏見に、名代を替ては屋敷をもとめ置、大坂の者は、在郷の親類に田畠を買せ置ぬ。 (《日本永代藏》)
例17:世の定めとて大晦日は闇なる事、天の岩戸の神代このかた、しれたる事なるに、人みな常に渡世を油斷して、毎年ひとつの胸算用ちがひ、節季を仕廻かね迷惑するは、面々覚悟あしき故なり。一日千金に替がたし。 (《世間胸算用》)
例18:今迄誑りし太夫めに、遺根ありとはいひながら、女なれば相手にはし難し。汝花紫が夫と名のり出るこそ幸なれ、覺悟せよ。 (《傾城禁短氣》)
例19:とてものがれぬところじゃ、覺悟せい。 (《武惡》)
可以看出, 进入江户以后, “覚悟”的词义得到进一步引申, 已经和现代日语“覚悟”的用法非常相近。例16中的“覚悟”表示“迷いを捨てて心を決めること”“心構え”之义, 即“事先预测某事做好精神准备”。因为人们领悟一个道理或明白一件事之后, 自然就会做相应的准备。由此, “覚悟”从汉语中的本义“觉醒、领悟”引申出了“精神准备”之义。
从句中也可以看出, 主人公吸取了五七年前的教训而“明白、觉醒”, 想到日后会倒闭的情况, 为今后做打算。例17中的“觉悟”也和例16相同, 表示“日頃の心構え”之义。例18、19中的“覚悟”为命令形, 表示“努力の余地がないことを悟って”“あきらめること、観念すること”, 相当于口语“放弃吧”。即告诫对方认清现实, 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进入明治以后, “覚悟”大多表示“决心”“精神准备”或“放弃”之义, 其他义项渐渐被淘汰。
例19:お母さまは、もう直治には逢えないと覚悟している。《斜陽》
例20:もし一言でも口を利いたら、お前は到底仙人にはなれないものだと覚悟をしろ。 (《杜子春》)
例19中的“覚悟”表示“精神准备”, 例20中的“覚悟”表示“放弃”。此外, 关于“覚悟”惯用搭配有“覚悟の前”“覚悟の上”“覚悟を決める”等。
以上, 考察了日文文献中的“覚悟”在词义上的变迁。“覚悟”以佛教用语初传日本, 同为“领悟佛教真理”之义。从镰仓时代开始, 由于强调的重点不同, 日语“覚悟”逐渐衍生出了其特有的“知道, 明白”和“背诵”的意思。后进入江户时代, 由“领悟”的义项引申为表示“事先预测某事做好精神准备”、“下决心”和“放弃”。可以看出, “覚悟”的词义在日语中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三、“觉悟”与“覚悟”的比较
一个词被其他语言借用后, 词义往往会发生变化, 导致与其在源语中的意义不完全相合。“觉悟”一词亦是如此。“觉悟”是汉语固有的词, 词的本义是富有稳定性的。“觉醒”、“自觉醒悟”、“启发”;“开导”、“察觉”等比喻义或引申义都可简单看出其演变的轨迹。不过因为佛教用语“觉悟”一词很早就进入了汉语, 随着佛教的发展, 其词义已融入了通语的范围。日语“覚悟”虽与汉语同源, 但在日语中已赋予新义, 而不再是古汉语中的原义。“覚悟”传到日本后, 受到词素本身的影响, 或其他外部原因而引起了词义的转移。当“覚悟”着重于单个字义, 就与古汉语中的意思发生了偏离, 发展为“知道, 明白”和“背诵”的意思。而社会文化会深刻影响一个词的演变。“覚悟”一词派生出“决心”“精神准备”或“放弃”的意思, 并一直沿用至今。其原因可能要从日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与强烈的忧患意识中去挖掘。汉日语“觉悟”的不同点有两个: (1) 在于感情色彩, 汉语“觉悟”带有绝对的褒义色彩, 表示摆脱迷惑, 上升到清醒的新状态;日语“覚悟”进入江户时代以后就开始偏向贬义, 表示为将来的不测做好准备。 (2) 在于语用范围, 现代汉语中, “觉悟”多为名词, 表示“自觉”或“政治认识”, 多用于书面语;现代日语中, “覚悟”多为动词, 表示“事先预测某事做好精神准备”“下决心”和“放弃”, 更为口语化。对比汉日语“觉悟”的意思, 出入却很大, 但不可谓毫无联系。汉日语“觉悟”都可作名词或动词。二者的相同点在于, 它们都作为佛教语出现, 并表示相同的意思, 即“领悟佛教真理”。且如前文所述, 其他义项都是基于基本义“觉醒、领悟”发展而来的, 仔细挖掘仍可发现其演变的脉络。
本文从词汇史的角度对汉语“觉悟”和日语“覚悟”的用法、词义进行了考察。二者为同源词, 基本词义相同, 且日语直接引入了“覚悟”的佛教义。然而, 由于词汇内部及外部原因, 导致其词义发生变化并走向分歧。现代汉语中的“觉悟”多用于表示一定的政治认识, 而现代日语中的“覚悟”则用来表示预先做好精神准备, 且使用率颇高。二者在感情色彩和语用范围亦存在很大不同。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424, 523.
[2]梁晓红.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4:74.
[3]王力.古代汉语 (1998年校订重排本) [M].北京:中华书局, 1999:812, 1448.
[4]潘均.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浅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 1995, (03) :19-23.
[5]杨金萍.汉日语“人气”的词汇史比较[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 (05) :12-17.
[6]于衍存.“觉悟”一词的源与流[J].汉语学习, 1985, (05) :34-35.
[7]欒竹民「.覚悟」の意味用法の通時態[J].広島国際研究, 2002, (08) :129-140.
日语中比较励志的句子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