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精选6篇)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第1篇
附件11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部分)
★ 02级论文题目 1中日两国的赠答 2中日名词比较 3日本武士道精神
4日本女性在使用终助词方面的变化 5日本と中国の食文化について
★ 03级论文题目
1不安定な日本語の人称代名詞――第一、二人称詞を中心に
2推量の助動詞から日本人の曖昧性を見る-「だろう」、「でしょう」を中心に
3日本中小企業の中国進出について
4『人間失格』-太宰治の「罪」意識をめぐって 5日本のフリ-タ-について
6中国の都市建設と環境保護日本の比較を通じて
7日本女性の社会進出――三十代の女性の生き方について 8日本の食文化の発展から日本文化を味わう 9若者言葉の現状及びその原因、発展方向への分析 10乱世の英雄曹操と織田信長との比較――日中民族性から 11色彩からみる日本人の「和」の心 12夏目漱石の「坊ちゃん」について
13日本のメディアによる人格侵害について――法律の面からの例を分析しながら
14「一兆円のオリンピック」と節約型オリンピックについて 15調理法から見る日本の飲食文化 16日本の茶道文化における自然 17雛祭りの発展について 18日本の少子化について 19瀬川丑松と高覚慧との比較 20歴史の流れから見る桜の意義 21日本語の中のお茶にまつわる言葉
★ 04级论文题目:
1销售人员工作-家庭冲突的质化研究 2试析高龄化的日本社会-经济影响与政府对策 3日本の食文化
4日本交渉における言語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技法-日本交渉言語を中心に 5日本女性の早婚化に関する研究 6日本における若者の就職意識を中心に 7日本人の型意識について
8芥川文学に現れたロマンチシズム――『舞踏会』を中心に 9牡丹と桜から中国と日本の国民性の特性を見る 10高木正から日本の当代芸術を見る
11動物に関する諺の研究ー中日比較の視点から 12日本人の働きぶりについて—日本人働き蜂であるか 13中日料理における調味料の使用研究 14『白い巨塔』的世界——以材前五郎为中心 15日本旅館から見る伝統文化の伝承
16中国語の助詞“着”“了”“过”に当たる日本語について――テンス、アスペクトを表す“着”“了”“过”をめぐって 18年中行事にかかわる植物について
19日本文化についての考察 —社会文化、食文化、諺を中心に 20日本人の死生観-仏教と神道の影響から見る 21化石エネルギの削減による日本経済への影響 22日本独特の「家族」文化について 23外来語の増加による日本語への影響 24日本の居酒屋について
25旧制祝祭日と国民の祝日から見る日本国民性
26美に溢れた「伊豆の踊子」—中国の大学生の視点から
★ 05级论文题目列表: 1日本語の敬語について 2豆の文化
3助詞と助動詞についての研究 4バブル経済について 5日本語の敬語についての研究
6鎌倉幕府を開いた征夷大将軍-源頼朝 7日本食生活の変化と問題点
8中日経済往来における経済摩擦について 9地球温暖化とメディアの役割 10贈り物から見る日本人の人間関係 11日本の外来語について 12『古事記』の神様 13日本人の桜精神
14「万能語」の「すみません」について 15中日翻译技巧之『伊豆の踊り子』 16日本のアニメについて
17各時代の日本の流行語とその蔭にある歴史 18リサイクル文化
19中日茶文化の比較について 20大企業になれない原因 21蕉風から見る日本美 22慣用句の分類について 23『源氏物語』における女性たち 24静かさに存在する日本美 25ニート
26中日儒教思想の比較 27尊敬语以及尊敬称谓 28从日本企业看创新精神
29日本战后经济高度成长及对中国的启示 30温泉—日本独特的旅游文化 31中日茶文化比较
32从三宅一生的创作看文化的选择 33艺术双壁京剧和歌舞伎 34日本人的感恩情节 35日本商社在中国的发展 36江户时代日本建筑特色 37中日创世神话的比较
38日本茶道文化和中国茶文化的比较 39从宫崎骏的动画看日本人的自然观 40茶道和中国的茶 41会社制度中的文化 42日本人的歌舞伎情结 43平安时代女流文学的璀璨
44从谷崎润一郎看日本文学的唯美情结——美丽与哀伤 45日本高龄少子化对社会的影响
46关于日本独有东西的名词汉译方法的研究 48敬语的发展与变迁
49司马辽太郎的历史文学和司马史观 50容器包装的再循环 51日本企业制度和文化制约 52近现代日本经济 53中日结婚 54日本的仿人机器人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第2篇
1关于东男京女的探究(日语专业选题)
2关于严重自杀倾向的日本人(川端康成的自杀成因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
3关于中国中小企业的雇用(日语专业选题)4关于中国企业进军日本市场(日语专业选题)
5关于中国和日本的食文化--进餐的礼仪(日语专业选题)6关于中国和日本的食文化--围绕进餐的礼仪(日语专业选题)7关于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母语干涉(日语专业选题)8关于中国的日本料理的现地化(日语专业选题)
9关于中日七夕文化的差异-以唐代和平安时代的七夕诗歌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0关于中日两国女性自杀现象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11关于中日两国姓名的对比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2关于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探究(日语专业选题)13关于中日两国的贸易比较优势(日语专业选题)
14关于中日两国语的四字熟语的对应关系(日语专业选题)15关于中日中学生暴力现象比较(日语专业选题)
16关于中日企业文化(以丰田公司和海尔集团为例)(日语专业选题)17关于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用-「検討」「莫大」「愛人」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
18关于中日同形词比较关于(日语专业选题)
19中日国际婚姻里中国女性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20关于中日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
第二部分
1关于中日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异同(日语专业选题)2关于中日筷子文化-以禁忌与礼节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3关于中日茶文化的特色(日语专业选题)4关于中日茶道的对照研究(日语专业选题)
5关于中日语言中二字词的逆序现象(日语专业选题)6关于中日酒文化(日语专业选题)7关于中日酒文化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8关于中日酒文化的比较研究(日语专业选题)9关于中日青少年中性化问题(日语专业选题)10关于中日食品安全管理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
11关于中日饮食文化的考察——以鱼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2关于人工智能(日本机器人的发展)(日语专业选题)13关于优衣裤(日本服装店)的销售策略(日语专业选题)
14关于使役句表示使役对象的格助词「ヲ」「二」(日语专业选题)15关于吉本芭娜娜《厨房》中体现的丧失与疗伤(日语专业选题)16关于吉本芭娜娜的小说《厨房》(日语专业选题)17关于在国务军制下武士发生的历史过程(日语专业选题)18关于在日“家政妇”发展的探究(日语专业选题)19关于夏目漱石的《心》——以人物的心理分析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20关于夏目漱石的《然后》(日语专业选题)
第三部分
1关于夏目漱石的批判现实主义(日语专业选题)2关于外语的学习方法(日语专业选题)
3关于大江健三郎作品的人性思考-《饲育》为例(日语专业选题)4关于大江健三郎的作品里面的人类本性-以饲养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5关于学习日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日语专业选题)6关于宫崎骏电影的环境意识(日语专业选题)
7关于岩井俊二的电影(分析残酷和唯美为主)(日语专业选题)8关于川端康成《雪国》审美意识(日语专业选题)
9关于川端康成文学中的物哀(日语专业选题)
10关于川端文学的“物哀”美学理念--《雪国》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1关于当代日本女性婚恋观分析(日语专业选题)12关于形式体言“の”的用法(日语专业选题)
13关于志贺直哉和史铁生的生死观-《在城崎》和《我与地坛》(日语专业选题)
14关于志贺直哉和史铁生的生死观—《在城崎》和《命若琴弦》(日语专业选题)
15关于接续助词“から”的省略句(日语专业选题)16关于日中对称词的对比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7关于日企加班的实际状况(日语专业选题)
18关于日本“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日语专业选题)19关于日本与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语专业选题)20关于日本企业中武士道精神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
第四部分
1关于日本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日语专业选题)2关于日本企业文化与工资制度(日语专业选题)3关于日本企业的年功序列制度(日语专业选题)4关于日本企业的集体意识(日语专业选题)
5关于日本企业的雇佣形态-以派遣员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6关于日本优秀的企业文化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7关于日本传说结尾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8关于日本便当文化的历史变迁(日语专业选题)9关于日本公司的加班问题(日语专业选题)10关于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
11关于日本动画产业的研究-以《龙珠》为例(日语专业选题)12关于日本厕所文化的思考(日语专业选题)13关于日本各种婚礼形式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14关于日本和美国的恐怖片(日语专业选题)
15关于日本在垃圾回收利用精细化管理上的思考(日语专业选题)16关于日本地下空间的利用(日语专业选题)17关于日本外交两面性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18关于日本大学评价制度(日语专业选题)19关于日本天皇崇拜的传统(日语专业选题)20关于日本女性婚姻观变化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
第五部分
1关于日本女性就业劳动及其原因的分析(日语专业选题)2关于日本女性就业现状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3关于日本女性用语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4关于日本女性的婚姻观(日语专业选题)5关于日本女性的就职意识(日语专业选题)6关于日本女性的社会参与(日语专业选题)7关于日本妇女地位的变化(日语专业选题)
8关于日本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9关于日本对保存传统文化的措施(日语专业选题)10关于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日语专业选题)11关于日本小学的道徳教育(日语专业选题)12关于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的问题(日语专业选题)13关于日本少子化问题的分析(日语专业选题)
14关于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研究--以对日本的影响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5关于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6关于日本已婚女性的就业(日语专业选题)17关于日本年功序列制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18关于日本年轻人的公司内失业(日语专业选题)19关于日本御宅族与ACG产业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20关于日本战国时代的下克上文化(日语专业选题)
第六部分
1关于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和盛行(日语专业选题)2关于日本推理文学的考察(东野圭吾)(日语专业选题)3关于日本无障碍旅游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4关于日本校园暴力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
5关于日本温泉文化――从女性健康美肤效果的角度考察(日语专业选题)6关于日本漫画对中国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
7关于日本男女平等的法律保障的调查(日语专业选题)
8关于日本社会中闭门不出现象的原因——以成年人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
9关于日本社会生活中的流行语(日语专业选题)10关于日本社会的恋母情结(日语专业选题)11关于日本禁烟活动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12关于日本职场上的男女平等问题(日语专业选题)13关于日本艺妓的没落(日语专业选题)14关于日本茶道与禅的关系(日语专业选题)15关于日本茶道的变迁(日语专业选题)16关于日本萌文化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
17关于日本萌系御宅族文化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8关于日本补习产业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9关于日本贺卡风俗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20关于日本雇佣制度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
第七部分
1关于日本青少年成为手机控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2关于日本高龄化的社会問題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3关于日本高龄者再雇佣的现状问题(日语专业选题)4关于日语中女性用语的重要性(日语专业选题)
5关于日语会话文的误用的考察—围绕省略现象(日语专业选题)6关于日语动词和汉语动词的时态——以日语动词时态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7关于日语学习者中的元音与辅音的发音问题(日语专业选题)
8关于日语条件表现「ば?と?なら?たら」的意思、用法(日语专业选题)9关于日语流行语的研究-以特征与流行原因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0关于日语的暧昧性―以表达方式和产生原因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1关于日语的自动词和他动词(日语专业选题)12关于日语能力测试及其改革的分析(日语专业选题)13关于日语补助动词“いる”“ある”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4关于日语表示评价的语气(日语专业选题)
15关于条件复句“なら、ば、たら、と”(日语专业选题)16关于松下电器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7关于樱花和日本人的国民性(日语专业选题)18关于歌舞伎发展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9关于武士道的影响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
20关于汉语介词「对」与日语复合格助词「に対して」(日语专业选题)
第八部分
1关于漫画在日本流行原因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2关于狗的中日文化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3关于现代日本女性用语的特征(日语专业选题)4关于现代日语的可能表达(日语专业选题)5关于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6关于织田信长的残忍性分析(日语专业选题)7关于终身教育的日中比较(日语专业选题)8关于给予听解力影响的要因(日语专业选题)
9关于资生堂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渠道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0关于高达系列动画——以战争观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1内外兼修―从燕青和冲田总司看中日美男子观(日语专业选题)12内心的觉醒与因循守旧的并存(日语专业选题)
13出口贸易中电汇结算方式的选择及风险防范(日语专业选题)14分析“飞特族”产生的原因、现状和影响(新型的雇佣关系)(日语专业选题)
15分析こうべ、あたま、かしら的差异(日语专业选题)16分析世袭政治对日本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7分析中日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差异(日语专业选题)
18分析中日语访谈中礼貌策略使用情况和特点(日语专业选题)19分析中日饮食文化的差异(日语专业选题)20分析吉本芭娜娜小说《厨房》(日语专业选题)
第九部分
1分析善待他人与经营管理-日式经营管理(日语专业选题)2分析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变化趋势(日语专业选题)3分析安冈作品中的母亲形象-“海边的光景”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4分析将来日本女性天皇出现的可能性(日语专业选题)
5分析战后日本两次教育改革--以教育基本法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6分析战后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日语专业选题)
7分析战后至经济高速发展期日本女性地位的变化(日语专业选题)8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日本直接投资在我国变化原因(日语专业选题)9分析日本人的上下级关系意识(日语专业选题)10分析日本人的义务加班的原因(日语专业选题)11分析日本人的生死观与自杀现状(日语专业选题)
12分析日本人的高危机意识(能源危机意识)(日语专业选题)13分析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人(中国人的说话声很大吗?)(日语专业选题)14分析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日语专业选题)
15分析日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对策与战略(日语专业选题)16分析日本政府教科书检定制度(历史教科书)(日语专业选题)17分析日本的垃圾分类方法(环境保护)(日语专业选题)18分析日语学习者对尊敬语与自谦语的误用(日语专业选题)19分析日语寒暄语的文化特征(日语专业选题)20分析日语暧昧的拒绝表现(日语专业选题)
第十部分
1分析来自日语的借用语(日语专业选题)
2分析比较中日两国特殊教育差异(日语专业选题)3分析比较中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日语专业选题)4分析海尔与松下的企业文化(日语专业选题)5分析织田信长为什么能统一天下(日语专业选题)
6分析芥川龙之介作品的魅力-罗生门、鼻子、橘子、竹林中(日语专业选题)
7分析谷崎润一郎《细雪》中的雪子(日语专业选题)8分析近代日本外来语的历史(日语专业选题)
9创新型日本企业文化(日本松下电器为例)(日语专业选题)10动漫中的日本自然观—以手冢治虫的作品为例(日语专业选题)11动画片产业和游戏产业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2助詞「も」の用法について(日语专业选题)13包含在日本茶道中的禅文化(日语专业选题)
14北海道的旅游文化—从“非诚勿扰”效应来看(日语专业选题)15北野武和《菊次郎的夏天》(日语专业选题)16十六世纪中日中央集权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
17变化的形式、不变的心--从標章看日本人的意识(日语专业选题)18古代诗人喜欢的花―以《古今和歌集》和《唐诗三百首》为为例(日语专业选题)19同乡文化给潮商带来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20周作人与日本以及日本文学的关系(日语专业选题)
第十一部分
1和制汉字词在汉语中的吸收与融合(日语专业选题)2和服看日本人的性格特征和美意识(日语专业选题)3咒术在日本当今社会的表现形式(日语专业选题)4唐代的中日交流及其启示(日语专业选题)
5唐代的建筑风格对奈良时代建筑风格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6唐朝对日本的影响分析(日语专业选题)7商务日语中敬语使用特征探析(日语专业选题)8商务日语会话语用特征分析(日语专业选题)
9回顾日本泡沫经济以及对中国的启示(日语专业选题)
10围绕《伊豆舞女》分析早期川端文学作品里的审美意识(日语专业选题)11在中国的日本手机的失败原因分析(日语专业选题)12在华日资企业的人才本土化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3在南京的日本人会(团体)调查分析(日语专业选题)
14在南京的日本留学生的留学生活(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日语专业选题)
15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日语专业选题)
16在日本的大众料理中调味料的使用和作用-寿司和生鱼片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
17在日语中关于敬语的使用法(日语专业选题)
18基督教在东亚的转型和变迁-日本和中国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9夏目漱石-《我是猫》与《狂人日记》创作手法之比较(日语专业选题)20夏目漱石《哥儿》的实证性研究(日语专业选题)
第十二部分
1夏目漱石『吾辈は猫である』における批判的思考(日语专业选题)2夏目漱石与鲁迅的讽刺艺术比较(日语专业选题)
3夏目漱石和《我是猫》——对近代文明的批判(日语专业选题)4夏目漱石的文明批判观——以《哥儿》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5大元方の世襲制度から見る日本の株式会社(日语专业选题)6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分析(日语专业选题)
7大江健三郎民族危机感分析-《被偷换的孩子》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8大河剧和中国历史剧—以《笃姬》和《康熙王朝》的分析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9太宰治对诚实的人性美的追求-《快跑吧!梅乐斯》(日语专业选题)10太宰治的孤独感-《斜阳》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1女性社会地位、家庭和社会问题分析(日语专业选题)
12存在与美的冲突——以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3学校欺凌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日语专业选题)14宫崎骏动漫电影中的人文色彩(日语专业选题)15宫崎骏动画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日语专业选题)
16家庭垃圾收费化在日本的减量效果和效果経済(日语专业选题)17寒暄的中日对照研究-各场景中的语言和动作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8对《破戒》中丑松内心的描写(日语专业选题)
19对于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和创作生涯的探究(日语专业选题)20对日本人“侘”意识的研究—以茶道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
第十三部分
1对日本青少年自杀现象社会问题解析(日语专业选题)2对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3对现代日语中外来语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4对现代日语中外来语的考察(日语专业选题)5对英语采用日本译词的原因探析(日语专业选题)6导致现代日本人自杀的文化因素(日语专业选题)7寿司看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日语专业选题)8小林多喜二《蟹工船》与现代日本(日语专业选题)9少女漫画变质的实体化(腐女)(日语专业选题)10少子化不断发展的未来日本(日语专业选题)11少子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
12少子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劳动力方面看(日语专业选题)13少子高齢化による日本家族の構造と意識変化について(日语专业选题)
14少子高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5少子高龄化对经济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6山上忆良与杜甫的相关比较研究(日语专业选题)
17山部赤人の叙景歌における「静と動」の世界(日语专业选题)18岩井俊二の映画(極端な美学の魅力)(日语专业选题)19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中展现出的独特的审美观(日语专业选题)20工薪族的天堂—关于日本居酒屋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
第十四部分
1巴金与岛崎藤村同名小说《家》的对比(日语专业选题)2平城京迁都的背景及其深意(日语专业选题)3平安时代阴阳道的流行及安倍晴明(日语专业选题)4年中行事から日本人の生活の色彩を見る(日语专业选题)5年轻人用语产生的原因以及其造词法(日语专业选题)
6年轻人用语的特征--“出处”“形成原因”的中日比较(日语专业选题)7年轻人语言的特征和语言心理、文化的背景(日语专业选题)8影视旅游--以新型营销方式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9微博对当代日本人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0徳川家康の忍耐力と武士道精神(日语专业选题)11忍者在战国时代的存在意义(日语专业选题)12忍者考-中国是否存在忍者(日语专业选题)
13志贺直哉的《暗夜行路》-自然与自我(日语专业选题)14志贺直哉的心境小说ー以《在城崎》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5快餐文化对中国80后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
16情态副词的中日对照-「やっと」「ようやく」「ついに」「とうとう」(日语专业选题)
17惯用句的比喻构成和翻译(日语专业选题)
18战后关于中日两国对女性劳动者的保护对比(日语专业选题)19战后十年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原因(日语专业选题)20战后日本劳动者与雇佣者之间的关系(日语专业选题)
第十五部分
1战后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日语专业选题)2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期(日语专业选题)3战后日本职业女性婚姻观的变迁(日语专业选题)4授受动词与日本人的心理(日语专业选题)
5授受动词句的结构意义及助词分析(日语专业选题)6授受表現における日中比較研究(日语专业选题)7探析《心》中“先生”的生死观(日语专业选题)
8探析《贫穷的人们》中的“救助”与“求助”意识(日语专业选题)
9探析川端文学中的美意识-以《我在美丽的日本》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0探析年功序列制和终身雇佣制对日本企业发展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1探求安倍晴明的魅力根源——以正邪两立的气质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
12探究日本人长寿的原因-以中日饮食差异为主(日语专业选题)13探究日语中原因助词用法的不同(日语专业选题)
14探讨我国民工问题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与日本民工比较)(日语专业选题)
15提高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听解力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6插花艺术看日本“和”精神(日语专业选题)17摇摆不定的人性—《俘虏记》(日语专业选题)
18敬语和日本社会的人际关系--以亲友间的礼仪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9料理から見る日本の米の文化(日语专业选题)20无助词的日常会话表现形式分析(日语专业选题)
第十六部分
1无印良品的设计和日本禅宗美学(日语专业选题)2日中日网络用语中的新词研究(日语专业选题)3日中酒文化―特别以饮酒规则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4日常生活中的“すみません”的意义(日语专业选题)5日本5s管理制度在中国的作用(日语专业选题)6日本ACG领域的BL文化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7日本“失落的一代”与中国“ 80后” 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8日本“少子化”的应对政策对中国人口前景的启示(日语专业选题)9日本“民俗艺能”的社会意义、构成及特色(日语专业选题)10日本“神前式”婚礼诞生与发展(日语专业选题)
11日本と中国の箸から見る文化の違い(筷子文化)(日语专业选题)12日本における、狐のイメージの変遷(日语专业选题)
13日本のグローバル化の傾向――クリスマスを中心に(日语专业选题)14日本の漫画について(日本漫画)(日语专业选题)15日本の英語教育(口语能力培养方面)(日语专业选题)16日本の雇用制度の変遷と問題点について(日语专业选题)17日本中世审美意识--以佛教“无常观”为视角(日语专业选题)18日本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9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启示)(日语专业选题)19日本人“家”观念与日本人的集团意识(日语专业选题)20日本人“闭门不出”现象分析-宅文化(日语专业选题)
第十七部分
1日本人の蛇信仰について(蛇信仰が日本人への影響)(日语专业选题)2日本人の集団意識の発展と影響(日语专业选题)3日本人与奢侈品消费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4日本人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日语专业选题)5日本人国民性的集团意识方面(日语专业选题)6日本人战前战后的“东南亚观”(日语专业选题)7日本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民族特性(日语专业选题)8日本人痴迷奢侈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日语专业选题)9日本人的「小社会」与「大世界」(缩小意识)(日语专业选题)10日本人的动物观(以猫文化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1日本人的动物观--以猫为例(日语专业选题)12日本人的压力带来的社会影响(日语专业选题)
13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佛教,神道,基督教为例)(日语专业选题)14日本人的性观念与其在社会生活上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5日本人的生死观――从日本高自杀率看(日语专业选题)16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以食和住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
17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以日本人对死的态度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8日本人的美意识研究-和服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19日本人的语言行动的交际表现(日语专业选题)
20日本人的鲤鱼崇拜研究—以鲤鱼旗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
第十八部分
1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改革以及对中国的启示(日语专业选题)2日本企业在中国取得成功的研究(技术转让和发展核心能力来看)(日语专业选题)3日本企业工资制度的改革研究--年功薪金向年薪制的转变(日语专业选题)
4日本企业文化中的神道信仰研究(日语专业选题)5日本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6日本企业文化的宗教现象(日语专业选题)
7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日语专业选题)8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以忠诚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
9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日语专业选题)10日本企业的“全球战略”研究(日语专业选题)11日本企业的成果主义工资制度(日语专业选题)12日本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创建-抹茶を例(日语专业选题)13日本佛教中的无常观和现世中心的对立和统一(日语专业选题)14日本保健食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日语专业选题)15日本保健饮料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日语专业选题)
16日本保留相亲结婚习俗原因(日语专业选题)
17日本偶像事务所杰尼斯以及偶像组合岚(日语专业选题)
18日本共産党の地位の変化から戦後日本の改革を見る(日语专业选题)19日本初中校园暴力现象的分析(日语专业选题)
20日本动漫产业发展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
第十九部分
1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发(日语专业选题)2日本动漫文化的影响---针对中国青少年(日语专业选题)3日本动漫的成功经验看中国动漫的发展(日语专业选题)4日本动画对我国80后所带来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5日本动画领域中声优的发展及影响(日语专业选题)6日本劳动力不足时代的再雇佣问题(日语专业选题)7日本和服与中国服装对比分析(日语专业选题)8日本和服和中国汉服的比较(日语专业选题)9日本国家神道对战争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
10日本地理环境对日语暧昧表达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
11日本地震经验的新作用——中日防灾意识的角度探讨(日语专业选题)12日本垃圾分类处理对中国的借鉴(日语专业选题)13日本外来语对日本社会和日语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4日本外来语的国际化分析(日语专业选题)15日本大企业年功序列制的研究(日语专业选题)
16日本大企业集团内部公司间的横向关系研究——以三菱公司为例(日语专业选题)
17日本大学生的中国印象及媒体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8日本大学生的集团意识研究(日语专业选题)
19日本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失败现象(日语专业选题)20日本大蛇传说与中国龙传说之比较(日语专业选题)
第二十部分 1日本太平洋沿岸与日本海沿岸文化的差异(日语专业选题)2日本女子劳动力是否处于边缘化(日语专业选题)3日本女性 “良妻贤母”角色的变迁(日语专业选题)4日本女性劳动意识的转变及其原因(日语专业选题)5日本女性和服腰带的美(日语专业选题)
6日本女性地位的变迁——以20世纪60年代日本女权运动为中心(日语专业选题)
7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迁——从昭和时代到现代(日语专业选题)8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迁研究(日语专业选题)9日本女性对孩子出生率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10日本女性用语表现的文末特征(日语专业选题)11日本女性的社会进出和育儿分析(日语专业选题)
12日本女性社会分工变化看日本女性社会就业(日语专业选题)13日本女性进入社会的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晚婚化)(日语专业选题)14日本妇女劳动意识的转变及其原因(日语专业选题)
15日本家庭垃圾的处理方式和其形成过程(日语专业选题)
16日本家电产业危机和原因--海尔并购三洋白电产业案例(日语专业选题)17日本家电企业的国际化给中国家电企业的启示(日语专业选题)18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改变—从拉面文化看(日语专业选题)19日本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日语专业选题)
20日本对传统文化吸收和创造(抹茶为例)(日语专业选题)
第二十一部分
1日本对弱势群体的救济及对中国的启示(日语专业选题)2日本对正版唱片(数字音乐著作权)保护(日语专业选题)3日本小学生授课教育方式方法(日语专业选题)4日本少子化问题和男女共同参与政策(日语专业选题)5日本少子高龄化现状下的女性就业分析(日语专业选题)
6日本幼稚园教育中的社会性教育对儿童性格的影响(日语专业选题)7日本废弃物再利用的现状和问题(日语专业选题)8日本手机在中国为何不畅销(日语专业选题)
9日本折纸的历史以及日本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日语专业选题)10日本文字对中国汉字的继承和发展(日语专业选题)
11日本文学家自杀成因的共通点分析—川端康成和芥川龙之介(日语专业选题)12日本料理看日本人的自然观(日语专业选题)
论文题目拟定中的问题与对策 第3篇
一、中小学教师拟定教育科研论文题目时存在的问题
(1) 题目涵盖范围过于宽泛。由于范围过于宽泛, 论题不集中, 或者题目太大, 所要讨论的问题一篇论文难以容纳;或者题目中包含两个以上的论题, 使文章的论述无法集中。如《中西教育比较研究》《探索语感教学新策略, 创建工具人文统一新途径》, 前者范围过宽, 后者表面上是做法与结果的关系表述, 实际并非如此, 而是隐含两个论题。
(2) 题目涵盖范围过于窄浅。由于范围过于窄浅, 文章只能讨论教育活动中的某个细节问题, 就事论事, 不具备可推广、可操作性, 价值不大。如《“三二一”课堂口令清晰发音的几种方法》, 这样的文章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推广使用的共性价值。
(3) 题目的理论性过于高深。由于题目过于生涩高深, 一般中小学教师难以驾驭。这类文章由于难有真正的理论突破或建树, 常常流于泛泛而谈, 失去实际意义。如《论有效教育的三大理论基础与突破》, 这样的论题对教师的理论素养及实践深度、广度及理论思考深度都非常高。
(4) 题目言语表述缺乏新意。言语表达的平庸, 不仅增加研究表述的难度, 而且影响论文的价值。如《语文课堂导入艺术之我见》, 该如何去具体搭建框架表述?难度不小。另外, 在第一印象上, 很多读者都会不自觉地跳过太老生常谈了, 有什么好看的, 从而直接影响论文信息的传递。
(5) 题目涵义表述含糊不明。有人为了追求文字的新颖、生动, 行文含义模糊, 不能很好表达文章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或主要内容。比如《教学创新是语文的灵魂》这种口号式的题目、《语文路在何方》这种提问式的题目、《语文是一个家园》这种意义含糊的题目。
(6) 题目指向内容价值失衡。此类论文着重于对教学内容本身进行学术性的深入探讨, 而不是从相应学段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来研究教学内容, 偏离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比如, 学习三年级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后, 觉得它的结尾借景抒情很妙, 于是进行相关的深入研究, 致力撰写《小学中年级教材里的“借景抒情”现象》, 这就脱离了该学段的实际。
二、中小学教师拟定教育科研论文题目时的策略
(1) 以“范围界定法”破解题目宽窄失当的问题。好的论文, 必定开口小, 发掘深。对范围过大的论文题目, 进行恰当的范围限制, 即可解决问题。比如, 题目范围过宽的《中西教育比较研究》, 有人进行反思后, 对范围进行了调整, 改成《中西古代教育内容比较研究》, 教育就定位为“古代”和“教育内容”, 不是现代、当代, 也不是方法、思想, 论文就容易深入、清楚地表述了。反之, 对于范围过小的题目, 可从推广迁移的价值角度思考, 稍微扩大范围即可。如《“三二一”课堂口令清晰发音的几种方法》, 改成《低年级课堂口令有效使用的几种方法》, “三二一”具体课堂口令扩展成了具有推广意义的“低年级课堂口令”, “清晰发音”变成了指向课堂目标达成的“有效使用”, 论文也因范围的恰当变得有价值起来。
(2) 以“见解独特法”突围题目宽泛平庸的问题。好的标题, 能够概括一个深刻、明确的思想观点。有深刻明确的思想观点与见解的论文, 才可能成为有价值的好论文。《语文课堂导入艺术之我见》这样的论文题目太俗, 《未成曲调先有情语文课堂导入艺术之我见》这样由主标题和副标题组成的题目就更加独特新颖了。
(3) 以“生动明晰法”突破题目模糊飘忽的问题。论文语言虽然力求严谨、准确, 但同样需要考虑必要的可读性:新鲜、生动、活泼。尤其标题, 不可千篇一律。如《教学创新是语文的灵魂》, 本来题目还是有点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只是在表意方面不够清晰。改为《语文教学创新的四条根》并辅之以这样的小标题:一、认识奠基生命的语文教育本质, 教学创新才能大气;二、咬定感性为主的语文教育特点, 教学创新才能动人;三、用活感悟为本的语文教学策略, 教学创新才会灵动;四、把握言语为根的语文教育本体, 教学创新才能有效。这样语文教学创新的问题既不失可读性, 同样也不失论文的科学严谨性。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第4篇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 题目 语言特征
一、导言
管理心理学,概括地说,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目的是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科技论文往往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只适用于一部分专业人员阅读,其内容对一般人来说难免生涩难懂。但近年来,科技论文也逐渐在走“亲民路线”,普遍侧重对与社会热点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作为研究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人与组织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管理心理学的相关论文做到了“以人为本,接近实际”,并努力做到通俗易懂,力图使普通人能够掌握基本人际关系处理方式的知识。而一篇精妙的论文,若配以吸引眼球的标题,则会达到锦上添花,新颖别致的效果。本文将对部分管理心理学论文举例分析。
二、特征分析
近年来管理心理学论文题目越来越别具匠心,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员工满意度与工资结构分布关系研究”这种枯燥的论题。在题目的创新性方面,国外的论文做得尤其出色,下面就一些国外管理心理学杂志上的论题进行分析。
1.比喻
这里主要是指隐喻(metaphor)。隐喻是指当一些词用作比喻意义时,一个指称领域中的语义被转化到另一个领域中,此时这些单词已经不再是字面上的意思了。通常这些单词在论题中会加上引号,表示特殊意思。如:
“Invisible walls”and“silent hierarchies”:A case study of power relations in an architecture firm
这里的“无形的墙”和“无声的等级”都是“权利关系”的一种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公司内部权利对员工创造力的潜在影响,既鲜明地表述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又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Private equity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Barbarians at the gate!”HR’s wake-up call?
此处将私人抵押资产买断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比作“迫近的野蛮人”,暗指了这两种手段的陌生性以及复杂性,同时告诫人力主管,“警戒钟”的比喻十分生动。最后以疑问结尾,也说明了前两种手段并非有害无利或有利无害,要辩证而看。
The antecedents of a“chilly climate”for women faculty in higher education
论题中把女性在高等教育机构遭受不公平待遇比作“寒冷天气”,形象地描绘了女性职员受冷落的状况,同时这种比喻也能极大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
2.用典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英文中多为一些广为传诵的史实或是熟知的文学作品的故事等等。
Citizenship under pressure:What’sa“good soldier”to do?
此处的“good soldier”指的是福特•马多克斯。福特于1915年基于一战题材所写的小说《好兵》,它讲述的是一个士兵和他貌似美满的婚姻。同样论题当中的“好兵”也是指企业当中的职员在压力下所表现出的组织公民行为,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含危机,作者想借此来分析给职员带来压力的外在因素。即使是没看过福特小说的人,读到这个题目也能大致联想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们和他们的光荣以及血泪史。
3.习语
英语习语(idiom)一般具有三个明显的语义特征:语言整体性(a Single Linguistic Unit)、结构凝固性(Structural institutionalization)和不可替代性(irreplaceability)。然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在交际中或出于修辞上的目的或出于上下文的需要,常常对一些习语作必要的增删或更改,以增加语言的感情色彩,烘托思想,突出中心。这样就出现了常见英语习语活用现象。实际上,英语习语的活用是一种修辞手段,可以通过对习语组成部分进行扩充、压缩、省略、替换、分拆、次序颠倒或语义引申等手段,使习语产生新意,从而增加习语的表现力。
I owe you one:Coworker reciprocity as a moderator of the day-level exhaus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上文中的“I owe you one”便是一句英语习语,意思是“我欠你一个人情”。此论文要讨论的是员工中的互惠关系与员工的工作表现、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题目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这种互惠的关系,即“我不想欠你人情,你也不想欠我人情,于是我们互相给予对方照顾”的意思。同时,使用一句习语令人感到十分亲切,也能表现出企业员工之间的友好关系。
How passive“face time”affects perceptions of employees:Evidence of spontaneous trait inference
“face time”原本指的是“面对面交流”,此处作者由于加了 “passive”一词,便引申为没有互动的、单纯性观察。作者运用 passive “face time”这个词,而非直接说 “the amount of time one is passively observed,without interaction”,既简洁,又形象。
4.矛盾修辞
矛盾修辞指的是将两个互相矛盾、互不调和的单词放在同一个短语中,产生特殊的深刻含义的一种修辞手段。想要了解或解决矛盾,通常这种修辞手段能够广泛地引起读者关注。如:
Doing more with less? Flexible working practices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work
本论题中“more”和“less”构成一对矛盾修饰词,作者故意不说出more和less所修饰的词语,留下悬念。看过文章后才发现,原来是more work和less time,是讨论弹性工作制的相关问题。本论题采用了与广告用语相似的方法吸引眼球,作为一本杂志的前几篇文章之一,能够很好地招揽读者,也给后面的文章做了贡献。
Bringing the outside in:Can “external”workers experience insider status?
题目中的outside和in,以及external和insider是两对意思矛盾的修饰词,论述关于如何将外部员工带入内部的问题。这两对词语对比强烈,加上采用疑问句形式,吊足胃口。
5.头韵
头韵(alliteration)指的是一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的第一个辅音发音相同。这种修辞方法通常为了达到一种特殊的交际效益,读起来很有韵律,形式也十分整齐。例如:
Friends,not foes?:Work design and formalization in the modern work context
文中friends和foes构成一对头韵,同时也是一对矛盾修饰词。短短三个词外加疑问语气,给人扑朔迷离的感觉,增加文章观赏性,又通俗易懂。
6.疑问句的运用
很大一部分管理心理学论题都是以“一个疑问句+文章大致内容总结”的形式出现的,通常这种形式能极大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而紧接疑问句后面的一句话则大致给出了解答,然而多数情况下,读者因为想得到更详细的信息会继续阅读下去。例如:
Who and what is fair matters:A multi-foci social exchange model of creativity?
How long do you benefit from vacation? A closer look at the fade-out of vacation effects?
Who asks and who receives in salary negotiation?
读者读到第三个标题时,能够大致了解该文章应该是关于报酬协商的,而有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就是双方到底是谁,协商过程是怎样的。该论题言简意赅,直切主题,同时又通俗易懂,较适宜大众阅读。
7.口语化的表达
之所以在专业性论题中加入口语化的表达,目的是为了从大众基本出发,接收更多读者。以上所讨论的论题大都属于此类型,都是为了寻找与大众的“契合点”。下面再举一例: “Incivility,social undermining,bullying...oh my!”:A call to reconcile constructs within workplace aggression research
上面这个论题是口语化表达的典型范例,论题首先列举了一些工作中遇到的侵犯行为,并以语句十分口语化的“oh my!”感叹句结束,一改以往科技论文严肃的基调,十分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但后面的research也表明作者的号召是有理有据的,愤慨基调当中不失严谨。这种标题方法能够有效地表述论文内容,表明作者情感,同时也给整本杂志添上色彩。
三、结语
一篇严谨的科技论文报告不应当把趣味性作为牺牲品,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二者还是可以兼得的,不仅如此,有趣新颖的标题更能够使文章独具魅力。管理心理学作为研究职场上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更要体现出“人性”的一面,所以其文章和标题也是千姿百态,兼收文采。在科技日益发达、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科技本身的特性并不是冰冷无人情味的,毕竟科技还是要为人类服务。而人作为一种兼具感性和理性的生物,在阅读科技文章中加上一些文采修饰,综合客观与主观,这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庆茂.英语修辞鉴赏与写作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Brown A D,Kornberger M,et al.‘Invisible walls’ and ‘silent hierarchies’:A case study of power relations in an architecture firm .Human Relations,2010,63(4):525-549
3.Boselie P and Koene B.Private equity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Barbarians at the gate!’ HR’s wake-up call? .Human Relations,2010,63(9):1297-1319
4.Maranto C L and Griffin A EC.The antecedents of a ‘chilly climate’ for women faculty in higher education .Human Relations,2011,64 (2):139-159
5.Bolino M C,Turnley W H,et al.Citizenship under pressure:What’s a “good soldier” to do?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0,31:835-855
6.Halbesleben J R.B and Wheeler A R.I owe you one:Coworker reciprocity as a moderator of the day-level exhaus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608-626
7.Elsbach K D,Cable D M,et al.How passive ‘face time’ affects perceptions of employees:Evidence of spontaneous trait inference .Human Relations,2010,63(6):735-760
8.Kelliher C and Anderson D.Doing more with less? Flexible working practices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work .Human Relations,2010,63(1):83-106
9.Lapalme M,Stamper C L,et al.Bringing the outside in:Can “external” workers experience insider statu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9,30(7):919-940
10.周玲丽.浅析可口可乐广告中修辞的运用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31(4)
11.Juillerat T L.Friends,not foes?:Work design and formalization in the modern work context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0,31(2-3):216-239
12.Khazanchi S and Masterson S S.Who and what is fair matters:A multi-foci social exchange model of creativit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86-206
13.Kuhnel J and Sonnentag S.How long do you benefit from vacation? A closer look at the fade-out of vacation effect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125-143
14.Marks M and Harold C.Who asks and who receives in salary negotia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371-394
文秘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第5篇
1、现代办公自动化对秘书能力的要求
2、秘书事务性工作处理艺术探讨
3、论秘书与领导的关系
4、秘书职业的文化内涵
5、秘书的参谋职能
6、办公自动化在文秘工作中的作用
7、论秘书参谋的艺术
8、秘书人员的道德建设探讨
9、秘书工作的现代化和网络化
10、现代秘书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和开发
11、现代文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
12、秘书与上级的沟通技巧
13、企业秘书的工作特点与素质培养
14、论秘书的协调艺术
15、秘书工作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16、秘书应具备的礼仪修养
17、提高综合文秘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18、文秘档案人员的素质
19、高素质技能型文秘人才培养探析
20、办公室工作特点及其对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21、秘书工作“变被动服务与主动服务”探讨
22、秘书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23、论秘书工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24、秘书调研工作与辅助决策的关系
25、秘书与会议管理
26、调查研究在秘书写作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27、高等职业学校秘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探讨
28、秘书职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29、关于秘书职业能力导向教学的探索 30、对提高秘书专业教学质量的探讨
31、参谋型秘书汇报工作的艺术思考
32、现代企业秘书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33、现代秘书的基本素质
34、秘书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35、现代秘书服务意识新谈
36、从秘书的角度谈档案的收集和利用
37、秘书与领导相处的艺术
38、秘书锻炼和优化思维品质及能力的基本方法
39、秘书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40、论秘书在现代企业危机中的作用
41、现代秘书人才的角色冲突与心理透支成因浅析
42、秘书腐败探源及对策思考
43、秘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弊端及改革对策
44、中西方秘书会务工作比较研究
45、高职秘书专业的素质教育
46、秘书人员的偏差心理及其调
47、谈秘书人员的职业道德
48、秘书的文学、史学素养
49、秘书工作在领导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50、信息职能在秘书工作中的作用
51、秘书素质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2、秘书心理障碍成因及调适对策
53、现代秘书素质论
54、浅谈秘书应具备的素质
55、论秘书教育与秘书职业资格鉴定之关系
56、企业秘书协调工作初探
57、秘书服务功能初探
58、我国当代秘书的人文精神
59、网络文化与现代秘书 60、秘书活动基本特征新探
61、新时期秘书人员如何做好信息工作 62、论秘书人才创新能力的内涵 63、浅谈秘书部门综合协调中的几个问题 64、秘书的信息素质 65、试论新世纪秘书的知识结构 66、文书档案方向: 67、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68、论档案人员的素质修养 69、秘书人员与文书档案的关系 70、试论档案整理工作
71、档案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2、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 73、电子档案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74、档案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 75、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76、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77、现代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衔接78、文书档案鉴定工作之我见 79、电子档案及其管理刍议 80、声像档案及其管理 81、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2、浅议电子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83、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效益 84、网络时代的文书档案管理 85、试论电子档案的利与弊
86、浅谈企业文书档案管理
87、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88、论公文的美感 89、论公文写作的程式性 90、公文写作与修辞的关系
91、写作能力与现代秘书综合素质提高的关系 92、文学修养与提高现代秘书品位的关系 93、现代秘书快速写作研究 94、应用文写作技巧研究 95、现代秘书写作创新研究 96、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7、谈谈电子文件写作
98、恪尽职守以文辅政——略谈秘书的文字撰写工作99、公文写作中的虚与实
100、试论传统文化在现代公文写作中的作用 101、电子写作的速度与质量研究 102、秘书提高写作能力的措施研究 103、日常应用文写作规范与技法 104、应用文语言也应讲究文采 105、浅议公文语言的精粹性 106、企业文书写作中的规范与创新 107、秘书提高写作能力的措施研究
108、试论非语言行为在秘书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109、秘书日常事务性语言的艺术特点
110、秘书接待性语言的艺术特点 111、秘书与语言文字修养 112、秘书的说话艺术 113、浅析秘书的社交语言 114、秘书公关语言的艺术特点 115、现代秘书做好辅助管理工作研究 116、现代秘书应具备的行政管理素质研究 117、党政机关(企业)秘书实现与时俱进的措施118、论信息管理与秘书工作
119、试论角色意识在秘书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120、论秘书人员的角色意识
121、公共关系手段在企业横向经济联合中的作用122、论秘书人员的知识结构
123、试论秘书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 124、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秘书素质 125、信息管理与秘书工作 126、现代秘书应具备的素质研究 127、试论秘书在突发事件中的参谋作用 128、论现代办公自动化对秘书能力的要求 129、谈秘书事务性工作处理艺术 130、论现代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
131、现代女秘书的美学修养 132、试论秘书与领导的关系 133、论秘书职业的文化内涵 134、浅析领导与秘书的相互影响 135、试论秘书的参谋职能
136、办公自动化在文秘工作中的作用 137、论文学修养与秘书语言
138、试论市场经济下办公室职能作用的加强139、秘书参谋的艺术 140、秘书人员的道德建设 141、谈秘书工作的现代化和网络化 142、论现代秘书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和开发 143、现代文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 144、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比较
145、试论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146、试论公共关系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47、试论危机处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148、秘书与上级的沟通技巧 149、浅谈办公室人际关系的处理 150、秘书的人际关系
151、企业秘书的工作特点与素质培养 152、论秘书的“挡驾”艺术
153、论秘书的协调艺术
154、浅谈秘书工作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155、谈秘书的礼仪修养 156、“秘书腐败”现象思考
157、试论秘书如何在网络办公环境中提高信息质量 158、试论新形势下文秘人员应具备的反应能力 159、谈行政改革与秘书工作的变迁 160、浅谈秘书在反腐败斗争中应发挥的作用 161、浅谈秘书的素养对工作质量的影响 162、试论秘书的自我心理调适 163、试论秘书的个人素质 164、试论性别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165、试论新世纪秘书的知识结构 166、试论秘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167、试论秘书的公关能力要求 168、试论现代秘书人员的信息素养 169、试论秘书工作与人际关系 170、试论当代秘书职业的机遇与挑战 171、谈市场需求与文秘人才培养的链接 172、浅谈秘书素质的优化 173、浅谈企业秘书的职业能力
174、男性从事秘书工作应注意的问题研究 175、对我国秘书培养模式的思考 176、试论秘书工作的审美特点 177、试论秘书工作的创造性空间 178、浅析领导与秘书的相互影响 179、浅谈秘书的管理协调职能 180、试论现代秘书人才的法律意识 181、谈秘书的“思、写、说” 182、应用文语言也应讲究文采
183、公文写作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用途与意义 184、论公务文书的特点
185、论新形势下文书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186、论文书工作者应具备的素养 187、论文书立卷的意义
88、试析文书学与档案学之间的关系 189、论提高文书立卷工作的途径 190、文书人员素质状况研究 191、试论文书工作的重要性 192.试析文书学与秘书学的关系
193、论当今社会对秘书岗位的职业要求新的变化194、论秘书的角色定位 195、论新世纪秘书工作的发展 196、论充分发挥秘书的桥梁作用趋势
197、论秘书工作的适度原则 198、论秘书的时间管理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第6篇
2、英语学习词典中形容词源强化词的处理研究
3、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被动句的语篇功能分析
4、语调对揭示英语听力材料中隐含信息的作用
5、美国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中的言语幽默的产生及其汉译
6、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2》的字幕翻译
7、评价理论态度视角下中国高校网站英文简介的态度意义研究
8、基于会话原则对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的修辞分析
9、毕业典礼演讲语篇的系统功能分析
10、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服饰广告语篇分析
11、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及物性分析
12、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13、从汉译英看汉语对中式英语产生的影响
14、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语政治新闻语篇中的名物化现象研究
15、商务英语口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16、奥巴马竞选视频“前进”中人际意义的多模态分析
17、莫言《生死疲劳》英译风格再现
18、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19、英语话语中责任型情态表达度的研究
20、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情景喜剧的字幕翻译研究
21、英文广告中的情态人际功能分析
22、奥巴马就职演说与上海科技馆演讲系统功能语法对比分析
23、中外学者学术论文引言部分中综述性动词使用特征的对比研究
24、内向型汉英词典中成语条目的译义策略
25、英语介词短语功能识别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26、TED文化交流类演讲的概念功能分析
27、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研究
28、海事新闻中的词汇衔接研究
29、国际商务期租合同中指示语的语法化研究
30、基于语料库的商务信函中谢意词的修饰语研究
31、《功夫熊猫》字幕翻译中的跨文化传播因素
32、新闻语篇中转述话语的批评性分析
33、罗格和奥运开幕致辞的预设触发语研究
34、浅谈英汉礼貌原则的差异
35、搭配词典中复合名词处理的改进
36、从认知的角度解读英文新闻标题中的动词名化现象
37、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的多模态释义研究
38、英语学习词典中同词反义现象的处理策略研究
39、英文产品说明书中情态动词的认知研究
40、图形-背景理论下英文广告仿拟语的认知研究
41、美国20总统竞选辩论中情态附加语的人际意义分析
42、NBA即席解说的人际意义研究
43、奥巴马总统医疗改革演讲的批评话语分析
44、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者和英语母语学者英文经济管理类论文模糊限制语使用对比研究
45、模糊修辞的语用功能
46、英语身体词汇一词多义的概念隐喻分析
47、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
48、英汉借词范畴化认知研究
49、解构视角下翻译中的二元对立分析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