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精选14篇)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1篇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的大学英语教学有其特殊的`需要,使得如何在“实用+够用”的原则下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努力目标.任务型教学注重真实的语言训练,注意对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引导,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非常实用的教学法.

作 者:李秀明 作者单位: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上海,19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29)分类号:H319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高职高专 大学英语教学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2篇

摘 要 任务型教学法是英语教学改革进程中一种教学新模式。本文论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理论依据和课堂教学的任务设计原则,结合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课的任务型教学实例,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高职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的语言教学方法。它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曾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Willis,1996)。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也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2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社会活动和合作活动;知识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授的;人的认知是与经验共同发展的,知识是经验的重组与重新构建,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建构过程,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学习者可以通过实施任务和参与活动,促进自身知识的“重组”与“构建”。一旦他们体验到参与活动的意义,感受到新知识构建的成功,他们会更加主动积极,从而加速语言信息的内化。

根据这个观点,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知识的导航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3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原则

任务型教学法分为强式和弱式两种,强式任务型教学模式将任务看作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它将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语言知识的学习都转化成一系列的任务,似乎二语习得如同母语习得一样是同一种交际过程的结果(Wells,1985)。弱式任务型则强调任务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先讲授语言知识,再设计一系列的任务让学生用语言练习做事,然后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再归纳和总结语言知识。目前,我国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途径多属于“弱式的任务型教学模式”。

3.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3.2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3.3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这里利用的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

4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优势

首先,教学目标明确,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是指“呈现(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输出(Production)”这一英语教学过程,而“任务型”英语教学尚未形成固定模式。在采用任务型英语教学途径时,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英语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接近学生实际的英语教学活动”以便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任务型教学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并解决具体的问题,以达到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以及锻炼的目的。这种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并使他们的学习动机、情感投入、精神交流和课堂文化也随之发生积极的动态变化,这完全切合了《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

任务型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改变。首先,教师由教学的主体转变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监督者、协助者、评价者等角色。相应的,学生扮演问题的发现者、探究者、解决者等角色,在任务结束后,根据情况对自身或合作的同学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出评价和反馈。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互相评价的这一过程,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形成了良好的课堂互动。

参考文献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3篇

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任务的同时就是学习课程的一个过程, 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来检验任务教学质量。高职大学使用任务教学法的依据就是语言的运用基本原理, 教师将之实际运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明确每次教学目的, 针对课堂上的学生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课堂项目, 将语言与项目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也是在逐渐掌握英语的一个过程。任务教学法是围绕为学生中心, 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任务型教学法注重的就是学习的意义, 以完成学习任务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教师布置任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任务布置应从易到难, 由浅入深, 这样不至于打击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让学生逐渐树立起自信心, 学生与教师在共同的学习中一起进步。

二、高职大学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使用任务型教学法

(一) 任务教学法的情感投入

高职大学教师必须摒弃传统英语教学方法中的不足之处, 好的方面要保留下来, 将之与现代教学相融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自身的情感融合到教育中去, 教师教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 还有感情教育。教师在课堂英语教学的过程注入感情, 让学生感受到其的情绪, 这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这种额外感情投入考验的不仅仅是教师的职业素质, 还要求教师有一个很高的思想境界, 同时这也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情商。课堂上教师也应是学生的朋友, 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教学, 彼此之间的沟通多了, 课堂教学质量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额外的感情教学能使教师很好的使用任务教学法, 使其能够胜任英语教师一职。在这样的课堂上, 英语不再使人乏味, 学生与教师相处融洽。

(二) 学生在课堂上要明确完成的任务

在任务教学法中, 教师布置任务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学生能否完成任务则是关键, 布置与接受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个特殊的交流方式。在任务型教学法中, 学生从开始上课就要明白在本次课堂上任务是什么, 为了完成任务, 学生就会主动地学习。教师课堂教授的知识学生也会更加用心地听, 会积极配合老师进行语言技能训练。从头到尾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目标, 将会有更大的动力去进行学习。教师这个时候起到辅助学生的作用, 学生对任务有疑惑的地方, 教师可在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引导。任务教学法能否很好地发挥其的作用, 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配合。

(三) 任务教学法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大学的教师在课堂中教学内容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 英语教学要结合学生兴趣适当增加一些小游戏,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游戏的环节中去, 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果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源自于兴趣, 学生就会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会主动配合教师实行任务教学法, 然后就会直接提高教学效果。兴趣学习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很好方法,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所以高职大学的教师在实施任务教学法的时候要考虑这个因素, 兴趣与学习不能分裂开来, 结合兴趣的任务教学方法将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 师生之间要有感情交流

在任务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表示关心, 并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于跟不上课堂节奏的同学, 老师要适当放慢讲课速度, 并对他们给予鼓励。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是课堂互动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对于高职大学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课堂之间的互动能使师生之间的感情加强, 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任务教学法也讲究平等, 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 平等地对待与关心学生, 对于成绩稍微差点的学生要予以辅导, 多鼓励关心他们。在课后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多与学生接触, 了解他们内心想法, 这样在课堂上的气氛才会更加地轻松活跃。

结束语

在高职大学中的教学实践证明, 实施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到任务教学法中去, 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都在课堂上有所表现出来, 学生以一种愉快的状态学习英语, 学习英语的能力有了显著地提高。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成为了任务教学法的主体, 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去。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下, 师生之间的互动多了, 彼此都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课堂上相互配合也会更加默契。

摘要:英语这门学科在中国的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通常使用的就是任务型教学法, 这种任务型的教学方法深受教师欢迎。为了能使任务型教学法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高职大学依照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 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能够熟练的使用英语。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高职大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孔凡莲.对外汉语口语课堂小组活动研究[A].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2008.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4篇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应用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起源、内涵及特点

不同的外语教学专家对任务教学法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下的定义也不同,如Breen认为,有助于达到语言学习整体目标的所有课堂活动都可看成是任务,包括简单短暂的语法练习以及复杂耗时的集体课堂活动;而Krahnke则将任务限定为语言学习而进行的具有非教学目的活动,也就是说,Krahnke则将课堂任务看成类似课堂之外(即真实生活中)的社会交际实践,具有交际目的而非教学目的的活动才能称之为任务。Candlin将任务定义为“一组涉及学习者的认知和交际过程,以集体的形式对已知和新信息进行探究,在社会语境中完成某一预期或临时目标的可区别的,相互关联的问题指向型活动”,笔者认为双方把任务限定在了“活动”上,削弱了任务教学法的包容性,降低了它的可操控性。笔者认为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笔者对目前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学生基础薄弱。在高职院校中6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有困难,30%的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对英语不感兴趣,导致成绩差,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由于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导致英语水平很难提高。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和习惯,学习较为被动。同时,没有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对未来感到迷茫,学习的信心不足。一些教师放在语言点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上的时间相对较多,留给学生活动的时间相对较少,从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灌输过多,启发太少,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听、记、背、练得苦学之中。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学生生源复杂,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不少学生词汇量匮乏,影响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影响了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提高,成为英语学习的瓶颈。有的学生因英语基础较差,自卑感较重,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缺乏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精神。还有极少数学生存在混文凭的思想。

2.就业市场对高职生素质的要求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多样化的需求,职业技术教育应运而生,发展势头强劲。从就业方面来说,职业院校学生除了自身职业技能优势外,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和高度的职业化素质无疑可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职业院校近年来的崛起,社会对于此类院校的关注越来越多,它为社会不断培养出一些不但具有专业知识,又有相关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职业院校的教育更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无疑使市场对此类学生的需求量增大。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增快,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总量特别是质量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社会呼唤高端技能型的高职人才,时代要求我们彻底改变应试教育这种粗放型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和造就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四、任务型教学法运用高职英语教学的示例

我院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这套教材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比较合适,以第二册第二单元的课文《communication by phone》为例,按照Willis(1996)提出的任务型教学法的三个步骤,这样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第一步前任务——引入任务。让学生观看商务人士互相打电话沟通与交流的视频。

第二步任务环。

(1)任务——要求学生给刚才看见的画面配上相应的英文对话

(2)计划——各组学生准备向全班汇报各自完成任务的情况,组内成员集体讨论如何叙述画面

(3)报告——各组派代表报告情况

第三步后任务。

(1)分析——学生通过听其他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分析评价哪个组解说得最精彩,任务完成得最出色。

(2)操练——教师指导学生操练重要的表达方式及句型。

由于设计的教学任务真实自然,学生不用机械地去背一些词组和表达方式,通过任务的完成,自觉地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开放、互动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结语

由于高职院校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完成某项特定的活动任务,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崇的良好教学方式。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理念,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充当着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只是知识灌输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晓成.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5篇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语言教学方法得到人们的广泛研究和应用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种教学方法符合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实际外语交际能力的目标.本文通过一堂写作课的任务教学设计探讨了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展卫华 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77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9)分类号:H3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 应用研究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6篇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语言故事”引导学习者完成学习目标的教学过程。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语言学习不是单纯地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的过程。任务型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特定的交际场景和语言环境,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语言表达任务,进而通过语言训练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口语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法中基本的任务设计类型

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活动为主要形式来指导英语课堂,将教学任务具体为各种任务活动。任务型教学法基本的任务设计类型有:

合作型任务。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主张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提高合作能力,实现共同进步的培养目标。近年来,这种学习方法已经逐渐进入英语口语课堂,并备受关注。

总结型任务。这种设计类型对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要求较高,主张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来表达观点。在这种任务类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能力组织各种形式的辩论赛,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在比赛中发现自己口语的薄弱点。

交际型任务。对话和交际是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最直接的方式。教师可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创设各种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口语交际任务。

探索型任务。这种任务类型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教师可以在口语课堂中引导学生用英语口语讨论贴近生活的话题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形成口语交际动力。

二、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优点

首先,任务型教学法倡导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创建相应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相应的语境中进行课外词汇补充和口语训练。学生练习之后教师还要进行相应的点评,对其中的优点给予肯定鼓励,对其中的缺点和不足及时指出,让学生了解自己口语表达上的问题,课后及时补充学习,填补口语表达中的空白和漏洞。

其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个语境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查找课外资料,针对课本上没有的信息,彼此合作寻找答案。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安排口语训练,还可以根据学校教育条件为学生安排各种形式的“英语角”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外国留学生,并与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将口语交际融入到生活中。这一方面可以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同学之间相互督促、相互鼓励,使口语学习更有趣味性。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学习中的设计原则

首先,激发兴趣原则。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时,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安排趣味性较强的口语训练话题。在保证话题真实性和趣味性的基础上,要注重语境的创设方式,注意采用活泼新颖的训练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选取学生兴趣较高的西方风俗文化、近期热门话题、中西方文化差异、穿衣技巧等口语话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热情,让学生在训练中逐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目标。

其次,营造氛围原则。传统口语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影响了口语教学效果。因此,任务型教学法要注重营造口语交际氛围,丰富口语教学形式,摆脱生搬硬套的练习方法,推动口语教学朝着生活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丰富教学资源,为英语口语教学查找相关的图片、音频和影视资料,使口语训练图文并茂。还可以用Flash技术使口语训练更加生动直观,帮助教师营造更加逼真有趣的口语交际语境,拓展学生想象空间,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再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原则。任务型教学法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口语教学任务的同时,给予学生积极有效的评价。教师一方面要控制口语训练的进度和尺度,另一方面又要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实践,用英语口语自由表达。

最后,评价纠正原则。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并注意评价方式和内容。一方面,学生在完成各类口语交际任务时,害怕出错,不敢张口,需要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另一方面,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后,也急需得到老师的指导和肯定,进而确立口语交际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口语交际过程,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积极评价,让学生在以后的英语口语交际中更加自信积极。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7篇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文章以大学英语实际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及其具体应用.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落到实处.

作 者:韦月洲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北海,53600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50)分类号:H3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 应用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8篇

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 是高职非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课程, 是培养和提高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应成为学生积累基本词汇、巩固语法知识、提高阅读技巧、实践语言应用的英语学习主要阵地;应体现出高职教育突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特点, 注重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习得, 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和完成未来工作任务的能力。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要“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然而, 由于长期受到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多数英语教师仍沿袭普通高校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上主要以教师为中心, 强调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和灌输, 学生被动接受, 缺少课堂参与。可见, 高职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还远远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换言之,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未能突出高职的特点。因此, 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 拟试探性地分析近年来英语教学界比较流行的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简介

任务型教学法的起源与发展任务型教学法是从上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 被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广为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基础和核心组织教学。学习者通过履行各种任务, 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自身的认知能力, 调动已有的目标语资源, 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标语, 在“做”中学、“用”中学。学习者通过完成各种任务提高用目标语交际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阶段任务型教学法的具体课堂教学实施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前任务阶段、中任务阶段、后任务阶段。前任务阶段也叫准备阶段, 任务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激活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 为理解学习内容、顺利完成第二阶段任务搭建桥梁。中任务阶段是任务型教学的关键环节, 是学习者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理解学习内容、习得语言技能的过程。后任务阶段是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验收、反思、同化阶段, 是学习者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阶段, 也是语言的实际应用阶段。尽管三个阶段的任务分别呈现, 但这些任务之间彼此关联, 相互依赖, 前一个阶段的任务为后一阶段任务的实施奠定基础。同时, 每一个任务可以由多个不同的活动和步骤组成, 这些活动和步骤相互关联, 环环相扣, 反复锻炼学生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 而是任务的组织者、策划者、协调者;学生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 而是参与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

任务的定义对于“任务”的定义,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其中, 迈克布林 (Michael Breen) 对“任务”的定义抓住了本质:任务是指任何有特定目标的、有合理内容的、有具体过程的、并且对执行任务者产生结果的组织性语言学习活动。换言之, 任务不是随意堆积在一起的一系列课堂活动, 而是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各方面要求, 创造性地设计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活动, 使学生在执行这些精心设计的任务过程中主动参与, 学会学习, 使用目标语进行交流, 完成任务, 从而掌握所学语言。

任务设计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教师、教材、学生、教学环境等各方面因素。陈玉霞指出, 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应遵循真实性、层次性、多样性、拓展性等原则。而张诚则提出, 在任务型教学实践中, 应遵循互动性原则、课内学习与课外应用紧密结合的原则、重视个人经历对学习的促进原则。笔者将二者结合, 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 总结出高职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任务设计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真实性真实性原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 教师所设计的任务活动须接近或体现高职学生的实际生活或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 使学生感受到任务的真实性和自然性, 从而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 任务活动中涉及的文本须尽量采用真实文本, 从而让学生尽可能接触目标语的真实使用情境。

可操作性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因此,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 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任务。任务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递进深入, 兼顾不同基础的学生, 以更好地调动不同水平、不同基础层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多样性即教师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多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任务, 如pair-work、group-discussion、team-work、role-play、oral-debate、surveyreport等, 做到既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互动性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在生活中或未来工作中使用英语交际, 而交际的核心就是互动。学习者在互动过程中, 既可大量接受语言输入, 又可大量输出语言, 从而学习并运用语言。因此, 高职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将互动性原则尽可能地贯穿到任务完成过程中, 促进学生学习。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迈克朗 (Michael H Long) 在其《Problems in SLA》一书中例举了在三个任务阶段可用到的任务类型, 下面笔者举例说明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 前任务阶段

前任务阶段主要帮助学生激活相关背景知识并将其引入学习内容中。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头脑风暴”教师在将学习材料呈现给学生之前, 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结对子、小组或全班合作的形式列出关于某一个话题的相关知识 (可以是单词、短语或句子) , 并将其记录在黑板上, 教师不对之进行评论。这一任务应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 并学会“借鉴他人, 取长补短”, 用自己没想到而他人想到的观点充实自己。一旦观点信息收集完毕, “头脑风暴”任务的下一步就是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学习材料, 以确认哪些信息出现在了学习材料里。这一任务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快速浏览、获取信息的能力。

阅读题目、小标题、图表有些文章用题目、小标题或图表提示文章大意或相关内容。教师可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这些标题和图表, 据此列举出自己期望在文章中读到的信息, 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分享。完成这一步之后, 可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 并向小组或全班报告结果:自己的想法在文章中是否有所提及。关于图表的处理可更加灵活, 可以用其引出“头脑风暴”任务, 也可用之检验“头脑风暴”过程中的学生观点, 还可用之预测文章内容。

调动世界知识世界知识即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并积累起来的一些常识性知识。例如, 关于化妆品的同样一篇文章, 在医学杂志、新闻周刊和时尚杂志上读到, 我们的解释和对其的信任度是不一样的, 因为我们的世界知识告诉我们这些杂志所针对的读者不同, 作者的语气不同, 看待同一话题的角度也不同。因此, 文章的来源相当重要, 它决定了读者应该激活什么样的图式。在这类任务的设计上, 教师可让学生仔细阅读标题、图表、字幕等, 并在此基础上猜测文章可能的来源, 并向同伴、小组或全班解释原因。

组织预备测试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预先设计10个左右测试题测验学生, 然后组织学生对测试里相关内容进行讨论。这一任务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在阅读学习内容时要使用的相关知识。所以, 教师不必对学生的测验答案进行纠正, 应让他们在后面的任务中自己找出正确答案。

查阅特定信息有些文章不需要做广泛的准备, 只需要让学生查阅文中某个或某些特定的具体信息就能激活其相关图式。例如, 某篇文章可能包含一系列与内容有关的数字, 可引导学生找出这些数字并说明他们的意义;另一篇文章可能包含几个对文章理解至关重要的概念, 可让学生找到这些关键概念并对其下定义, 从而激活适当的图式。

(二) 中任务阶段

中任务阶段是引导性互动阶段。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会呈现给学生一系列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按答案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罗列的, 学生一边读文章, 一边回答问题。任务型教学也提倡用“回答问题”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但却不提倡简单罗列类似搭配题的问题, 而是把问题设计在各种任务中, 让学生以完成任务的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 学生在阅读一篇长达三页的描述和解释体现大象群社会组织性的九大不同行为的课文时, 传统的阅读理解问题可能如:What is the theme of the article?Based on the tone, is the article in favor of or against elephants?Is the fightbetweenthemalesforthe leadership of the herd a fight to the death?When do baby elephants learn to use their trunks?等。但是在任务型教学中, 这些问题可以很容易地转化成不同的课堂任务。例如:

第一步, 让学生阅读篇幅相对较长的课文, 最好是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要求学生迅速读完每一部分之后, 停下来整理自己的思路, 用一句话写出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并将自己的句子与同学的句子比较, 看是否意见一致。第二步, 让学生重新阅读每一部分, 这次要注重细节, 并勾画出帮助理解和记忆的关键词。让学生读完每一部分后, 看看所划出的内容能否“点燃”自己的记忆。比较自己和同学所划出的关键词是否一致。第三步, 要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判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这些说法如:Fromthe tone of the article, it is evident tha the author is pro-elephant;Even though elephant are normally quite peaceful they are capable of tremendous violence等。第四步, 完成下列语句: (1) A herdof elephants is composed of (a.males and females in more or less equa proportions;b.more males than females;c one male and various females, like a harem) ; (2) The care of the young is (a sharedequallyamongmalesand females.b.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males c.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females) 等。第五步, 让学生与两三个同学合作, 列出课文提到的大象的所有行为, 并将清单与其他小组的比较, 将己组漏掉的补充上去, 最后, 全班一起指出每一项行为是大象先天本能的还是后天习得的。第六步, 根据课文引言段的介绍, 大象是一种聪明、固执、活跃、强大以及贪玩的动物, 全班一起, 从课文中找出支持这些特点的相应描述。

(三) 后任务阶段

后任务阶段主要帮助学生同化所学内容。许多教师的教学活动在中任务阶段就结束了, 但任务型教学提倡在阅读理解基础上继续完成更多的任务, 毕竟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学会用所学内容做事。同化阶段的任务就是鼓励学习者从所学内容中习得做事的技能, 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普遍用到的技能如:Toassociate a person’s name with places and/or events;To identify main ideas and the key words associated with those ideas;To write a test based on conten

在同化阶段, 教师首先必须决定哪些信息是需要学生掌握的, 哪些技能是需要学生习得的。然后为学生制定出一系列任务, 使学生内化所学内容, 确保他们在“学中做”。现将任务设计举例如下:

任务一:与同伴一起, 将符合你个人观点的数字写在下列句子前的横线上:

We believe that for the majority o people our age,

1=it is important

2=it will be important some day

3=it is not very important

a.to have a leadership role in whatever group one is associated with.

b.to live in a safe and protected area.

c.to lead an active social life.

d.to count on child care while a work.

e.to have various opportunities to find companionship.

f.to make friends.

g.to advance professionally.

h.to have economic security in old age.

i.to have a place to live in old age.

任务二:将你的答案与班上其他同学比较, 看看对同一个观点有多少同学的答案是“1”、“2”或者“3”。

任务三:总结哪些项对大多数同学最重要, 哪些不重要, 看看全班同学对人生的追求是否一致。

任务四:比较人与大象在哪些方面相似。

以上实例在任务设计过程中融入了各种技能的学习与运用, 与高职英语教学所倡导的“突出实用性”的要求是一致的。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在参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并运用语言, 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在突出高职特点的高职英语教学中, 合理有效地使用任务型教学法, 有效设计各种任务, 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日后的工作结合起来, 让学生学以致用, 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可根据自身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 尝试使用任务型教学法, 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出教学的实用性, 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

摘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探索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以期改革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突出高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高职,大学英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龚亚夫, 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Nunan David.Communicative tasksand the language curriculum[J].TESOLQuarterly, 1991, 25 (2) :279-295.

[4]Breen Michael.Learner contri-butions to task design[A].In C Candlinand D Murphy (Eds.) , Language LearningTasks[C].Prentice Hall, 1987.

[5]陈玉霞.任务型教学与高职大学英语教学[J].石油教育, 2009, (3) :43-45.

[6]张诚.任务型教学法在应用中的原则刍议[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48-50.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9篇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高职教学 《应用英语》 任务

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教育部针对高职高专类英语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高职高专教育的英语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然而,结合笔者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高职高专类英语教学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仍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学生方面:很多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成绩偏低、基础差、学习英语课程吃力,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生只注重专业课程学习,无法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教师方面:多数教师还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和主导,讲解英文段落、词汇语法、翻译课文等方法,这种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进一步削弱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学生提高英语水平迫切需要一种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交际能力的授课模式;而任务型教学法所采用的“以学生为主、英语教师为辅”的方式,使得教师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三位一体的角色,是走出这个困境的有效手段。

任务型教学法描述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简称TBLT)始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一种结合了情景教学法和交际型教学法优点的新型外语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托教学知识点,针对学生所处阶段水平,设计各种SMART化的“任务”或者场景,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利用已经掌握的语言能力进行思考、调查、交流、探讨、合作等各种学习形式来完成“任务”。该模式强调学生作为主体,“在做中学”,既重视过程又兼顾所学结果,达到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各场景语言交际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应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可参考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1996)提出的任务型教学三步骤:任务前阶段、任务中阶段和任务后阶段。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以《新职业英语》第一册Unit 1 Organization单元为例:

第一,任务前阶段。主要作为教学目标的分析及准备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任务的目标,并提前明确达成该任务目标所需的技能、知识点,背景知识及实施步骤等。在设计任务前,教师要考虑如何将语言知识的引入与主题相结合,并达到该单元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第二,任务中阶段。该阶段可以看作是一个开放式的交互互动阶段,设定该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执行该任务目标的过程中实现对教学目标要求的技能及知识点巩固及熟练应用。教师在这个阶段,首先要提出明确的可达成的目标及所期望的结果,同时要遵循“以达成任务为活动出发点,以学生自主完成为根本”的原则。明确该项任务的交付时间,也就是完成时间,并提醒学生要采用符合教学目标的知识点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指导及帮助,但无需过早指出学生的错误,要鼓励学生勇于全面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以及具体安排小组内每一位学生的任务。教师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对每个小组进行明确的角色指派,使每位学生都能清晰地了解个人在完成该项任务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和职责,同时保证每位同学都有明确具体的交付件,保证100%的参与度。同时,在此活动中,教师需要对受教学生进行持续的督促与帮助。

第三,任务后阶段。在该环节中,主要进行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展示及评价分析。各小组根据角色分配由汇报人面向全班进行汇报,汇报阶段不能被打断,汇报完成后各小组进行互相补充和评价,教师进行总评。在此期间学生是主导者,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形成活跃开放的交流氛围即可,并鼓励其他组成员积极分享自己的意见及建议。如上述任务,汇报结果时,学生们制作的PPT设计精美,内容丰富完整,中英结合,体现了他们的用心完成和PPT制作水平;汇报的学生对内容非常熟练,英语中用到课文里学到的知识结构、常用句型、单词和短语,很见水平。汇报后,各小组对此结果给予评价和建议,教师进行总评和知识的补充。最后一个环节是打分,每个小组对汇报小组进行打分,最后的平均分作为该组本次任务的成绩,计入平时考核部分。

通过教学实践,任务型教学法可有效提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达成目标,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能动性和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并树立自信心。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优势,还需要广大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断交流与改进,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程可拉.任务型外语学习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康林,刘卫东.论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7.

[4]陈玉霞.任务型教学与高职大学英语教学[J].石油教育,2009,(3).

[5]马晓燕.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4).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 作用 应用

论文摘 要: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英语阅读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任务型教学法可在多种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并具有活动内容信息量大以及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等特点,能较好地完成英语阅读教学任务。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 作用 应用

论文摘要: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英语阅读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任务型教学法可在多种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并具有活动内容信息量大以及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等特点,能较好地完成英语阅读教学任务。

一、任务型教学法概述及其作用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instruction)是以任务为核心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的教学活动。它是强调在“干”中学、在“用”中学的一种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完成多种多样的相关任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3)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4)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课堂学习氛围浓厚,教学过程高质有序。5)教师作为任务的组织者和监督者,不再是传统课堂上的主导者和演讲者,这种方法能把教师从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但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班级领导者的管理职能。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公共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笔者根据大学英语阅读课的自身特点和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任务型教学法的三个阶段进一步细化为课前预习、前期任务导入、学生自主阅读、分组学习讨论、汇报总结和布置作业六个教学步骤。笔者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unit5thebattlea:gainstaids为例,谈谈任务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课前预习

在开始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预习课文,主要任务是搜集相关资料,并对所搜集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分类和总结,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同时,对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难句进行标注,以扫除阅读上的障碍。此外,还要了解一些与艾滋病相关的概念、术语和常识。

2前期任务导入

导入阶段是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阅读心理状态的阶段。这一阶段通常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程度和任务的不同类型来确定具体时间的长短,但一般不应超过15分钟。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思想上充分地作好阅读准备,并尽快熟悉即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要完成的任务。例如,用电脑播放世界各地的艾滋病患者的图片,通过声音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围绕着下面问题对艾滋病进行简单的介绍。

3学生自主阅读

因为对导入的任务感兴趣,有热情,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就会更积极、更有效。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会主动阅读相关内容,仔细查找与任务相关的资料,并在必要的时候向老师寻求帮助。学生自主阅读是整个阅读课程教学的中心环节,主要围绕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寻找特定信息来进行。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协调、指导和监督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学生是该阶段任务活动的主体。阅读任务的实施阶段还可以细分为表层阅读和深层阅读两个部分。

首先,表层阅读要求学生运用略读的技巧,快速阅读文章,找出每一段的主题句。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或与主题不相干的部分,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这一阶段要求学生通过表层阅读,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其次,深层阅读要求学生带着具体问题阅读文章。目的是要求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迅速而准确地查出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例如: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11篇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是当今高等教育界推崇的.一种新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概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和实施原则,列举了“任务型”教学法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阐述了实践效果,分析了不足,“任务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还须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不断完善.

作 者:薛红 作者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刊 名:成功(教育版)英文刊名:SUCCESS年,卷(期):“”(6)分类号:H3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英语课堂教学 学生 语言应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12篇

应用任务型教学策略存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学习具体化、知识细节化、教学阶段化、复习系统化四个方面。

1.1学习具体化

任务型教学就是指在学生学习英语时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分成一个个小的学习任务分派给学生,从而将学习的知识能够分成一个个小的部分,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能够更加学习的更加具体,更加细致,在应用知识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在查找时能够更加方便快捷。

从而达到了教师实行任务型教学的目的学习具体化。

1.2知识细节化

有时候,教师的教学内容不仅仅与应该教授的教学内容有关,更与学生的听课状态、教师的讲课情绪有关,如果教师的讲课情绪低下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教学内容一带而过的情况。

就这样的情况来看,教师在实行任务型教学时,将英语知识分成一个个的小部分,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更可以让英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避开了知识疏漏的情况,因为将教学内容分为哪些模块是课前已经准备好的,在教师授课时就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开了一些教学内容的疏忽,做到了知识细节化。

1.3教学阶段化

将知识分成一个个任务来教学,会让教师更加方便的把握学生学习内容的难易,经过一两个课时的观察,教师就会了解的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在哪个层面,处于对学生学习自信心方面的考虑,从而适当的调节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

在学生学习成绩提升后,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增加学习任务的难度,形成了适合学生学习的阶段化教学,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阶段中学习,大大增高了学习英语的效率。

1.4复习系统化

任务型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利于复习,有的教师曾有这样的言论:“就算你记下来了不去复习,不去背,起码你考试的时候拿着笔记去抄的时候你得知道考试考得是什么,你得知道你抄什么吧。”

虽然这句话听上去不那么文雅,却清楚明白的告诉我们任务化教学对学生的好处,学生的笔记上记下的一个个的任务就是教师教学的`知识点所在,能够清楚的将学过的知识点以模块的方式记在笔记上,无疑会让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事半功倍,可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从笔记中剔除出去,让学生将有效地复习时间用在系统的复习尚未完全掌握的知识点上,达到了复习系统化。

2.任务型教学策略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任务型教学策略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分为做到任务具体化,具体化学习;做到任务细节化,细节化知识;做到任务阶段化,阶段化教学;三个具体措施。

2.1做到任务具体化,全面进行学习

任务具体化的意思就是教师在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时,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具体安排,具体练习,做到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有准确的目标和定位。

例如:以下为阅读内容 What is it about Americans and food? We love to eat,but we feel 1 about it afterward.We say we want only the best,but we strangely enjoy junk food.

We’re 1 with health and weight loss but face an unprecedented epidemic of obesity(肥胖).Perhaps the 2 to this ambivalence(矛盾情结)lies in our history.The first Europeans came to this continent searching for new spices but went in vain.The first cash crop(经济作物)wasn’t eaten but smoked.

Then there was Prohibition,intended to prohibit drinking but actually encouraging more 3 ways of doing it.该阅读答案及剖析为 A.answer B.obsessed C.creative 1.M be obsessed with 为固定搭配,原意为“被附上/缠住/迷住心窍”,放在本句表示“十分重视”。

全句的意思为“我们很关心健康2.A 本句缺一个名词作主语,并且根据和介词to的搭配,可以推断出正确选项answer.3.I本句根据more和ways可以判断出需要填入一个形容词构成比较级,根据上下文,表示“旨在禁止酗酒的禁酒令,却激发了更多新奇的策略来酗酒”,可以确定I为正确选项。

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先忽略做题的事情,并分派给学生阅读翻译的任务,从而推断出缺少成分的句子中缺少的单词可能是什么,在空白下面列出自己的推测,这时再查看选项,学生们就能准确的找出正确的答案,且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做到了具体化学习。

2.2做到任务细节化,详实掌握知识

任务细节化的具体应用是指教师在分派任务时需要考虑到这一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将知识点细化,达到详细解题的效果。

例如:以下为阅读内容 But strong opinions have not brought 1.Americans are ambivalent about what they put in their mouths.We have become 8 of ourfoods,especially as we learn more about what they contain.答案及剖析为 1.由于横线后面没有宾语,可以确定不是形成bring的短语,这样本句所缺的为一名词,做bring的宾语。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13篇

1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简称TBLT) 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法。它以任务为核心组织课堂的教学活动,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 从而习得语言和培养交际能力。所谓任务, Long (1985) 认为“任务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 这些任务可以是油漆围栏、帮小孩穿衣、填表、买鞋、订机票等等”。因此课堂教学中设计的任务应是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交际完成的事情, 注重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 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时要遵循以下几个主要的原则:

1) 语言、情景的真实性原则。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 学习者最容易习得语言。因此, 在任务的设计中要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 创设真实的情景和语境, 设计贴近现实生活的活动, 把语言教学与学习者在将来的交际活动和业务的语言运用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

2) 阶梯型任务原则。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 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积极的认知参与, 任务的设计要有梯度, 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并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

3) 做中学原则。该原则体现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学习语言, 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 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相应学习经验, 品尝成功的喜悦,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上的原则充分体现任务型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应用为动力、目的、核心, 强调以言做事, 强调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同时符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提出的以“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教学方针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的教学目标。

2 任务型教学法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我院目前采用的是《走出牛津》教材, 每个单元以话题的形式展开, 选材取自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场景, 以任务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体现交际功能, 强调教学互动, 把任务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中能有效地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融合起来, 学生能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社会交往场景中完成交流的特定目标, 促进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此, 笔者在教学中应用了Willis以任务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 Willis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操作模式有三个阶段, 即任务前阶段, 任务中阶段和任务后阶段。下面以《走出牛津》第一册UNIT 16HELP&AID中第一部分Calling for Help的教学为例, 根据Willis提出的模式, 为本课教学设计任务, 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听与说的活动。该课时的中心任务是1) Students will beable to make an emergency call.2)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save themselves in dangerous cases?

2.1 任务前阶段 (pre-task)

此阶段主要是介绍话题和任务, 教师引人任务, 引起学生的兴趣, 着重介绍有用的词汇和短语, 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要求和做好完成任务的准备。本课的话题是求助, 在实际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需要求助的时候, 学生对此话题应该十分熟悉, 教师通过提供紧急情况的图片信息引起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兴趣, 并适当复习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语言知识。这个过程教师可设计以下任务来完成。

1) 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any emergency?

2) Can you list out some examples that we regard as emer-gency?

3) If you happened to meet an emergency, what should youdo?

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小组,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常识, 谈论在遇到危急情况时的感受和做法, 听取其他人的经历, 使学生一开始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任务氛围中。

2.2 任务中阶段 (while-task)

此阶段由执行任务, 计划和报告三部分组成。学习者以对子或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 教师在旁监督、鼓励学生互动交流, 不参与其中或纠正语言错误。各组学生讨论并准备向全班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汇报任务完成情况, 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帮助。各组学生想全班汇报并比较结果, 教师充当主持人的角色, 评价各组任务的完成情况。

学生听两段电话求助的对话之前,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听力中问题的设置、出现的图片信息和利用自身固有的知识去猜测对话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教师根据对话的内容提出任务:1) When you make a phone to the hospital calling for help, what information do you need to provide for them?2) If you are the telephone operator, what will you ask the victim when you receive such a call?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并将讨论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这不仅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而且也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在听的过程中, 教师训练学生用数字、图画、符号、首字母、缩略词等对内容进行笔记, 帮助大脑记忆。听后通过回答问题弄清对话中的内容和细节。

2.3 任务后阶段 (post-task)

此阶段也称为语言聚焦阶段, 有巩固、反馈和延伸三个环节。教师对任务中的语言点和语言特征做进一步的讲解和操练,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加深学生的理解。在第三遍的听力时, 要求各组学生注意对话中出现的求助用语的表达方式, 同时完成填空, 教师对表达方式进行总结要求学生选择对话将其改编成小故事, 讲给全班同学听。设置情景Youhave been stuck in an elevator and now you are calling for help by using the emergency call.要求学生进行角色表演, 让学生再次经历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 更好地将输入真正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知识图式的一部份, 最后设置延伸任务:May 12th is anordinary day in 2008, it is in this day that shocking earthquake happened in Sichuan province.The earthquake destroyed nearly everything in Wenchan county.But only 2 years later, there is another big earthquake in Qinghai province.Experts say tha China has entered an active period of earthquake.How can we survive in the earthquake?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运用常识设想出面临地震时采取的自救措施。通过这一任务, 学生将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 结束语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 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的教学理念, 达到了“为用而学, 用中学, 学中用”的目的。教师从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从语言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语言交流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有效地培养学生用语言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所倡导的理念完全一致, 同时也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法, 是交际语言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 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的教学。该文以《走出牛津》的内容为例, 探讨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模式,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Jack C.Richards, Theodore S.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2]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11) .

[3]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4]李欣, 谢颖梅.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中的应用[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2) .

[5]刘文红.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初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6) .

[6]夏纪梅.任务型教学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效益[J].中国大学出版社, 2001 (6) .

[7]岳守国.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论及运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5) .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14篇

【关键词】任务型;高职英语;效率

一、引言

任务型教学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十分具有影响力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是强调内容和形式要相互统一,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交際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对其个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任务型教学法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情感态度,能够使学生们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既提升了语言方面的技能,同时也提升了其它方面的技能,包括工作技能、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等一系列技能。因此,作者认为高职院校中进行任务型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其学习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英文水平。

二、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目前,很多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十分薄弱,对英语产生厌学的情况,自制力不足,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耐心,找不到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吃苦,总是想着寻找捷径,而且花在学习英语的时间上很少,所以导致高职学生的英语成绩很难提高。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英语考试方式上还是陈旧的老套路,都是采用传统的试卷形式,还是那几个大类型,包括翻译,阅读理解等,这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不能全面的考察出来,而且也无法考察出来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很多高职院校都还采用着旧的教学方法,老师一味的讲解,学生一味的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变得十分被动,并没有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本专业都是十分感兴趣的,他们都希望能够快速进入角色,很快融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他们刚从学校毕业,对社会环境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多学生不再像上学时那样的迷茫和无奈,他们有着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自己的人生有着一定的规划和设计,他们的思维正处于不断的发展中,还不断地像逻辑思维过渡,而且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逐渐明显。

他们的学习态度也是有一定的波动的,很多学生刚经历过高考阶段,感觉就像刚从繁重的学习中摆脱出来,他们不喜欢再接受老师的教育,尤其是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课,课堂上被很多知识点所占据着,他们时常会感觉到枯燥和乏味,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喜欢生动活泼的课堂,与生活内容联系十分紧密的课堂,这样更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

1.设计任务

这个环节就是教师应该注意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任务进行反复的熟悉,将不同阶段的任务和话题都要进行熟悉和了解,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的时候,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学生能够对教师所提出的任务进行了解和熟悉,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发言。

2.实施任务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但是任务的参与者还是任务的组织者,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尤其是拓展练习对英语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量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在课后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课后,教师要给学生留一些关于英语的阅读材料、英语知识介绍、练习题等,或者是一些拓展视频供学生观看,使学生知识面拓宽,提高英语的学习能力。

3.课后相关任务项目

英语毕竟是一门外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包括难理解的知识点和语言方面的障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讨论之后的反馈情况将重点难点通过视频、列表等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对英语知识的重难点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一目了然。课后任务对巩固复习英语有着重要作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制作的视频,学生们可以课后观看,或者教师根据学生们所掌握知识的情况制作旧的课程视频,高职英语中的词汇、术语和每个单元的重点,学生都可以通过视频来复习。

四、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非常重要的两个主体,它俩又是一对矛盾体,而这矛盾双方如何变得和谐共赢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与学生融为一体,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波动等,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和爱护,老师与学生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注意到任务型教学并不是英语教学的全部,要树立正确的教学关系,利用时间短和知识点集中等优点使学生们直观的掌握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把英语的教学资源和其它的教学资源更好地结合起来,完善教学系统,形成一个独特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

任务型教学可以帮助英语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英语教师在备课或者整理课件素材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将要讲的知识归纳梳理,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知识的管理,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检验教学水平和教学反思的一个过程,使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任务型具有形式新颖、制作简单的优点,教师利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还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交流,这样就使教师业务水平得到一定认可,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和学科教学的整体能力。利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的任务能够不受地点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是移动终端设备来实现,这样既方便教师之间交流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又方便学生之间沟通难以理解的教学问题。

五、结语

通过以上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中应用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任务型教学模式对教学的意义所在,任务型教学模式是集多种教学方法于一身的新型教学模式,是英语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型模式,本来英语的学习就要灵活一些,这样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就迎合了当下学习英语的需求,符合高职教学发展的规律,在教学中广受师生的欢迎,但是目前这种模式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也同样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但是这种模式本身拥有众多优点,这就决定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梁乐明.高职英语学习现状分析及教学方法探讨[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6,(03).

[2]范福兰.基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技术教育,2012,(06).

[3]胡铁生.任务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教学的对比分析[J].开放研究教育,2013.

[4]陈敏.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运用[M].华中师范大学.2010-05-01.

[5]黄朝晖.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0-06-21.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精选14篇)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1篇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