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青春期功血的诊治进展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青春期功血的诊治进展(精选6篇)

青春期功血的诊治进展 第1篇

1 病因

青春期功血的发病机制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发育不成熟, 雌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正反馈机制尚未建立完善, 不能诱导LH峰的形成, 导致单相的月经周期和无排卵, 因而不能合成孕激素。雌激素没有孕激素的拮抗, 导致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和畸形生长, 雌激素水平随卵泡的生长和闭锁而发生波动, 子宫内膜因此发生雌激素突破性出血和撤退性出血。同时, 青春期功血与前列腺素 (PG) 分泌异常相关, 卡前列素 (PGF2α) 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 而地诺前列酮 (PGE2) 和依前列醇 (PGI2) 能舒张血管, 功血患者PGE2和PGI2的含量增加, 导致经量增多。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含有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PAI-1) 和组织因子 (TF) , PAI-1能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 而TF是凝血过程的启动者, 青春期功血患者由于缺乏孕激素, 间质细胞中PAI-1和TF的含量很低, 导致纤溶亢进, 凝血功能异常。除此之外, 青春期女性处于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 不成熟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极易受到学业负担重、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研究表明青春期功血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等心理改变[2]。

2 诊断

功血是一种排除性诊断[3], 需要鉴别妊娠相关疾病、凝血障碍、生殖器官病变、医源性药物使用、内分泌疾病等所致的子宫不规则出血, 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做出诊断。询问病史时要注意是否有家族史如血管性血友病 (v WD) , 在月经过多的妇女中, v WD的患病率为5%~15%[4], 美国妇产科学会 (ACOG) 推荐对所有的月经过多的青春期女性进行v WD的筛查[5], 而且在口服避孕药使用之前检测v WD是经济的[6]。对于有显著出血病史的患者, 建议行血小板聚集试验来评估是否患有血小板功能障碍相关疾病[7]。腹部超声是青春期女性排除器质性疾病和评估内膜厚度的常用方法, 有性生活史者可行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美国妇产科学会 (ACOG) 建议对有2~3年病程的13~18岁的无排卵型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内膜活检[8]。CT和MRI也可用来协助检查, 但由于高费用和未被证实的效果而作为检查的最后选择[9]。

3 治疗

青春期功血的治疗目的是止血, 纠正贫血和调整周期, 以期恢复正常内分泌功能, 建立正常月经周期。包括药物治疗 (激素类、非激素类) 和手术治疗, 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 在大出血等紧急状况下或药物治疗没有效果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另外, 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对其进行心理教育, 以提高心理素质, 促进身心健康。

3.1 药物治疗

3.1.1 激素类药物治疗

3.1.1.1 复方口服避孕药 (COCs)

COCs包含雌激素和孕激素, 是青春期功血的一线治疗药物, 并且应该持续服用至少3~6个月[10]。COCs通过诱导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而起到止血作用, 诱导自然月经周期恢复, 并且对患者未来的生育和骨密度是没有影响的[11]。COCs的副作用有头痛、乳房胀痛、恶心呕吐、水肿、静脉血栓等, 但没有证据提示可致体重增加[12], 对青春期女性来说, 静脉血栓形成的遗传易感性很低[13]。

连续使用COCs3个月以上, 对于减少青春期女性月经出血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6个随机对照试验表明, 连续使用COCs (服用49~365天) 与周期性使用 (28天后停药) 相比, 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妊娠率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但连续使用COCs对患者的经期相关症状如头痛、疲劳、痛经等的改善效果更好[14]。但该治疗方案时常会出现子宫内膜突破性出血的副作用, 可以通过减少服用时间和使用氨甲环酸来改善。

3.1.1.2 孕激素

孕激素可以拮抗雌激素, 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 停药后功能层内膜可完整剥离, 然后在自身的雌激素作用下修复, 达到止血的目的。具体方法是醋酸甲羟孕酮10 mg/d或者醋酸炔诺酮2.5~5 mg/d, 每月服用12天后等待撤退性出血, 适用于血红蛋白>90 g/L的患者, 但不能避孕[15]。而COCs价格低廉, 适合有避孕要求的患者, 比较孕激素和雌孕激素联合治疗无排卵型功血的随机对照试验有待进一步的开展和研究[16]。研究表明, 周期性的口服孕激素治疗 (服药21天后停药, 等待撤退性出血) 能够明显减少月经出血量[17], 可以作为月经过多患者的一种短期治疗方案。一项对176名青春期女性的回顾性研究表明, 对于雌激素禁忌和迫切需要控制月经出血的患者, 使用炔诺酮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18]。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曼月乐, LNG-IUS) 通过在子宫内膜释放左炔诺孕酮的局部孕激素作用, 使子宫内膜转化, 并对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 曼月乐能显著减少74%~97%的月经出血量[19]。与每天口服醋酸甲羟孕酮10 mg (月经第16天开始, 服用10天) 相比, 曼月乐使用6个月后对提高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的效果更好[20]。对于青春期女性, 尤其是无性生活史的患者, 需要考虑盆腔感染性疾病、置入的困难和撤出的风险等因素, 曼月乐的接受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1个179名青春期女性的队列研究表明, 曼月乐使用的1年延续性是85%, 而撤出的发生率是8%, 和成人女性的统计结果具有可比性[21]。

3.1.1.3 雌激素

在急性出血的情况下, 静脉给药结合雌激素25 mg (6h1次, 不超过24 h) 的止血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然后用小剂量的口服结合雌激素 (2.5 mg/d, 共20~25天) , 并使用甲羟孕酮 (10 mg/d, 后面的7~10天) [22]。

3.1.2 非激素类药物治疗

3.1.2.1 氨甲环酸

氨甲环酸, 是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作用的竞争性抑制剂, 有抗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每月服用氨甲环酸 (4 g/d, 服用4~5天) 能够有效治疗月经过多, 但不减少月经持续时间和调节周期。氨甲环酸在减少月经出血量的治疗效果上好于安慰剂、NSAIDs、周期性的口服孕激素治疗 (服药7~10天) 和止血敏, 但不及LNG-IUS[23]。虽然氨甲环酸和周期性的口服孕激素治疗 (服药21天) 的疗效相当, 但前者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副作用更少[24]。

3.1.2.2 非甾体类消炎药 (NSAIDs)

NSAIDs (如布洛芬、萘普生、甲灭酸等) 通过抑制环氧酶来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 降低了内膜的前列腺素水平, 从而起到减少月经出血量的作用。研究表明, NSAIDs能使月经出血量减少40%左右, 效果好于安慰剂, 但不及孕激素和止血芳酸[25]。

3.2 手术治疗

3.2.1 动脉栓塞

文献报道, 一个12岁初潮时的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缺乏的女性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危及生命的子宫严重出血[26]。当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功血和患者不愿子宫切除时, 可用子宫动脉栓塞作为快速控制出血的方法。但子宫动脉栓塞对未来生育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 栓塞物质的选择、栓塞后怀孕的结果以及栓塞再通对未来的生育是否有益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3.2.2 子宫内膜去除术

子宫内膜去除术通过直接破坏子宫内膜和浅肌层, 使月经减少甚至闭经, 达到治疗功血的目的,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不愿子宫切除且无生育要求者, 青春期功血的患者需慎重考虑。虽然子宫内膜去除术比子宫切除术更微创, 近期疗效有80%~90%, 但31%的患者5年内需要再次手术[27], 而且年龄越小的女性再次手术的几率越高[28]。

3.2.3 子宫切除术

对于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禁忌、严重的青春期功血患者, 在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取得同意的情况下, 行保留卵巢的子宫切除术。

青春期女性功血的诊治分析 第2篇

1 临床资料

自2003~2007年调查统计14~18岁月经紊乱的女学生有268例。平均每年89例。严重者32例,其中1例是卵巢囊肿(16岁),有2例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9例青春期功血,均经医院妇科、CT、病理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做出诊断。

1.1 临床表现(病案调查统计)

严重者32例:14岁5例、15岁7例、16岁6例、17岁5例、18岁9例。其中14例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包括卵巢囊肿1例),15例为2~6个月以上闭经或长期闭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有3例闭经长达1年之久,来月经后经期长达十几天,流血不止,无疼痛,影响学习及生活。最后休学治疗。

1.2 诊断

主要以阴道分泌物做细胞学检查为诊断依据,16例做阴道涂片测定雌激素水平,治疗前测基础体温16例,为单相体温,至于诊断性刮宫,要根据病情决定,对一般患者是很少做这种手术的,特别是未婚女性。

1.3 病理检查

报告卵巢内无黄体形成,内有多数囊状或锁卵泡,故卵巢呈囊肿性增大。子宫内膜腺体增生,腺上皮细胞有核分裂象,腺腔大小不一,数目增多,间质也增生并有充血及坏死。

1.4 治疗方法

由于大多数患者无排卵,雌激素水平较高,子宫内膜体增生,故用促排卵药物以刺激排卵。主要是止血与调整月经周期。具体方法(1)止血。对于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的,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用人工合成孕激素或雌激素止血,效果较好,但用药要适当,关键剂量的掌握。药物剂量见表1。(2)调节月经周期:由于青春期卵巢功能不成熟,开始几个月常常需要人工的方法来调节月经周期,可以单用雌激素,也可以雌激素加孕激素。周期治疗,以后慢慢停止用药,并注意观察月经情况。用药的疗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药物治疗效果与是否坚持用药有关。表1内分泌药物治疗

1.5 结果

1例卵巢囊肿,经一段时间的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最终采取手术,术后情况良好,18例在3个疗程的药物调整下,基本恢复正常,15例在中西药的治疗后,预后较好,3例在治疗痊愈1年后,病情复发,5例没有坚持用药治疗.

1.6 典型病例

例1,患者,待业,17岁。因停经6+个月,要求终止妊娠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精神佳,头颅五官大小形态正常,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腹部膨隆,可触及胎体测到胎心。妇检:外阴发育尚正常,大阴唇正常,小阴唇布满菜花状赘生物,阴道通畅,在宫颈及前后穹隆表面均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菜花状赘生物,有脓性分泌物自宫颈流出。查白带常规检查见滴虫,涂片找到G-双球菌。诊断:(1)G1P0孕6+个月宫内孕;(2)淋病;(3)尖锐湿疣;(4)滴虫性阴道炎。治疗先每日静滴甲硝唑200ml及头孢曲松钠4g,7天后,复查白带常规正常,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未找到G-双球菌,行利凡诺引产,引产后无恶露时激光治疗尖锐湿疣。

例2,患者,大学生,19岁。发现外阴异物3天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精神佳,头颅五官大小形态正常,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坦,肝肾区无叩击痛,肛门正常.妇检情况:外阴发育尚正常,两侧大阴唇见散在多个大小不等菜花状赘生物,小阴唇、阴道、宫颈、穹隆等处未见类似体征。查白带常规正常,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未找到G-双球菌。诊断:外阴尖锐湿疣。在骶管麻醉下行激光治疗,术后建议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盆,每日1次,肌注干扰素。患者未按医嘱执行。到假期复查时发现大阴唇粘连,行大阴唇粘连分离术。

例3,患者,中专生,16岁。因发现外阴有水疱1周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精神可,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坦、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妇检:外阴布满疱疹,阴道、宫颈正常。查白带常规正常,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未找到G-双球菌。查TORCH,单纯疱疹病毒IgM阳性。给予口服阿昔洛韦片20mg每日4次,连服10天,局部涂擦阿昔洛韦软膏,2周后治愈。3个月后患者因发现外阴异物再次就诊。妇检:外阴布满菜花状赘生物,阴道、宫颈、穹隆部位未发现异常。诊断:外阴尖锐湿疣。在骶管麻醉下行电切、电凝术治疗后,建议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盆,每日1次,碘伏原液擦洗外阴,每日静滴注射胸腺肽50mg,共10日,同时口服奥硝唑及左氧氟沙星胶囊预防感染,2周后治愈。

2 小结

青春期女性为了将来生活幸福,应先了解一些基本知识,才能行性行为,否则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前面所述的3位青春期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创伤,特别是后两位患者外阴形成了不同程度的瘢痕,会给将来的家庭生活蒙上阴影。在随访中发现她们的性格发生了较大改变,第一位变得不太相信周围的人和事,没有自信心。第二位和第三位变得抑郁,对学校的生活没有既往的热情,学习也没有积极性,还担心将来的工作和家庭。而她们都是因为对青春期性行为的无知,才受到无法弥补的创伤。故对青春期女性应进行必要的性教育,让她们了解青春期性保健的重要性,使她们在萌动的青春激情中保护好自己。

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治疗体会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12月在我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青春期功血患者43例, 均为未婚女性, 年龄11~20岁, 平均15.5岁, 初潮年龄11~15岁, 平均13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 经期长短不一, 经量多少不定。均排除生殖道器质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基础体温均为单相。

1.2 止血方法

1.2.1 内膜脱落法

对于Hb≥80g/L, 子宫内膜厚度>10mm, 予黄体酮20mg/日肌注, 连用5d, 或甲羟孕酮片 (安宫黄体酮) 6~10mg, 每日1次, 连用10d[1], 停药3~7d来月经, 如撤退性出血较多, 可加用丙酸睾丸酮25mg/日肌注, 或酌情加用止血药, 合并贫血者加用补血药、铁剂。

1.2.2 内膜修复法

对Hb<80g/L, 一般情况欠佳者, 予 (1) 苯甲酸雌二醇2mg肌注每6~8小时1次, 血止以后每3天减量1/3, 减至1mg后改为倍美力0.625mg/日, 口服维持, 或 (2) 口服倍美力1.25~2.5mg, 每6~8小时1次, 血止后每3天减量1/3, 减至倍美力0.3~0.625mg时, 维持用药, 两方案均在Hb升至90g/L后, 予黄体酮20mg/d肌注, 连用5d, 撤退出血。

1.2.3 避孕药止血法

对Hb<80g/L者, 予妈富隆1片每8~12h1次, 血止后3d减量, 每次减量不超过前次用量的1/3, 减至每天1片时维持, 至Hb>90g/L时, 停药撤退出血。

1.3 调整月经周期

1.3.1 周期性孕激素撤退法

每次月经第15天服用甲羟孕酮6~8mg/d, 共用10~12d, 一般3~6个疗程, 若周期没有恢复正常, 此法可一直应用。

1.3.2 口服避孕药

适宜希望避孕者或者高雄表现者 (如痤疮、油性皮肤、多毛等) , 妈富隆于月经第5天服用, 每日1片, 连用3周, 停药1周, 停药后撤血, 共用3~6个疗程。

2 结果

43例功血患者, 39例月经恢复正常 (4例因贫血重住院治疗) 。10例患者停药后再次出月经紊乱, 7例加用3疗程孕激素撤退调经后, 恢复正常, 3例长期服用孕激素撤退调经。

3 讨论

规律的月经是周期性排卵和性成熟的标志, 青春期女孩自月经初潮至建立规律月经周期常需经历1~2年, 长至4~5年的不排卵月经。正常月经有周期性, 持续时间和血量表现为规律性和自限性。而无排卵功血患者卵巢内卵泡发育, 闭锁交替, 无黄体形成, 卵巢分泌雌激素而无孕激素分泌, 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作用, 发出增生性病理改变, 失去局部出血自限机制。

子宫内膜出血机制: (1) 雌激素突破性出血:当患者处于低水平的雌激素波动或内膜过厚雌激素不足维持, 常引起间歇性出血, 一般量不多, 呈点滴状, 常淋漓不净。有时会延续1月以上。 (2) 雌激素撤退性出血:当发育卵泡突然闭锁, 可引起雌激素较大幅度的下降, 导致子宫出血。 (3) 组织脆性大:雌激素作用下的子宫内膜以腺体增生为高, 缺乏孕激素作用的间质反应, 结构不稳定。内膜易自发多处崩解和出血, 创面一处愈合, 另处又起。 (4) 雌激素波动引起子宫内膜脱落是不规则和局灶性, 不同步脱落的子宫内膜, 致修复困难。 (5) 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雌激素作用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 随内膜增长直接达内膜表面, 缺乏螺旋化, 血流快。内膜脱落时, 暴露的血管残端呈多渠道开放, 出血无法自止。 (6) 血管舒缩因子异常, 纤维与凝血异常。

基于以上原因:青春期功血患者多由单一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 而无孕激素支持所致的出血[2]。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出血量, 血色素及一般状况等因素采用内膜脱落法, 内膜修复法及口服避孕药治疗, 均取得很好的疗效。流血停止后, 调整月经周期的治疗尤为重要, 通过调整月经周期, 能恢复正常月经的内分泌调节, 促进排卵功能的建立和恢复。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 使子宫内膜按预期时间脱落, 起到控制出血, 阻止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持续作用, 以及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预防:青春期功血是妇科内分泌门诊常见疾病之一, 患者年龄小, 缺乏应有的生理卫生知识, 又羞于就诊, 以致出血多或持续时间长而造成贫血, 影响其健康及学习, 尽管疾病的发生有它的生理因素, 但其诱因可能有精神过度紧张、环境变化、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或代谢紊乱, 通过大脑皮质的神经介质, 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使本来就不太健全的轴更加紊乱, 重视精神心理因素及其保健工作对预防本病发生及再次发作也非常重要。另外, 在血止或调整周期一段时间或出现排卵后, 并非意味着建立周期性排卵功能, 仍需继续随诊, 预防再次发作。因此, 需强调长期治疗, 观察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孙爱军.功能失调整性子宫出血的性激素治疗[J].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6, 22 (9) :650~651.

中医综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探讨 第4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0年1月—2013年3月来我站妇科门诊就诊的青春期功血患者168例, 将她们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中医综合治疗) 84例, 对照组 (单纯西医方法治疗) 84例。入选病例发病年龄13~20岁, 平均发病年龄15.8岁;病程6个月~3年。临床主要症状:月经紊乱、不规则性子宫出血、经期血量不规律、经期迁延且淋漓不断, 多伴有贫血貌。所有病例均行B超检查, 排除了生殖道器质性病变所致的子宫异常出血。

1.2 方法

运用中医综合疗法及单纯西医方法治疗青春期功血共168例, 并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1.2.1 治疗组

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功血初起, 宜先止血, 以塞其流, 采用自拟功血1号方 (当归尾、生地、川芎、赤芍、白芷、荆芥穗、甘草等) 治疗。用法:每日一剂, 煎两次, 约400 ml, 分两次口服, 间隔6小时 (晚上不服用此药) 。功血初止, 宜滋阴清热, 用自拟功血Ⅱ号方:生地、山萸肉、枸杞、炙龟板 (另包先煎) 、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仙灵脾等治疗。内热已除, 宜补气血而固其本, 用自拟功血Ⅲ号方 (太子参、黄芪、白术、白芍、当归身、川芎、陈皮、柴胡、白芷、云苓、黄柏、知母、熟地黄、炙甘草) 治疗。汤药服法同1号方。

1.2.2 对照组

单独使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 在第2个周期开始加用促排卵治疗, 具体做法:首先, 使用雌激素21~28天, 于第15天加用黄体酮7~14天;然后, 雌激素与黄体酮同时停药, 月经来潮。第2个周期月经来潮后第5天加用氯米芬50 mg, 每天一次, 共5天。如该周期不排卵, 下一周期氯米芬加量至100 mg, 每天一次, 共5天。贫血者给予纠正贫血、支持等治疗。

1.3 疗效判定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一书中青春期功血的疗效标准[2]:痊愈:不规则阴道出血停止, 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排卵功能恢复, 基础体温双相, 追踪观察6个月未见复发;有效:不规则阴道出血停止,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 排卵功能未完全恢复, 基础体温双相或不典型双相;无效:停药后, 经量仍较多, 或经期超过10天以上, 或月经周期不规律。

1.4 数据处理

采用Stata7.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效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 两组出血控制情况及止血时间比较 (见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一个疗程均为72小时, 治疗组止血时间 (44.24±12.51) 小时;对照组止血时间 (54.54±14.02) 小时。治疗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

注:出血控制人数为累计人数

3 讨论

3.1 青春期功血病因及发病机制

现代医学认为, 青春期功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未成熟, 正反馈机制尚未健全, 不能形成正常LH峰所致的无排卵型子宫出血。中医认为, 青春期功血属中医学“崩漏”范畴, 肾藏精气, 肾中精气的盛衰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的变化;肝藏血, 主疏泄, 女子肝血下注血海而为月经, 疏泄失常可致月经异常;脾为后天之本, 脾统血, 统血失司, 运化失常。因此, 青春期功血多为肾气未充, 肝血不足, 脾失统运, 冲任亏虚所致。

3.2 标本兼治, 补泄得当

青春期功血治疗应本着“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本病可采用补肾、补气、补血与行气活血法 (“三补一攻调经法”) 循环交替使用, 以调整肾气-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功能平衡, 达到治疗月经不调的目的。该疗法自应用以来, 疗效可靠, 副作用小[3], 表明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血具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赵宝恒, 张洋, 王春峰,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37例[J].中国中医急症, 2008, 17 (5) :693-694.

[2]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青春期功血的诊治进展 第5篇

关键词:妈富隆,青春期功血,止血效果,安全性

青春期, 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间的反馈调节尚未成熟, 大脑中枢对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存在缺陷, 无正常月经周期中期的LH、FSH峰, 如果此时受到过度劳累、应激等刺激后就可能引起功血。患者出血类型决定于血清雌激素的水平及其下降的速度、雌激素对子宫内膜持续作用的时间及内膜厚度, 表现月经完全不规则, 量可少至淋漓不尽, 或可多至有大血块造成严重贫血, 持续时间可由1~2d至数月不等, 间隔时间可由数天至数月。临床上的一线治疗是以性激素止血及调整月经周期, 并纠正贫血治疗[1]。我院选取患者78例青春期功血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旨在分析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患者的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青春期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排除了使用激素的禁忌证, 并排除妊娠相关性疾病、生殖道器质性病变及血液系统疾病,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9例。对照组年龄13~19 (15.27±1.62) 岁;病程6个月~2.8年, 平均 (9.3±3.2) 个月。观察组年龄14~20 (16.53±1.72) 岁;病程5个月~3年, 平均 (9.5±3.4) 个月。2组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戊酸雌二醇片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国药准字J20130009) 进行治疗, 初始给药量视阴道出血量多少而定, 用量:口服, 每次1~2片, 每天2~3次, 原则上是以最小有效剂量达到止血目的, 如原用量使用24~48h未见明显效果, 可逐步加量至阴道出血停止3d后, 每3天减量上次用量的1/3, 直至每天服用1片, 连续服用21d;如患者出现严重贫血则连续给予戊酸雌二醇片直至血红蛋白升至90g/L以上, 最后10d加服安宫黄体酮片 (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3020715) , 每天1次, 每次10mg;月经来潮后第5天再继续给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 每天1片, 21d为1个治疗周期, 在最后10d加服安宫黄体酮片, 每天1次, 每次10mg, 连续用药6个月。

1.2.2 观察组:

接受妈富隆 (荷兰欧加农, 批准文号H20090423) 治疗, 初始给药量视阴道出血量多少而定, 用量:口服, 每天2~3片, 原则上是以最小有效剂量达到止血目的, 如原用量使用24~48h未见明显效果, 可逐步加量至阴道出血停止3d后, 每3天减量上次用量的1/3, 直至每天服用1片, 连续服用21d, 每晚口服使用;如患者贫血严重则连续服用直至血红蛋白上升至90g/L, 如患者未出现贫血情况则连用20d左右后停止给药[2], 月经来潮后的第5天再继续口服妈富隆, 每天1片, 并持续用药21d, 连续用药6个月。

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按时、按量服药, 在停药后均还接受6个月的随访。

1.3 疗效评定

观察2组患者的止血情况, 比较控制出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其中, 控制出血时间为从第1次用药开始计算直至患者阴道出血明显减少;而完全止血时间则从第1次用药开始计算直至患者阴道出血完全停止。根据患者的止血情况判定疗效标准: (1) 痊愈:治疗后, 患者子宫出血症状消失, 月经来潮规律 (每月月经天数3~7d, 血量正常) 且月经规律次数在6个周期以上; (2) 好转:子宫出血症状消失, 月经来潮规律 (每月月经天数3~7d, 血量正常) , 月经规律次数在3~6周期; (3) 无效:子宫出血症状消失改善不明显, 甚至需要接受其他治疗方案时视为无效。治疗有效率= (痊愈+好转) /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情况

治疗后,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止血情况

观察组止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见表2。

3 讨论

青春期功血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发病率, 主要是由于青春期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月经周期的功能发育不完善, 导致促黄体生成素的水平明显低于促卵泡生长激素, 对患者的卵巢反馈进行调节[4]。由于青春期功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 需要通过有效的治疗对其出血症状进行纠正。

戊酸雌二醇在治疗青春期功血有一定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会使子宫内膜增长, 对于那些长期已经处于增殖或增生状态的子宫内膜患者, 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达到良好的创面修复及止血作用。由于止血效果不明显, 临床医师将会加大雌激素的用量, 反而会导致患者出现更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头痛、乳房胀痛、体质量增加等[5]。

妈富隆作为第3代短效口服避孕药, 含去氧孕烯150μg和炔雌醇30μg, 其中去氧孕烯具有高度选择性, 与孕激素受体亲和力强, 对抗体内过量的雌激素, 使过度增殖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 同时使月经周期规律;低剂量的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生长及修复, 维持子宫内膜的完整性, 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 因此妈富隆兼有内膜萎缩及内膜增生2种止血作用[6], 效果显著且稳定。本研究证实, 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可明显缩短出血时间, 止血效果明显, 减少出血量从而避免贫血给患者带来的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综上所述, 采用妈富隆对青春期功血进行治疗, 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 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344-349.

[2]董晖, 赵松伟.妈富隆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血清FSH、LH、E2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 2016, 36 (4) :107-108.

[3]左莉, 张秀芳.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研究[J].当代医学, 2014, 9 (20) :92-93.

[4]周晓进.妈富隆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青春期功血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20) :161-162.

[5]杨玉环.妈富隆与雌激素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2016, 3 (1) :27-28.

青春期功血的诊治进展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接收的青春期功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均为41例。在观察组中, 年龄12~18岁, 平均年龄 (15.49±2.17) 岁, 出血天数10~28天, 平均出血天数 (18.65±5.39) 天, 2例B超显示内膜厚度超过1cm, 9例大出血并发严重贫血。在对照组中, 年龄12~19岁, 平均年龄 (15.61±2.33) 岁, 出血天数11~28天, 平均出血天数 (18.73±5.62) 天, 1例B超显示内膜厚度超过1cm, 10例大出血并发严重贫血。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每天服用倍美力3次, 每8 h服用一次, 剂量为2片/次, 血止后每3天递减1/3量, 血止后2周每天增加服用10 mg安宫黄体酮片, 每天服用1次。下一周期进行雌、孕激素序贯治疗, 在月经第5天起每天服用倍力美1次, 剂量为2片/次, 连续服用3周, 从服药第11天起每天增加服用10 mg安宫黄体酮片, 持续服用3个周期, 并对患者进行贫血、抗感染治疗。研究组患者每天服用妈富隆2次, 每12 h服用一次, 剂量为2片/次, 连续服用2天, 血止后减量, 第3~4天减量为每天服用2次, 服用1片/次, 之后每天服用2次, 1片1次, 持续3周, 停药后3~5天月经来潮, 月经第1天再次服用妈富隆, 1天1次, 持续3周, 连续治疗3个周期。停药3个月, 如果月经仍不规律, 则改人工周期治疗1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情见表1。观察组22例恢复排卵, 对照组10例恢复排卵。观察组3例恶心7.32%, 对照组15例恶心36.59%,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患者雌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正反馈机制建立存在缺陷, 无法诱导垂体黄体生成素高峰, 导致卵泡无法排卵, 使得黄体形成障碍, 月经周期后半期孕激素缺乏[1,2]。青春期功血患者子宫内膜长期收雌激素的刺激, 但是没有孕激素拮抗, 最终引发雌激素撤退性出血[3]。由此可见, 患者机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较正常, 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无排卵引发的孕激素不足, 从而导致月经周期无规律。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22例恢复排卵, 对照组10例恢复排卵;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 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的疗效较理想。以往临床上认为患者由于雌激素量低而引发该病症, 使用雌激素来治疗该疾病, 患者通常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如胃肠反应、臀部硬结等, 且突破性出血发生率较高, 操作较复杂, 患者通常难以坚持。妈富隆是第三代口服孕药, 是雌孕激素复合剂, 属于低剂量高效复合型口服甾体避孕药, 每天药物中有30μg炔雌醇和150μg地索高醇。其中, 地索高醇是一种高效的孕激素, 雄激素活性较低, 发胖、痤疮等副作用较小, 且对机体代谢机制的影响较小, 与炔诺酮和黄体酮相比, 其与子宫内膜受体的亲和力较强, 其抗雌激素活性显著强于炔诺酮, 可使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因此, 高效孕激素与体内过量的雌激素对抗, 促使子宫内膜变薄并转化为分泌期, 可促使月经量、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方法操作简单,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接收的青春期功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 均为41例, 观察组患者应用妈富隆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应用倍美力+安宫黄体酮进行治疗, 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较理想,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妈富隆,青春期功血,疗效

参考文献

[1]王秋玉, 赵新平, 曹江.妈富隆与补佳乐治疗青春期功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12 (08) :54-56.

[2]冯艳霞, 李雪凤, 李文静.妈富隆联合妥塞敏治疗青春期功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 2010, 11 (05) :777-778.

青春期功血的诊治进展

青春期功血的诊治进展(精选6篇)青春期功血的诊治进展 第1篇1 病因青春期功血的发病机制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发育不成熟, 雌激素对下...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