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万花筒教学设计
情绪万花筒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情绪万花筒教学设计 第1篇
《情绪万花筒》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它对后面学会调控情绪等内容的学习起了奠基作用。教材内容围绕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喜、怒、哀、惧展开。基于初一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强、思维活跃的特点,课堂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体验不同的情绪感受,学做情绪的主人。
二、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情绪最基本的四种表现形式是喜、怒、哀、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设计分为“身临其境、说说心里话、情景表演、词语接龙、情境思考、装出好心情、我们共同的心愿”七个板块,其间以学生自主、合作活动交流为主,教师以指导者的角色参与课堂教学之中,真正使本节课的教学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喜、怒、哀、惧四种不同的情绪感受,在学习、生活中努力培养乐观、喜悦的情绪,拥有一份好心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情绪的多样性2、情绪产生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问题情境法、小组合作竞赛、情景表演。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出个谜语给大家猜猜:有一个东西,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有时候它能使我们精神焕发,有时它又能使们无精打采,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情绪。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情绪万花筒》。
(一)、情感体验(幻灯片显示)
1、在以下情境中,你会有什么样的情绪体验?(幻灯片显示)
1)当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上天时,你会…… 2)日本政府公然进行购买钓鱼岛。你会…… 3)当身边的朋友悄然离开人世时,你会…… 4)当回家的路上碰到歹徒时,你会……
请某些学生回答一下自己的情绪感受,针对回答情况,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教师指出,这些反映了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分别是喜、怒、哀、惧,也就是人的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幻灯片显示:情绪气象图〈喜、怒、哀、惧〉)。
2、幻灯片显示四张代表喜、怒、哀、惧四种情绪的图片。
1)请学生说一说它们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喜、怒、哀、惧)2)教师出示幻灯片济学生齐读。人的情绪是丰富多样的,情绪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把情绪分成四大类:喜、怒、哀、惧。3)教师小结,在这四种情绪的基础上,又可以组合成很多复杂的情绪,如:悲愤、惊恐等。其实,大家在学习、生活中也有喜、怒、哀、惧的经历,下面请大家敞开心扉,说说心里话。
(二)、你说我说(幻灯片显示)1.谈谈你印象中记忆深刻的最高兴的事、最愤怒的事、最伤心的事、最害怕的事分别是什么? 2.学生思考、说说属于哪种情绪。
(三)、情景表演(幻灯片显示)教师出示教材四幅图片中的人物对话表演。(课前请部分学生作好适当准备),每进行完一项表演,就相应地向全班同学发问。第一组: 表现了小女孩什么样的情绪?(高兴)第二组: 表现了女孩什么样的情绪?(忧伤)第三组: 表现了小男孩什么样的情绪?(害怕)第四组:表现了两个女孩什么样的情绪?(愤怒)教师小结:通过刚才表演各组结合实际说说描写表情绪的词语。
(四)、知识大比拼。第一组表喜:高兴、快活、手舞足蹈…… 第二组表怒:生气、愤怒、怒发冲冠。第三组表哀:伤心、难过、垂头丧气…… 第四组表乐:恐惧、害怕、胆战心惊…… 教师小结:各组表现都不错,结合自己的情绪体验说说这样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五)、情境思考(幻灯片显示)
1.学生谈自己情绪体验。学生A:得到自己喜欢的礼物.(喜)学生B:爸爸把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关了(怒、惧)学生C:受到老师的批评。(哀)学生D:考试不及格,怕家长责怪(惧)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认真填写。表格中的两个空格由学生填写情境。最后,请两三位学生在班级公开交流,并给予适当的评价。3.教学小结:情绪是在具体的情境下产生:看问题角度和生活态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情绪论、老师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改变看问题角度和态度拥有一份好心情坦然面对学习和生活做情绪的主人。
(六)、装出好心情(幻灯片显示)心理学家艾克曼的最新实验表明,一个人如果总是想象自己进入某种情境,感受某种情绪,那么这种情绪十之八九真的到来,一个故意装作愤怒的实验者,由于“角色”的影响,他的脉搏会加快,体温会上升。心理研究的这个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摆脱坏心情,其办法就是“心临美境”。装出某种心情,往往能使一个人真的获得这种感受—利用这种方法,你可以在困境中获得自信,在失意时获得快乐。请一位学生读一下,教师指出:每个人都希望在生活中拥有一份好心情。可是,生活中不如人意的事十之八九,很多时候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装出好心情。它将会给你带来愉悦的情绪,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七)、拥有一份好心情(幻灯片显示诗内容)拥有一份好心情 好心情是人生最好的伴侣。好心情是自制的一剂良药。好心情能让自己妙手回春。谁都会有坏心情的时候,阳光灿烂的日子不会每天拥有。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的日子就是这样好一段坏一段地串联起来的。好心情,会让阴雨连绵的日子出现阳光。好心情,会让枯萎凋谢的花朵重新开放。好心情是人生最好的伴侣。让好心情伴你我一生。请两名学生(男女生各一名)上台进行诗朗诵。教师播放歌曲《天天好心情》,课堂总结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进入好心情教室,我想大家都找到了一份好心情吧?最后,老师真诚地祝愿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保持乐观的情绪,每天都能拥有一份好心情!
七、板书设计 情绪
八、作业设计
1.收集同学中各种情绪表现:并分析这种情绪产生后原因。2.为你拥有好心情献言献计。
九、教学反思
从课堂教学反馈的效果来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以及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师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对学生与教师都大有裨益。我想,只要课堂教学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一切从学生出发,那么,枯燥无味的政治会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心田。
情绪万花筒教学设计 第2篇
情绪万花筒
一、课标要求:
1、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
2、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1、2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二、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感观目标:培育良好情绪,与人为善,乐观进取。
2、能力目标:树立正常的心态,理解个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都是正常现象。
3、知识目标: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
三、教学重点:学生理解人类的情绪有丰富多样的特性
教学难点:情绪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多媒体课件辅助
五、教学资源: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当你一走进今天这个报告厅,看到下面坐着这么多的听课老师,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紧张、兴奋、激动等
师:现在陈老师站在你们面前,表现得这么镇定,你的心情又怎么样呢?
生:放松、期待等
师:这么短短的几分钟之内,为什么我们同学就有不同的情绪反映呢?想不想寻找其中的奥秘呀?
生:愿意。
(二)新课教学: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情绪世界,体验情绪万花筒。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活动一:学生表演,小丽正在书房里打电脑,收到一位男同学发来的E-mail,解决了她学习上碰到的疑难问题,她很高兴。妈妈突然走了进来,看到小丽神色有些异常,就检查她的电脑,发现后责骂小丽和男生通信,还威胁要告诉老师。小丽感到被妈妈误解,委屈地哭了起来。(学生演完后老师才告诉剧情)
师:两位同学的表演你看懂了吗?哪些又不太象?为什么?
生:略
师:可见,情绪变化与人的心情有直接的联系,可以说情绪是人的心理世界的外在表现。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情绪是人的内心活动,它是和人的内心需要相联系的。比如,小丽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需要找人帮忙,最后同学确实帮助了她,她的心里自然就会感到高兴。同时,人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了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比如,小丽的行为受到了妈妈的误解,小丽就委屈地哭了,心里感到非常伤心。从这个意义上看,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的“窗口”。
板书:1、情绪的含义: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
师:让我们继续来看小丽的故事:这件事被老师和同学们知道后,有些同学在她背后说了很多坏话,小丽感到很生气;就这样她经常在课堂上开小差,被老师发现后又挨了批评,情绪低落,整天闷闷不乐。眼看其中考试就快到了,小丽非常焦虑和苦恼,最后她终于鼓足勇气,走进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
师:请问,你会对小丽说些什么?
生:回答(略)
师:我相信她听了刚才同学们的一番话,她一定会重新开心起来的。不过,心理咨询不仅要安慰,更需要科学的分析,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从事件开始一直到小丽走进心理咨询室,她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回答
总结:高兴――害怕――伤心――生气――闷闷不乐――苦恼
师:这些情绪,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哪几类呢?让我们从活动中去体验吧。
活动二: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学生每一个组选两名代表上来,每人表演一个词条,其他同学猜测表演的含义。讨论分析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主要从言语声调、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方面着手)
通过分析高兴、生气、害怕、伤心的面部表情后,得出这四种就是人类的最常见的情绪,用书本上的文字来说就是喜、怒、哀、惧。
板书:2. 情绪的四大基本类型:喜、怒、哀、惧
师:其实欢喜、狂喜、眉开眼笑都是表示我们的情绪是高兴的.,愉悦的;而恐惧、痛苦、伤心等都是对我们情绪不好、低落的形容。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些情绪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具有。
活动三:七嘴八舌话情绪
在刚刚过去的菁才中学第四届运动会上,你自己发生过怎样的情绪故事?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作为运动员:
作为拉拉队成员:
师:在比赛过程中,各个班级的成绩在你追我赶时,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或当你们的成绩遥遥领先时)
生:在比赛过程中,有高兴(成绩领先);有伤心(成绩跟不上其他班级);有害怕(自己班级成绩落后);有妒忌;有紧张等情绪的交替出现(或是说综合出现)
小结:从这个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丰富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而这美丽的花朵组合起来,就是更加灿烂的“情绪万花筒”。再从刚才比赛过程中大家的情绪变化我们可以得出情绪是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板书:3. 人类的情绪有丰富多样的特性
师:那么,每一个人对同一件事都会产生同样的情绪吗? 让我们再来看一段发生在小丽身边的故事,
活动四:学生表演,小丽的同班同学小强在一次上课时也开小差,被老师在课堂上点名批评,下课后小强认为是自己在课堂上没有做好,到老师那里主动认错,保证下次一定改。(学生体验到小强与小丽的情绪反映不同)
师: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那么,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对同一件事情的情绪会一样吗?用自己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生:回答
总结:人的情绪的产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比如同样是读书,有的人说“我一看到书就烦”,而有的人却说他最喜欢和爸爸一起去逛书店,这是为什么呢?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其实是他们对学习的需求不同。
板书:4. 产生情绪的原因:客观原因:情境、事件本身
主观原因:个人的需求
师:情绪与个人需求和所处的情境密切相关,每个人的个人需求和所处的情境不同,其情绪也会发生变化和不同。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常见的情绪是喜怒哀惧这四种。不同性质的、不同程度的情绪的组合构成乐我们丰富多样的、多资多彩的生活。让我们试着对自己说一些正面、理性的话语,因为乐观的态度可以带来更积极的想法,让自己活的更快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得到了哪些收获?
学生互评:这节课除了你自己以外,还有谁表现很棒?
(四)作业布置:
填写教材第61页的表格,自己体验情绪与个人需求和所处情境的关系。
情绪万花筒教学设计 第3篇
本人近几年来一直潜心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和创立“问题串”, 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做了一些研究。本文就以一道习题为例谈谈构建和创立“问题串”实施有效教学。案例:直角三角形的铁片A BC的两条直角边BC, A C的长分别为3cm和4cm, 如图所示分别采用 (1) , (2) 两种方法剪一块正方形铁皮, 试比较那一种方法剪出的正方形的面积较大。
析解:如图 (2) , 设DE为x, 由DE‖BC, 得△ADE∽△ACB, 得如图 (1) , 由AC=4, BC=3, (2) 得AB=5, 过C作CH⊥AB, 交DG于M, 如图 (3) , 可得设正方形边长为Y, 由DG‖AB, 得△DCG∽△ACB, 得解得由x>y得按如图 (2) 方式剪出的正方形的面积较大。在教学中, 对于教材的例题、习题, 不能就题做题, 要以题论法, 以题为载体, 将试题的条件强化、或结论开放、或变换, 或与其他相关试题、知识重组与创新。以这个习题为例, 以一题引出一系列的“问题串”:
(1) 三角形中内接正方形这种类型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 (由正方形对边平行, 得三角形相似, 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得方程。)
(1) 比较这两种截法有何不同?
(2) 你有何发现?能得到什么结论?请你概括。
(沿着两条直角边截出的正方形的面积大于沿着斜边截出的正方形的面积。)
将这个题引申:
引申 (1) :若将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矩形, 如图 (4) , 矩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 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1, S2, 问S1, S2的大小关系。
引申 (2) :如图 (5) 若在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 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1, S2, 问S1, S2的大小关系。
我们也可以以图1为载体引申:
引申 (3) :如图6,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 两条直角边BC, AC的长分别为27cm和有三个内接正方形, 分别求出这三个正方形的边长。
引申 (4) :以直角坐标系为背景:
把图6放在直角坐标系中, 如图7, 在直角三角形A BC中, 有三个内接正方形, 点F, K, Q和点C, E, M分别在直线和x轴上, 求出点E和点D的坐标。
引申 (5) :在图7中, 直角三角形ABC中, 有三个内接正方形, 点F, K, Q和点C, E, M分别在直线AB和x轴上, 已知正方形DCEF, GEMK, HMOQ的边长分别为%%a, b, c, 则a, b, c满足什么关系?
引申 (6) :再以规律性问题为背景:
正方形A1B1C1O1%, A2B2C2C1, A3B3C3C2等按如图8所示方式放置, 点A1A2A3……和点C1C2C3……分别在直线和x轴上, 已知B1 (-1, 1) , B2 (-3, 2) , 则Bn的坐标为________
引申 (7) :在图8中, 正方形A1B1C1O1%, A2B2C2C1, A3B3C3C2按如图8所示方式放置, 点A1A2A3……和点C1C2, C3……分别在直线y=kx+b和x轴上, 已知B3的坐标为 (-619, 49) , 则k+b=___________
引申 (8) :我们也可以以图2为载体引申:
如图9, 正方形HIEJ, EDGF, KFNM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 点I, E, F, N和G, M分别在直线AB和x轴上, 点H, D在y%%轴上, 已知正方形HIEJ, EDGF, KFNM的边长分别为a, b, c, 则a, b, c满足什么关系?
引申 (9) 还是以图1为载体引申:
直角三角形的铁片ABC的两条直角边BC, AC的长分别为3cm和4cm,
(1) 若三角形内有并排的两个全等的正方形如图10, 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三角形ABC, 求正方形边长。
(2) 若三角形内有并排的三个全等的正方形如图11, 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三角形ABC, 求正方形边长。
(3) 若三角形内有并排的n个全等的正方形如图12, 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三角形ABC, 求正方形边长。
通过铺设一系列“问题串”, %%让学生们由浅入深地逐步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又顺理成章地解决了问题, 效果很好。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教学, 使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不知不觉地顺利渡过“难关”, %%而且深化了知识系统, 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刻和广度。
构建和创立“问题串”核心在于问题的设计。作为教师应当精心设计问题, 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设计和编排, 创设与之相应的有梯度的问题串, 将难点知识分解为许多小问题, 引导学生从基础题出发层层深入, 步步逼近, 使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跳一跳”就能轻松突破重点和难点, 把一节课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 对教学的有效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识字教学万花筒 第4篇
一、抽象与实物的结合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把抽象文字的理解和具体实物的认识结合起来,在结合的过程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并根据字形巧析汉字,采取联系、比较的思维方法,建立语言文字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准确地认识汉字,感悟汉字。如教学形近字“晴”和“睛”时,我是这样引导的:(1)从字形上让学生明白“晴”和“睛”都有一个“青”字,不同的是“晴”的左边是“日”,“睛”的左边是“目”;(2)从字义上让学生明确“晴”跟天气有关,只有天空中出现了太阳的时候,我们才能说天气晴朗,所以它有“日”旁;而“睛”跟人的眼睛有关,“目”字就是指眼睛,所以“睛”有一个“目”旁;(3)给这两个字进行拓展,如“晴朗”“晴空万里”“眼睛”“目不转睛”等进一步让学生把抽象的文字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加深理解,进一步达到巩固的效果。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灵活选择、运用教学手段,识字教学才能形象生动,有滋有味。
二、具体语境中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也就是说要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如教学汉字“踩”时,我是这样做的,先出示句子:“我不小心踩了小江一脚。”同时将偏旁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既强化了学生对汉字“踩”的记忆,又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明白“踩”的意思,再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用“踩”字说一句话进行拓展。在识字教学中,学用结合是开启儿童心扉的好办法。识了字就要用,用多了,用熟了,就能“生巧”。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助于学生识记生字,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突出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识字教学要紧贴儿童实际
识字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瞧一瞧,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做一做,有时候远远胜过单纯的听、记、背。因为这样做,强化了汉字音形义的联系,符合儿童爱动、好奇、容易接受具体形象事物的心理特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教学汉字“林”时,老师问学生:“你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学生回答:“因为我爸爸的名字中有这个字,所以我认识了。”学生的回答令我非常意外,我想这个字他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如教学“冰箱”一词时,让同学间互相交流是怎么认识的,有的说:“是我妈妈教我的。”有的说:“我家里不久前买了冰箱,所以我认识了。”……
生活是学生识字的源泉,把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更易于接受,效果会更好。事实上,只要我们有心给孩子创设一个情境,为孩子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放飞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我们将会收获更多的惊喜。
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的学科,识字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要注意课内外、校内外的沟通,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家庭的课程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识字的渠道。如让学生在家中看电视及阅读书籍中识字,在辨认多种电器、家具中识字,在与家人的交谈中识字。还可利用社区资源识字,如街道两旁的广告、标语、标志牌,或者到超市去认识商品的名称等。让学生明白:只要做识字的有心人,就能认识更多的字,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为了调动学生课外识字的积极性,我每周开展一次“识字大王”评选活动,并让学生动手制作识字剪贴报,在班级园地里加以展示、交流,以促进识字。
总之,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提出的要求。汉字是个万花筒,每个汉字都有丰富的内涵。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的情感和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趣味识字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智力,形成识字能力。◆(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岭背中心小学)
9、情绪万花筒教案 第5篇
1、认识情绪的多样性,知道面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事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2、认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人自身的影响。
3、了解情绪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初步学会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
二、重点难点
认识情绪的多样性,知道面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事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三、教具准备
1、由欢快舞曲、轰炸效果、悲伤哀乐三部分合成的音乐
2、情绪大转盘每人一份
3、来自学生的一段录像
4、格言书签
5、《幸福拍手歌》
6、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进入情境
1、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音乐,用心去听、去感受。
2、听这段音乐时,你的情绪产生了哪些变化?欢快、幸福——恐慌——悲伤
小结:刚才一段简短的音乐就引起了情绪上强烈的波动,我们的情绪无时无刻不在受着环境、事件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不同的情绪体验,既有欢快的、愉悦的、幸福的,也有烦恼的、忧愁的、沮丧的,甚至还有痛苦的、悲伤的情绪体验。
过渡:音乐能引起情绪的变化,不同的事情更能引起情绪的变化了,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游戏来体验一下情绪的变化。
3、利用一段能引起强烈心灵震撼的音乐开始活动,非常新颖、独特,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体验情绪的氛围,而且这段音乐由“欢快——恐慌——悲伤”三个环节组成,因此学生在这段音乐中体验到情绪的波动,初步了解情绪是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二)“抓手指”体验情绪
1、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抓手指”,伸出你的右手,手掌心朝下,伸出你的左手手指,和你左右的同学围成一个圆圈,老师讲一段话,这段话里说到“情绪”这两个字。当我说到“情绪”这两个字时,就用你的右手赶快去抓你旁边同学左手的手指,你自己的左手手指争取快速逃脱。描述的内容:说起情绪这两个字,我们就会想到很多描写这方面的内容,像“眉开眼笑,心花怒放”都是形容一个人的快乐的情绪的,像“怒发冲冠、勃然大怒”都是形容一个人的愤怒的情绪的,像“惊慌失措、惶恐不安”是形容一个人的惊慌的。当一个人悲痛欲绝时,说明他正处于极度的伤心之中,从热泪盈眶则可以看出一个人内心是万分激动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动作看出他情绪的变化。
2、刚才的游戏中,你都有怎样的情绪体验?
交流。
(三)利用“情绪万花筒”回忆情绪
1、刚才短短的两分钟,我们的情绪就经历了这么大的变化,在以往的生活中我们更是有过各种各样的情绪,那都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如果请你用一种颜色来代表这种情绪的话,你认为它是什么情绪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在万花筒上写上你曾经有过的比较深刻的情绪体验。边写边想,当什么情况时,你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学生边写边回忆自己曾有过的情绪体验)
2、交流:同学们情绪的万花筒上涂满了五彩缤纷的情绪,谁来与大家交流你感受最深的情绪?(学生说说自己曾体验到的各种各样的情绪)
师小结:看,如果生活是一个万花筒的话,多种多样的情绪就组成了五彩缤纷的生活,这里有很多情绪都能带给我们幸福、快乐的感觉,对我们的生活、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是积极情绪。但也有一些情绪会让我们对生活感到很灰暗,很烦恼,我们把这些情绪称之为消极情绪或者是不良情绪。
过渡:不良情绪不加以控制和调节的话,往往会带来不良的后果,这不,大刚就与同学发生了一件极不愉快的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件事吧!
(四)看录像,明确不良情绪
1、放录像(讲述的是大刚同学由于其他同学认为他玩游戏经常赖皮,不让他参加游戏,大刚就大怒,出手打人。)
2、大刚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大刚有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3、如果你是大刚,你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五)开展讨论,寻求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
过渡:是啊,退一步,或者换一个角度想一想就可能海阔天空了,当我们遇到一些伤心的、烦恼的、生气的事情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有时候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糟,这里我们的主人公遇到了几种情况,下面请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几个专题进行讨论,帮他们出出主意,你们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帮他们消除不良情绪,然后可以给自己想的方法取个名字。
1、小强做数学遇到难题,左思右想都解不出,他觉得很烦恼。
2、小丽的脸上长了很多小芝麻豆,别人老是取消她,她觉得很伤心。
3、抚养小蓓长大的奶奶去世了,她悲痛万分。
4、爸爸本来说好这个双休日要带我出去玩,可又没兑现,真没劲。
交流: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取个名字写在黑板上。
(六)创作格言调解情绪
1、同学们,在碰到不良情绪时,我们可以用合理的方法驱走留在心头的乌云,你会发现你给生活一个微笑,生活会还你一个春天。(出示老师的格言:你给生活一个微笑,生活会还你一个春天。)当我们遇到一些不愉快时,想想这些激励人心的话,可以帮助你更快地走出阴影。
2、你们也试着创作一句格言或顺口溜,在碰到不良情绪时鼓励鼓励自己,好吗?把它写在书签上。
交流:把自己创作的格言大声说出来。格言往往能给人以力量,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创作格言,更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以格言激励自己与他人,会使孩子受益无穷。
(七)创作歌曲宣泄情绪
1、在碰到不良情绪时,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通过合理的宣泄来调整不良情绪。比如说唱唱歌,做作运动,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的情绪通过歌声,通过动作表达出来,好吗?改唱《幸福拍手歌》,改名为《情绪拍手歌》。假如感到幸福的话,你会怎么做?假如感到愤怒的话,你会怎么做?假如感到伤心的话,你会怎么做?同学们可以自由创作,但一定要在不伤及他人的前提下,这才叫合理宣泄。
2、学生自己创作,随着音乐一起唱。在欢快、熟悉的音乐声中,让学生自己创作歌词,把自己的情绪通过歌声来传达积极情绪,宣泄不良情绪,让学生明确在不伤及他人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也让学生对情绪有了一个更深的体会与认识。教学反思
情绪万花筒,心理健康教案 第6篇
一、活动背景
小学高年级段学生正处在青春前期,他们的生理、心理正处于特别的发展期,情绪的波动较大,但又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有些学生出现了紧张、焦虑、自卑、厌倦等消极情绪,这些情绪如得不到及时地调节和控制,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效率,也将对学生的身心造成较大的伤害。本节课有意识地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的烦恼,并引导他们排解这些烦恼,也是帮助小学生培养健康积极情绪,树立完美人格的一个方面。要能把握自己的情绪,就必须了解,正视自己的情绪,并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找到驾驭情绪的方法。
二、活动目标
1、认识情绪的多样性,知道面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事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2、认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人自身的影响。
3、了解情绪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初步学会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
三、活动准备
相关音乐素材,视频素材,情景素材
四、活动过程
1、暖身活动:抓手指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抓手指”,伸出你的右手,手掌心朝下,伸出你的左手手指,和你左右的同学围成一个圆圈,老师讲一段话,当我说到“情绪”这两个字时,就用你的右手赶快去抓你旁边同学左手的手指,你自己的左手手指争取快速逃脱。描述的内容:说起情绪这两个字,我们就会想到很多描写这方面的内容,像“眉开眼笑,心花怒放”都是形容一个人的快乐的情绪的,像“怒发冲冠、勃然大怒”都是形容一个人的愤怒的情绪的,像“惊慌失措、惶恐不安”是形容一个人的惊慌的。当一个人悲痛欲绝时,说明他正处于极度的伤心之中,从热泪盈眶则可以看出一个人内心是万分激动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动作看出他情绪的变化。
刚才的游戏中,你都有怎样的情绪体验?
2、主题导入
刚才游戏的那一段话,老师说的最多的是哪个词啊?——情绪。在生活当中有各种各样的情绪,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具有4种基本情绪:喜怒哀惧。具体表现就是平常说的:高兴、愤怒、兴奋、害怕、悲伤、难过„„
3、情绪表演
下面有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老师刚刚说的那些情绪。
表演完毕,全班同学选取3个表演优秀的同学,给予掌声鼓励。然后出示PPT,展示出不同的情景,全班同学一起来演绎一下遇到不同情景会有如何的情绪表现。
课件出示内容:(1)六一儿童节时,上台为全校师生表演。(2)和朋友闹矛盾,被误会时。(3)考试成绩不理想时。(4)被选为优秀少先队员时。(5)看到有同学乱认垃圾时。
4、情绪感悟
在不同的两段背景音乐下播放同一个视频,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观看后的情绪体验。
在对比鲜明的两次情绪体验后,说说为什么同一个视频,在不同的音乐背景下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呢?
引出情绪其实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1)情感转移法:如果伤心,听快乐的音乐,听轻柔音乐;如果沮丧失望,听慷慨激昂的音乐。登山、跑步、散步等也可以转移不良情绪。
(2)情感宣泄:在适当的场合大声叫喊或痛哭一场;向亲人或好朋友倾听;进行剧烈的运动;放声歌唱;眼泪缓解法。
(3)写心理日记:在日记中记下自己的喜怒哀乐。(4)换位思考:假如是我,我会„„
(5)做心理放松操:闭眼什么都不要想,先深呼吸一口气,慢慢的往外吐气,连续几次使身心放松。
五、感悟总结
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 第7篇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对世界各地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其他国家、地区、民族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培养学生对世界不同文化尊重、欣赏的态度。
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及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因环境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的生活和风俗习惯,学会尊重这些习俗。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入国问禁,入乡随俗。”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总结:就是到了人家的地域,要知道当地的忌讳和禁止的事情,要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行事,避免做事情违背了当地的习俗。
师:如果没有做到入国问禁入乡随俗会怎么样呢?听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旅游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不少中国人选择了泰国这个旅游国家。去泰国旅游,寺庙是行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泰国是著名的佛教国家,所以关于寺庙的规定和要求也是相当严厉的。游览佛寺前,要先检查一下衣着。袒胸露背者及穿短裤、背心的人是禁止入内的,甚至衬衣没塞进裤子,袖管翻卷在胳膊上的人也是不行的。游客在进入佛堂前还要脱鞋,否则会被视为玷污佛堂。
可就曾出现过部分中国人由于不懂当地的禁忌,衣着不整,没有脱鞋就直接进入寺庙的现象,被当地人所鄙视。甚至有的寺庙就出现了“禁止中国人入内”的标示牌。
听到这些,同学们心情怎么样?(学生回答)很沉重,由于这些人的无知直接损害了我们的国家形象。
师:其实世界各地的人们有着多种多样的风俗习惯,它们就像一个万花筒一样,让世界多姿多彩,绚丽缤纷,类似的尴尬事情其实还有很多,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的再次发生,做到入乡随俗我们就要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领略一下世界各地的万种风情吧!
一、自学质疑。学生自学19—21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并能把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概括。(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自由回答)
教师补充总结:分别从问候方式、爱好习俗、文化生活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附板书)
二、探究合作。各小组长汇报各组展示主题。相信同学们已经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全方面的搜集,接下来同学们愿不愿意把这些搜集的内容和小组内的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分享呢?(组内交流,资源整合)
三、展示交流,小组PK赛。教师抽签决定话题展示顺序,由其他同学做为大众评委,根据他们展示的内容及各自的表现,选出展示优秀的小组并颁发奖状。
四、引导点拨。感谢各小组的精彩表现,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不同的风俗习惯。教师继续出示爱好习俗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书法、戏曲、皮影、武术、茶道、瓷器图片进行补充,并对图片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引发学生的自豪感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五、课堂小结。
现在我们已经对各国和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生活等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但是如果不想在出现类似泰国寺庙事件的发生,光有了解就够了吗?回答是否定的。我们还要学会尊重,真正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组做事情。
也许有一天你会走出国门,但不管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要时刻弘扬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学会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习俗,真正做到“入国问禁,入乡随俗”。
万花筒 第8篇
万花筒正如其英语名称KALEIDOSCOPE, 集合了希腊语的KALOS (美丽) 、EIDOS (形状) 和SCOPE (观看) 三个词汇, 万花筒就是美丽的集合。当代中国也犹如一只色彩斑斓的万花筒, 三十年以来我们身处其中, 左右翻滚, 上下沉浮, 变化让我们目不暇接,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中国梦吗?
作品试图在鸟巢旁, 用金属蜂窝板营造一个变幻莫测的“万花筒”, 为公众呈现一个美丽的梦幻世界。在白天和夜晚, “万花筒”将呈现出不一样的美丽, 畅游其中, 公众可以与其进行有趣的互动。
金属蜂窝板是一种易于生产的工业产品, 作为填充材料, 曾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金属结构。然而, 过去的这些应用方式都是隐形和匿名的, 其如万花筒一般的美丽完全被遮蔽和忽略掉了。设计试图重新开发这种材料的潜力, 将其惊人的美丽释放出来。
教学天地的万花筒 第9篇
一、选择合适的创新方向
语文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产物,所以对其自身的理解要恰当、全面。理解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理解文章的内容字词句段篇等,丰富而繁杂。每个人对语文的相应内容都有着独特的解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准确把握课文内容,挖掘文中可能存在的创新因素,合理设置创新点,然后适度启发、引导,真正激发出学生创新求异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那么怎样设置创新点呢?笔者认为应该是存在多义理解或多角度理解的内容,如苏教版《品质》一课里的鞋匠,对于这个人物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引导,单是探究“他的死值不值得”这个问题,就有很大的创新思维提升空间,那么是否保持这种多样理解呢?教师在备课中首先要有一定的侧重性,当然这种侧重不能够武断地否定学生的个性思维,但一定要健康、积极、全面。另外对句子的理解中存在的创新因素,如鲁迅《孔乙己》中,“他大约的确是死了”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呢?各人自有不同见解,但至少有个侧重的问题。因此,在理解环节中求新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只是一味地求新,应就具体对象而论。就像万花筒一样,虽然是不停地变化着,但呈现给人们的永远是奇妙美丽的画面,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二、营造民主化环境,创建科学化模式
“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2]。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和它自身的环境是紧密相连的,人类思维创造也是如此,发展语文创新意识,就必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培养创新能力需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育者增强教学的民主性。“民主的教育必须办到各尽所能,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尽所能,就是使老百姓的能力都能发挥。”[3],民主性是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在特性。采用民主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会得到重视与尊重,学习过程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学习效率自然提高。学生感到自由、愉快,没有压抑和强制,能够自主思考,自由发表,大胆判断,发展和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创新。
在现阶段,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认为达到了新课改模式和技术上的要求,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学生学了一堂课,只记住了课堂上的热闹,真正回到文本上来,却找不到文章的珍贵之处,没学到一点实用性的东西,如何去学以致用呢?光讲花架子,没有真本事,这也不是语文创新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那么只重视文本上的东西就对吗?当然不是。这个问题很久以前陶行知先生就提到过:“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通的误解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干便是做。这样不但是误解了做,也误解了学与教了。中国教育的第二个普通的误解,便是一提到教育就联想到笔杆和书本,以为教育便是读书、写字,除了读书、写字以外,便不是教育”[4]。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促进对学生的创新教育,还要体现一个“新”字上,那么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的确很难跟上人类学习思维的发展,创造性人格特征是创新型教师所必备的良好的个性品质,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创新教学能力,把传承民族文学的精华内涵和现代化的多元教学模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开展创新教育。
三、语文创新教育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学习不是为了把人类已有的知识储存在大脑里,而是为了创新、为了发展。我们必须使学生都能够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由创造与表现、主动发现问题并懂得解决问题,读书有创意、求知能增智、求异中出新,实现真正的创新价值。语文创新教育不仅让学生树立个性理想和培养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也使其丰富情感,富于生活的激情,想象生动新奇。学生热爱生活,对人生充满信心和勇气,形成了不畏困难,意志坚定,持之以恒的人格,这种成长就更具有创新意义,而这种创新意义更大的价值是让人们更好的创造美好生活,因此语文创新教育对社会生活具有重大的推进影响,有较大的生活意义。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的孩子“是在世界中呼唤,要以他们学得的东西帮助改造世界,为整个人类谋利益”[5]。他还说:“我要去看看世界。我所以要看看世界,为的是要认识世界”[6]。语文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渐渐有了更长远的方向,创新思想在人们生活过程中的渗透,就如一支生活的万花筒,在人们丰富的创新思维牵动下,无限量的展现着世界的美好,生活的美妙。
注释: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师范生第一变——变个孙悟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创造宣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陶行知.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J].战时教育,1945,(5).
[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答朱端琰之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5]陶行知.育才学校创办旨趣[J].育才学校,1951,(4).
[6]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我要看看世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安全万花筒教学设计 第10篇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生活中都隐藏着不安全因素,懂得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从思想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2、使学生学会自护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学会保护自己。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深化主题
1、情景剧表演
师:同学们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这节课老师想让最想玩游戏的同学出来玩一玩,但游戏不能重复。(师指名学生上台表演)
2、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当我们每天早晨睁开双眼,看到的是爸爸妈妈幸福的笑容,听到的是小鸟那美妙的歌声,校园中朗朗的读书声令人神往,然而,有些时候就因为我们的一次粗心,造成了终生的遗憾,你们都明白老师的意思吗?赶快从刚才的游戏中找一找,说一说,在快乐游戏的同时,有没有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我想请一名小记者进行现场采访: ⑴、找一找安全隐患
⑵、给好玩游戏的小朋友提一提建议 ⑶、说一说在平时的游戏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教材分析:
《安全万花筒》是素质教育基础工程系列教材小学三年级《生命、生存、生活》中的活动五。本活动主要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我们要学习一些安全知识,学会处理常见的安全问题,从而能健康、幸福地生活。活动要求:
1、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2、懂得安全是我们幸福生活的保障。
3、做到时刻注意安全,珍惜生命。活动重、难点:
1、了解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
2、受到安全教育,鸣响安全警钟。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
(1)某地交通事故录像。
(2)某学校楼道拥挤造成的事故实况。
2、小组交流,指名汇报观后感。
3、相机谈话,引出课题:安全万花筒
二、情景诱导,探寻方法
(一)课间活动
1、出示课间活动的几张图片,指导观察。
2、想一想课间活动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我们又该如何去防患呢?
3、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4、查一查我们平时的课间活动存在的不安全隐患。
5、达成安全共识,警记心间(让小记录员记在班级宣传栏内)。(1)不开展危险的游戏活动。
(2)守秩序(排队、靠右行、不拥挤)。
„„
6、小结学习方法:看——想——说——查——记
(二)同法探求安全常识:行路安全、家庭生活安全、户外活动安全等。
三、故事导航、畅谈明理
1、听老师讲故事《三只小猪的故事》。
2、指名谈一谈听故事的收获。
3、小结,明白道理。
四、情景展演,安全忠告
1、“小记者”(学生扮演)当场采访老师:老师最担心学生什么?老师的建议是什么?
2、采访“爸爸”、“妈妈”(学生扮演):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对我们的安全,你们最担心什么?建议是什么?
看看社会万花筒_教学设计 第11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社会生活是多样的,复杂的,又是不断变化的.初步学会正确观察和思考社会生活问题;提高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欣赏,导入本目的问题之一,探后通过系列组图,让学生在具体的图片中逐步感受社会生活变化发展与丰富性,随后通过对网络好坏的探讨,结合图片文本素材,使学生在认识到社会生活丰富性的基础上,明白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体的教学方法主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社会,体验和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美好和复杂.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与丰富性.(二)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三、教学方法
列举法,探讨法,讲述法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学结构与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烟火》.教师设问:欣赏着美丽的焰火,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呢
学生回答:略.教师点拨:燃放的焰火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让我们眼花缭乱和 激动无比.同样我们的生活也是五彩缤纷贺绚丽多彩的,就好像五颜六色的烟火,让我们目不暇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社会生活的缤纷绚丽吧.引入本科课题:看看社会万花筒./
2、活动一 说一说
教师:据报道,许多小学生在暑假期间都会参加各种名目繁多的兴趣班的学习.同学们,你们在假期中参加了哪些方面的兴趣学习班呢
学生回答:略.教师: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刚才大家的介绍,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是十分丰富的.请问大家参加兴趣爱好班一般是在哪儿呢 参加兴趣学习班的原因是什么 你对开办兴趣学习班又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吗
3、学生观察教材第一目第一◎图画,并完成相关内容.学生交流:略.教师简单总结并过渡: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与我的丰富多彩的学习相同,人们的工作也同样是各种各样,滨彩纷呈.不信你就看看下面的图片吧!教师展示各种职业的相关图片.教师提问:正所谓,“路有千千万万,也有三百六十行.”通过上面的一系列图片,我们可以明白人们工作是多种多样,同样也是丰富多彩的.根据你自身的理解完成教材第二◎的相关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做一简单的抽查检验,并做指导.然后进入下一环节.教师出示图片(图片主要反映,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教师:结合上面的这一组图完成课本第三个◎的内容,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发言:略
教师对学生发言做积极评论,并作简单总结,主题应围绕“人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过渡:同学们,提起网络,恐怕在坐的每位同学都不会太陌生,有的同学甚至还是网络方面的高手.那么关于网络你是怎么认识的呢/
4、组织学生小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做小结.肯定学生的正确与积极的方面,并适时纠正他们的过激,片面的观点.让学生们认识到网络好坏兼有的两面性.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本目第四个◎的内容.教师过渡:正如刚才我们提到的网络一样,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同样也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存在于现实社会中.展示图片如非典中的善与恶等等(也可以播放《献给抗击非典一线的战士们》《徐虎》等反映真善美的视频)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试着举出其他例子,并完成本目最后一个◎的内容.5、课堂总结
学完了这一课,我们不仅明白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样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们生活的社会不光具有它丰富多彩的一面,同样,还具有它的两面性,那就是:社会既有真,善,美,又有假,恶,丑.我们应该赞颂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的东西,同时也要善与识别和反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假,恶,丑现象.六、板书设计
看看社会万花筒
1、我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多样性.2、我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复杂性.七、教学反思/
情绪万花筒教学设计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